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尘埃落定》有感

合集下载

《尘埃落定》读后感二

《尘埃落定》读后感二

《尘埃落定》读后感二
《尘埃落定》这本书让我深有感触,它讲述了一个家族的兴衰
和传承,以及家族成员之间的情感纠葛。

在书中,作者通过细腻的
笔触描绘了每个人物的性格和内心世界,让人感受到了他们的喜怒
哀乐。

书中的主要人物都有着各自的烦恼和困扰,他们在家族的传统
和现实的压力下,不断地挣扎和奋斗。

尤其是家族的长辈们,他们
承载着更多的责任和压力,他们的选择和决定往往影响着整个家族
的命运。

而年轻一代的人物则在追求自己的梦想和幸福的道路上,
面临着各种挑战和抉择。

在读完这本书后,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家族的重要性和传统的珍贵。

家族是一个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承载着我们的过去
和未来,是我们成长和发展的根基。

而传统则是家族的灵魂,它代
表着家族的价值观和信仰,是我们前人留下的宝贵财富。

同时,这本书也让我思考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和抉择,有时候会迷茫和困惑。

但是,正如书中的人物一样,我们需要勇敢地面对挑战,坚定地走自己的
路,不断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和幸福。

总的来说,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它让我重新审视了家族和传统的重要性,也启发了我对人生的思考。

我相信,《尘埃落定》会对每一个读者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它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思考。

《尘埃落定》读后感范文5篇

《尘埃落定》读后感范文5篇

《尘埃落定》读后感范文5篇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

读后感也可以叫做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简单说就是看完书后的感触。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尘埃落定》读后感范文5篇,欢迎借鉴参考。

《尘埃落定》读后感范文5篇(一)昨天开始看的,白天没咋看,失眠的夜晚匆匆看完。

读着读着,有种自己看过《尘埃落定》故事梗概的幻觉。

并不是说《尘埃落定》不好,只是似曾相识的感觉。

说民族风情吧,会想起暑假读的《芙蓉镇》。

定位在那样的地方,又让我想起王明珂的那几本书。

主角,麦其土司的傻儿子,慢慢成长甚至变得不傻,让麦其土司变得前所未有的强大。

外部环境最初是模模糊糊的,后来清晰了些,最终土司制度土崩瓦解,终于尘埃落定。

他没有投降,也没有西逃去西藏,而选了死亡。

他是能让我们有些许共鸣的人物,却有时候显得特别遥远,他有时傻里傻气,有时聪明,至始至终也能看到他如何驾驭“下人”。

如果当爱情小说看,傻子绝不是理想中的爱人,他原谅背叛,不在意处女这种问题,也会为爱情昏了头,但爱情还是像昙花一现。

卓玛,塔娜,以及无数没有名字的女人,血缘和地位给了他太多。

土司的世界跟我们熟悉的世界也迥然不同。

读完小说,感觉了解了一点儿另一个世界。

命运不能解释,塑造面对命运的无助也许哼感人吧《尘埃落定》读后感范文5篇(二)《尘埃落定》是青年藏族作家阿来的小说,曾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

小说描写一个声势显赫的康巴藏族土司,在酒后和汉族太太生了一个傻瓜儿子。

这个人人都认定的傻子与现实生活格格不入,但却有超时代的预感和举止,并成为土司制度兴衰的见证人。

小说展现了独特的藏族风情及土司制度的神秘。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简直可以用"享受"二字来形容都不为过,生动形象的语言为我们勾勒出了秀丽恢宏的蜀藏河川风光,还有那古老而又神秘的藏族风情和土司历史。

这是独属于藏族文化的历史载体,在历史的长河里熠熠生辉。

尘埃落定读后感

尘埃落定读后感

尘埃落定读后感
《尘埃落定》是一本让人深感震撼的小说。

通过主人公的经历,作者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残酷。

小说中的故事情节扣人心弦,让人不禁为主人公的遭遇而感到心痛和悲哀。

在小说中,主人公经历了种种不幸和挫折,但他始终没有放弃
对生活的希望和追求。

他用自己的努力和勇气,不断挑战命运的安排,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幸福。

这种顽强的生命力和乐观的态度让人
深受感动,也让人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和勇气。

另一方面,小说也揭露了社会的黑暗面和人性的丑陋。

在这个
世界上,有太多的不公平和不公正,有太多的人在为生存而挣扎,
有太多的人在为了利益而互相伤害。

小说中的一些情节让人感到心
痛和愤怒,让人对社会的现状感到不满和愤慨。

然而,小说最终以主人公的幸福结局为结束,给人以希望和力量。

它告诉我们,尽管生活中有很多的困难和挫折,但只要我们勇
敢面对,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找到自己的幸福。

同时,它也提醒
我们,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丑陋需要我们去改变和反抗,让世界变
得更加美好和公正。

读完《尘埃落定》,我深深地被小说中的情节和主题所感动。

它让我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和勇气,也让我对社会的现状有了更多的思考和反思。

这是一本让人不仅可以感受到情感的震撼,也可以得到精神上的启发和鼓舞的好书。

尘埃落定读书心得总结(三篇)

尘埃落定读书心得总结(三篇)

尘埃落定读书心得总结《尘埃落定》是一本以传奇武侠为题材的小说,作者辛文杰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想象力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本书以主人公冯承尘为中心,描绘了他从一个平凡普通人成长为一代传奇的过程。

在我阅读完这本书后,我深感震撼和思考,对于书中所揭示和探讨的主题有了更深的理解。

下面是我对《尘埃落定》的读书心得总结:首先作为一本武侠小说,《尘埃落定》充满了紧凑刺激的情节和激烈的战斗场面。

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对话,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每一场战斗的残酷和紧张。

同时,书中的角色设计也非常饱满和立体,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故事线,使整个故事更加丰富多样。

我在阅读过程中,很容易被其中的情节吸引,时常忍不住翻到后面看个究竟。

尤其是书中的高潮部分,情节扣人心弦,让我无法自拔地沉浸其中。

然而,《尘埃落定》并不仅仅是一本普通的武侠小说,作者通过故事中的冲突和人物的成长,探讨了一系列深刻的主题。

其中最重要的主题之一就是命运与自由。

在书中,主人公冯承尘从一开始就感觉到自己注定有着与众不同的命运,他所面对的困难和危险也远超过常人。

然而,冯承尘却一直努力追求自己的自由和独立,他不愿意被命运束缚,试图通过自己的力量来改变自己和他人的命运。

这个主题的探讨使得整个故事更加深入人心,引发了我对于人生意义和人类自由的思考。

另一个值得讨论的主题是师徒关系和传承。

在《尘埃落定》中,冯承尘拥有了几位重要的师父和指导者,他们不仅教给冯承尘武艺和技巧,更教给他关于人生的智慧和道德。

师父和弟子之间的关系被书中细致入微地描绘出来,读者可以感受到其中的深情厚意和师徒之间的相互依赖。

通过这种关系的建立和传承,冯承尘得以不断成长和提高自己的能力,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此外,《尘埃落定》还涉及了一些关于人性和道德的议题。

在书中,作者描绘了一系列复杂的人物关系和矛盾的心理。

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挣扎和抉择,他们在利益和道义之间作出了各种选择。

通过这些描写,作者传达了人性的复杂和多样性,以及人们在现实中所面临的道德困境。

《尘埃落定》读后感4篇

《尘埃落定》读后感4篇

《尘埃落定》读后感4篇《尘埃落定》读后感1当我读了矛盾文学奖获奖书系之一的《尘埃落定》时,便被作者阿来笔下神秘的世界吸引住了,也有很深的感触。

一个声势显赫的康巴藏族土司,在酒后和汉族太太生了一个傻瓜儿子。

这个人人都认定的傻子与现实生活格格不入,却有着超时代的预感和举止,成为土司制度兴衰的见证人。

小说故事精彩曲折动人,以饱含激情的笔墨,超然物外的审神目光,展现了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土司制度的浪漫神秘。

老麦其土司有两个儿子,大少爷聪明勇敢,被视为当然的土司继承人;二少爷天生愚钝,很早就被排除在权力继承之外,成天混迹于丫环仆役的队伍之中,耳闻目睹着奴隶们的悲欢离合。

麦其土司在黄特派员的指点下在其领地上遍种。

很快暴富,并迅速组建了一支实力强大的武装力量,成为土司中的霸主。

眼见麦其家因鸦片致富,其余的土司用尽心计,各施手段盗得了种子广泛播种,麦其家的傻少爷却鬼使神差地突然建议改种麦子,于是在高原地区漫山遍野花的海洋里倔强地生长着麦其家的青青麦苗。

是年风调雨顺,小麦丰收,而其他土司的土地上鸦片供过于求,阿坝地区笼罩在饥荒和死亡阴影下。

大批饥民投奔到麦其麾下,使得麦其家族的领地和人口达到空前的规模。

就在各路土司日坐愁城,身临绝境之时,却传来二少爷开仓卖粮,公平交易的喜讯。

这足以看出这个所谓的傻瓜少爷超前的目光和超人的智慧。

很快,在二少爷的官寨旁边出现了一片帐篷,酒肆、客栈、商店、铺门,应有尽有。

在黄师爷的建议下,二少爷逐步建立了税收体制,开办了钱庄。

这样,在古老封闭的阿坝地区第一次出现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商业集镇雏型。

这位二少爷虽然被人们认定为傻子,但他为阿坝地区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我认为他应该是一位英雄。

可是这又引起了他那哥哥仇恨的目光,就这样,一场家庭内部关于继承权的血雨惺风又悄然拉开了帷幕。

后来,在解放军进剿国民党残部的隆隆炮声中,麦其家的`官寨坍塌了。

纷争、仇杀消弥了,一个旧的世界终于尘埃落定。

说来也有趣,傻少爷背负了痴呆的名声,却担当着智慧的化身。

尘埃落定读后感

尘埃落定读后感

尘埃落定读后感
《尘埃落定》是一部充满着悬疑和情感的小说,它讲述了一个充满谜团的故事,让人不禁为主人公的遭遇而心疼。

在读完这部小说后,我深深地被故事所吸引,也对其中的一些情节和人物产生了很多的思考。

故事中的主人公经历了一系列的挫折和困难,但她始终没有放弃,最终找到了自己的答案。

这让我深受鼓舞,也让我明白了在生活中面对困难时,坚持和勇气是多么的重要。

另外,小说中的情感描写也让我感动不已。

主人公和其他角色之间的情感纠葛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人性的复杂和情感的纠结。

有时候,我们的内心会因为情感的纠葛而痛苦不堪,但在小说的结局中,一切尘埃落定,让我感到了一丝宽慰。

总的来说,这部小说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的共鸣和感悟。

它不仅是一部悬疑小说,更是一部充满温暖和感动的作品。

读完《尘埃落定》,我对生活和情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内心。

希望以后还能有更多这样优秀的作品能够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情感的真挚。

读《尘埃落定》体会五篇

读《尘埃落定》体会五篇

读《尘埃落定》体会五篇读《尘埃落定》体会1今天无聊的我站在房间的窗台前,望着楼下的一块空地方上,停放着很多的汽车。

那都是邻居的私家车。

望着望着,涌上心头的竟是无比的落寞情绪……“或浓或淡忧郁的思绪之外,是谁幽怨的歌声跋山涉水氤氲而来,为我喑哑的心琴伴唱?重蹈旧日的足音,曾经轻轻叩响的幽谧的山路,把孤独的心事越走越远。

”记得小时候,楼下的停车区还是长满青草的小草地,春天,各种颜色的花在阳光下微笑,童年的我总喜欢在小草间欢笑,让汗水滴在花朵上,小草上,在阳光的照射下,快乐的蒸发。

小时候的中午,不管阳光有那么的猛烈,我依然非常尽情的游玩,在小小的草地之间舞蹈旋转。

尽管到家后总是被臭骂一顿,在厕所里用水冲去汗的那瞬间,我感到莫名的幸福,现在才知道,那幸福,是今后我一辈子也不再拥有的欢乐了。

吃了午饭,还是喜欢爬上我房间里的窗台,伸出小脚丫,晃来晃去,因为我舍不得阳光温柔的安抚,是它那热热的气息带给我童年无比的幸福,没错,我喜欢和阳光玩游戏。

红扑扑的小脸蛋倔强的抬起来,眯着眼睛看太阳,微笑一声:明天我再和你玩游戏……那是怎样的一种怀念,怎么的深深追悼远去的幸福。

面对自己最初的纯真,最原始的快乐,不掺杂任何污秽的幸福,我才知道回忆是最让人心痛的举动。

无语静立于难忘的记忆里,我的眼眶模糊了……在残酷的现实生活中,我总在寻找独处的黑影,躲在里边,努力地去挽留那稍纵即逝的感觉和幸福。

我总是让虚伪的表面在日常生活中流露,但在自己的夜晚,我才明显的感到孤独和无助。

多少朋友都来去匆匆,无法一起编制童话的梦,因此我不在渴望有知心的朋友和我一起畅谈未来人生,因为生命的最后一段路,还是要自己一个人走过。

就让我身边的人行色匆匆,变幻无常,我依然是我。

分别前的“多多联系”在时间的流逝里,显得苍白无色。

我不爱显得多愁善感,我不爱我的写作有太多细腻的文字,我想做一个实实在在的女孩,不希望用忧郁而涣散的眼神代替我的双眸说话,我要像小时候一样,感受阳光的温暖,我还想和阳光交流。

《尘埃落定》阅读体会

《尘埃落定》阅读体会

《尘埃落定》阅读体会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

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尘埃落定》阅读体会”,以供大家参考!《尘埃落定》阅读体会1用多半天的时间读完了这本三十一万字的小说,速度说快也不快说慢也不算慢。

毕竟这是一本小说,也就没有那么深入细细的去品味。

读完之后心中才有了,一种一切都尘埃落定的感觉。

在读这本书时,我一直感觉像是在重读《巴黎圣母院》,只不过与《巴黎圣母院》相比较起来,这本书显得更好懂些。

《尘埃落定》中作者以麦其土司甲一个傻瓜儿子的视角兼用写实与象征表意的手法,轻巧而富有魅力地写出了藏族的一支康巴人在土司制度下延续了多代的沉重生活。

作者以对人性的深入开掘,揭示出各土司集团间、土司家族内部、土司与他的人民以及与国家民党军阀的斗争。

作者阿来在小说中给读者营造了一种浓厚的藏族氛围。

令我惊奇的是在全书中,竟然都没有提土司“傻瓜”儿子的名字,或许这也是作者有意为之。

但是这个傻儿子做的事情都是那么的顺应人心,具备领袖应有的心胸与胆魄。

却在一些平常的事中尽显愚态。

如果从书中的“我”的心理描写来说,“我”并不傻而且是异常的聪明,只不过在做一些事情时脑子就不够用了。

最后也对他的死感到惋惜,但是这也是他自己选择的结果。

如果不是在这个朝代更迭,战乱动荡的时代,或许他也会是一代杰出的土司。

但是任何事物只能顺应历史的潮流。

《尘埃落定》初版于1988年3月,荣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

《尘埃落定》阅读体会2这是一片”骨头把人分出高下”的土地,土司制度下的自由民、奴隶,让”当一个小小土地上的王者”成为一种至高无上的梦想,而作者以一个被”骨头”赋予了至高权力的”傻子”的视觉,来让读者观察到许多”聪明人”的做法,不过是相信土司制度下保护层,也明白到了故步自封,自以为是终将会被时代所淘汰,而”傻子”正是有一种大智若愚的前瞻性,他说:”人其实是害怕真实的”所以父亲害怕传位给他,”聪明人”哥哥害怕他的竞争,因为他就是真实,而”聪明人”们就一直沉浸在自己的虚空中,而不能直面不去”忧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尘埃落定》有感
《尘埃落定》—一本洋溢着浓厚的高原气息的如诗歌般清秀、灵动的小说,自翻开卷首的那一刻起,美得令人心悸的雪域画卷便一路铺展绵延而来:阳光落在雪山上的清澈光辉;野草与青稞的梦幻交织;堡垒森严的土司赛城;夹杂着权力和火药的飞雪尘埃;穿行于西藏的健壮男人和淳朴女人……
这一切不仅扎根于小说的灵魂,也融入了作者的意绪和激情,更把我的眼球吸引到一个从来没见过的地方——西藏与四川阿坝的交界处,西藏是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地方,深沉高洁的沃土,古老热情的民族,原始自然的生活方式,奇异的宗教信仰,这一切都为自小在西藏长大,并且耳濡目染她的文化的阿来提供了素材,因此,他把康巴土司家族的兴衰作为题材,阐述了自己对其历史及人文的认识和思索。

阿来曾凭借这部小说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更有人曾预言,阿来会凭借这部小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小说讲述了一个虽不繁杂却跌宕起伏,辗转迷离的故事:
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在遥远的西北部四川和西藏交界的地方,生活着康巴藏族,这里的藏族被称为“嘉绒”,他们信仰藏传佛教,当地的藏族人民被十八家土族统治着,麦琪土司便是其中一个声势显赫的康巴藏族土司。

老麦琪土司有两个儿子,大儿子为藏族太太所生,聪明勇敢,是理想的麦琪土司的继承人人选,二儿子是麦琪土司抢来的汉族太太生的,天生愚钝,整日和丫鬟卓玛厮混,被大家当做“公认的傻子”,家里仆人的孩子也都乐意跟二少爷玩,在他们眼里,二少爷只是一个“十足的傻子”,二儿子也就这样日复一日的在土司家生活着,耳濡目染着奴隶们的悲欢离合,似傻非傻的冷眼观察着这一切。

后来,国民政府派来了一个黄特派员到麦琪土司家,在黄特派员的指点下,麦琪土司开始在其领地内广种罂粟,贩卖鸦片,很快,麦琪土司凭借贩卖鸦片暴富并组建了一支实力强大的武装力量,成为土司中的霸主。

眼见麦琪家族因为种植鸦片而暴富,其他的土司也纷纷效仿,偷来种子在自己的领地内播种,而这时,“天生愚钝”的二少爷却突然建议种植麦子。

恰巧这一年,内地遭逢旱灾,地里颗粒无收,饥荒在整个阿坝地区开始蔓延,大批的人员死亡,各土司损失惨重,大批大批的难民纷纷投奔到麦琪土司的部下,麦琪土司家族迅速庞大,此时的二少爷也因此得到了女土司漂亮的女儿塔娜。

同时,傻二少爷还决定进行粮食交易,将粮食卖给各土司。

因为二少爷的帮助,各路土司纷纷度过了饥荒,为答谢二少爷,各路土司纷纷到二少爷的官寨庆祝,而就在此时,二少爷的官寨周围出现了一片片的帐篷,酒楼客栈,歌榭勾栏,处处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

后来,黄师爷建议二少爷建立税收体制,二少爷依照黄师爷的建议逐步建立起税收体制,并开办了钱庄。

就这样,在古老封闭的阿坝地区第一次出现了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商业集镇雏形,古老的阿坝地区开始逐渐的发展起来,二少爷也因此深受大家的爱戴和尊崇。

眼见二少爷如此受爱戴,土司家族在二少爷的带领下,蒸蒸日上的发展,大少爷嫉妒之心日渐加深,他暗自谋算着争夺二少爷得来的一切,一场争名夺利的家族继承权的战争也因此展开……
终于,解放军攻到阿坝地区,二少爷决定率全体民众迎接解放军的到来,而小酒店主却迫使二少爷率众人逃往麦琪土司官寨,在与解放军的激战中,二少爷受伤被俘,后来他主动投诚,并与失散的妻子重逢,最终,封建奴隶制度结束了,一个旧的世界尘埃落定,一个新的世界正在拉开帷幕……
在《尘埃落定》整部小说里,傻二少爷的行为常常是常人所不能理解的,他经常和卓玛以及仆人的子女一起打闹,常常做出些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但细细想来,却又处处表现
出大智若愚,似乎在以这样一种特别的方式来维持自己在这样一个庞大复杂的大家族里艰难的生存。

可以说,二少爷身边的人都是具有智慧的,他们精明的算计着土司家族里的一切,就如他老谋深算的父亲麦琪土司,精明毒辣的大少爷哥哥,美若天仙却水性杨花的妻子以及形形色色的其他土司,他们因为二少爷的“傻”而忽略了他成为麦琪土司家族继承人的可能,没人可以准确的判断傻二少爷的心思,他们不知道他究竟是傻孩时聪明绝顶,通过傻二少爷的内心和眼睛,给人们展现了复杂的亲情、爱情和形形色色的世人,土司家族从繁荣昌盛到快速土崩瓦解的历史。

傻二少爷是这段历史唯一的见证人,在他的眼里,不含有任何主观因素的真实反映了那一段真实残酷的历史。

看完《尘埃落定》,不自觉的把它和《阿甘正传》两个故事联系起来了,在这两个故事里,主人公都是有点憨厚,傻乎乎的人,他们的经历都是奇遇,也是时代历史在他们身上的折射。

阿来笔下的傻二少爷时不时透出聪明和睿智,并且从小到大,似乎冥冥之中有人为他引路,适时的出现在他的生活中,把他塑造的更加传奇。

而阿甘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的执着和专注,他本身有一种令人感动的力量。

可以说,傻二少爷和阿甘这两个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都能给人以一种哲理和思考,他们经历各不相同,但他们的故事却能很好的互补,让人看到这两个有点“傻”的人眼中的独特却又类似的世界。

尽管周围世界是不公平的,但是他们仍坚持以自己的方式生活着,坚持爱着这个世界,以自己独特却又略显笨拙的方式完美的诠释着生命的意义。

看完整本书,我也曾上网浏览了一下大家对这本书的看法,书的评价很高,但是,对于书中的二少爷傻傻的形象,人们是褒贬不一的,有人认为这个形象过于夸张,不能真实的反应生活,不符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些脱离现实的轨道,而有的人则是比较欣赏二少爷的这个形象的,他们认为正是因为有了二少爷的疯疯癫癫,才有了整本小说天马行空的叙述空间,才使这部小说有了开合自由的气度。

对于我而言,我是比较欣赏二少爷这个形象的,我认为正是因为有了二少爷这一形象才使小说里种种荒诞离奇的行为有了现实的基础,他们本身便是生存在一个比较特殊的环境中,二少爷形象的塑造是与小说所设置的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的,可以说,二少爷的形象与小说的人物的生存环境的描写是相辅相成的,因为只有那样的环境才能促使二少爷这种性格的形成,也只有那样的环境才能完美的包容二少爷这种人物形象的存在。

黑格尔曾经说过“存在即合理”,二少爷这一形象即存在了,必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我想,也正是因为有了二少爷这一形象的存在,才有了小说如此丰富多变的人物形象。

整本书,作者以诗一般的语言展开描述,文笔所及之处无不展现着西藏以及四川交界处独特的自然和人文风情,在感受小说曲折生动的情节的同时,又能根据作者诗意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幅美丽的景象,读书的过程也便成了一次感受西藏四川阿坝交界处独特风土人情的文化之旅了。

记得《尘埃落定》曾有过这么几句话“我看到土司官寨的倾倒,腾起了大片尘埃,尘埃落定后,什么都没有了,是的,什么都没有了,尘土上连个鸟兽的足迹我都没有看到”。

读完这几句时,眼前不禁浮现出一副凄凉的画面:
荒凉的土地上,腾起一片一片的尘埃,四下无物,荒无人烟,太阳也折射出一股暗淡的光芒,仿佛整个世界在哪个大家猝不及防的瞬间就会消失了,周围安静的升腾起一股恐怖诡异的味道,偶尔几只丑陋的野鸟飞过也很快就飞走了,不愿在这里做过多的停留,整片土地就像是刚经过激烈战争的荒凉的战场,战鼓的声音由远处飘来,忽远忽近……可是,在即将迟暮的时候,在太阳下到海平面以下的那个瞬间,有株野草自海平面向内陆迅速的生长蔓延过来,整个大地有迅速有了生机,葱葱拢拢的一片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