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统计调查与整理练习和答案
第二章统计调查与统计整理练习题

第二章统计调查与统计整理练习题
1.问卷设计、调查与结果处理练习题(每3—5人1组,自由组合)
(1)自行拟定调查题目,最好是目前学校、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公众关心的问题或者当代大学生特别突出的问题或者特别关注的问题。
(2)设计统计调查方案(要素齐全,内容完整)
(3)设计调查问卷(要素齐全,具有可操作性)
(4)实施调查方案
(5)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整理
(6)对统计结果进行计算分析,计算各种统计分析指标
(7)撰写调查分析报告
2.某车间同工种的40名工人完成个人生产定额百分数如下:
97 88 123 115 119 158 112 146 117 108
105 110 107 137 120 136 125 127 142 118
103 87 115 114 117 124 129 138 100 103
92 95 113 126 107 108 105 119 127 104
试根据上述资料,编制变量分布数列,并进一步用较小制累计法编制累计次数与累计频率。
利用所给资料编制如下统计表:
(1)主词用一个品质标志分组,宾词用一个品质标志和一个数量标志分三组的宾词简单设计表;
(2)主词用一个品质标志分组,宾词用一个品质标志和一个数量标志分三组的宾词复合设计表;
4.已知220个大学生的体重分组资料如下表,根据下列资料计算标准组距学生人数,并绘制次数分配曲线图,并指出该次数分布的类型。
02章 统计调查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统计调查1、全面调查只适用于有限总体的调查。
()2、人口普查可以经常进行,所以它属于经济性调查。
()3、在任何条件下,典型调查的资料郡可以推算总体指标。
()4、在统计调查中,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两者通常是一致的,但有时也是不一致的。
()5、专门调查是为了研究某些专门问题而临时组织的调查,它与定期统计报表是两种不同的方式。
()1、划分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的标志是()资料是否齐全调查单位是否全部调查时间是否连续调查项目是否齐全2、在非全面调查中,最完善、最有科学根据的调查方法是()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普查3、制定统计调查方案的首要问题是()选择统计调查的方式明确调查的任务和目的制定统计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确定统计调查的对象和单位4、统计调查对象指的是()需要调查的那些具体单位需要调查的那些社会现象的总体需要调查的各项指标及数据负责向上级报告调查内容的单位5、 调查工业企业设备情况时,工业企业是( )调查对象调查单位报告单位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6、 调查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时,工业企业是( )调查对象调查单位报告单位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1、普查是()专门组织的调查经常调查一次性调查全面调查可广泛采用的调查方法 2、 收集统计资料常用的方法有( )直接观察法采访法报告法 通讯法实验调查法3、 在工业设备普查中()调查对象是工业设备报告单位是工业企业总体是工业部门 总体单位是工业企业调查单位是每台工业设备4、 典型调查的特点是()由调查者有意识挑选有代表性的单位可进行较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一般可用典型推算总体费用比较节省必须事先对调查对象有所了解5、 对某城市职工家庭生活情况进行调查,适宜采用()全面调查经常性调查抽样调查采访法重点调查6、 下列几对关系中哪些有对应关系( )标志与总体总体与指标指标与总体单位总体单位与标志指标与品质标志7、 关于调查表,以下哪些表达是正确的()单一表只记载一个调查单位调查项目较多时应采用一览表一览表可同时填列若干个调查单位调查项目的多少不影响采用哪种形式的调查表我国人口普查属专门调查1、统计调查按组织形式的不同,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__.2、 区分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的主要标志是__________的不同。
第二章统计调查与资料整理

第二章统计调查与资料整理一、单项选择题1、在国有工业企业设备普查中,每一个国有工业企业是()A.调查对象B.调查项目C.报告单位D.调查单位2、调查时间是()A.调查工作的期限B.调查资料所属时间C.标准时间D.调查登记的时间3、抽样调查与其他非全面调查方式的主要区别是()A.作用不同B.取得的资料不同C.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D.组织的方式不同4、对某地区商业网点的从业人员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对象是()A.所有的商业网点B.每一个商业网点C.所有商业网点的从业人员D.商业网点中每一个从业人员5、指出下列分组中,哪个是按品质标志分组()A.人口按年龄分组B.产品按等级分组C.家庭按收入水平分组D.企业按职工人数多少分组6、调查大庆、胜利、中原等几个大油田,以了解我国石油工业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的组织方式属于()A.典型调查B.抽样调查C.普查D.重点调查7、统计调查中搜集的资料是()A.次级资料B.原始资料C.原始资料和次级资料D.第一手资料8、在建筑业设备普查中,每个建筑企业是()A.调查对象B.报告单位C.调查单位D.调查项目9、一项调查是否属于全面调查,关键看其是否()A.对调查对象的各方面都进行调查B.对组成调查总体的所有单位逐一进行调查C.制定统计调查方案D.采用多种调查方法10、随着事物在时间上的发展变化而连续不断地进行登记的调查是()A.统计报表制度B.一次性调查C.经常性调查D.全面调查11、下列调查属于全面调查的是()A.就全国钢铁生产中的重点单位进行调查B.全国人口普查C.到某棉花产区了解棉花收购情况D.对全国铁路交通枢纽站的货运情况进行调查12、下列调查中,不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A.人口按地区分组B.人口按性别分组C.人口按年龄分组D.人口按文化程度分组13、区分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的标准是调查时间是否有连续性,具体是就是()A.调查时间的间隔是否相等B.调查时间间隔是否超过1年C.调查时间间隔有规律性D.调查时间是连续变量还是离散变量14、第五次人口普查是()A.一次性调查B.经常性调查C.重点调查D.典型调查15、下述调查属于经常性调查的是()A.对1999年大学生毕业分配状况的调查B.对近年来物价变动情况进行一次摸底调查C.全国人口每隔10年进行一次普查D.按月上报的钢铁产量16、按数量标志分组时,各组变量值中的最大值称为()A.组距B.上限C.下限D.组限17、统计报表制度和专门调查是根据什么标准划分的。
统计调查与整理(整理部分)课后练习及其答案

8.√ 9.X 10.x 11.X
80——100
17
总和
73
A品质数列 B变量数列 C分组数列 D组距数列 E等距数列
3.指出下列分组哪些是属性分组( )
A人口按性别分组 B企业按产值多少分组
C家庭按收入水平分组 D在业人口按文化程度分组
E宾馆按星级分组
4.对统计数据准确性审核的方法有( )
A计算检查, B逻辑检查 C时间检查 D调查检查 E平衡检查
三、多项选择题
1.统计分组的作用在于( ) A区分现象的类型 B反映现象总体的内部结构变化 C比较现象间的一般水平 D分析现象的变化关系 E研究现象之间 数量的依存关系 2.指出下表表示的分布数列所属的类型( )
按劳动生产率分组(件/人)
职工人数(人)
50——60
10
60——70
20
70——80
26
五.计算题
1.有一个班学生的考试成绩如下:
89 88 76 99 74 60 82 60 93 99 94 82 77
79 97 78 87 84 79 65 98 67 59 72 56 8l 77 73 65
66 83 63 89 86 95 92 84 85 79 70
学校规定:60分以下不及格;60—75分为中;76—89分为良;90—
A准确性 B及时性 C完整性 D科学性 E代表性
9.统计数据整理的内容一般有( )
A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 B对统计数据进行分组
C 对统计数据进行汇总 D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
E编制统计表、绘制统计图
10.国民经济中常用的统计分组有( )
A经济成分分组 B登记注册类型分组
C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D三次产业分类 E机构部门分类
梁前德《统计学》(第二版)学习指导与习题训练答案:02第二章 统计调查与整理 习题答案

第二章统计调查与整理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用规范性的语言解释统计学中的名词。
1. 统计调查:是按照统计工作任务的要求,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组织地搜集各项原始资料的工作过程。
2. 一次性调查:是不连续登记的调查,它是对事物每隔一段时期后在一定时点上的状态进行登记。
其主要目的是获得事物在某一时点上的水平、状况的资料。
3. 统计整理:是对调查资料进行加工、汇总,使其系统化、条理化、科学化,以反映现象总体综合特征的工作过程。
4. 统计分组:根据统计研究的需要,按照一定的重要标志将总体划分为若干个性质不同的部分。
5. 分组标志:是将统计总体划分为几个性质不同部分的标准或依据。
6. 复合分组:按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对总体进行分组。
7. 分布数列: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将总体所有的单位按组归类整理,并按一定顺序排列,形成总体中各单位在各组间的分布,称分布数列。
8. 统计表:是把统计数据按照一定的结构和顺序,用表格显示的一种形式。
二、填空题1根据下面提示的内容,将适宜的名词、词组或短语填入相应的空格之中。
1. 统计设计、统计整理、统计分析2. 准确性3. 每一个单位4. 非全面调查5. 调查单位6. 报告单位、填报单位7. 调查项目8. 单一表、一览表9. 调查期限10. 绝对大比重、重点单位11. 一次性12. 随机原则、数量上13. 普查、统计报表制度、抽样调查、重点调查14. 直接对个别典型单位进行调查、在分类的基础上、选择一部分典型单位调查15. 全面调查、非全面调查216. 重点单位、非全面调查17. 简单分组、分组体系18. 标志、层层19. 离散、组距式20. 反比21. 组中值、一般水平22. 同一个数值、不同数值23. 总标题、数字资料24. 调查表、分析表、分组表、复合表25. 几何图形、具体形象三、单项选择从各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填入相应的括号中。
1. D2. D3. A4. B5. C6. B7. B8. B9. C 10. D11. D 12. A 13. A 14. C 15. B316. C 17. D 18. C 19. A 20. C21. A 22. B 23. B 24. C 25. A26. D 27. A 28. C 29. B 30. C四、多项选择从各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或多个正确的答案,填入相应的括号中。
第二章-统计调查与整理练习试题

第二章统计调查一、名词解释1、统计调查2、统计调查误差3、统计整理4、统计分组5、分布数列二、填空1、统计调查按照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不同可分为和;按照调查组织方式不同可分为和。
2、统计调查必须达到两个基本要求:和,以保证统计数据的质量。
3、目前,我国常用的几种调查组织方式有:、、重点调查、和行政管理记录等。
4、是为开展统计调查工作而制定的计划,是调查工作顺利进行的保证。
5、直接搜集统计资料的方法有、、和、、、、和。
对间接资料的收集一般称作。
6、做好企、事业单位统计资料的收集,关键是抓好和两项基础工作。
7、是根据编制统计报表、满足经营管理需要而设置,按照时间的顺序进行登记、汇总或积累资料的账册。
8、统计调查误差分为和。
是由于调查过程中各个环节上的工作不准确而产生的误差。
产生登记误差的主要原因有、记录、计算、、汇总、编码等错误,以及因被调查者虚报、瞒报及统计调查方案规定不明确而导致的误差等。
在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中都会产生登记误差。
是指用部分总体单位的指标估计总体指标时,估计结果同总体实际指标之间的差别。
这种误差只有在用部分单位资料推算总体指标时才会产生,如。
9、统计分组是根据研究的任务和对象的特点,按照某种分组标志将统计总体分为若干组成部分。
统计分组的关键是选择与划分。
10、统计分组的对象是;统计分组应有;统计分组对总总体而言是“”,对个体而言是“。
”11、分布数列包含有两个组成要素,即和。
根据分组标志的不同,分布数列可分为 (属性)数列和数列。
12、统计整理有三个步骤,一是,二是,三是编制和。
13、用数量标志进行分组所得到的分布数列,叫做分布数列。
若每一组别都是由单个的组值(整数或小数)表示,称为变量分布数列;若每一组别都是由数域(区间)表示,则称为变量分布数列。
14、组距式变量分布数列又分为变量分布数列、组距变量分布数列和变量分布数列。
15、统计资料整理的结果可以用不同的形式来表现,是应用最广泛的形式,它以纵横交叉的线条所绘制的表格来表现统计资料。
统计基础单元测试第二章统计调查和整理含答案8K

统计基础单元测试第二章统计调查和统计整理一、单项选择题(12题24分)1.统计调查的基本任务是取得原始统计资料,所谓原始统计资料是指A.统计部门掌握的统计资料B.向调查单位收集的尚待汇总整理的统计资料C.对历史资料进行分析后取得的预测数据D.统计年鉴或统计公报上发布的资料2.统计调查有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之分,它们划分的标志是A.是否进行登记、计量B.是否按期填写调查表C.是否制定调查方案D.是否对所有组成总体的单位进行逐一调查3.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普查中,工业企业的每一台生产设备是A.调查对象B.填报单位C.调查单位D.调查项目4.下列对普查描述中,( )是错误的A.普查是专门组织的B.普查是一种全面调查C.普查适宜经常性进行D.普查工作量较大、耗资较多5.以下属于经常性调查的是A.每隔10年进行一次人口普查B.对2010年大学毕业生分配状况的调查C.对近年来物价变动情况进行一次摸底调查D.按旬上报钢铁产量6.对市场占有率特别大的6个大型集市贸易的成交额进行调查,这种调查组织方式属于A.普查B.抽样调查C.重点调查D.典型调查7.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是非全面调查,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A.灵活程度不同B.组织方式不同C.作用不同D.选取单位方式不同8.学校组织期中进行教学质量检查,要求11月10日至20日全部完毕,这一时间规定是A.调查时间B.调查期限C.时期指标D.时点指标9.对统计分组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对离散性变量只能编制单项式变量分布数列B.对连续变量只能编制单项式变量分布数列C.对离散性变量根据数据特点既可编制单项式分布数列,也可编制组距式分布数列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10.变量分布数列的构成要素是A.分成的各组和各组的次数B.分组标志和各级界限C.变量值和次数D.组距和组数11.统计数据整理的中心是A.资料审核B.资料分组C.统计汇总D.编制统计表,绘制统计图12.调查表是将拟好的调查项目按一定格式进行排列的表格。
统计第二章练习

第二章统计调查一、填空题1、统计调查是指搜集的工作过程。
2、为确保调查工作质量,要求调查资料要做到、、、。
3、统计调查有多种方式方法。
按照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可分为调查和调查;按照调查时间是否连续,可分为调查和调查;按照组织方式,可分为调查和调查。
4、对调查对象的所有单位都进行调查,这是调查,而重点调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都属于调查。
5、调查间隔时间称为经常性调查,否则为调查。
6、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是有区别的,前者是的承担者,后者是的单位。
7、某地区进行工业企业设备状况调查,调查对象是,调查单位是,填报单位是。
8、统计调查方案中确定的调查时间包括三方面含义,即、和。
9、搜集资料和报送资料的时间又叫作。
10、统计报表按照调查范围不同,可以分为和。
11、按照填报单位不同,统计报表分为和。
由基层企事业单位填报,则由主管部门汇总填报。
12、普查是、、调查。
13、按照普查资料汇总特点的不同,普查可分为______和_____。
14、重点调查只就进行调查,它只能用于。
15、重点调查是一种______,它所选择的重点单位的_____ _在总体全部单位的_____ _中占有绝大比重。
16、抽样调查是按照抽选调查单位进行调查的方法,其目的是。
17、抽样调查的特点可以概括为___ ___、和____ __。
18、典型调查的首要问题是。
19、统计部门建立的大中型企业卡片制度要求各大中型企业每年上报一次,以了解整个经济状况,这体现了与的结合。
二、判断题1、全面调查是对调查对象的各个方面都进行调查。
()2、全面调查只适用于有限总体。
()3、如果调查间隔时间相等,这种调查就是经常性调查。
()4、我国的人口普查每十年进行一次,因此它是一种经常性调查方式。
()5、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有时是一致的。
()6、调查时间就是开始调查工作的时间。
()7、全国统一的统计报表制度是我国统计调查的主要方式。
()8、普查可以得到全面、详细的资料,但花费较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统计调查与整理一、单项选择题1. 统计调查按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不同,可分为( )。
A. 定期调查和不定期调查B. 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C. 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D. 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2. 经常性调查与一次性调查的划分( )。
A.是以调查组织规模大小来划分的B.是以最后取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C. 是以调查对象所包括的单位是否完全划分的D. 是以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来划分的3. 统计调查方案的首要问题是( )。
A. 确定调查组织工作B. 调查任务和目的的确定C. 调查时间和地点的确定D. 调查经费的确定4. 在统计调查中,调查标志的承担者是( )。
A. 调查对象B. 调查单位C. 填报单位D. 一般单位5. 在统计调查中,填报单位是( )。
A. 调查单位的承担者B. 构成调查单位的每一个单位C. 负责向上报告调查内容的单位D. 构成统计总体的每一个单位6. 在统计调查中,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之间()。
A. 无区别B. 是毫无关系的两个概念C. 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D. 不可能一致7. 对国营工业企业设备进行普查时,每个国营工业企业是 ( )。
A. 调查单位B. 填报单位C. 既是调查单位又是填报单位D. 既不是调查单位又不是填报单位8.我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是为了了解在1990年7月1日零时人口的状况,某地区要求将调查单位资料于7月20日前登记完毕,普查的标准时间是( )。
A. 1990年7月20日零时B. 1990年7月19日24时C. 1990年7月1日24时D. 1990年6月30日24时9. 重点调查的重点单位是指( )。
A. 标志值很大的单位B. 这些单位的单位总量占总体全部单位总量的绝大比重C. 这些单位的标志总量占总体标志总量的绝大比重D. 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点部门10. 为了了解全国钢铁企业生产的基本情况,可对首钢、宝钢、武钢、鞍钢等几个大型钢铁企业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是 ( )。
A. 非全面调查B. 典型调查C. 重点调查D. 抽样调查11. 调查几个主要铁路枢纽,就可以了解我国铁路货运量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
A. 典型调查B. 重点调查C. 普查D. 抽样调查12.某商业企业为了推广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决定进行一次典型调查,所选择的调查单位是( )。
A. 先进的典型B. 中等的典型C. 落后的典型D. 各类典型13.某工业企业系统内欲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状况普查,要求在1月1日至20日全部调查完毕,这一时间规定是( )。
A. 调查期限B. 调查时间C. 登记时间D. 标准时间14.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是()。
A. 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B. 准确性、整体性、及时性C. 全面性、及时性、完整性D. 全面性、准确性、完整性15.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 )。
A. 确定分组标志B. 确定组数C. 确定组距D. 确定分组界限16.将统计总体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为( )。
A. 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B. 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C. 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D. 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17. 次数分配数列是指( )。
A. 各组组别依次排成的数列B. 各组次数依次排成的数列C. 各组组别与次数依次排列而成的数列D. 各组频率依次排成的数18. 变量数列中各组频率的总和应该( )。
A. 小于1B.等于1C.大于1D.不等于119. 以一个企业的工人为总体,研究任务是分析该企业工人的文化素质,则分组标志应选择( )。
A. 工人的技术等级B. 工人的文化程度C. 工人的日产量D. 工人的出勤天数20. 在次数分布中,比率是指( )。
A. 各组分布次数比率之比B. 各组分布次数与总次数之比C. 各组分布次数相互之比D. 各组比率相互之比21.工业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和工业企业按职工人数分组,两个统计分组是( )。
A. 按数量标志分组 B. 按品质标志分组C. 前者按数量标志分组,后者按品质标志分组D. 前者按品质标志分组,后者按数量标志分组22. 下面属于变量分配数列的资料有( )。
A. 大学生按专业分配B. 电站按发电能力分配C. 商业企业按类型分配D. 企业按国民经济类型分配23.等距数列中,组距的大小与组数的多少成( )。
A. 正比B. 等比C. 反比D. 不成比例24. 要准确地反映异距数列的实际分布情况,必须计算( )。
A. 次数B. 次数密度C. 频率D. 累计频率25. 一定条件下,人的身高与体重的分布服从( )。
A. 钟型分布B. U型分布C. 正J型分布D. 反J型分布26. 在组距数列中,向下累计到某组的次数是100,这表示总体单位中()。
A. 大于该组下限的累计次数是100B. 小于该组下限的累计次数是100C. 大于该组上限的累计次数是100D. 小于该组上限的累计次数是100二、多项选择题1.统计调查方案的内容包括( )。
A. 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B. 确定调查目的C. 编制调查大纲D. 设计调查表和问卷E. 确定搜集资料的方法2.统计调查方案的核心是( )。
A. 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B. 调查期限C. 调查表D. 单一表和一览表E. 搜集资料的方法3.统计调查按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不同,可分为( )。
A. 全面调查B. 一次性调查C. 专门调查D. 非全面调查E. 经常性调查4.报告单位是( )。
A. 向上级提交调查表的单位B. 负责向上报告调查内容的单位C. 调查项目的承担者D. 所需登记标志的那些单位E. 报告单位有时与调查单位相一致5.普查属于( )。
A. 全面调查B. 一次性调查C. 经常性调查D. 专门调查E. 非全面调查6.全国工业企业普查中( )。
A. 全国所有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B. 全国每一个工业企业是调查单位C. 全国每一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D. 工业企业的总产值是变量E. 全部工业企业数是统计指标7.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已经进行过四次人口普查,第一次与第二次间隔11年,第二次与第三次间隔18年,第三次与第四次间隔8年,这种调查是( )。
A. 全面调查B. 一次性调查C. 经常性调查D. 专门调查E.定期调查8. 统计分组同时具备两个方面的含义( )。
A. 对个体来讲,是“分”B. 对总体来讲,是“合”C. 对个体来讲,是“合”D. 对总体来讲,是“分”E. 无法确定“分”和“合”9. 统计分组的作用在于( )。
A. 区分事物的本质B. 反映总体的内部结构C. 研究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D. 反映总体的基本情况 E. 说明总体单位的数量特征10. 统计分组后( )。
A. 各组之间出现了显著差异B. 同一组内保持着相同的性质C. 各组之间性质相同D. 有的可反映总体的内部结构E. 有的可反映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11. 组距数列中,组距的大小与( )。
A. 组数的多少成正比B. 组数的多少成反比C. 总体单位数的多少成正比 D. 全距的多少成正比 E. 全距的多少成反比12. 等距数列中,各组次数的分布( )。
A. 受组距大小的影响B. 不受组距大小的影响C. 与频数密度的分布不一致D. 与次数密度的分布不一致E. 与次数密度的分布一致13. 现将某班40名学生的统计学成绩分别列入60分以下、60-70、70-80、80-90、90分以上5个组中,这种分组是( )。
A. 形成变量数列B. 形成组距数列C. 形成品质数列D. 按质量标志分组E. 按数量标志分组14. 下列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有( )。
A. 教师按聘任职务分组B. 学生按所学专业分组C. 职工按工资级别分组D. 人口按民族分组E. 商业企业按销售额分组15. 次数分布的主要类型有( )。
A. 钟形分布B. U形分布C. J形分布D. S形分布E. 十形分布三、判断题1. 统计调查方案的首要问题是确定调查任务与目的,其核心是调查表。
()2.在统计调查方案中,调查时间是指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调查期限是指调查工作的期限。
( )3. 调查对象是调查项目的承担者。
( )4. 调查单位是调查项目的承担者。
( )5. 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是为了回答向谁调查,由谁来具体提供统计资料的问题。
( )6. 统计报表是按国家有关规定颁发的,是各企事业单位必须履行的义务,故各级领导部门需要什么统计资料都可以通过颁发统计报表来搜集。
( )7. 普查是比较容易取得全面系统资料的一种调查方式方法。
( )8. 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所以其调查结果不可能存在误差。
( )9. 在工业企业生产设备状况的普查中,调查单位是工业企业的每台生产设备,报告单位是每个工业企业。
( )10. 我国第四次人口普查规定以1990年7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是为了保证登记工作在同一时刻进行。
( )11. 抽样调查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代表性误差,还有可能产生登记性误差,所以它的误差要比全面调查的误差大。
( )12. 重点调查的结果,不仅可以反映总体的基本情况,而且还能用于说明总体的全貌。
( )13. 重点调查所选择的重点单位是指这些单位的被研究的标志总量占总体单位总量的绝大比重。
( )14. 登记性误差,在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中都会产生。
( )15. 按数量标志分组所形成的变量数列就是次数分布数列。
( )16. 按品质标志分组的结果形成变量数列。
( )17. 组中值的假定性是指假定各单位变量在本范围内均匀分布。
( )18. 异距分组中,为消除组距不等对次数实际分布的影响,一般需计算次数密度。
( )19. 所谓“上限不在内原则”是对连续变量分组采用重叠组限时,习惯上规定一般只包括本组下限变量值的单位,而当单位的变量值恰恰为组的上限时,不包括在本组。
( )20. 组距实际上是各组变量值的变动范围,计算组距的通用公式是:“组距=本组上限-前组上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