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颅神经平衡疗法

合集下载

中医药疗法治疗颅脑损伤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疗法治疗颅脑损伤的研究进展

·综述·中医药疗法治疗颅脑损伤的研究进展蒋小凤,黄国祥(成都市郫都区中医医院,四川 成都 611730)[摘要]颅脑损伤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外伤。

近年来,中医药疗法在治疗该病方面显现出较好的临床效果。

针刺疗法和中药疗法均是中医治疗颅脑损伤的常用方法。

本文主要是分析应用中医药疗法治疗颅脑损伤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针刺疗法;中药疗法;颅脑损伤[中图分类号]R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629-(2020)08-0030-02颅脑损伤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患者的头部受到直接或间接暴力的作用,使其颅骨、脑膜、脑血管、脑组织发生机械形变性损伤所致[1-2]。

该病患者的脑组织可发生缺血、缺氧,其脑组织可因营养供给明显不足而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进而可导致其脑神经细胞的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

重型颅脑损伤的致残率及致死率均较高[3-4]。

近年来,中医药疗法被广泛地应用于颅脑损伤的临床治疗中。

中医将颅脑损伤归为“神昏”的范畴[5],常用针刺疗法、中药疗法对该病患者进行治疗,以改善其脑部的血液循环,促进其脑神经细胞功能的恢复。

本文主要是分析应用中医药疗法治疗颅脑损伤的研究进展。

1 中医治疗颅脑损伤的原则西医对颅脑损伤患者主要是进行清除血肿、清理伤口、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吸氧等治疗。

采用上述方法对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治疗,虽然能够及时改善其病情、挽救其生命,但在治疗其偏瘫、失语、智力障碍等后遗症方面的效果不佳。

中医认为,颅脑损伤的病机是血脉受损,气机逆乱,导致气虚血瘀、痰湿阻络,气虚无力推动血运,使瘀血阻络,进而发生该病。

因此,应对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活血化瘀的治疗[6]。

2 用针刺疗法治疗颅脑损伤针刺疗法是中医特色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患者进行针刺治疗时,可通过刺激其相关穴位,借助全身经络的传导调整其机体气血与脏腑的功能,以起到扶正祛邪、平衡阴阳的作用。

进行针刺治疗具有疼痛感小、副作用少、操作简便的优点。

中西医结合序贯疗法治疗神经精神异常的临床分析

中西医结合序贯疗法治疗神经精神异常的临床分析
家 族史 。按 入 院先 后 次 序 分 为两 组 , 照组 和 治 疗 组 各 3 对 2
或相对亢进有关。喹硫平是 5 一羟色胺 2 A和多巴胺受体拮 抗剂 , 对多种受体都有阻滞作用 , 其主要 特点是锥体外不 良
反应 少 见 , 镇 静 作 用 相 对 比较 强 。 但
例 , 中治疗 组男 2 其 0例 , 1 女 2例 , 龄 6 一 0岁 , 年 O9 平均 年 龄 为 ( . .) , 均 病 程 为 (. . 年 , 照 组 3 7 5±7 岁 平 2 5 4 5±26 对 ) 2例 , 男 1 , l , 1例 女 0例 年龄 6 — 8岁 , 08 平均年 龄为(65±7 ) 7 . . 2
f18 1 1 : 一l
经过治疗后 , 治疗组 3 2显效 2 , O例 好转 l , 0例 无效 2 例 , 效率( 有 显效 +有效) 9 .%; 为 38 对照组显效 1 0例 , 好转
1 4例 , 效 8例 , 效 7 .% , 组 比 较 有 显 著 差 异 (> . 无 有 50 两 P0
示 ,采用 中西 医结合序贯疗法治疗 的在治疗第 8 周末 的疗 效明显好 于对照组 , 同时不 良反应也没有增多情况 , 以值 所 得临床推广 。
参 考 文 献
[] 1冯少彗 , 王锐 , 曾林 , . 等 喹硫平治疗老年期痴呆患者神经精神异 常研究 I1 J1 .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0 5 1()17 2 0 ,53:7 . [] 2 鱼爱 和 , 泉生. 典型抗精神 病药物 与体 重增a [ . 刘 非 nJ 药物不 良 ]
状 无变 化 。 同时 应 用 不 良反 应量 表 (E S评 定不 良反 应 。 T S) 1 统 计 学 方 法 . 4 采用 S S 30统计 软件包 进行 资料统计 ,< . P S1 . P O0 5代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康复效果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康复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了解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应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外科治疗术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5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外科治疗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奇偶数法随机分为各25例的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

结果:接受常规西医方案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评价中无效、有效、显效以及见效率数据分别为4(16.00%)、13(52.00%)、8(32.00%)、84.00%,接受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对应数据分别为1(4.00%)、10(40.00%)、14(56.00%)、96.00%(P<0.05);接受常规西医方案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神识昏蒙、偏身麻木、言语蹇涩症候积分分别为(1.38±0.51)分、(1.42±0.40)分、(1.39±0.42)分,接受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对应数据分别为(0.67±0.33)分、(0.57±0.37)分、(0.45±0.29)分(P<0.05)。

结论: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使用中西医结合方案进行治疗,相较常规西医西药治疗方案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疗法;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康复效果;钻孔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前言高血压综合症作为一种具有庞大罹患人群基数的慢性疾病,其潜在风险同样可见一斑,在众多并发症中以心脑血管疾病的危害性与致死率最为严重,本次调研的主体———高血压性脑出血就是其中一种。

对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来说,颅内血肿清除术是目前临床中应用较多的治疗方式之一,但由于疾病本身特性影响,患者在术后往往伴随程度不一以及表现不同的认知功能障碍,所以患者在术后恢复治疗时期的诊治重点除常规控制血压等对症治疗内容外,认知功能的改善与恢复也是治疗重点。

脑卒中的中西医结合康复疗法

脑卒中的中西医结合康复疗法

脑卒中的中西医结合康复疗法脑卒中是指脑血管病的一种类型,是由于脑血管的突发性破裂或阻塞引起的脑部血液供应不足而导致的疾病。

脑卒中常见的表现有突发性头痛、失语、偏瘫、意识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脑卒中的康复治疗是脑卒中治疗的重要环节。

中西医结合康复疗法在脑卒中康复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从中西医结合康复疗法的概念、脑卒中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方法和应用效果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中西医结合康复疗法的概念中西医结合康复疗法是将中医和西医的康复疗法结合起来,对脑卒中患者进行综合性治疗的一种康复疗法。

中医是指采用中医学原理和方法,以调整人体阴阳平衡,促进气血流通为主要手段的医学体系。

西医是指采用现代医学原理和方法,以病因学、病理学、临床医学为基础的医学体系。

中西医结合康复疗法综合了中西医学的优势,采用了各种有效的治疗手段,从而提高了治疗效果,改善了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脑卒中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方法1、中医康复疗法中医康复疗法是中医学原理和方法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包括针灸、推拿、拔罐、艾灸等。

其中,针灸是将针刺入穴位,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促进气血流通,从而改善神经功能障碍。

推拿则是利用手法、指压、按摩等手段,刺激身体各个穴位,达到调节人体气血、缓解疼痛、改善血液循环的效果。

拔罐则是在患者的皮肤上用火烧罐子,造成负压,从而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疲劳和疼痛。

艾灸则是将燃烧的艾草放置在患者身体的穴位上,达到温热、通脉、活血、化瘀的效果。

2、西医康复疗法西医康复疗法是现代医学原理和方法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包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康复训练等。

其中,物理治疗主要是利用物理性因素对患者进行治疗,如电疗、磁疗、热疗、冷疗等。

语言治疗则是对脑卒中患者进行言语和语言能力的训练,促进患者的语言恢复和交流能力的提高。

康复训练则是通过运动、功能性训练等手段,促进患者的肌肉协调能力、平衡能力、行走能力等的提高。

3、综合康复疗法综合康复疗法是将中西医康复疗法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套综合性的康复治疗方案。

平衡针疗法

平衡针疗法

平衡针灸疗法共38个穴位,其中:头面部穴位9个上肢部穴位11个下肢部穴位11个胸腹部穴位7个头面部穴位共九个穴位1、升提穴:定位:位于头顶正中,前发际直上10cm,后发际直上16cm,双耳尖连线中点前2 cm处。

针刺特点:以针刺枕大神经分支与额神经分支出现的针感为宜针刺手法:针尖沿皮下骨膜外向前平刺4 cm左右针刺方向:平刺,进针约1.5-2寸针感:以局部强化性针感出现的麻胀紧沉为主功能:升阳固脱、益气固本、助阳止泻、补肾健脾主治:脱肛、子宫下垂、胃下垂等中气下陷性疾病2、腰痛穴定位:位于前额正中,人为地划一个“十”字,十字交点即为此穴针刺特点:以针刺滑车上神经或眶上神经出现的针感为宜针刺手法:上下提插针刺手法针刺方向:平刺,进针约1.5-2寸。

针感:以局部性、强化性针感出现的局部酸、麻、胀为主功能:活血化淤、调节神经、消炎止痛主治:腰部软组织损伤、腰椎间盘突出或膨出、强直性脊柱炎、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等3、急救穴定位:位于人中沟与鼻中隔连线的中点针刺特点:以针刺眶下神经或面神经出现的针感为宜针刺手法:一步到位针刺手法针刺方向:向上斜刺,进针约0.5寸。

针感:以局部性、强化性针感出现的局部酸、麻、胀为主功能:醒脑开窍、回阳救逆、抗休克、疗昏迷主治:休克、晕车、晕船、晕机等4、胃痛穴定位:位于口角下1寸,或下颌正中点旁开3cm处针刺特点:以针刺三叉神经第三支出现的针感为宜针刺手法:一步到位针刺手法针刺方向:平刺,进针约1-1.5寸针感:以局部性针感出现的局部酸、麻、胀为主功能:健脾养胃、活血化淤、健胃消食主治:急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急性胃溃疡、膈肌痉挛等5、鼻炎穴定位:位于颧骨下缘中点针刺特点:以针刺面神经颧支或下颌神经耳颞支出现的针感为宜针刺手法:一步到位针刺手法针刺方向:平刺,进针约1-1.5寸针感:以局部性针感出现的局部酸、麻、胀为主功能:退热止痛、消炎、调节N抗过敏主治:鼻炎、三叉神经痛、面瘫后遗症、面肌痉挛6、牙痛穴(又名失语穴)定位:位于耳垂正中处针刺特点:以针刺面神经下颌支出现的针感为宜针刺手法:上下提插或一步到位针刺手法针刺方向:直刺,进针约1-1.5寸针感:以局部性针感出现的酸、麻、胀为主功能:通牙关、开窍祛风、止痛主治:龋齿、牙外伤、牙齿过敏、急慢性牙髓炎等引起的各种牙痛7、明目穴定位:位于耳垂后耳根部,在下颌角与乳突之间凹陷处针刺特点:以针刺耳大神经或面神经干出现的针感为宜针刺手法:一步到位针刺手法针刺方向:斜刺,进针约1-1.5寸针感:以局部性针感出现的局部酸、麻、胀为主,或向面部放射。

神经系统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神经系统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02
中医对神经系统疾病认识
中医理论体系下的神经系统疾病分类
中风病
包括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主要表现 为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等。
痹证
包括风寒湿痹、风湿热痹等,主要表现为 肢体关节疼痛、麻木、重着等。
痿证
包括肺热津伤痿证、湿热浸淫痿证等,主 要表现为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等。
癫痫
主要表现为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抽 搐、口吐涎沫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
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各异,常见的症状包括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肢 体无力、感觉异常、语言障碍等。严重时可出现意识障碍、瘫痪甚至危及生命 。
诊断方法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如CT、 MRI等)以及实验室检查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判断。同时,还需排除其他可能 导致相似症状的疾病,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04 患者症状逐渐改善,肢体功能恢
复良好,言语清晰,生活质量明
显提高。
帕金森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案例剖析
01 患者情况
一位70岁女性患者,因手抖、 行动迟缓1年余就诊,诊断为帕 金森病。
02 西医治疗
给予左旋多巴等药物治疗,以 补充患者脑内多巴胺不足,缓 解症状。
03 中医治疗
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 平肝熄风、舒筋活络方剂,并 配合太极拳等运动疗法。
神经系统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 疗方法
汇报人:XX
2024-02-04
CONTENTS
• 神经系统疾病概述 • 中医对神经系统疾病认识 • 西医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现状 • 中西医结合治疗策略探讨 • 具体案例分析 • 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01
神经系统疾病概述

神经平衡疗法

神经平衡疗法

2、辨证治,避免盲目治疗和单一治疗的缺陷
采用整体辨证,个体化治疗,针对不同病情,采用不同方法,审因论治,分型对症治疗,通过泻其有余,补其不足的双向调理,使生物活性处于平衡状态,纠正大脑功能,保障中枢神经的正常传导,保持生理上的动态平衡。让患者感到心情舒畅,不郁闷不低落,不过度兴奋,舒张有度,使抑郁情绪恢复自然状态;同时避免了服用西药治疗过于抑制或过于兴奋的缺陷,这是治愈抑郁症的关键所在。
对于面部神经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及时了解一下,因为它毕竟跟我们的脸部挂钩。一旦我们患有面神经疾病,这样会特别影响我们的美丽所在,而且还会让我们非常的痛苦,再这样的环境中,我们确实应该多加了解一下问五行八卦、心情的高涨和低落、身境动静的介入造成人体神经平衡点的偏移,使组成人的血、气、神经三路通道不能互相协调、所以脑神经平衡疗法是一个激活抑郁、抑制兴奋的综合调理的医学手段。
5、平心治,就是在治疗过程中实施精神补养很重要
精神因素对疾病的发病和发展有很大影响,精神状态不佳容易影响到机体的阴阳、气血和脏腑的功能,同样当机体的阴阳、气血及脏腑功能紊乱时也会影响到人的精神状态,所谓“因郁致病”和“因病致郁”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治疗的同时,还要注重心理健康的调理。因此我院专家在治疗抑郁症过程中更注重的是调理气血,在补气理气的过程中实施精神补养,就是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把人的精神调整到最佳状态。
4、激活治,就是彻底激发人体自身的抵抗力,防止疾病的复方
对于抑郁症、躁狂症等精神障碍性疾病,中医之所以能治好病,是因为治疗对象不仅仅局限在病上,同时激活人体潜在的抵抗力,这一点也尤为关键。我院应用五步安神疗法就是针对病人的体质不同应用不同的药物来调整他的自愈能力,采用“人药合一”的策略来对抗抑郁症的复发。有效的药物治疗是疾病康复的“外因”,而人体的自愈能力却是“内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

神经内科疾病的中医治疗方法

神经内科疾病的中医治疗方法

神经内科疾病的中医治疗方法导言:神经内科疾病是指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神经和神经肌肉接合部)所发生的各类疾病。

西医在神经内科疾病的治疗中常常使用药物疗法和手术等方法。

而中医治疗方面,有其独特的理论和方法。

本文将就神经内科疾病的中医治疗方法展开论述。

一、中医理论基础神经内科疾病在中医理论中与气血失调和脏腑功能紊乱相关。

中医强调整体观念,认为人体的脏腑和经络紧密相连,同时也与气血运行密切相关。

因此,在治疗神经内科疾病时,中医注重调整气血运行,平衡脏腑功能。

以下将介绍部分常见神经内科疾病的中医治疗方法。

二、癫痫的中医治疗方法癫痫是一种由脑神经元过度放电引起的慢性疾病,西医常用抗癫痫药物进行治疗。

而中医治疗癫痫强调调整肝、脾、心等脏腑功能,平衡体内的阴阳失衡。

常用的中医治疗方法包括针灸、中药汤剂等。

此外,中医还强调癫痫患者的饮食调理,如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鸭蛋、蜂蜜等。

三、帕金森病的中医治疗方法帕金森病是一种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肌肉僵硬、震颤、运动迟缓等症状。

在中医看来,帕金森病与肝风、肝肾不足等有关。

因此,中医治疗帕金森病的目标是患者肝肾气血的调理。

常见的中医治疗方法包括针灸、推拿按摩、中药调理等。

另外,中医还推荐帕金森病患者适量参加太极拳、气功、步行等锻炼身体的活动。

四、脑梗塞的中医治疗方法脑梗塞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中医治疗脑梗塞的主要目标是疏通经络、消散瘀血。

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有穴位按摩、拔罐、艾灸等。

此外,中医还注重脑梗塞患者的康复训练,如进行语言训练、运动功能的康复、认知功能的提升等。

五、多发性硬化症的中医治疗方法多发性硬化症是一种以炎症和脱髓鞘为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常表现为神经炎症反应和脱髓鞘。

中医治疗多发性硬化症强调调整患者的肝肾功能,同时排除湿热等因素对病情的影响。

常见的中医治疗方法包括中药汤剂、针灸、推拿等。

此外,中医还推荐多发性硬化症患者适量参与瑜伽、太极拳等身体和心理的调节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医颅神经平衡疗法
中西医颅神经平衡疗法是重庆仁爱医院精神科联合医学界数十名神经内科专家教授,融合近30年来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疾病的临床经验组建课题,历时两年,采取中医和西医治疗精神疾病之所长,联合攻关科研而成。

本疗法适用于失眠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强迫症、焦虑症、恐惧症等多种精神性疾病。

该疗法传承国医精髓,运用现代医学尖端科技,具有诊断明确、定位精准、能针对病因治疗,更彻底杜绝精神疾病的复发,且无创无痛、恢复周期快,疗效可靠等优势,是目前医学界公认治疗精神疾病技术最为全面、见效最为快速、疗效最为显著、康复最为稳定的综合性一体化高新诊疗工程技术。

2012年11月“中西医颅神经平衡疗法”已被医学界和国家卫生部门权威认证。

并且自该疗法被广泛应用于精神疾病的临床治疗上之后,共接受患者并治愈各种精神疾病2万多例。

让参与此项疗法研制的徐汉伟教授不得不感叹道“‘中西医颅神经平衡疗法’果然有着惊人的疗效,成为了精神疾病的新一代克星!人类的大救星!”
技术结构:三维一体立体平衡组合
1、找准病因一个点
精神疾病是一组以表现在行为、心理活动上的紊乱为主的神经系统疾病。

主要有失眠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强迫症、焦虑症、恐惧症等多种病症。

所以其病因、病理极其复杂。

采用“中西医颅神经平衡疗法”,使用高端精密仪器对脑部进行全方位的扫描,电子分析系统自动分析出14种脑神经递质的状况。

其数据是疾病分析的主要根据,病因、病源可精确到点上!精确率达99.5%!
2、中西医结合全程护理一条线
精确的病因病源检测,保障了整个康复过程的进程和最终的疗效。

在针对各种精神疾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中西医颅神经平衡疗法”,中医、西医双管齐下的治疗策略,在患者内体融汇贯通,达到纯粹的中医或西医无法达到的治疗效果。

这种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策略,呈一条线似的贯穿于患者康复的全过程。

3、各种技术靶向施治更全面
“中西医颅神经平衡疗法”的最大优势在于能准确针对病因病源进行全方位的施治。

在“中西医颅神经平衡疗法”中,有各种中西药物治疗、仪器治疗等单项治疗技术,在找准病因病源的情况下,各种方式的治疗直达病源,达到修复坏死神经细胞、重新激活原有神经功能的目的。

另外,精神疾病病理极其复杂,“中西医颅神经平衡疗法”的各种靶向治疗技术能针对不同病因、病源有地放矢,全面彻底地根除疾病!
4、专家全程跟踪成立体
“中西医颅神经平衡疗法”是攻克各种精神疾病的利剑,重庆仁爱医院本着“为患者负责”的态度和原则,要求具有丰富医学知识、兼修心理学专业及临床经验的名医、专家坐诊,
亲自完成对前来就诊的患者全程施治,直到患者完全康复为止!
治疗原理:中西医结合立体平衡脑神经
原理一:中医辨证修复、抑制
“中西医颅神经平衡疗法”治疗各种精神疾病,其中使用针灸、中药等中医的治疗方法,其目的在于辩证地针对病源入手,纠正脑细胞功能紊乱,修复坏死神经细胞,改善自体细胞活性,抑制各类神经功能恶性发展,促进人体各个脑神经系统达到协调的最佳状态,以使人体血、气、神经三路通道能互相协调。

原理二:西医调控免疫、激活
西医在各种精神疾病的治疗过程中,主要有西药调控、物理治疗等手段。

科学地运用西药和中药搭配,促使药剂活性分子迅速透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受损脑神经细胞,增强免疫的功能。

另外,对受损神经细胞进行调控,能从根本上彻底清楚致病细胞,激活神经功能,最终使患者达到激活抑郁、抑制兴奋的平衡状态。

原理三:中西医结合平衡脑神经
科学地运用中医、西医搭配治疗各种精神疾病,其精髓在于取两者之所长,补两者之所短,从而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在治疗手段和用药方面,“中西医颅神经平衡疗法”拥有一套精密的配伍治疗,对清除病灶、平衡脑神经等康复环节具有神奇的功效!
技术优势:不可复制的准、全、奇、彻
病因检测技术之准
采用“中西医颅神经平衡疗法”,使用高端精密仪器对脑部进行全方位的扫描,电子分析系统自动分析出14种脑神经递质的状况。

其数据是疾病分析的主要根据,病因、病源可精确到点上!精准率达99.5%!
靶向施治覆盖之全
精神疾病病理极其复杂,“中西医颅神经平衡疗法”的各种靶向治疗技术能针对不同病因、病源有地放矢,辐射整个脑部疾病,能全面消除各种病症!
中西医结合法之奇
运用“中西医颅神经平衡疗法”治疗各种精神疾病,其精髓在于取中医之所长而补西医之所短,取西医之所长补中医之所短,从而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在治疗手段和用药方面,“中西医颅神经平衡疗法”拥有一套精密的配合方法,对清除病灶、平衡脑神经等康复环节具有神奇的功效!
病因病源根除之彻
在“中西医颅神经平衡疗法”用于各种精神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其临床效果表明,“中西医颅神经平衡疗法”不仅具有无创无痛、恢复周期快等优点,而且治愈后绝无复发的案例!病因病源根除之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