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科四大基本能力强化与题型专练

地理学科四大基本能力强化与题型专练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地理空间结构和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它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具有明确的视角和方法,涉及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在教学中,地理学科的基本能力非常重要,只有将四大基本能力强化起来,才能发挥出地理学的科学性与实践性。

一、地理学科四大基本能力

地理学科的四大基本能力包括: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和应用能力。

1.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是地理学科最重要的能力,是进行地理学研究的基础。观察能力是指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图片、文献、调查等方式,熟练掌握地理现象的特征、规律及其变化规律,并能从不同角度分析现象的原因。

2.分析能力

分析能力是指学生能够根据自身观察到的地理现象,分析出其变化规律,并分析出其变化的原因,从而深入了解其变化的科学规律。

3.概括能力

概括能力是指学生能够根据自身观察到的地理现象,把它们概括成一个整体,从而深入了解地理现象的变化规律。

4.应用能力

应用能力是指学生能够根据自身所学的地理知识,运用地理学的原理、方法和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灵活运用,从而解决实践问题。

二、四大基本能力强化

基本能力强化是提高学生地理学科能力的有效方法。

1.充分发挥图像与文字辅助教学的作用

以图像为主,以文字为辅,加强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从图中获得更多的信息,从而深入了解地理现象的变化规律。

2.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问题讨论、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等,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3.增加实践活动

增加实践活动,如实地考察、实验室实践、实习实践、实践设计等,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让学生从实践中学习,从而更好地解决实践问题。

三、题型专练

题型专练是提高学生地理学科能力的有效方法。

1.多做题

多做题可以让学生充分利用知识概念,加强知识的理解和熟练的操作,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2.结合实际

将题型专练与实践联系起来,让学生从实践中学习,从而更好地理解题意,提高对实践问题的解决能力。

3.分析解题思路

让学生分析题目的解题思路,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题意,更好地解决实践问题。

四、结语

地理学科的四大基本能力是地理学科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只有将四大基本能力强化起来,才能发挥出地理学的科学性与实践性,并结合实际,通过题型专练提高学生地理学科能力,从而更好地实现地理学科教学的目标。

地理学习基本能力

地理学习基本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都掌握了哪些学习方法呢?你对地里的学习有什么样的看法呢?下面是店铺网络整理的地理学习基本能力,希望对你有用。 地理学习基本能力(一) 一、地图运用能力 地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它具有感官刺激强、信息容纳量大、表述简明扼要等优点。借助地图可以更好的掌握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理解地理概念、原理。 1、地图的阅读 要运用地图,首先必须会读地图。这也是考试大港中能力要求的重要部分。 一般的地图都会涉及比例尺、方向、图例注记等要素,读图时必须先看一下这些要素。接下来要根据提供的图表特点,判断这是哪一类地图,分布图、原理图、统计图、景观图还是其他的图。根据具体图类,运用具体方法读图。如等高线图,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读:等高距为多少,何处为山峰,何处为山谷,何处为山脊线,何处为集水线,等等。究竟读哪几个方面要视题目要求而定。 2、地图运用 地图的运用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 (1)运用政区图,记国家、省(区)、市的空间分布及彼此相对位置关系。读政区图,要注意观察国家、省(区)的轮廓特征,境内河流等地理事物在此基础上多次重复阅读,渐渐的在自己同形成有关国家与地区图。这样当时卷中出现某国家图形时,头脑中存储有关国家的图形会立刻浮现出来,经过联系、核对,片刻即可判断出该图所示国家。 (2)运用地形图、记地势变化、地形区分布、河流流向、河流形状。现行的图册中的地形图均为分层设色法所绘制,给人的感官刺激强,印象深,反复运读后,可在头脑中形成立体感很强的地形图,借此科教容易地记注大洲、国家、地区的地势起伏、地形区分布及受制于地

形的河流流向、水系形状。 (3)运用示意图,及有关概念、地理规律、地理原理。在复习中要记的概念、原理、规律很多,有的在文字表述上还较相似,这就给记忆带来了麻烦。若能借助于示意图,寓文于图,则十分简单得一幅示意图就会把有关概念、原理的本质反映的淋漓尽致、印象深刻、难以忘记。 二、空间分析能力 由于地理学科具有很强的空间性特点,因此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许多以空间有关的知识内容。能否对它们进行有效的空分析,对学习的效果影响甚大。在中学地理中,空间性最强的学习内容就是球大圆有关的知识。 下面我们结合球大圆知识介绍如何进行空间分析,以提高学习能力。过球心得平面截球面所得的圆叫球大圆。由于过球心平面可在三维空间任意变化方向因此球大圆有无数个。球面上任意两点的最短距离(球面距离),即为过这两点的大圆上劣弧的长。这就是球打圆的基本知识。地理中与球大圆相关知识很多,如果能巧妙的结合球大圆知识进行空间分析,能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明了,易于学习和掌握。 1.剖析地转偏向力 地转偏向力是地球自转中产生的、相对于地球上的观察者而“存在”的一种惯性力,其偏向原理尤其是沿纬线自东向西运动的偏向问题,一直是高中地理学习中的一个难点。结合球大圆知识进行空间分析以辅助学习,则可大大降低学习难度。 2.确定两地间的最短距离 在近几年的高考及有关习题集中,经藏出现有关最短航线、最近走法的题目,这类题目客观上对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及空间想象的要求较高。许多学生对此类试题常常不知所措,有的知其然,而不只其所以然。下面结合几个实例,谈谈球大圆知识进行空间分析,以解答之类试题的思路与技巧 例:从华盛顿到北京在以下四条航线中,最短的一条是: (1) 华盛顿——夏威夷——北京

2020届高考查漏补缺之地理题型专练(六)

1、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秦岭及南侧相邻的汉江谷地,素有“南北植物荟萃,南北生物物种库”之美誉。这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被世界自然基金会称为“全球第83份献给地球的礼物。” 1.读图,比较110°E以西秦岭南、北两坡的地势特征差异,并结合所学知识解释北坡地势特征的成因。 2.汉江发源于秦岭南麓,自源头至丹江口为汉江上游。分析秦岭对汉江上游干、支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3.读材料一,分析秦岭及其以南的汉江谷地物种丰富的原因。 4.渭河平原和江汉谷地南北跨度仅两百公里,但种植业显著不同。试比较两地农业(农业类型、熟制、主要粮食作物)的主要差异。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吉林西部气候干旱,蒸发量大,多季节性河流,但却呈现出了湖泡星罗(湖泊众多)、河流蜿蜒的水乡景色。这里曾经非常低洼,包括松辽分水岭在内都是古松辽大湖的一部分,湖底形成了黏重的河湖相沉积。受过度开垦等因素影响,湿地面积不断萎缩。近年来吉林省实施西部河湖连通供水工程,利用松花江、嫩江、洮儿河、霍林河的洪水资源及灌溉回归水量,对区域内湿地、湖、泡、水库进行补水。

1.分析吉林西部湖泡星罗的原因。 2.描述松花江松原市河段的水文特征。 3.从水资源方面说明吉林西部地区发展种植业的不利条件。 4.说明实施河湖连通供水工程对该地自然地理环境有利的影响。 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题目。 大钦岛位于黄、渤海交汇处,与大陆相隔50多公里。每年大钦岛风力≥6级的大风日数有200多天。该岛 50%以上的海岸为基岩海岸,多峭壁、海蚀崖。岛上海湾沿岸,分布着我国最大的天然鹅卵石滩。鹅卵石滩具有砾石光滑、颗粒大、滩面孔隙度大、坡度陡等特点。每年的 6-8月,岛上渔民将从海里收获的海带平铺到鹅卵石滩上晾晒,晒干的海带品相好,卖价高,大钦岛被誉为中国“海带之乡”。

地理学科四大基本能力强化与题型专练

地理学科四大基本能力强化与题型专练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地理空间结构和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它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具有明确的视角和方法,涉及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在教学中,地理学科的基本能力非常重要,只有将四大基本能力强化起来,才能发挥出地理学的科学性与实践性。 一、地理学科四大基本能力 地理学科的四大基本能力包括: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和应用能力。 1.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是地理学科最重要的能力,是进行地理学研究的基础。观察能力是指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图片、文献、调查等方式,熟练掌握地理现象的特征、规律及其变化规律,并能从不同角度分析现象的原因。 2.分析能力 分析能力是指学生能够根据自身观察到的地理现象,分析出其变化规律,并分析出其变化的原因,从而深入了解其变化的科学规律。 3.概括能力 概括能力是指学生能够根据自身观察到的地理现象,把它们概括成一个整体,从而深入了解地理现象的变化规律。 4.应用能力 应用能力是指学生能够根据自身所学的地理知识,运用地理学的原理、方法和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灵活运用,从而解决实践问题。 二、四大基本能力强化 基本能力强化是提高学生地理学科能力的有效方法。 1.充分发挥图像与文字辅助教学的作用 以图像为主,以文字为辅,加强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从图中获得更多的信息,从而深入了解地理现象的变化规律。 2.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问题讨论、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等,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3.增加实践活动 增加实践活动,如实地考察、实验室实践、实习实践、实践设计等,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让学生从实践中学习,从而更好地解决实践问题。 三、题型专练 题型专练是提高学生地理学科能力的有效方法。 1.多做题 多做题可以让学生充分利用知识概念,加强知识的理解和熟练的操作,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2.结合实际 将题型专练与实践联系起来,让学生从实践中学习,从而更好地理解题意,提高对实践问题的解决能力。 3.分析解题思路 让学生分析题目的解题思路,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题意,更好地解决实践问题。 四、结语 地理学科的四大基本能力是地理学科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只有将四大基本能力强化起来,才能发挥出地理学的科学性与实践性,并结合实际,通过题型专练提高学生地理学科能力,从而更好地实现地理学科教学的目标。

2020年高考地理综合题强化专练—成因分析类含答案

综合题强化专练—成因分析类 一、综合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100.0分) 1.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尼泊尔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是一个内陆国,该国东西狭长,地势北高南低,南北自然景观差异明显。尼泊尔还是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最佳地点之一,每年都会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登山爱好者从这里问鼎珠峰。 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降水(mm)14.216.731.254.4114256359.6314.2183.159.47.514.2日均最低气温(℃)2.1 3.87.511.315.5202019.718.2137.43 日均最高气温(℃)1820.224.327.428.228.327.72827.225.822.719.4 (2)尼泊尔自南向北自然地理景观的分布差异,主要体现了何种地域分异规律? 说明该地分异规律的成因。 (3)从尼泊尔登珠峰过程中,登山员可能遇到高寒、缺氧、雪崩、暴风雪等困难,根据材料,推测从尼泊尔登珠峰的最佳季节,并说明理由。 (4)比较尼泊尔南、北部通商口岸的分布差异,并分析其自然原因。 2.智利是世界上最狭长的国家。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与里瓦达维亚海军准将城相比,指出蒙特港气温的主要特点并说明原因。 (2)说明智利南部峡湾的成因。 中国国家天文台和智利签订协议,在智利北部文达罗尼斯山2900米的山巅合作建设天文观测基地,这是我国在其他国家建立的第一个天文观测基地。 (3)分析智利北部吸引我国建设天文观测基地的自然条件。 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万里茶路”起点为福建武夷山,是继“丝绸之路” 之后又一条国际商路。下图示意“万里茶路”上某国自然带分布状况。古代,在该国运输茶叶的主要交通工具是骆驼(骆驼躯体高大,极能忍饥耐渴),途中需通过多条没有桥梁的大河。 (1)结合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分析该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及成因。 (2)说明骆驼是该国古代运输茶叶主要交通工具的主要原因。 (3)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推测驼队通过该国的最佳季节,并说明理由。 4.纳木错位于青藏高原南部,西藏自治区中部(如图甲所示),是西藏第二大湖泊, 也是我国第三大咸水湖,近些年出现湖水水位上涨的现象。湖面海拔4718 米,形状近似长方形,东西长70多千米,南北宽30 多千米,面积1920多平方米,湖区周边风力较大且变化明显。纳木错沿岸虽然河流众多,但在入湖口处均没有形成河口三角洲。在湖区特殊的地理环境作用下,湖区a 气象站检测该地的降水情况(如图乙所示)。

地理高考四大能力要求解读

地理高考四大能力要求解读 地理高考四大能力要求解读 根据考试大纲,地理高考考核能力包括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以及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1.获取地理信息 地理信息包括文字信息、图像信息和表格信息等。文字信息是提供地理信息最基本的方式,它包括相对独立的文字资料、图和表的引文或说明、题干中的限定或提示。图像信息指地图、原理图、统计图、联系图等图像所提供的符号、注记、数字、图例等信息。表格信息是指数字资料信息及数字资料的属性、类别和单位等信息。 在综合能力测试七年来,地理信息的呈现特点包括:

⑴教材之外的信息 从原来课本插图的改编转向逐渐脱离教材,信息中涉及学生没有学到的概念和原理,会给出相应解释。这些新信息基于实际问题、热点问题、合理的假设和推理,不会给学生解题早成障碍。 ⑵多以图表形式提供信息 这有助于学生阅读和考场读图,提高用图能力。 ⑶信息情境化 创设新情境,使考查内容融于一定的情境之中。 ⑷提供信息的不完整性 试题提供信息十分简练,含有隐性信息,使信息不完整。

⑸提供组合信息 组合信息是指同一题中以文、图、表等不同形式给出信息,它常常在学科内知识综合,或跨学科间知识的综合呈现。 ⑹逐步给出信息 以简要题干信息为基础,以一条探究思路为引导,通过分小题逐步给出信息,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一步一步地探究完成。 基于地理信息的形式和特点,在审题时要对试题提供的地理信息进行概括和综合,以获取地理信息的空间、属性、时间等特征。 ⑴空间特征 如点、线、面;地点、区域、全球;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 ⑵属性特征

2020年高考地理综合题强化专练—特征描述类含答案

综合题强化专练—特征描述类 一、综合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100.0分)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焚风是出现在山脉背风坡,由山地引发的一种局 部范围内的空气运动形式,是过山气流在背风坡下沉而变得干热的一种地方性风。 太行山东坡的焚风是当地气候的显著特征,对太行山东坡及山前平原有明显的增温效应。下图为冬季某月太行山东坡地形暖脊示意图。 (1)指出图示该月太行山东坡地形暖脊的空间分布特征。 (2)分析图示该月太行山东坡地形暖脊的形成过程。 (3)研究发现,冬季太行山东坡夜间焚风强度明显大于白天。试说明理由。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三峡水利工程在防洪、发电、航运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效益,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研究发现,库区段泥沙淤积强度有明显的空间差异(图a),而库尾段则淤积最严重。库区的淤积沙源主要来自江津(海拔200m左右)以上的河段,同时消落带(图b)的土壤侵蚀也十分严重,正成为库区的重要沙源。

(1)归纳三峡常年库区段泥沙淤积区的分布特征。 (2)说明库尾段成为三峡库区泥沙淤积最严重地区的主要原因。 (3)分析消落带在夏季土壤侵蚀特别严重的原因。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疏勒河发源于祁连山山脉,地表径流最终消没于敦煌市西湖保护区附近,流域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水源补给形式主要为冰川融水和山区降水,形成了以疏勒河干流为主的内陆水系网络,是河西走廊的三大流域之一。在疏勒河流域各类型用水量中,农业灌溉用水所占比例高达80%,流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威胁。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保证生态用水的呼声逐渐增多。 如图为疏勒河附近地形图。 (1)描述疏勒河研究区的地形特征。 (2)简述疏勒河流域大量引水灌溉对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3)请你为疏勒河流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合理的建议。 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阿克苏河与和田河是塔里木河两条重要支流,发源地海拔相近,均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山地降水补给为辅。阿克苏河汇入的水量约占塔里木河总水量的70%.20世纪60年代至21世纪初,阿克苏河流域耕地面积明显增加,土地盐碱化严重,塔里木河水质也随之恶化。之后阿克苏河流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塔里木河的水质逐渐改善。如图为塔里木河流域图。

2020年高考地理综合题强化专练—对策措施类含答案

综合题强化专练—对策措施类 一、综合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100.0分) 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黄河冲积而成的宁夏平原,自古以来就有“塞上江 南”的美誉。早在2000多年以前,先民们就凿渠引水灌溉农田,至今已形成完善的排灌系统。下图为宁夏古灌区渠系图。 (1)从地理的角度,简析宁夏平原地区水渠密布的形成原因。 (2)分析图中密集的灌渠对宁夏平原及下游地区生态环境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3)请为宁夏灌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清江发源于鄂西山涧洞泉。隔河岩水电站位于长江支流的清江干流上,水电站最大坝高151米,总库容31.2亿立方米,是重要的水源保护区。库区内的清江画廊为5A景区。大坝以下河谷段多雾,特别是晴朗的冬季清晨,薄薄的轻雾飘在江面上,就像是从水面上升起来似的,有“冬日清江水生烟”之说。 材料二:生长于清江库区的银鱼,因生长水域环境优良、肉质细嫩、无泥腥味,深受国内外客商的青睐。近20年来网箱养殖产业在库区兴起,水质恶化快。 材料三:如图示意隔河岩水库泄洪景观、某时段水库年内入库流量和出库流量变化图。 (1)分析“冬日清江水生烟”的形成原因。 (2)简要描述T1到T3时段水库内部水量变化过程。

(3)简述导致银鱼品质下降的原因。 (4)为库区网箱养殖产业转型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3.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天津市武清区王庆坨镇位于天津市西部,2017年人口4万5千余人,素有“自行车之乡”美誉,自行车产业曾吸纳全镇60%以上的劳动力,自行车年产量曾占全国的 。 1994年,王庆坨镇自行车产业起步,众多中小自行车企业兴起,以生产中低端自行车为主,并以低价迅速占领全国市场。进入21世纪,王庆坨镇自行车产业利润日益下降。2016年下半年,我国共享单车市场爆发,王庆坨镇自行车产业利润大幅度增加,出现“订单做不过来”现象。2018年开始,共享单车创业推广热潮消退,多家共享单车企业出现经营困难局面,自行车需求量大幅度缩减,王庆坨镇自行车产业出现“库存消化不了”现象。 (1)在“第二产业”“制造业”“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产业分类中,王庆坨镇自行车产业主要属于哪类? (2)简述王庆坨镇自行车产业的市场和交通两个区位条件。 (3)根据上述文字材料,为王庆坨镇自行车产业发展划分阶段,完成表。 王庆坨镇自行车产业发展状况 发展阶段时间段(起讫时间)特征(用一个词概括) 第一阶段______ ______ 第二阶段______ ______ 第三阶段______ ______ 第四阶段______ ______ ()“王庆坨不相信眼泪。”从上述文字材料中摘录词或词组,以表明王庆坨镇自行车产业自身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王庆坨镇自行车产业未来发展建议。 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位于柴达木盆地西部的茫崖,沉积了一套以暗色泥质岩、钙质泥岩、泥灰岩和粉细砂岩夹层的湖相地层,最大厚度可达4 000 m.这里一直都是青海油气勘探开发的主场。经过60多年的发展,茫崖市花土沟镇因丰富的油气资源发展成为素有小香港之称的石油小镇。在新的发展时期,茫崖依托资源优势,继续在“乌金”“盐湖”“绿能”上做着大文章:以发展石油、天然气、盐湖等传统产业为基础,以清洁能源、有色金属等新兴产业为重点,依托茫崖冷湖的“一区两园”发展区,着力打造青藏高原石油新城。如图示意茫崖市的地理位置。

专题65:综合题之评价类强化训练(解析版)-备战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

专题65 综合题之评价类强化训练 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甘肃省东南部位于大地貌单元的交融汇合处,地理环境表现出过渡性和复杂性。下图为甘肃省东南部及周边区域简图。 材料二2019年,陇南市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产品存货分别增长41.1%、23%,利润分别下降51.7%、79.5%,工业结构性矛盾、资源浪费、环境污染问题突出。目前陇南市正努力探索发展循环经济。下图为陇南市2012-2018年循环经济发展状况综合评价结果(评价指数越大越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 (1)从气候、地形角度简述甘肃省东南部地处过渡地带的具体表现,并分析其过渡性特点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2)分析陇南地区有色金属工业盈利空间收缩的原因。 (3)从资源减量化指标和污染减排指标入手评价陇南循环经济的发展状况,并据此为陇南地区的循环经济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答案】(1)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和高寒气候区的过渡地带;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干湿)过渡地带;高原和盆地的过渡地带;地势第一、二阶梯的过渡地带。导致当地生态环境

脆弱,生态系统稳定性差,抵抗外来干扰能力弱,易发生生态退化且难以自我修复。(2)主要依靠扩大产能提高效益;科技水平低,优势特色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弱;多为资源加工型企业,主导产业结构单一;受当前国内、国际宏观环境等因素影响,销售市场缩小;产业链短,附加值低;污染治理成本增加。 (3)资源减量化指标波动下降,说明资源消耗较高,利用率低;污染减排指标先减再增,说明减排效果趋好;循环经济发展总体趋势向好,但水平不高;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提高资源利用率;污染物达标排放,积极治理环境污染 【解析】(1)从气候,地形两角度说明过渡性,结合图片中温度曲线和降水曲线,冬季均温0℃为亚热带和暖温带分界线,年降水量800mm基本与湿润半湿润区分界线一致。就地形来看,当地南部是四川盆地,北部是甘肃的河西走廊。且位于地势一二阶梯交界处,位于过渡地带使当地的温度和水分变化比较明显,自然环境较为多样,同时自然环境受水热条件影响,较为脆弱, (2)盈利空间收缩主要考虑因素是:产销关系,产品附加值,消费市场等。陇南地区有色金属工业科技水平低,产品竞争力弱,主要靠扩大产能提高效益;多为资源加工型企业,结构单一,产业链短,附加值低,效益差,污染重,治理污染成本高;且受当前国内、国际宏观环境等因素影响,市场缩小,盈利空间缩小。 (3)评价从不利和有利两个角度评价。不利方面:循环经济要求节能减排,图中资源减量化指标总体下降,说明资源投入量增加,不利于循环经济发展;有利方面:污染减排指标总体上升,说明污染物排放减少,对发展循环经济比较有利。为此提出建议应从节能减排两方面提建议。节能方面:加大技术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减排方面:积极治理环境污染,污染物达标排放,保护环境。 2.读我国甘蔗主要产区分布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甲甘蔗产区的优势气候条件。 (2)评价滇西甘蔗生产的自然条件。

高考地理学科四项能力要求解读

高考地理学科四项能力要求解读 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1、地理信息的分类:地理信息包括文字信息、图像信息和表格信息等。文字信息是提供地理信息最基本的方式,它包括相对独立的文字资料、图和表的引文或说明、题干中的限定或提示,文字信息不只是给出解题基础材料,还包涵了考查的意图、内容和方法;图像信息指各种类型图像所提供的信息:如光照图、等值线图、地理坐标统计图、地理结构统计图、区域图、原理示意图、联系图等各种图形所承载的地理信息,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地理图形语言的解读和应用能力向来是地理学科考查的重要能力之一。近几年由于命题的越来越成熟,出现在地图上的信息基本上都是有效的;表格信息是指数字资料信息及数字资料的属性、类别和单位等信息。如,最高数值或最低数值,大小的变化规律,相互之间数据的比较等。从表格中发现问题,用表格外的知识解决问题。 2、答题中常见的问题:信息获取不全面、信息提取中解读错误、不能用题中信息正确描述和深入分析问题。 3、获取信息的途径: ①从文字背景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 ②从试题的设问中获取和解读信息 ③从地理图形的表述语中获取和解读信息 ④从地理图形中获取和解读信息 ⑤从地图和表格的组合中获取和解读信息 ⑥从试卷答案中获取和解读信息 用自己的知识储备来获取有效信息,并注重信息之间的因果联系,加强能力专项训练,养成良好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审题习惯。分析图像信息时,要判读图像名称和看清图例标识,还要按设问的要求进行分析。获取信息的过程也就是审题的过程,要注意审文字(全面提取信息,紧扣关键词)、审图像(看图名、读图例、辨坐标、明方向、定区位、析要素)、审表格(看表名、读表头、析数据、理联系)、审分值(明确答案的要点)。对于考生来讲,要形成这样一种审题习惯: A.我看到了什么? B.我标记的重点是什么? C.我想到与什么知识联系? D.我准备从哪几个角度回答? E.回答的逻辑顺序是什么? 二、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如何提高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①注重知识的储备和整理。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并掌握地理原理和规律来分析问题。包括地理知识和其他学科的知识,比如物理、生物。2015年全国卷1就考查了青藏铁路热棒的问题,2014年选择题中有一道考查了生物方面的知识,整体并没有超纲,考查的就是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②以热点问题为中心构建新的知识体系。把与热点问题有本质联系的主干知识进行迁移、重组和整合。能够多角度分析热点问题,并综合归纳。即点明主干知识的核心内容,又注重揭示知识之间的交叉渗透,更强调以热点为中心形成的多角度、多系列、整体化知识新体系。这对于考生来讲,能够使考生把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思维、把分散的知识转化为组合的、把理论的知识转化为实用的,在遇到新的情景问题时,能够自然而然的使思路流畅。

2020高考地理提分专项练辑:选择题专练题型一专练五版含答案

专练五文字材料分析型 [2019海南卷,14〜15]2019年2月19日,我国在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完成某钻井钻探,钻井深8588米,创亚洲陆上钻井最深纪录。据此完成1〜2题。 1 .该钻井() A.未穿透地壳 B.深达莫霍面 C.已穿透岩石圈 D.即将穿透地幔 2 .该钻井深达8500多米表明当地拥有深厚的() A.侵入岩 B.喷出岩 C.变质岩 D.沉积岩 答案:1.A2,D 解析:第1题,地壳是地球内部圈层的最外圈层,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其中大陆地壳厚度较大,平均约为39〜41千米。高山、高原地区地壳更厚,最高可达70千米;平原、盆地地壳相对较薄。大洋地壳则远比大陆地壳薄,厚度只有几千米。本题结合关键信息“在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位于我国第二阶梯地壳较厚,“钻井深8588米”,因此该钻井未穿透地壳,故选项A正确。第2题,依据关键信息“顺北油气田”,可知油气等化石燃料多储存在沉积岩中,故选项D正确。 [2019泰安质检]御窑金石专是我国传统窑石专烧制业中的珍品,具制

作工艺繁杂,工序多达二十余道,明清以来受到历代帝王的青睐,如今更是全国各地风景名胜的建造修复用砖。苏州陆慕镇御窑村一直是御窑金砖的主要烧造采办地,陆慕镇御窑村东濒阳澄湖,西临大运河,当地水清澈温软,滋养的泥土特别黏糯柔润,烧造出来的金砖质地特别精良。目前,苏州御窑金砖的制作工艺已经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此完成3~5题。 3 .陆慕镇御窑村所制金砖成为明清皇家建筑特供,主要得益于 () ①便利的水陆交通②优质的原料 ③繁杂的工序④精湛的技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 .御窑金砖产量有限的主要原因是() A.市场需求少 B.劳动力短缺 C.生产周期长 D.实用、观赏价值低 5 .御窑金石专制作工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利 于() A.扩大金石专生产规模 B.传承金石专制作古技法 C.开发金石专替代原料 D.提高皇家建筑知名度 答案:3.D4,C5.B

2020高考地理提分专项练辑:选择题专练题型一专练七版含答案

专练七原理直接应用型 [2019海南卷,19〜20]山谷风是山区昼夜间风向发生反向转变的 风系。白天太阳辐射导致山坡上的空气增温强烈,暖空气沿坡面上升,形成谷风;反之,则形成山风。祁连气象站位于祁连山中段的山谷中,山谷风环流较为强盛。下图示意2006年8月24日该气象站记录的山谷风风向、风速的变化。据此完成1〜2题。 1 .祁连气象站所在地谷风的风向是() A.偏南风 B.偏东风 C.偏北风 D.偏西风 2 .祁连气象站所处山谷段的大致走向及地形特征是() A.南北走向,西高东低 8 .东西走向,北高南低 C.南北走向,东高西低 D.东西走向,南高北低 答案:1.C2,D

解析:第1题,祁连气象站经度位置约东经90度,图中所示时 间当地时间约为晚上11点至上午11点(地方时、区时的推算),此时风向以山风为主,风向为偏南风,谷风发生在白天与山风风向相反, 因此C选项为正确选项。第2题,通过风向的主体变化可推测,山谷的大致走向为东西走向,山风与谷风还可细分为上坡风与下坡风,由偏南风与偏北风的风速比较,偏北风风速较低,推测南坡较高,在下坡运动过程中受重力加速作用风速较大,故选项D为符合题意。 [2019太原模拟]山谷风环流因山地平原地形的差异而产生,对冬季静稳天气(近地面风速较小,大气稳定)下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的影响很大,而海陆风的影响则相对较弱。静稳天气下,如图中山前地区的偏南风与偏北风以日为周期的消长与进退影响着北京及其以南地区大气污染物浓度 的变化。据此完成3〜5题。 3 .冬季海陆风环流对京津冀地区的影响较弱,其主要原因是() A.植被覆盖率较低 B.海平面略有下降 C.热岛效应较明显 D.海面被海冰覆盖 4 .如图所示的山谷风环流中,能将南部大气污染物汇聚至北京 的气流是()

地理高考四大能力要求解读

地理高考四大能力要求解读 依据考试大纲地理高考考核能力是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 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和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1 获取地理信息 地理信息包括文字信息、图像信息和表格信息等。文字信息是提供地理信息 最基本的方式,它包括相对独立的文字资料、图和表的引文或说明、题干中的限定或提示,显见文字信息不只是给出解题基础材料,还包涵了考查的意图、内容和方法;图像信息指地图、原理图、统计图、联系图等图像所提供的符号、注记、数字、图例等信息;表格信息是指数字资料信息及数字资料的属性、类别和单位等信息。 综合能力测试七年来,地理信息的呈现特点: ⑴教材之外的信息 从原来课本插图的改编转向逐渐脱离教材,信息中涉及学生没有学到的概念 和原理,会给出相应解释。这些新信息基于实际问题、热点问题、合理的假设和推理,不会给学生解题早成障碍。 ⑵多以图表形式提供信息 便于学生阅读、考场读图、用图能力。 ⑶信息情境化 创设新情境,使考查内容融于一定的情境之中。 ⑷提供信息的不完整性 试题提供信息十分简练,含有隐性信息,使信息不完整。 ⑸提供组合信息 组合信息是指同一题中以文、图、表等不同形式给出信息,它常常在学科内 知识综合,或跨学科间知识的综合呈现。 ⑹逐步给出信息 以简要题干信息为基础,以一条探究思路为引导,通过分小题逐步给出信息,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一步一步地探究完成。 基于地理信息的形式和特点,在审题时要对试题提供的地理信息进行概括和 综合,以获取地理信息的空间、属性、时间等特征。 ⑴空间特征;如点、线、面;地点、区域、全球;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等。 ⑵属性特征:如地形地貌、岩石、天气气候、水文、植被、农业、工业、城 市和人口等。 ⑶时间特征;如某时刻、某天、某月、某年、某一时间段等。 2 提炼地理信息 在获取地理信息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对信息进行提炼,明确重要的、关键的、次要的、无关紧要的信息。然尔逐条分析,把握它们的内在联系,从而建立起信 息链(概念、原理、规律和过程),实现地理信息的整合。 ⑴反馈地理概念、原理、规律和过程,搭建地理信息与学过知识的桥梁,明 确信息的有效内容和价值。 ⑵反馈地理知识结构,只有在地理知识结构的框架下,才能提炼出重要的、 关键的信息,为解决问题提供信息源。

专题24:选择题之地理分布图强化训练(解析版)-备战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

专题24 选择题之地理分布图强化训练图为某月北京时间8:00亚洲部分区域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此时,我国最有可能出现的降水分布状况是() A.B. C.D. 2.图中所示时刻() A.北京大风扬沙B.渤海风平浪静 C.新疆寒潮预警D.东京云淡风轻 【答案】1.A 2.B 【解析】 1.从图上可知,青藏高原区受低气压(气旋)控制,可能会形成降水,BD错误。新疆中南部受高压(反气旋)控制,天气应晴朗,C错误。长江中下游地区和黑龙江东北由于受低压槽控制,降水可能性大。A正确,故选A。

2.从图上等压线的分布看,北京两侧的等压线值均为1010,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没有扬沙,A错误。渤海两侧的等压线均为1010,水平气压梯度力为0,风力小,故渤海风平浪静,B正确。由青藏高原形成低气压,可推知此时是气温较高,新疆出现寒潮可能性小,C错误。东京受气旋控制,气流上升,水汽凝结,云量较多,D错误。故选B。 读“等高线分布图”(已知a>b>c>d),回答下面小题。 3.沿PQ线所作的剖面图下列图中可能正确的是 A.B.C.D. 4.结合上题结论分析,关于①②数值的判断,正确的是 A.若①为c,则②为d B.①②都可能为c C.①为b,②为c D.①为b,②可能为b 【答案】3.C 4.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等值线的判断。要求学生能够画出地形剖面图,根据地形图熟悉地势变化的趋势。 3.首先确定pQ两点的海拔高度,再找最高点和最低点的海拔高度,最后再按高低起伏趋势,选择C。 4.结合上题结论分析可知②点相对较高,说明②与大的相邻等高线相等,②可能为b,不可能为c, ①可能为b或C,综合考虑选择D。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积雪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020高考地理提分专项练辑:选择题专练题型一专练十版含答案

专练十区位条件分析型 [2019・景德镇质检]拉沃葡萄梯田位于阿尔卑斯山南坡,日内瓦湖(冰碛湖且湖面海拔为372米)北岸,在12世纪中叶,由瑞士西都会的教士开始开垦。教士将山坡上的石头有序地垒成一道道石墙,整治成一道道梯田,然后种植葡萄。如图为拉沃葡萄梯田景观图。据此完成1〜3题。 1.制约阿尔卑斯山南坡种植葡萄的自然因素是() A.热量 B.光照 C.水源 D. 土壤 2.教士将山坡上的石头有序地垒成一道道石墙的主要作用是() A.便于劳作8.保持水土 C增加光照D.改善热量条件 3.瑞士人说:“上苍对拉沃梯田特别眷顾,有三个太阳照耀着它。” 下列光源,不属于“三个太阳”之一的是() • ••

A.太阳 8.日内瓦湖反射光 C石墙反射光 D.阿尔卑斯山上冰川反射光 答案:1.D 2.B 3.D 解析:第1题,位于阿尔卑斯山南坡,为向阳坡,光热充足,A、B 不是制约因素;位于日内瓦湖北岸,水源充足,C不是制约因素;葡萄园是通过将山坡上的石头有序地垒成一道道石墙,整治成一道道梯田而形成的,说明山坡石头多,土壤少,故土壤是制约阿尔卑斯山南坡种植葡萄的自然因素。故选D。第2题,教士将山坡上的石头有序地垒成一道道石墙,整治成一道道梯田,降低了田地的坡度,可减少水土流失,对光照和热量条件没有影响,便于劳作也不是主要作用,排除A、C、D。故选B。第3题,第一个太阳是天上的太阳,A项不符合题意;第二个太阳是湖水折射的阳光,拉沃梯田位于阿尔卑斯山南坡上,面朝日内瓦湖,如镜的水面将大量阳光折射到葡萄园里,B项不符合题意;第三个太阳是梯田上的石墙对阳光的反射,C项不符合题意。据材料可知,葡萄园在海拔372米左右,阿尔卑斯山上冰川距离较远,其反射光对该处的影响较小,D项符合题意。故选D。 2019年1月1日,济南首条地铁1号线正式开通,筹建地铁二十年的“泉城”终于进入了地铁时代。读济南市地铁线路规划简图,完成4〜5题。 9.济南市现有的高铁枢纽站最可能位于图中()

高考地理应试必须具备的四大能力(知识综述+真题再现+解题过程+答案解析)

高考地理应试必须具备的四大能力 (知识综述+真题再现+解题过程+答案解析) 能力1、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能力2、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 能力3、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基本原理与规律 能力4、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 高考地理命题以“能力立意”为主导。注重考查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学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件、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能力1、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1.地理信息的分类 (1)数字信息: 数字信息一般包括两类,一类是绝对数值,体现某地理要素的状态,该类问题多从地理要素的定性角度进行考查;另一类是变化数值,一般由一组不同数字组成,体现地理要素的变化特征,该类问题多考查地理要素随时间或空间的变化及区域差异。 (2)自然地理要素信息: 包括材料中涉及的所有自然地理要素,这些信息包含在题干、图示、图例中。如气候、河流、植被、湖泊、地质构造、地形、气压、风向等要素。 (3)人文地理要素信息:

包括材料中涉及的所有人文地理要素,如城市、居民点、农田、工业区、道路、桥梁、建筑等要素。 2.地理信息的获取 (1)从文字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 无论是选择题还是综合题,文字材料承载着试题的重要信息,在高考地理试题中,每一组试题的文字材料都是经过精选的,材料中隐含着重要的解题信息。审题时要特别关注文字材料中的时间信息和空间信息。 (2)从图表中获取和解读信息 地理图表在高考中非常常见,它承载着非常丰富的地理信息。在培养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时可以有意识地进行以下几方面的训练:一是读图,包括读图名、读图例,判断规律,训练从提示中获取信息(包括显性及隐性信息)及加工、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二是说图,就是把读图的思维过程及读图所获取的信息说出来。三要记图,注意把重要地理事物落实在地图上,记在脑海里。四是换图,图形之间的互换有利于提高空间想象能力。五是填图,通过填图,掌握主要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帮助提高读图能力。六是绘图,通过绘制一些区域简图,加深印象,强化记忆。 (3)从试题设问中获取和解读信息 设问不仅是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学生解题时明确试题要求和命题者考查意图的主要依据。首先,设问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其“指向性”,即问的问题是什么,并找出设问的关键词;其次要找到设问中提供的限制性词语,题干给出的数量词、方位词、特定名词等都是限制条件,是设问信息中最重要的表现,对此我们要特别留意;最后找出设问中的指令词,如题干要求中的“说明”“说出”“简述”“分析”“阐述”等,然后分析各类试题的答题要点和方式。 (4)在前面题的结论中获取和解读信息 地理信息的获取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在同一组试题中,前一设问的结论往往包含着下一设问的条件,可以为下一设问提供信息。 为此,在答题过程中,一是要做到前面题设问结论的正确,在明确下题设问的基础上,构建二者的内在联系;二是要结合上一题要求,能充分调用与此相关的地理知识为解答问题提供条件。 【真题再现】 (2017·新课标全国卷Ⅲ)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斑狗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有“鱼中软黄金”之称,白斑狗鱼是肉食性鱼类,适宜在16℃以下的水域产卵繁殖,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北部冷水水域,栖息环境多为水质清澈、水草丛生的河流,在我国仅见于新疆的额尔齐斯河流域。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属北冰洋水系的河流。

专题08极地地区—备战2021届中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解析版)

专题08 极地地区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燕鸥是世界上已知迁徙距离最长的动物。每年当北半球是夏季的时候,燕鸥在北极圈内繁衍后代,当冬季来临时便开始长途迁徙,飞到南极洲越冬。这样周 而复始,它的一生往返于两极之间。图1为北极燕鸥迁徙路线图,图2为北极地 区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北极燕鸥() A.繁殖期时北极地区一年中气温最低B.迁徙路线均需经过大西洋和印度洋C.越冬期时南极地区会出现极夜现象D.回到繁殖地时越过赤道大致向北飞2.摄影记者拍摄燕鸥在南极越冬地活动场景时,可能还会拍到的景象有()A.工人在采矿B.北极熊正在觅食 C.企鹅在游泳D.因纽特人在捕鱼 【答案】1.D 2.C 【解析】1.从材料信息可知,北极燕鸥夏季在北极地区繁殖后代,正是北极地区气温最高的时期,A 错;读图可以看出,北极燕鸥离开北极地区向南迁徙路线沿着大西洋东岸飞行,从南极地区回到北极地区的路线是沿着大西洋西岸飞行,不需要经过印度洋,B错;北极燕鸥到南极地区越冬时期是北半球的冬季,是南

半球的夏季,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C错;读图可以看出,北极燕鸥从南极地区回到北极地区的路线,越过赤道后大致是向北飞行,D对。故选D。 2.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北极燕鸥是在南极地区越冬,此时是南极地区的暖季,有利于北极燕鸥觅食活动。南极地区目前主要是作为人类的天然实验室使用,没有采矿行为,A错;北极熊是北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南极地区没有北极熊,B 错;南极地区主要代表性动物是企鹅,企鹅有“南极主人”之称,所以有可能拍到企鹅在游泳,C对;因纽特人主要分布在北极地区,南极地区没有常住人口,也看不到因纽特人在捕鱼,D错。故选C。 当地时间2020年2月14日,“雪龙2”号科考船从南极长城站起航,奔赴下一个目的地﹣﹣罗斯海新站。下面是我国南极科考站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罗斯海新站位于南极点的() A.正北B.正南C.正东D.正西 4.中国五个南极科考站都() A.位于高纬度B.位于东半球 C.有极昼极夜现象D.有四季更替现象 5.南极科考的目的是为了认识南极,保护南极。下列项目不属于科考关注的是()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强化训练试卷A卷附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强 化训练试卷A卷附答案 单选题(共60题) 1、荷兰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通过世代努力,以围海造田的方式扩大了1/5的国土面积。20世纪60年代,格罗宁根气田的发现令荷兰人欣喜若狂。已是工业制成品主要出口国的荷兰,通过大规模的天然气生产和出口,带动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国民的福利水平大幅提高,但是制造业等其他产业受到了严重打击。十余年后,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接踵而至。国际上把这种资源产业短期繁荣留下的后遗症,称为“荷兰病”。据此完成下题。 A.劳动力成本上升 B.廉价进口商品的涌入 C.荷兰货币的升值 D.国际消费市场的萎缩 【答案】 D 2、21世纪以来,中国服装工业实施“大进大出、以进养出”的策略,进口美国的棉花、澳大利亚的羊毛、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棉纱和坯布、日本和韩国的面料,加工后出口成衣。在当今全球服装出口总值中,“MadeinChina”的服装占到三分之一。据此回答下题。 A.廉价劳动力充足的中西部地区 B.原材料丰富的地区 C.交通便利的沿海地区 D.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 【答案】 C 3、太空中隐藏着无限的奥秘,人类对太空的探索越来越深入…… A.空气太稀薄

B.宇宙辐射太强 C.陨石撞击太多 D.月球引力太小 【答案】 C 4、( )是指土壤形成中的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主要发生在直接受地下水浸润的土层中。 A.潜育化过程 B.碱化过程 C.白浆化过程 D.潴育化过程 【答案】 D 5、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前提条件中,肥沃平原中央对应的城市数量为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 A 6、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西藏太阳能应用的投资,西藏有关部门也更加重视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太阳能属于“绿色能源”,它的利用不仅是西藏常规能源短缺的一个很好的补充.对西藏的环境保护也有着积极作用。据此回答题。 A.核能

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

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第1篇: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一 学员专用请勿外泄 2018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模拟卷一 《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读图,回答1-3题。 1.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A.50m B.55m C.60m D.65m 2.图中①②③④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 3.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设计坝高约为13m。若仅考虑地形因素,最适宜建坝处坝顶长度约()。 A.15m B.40m C.65m D.90m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简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4.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用立竿测影法测量正午太阳高度角,发现①城市一年有两次立杆无影,一次是2月5日,则另一次的日期大致是()。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学员专用请勿外泄 A.5月5日 B.8月6日 C.11月7日 D.12月8日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月份,①②两地河流都进入汛期 B.7月份,①地盛行东南风,②地盛行西北风 C.①地为常绿阔叶林,②地为落叶阔叶林 D.①②两地沿岸气候都受寒流影响 下图为沿某大陆34°纬线所做的气候要素变化曲线图(①表示1月均温,②表示11~4月降水量,③表示7月均温,④表示5~10月降水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该大陆是()。A.非洲大陆 B.南美大陆 C.澳大利亚大陆 D.亚欧大陆 7.造成该大陆东、西两岸降水季节分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 B.地形 C.洋流 D.大气环流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8.图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