常用逻辑用语 应用创新演练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2基本逻辑联结词1.2.2“非”(否定)B版-1ppt课件全省公开课一

高中数学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2基本逻辑联结词1.2.2“非”(否定)B版-1ppt课件全省公开课一

否定
某两 一个也 至少有
至少有
某个
某些

词语
个 没有 两个
n+1个
(2)当命题 p 真假不易判断时,可以转化为去判断命题 綈 p 的真假,当命题綈 p 为真时,命题 p 为假,当命题綈 p
为假时,命题 p 为真.
1.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定,并判断真假. (1)p:y=sin x 是周期函数; (2)p:3<2; (3)p:空集是集合 A 的子集. (4)一元二次方程至多有两个解.
2.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定: (1)p:二次函数 f(x)=ax2+bx+c(b2-4ac=0)的图象与 x 轴有 唯一交点; (2)q:若 x=3 或 x=4,则 x2-7x+12=0. 解:(1)二次函数 f(x)=ax2+bx+c(b2-4ac=0)的图象与 x 轴 没有交点或至少有两个交点. (2)若 x=3 或 x=4,则 x2-7x+12≠0.
[一点通] (1)否定全称命题时,首先把全称量词改为存在量词,再对 性质 q(x)进行否定. (2)有的全称命题省略了全称量词,否定时要先理解其含义, 再进行否定.如本例(1)应理解为“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为 180°”.
3.(重庆高考)命题“对任意 x∈R,都有 x2≥0”的否定为( ) A.对任意 x∈R,都有 x2<0 B.不存在 x∈R,使得 x2<0 C.存在 x0∈R,使得 x02≥0 D.存在 x0∈R,使得 x02<0
解:(1)綈 p:y=sin x 不是周期函数.命题 p 是真命题,綈 p 是假命题; (2)綈 p:3≥2.命题 p 是假命题,綈 p 是真命题;
(3)綈 p:空集不是集合 A 的子集,命题 p 是真命题,綈 p 是 假命题. (4)綈 p:一元二次方程至少有三个解,命题 p 是真命题,綈 p 是假命题.

常用逻辑用语课件

常用逻辑用语课件

谢谢聆听
基于逻辑的决策方法
逻辑决策方法
逻辑决策方法是指基于逻辑推理和数学分析的决策方 法,如概率决策、统计决策、线性规划等。这些方法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逻辑关系,对各种可行方案进行 分析、比较和选择,从而得出最优方案。
逻辑决策方法的优点
逻辑决策方法具有客观性、准确性和可靠性等优点, 能够避免主观臆断和经验主义的错误,提高决策的科 学性和准确性。
直接论证
总结词
直接论证是通过直接陈述前提与结论之间的 联系来进行推理的逻辑用语。
详细描述
直接论证是一种常见的论证方式,它通过直 接陈述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来进行推理。 在直接论证中,前提和结论之间的关系是明 确的,不需要引入其他概念或判断。例如, “所有人都会死亡,苏格拉底是人,因此苏 格拉底会死亡。”这个论证就是直接论证的 例子。
常用逻辑用语课件
目录
• 逻辑用语的基本概念 • 常用逻辑用语介绍 • 逻辑用语的基本规则 • 逻辑用语在推理中的应用 • 逻辑用语在论证中的应用 • 逻辑用语在决策中的应用
逻辑用语的基本概念
01
什么是逻辑用语
01
逻辑用语是指用于表达逻辑关系、 推理规则和论证结构的语言或符 号系统。
02
它包括各种命题、量词、联结词、 推理规则等基本概念,以及各种 逻辑公式和定理。
谓词逻辑
总结词
研究个体与谓词之间关系的逻辑。
详细描述
谓词逻辑是命题逻辑的扩展,它不仅研究命题之间的关系,还研究个体与谓词之 间的关系。谓词逻辑可以用来表达和推理关于个体的性质和关系。
量词逻辑
总结词
研究量化表达式之间关系的逻辑。
详细描述
量词逻辑是谓词逻辑的扩展,它引入了量词来表示全称和存在量词,从而可以表达和推理关于个体的全称和存在 命题。量词逻辑在数学、计算机科学和哲学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2019届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专题复习 专题5 逻辑推断式仿写——逻辑思维,精准摹写

2019届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专题复习 专题5 逻辑推断式仿写——逻辑思维,精准摹写

专题五逻辑推断式仿写——逻辑思维,精准摹写仿写题在全国卷中消失多年,在2017年复出。

不过,它是以一种新的姿态出现在考生面前,不再强调仿写与修辞的结合,而是强调与逻辑推断的结合。

从逻辑角度考语用,很具人性化色彩,比较贴合实际。

有的考生不明白这种题型是把仿写与逻辑结合起来的特点,不明白推断问题出在哪儿,知道后去写又没有照顾到仿写的要求,导致答题思路不佳,答案不准。

看来,尚需加深对这种新题型的认识,找到答题的精准路径。

1.(2017·全国卷Ⅰ)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

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5分)高考之后,我们将面临大学专业的选择问题,如果有机会,我们要选择工科方面的专业,因为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强烈的好奇心,培养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而有了浓厚的兴趣,必将取得好成绩,毕业后也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①不是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好奇心。

②。

③。

解析文段中“有了浓厚的兴趣,必将取得好成绩,毕业后一定能很好适应社会需要”推断存在问题,由推断的条件,并不一定能得出所推断的结果。

仿照①的方式把问题表述出来即可。

答案(示例)②不是有兴趣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③不是成绩好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2.(2017·全国卷Ⅲ)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5分)“爆竹声声除旧岁”,说的是欢度春节时的传统习俗。

春节燃放烟花爆竹虽然喜庆,但会带来空气、噪声等环境污染问题,还可能引起火灾,一旦引起火灾,势必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

现在很多城市已经限制燃放,这样就可以避免发生火灾,而且只要限制燃放,就能避免环境污染,让空气新鲜、环境优美。

①火灾不一定会造成人身伤亡。

②。

③。

解析本题考查运用生活知识和经验推断问题的能力。

我们知道火灾的发生因素很多,燃放烟花爆竹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所以材料中的“限制燃放,这样就可以避免发生火灾”推断不当;另外,我们知道环境污染的因素也很多,燃放烟花爆竹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所以材料中的“限制燃放,就能避免环境污染,让空气新鲜、环境优美”推断也不恰当。

常用逻辑用语

常用逻辑用语
第三章
命题逻辑用语
命题:可以判断为真的陈述
命题形式:简单命题、复合命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逻辑联结词:如“与”、“或”、 “非”等
推理规则:如“肯定前件式”、 “否定后件式”等
谓词逻辑用语
命题:由主词和谓词构成的 陈述句
谓词:表示个体或个体集合 的属性或关系
公式:由命题构成的逻辑表 达式
模态逻辑的应用示例
定义:模态逻辑是研究事物必然性和可能性的逻辑,是现代逻辑的一个重要分支。
应用领域:在哲学、语言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应用示例1:在哲学中,模态逻辑被用来研究必然性、可能性、偶然性等概念,以 及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
应用示例2:在语言学中,模态逻辑被用来研究语言的必然性和可能性,以及这些 语言之间的逻辑关系。
第六章
命题逻辑的应用示例
命题逻辑的基本概 念
命题逻辑的符号表 示
命题逻辑的推理规 则
命题逻辑的应用示 例:数理逻辑、计 算机科学、人工智 能等领域
谓词逻辑的应用示例
定义谓词:将概念或属性赋予对象 建立谓词公式:使用逻辑符号表示谓词关系 推理规则:根据谓词公式进行逻辑推理 应用场景:解决实际问题,如逻辑推理游戏、人工智能等
时态逻辑推理规则
条件语句和条件推理的语义解释
添加 标题
条件语句的语义解释:条件语句是一种表达条件关系的语句,它由一个条件和一个结论组成。条件语句的语 义解释是指根据条件语句中的条件和结论,确定它们之间的真假关系。
添加 标题
条件推理的语义解释:条件推理是一种基于条件语句的推理方式,它通过已知的条件和结论,推导出新的结 论。条件推理的语义解释是指根据已知的条件和结论,推导出新的真假关系。

数学常用逻辑用语

数学常用逻辑用语

数学常用逻辑用语
1. 嘿,数学常用逻辑用语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能打开好多知识大门呢!比如“如果今天下雨,我就带伞”,这不就是典型的条件语句嘛!
2. 哇塞,数学常用逻辑用语可是很重要的呀!就像我们说话做事要有条理一样,比如“要么吃苹果,要么吃香蕉”,多明确呀!
3. 哎呀,数学常用逻辑用语真的超有意思!就像走迷宫有了指引,比如“所有的三角形内角和都是 180 度”,这就是普遍真理呀!
4. 嘿呀,数学常用逻辑用语可不是吃素的!就好像给你指明方向的灯塔,比如“若一个数是偶数,那它一定能被 2 整除”。

5. 哇哦,数学常用逻辑用语那可太关键啦!就如同游戏规则一样,比如“存在一个数使得等式成立”,这多神奇!
6. 哟呵,数学常用逻辑用语简直妙不可言!好比是搭建房子的基石,比如“只要努力学习,就会取得好成绩”。

7. 哈哈,数学常用逻辑用语太好玩啦!就像一个神秘的密码锁,比如“当且仅当条件满足时才成立”,是不是很特别!
8. 哎呀呀,数学常用逻辑用语真的很神奇呢!就像我们走路要有路线一样,比如“非此即彼”的判断。

9. 嘿哟,数学常用逻辑用语真的超厉害!就如同给你力量的魔法,比如“若 A 则B”这样的逻辑关系。

10. 哇啦,数学常用逻辑用语那可是相当重要啊!就好像是航行中的指南针,比如“不是正数就是负数或0”。

我觉得数学常用逻辑用语是数学中非常基础且关键的部分,掌握了它,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呀!。

高考语言运用创新命题示例及解析

高考语言运用创新命题示例及解析
202X
高考语言运 用创新命题 示例及解析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地 阐述你的观点
命题特点:
人文性和时代性紧密结合。
基础性和综合性紧 密结合。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生活化和实用性紧 密结合。
开放性和可操作性紧密结合。
一、手机短信
1
短信,指的是用手机发出的简短信息,主要指的是 文字信息。它被人们戏称为“拇指艺术”。主题突
湖南怀化学院的大学生洪战辉在家庭屡遭变故的情况下, 12年来克服种种困难,把一个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弃 婴一手养大,靠做小生意和打零工赚来的钱供其读书。
当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就对另一个更 弱小的孩子担起了责任,就要撑起困境中 的家庭,就要学会友善、勇敢和坚强。生 活让他过早地开始收获,他由此从男孩开 始变成了苦难打不倒的 男子汉,在贫困中 求学,在艰辛中自强,今天他看起来依然 文弱,但是在精神上,他从来是强者。
2
北方的漠河用洁白的雪花 迎接来访的客人,而西南 的大理则以温柔的小雨期 待您的光临,加上舒适的 温度,今天登临苍山,泛 舟洱海,相信朋友们一定 会流连往返。不过提醒您 别忘了带上雨具。大理今 天的天气情况是
辑请这准 你 样备 帮 的例在 助 话如他 。每:们 要条为在 求新了下衔闻使面接之新三自间闻条然加播新,上报闻转一更之换些加间巧承平,妙上易设 。启自计下然两的,条话编。
撰写的要求:
01
立意的深化:抓住获奖
人的主要事迹,揭示他
的精神影响。
02
句式的震撼:用长短句
的结合造成巨 大的震撼
力。
03
描写的动情:用包含深
情的描写来展现人物的
事迹,感染他人。
04
修辞的光彩:运用修辞

“常用逻辑用语”教案

“常用逻辑用语”教案

常用逻辑用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常用的逻辑用语,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逻辑用语进行有效沟通和表达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思维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概念:什么是逻辑用语?2. 常用逻辑用语:(1)且(并且、、并列):表示两个或多个事物存在或发生。

(2)或(或者、要么、选择):表示两个或多个事物中至少有一个存在或发生。

(3)非(不是、并非、否定):表示事物的相反或否定。

(4)如果……(因果关系):表示一种条件与结果的关系。

(5)只有……才(必要条件):表示一种必要条件与结果的关系。

(6)不等式:表示两个事物之间的比较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并运用常用的逻辑用语。

2. 难点:让学生理解逻辑用语的含义及运用场景。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逻辑用语的应用。

2.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 实践演练法: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逻辑用语。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谜语,引发学生对逻辑用语的兴趣。

2. 讲解:介绍常用逻辑用语的定义和用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逻辑用语的实际应用。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运用逻辑用语进行分析。

5. 实践演练: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逻辑用语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逻辑用语的理解程度。

2. 练习反馈:收集学生的练习成果,评估学生对逻辑用语的掌握情况。

3. 小组讨论观察: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逻辑游戏:设计一些逻辑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逻辑用语,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 逻辑竞赛:组织学生参加逻辑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常用创新思维话术与沟通技巧

常用创新思维话术与沟通技巧

常用创新思维话术与沟通技巧创新思维是在解决问题、寻找机会和实现目标时的一种关键能力。

通过使用一些常用的创新思维话术和沟通技巧,我们可以提高创新能力和有效沟通的能力。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创新思维话术和沟通技巧:1. 创新思维话术- 关联思维:通过将问题与其他领域或概念关联起来,寻找新的解决方案和创意。

关联思维:通过将问题与其他领域或概念关联起来,寻找新的解决方案和创意。

- 反向思维:从相反的角度思考问题,以发现不同的解决方案。

反向思维:从相反的角度思考问题,以发现不同的解决方案。

- 分解思维:将问题分解为更小的部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解决。

分解思维:将问题分解为更小的部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解决。

- 还原思维:将一个问题还原到最基本的元素,以激发创新和突破传统思维。

还原思维:将一个问题还原到最基本的元素,以激发创新和突破传统思维。

- 假设思维:基于假设和猜测,探索新的可能性和解决方案。

假设思维:基于假设和猜测,探索新的可能性和解决方案。

- 倒推思维:从目标出发,逆向思考如何实现目标。

倒推思维:从目标出发,逆向思考如何实现目标。

2. 沟通技巧- 倾听能力:认真倾听对方的观点和意见,以建立有效的沟通和理解。

倾听能力:认真倾听对方的观点和意见,以建立有效的沟通和理解。

- 明确表达:清晰、简洁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避免模糊和含糊不清的语言。

明确表达:清晰、简洁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避免模糊和含糊不清的语言。

- 提问技巧:运用开放式问题和深入追问,引导对话和思考的深入。

提问技巧:运用开放式问题和深入追问,引导对话和思考的深入。

- 积极反馈:给予正面的反馈和建议,鼓励他人的创新和努力。

积极反馈:给予正面的反馈和建议,鼓励他人的创新和努力。

- 合作意识:鼓励团队合作和集体智慧,以实现共同的目标。

合作意识:鼓励团队合作和集体智慧,以实现共同的目标。

- 沟通工具:合理选择不同的沟通工具和媒介,以便更好地传达信息和交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下面给出的方程与曲线中,对应正确的是( )
答案:C
2.在点A (4,4),B (3,4),C (-3,3),D (2,26)中,有几个点在方程x 2-2x +y 2=24的曲线上(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解析:点A ,C ,D 都在方程x 2-2x +y 2=24的曲线上.
答案:C
3.已知坐标满足方程f (x ,y )=0的点都在曲线C 上,那么( )
A .曲线C 上的点的坐标都适合方程f (x ,y )=0
B .凡坐标不适合f (x ,y )=0的点都不在
C 上
C .不在C 上的点的坐标必不适合f (x ,y )=0
D .不在C 上的点的坐标有些适合f (x ,y )=0,有些不适合f (x ,y )=0
解析:命题“坐标满足方程f (x ,y )=0的点都在曲线C 上”的逆否命题为C ,故选C. 答案:C
4.方程1-|x |=1-y 表示的曲线是( )
A .两条线段
B .两条直线
C .两条射线
D .一条射线和一条线段
解析:由1-|x |=1-y ,得1-|x |=1-y 且|x |<1,y <1,∴y =|x |=⎩⎪⎨⎪⎧
x ,0≤x <1,-x ,-1<x <0. 答案:A
5.方程x 2+y 2-3x -2y +k =0表示的曲线经过原点的充要条件是k =________. 解析:若曲线过原点,则(0,0)适合曲线的方程,即有k =0.
答案:0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已知f (x ,y )=0是曲线C 的方程,
(1)若点M (x ,y )的坐标是方程f (x ,y )=0的解,则点M 在曲线C 上;
(2)若点M (x ,y )的坐标是方程f (x ,y )=0的解,则点M 不一定在曲线C 上;
(3)若点M (x ,y )在曲线C 上,则点M 的坐标满足方程f (x ,y )=0;
(4)若点M (x ,y )在曲线C 上,则点M 的坐标不一定满足方程f (x ,y )=0.
答案:(1)(3)
7.已知方程(x -a )2+(y -b )2=36的曲线经过点O (0,0)和点A (0,-12),求a 、b 的值. 解:∵点O 、A 都在方程(x -a )2+(y -b )2=36表示的曲线上,
∴点O 、A 的坐标都是方程(x -a )2+(y -b )2=36的解.
∴⎩⎪⎨⎪⎧
(0-a )2+(0-b )2=36,(0-a )2+(-12-b )2=36, 解得⎩⎪⎨⎪⎧
a =0,
b =-6, 即a =0,b =-6为所求.
8.已知曲线C 的方程为x =4-y 2,说明曲线C 是什么样的曲线,并求该曲线与y 轴围成的图形的面积.
解:由x =4-y 2,得x 2+y 2=4.
又x ≥0,
∴方程x =4-y 2表示的曲线是以原点为圆心,2为半径的右半圆.
从而该曲线C 与y 轴围成的图形是半圆,
其面积S =12
π·4=2π. 所以,所求图形的面积为2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