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主气温设计标准
锅炉压力表温度范围

锅炉压力表温度范围
在实际应用中,锅炉压力表的温度范围应该能够覆盖锅炉运行中可能出现的所有温度变化。
这样才能确保锅炉操作人员能够及时准确地监测到锅炉内部的温度变化,以便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
另外,锅炉压力表的温度范围也受到材料和制造工艺的限制。
一些常见的锅炉压力表采用金属弹簧或者液体填充的方式来实现温度测量,这些材料和工艺也会对温度范围造成限制。
总的来说,锅炉压力表的温度范围是根据锅炉的设计要求、操作条件以及制造工艺来确定的,需要根据具体的锅炉型号和规格来确认其温度范围。
锅炉份经济指标情况

锅炉份经济指标情况#1炉经济指标月平均值主气温再热温度主气压给水温度排烟温度炉渣飞灰去年534.3 458 11.91-3月533 410 124 月533 400 12.2 222 152 8.5 8.75 月537.2 409.3 11.9 221 148 11.6 8.6#2炉经济指标月平均值主气温再热温度主气压给水温度排烟温度炉渣飞灰去年533.2 532.8 12.11-3月533.6 531.8 12.14 月535 532 12.3 159.5(203/116)6.0 5.85 月535.5 534.9 11.7 182 4.5 10.3存在问题:#1,#2炉1、主汽温平均值在535℃基本符合要求,再热温度因#1机低压胀差大而保持在410℃左右,比设计温度540℃低130℃,煤耗增加较多,机组主蒸汽参数对发电机组运行经济性有较大影响。
主蒸汽压力每降低1Mpa,发电标煤耗增加0.7g/kwh,主蒸汽温度降低10℃,发电标煤耗增加0.75g/kwh。
所以应保证机组蒸汽品质合格,以降低发供电煤耗。
2、#1炉排烟温度平均值148℃比四月降低4℃设计142℃高6℃,排烟温度每升高10℃,锅炉效率降低0.55%、煤耗增加1.6g/kwh。
3、飞灰可燃物平均值11.6%,灰渣可燃物平均值8.7%,比#2炉略高原因分析。
1)、炉膛出口烟温比#2炉低50℃,煤粉未充分燃烧;2)、取样点在尾部烟道拐角粗颗粒容易沉积,细颗粒不易留存,需进一步检查取样器。
4、#2炉排烟温度东西偏差大,虽然已经清理堵灰,原因是西侧空预器管路堵塞70%、两侧排烟温度203/130℃偏差73℃,也造成锅炉两侧热风温度偏差比四月份的东290℃/西150℃偏差近一倍缩小为东侧300西侧260度,使#4磨煤机热风温度偏低,对干燥出力、制粉出力影响较大,导致制粉电耗、制粉钢耗、煤耗等经济指标的增加。
5、蒸汽吹灰(大部分故障不能投)长期未投运,声波吹灰只有部分投运,影响换热效果。
生物质蒸汽锅炉燃烧方式及锅炉运行问题总结

生物质蒸汽锅炉燃烧方式及锅炉运行问题总结小容量生物质锅炉多采用层燃燃烧方式,即所谓的火床燃烧方式,一般用于工业生产或生活采暖等。
有水管式也有火管式。
由于压力较低,蒸发需要的热量(汽化热)占70%~92%。
因此水冷壁与锅炉管束基本上都是蒸发受热面,有时只在尾部装有铸铁式省煤器以加热给水,同时降低排烟温度,提高锅炉效率。
个别情况下也布置过热器以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
国内生产的容量为10~20t/h的燃煤工业生物质锅炉,大多数为双横锅筒水管生物质锅炉。
气温有194℃(饱和温度)及300℃两种,汽压为,1.275MPa,给水温度为60~105℃,热空气温度为150~160℃,锅炉效率为75%(无烟煤)及78%(烟煤)左右。
水冷壁及对流锅炉管束均为602×3㎜无缝钢管。
如有过热器,则不知在第一管束之后。
有铸铁(或钢管)省煤器和管式空气预热器。
燃烧设备可采用鳞片式链条炉排。
锅炉管束、过热器及省煤器都装有蒸汽吹灰装置。
蔗渣生物质蒸汽锅炉额定蒸发量为85t/h,过热出口压力为3.8MPa(表压),过热蒸汽出口温度为450℃,锅筒压力为4.2MPa(表压),给水温度为105℃。
锅炉为室外布置,自然循环单锅筒锅炉,采用II型布置,炉膛部分悬吊,尾部烟道支承。
炉膛前墙下布置喷渣口,辅以固定炉排组织燃烧,利用蒸汽除渣。
过热器分两级布置,高温过热器和低温过热器之间布置面式减温器,省煤器分上下级,空气预热器为单级布置。
炉膛燃烧区域,下部前起墙沿宽度方向布置有4只蔗渣喷燃器,蔗渣燃烧室呈长方形断面,布置有前拱和后拱,前拱以下的炉内区域敷设卫燃带。
燃烧区域加前拱、后拱和敷卫燃带有较高的热负荷有利于蔗渣的着火和燃烧。
蔗渣喷口距炉排高度约3m,甘蔗渣有气力喷播方向送入炉膛中,利用高度差使蔗渣在生物质蒸汽锅炉内飞行的路程中受到热烟气极为有效的加热,蔗渣中的水分基本被烤干,部分落在炉排燃烧层上很快滴燃烧。
大部分的蔗渣在烟气及空气的托浮下,在炉内悬浮燃烧。
75吨蔗渣锅炉技术规范

附件一:“设备技术规范”75t/h蔗渣锅炉技术规范一.地质及气象条件1、气象条件年平均气温:17~19.5℃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年平均降雨量:1124.2毫米最大风速:级风力榨季主导风向:2、地震裂度: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动蜂值加速度为0.15g3、场地条件:II类地基土4、海拔高度:1120m二.基本情况及要求1、名称:75t/h蔗渣锅炉2、数量:1台3、安装地点:耿马南华勐永糖业有限公司(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县勐永镇)4、货物产品性能参数:额定蒸发量:75t/h 额定蒸汽压力: 3.82Mpa额定过热蒸汽温度:450℃给水温度:105℃燃烧方式:室燃燃料种类:蔗髓、蔗渣,成分:C y=24.7%,N y=0.1%,W y=48%,H y=3.1%,S y=0%,V y=44.4%,O y=23%,A y=1.1%,Q y dw=7980KJ/kg5、锅炉安装运行条件:室外露天布置,炉顶安装防雨盖帽(由供方供货),炉墙外加金属护板;6、锅炉结构的一些要求:(1).锅筒:采用单锅筒结构,不设对流管束。
(2).炉排:采用过热蒸汽吹渣固定炉排,设置于一楼;炉排支架采用铸铁或铸钢材料,不设水冷炉梁;炉排片应采用长约为600mm、宽约300mm的长方型倒锥圆孔炉排片。
(3).水冷壁管:水冷壁一般采用厚度≥3.5的管子;必要的位置,如炉膛四角及下部敷卫燃带区域的水冷壁管,采用厚度≥5的管子;炉膛采用膜式水冷壁结构,管与管之间的焊接扁钢宽度应不大于40mm;水冷壁管下集箱尽量低,以降低下部绝热炉膛的高度。
(4).过热器:采用厚度≥3.5的管子;高温级过热器管子全部或大部分采用耐高温的合金钢管;过热蒸汽调温方式应采用面式减温器。
(5).省煤器:采用厚度≥3.5的管子,固定支承点设置为三个。
(6).空气预热器:采用φ50×2.5或φ60×2.5管子。
(7).设计排烟温度:≤140℃,运行最高不超过150℃。
循环流化床锅炉主再热汽温低的原因及改造措施

循环流化床锅炉主再热汽温低的原因及改造措施摘要:中国燃煤电站锅炉正常运转时,锅炉再热蒸汽温度小于设计值是一个普遍现象。
锅炉再热蒸汽温度下降的真真正正原因是什么,应当怎样改善?关键词:锅炉、循环流化床锅炉、措施引言:本文选用了东锅所生产的DG-1177/175-II3型为例,该加热炉关键由一组膜式水冷壁炉膛出口、三个汽冷旋风分离器,以及一组尾部竖并三部分所构成。
炉内设有屏式受热面:12块膜式过热器管屏、6块膜式再热器管屏和二块水冷式风扇散热蒸发屏;并采用了三个由膜管屏覆盖着的水汽冷高效率旋风分离器,每一个旋风分离器下边设置一个回料器。
激波吹灰机,是由北京楚能科技开发公司所生产的激波吹灰器.采用了树状管路的分布式系统,系统中设有六十四个点。
过温器蒸汽温度调节由二级喷嘴控制,再热蒸汽调节通过尾端双烟道挡板做为正常运行的控制技术手段。
为了调节蒸汽温度的准确性,低压环境下再加压装置在屏式再加压装置的软管上,而超低温下再加压装置进口的配有调整洒水减温减压装置采用了预留设计,再增压装置事故洒水时不能作为系统正常工作的控制手段。
发电机组历经了一年多的运转,但二台发电机组再热器出口汽温度却始终较差,当二台发电机组在满负载下,再热器出水温一般为510℃以下,当机组负荷在250MW以下时,再热汽温度最多只能在520℃以下,而且始终无法满足额定值参数541℃运行,严重损害了二台发电机组的可靠性和经济效益。
一、循环流化床锅炉再加热时汽温降低的情况问题1.排烟温度偏高。
起动初期,锅炉的排烟温度基本接近于设定值,在运转一周后温度逐步上升。
但通过传热学的对流换热理论研究表明:对于水电站锅炉的主要热阻,都在排烟侧和灰垢边缘热阻上。
在锅炉机组设计条件规定的条件下,直接影响对流换热效果的就只是灰垢边缘热阻。
这也表明了各层受热面积灰较多,致使高温、低过加热器时吸收的热量明显减少。
而停炉后再检也证明了这些。
可见,最初使用的声波式吹灰装置吹灰时效率较差。
主汽温 再热气温的调节

气温调整原则蒸汽温度的调整应以烟气侧为主,蒸汽侧为辅。
烟气侧的调整主要是改变火焰中心的位置和流过过热器和再热器的烟气量,蒸汽侧的调整,是根据蒸汽温度的变化情况适当调整相应减温器的减温水量,达到调整蒸汽温度的目的,再热汽温应以烟气侧进行调整,以提高机组的经济性,再热器系统喷水减温只做辅助调整。
正常运行时维持锅炉侧主再汽温为538±5℃之间,主再热汽温偏差≯14℃,最大≯28℃。
若锅炉主再热汽温≥550℃时,减温水调整无效时,必要时应立即停止上层磨机运行,以降低汽温当气温达到550°且仍有上升趋势时,应报机组长,值长,加大调整幅度,促使气温恢复至正常值。
当汽温达到547—557°范围内,运行不能超过15min。
主再热汽温达到565°运行15min仍不能恢复至正常值或仍上升时,应立即打闸停机。
汽温降至530°时,应及时调整,机组满负荷时,降510°应减负荷运行,在减负荷过程中如有回升趋势应停止减负荷,汽温每降低1°减负荷5mw,450°负荷应减到0,降至430°仍不能恢复时应打闸停机。
正常运行时过热汽温,再热汽温调整应由自动装置完成,自动投入时加强监视。
发现异常,事故时及时解列自动,手动调节汽温。
过热器和再热器喷水管路中闭锁阀是用于喷水不流入汽轮机,以免损坏汽轮机的叶片,当锅炉主燃料切断MFT时,降闭锁阀关闭。
锅炉负荷小于20%B−MCR时,降闭锁阀关闭当喷水调整阀开度不大于5%时,才能将闭锁阀开启主再热汽温最高不允许超过546°,546—552°一年累计不超过400小时,主再热汽温不允许在15min内由额定汽温升至566°或下降至510°,否则停机,超过566°一年累计不超过80小时,15min内快速波动一年不超过80小时。
主再热主气门前温差达42°,最多可运行15min,否则应停机且4小时内部能发生两次。
如何解决锅炉主再热汽温偏低问题

如何解决锅炉主、再热汽温偏低问题张兆民(大唐安阳发电厂发电部,河南安阳455004)摘要:为了维持稳定的汽温,并保持规程规定的汽温的高点,操作人员要掌握影响汽温变动因素,根据锅炉运行工况的变动及时地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
本文将结合工作实际,探讨如何解决锅炉主、再热汽温偏低的问题。
关键词:锅炉;主热汽温;再热气温;偏低中图分类号:TK2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68(2012)24-0001-01本厂#9、10锅炉型号:DG1025/18.2,亚临界自然循环汽包锅炉,单炉膛、一次中间再热,平行通风、钢构架、固态排渣、燃煤锅炉,制粉系统:中间储仓式;#1、2锅炉型号:DG1025/17.4,东方锅炉厂生产,亚临界、自然循环、单炉膛四角切园燃烧、一次中间再热、摆动燃烧器调温、平衡通风、固态排渣;制粉系统:风扇磨。
过热器是将饱和蒸汽加热到额定过热温度的锅炉受热面部件,再热器则是将汽轮机高压缸的排汽重新加热到额定再热温度的锅炉受热面部件。
设计锅炉的受热面时,规定了锅炉的燃料特性、给水温度、过量空气系数和各种热损失等额定参数,但实际运行时,由于各种扰动的存在,将不能获得设计预定的工况。
因此,锅炉的蒸汽参数将发生变化[1]。
1锅炉汽温调节的目的锅炉汽温调节的目的就是要在锅炉规定的负荷范围内,维持蒸汽温度的稳定。
锅炉在运行过程中,蒸汽温度将随锅炉负荷、燃料性质、给水温度、过量空气系数、受热面清洁程度的变化而波动,运行中应设法予以调节。
汽温过高,使管壁温度高,金属材料许用应力下降,影响其安全。
如高温过热器在超温10~20℃下长期运行,其寿命将缩短一半以上;汽温过低,机组循环效率下降,并使汽轮机排汽湿度增大,汽温下降10℃,煤耗增大约0.2%,对于高压机组,汽温下降10℃,汽轮机排汽湿度约增加0.7%;再热蒸汽温度不稳定,还会引起汽缸与转子的胀差变化,甚至引起振动。
汽温偏离额定值,对机组运行的经济性、安全性均有不利影响,在运行中,必须采取可靠的调节手段,维持汽温与额定汽温的差值不大于+5℃和一10℃。
锅炉说明书

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崇信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600MW级机组工程HG-2145/25.4-YM12 型超临界直流锅炉说明书第一卷锅炉本体和构架编号:F0310BT001C141编写:校对:审核:审定:批准: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目录1. 锅炉容量及主要参数 (1)2. 设计依据 (2)2.1 燃料 (2)2.2 点火及助燃油 (2)2.3 自然条件 (3)3 锅炉运行条件 (3)4 锅炉设计规范和标准 (4)5 锅炉性能计算数据表(设计煤种) (5)6 锅炉的特点 (6)7 锅炉整体布置 (7)8 汽水系统 (8)9 热结构 (17)10 炉顶密封和包覆框架 (22)11 烟风系统 (27)12 钢结构(冷结构) (27)13 吹灰系统和烟温探针 (30)14 锅炉疏水和放气(汽) (31)15 水动力特性 (32)附图: (33)崇信发电厂2x660MW——HG-2145/25.4-YM12型锅炉为一次中间再热、超临界压力变压运行带内置式再循环泵启动系统的直流锅炉,单炉膛、平衡通风、固态排渣、全钢架、全悬吊结构、π型布置(见附图01-01~04)、运转层以下紧身封闭。
30只低NO X轴向旋流燃烧器采用前后墙布置、对冲燃烧,6台ZGM-113G型中速磨煤机配正压直吹制粉系统。
锅炉以最大连续出力工况(BMCR)为设计参数。
在任何5台磨煤机运行时,锅炉能长期带BMCR负荷运行。
1.锅炉容量及主要参数2.设计依据2.2 点火及助燃油本工程锅炉点火方式为:等离子直接点燃煤粉,保留高能电火花-轻油-煤粉方式。
油种:0#轻柴油恩氏粘度(20℃): 1.2-1.67 OE运动粘度(20℃): 3.0-8.0 厘沱灰分:≯0.01%含硫量:≯0.5%酸度:≯7mgKOH/100ml水份:痕迹胶质: 无闪点(闭口):不低于55℃凝固点:≯0℃发热量:41.87MJ/kg(10000kcal/kg)2.3 自然条件a)气象资料本区属于典型的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