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火材料技术标准
耐火材料施工技术标准

耐火材料施工技术标准1. 所有耐火材料拆除完毕后,用碳弧气刨将锚固件拆除,进行清根,并用磨光机打磨,以保证新浇耐火材料与金属体连接牢固。
2. 进场的耐火材料及制品应具有质量证明书,并符合设计标准。
3. 现场设置耐火材料库,采取防雨、防潮措施,运输与使用时,均应轻拿轻放,减少破损。
4. 耐火材料应按名牌号、砖号和砌筑顺序合理堆放并做出明显标志,对有时效性的不定形耐火材料,根据不同的保管要求采取措施,妥善保管,并标明其名牌、牌号和生产时间。
5. 调制泥浆应采用生活用水,不得使用含有害杂质或油污的工业水。
6. 调制泥浆时,配比必须准确,搅拌均匀。
不得任意添加水和结合剂。
7. 不同品种、牌号的泥浆不得乱用、混用、错用。
8. 砌砖前,应根据中心线和标高、检查、规划砌体的各部尺寸和相对标高。
9. 砌体应错缝砌筑,泥浆饱满。
不得在砌体二次凿砌,找正应使用木槌或橡胶锤,泥浆干固后,不得敲打砌体。
10. 砌砖中断或反工拆除时,应将接茬做成阶梯型。
11. 组合砖砌筑前应进行予组检查,其内径、尺寸和标高符合后,“对号入座”进行砌筑。
12. 浇筑料的一次搅拌量应以在30min内完毕为批量,浇注厚度不应超过振动棒作用长度的1.25倍,浇筑料应连续施工,在前一层浇筑初凝前,将下一层浇筑料完毕。
13. 首先根据窑内已放好的控制线,进行砌筑按砖的型号就位,其砌筑时,将以搅拌好的座泥,砌筑泥浆一定要抹平、抹均,使其灰浆饱满,并保证预制砖上埋件贴在窑体上,以便于焊接。
14. 焊接小组随着砌筑的结束,开始焊接,焊接必须保证焊接质量,严格按规范设计要求执行。
保证预制砖及锚固钉的焊接质量一次合格。
15. 预制砖、锚固钉焊接合格后,即可进行浇筑料的施工。
浇筑料的搅拌必须按设计规范施工。
浇筑时,必须采用平板振动器和插入式振捣器配合使用,使浇筑料的振捣密实度达到要求,严禁漏振和不震,搅拌的浇筑料必须30分钟内用完,达到初凝的搅拌料不得在使用。
耐材质量技术标准

耐材质量技术标准1、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金属铝及铝合金不仅化学活性高,而且其熔液的流动性较好。
铝熔液在750℃时的粘度仅为1.04厘泊,与20℃时水的粘度(1.0厘泊)相当接近,这就是其易向炉衬内部渗透和发生化学反应的主要原因。
在铝液同耐火材料相接触的温度下,铝起强还原剂作用。
耐火材料中的SiO2、TiO2、FeO等氧化物要被铝还原。
铝液同炉衬耐火材料之间的反应不仅使产品的质量受到影响,而且使炉衬表面结瘤、鼓包和沉淀杂物,受铝液浸渍部分和原砖的界面有出现裂纹的危险,停炉时还会引起剥落。
所以,同铝液接触的炉衬材料,必须具有很高的化学稳定性和尽可能少的浸渍量。
2、有良好的抗冲刷性一般为了使炉子有较高的电效率,炉壁材料都设计的很薄,但炉子运行过程中,由于电磁力的作用,炉内金属液不停地翻腾和搅拌,对炉衬不断地冲刷和磨损。
对有心感应炉,由于采用了喷流型熔沟,熔沟耐火材料受到的冲刷和磨损更为严重。
所以,要求所用耐火材料必须具有很高的机械强度和硬度。
3、有较高的致密度和体积稳定性作为熔炼炉用耐火材料,在材质一定的情况下,都希望获得较高的致密度和体积稳定性。
体密的高低,反应了成型体内部气孔含量多少,特别是烧结程度的好坏。
材料的体积稳定性愈高,烧结和使用过程产生裂纹的可能性愈小,所产生裂纹的宽度愈小,抗渗透能力愈强。
4、不易产生炉瘤较少可能由于熔融物表面或内部存在的杂质(例如Al2O3)而形成炉瘤。
因为炉瘤会使炉子容量显著降低,而且金属瘤本身致密、坚韧,除掉是非常困难的。
5、不易被金属液润湿和渗透众所周知,耐火材料是脆性材料,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产生裂纹。
但决定其寿命的关键因素之一是裂纹的大小和裂纹扩展的速度。
而裂纹扩展与金属液对所接触材料的润湿和渗透能力大小有关。
润湿能力愈差,愈有利。
6、耐急冷急热性能好这一点对无心感应炉特别重要。
因为无心炉作业方式为“加料—熔化—出炉”过程的不断循环,炉衬材料反复受到热冲击。
耐火材料标准

耐火材料标准一、粘土质、高铝质耐火砖主要用于砌筑治金建材、陶瓷、机械、化工等行业的一般工业窑炉。
主要产品:T-3、T-38、T-39、T-19、T-20、T-4、T-106、T-54、T-61、T-52、0.5A、0.5B、1.25A、1.5A、4A、5A、6A、4B、5B、6B、7B、8B、10B、12B、14B、16B。
二、浇注用耐火砖系列主要用于浇铸各种钢(包括不锈钢、各种合金钢)的钢锭。
主要产品:漏斗砖、铸管砖、中心砖、三通流钢砖、二通流钢砖、流钢尾砖、单孔、双孔流钢砖、流钢弯砖、钢锭模模底砖、保温帽等。
各种产品的形状和尺寸可按国标生产或由需方确定。
三、盛钢桶用高铝质耐火砖系列主要产品:塞头砖、铸口砖、袖砖、座砖等。
各种砖的形状尺寸可以由需方确定。
四、盛钢桶用衬砖系列主要产品:各种规格衬衬砖、弧形衬砖、保险砖或根据需方的要求确定。
主要理化指标五、轻质粘土砖系列主要用作隔热层和不受高温熔融物料及侵蚀性气体作用的窑炉内衬。
六、不定形耐火材料系列主要产品:铝镁浇注料、矾土尖晶石浇注料、粘土质及高铝质可塑料、耐火混凝土及预制块等。
七、骨料、耐火泥系列八、滑动铸口砖窑炉中应用十分广泛,适用于各工业窑炉中最严酷的部位。
冶金高炉炉腹内衬、送风支管内衬、铁口框填充;冶金加热炉均热炉烧嘴、墙基;大型电炉顶内衬;热电旋风炉沸腾炉炉腔内衬;硫化床燃烧室内衬、旋风筒、水冷壁;大型化工化肥炉内衬,化工催化裂解装置高耐磨层;大型水泥窑前窑口、喷煤管等部位;大型铝厂回转窑烧成段内衬、出料口、烧嘴;产品特点纯度高,强度高,耐磨性好,抵抗硅、一氧化碳、氢等腐蚀气氛能力强。
使用部位化肥厂耐磨内衬、石化炼油催化裂解装置高耐磨层;冶金高炉送风支管内衬、铁口框填充、加热炉均热炉烧嘴、墙基、电炉顶内衬;热电旋风炉炉腔内衬、硫化床燃烧室内衬、烧嘴、旋风筒、水冷壁、沸腾炉等需耐磨耐高温部位;大型水泥窑前窑口、喷煤管等部位;大型铝厂回转窑烧成段内衬、出料口、烧嘴;垃圾焚烧炉烧成段内衬、烧嘴及其性能特点热态强度高,抗高频振动性好,适应频繁的急冷急热场合使用部位70吨超高功率电炉炉盖大型水泥窑前窑口、喷煤管等部位及其它工业窑炉内衬大型铝厂回转窑烧成段内衬、出料口、烧嘴;垃圾焚烧炉烧成段内衬、烧嘴及其它工业窑炉内衬。
耐火材料施工技术要求

耐火材料施工技术要求耐火材料施工技术要求是指在建筑和工业设备中使用耐火材料时,施工人员需遵循的一系列技术规范和要求。
这些要求的目的是确保耐火材料能够在高温和火灾等极端条件下保持其耐火性能,从而保护建筑和设备免受火灾的侵害。
以下是耐火材料施工技术要求的详细内容:1.施工材料的选择:选择适合特定场景的耐火材料,考虑温度、压力和环境等因素。
耐火材料应具有足够的抗火性能,能够在高温下长时间保持其结构完整性。
2.施工人员的培训:施工人员应接受专门的培训,了解耐火材料的特性、施工方法和安全措施。
他们应熟悉施工手册和相关标准,并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经验。
3.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在施工现场,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佩戴防护服和呼吸器、使用防火工具和设备以及设置消防器材。
施工人员应具备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并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4.表面处理和预处理:在进行耐火材料施工之前,需要对表面进行处理,如清理、打磨和防锈等。
对于一些特殊材料,还需要进行预处理,如渗透处理和涂层处理,以提高材料的耐火性能和粘结强度。
5.施工的精确性和规范性:在进行耐火材料施工时,应确保施工的精确性和规范性。
施工人员应按照施工图纸和相关规范进行施工,遵循正确的工艺流程和工艺要求,确保施工质量和耐火性能。
6.施工材料的混合和搅拌: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将耐火材料与适量的水和其他材料混合,形成糊状或浆状,以便涂抹或喷涂到构件表面。
在混合和搅拌过程中,要保持适度的搅拌速度和时间,确保施工材料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7.施工保护和养护:在耐火材料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施工保护和养护,以确保材料能够完全硬化和固化。
施工人员应控制施工环境的温度和湿度,避免材料过早干燥或受潮。
同时,要及时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以保持材料表面的清洁和平整。
综上所述,耐火材料施工技术要求包括施工材料的选择、施工人员的培训、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表面处理和预处理、施工的精确性和规范性、施工材料的混合和搅拌以及施工保护和养护等。
耐火材料技术标准

耐火材料技术标准耐火材料是一类能够在高温环境下保持稳定性和耐久性的材料。
它们被广泛应用于高温工业领域,如冶金、玻璃、电力、化工等。
为了确保耐火材料的品质和性能,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技术标准。
耐火材料的技术标准主要包括产品分类、化学成分、物理性能、耐火度、热稳定性、耐磨性、抗渣性、导热性、耐化学侵蚀性等方面的要求和测试方法。
首先,耐火材料的产品分类根据其化学成分和配方可分为多种不同类别,如碱性耐火材料、中性耐火材料、酸性耐火材料等。
每种类别的耐火材料都有其特定的技术要求和适用范围。
其次,对于耐火材料的化学成分要求,通常要求其主要成分的含量符合标准要求,并且不得含有对性能有害的杂质。
同时,还会对一些特定元素的含量进行限制,以确保耐火材料的使用安全性和稳定性。
物理性能是衡量耐火材料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包括常温物理性能和高温物理性能。
常温物理性能主要包括体积密度、吸水率、开孔率、抗压强度等指标。
高温物理性能主要包括耐火度、热膨胀系数、导热系数等指标。
耐火度是耐火材料最重要的性能之一,它表示耐火材料能够承受的最高温度。
耐火度一般通过熔融温度、软化开始温度、软化结束温度等指标来评判。
热稳定性是指耐火材料在高温条件下能够保持稳定的性能。
它主要与耐火材料的晶体结构、化学成分和微观结构有关。
热稳定性主要通过热膨胀系数、热震稳定性等指标来衡量。
耐磨性是耐火材料在使用中所受到的磨损程度。
耐磨性取决于耐火材料的硬度、抗压强度、摩擦系数等因素。
同时,耐磨性还与耐火材料的微观结构、孔隙度等因素有关。
抗渣性是指耐火材料在高温炉渣侵蚀下的稳定性能。
耐火材料在高温下会与炉渣发生物理和化学反应,从而引起耐火材料的破坏。
评估耐火材料的抗渣性主要通过渣侵蚀试验来进行。
导热性是指耐火材料传导热量的能力。
导热性能直接影响到耐火材料的热传导效率和热工性能。
导热性能通常通过热导率指标来评估。
耐化学侵蚀性是指耐火材料在化学环境中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耐火材料标准

耐火材料标准
耐火材料是一种能够抵抗高温和火灾的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化工、冶金、电力等领域。
为了确保耐火材料的质量和性能,国际上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来规范耐火材料的生产和使用。
以下是耐火材料的一些标准介绍。
1. ISO 5014:火炬测试方法标准,用于评估耐火材料在高温环
境下的性能。
该标准通过测量材料的抗裂、抗熔化和抗拉伸能力来评价其耐火性能。
2. ASTM C 113:耐火材料常规膨胀率测试方法标准。
该标准
用于测量耐火材料在高温下的线膨胀性能,可以评估材料的热稳定性和耐火性能。
3. ISO 12677:考虑蒸汽压力的耐火材料尺寸变化测试方法标准。
该标准用于测量耐火材料在高温和压力下的体积变化,以评估材料的扩散性能和耐久性。
4. DIN EN 1094-6:耐火材料热震试验方法标准。
该标准用于
评估耐火材料在快速温度变化下的抗震性能和热稳定性,以判断材料是否适用于高温和冷热循环环境。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国际耐火材料标准,不同国家和地区也会有一些自己的标准。
这些标准的制定和使用,可以保证耐火材料的质量和性能符合对安全和可靠性的要求,从而确保其在高温和火灾环境下的有效使用。
耐火材料的标准化也为相关行业的生产和使用提供了统一的依据,有利于促进耐火材料技术的发
展和进步。
同时,标准化还方便了耐火材料的质量控制和检测,为耐火材料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耐火材料施工技术标准

耐火材料施工技术标准1. 所有耐火材料拆除完毕后,用碳弧气刨将锚固件拆除,进行清根,并用磨光机打磨,以保证新浇耐火材料与金属体连接牢固。
2. 进场的耐火材料及制品应具有质量证明书,并符合设计标准。
3. 现场设置耐火材料库,采取防雨、防潮措施,运输与使用时,均应轻拿轻放,减少破损。
4. 耐火材料应按名牌号、砖号和砌筑顺序合理堆放并做出明显标志,对有时效性的不定形耐火材料,根据不同的保管要求采取措施,妥善保管,并标明其名牌、牌号和生产时间。
5. 调制泥浆应采用生活用水,不得使用含有害杂质或油污的工业水。
6. 调制泥浆时,配比必须准确,搅拌均匀。
不得任意添加水和结合剂。
7. 不同品种、牌号的泥浆不得乱用、混用、错用。
8. 砌砖前,应根据中心线和标高、检查、规划砌体的各部尺寸和相对标高。
9. 砌体应错缝砌筑,泥浆饱满。
不得在砌体二次凿砌,找正应使用木槌或橡胶锤,泥浆干固后,不得敲打砌体。
10. 砌砖中断或反工拆除时,应将接茬做成阶梯型。
11. 组合砖砌筑前应进行予组检查,其内径、尺寸和标高符合后,“对号入座”进行砌筑。
12. 浇筑料的一次搅拌量应以在30min内完毕为批量,浇注厚度不应超过振动棒作用长度的1.25倍,浇筑料应连续施工,在前一层浇筑初凝前,将下一层浇筑料完毕。
13. 首先根据窑内已放好的控制线,进行砌筑按砖的型号就位,其砌筑时,将以搅拌好的座泥,砌筑泥浆一定要抹平、抹均,使其灰浆饱满,并保证预制砖上埋件贴在窑体上,以便于焊接。
14. 焊接小组随着砌筑的结束,开始焊接,焊接必须保证焊接质量,严格按规范设计要求执行。
保证预制砖及锚固钉的焊接质量一次合格。
15. 预制砖、锚固钉焊接合格后,即可进行浇筑料的施工。
浇筑料的搅拌必须按设计规范施工。
浇筑时,必须采用平板振动器和插入式振捣器配合使用,使浇筑料的振捣密实度达到要求,严禁漏振和不震,搅拌的浇筑料必须30分钟内用完,达到初凝的搅拌料不得在使用。
耐火材料施工技术要求

耐火材料施工技术要求
1、施工现场准备
(1)在施工现场前,对施工部位进行清理,清除混凝土表面的灰尘、旧残砂和有害物质,并将清理后的表面处理平整,确保施工表面光洁,并
且整体前后及左右对称;
(2)准备防腐材料,如腻子粉、清水等,并在现场及时拌匀,严禁
使用泡沫、酒精等易腐物质;
(3)施工现场必须严格控制温湿度范围,环境温度在5℃-35℃范围内,湿度不超过70%;
2、耐火材料的模板、构造和施工
(1)当沿用模板时,应将模板分解成若干部分,每部分的材料、强度、受力方向、型材类型、尺寸、安装孔的位置等应统一符合设计要求;
(2)耐火材料施工构件应采用正确的装配方法,并充分考虑构件自
身的振动,弯曲变形等可能产生的变形和卸载力;
(3)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给出有效的补强措施,以确保
材料的耐用性;
(4)焊接过程中,应对接口表面进行清洁,采用良好的焊接工艺,
并重视铁丝焊接的接头的检查;
(5)施工时,应留意耐火材料施工的线路和斜坡高度,保持与设计
要求一致,确保管道的直线度;
(6)耐火材料施工中,注意各支架、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耐火材料技术标准
详细,包括
一、通用要求
1、耐火材料通用要求:耐火材料的材料应具备良好的耐火性、耐磨性、耐腐蚀性等特性,并具有一定的韧性,使材料能够在温度变化范围内
保持高强度和低塑性变形量,应具备结构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
2、耐火材料的表面处理:耐火材料的表面处理应符合有关规定,一
般应经过喷胶抗渗处理,以防止耐火材料表面的水渗透。
3、耐火材料的耐酸碱性:应符合有关规定,耐火材料在低浓度酸碱
中的耐久性要求,应能够抵抗一定时间内的腐蚀,以确保耐火材料可以满
足工作要求。
4、耐火材料的抗拉强度:耐火材料的抗拉强度应符合有关规定,耐
火材料的抗拉强度不应低于一定值,以保证其使用性能的稳定。
二、性能测试
1、耐火材料表面温度试验:耐火材料表面温度试验,以确定耐火材
料在大温差时的热稳定性。
2、耐火材料的抗拉强度测试:通过施加一定的外在力,测试耐火材
料的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以确定耐火材料的使用强度范围。
3、耐火材料导热系数测试:测试耐火材料在恒定温度下的导热系数,以确定耐火材料的热传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