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场中的恶臭及其营养控制措施

合集下载

农村养猪场不良气味的控制

农村养猪场不良气味的控制

农村养猪场不良气味的控制1不良气味的产生原因1.1不良气味的种类和来源1.1.1猪粪便是产生不良气味的主源。

粪便产生的不良气味主要是厌氧菌发酵的产物。

粪便散发的气体中有一定浓度的胺类物质,如尿素等,它们可进一步分解为气味更显著的氨。

它们包括多种挥发性和不挥发性有机醇类、醛类、酸类、酯类、胺类、硫化物等物质及不流动气体。

1.1.2非猪粪便臭源。

非粪便臭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饲喂中吃剩和抛洒掉的饲料,包括饲喂时已发酵的和发霉、变质的饲料。

第二种是死亡后被抛弃的猪尸体。

未被及时无害化处理的猪尸体在体内多种微生物作用下很快腐烂变臭,产生多种不良气味。

同时还有皮肤脱屑、毛、垫料等发出的气味、工作人员物品发出的气味等。

1.2不良气味的主要危害形式1.2.1不良气味是危害人畜健康的主体。

猪舍中散发的主要气体是氨气、甲烷、硫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挥发性有机醇类、醛类、酯类、胺类。

它们浓度的高低决定着危害人畜健康的大小,它们主要危害的是与它们朝夕相处的猪群。

1.2.2空气悬浮粒子常携带不良气体。

空气悬浮粒子产生于饲料、猪体、猪粪、建筑材料和垫料等,包括有机尘埃、粉料灰尘、不挥发有机物。

空气悬浮粒子内含不良气体。

2不良气味的鉴别和测量不良气味的检测无论是定性鉴别和定量测量目前还没有很好的有效技术方法。

不良气味的定性鉴别和定量测量,常用湿法化学试纸、气相色谱法和依靠技术人员经验的人工嗅闻法。

农村养猪场最常用的是后一种方法。

3不良气味的控制方法3.1抑制厌氧菌发酵这是控制不良气味产生的主要方法。

3.1.1创造厌氧菌不利活动的条件。

降低粪便含水量,降低猪舍温度和粪便温度,改变粪便pH值,减少粪便在舍内存在的时间,排队厌氧环境等均不利于厌氧菌的活动。

农村养猪场最常用的方法是及时清理猪舍内粪便和剩潲料,勤换垫料等。

3.1.2进行猪舍内的定期消毒。

使用消毒药品是农村养猪场杀灭病源微生物的常用方法,也是杀灭和抑制厌氧菌发酵的常用方法。

养殖场臭气熏天该怎么办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案吗

养殖场臭气熏天该怎么办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案吗

养殖场臭气熏天该怎么办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案吗
1.清洁卫生:保持养殖场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加强日常清洁工作,
及时清理动物粪便等并及时填埋或处理。

2.废弃物处理:采用生物发酵法进行废弃物处理,通过生物发酵,将
产生的氨等臭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

3.生物滤池:利用生物滤池对养殖废水进行处理,通过生物滤池的微
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有效减少污水中有机物的含量,减少污染物。

4.植物保护:在养殖场周围种植一些芳香植物,如迷迭香、薰衣草等,可吸收空气中的污染物质,同时释放出芳香气味,达到减少臭气的效果。

5.技术改进:采用一些先进的技术设备,如换气扇、消毒器、催化剂等,可以提高养殖场内空气的质量,减少臭气的产生。

6.采用化学除臭方法:森纳斯微生物除臭剂快速除臭,可稀释50-
300倍的使用,使用量少,还方便使用,效果也可。

该方法效果好,成本
不会很高,还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森纳斯微生物除臭剂采用日本EM菌技术,内含60多种专门有针对性
培养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可以吞噬异味分子,将异味分子分解,有些异
味分子甚至可以成为为微生物的营养。

它环保无害,而且使用量少,可快速去垃圾站养殖场的臭气,成本低。

畜禽养殖场恶臭污染治理

畜禽养殖场恶臭污染治理

畜禽养殖场恶臭污染治理畜禽养殖业在我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产业,但与此同时,也会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恶臭污染。

畜禽养殖场的恶臭污染给周围的居民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也给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

因此,如何有效治理畜禽养殖场的恶臭污染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治理方案的制定针对畜禽养殖场的恶臭污染问题,我们可以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治理方案。

首先是加强管理,设立相关部门监督畜禽养殖场的排污情况,制定相关法规,加大对违规者的处罚力度。

其次是改进养殖方式,采用现代化的养殖技术,减少畜禽养殖废弃物的产生。

还可以加强畜禽粪便的处理,采取科学的堆肥技术,将其变废为宝。

二、技术手段的应用在治理畜禽养殖场的恶臭污染过程中,可以应用一些先进的技术手段。

例如,可以利用生物技术对畜禽粪便进行处理,降低其恶臭的程度。

还可以利用化学技术对养殖废水进行处理,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

此外,还可以设置高效的通风系统,尽可能将养殖场内的恶臭气味排放到室外,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三、生态环境的保护治理畜禽养殖场的恶臭污染,不仅仅是为了改善周围的生活环境,更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

恶臭污染不仅会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也会对周围的植被和动物造成危害。

因此,我们在治理畜禽养殖场的恶臭污染时,不仅要从技术手段上入手,更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

四、社会责任的担当作为畜禽养殖场的经营者,我们有责任承担起社会责任,积极主动地治理恶臭污染问题。

通过加强管理、应用技术、保护环境,我们可以有效降低畜禽养殖场的恶臭污染水平,为周围的居民提供一个清新的生活环境。

畜禽养殖场的恶臭污染治理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努力才能解决。

通过科学合理的治理方案、先进的技术手段、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社会责任的担当,我们相信可以有效地解决畜禽养殖场的恶臭污染问题,共创美好的生活环境。

你知道养殖场的几个除臭方法吗?

你知道养殖场的几个除臭方法吗?

你知道养殖场的几个除臭方法吗?1、科学饲喂每日喂食饲料不够营养会导致养殖场动物生长不够好,营养过高可能会导致动物消化不良,使饲料的营业不能全部吸收,导致动物的粪便酸臭。

所以需要科学性的饲喂,才能解决这个原因,可以喂食适当的饲料,动物可以吸收得;或者在饲料中加入消化酶等,促进动物对饲料的吸收,可有效的改善。

2、做好养殖动物胃肠道疾病管理如果养殖动物感染上肠道疾病会造成养殖动物拉稀、腹泻。

使养殖场环境环境潮湿、臭气熏天。

所以要加强胃肠道疾病管理,及时治病或者隔离出来。

3、加强垫料管理使用好的垫料有利于养殖动物的休息,垫料应该有吸湿性、导热性小、吸附性大(吸收有害气体)等特点。

4、控制养殖场动物密度若养殖密度过大,会导致养殖动物互相斗殴,不好管理,同时也会导致养殖场空气变差。

5、及时清理粪便养殖场群体较多,如果不及时清理,会导致臭气污染,使养殖动物容易细菌感染患病。

建议一天最少清理3次。

6、舍外排便对养殖场动物进行舍外排便训练,可有效改善养殖动物居住地点的环境。

7、在养殖场使用除臭设备对养殖场进行日常除臭,采用专业的喷雾除臭设备,可以长期有效的改善环境。

郑州泰恩科技有限公司除臭设备运行原理:利用柱塞泵将经过过滤器将配比好的除臭剂加压至30-70kg/cm左右,通过高压厚壁不镑钢管路将加压的水输送到“超微细”喷嘴雾化,并高速旋转,以1 ~ 15 Mm的超微雾粒子喷射到整个空间,超微雾粒子在空气迅速扩散,将除臭剂带到每个角落,从而达到除臭的目的。

,并且机器非常节能,4w低功率启动,采用工业柱塞泵,可以实现全天候运作,非常可靠;机器可以选择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根据不同情况可进行选择,并且机器有完善的保护装置,当缺水、缺药或者设备过载时,会停止工作以保护设备。

规模化养猪场中的恶臭及其控制措施

规模化养猪场中的恶臭及其控制措施

规模化养猪场中的恶臭及其控制措施规模化养猪场中的恶臭及其控制措施猪场恶臭是指对人和猪产生有害作用的气体物质和使人的嗅觉产生厌恶感的气体?集约化和规模化养猪生产中,一般一个年产万头肉猪的养猪场,排污量至少3万吨,在适宜温度?湿度?厌氧环境?发酵条件下可产生大量恶臭;同时日常管理工作中往往忽视了猪场内排污沟清理?猪舍通风和其它卫生管理措施,使恶臭气体浓度过高(如有时NH3浓度可超过40毫克/立方米),对人的身心健康和猪群的健康与生产性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已成为养猪生产卫生管理工作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为提高养猪效益,应积极推广和应用新产品和新技术,采取综合措施以清除或减少恶臭的危害。

恶臭的产生猪场中恶臭主要来自猪的粪便?污水?垫料?饲料等的腐败分解;此外,猪的新鲜粪便,消化道排出的气体,皮脂腺和汗腺的分泌物,粘附在体表的污物,呼出气中的CO2(含量比大气约高100倍)等都会散发出难闻的气味。

猪的粪尿在腐败分解过程中,蛋白质?氨基酸因细菌活动而进行的脱羧和脱氨作用对恶臭物的产生最为重要?此外,猪场内空气中的粉尘与猪场臭气产生的关系密切?粉尘是微生物的载体,并吸附大量的挥发性臭气(不饱和醛?粪臭素)?同时,微生物不断分解粉尘有机质而产生臭气。

主要恶臭物质及其危害许多研究者对猪场中猪粪发酵产生的恶臭成分进行了鉴定?有资料说明,猪粪恶臭成分有230种?其中对猪危害最大的恶臭物质主要是NH3?H2S和VFA(挥发性脂肪酸),其中NH3?H2S的危害已经为众多养殖户熟知,在此介绍VFA的危害。

VFA为一种混合物,以n—C4和i—C5的臭味较强,其蒸气有强烈的刺激性?腐败臭味,对猪只眼睛和呼吸道有刺激性,并引起猪烦燥不安,采食量下降,体质变弱,易发生呼吸道疾病?高浓度的VFA 环境中,猪呕吐?呼吸困难?肺水肿。

恶臭的控制措施(1)科学设计日粮,提高饲料利用率猪采食饲料后,饲料在消化道消化过程中(尤其后段肠道),因微生物腐败分解而产生臭气;同时,没有消化吸收部分在体外被微生物降解,也产生恶臭?产生的粪污越多,臭气就越多?提高日粮的消化率?减少干物质(特别是蛋白质)排出量,既减少肠道臭气的产生,又可减少粪便排出后臭气的产生,这是减少恶臭来源的有效措施?试验证明,日粮消化率由85%提高至90%,粪便干物质排出量就减少三分之一;日粮蛋白质减少2%,粪便排泄量就降低20%。

养殖场中的恶臭的检测及其营养控制措

养殖场中的恶臭的检测及其营养控制措

养殖场中的恶臭的检测及其营养控制措氨气检测随着畜牧业生产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生产出大量畜禽产品的同时也排放出大量的恶臭物,如硫化氢、氨气、挥发性脂肪酸、三甲胺、甲烷、粪臭素、硫醇类等,混杂在一起散发出难闻的气味。

严重危害畜禽的健康,降低畜禽的抗病力,阻碍生产性能的发挥:还会危害到人尤其是饲养人员的健康:其释放进入大气还有可能形成酸雨,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如何有效控制养殖场的恶臭是保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现将养殖场恶臭的产生,危害及其营养控制措施概述如下。

1 养殖场恶臭的产生养殖场除粪尿和污水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外,空气污染也是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

养殖场的空气污染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恶臭,是空气中各种有味气体混合而发出的一种难闻的气味,养殖场恶臭主要是来自畜禽的粪尿、污水、垫料、饲料残渣、畜禽的呼吸气体、畜禽皮肤分泌物、死禽死畜等,并与养殖舍的通风状况和空气中的悬浮物密切相关。

其中畜禽粪尿和污水是养殖场恶臭的主要发生源。

畜禽粪尿和冲洗养殖舍的污水中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多种成分。

这些物质是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营养来源,厌氧条件下.碳水化合物分解生成甲烷、有机酸和醇类。

蛋白质、氨基酸等经细菌的消化降解作用生成氨、乙烯醇、二甲基硫醚、硫化氢、甲胺、三甲胺等具有难闻气味的物质。

消化道排出的气体,皮脂腺和汗腺的分泌物,畜体的外激素及黏附在体表的污物也会散发出不同畜禽特有的气味。

此外,养殖场空气中的粉尘与恶臭气体的产生关系密切,粉尘是微生物的载体,吸附有大量具有难闻气味的化合物和氨,同时微生物又不断分解粉尘有机质而产生臭气。

2养殖场恶臭的主要成分养殖场的恶臭气味源于多种气体,其组分非常复杂。

鉴于此,研究者对畜禽场恶臭气体的成分进行了鉴定,发现臭味化合物有168种,其中30种臭味化合物的阈值≤0.001 mg /m3。

这些恶臭物质根据其组成可分为:①含氮化合物,如氨、酰胺、胺类、吲哚类等;②含硫化合物,如硫化氢、硫醚类、硫醇类等;③含氧组成的化合物,如脂肪酸;④烃类,如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等;⑤卤素及其衍生物,如氯气、卤代烃等。

养殖场臭气污染的防治方法

养殖场臭气污染的防治方法

养殖场臭气污染的防治方法养殖场臭气污染是当前农村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影响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一个关键问题。

随着养殖业的发展和规模化养殖的增加,养殖场臭气污染的防治愈发受到重视。

本文将详细介绍养殖场臭气污染的原因和危害,并针对不同阶段的治理提出相应的方法和措施。

一、养殖场臭气污染的原因1. 动物粪便的分解产生臭味:养殖场内动物粪便会分解产生氨气、硫化氢等有毒气体,从而产生强烈的恶臭。

2. 养殖废水和残料的堆放: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残料堆放不当,容易散发刺鼻的臭味。

二、养殖场臭气污染的危害1. 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养殖场散发出来的臭味会对周边居民的生活产生严重影响,包括臭气侵扰、噪声污染等。

2. 危害生态环境:养殖场臭气污染会通过空气扩散,对周边的植被、土壤和水源造成损害。

3. 健康问题:长期吸入含有臭气的空气会对人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包括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病等。

三、养殖场臭气污染防治方法为了有效防治养殖场臭气污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治理。

1. 规范养殖管理- 合理规划养殖场布局,与居民区保持一定距离,减少臭气扩散的范围。

- 加强对养殖废弃物的处理,定期清理污水池和粪便池,并避免废弃物过量堆放。

- 控制养殖密度,不超过一定标准,避免过度密集养殖造成的臭气扩散。

2. 使用生物净化技术- 利用生物净化技术,例如安装沼气池,将动物粪便进行沼气发酵处理,减少并利用产生的有害气体。

- 采用微生物处理技术,通过投放有益微生物来分解养殖废弃物中的有害物质,减少臭气的污染。

3. 引入环保设备- 安装过滤装置,如活性炭过滤器或生物膜过滤器,将养殖场废气进行过滤处理,减少臭气的排放。

- 安装通风系统,加强养殖场内的通风设施,及时排除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

4. 加强监管与执法- 政府相关部门应建立养殖场环境监管机制,加强对养殖场的日常巡查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 对于违规养殖场要进行处罚,以震慑养殖户,推动养殖场规范发展。

养殖场中的恶臭及其营养控制措施审批稿

养殖场中的恶臭及其营养控制措施审批稿

养殖场中的恶臭及其营养控制措施审批稿引言:养殖业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畜牧业之一,但养殖场中产生的恶臭是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不仅严重影响农民的工作环境和居民的生活质量,还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制定一套有效的措施来控制养殖场中的恶臭和污染。

一、恶臭产生原因:1.散发性气味:动物的粪便和尿液中的氨气、硫化氢等物质,会散发出难闻的气味。

2.废弃物处理:养殖场中产生的废弃物,如动物尸体、剩余饲料等,如果不能及时处理,会产生臭味。

3.液态废弃物泄漏:养殖场中的废物处理系统,在处理不当或存在故障时,会导致液态废弃物泄漏,增加恶臭气味。

二、控制措施:1.定期清理:养殖场应定期清理动物粪便和尿液,避免恶臭气味的产生。

清理后的废弃物可以进行堆肥处理,转化为有机肥料,减少环境污染。

2.引进封闭式养殖设备:封闭式养殖设备能够有效降低养殖场散发的恶臭气味,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养殖场应积极引进和推广这种设备,提高养殖效益,减少恶臭污染。

3.加强废弃物处理:养殖场应建立规范的废弃物处理系统,包括动物尸体、剩余饲料等废弃物的及时清理和处理。

特别是液态废弃物,应确保处理设施正常运作,避免泄漏。

4.使用生物过滤系统:生物过滤是一种有效控制恶臭的方法。

通过搭建生物过滤系统,利用微生物来分解、吸附气味物质,可以显著降低养殖场的恶臭气味。

三、政府监管和支持:1.加大监管力度:政府应加大对养殖场的监管力度,加强对恶臭和污染控制措施的检查和监督,确保养殖场能够按照规定进行运营,并降低恶臭气味的产生。

2.资金支持:政府应提供资金支持,帮助养殖场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改善环境条件,减少恶臭气味的产生。

同时,还应加大对生物过滤等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提供相应的补贴和扶持。

3.环境教育:政府应加强对农民的环境教育,提高其对恶臭和污染的认识,增强环保意识,在养殖过程中采取科学的控制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结论:养殖场中产生的恶臭是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但通过一系列的控制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减少恶臭气味的产生,改善环境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殖场中的恶臭及其营养控制措施【编辑日期2014-07-0【来源:搜猪网【点击数24随着畜牧业生产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生产出大量畜禽产品的同也排放出大量的恶臭物,如硫化氢、氨气、挥发性脂肪酸、三甲胺、甲烷、粪臭素、硫醇类等混杂在一起散发出难闻的气味严重危害畜禽的健康降低畜禽的抗病力阻碍生产性能的发挥还会危害到人尤其是饲养人员的健康其释放进入大气还有可能形成酸雨对环境造成污染此如何有效控制养殖场的恶臭是保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现将养殖场恶的产生,危害及其营养控制措施概述如下1养殖场恶臭的产养殖场除粪尿和污水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外空气污染也是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养殖的空气污染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恶臭是空气中各种有味气体混合而发出的一种难闻的气味养场恶臭主要是来自畜禽的粪尿、污水、垫料、饲料残渣、畜禽的呼吸气体、畜禽皮肤分泌物、禽死畜等并与养殖舍的通风状况和空气中的悬浮物密切相关其中畜禽粪尿和污水是养殖场臭的主要发生源畜禽粪尿和冲洗养殖舍的污水中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多种成分。

这些物质是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营养来源,厌氧条件下.碳水化合物分解生成甲烷、机酸和醇类。

蛋白质、氨基酸等经细菌的消化降解作用生成氨、乙烯醇、二甲基硫醚、硫化氢甲胺、三甲胺等具有难闻气味的物质。

消化道排出的气体,皮脂腺和汗腺的分泌物,畜体的外素及黏附在体表的污物也会散发出不同畜禽特有的气味此外养殖场空气中的粉尘与恶臭气的产生关系密切粉尘是微生物的载体吸附有大量具有难闻气味的化合物和氨同时微生物不断分解粉尘有机质而产生臭气养殖场恶臭的主要成养殖场的恶臭气味源于多种气体其组分非常复杂鉴于此研究者对畜禽场恶臭气体的分进行了鉴定,发现臭味化合物16种,其3种臭味化合物的阈值001?mm。

这恶臭物质根据其组成可分为:①含氮化合物,如氨、酰胺、胺类、吲哚类等;②含硫化合物,硫化氢、硫醚类、硫醇类等;③含氧组成的化合物,如脂肪酸;④烃类,如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等;⑤卤素及其衍生物,如氯气、卤代烃等。

由于各种气体常混合在一起,所以很难区出养殖场的气味到底与哪种特定的气体有关通常认为养殖场的恶臭主要是由氨气硫化氢发性脂肪酸所引起的养殖场恶臭对畜禽的危恶臭物质会刺激嗅觉神经与三叉神经从而对呼吸中枢发生作用影响畜禽的呼吸机能激性臭味也会使血压及脉搏发生变化有的还具有强烈的毒性恶臭对畜禽的危害与其浓度和用时间有关低浓度短时间的作用一般不会有显着危害而高浓度臭气则会对畜禽的健康造严重影响但这种情况并不多见在实际生产中恶臭对畜禽的影响往往是长时间的低浓度作用使其产生慢性中毒体质变弱抗病力下降生产性能下降可见恶臭对畜禽的危害不可忽视对畜禽危害较大的恶臭物质主要有氨气、硫化氢、挥发性脂肪酸等1氨气对畜禽的危氨是无色且具有强烈刺激性臭味的气体,在畜禽舍内,主要是由细菌和酶分解粪尿所产生常被溶解或吸附在潮湿的地面、墙壁和家畜的黏膜上。

刺激家畜外黏膜,引起黏膜充血、喉头肿、氨气进入呼吸道可引起咳嗽、气管炎和支气管炎、肺水肿出血、呼吸困难、窒息等症状,吸入肺部的氨,可通过肺泡上皮组织进入血液,并与血红蛋白结合,置换氧基,破坏血液运氧功能,从而出现贫血和组织缺氧。

如果短期内吸入少量的氨,可被吸收并转变成尿素排出体外。

而高浓度的氨,可直接刺激体组织,使组织溶解、坏死,还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麻痹、中毒性肝病、心肌损伤等。

有研究表明,鸡对氨气非常敏感,不同浓度的氨对家禽的健康可造成不同的影响,当.鸡舍内NH3浓度达到20?mg/l时,球虫病等各类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率会突然增多;当浓度升至50?mg/l时,可使鸡的呼吸频率减慢,引起鸡呼吸道黏膜充血、水肿,甚至发生支气管炎、肺炎、肺气肿及中枢神经麻痹等,蛋鸡的产蛋量会因此而减少,雏鸡增重和饲料利用率下降。

赵丽荣的研究表明.当鸡舍内氨气浓度高于78.3?mg/kg时,产蛋率下降43.1%。

氨气在鸡舍内的含量与产蛋率呈负相关,且极显着。

曹进等的研究表明,猪舍内NH3的浓度对日采食量没有影响,但平均日增重随NH3浓度的升高而下降,并且料重比随着猪舍中NH3的浓度升高而升高。

试验组猪还出现了萎缩性鼻炎,当猪舍中NH3达l5x10-6时,试验猪只开始出现呼吸道疾病,35x10-6时出现萎缩性鼻炎病例,并且随着NH3的浓度升高两者发病率都急剧上升。

尤其是高剂量组可明显观察到病猪鼻子歪向一侧,颜面完全变形。

另有研究指出,50?mg/kg?NH3水平,小猪的生长效率下降12%,?100和150?mg/kg水平,生长效率下降30%,气管上皮细胞和鼻甲骨受刺激而损害。

50和75?mg /kg的NH3会使健康小猪肺部清除细菌的能力减弱。

?3.2硫化氢对畜禽的危害?在畜禽舍内.硫化氢主要是由新鲜粪便中含硫有机物的厌氧降解所产生,特别是在动物采食了高蛋白日粮而消化利用率又低时,硫化氢的量就更多。

硫化氢是无色且具特殊腐蛋臭味的可燃气体,并具有刺激性和窒息性。

主要是刺激黏膜,当硫化氢接触到动物黏膜上的水分时.很快就溶解.并与黏液中的钠离子结合生成硫化钠,对黏膜产生刺激作用。

病畜出现畏光、流泪、咳嗽、鼻炎、气管炎等症状。

经肺泡进入血液的硫化氢可与氧化型的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三价铁结合,使酶失去活性,从而影响细胞的氧化过程,引起组织缺氧。

长期处于低浓度硫化氢空气状况环境下的畜禽。

体质变弱,抗病力下降,易发生肠胃病、心脏衰弱等。

并会出现植物性神经紊乱、多发性神经炎。

高浓度的硫化氢可抑制呼吸中枢,直接导致动物的死亡。

由于硫化氢的比重大,越是接近地面,硫化氢的浓度就越大,故小动物受硫化氢的影响要比大动物严重:阶梯式鸡舍的下层和平养鸡危害严重。

低浓度硫化氢长期对鸡只危害,可使鸡体质下降。

生产性能下降,鸡舍内硫化氢浓度不应超过l0?mg/kg。

猪长期生活在含有低浓度硫化氢的空气中会感到不舒服,生长速度减慢。

浓度为20?mg/m3时,猪变得畏光、不愿采食、神经质;在50~200?mg/m3时,猪会突然呕吐,失去知觉,接着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3.3?挥发性脂肪酸(VFA)对畜禽的危害?VFA是指由乙酸、丙酸、丁酸等所组成的混合物,以丁酸和戊酸的臭味较强,其蒸汽具有强烈的刺激性、腐败味强,对畜禽的眼睛和呼吸道黏膜有刺激性,可引起动物烦躁不安、食欲减退、抗病力下降,易发生呼吸道疾病。

长时间处于高浓度的VFA环境中,动物会出现呕吐,严重者呼吸困难、肺水肿充血。

?4养殖场恶臭的营养控制措施?养殖场恶臭主要是由畜禽粪尿中未完全消化的营养物质在堆放过程中被无氧降解所产生的臭气所引起。

所以控制养殖场恶臭的有效途径就是要提高动物对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及改变日粮本身的理化性质,从而减少粪便的排出量,降低排泄物中蛋白质、脂肪等的残留,减少腐败分解产生的恶臭。

减少养殖场恶臭物质产生的营养控制措施主要有:①选择优质的饲料原料;②改进饲料加工工艺;③降低日粮蛋白水平添加合成氨基酸;④增加日粮中非淀粉多糖的量;⑤有效饲料添加剂的应用。

?4.1选择优质的饲料原料?优质的饲料原料是生产高效饲料和提高动物对饲料养分利用率的先决条件,高质量的原料具有适口性好、消化率高的特点,能提高动物对其的利用,减少粪便的排出量。

降低粪尿中的恶臭物质及其前体物,减少恶臭气体的产生。

据报道,选用高消化率的饲料可以使粪尿中的氮减少5%以上。

对于本身就含有不愉快气味的原料(如乌贼粉、鱼粉等)应该尽量少用,以减少由饲料带入的恶臭物质。

饲料中的含硫化合物经动物消化代谢后一部分排出体外.饲料中硫的含量直接影响粪尿中硫的排泄量。

故选择含硫量低的饲料可降低硫的排泄量,减少硫化氢的产生。

另外,降低等报道,在配制舍饲断奶仔猪饲粮son.Shur的产生。

H2S的含量可明显地降低S042-日粮中的.时,通过选择含硫较低的饲料原料可在不影响其生产性能及能量与氮消化率的前提下使总硫摄入量与硫酸盐排泄量降低30%,试验第3~5周粪尿中硫化氢散发量亦有减少趋势。

?4.2改进饲料加工工艺?合理的加工有助于提高畜禽对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减少饲料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

研究表明,当玉米的粉碎粒度下降时,可提高猪对饲料的利用率,减少干物质和氮的排出量。

目前,我国畜禽日粮多以玉米一豆粕型为主。

这些植物性饲料中含有大量的抗营养因子,如蛋白酶抑制因子、凝集素等,这些抗营养因子可影响日粮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经加热、膨化、制粒等处理可以消除日粮中的抗营养因子对日粮中粗蛋白消化、吸收的影响。

实践证明,大豆经加热处理,氨基酸的消化率可提高30%以上。

饲料中蛋白质消化吸收率提高,粪尿中氮的排出量就相应减少了。

?4.3降低日粮蛋白水平,添加合成氨基酸?畜禽排泄物所散发的氨气主要来自尿中的尿素及粪中未消化的饲料氮与内源氮。

因而,减少氨气释放经济有效的手段是通过日粮调控来减少粪尿中氮的含量。

日粮中粗蛋白含量与粪尿中氨的释放高度相关,增加日粮中粗蛋白含量和蛋白不平衡的日粮都可能增加氨的释放。

所以,通过降低日粮中蛋白水平,添加氨基酸以调节氨基酸的平衡,可以提高氮的利用率,减少氮的排出。

1995年,欧洲饲料联合会就指出,日粮中粗蛋白每降低1%,氨排出量的减少潜力有8%,添加必需氨基酸,平衡氨基酸营养,氨排出量的减少潜力可达24%。

而Canh等研究得出,猪日粮蛋白水平每降低l%,粪尿中氮散发量减少10%~l2.5%。

Frank等报道,将奶牛日粮中粗蛋白水平从l9%降到14%,粪尿中氨的释放量减少了2/3,并且短期内奶牛的产奶量和奶成分没有明显变化。

Lundeen等(2000)指出,粗蛋白水平降低3%可以使尿中的总氮浓度和pH值下降,粪尿中的铵盐浓度和总氨浓度下降49%,且使粪中的臭味物质浓度下降。

祁成年等在新罗曼蛋鸡上的试验结果得出,粗蛋白小于l4.5%的低蛋白日粮添加0.05%的赖氨酸和0.1%蛋氨酸饲喂蛋鸡。

其产蛋性能与饲喂全价饲料(含粗蛋白l7.5%)的蛋鸡比较,差异不显着,其干物质和氮的排泄量分别减少21.15%和l5.81%。

Shriver等(2000)用粗蛋白水平降低4%的日粮(添加合成氨基酸使其氨基酸水平与对照组相同)饲喂动物,使总氮的排泄量减少49%,但并不影响生产性能。

众多研究都证实降低蛋白水平可以减少粪中氮的排出量。

但是蛋白质的降低应该控制在一定范围,过低的蛋白质水平,虽然可以显着降低排泄物中氮的含量及畜禽舍的恶臭,但同时也是以生产性能降低为代价的。

?4.4增加日粮中非淀粉多糖的量?如果缺乏可发酵的非淀粉多糖,在pH值较高的情况下,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就会下降.恶臭化合物的产生量将会增加。

这是由于非淀粉多糖可以改变尿氮和粪氮的比例,将排出的氮转化为微生物蛋白的形式,使尿氮排泄量减少,粪氮排泄量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