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 不要轻信可疑的陌生人不跟陌生人走
8第八课 《警惕陌生人》

第八课警惕陌生人学习目的:对陌生人应保持警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目标:1、知道生活中的陌生人是存在一定危险的。
2、知道陌生人惯用的一些欺骗手段。
3、不轻信陌生人的话,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知道一些陌生人骗人方法。
4、学会和陌生人交往,学会识别身边的骗子,有警惕性地保护自己。
学习过程:一、激情导入、引入话题:1、回顾童话内容:师:同学们,你们看过白雪公主的故事吗?师概括故事:白雪公主非常的善良、非常的美丽,可是故事里有个狠毒的皇后,她因为嫉妒白雪公主的美丽而多次设法害白雪公主,幸好每一次都被爱帮助人的小矮人救活了。
师:好,现在请同学们来欣赏、回忆一段小影片吧。
(调动积极性)2、欣赏故事,学习生词陌生人。
⑴播放的内容是白雪公主中哪段故事?(白雪公主被毒死的小片段)⑵来敲门的人是谁?(揭示:皇后扮演的老巫婆)⑶白雪公主为什么会昏倒?(因为她吃了有毒的苹果,那是老巫婆骗她的,是要毒害她的)。
⑷假如现在老师带你们去见白雪公主,你会对她说什么话?(引导学生大胆说出自己心中的想法)。
教师小结:小朋友们刚才说的都非常好,一个人独自在家时不能随便开门,不能随便相信不认识的人的话,不认识的人叫陌生人,对陌生人要小心警惕。
二、图画故事:一只公鸡出来散步。
突然,狐狸挡住了公鸡的去路。
狐狸说:“公鸡先生,一个人去哪里呀?物品陪陪你吧!”公鸡知道狐狸没安好心,心想:“怎么办呢?”公鸡想了想,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公鸡对狐狸说:“谁说我是一个人?狗哥哥就跟在后面呢!”狐狸一听害怕了,撒腿就跑。
公鸡开心地笑了,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吓跑了狐狸。
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师:公鸡识破了狐狸的阴谋诡计,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吓跑了狐狸,没有上当受骗。
可是,你们知道吗?并不是所有的小朋友都象公鸡这样警惕,他们很容易就被骗了。
请看,这里有两个例子就是轻信陌生人的话时被骗走的。
情景一:有一天傍晚,5岁的小蒙正在路边挖沙子玩,这时一个陌生的男青年热情地凑过来和蒙蒙一起“建城堡”,还送给他一支漂亮的小水枪。
不要轻信可疑的陌生人课件

•大家对这一课 有什么疑问或题呢?
• 还记得小红帽和狼外婆的故事吗?在我们 的周围,也有一些人像狼外婆一样,打着 各种幌子,到处骗取人们的信任,然后实 施各种罪犯活动。记住:坏人常常会把自 己伪装起来!我们只有提高警惕,机智应 对,才能揭穿骗局,使坏人的阴谋无法得 逞!
• 当你一个人在家时, 如果有陌生人敲门 你会怎么办?
小妙招
1、有人敲门时,先从门镜里看看是谁;如果不认识, 坚决不开门。即使陌生人以家长的同事、朋友或 远方亲戚等身份要求开门,也不能轻信。 2、不要和可疑的陌生人交谈,更不能回答他们过多 的问题。 3、不要把大人不在家的消息透露出去 4、遇到陌生人不肯离去,或坚持要进入室内时,可 以拨打报警电话或者到阳台、窗口高声呼喊,向 邻居等救助,将陌生人吓走。
•你还有哪些应对陌生人敲门 • 你还有哪些应对陌生人敲门 •的高招?和小伙伴们一起 的高招?和小伙伴们一起分 •分享吧!
享吧!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 坏人常常伪装成各种身份,如 父母的同事或朋友、推销员、 送货员、水电工及修理人员等。 只要我们保持警惕,善于动脑 筋,揭开他们的面具并不难。
• 小玲的父母在外地打工。一天,一个陌生人 来学校找小玲,说自己是她爸爸的同事,要 带她去车上取爸爸捎来的礼物。半信半疑的 小玲假装到教室里拿东西,趁机给爸爸打了 个电话。原来,爸爸根本就没有托人捎礼物 来。小玲立即告诉了老师。很快,警察叔叔 就来到学校,抓住了骗子。事后,大家都夸 小玲机灵,小玲也暗自庆幸自己多留了个心 眼。 • 说一说,小玲的机智表现在哪些地方?如果
安全教育-防范陌生人安全伴我行

《安全教育》活动课设计【活动主题】《防范陌生人安全伴我行》【活动选材】中小学专题综合教材五年级第二编《安全教育》第八课《与陌生人慎交往不宜轻信不上当》【背景分析】现在的学生生活在家人的关爱庇佑之中,没有任何防范意识,因为他们觉得有父母在,父母一定会保护好自己不受任何伤害,所以并不需要知道安全常识。
班里的学生又均是外地打工子弟学生,家长没时间也没有精力教育孩子关于安全防范的知识。
【设计理念】社会上存在着形形色色的人,即使是坏人,当他们混在人群中时,我们从外观上是发现不了的,尤其是单纯可爱的孩子们。
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宝贝,家长不可能时时刻刻照顾的到,所以要让孩子自己多一份小心,多一份平安。
【活动目的】1. 了解与陌生人交往中应当注意的安全问题。
2. 掌握与陌生人交往的一些方法。
3. 形成与陌生人有效接触的意识。
【活动地点】二年级(2)班教室【活动准备】1. 故事《狼和七只小羊》、舞蹈《我不上你的当》、儿歌。
2. 制作课件展示相关内容:歌曲、主题、与主题相关的内容、图片3. 全体同学搜集有关防范陌生人的资料。
4. 出一期防范陌生人为主题的黑板报。
【活动过程】一、宣布《防范陌生人安全伴我行》主题班会现在开始(合)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甲:二(2)班“防范陌生人安全伴我行”主题班会(合)现在开始。
乙:现今社会上存在着形形色色的人,即使是坏人,我们从外观上也是发现不了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具有安全防范意识。
甲:没错,多一份小心,就多一份平安。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陌生人,面对陌生人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乙: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听一听《狼和七只小羊》的故事,看看小羊是怎么应对狼的呢?(一)讲故事《狼和七只小羊》师:从前有只老山羊,它生了七只小羊,并且像所有母亲爱孩子一样爱它们。
一天,它要到森林里去取食物,便把七个孩子全叫过来,对它们说:“亲爱的孩子们,我要到森林里去一下,你们一定要提防狼。
要是让狼进屋,它会把你们全部吃掉的一一连皮带毛通通吃光。
小班安全教案详案及教学反思《不要跟陌生人走》

小班安全教案详案及教学反思《不要跟陌生人走》《不要跟陌生人走》自我保护教育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何谓陌生人及与陌生人保持安全距离的重要性。
2.掌握如何拒绝陌生人的请求、告知他人以得到帮助。
3.学习相关自我保护技巧。
4.培养孩子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
1.什么是陌生人及陌生人带来的危险。
2.怎样判断一个人是否陌生人。
3.遇到陌生人时应该怎样做。
4.告知他人以得到帮助。
三、教学过程:
1.导入(引导学生开展谈话环节):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询问学生是否有发现身边的陌生人,他们是如何应对的。
2.新课介绍:
教师通过图片展示陌生人的背景、行为特征以及可能带来的危险情况,向学生讲解何为陌生人及陌生人的危害。
3.示范行为:
教师通过分角色扮演的方式,示范遇到陌生人时的正确应对方式,并重点指出一些技巧和指导,例如不回答陌生人的问题直接寻求他人帮助、远离陌生人等。
4.分组活动:
教师将学生分为小组,让每个小组自由讨论遇到陌生人时应该怎么做,并向全班呈现他们的观点和建议。
5.小结:
教师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强调拒绝与陌生人接触的重要性,并再次强调自我保护的重要性。
6.作业:
要求学生回家向家长讲述今天的学习内容,并请家长帮助学生进一步强化自我保护意识。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图像、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能够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陌生人带来的危险。
通过小组活动和家庭作业,能够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并能够向家长传递相关的教育信息,达到与家校共同呵护学生安全的目的。
不跟陌生人走ppt课件

挥手示意
1.孩子面对陌生人的一种有效方式,可以在不失礼貌的情况下拒 绝与陌生人交往,其重要性如下: 2. 预防陌生人犯罪。孩子与陌生人接触时需要保持警惕,挥手示 意让陌生人知道孩子已经警觉,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陌生人 针对孩子进行犯罪。 3. 建立自我保护意识。孩子通过挥手示意学会了拒绝陌生人接触, 不仅可以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也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自我保护意 识,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02
有礼有节:遇到陌生人保持礼貌
Courtesy and courtesy: maintain politeness when encountering strangers
拒绝陌生人
1. 首先,让孩子了解什么是陌生人。通过给孩子讲解,引导他们认识到身边出现 的不熟悉的人,也就是所谓的陌生人,有可能会不安全,需要保持警惕。
保护自己安全
1.教育孩子不轻易跟陌生人说话,更不要随便跟陌生人走。 2.给孩子提供各类联络方式,例如电话、家庭地址以及父母 名字等等,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向父母求助。 3.尽量避免与陌生人接触,例如不要在路上接受陌生人的礼 品或美食。
学会避险
1. 不轻易与陌生人接触。告诉孩子们,在外面玩耍时, 如果有陌生人接近或者搭讪,一定要保持警觉,不要轻易 接近,更不要跟他们走。 2. 给予常识性的安全教育。指导孩子们如何识别危险, 如何报警求助,如何应对突发情况等常识性安全教育,培 养孩子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防止遇到危险时手忙脚 乱。
VIEW MORE
勿信诱骗陌生人
防止孩子被陌生人绑架、诱骗的重要措施之一 。首先要让孩子认识到“陌生人”不一定都是 坏人,但应该保持警惕,避免随意接受陌生人 的邀请或礼物。其次,家长应该与孩子定期进 行安全教育,例如如何拨打110、怎样寻求帮 助等。最后,监管孩子使用网络的时间和内容 ,防止受到网络陌生人的骗局。以上这些都能 帮助孩子养成正确的安全意识,减少被陌生人 诱骗的风险。
小班安全说课稿《不跟陌生人走》课件

陌生人
活动准备
PPT
小视频
形象性
直观性
小班幼儿
抽象逻辑
学情分析
情景导入法
角色体验法
教法学法
多媒体教学法
多感官参与法
讨论幼儿应成为活动的主体,教师作为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应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与幼儿进行有效的互动。”
皮亚杰:“儿童所获得的巨大成就主要不是教师传授,而是出自儿童本身,是儿童主动发现、自发学习的结果。”
儿歌学习巩固认知
延时符
生活即教育,教育为生活,把活动与日常生活方式融为一体,将教育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教育凸显价值!
请多指导!
设计意图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跟陌生人走。
了解陌生人所具有的危险性,树立初步的防范意识。
重点
难点
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
一个活动当中最能体现课题目标的部分,便是活动的重难点部分,如果抓住重点就能合理安排整个活动,使活动进程有的放矢。
活动目标: 1、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能跟陌生人走,防止上当受骗。 2、提高幼儿对陌生人的辨别能力,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设计意图
活动目标
活动准备
学情分析
教师教法
幼儿学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就是教育,在生活中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
活动过程
情景导入激起兴趣
视频介入突破重点
什么是陌生人?皮皮能跟陌生人走吗?如果陌生人强行抱走,又要怎么办呢?如果真的被带走的话会有什么后果?
安全教案《不跟陌生人走》

不跟陌生人走活动目标:1、树立幼儿初步的防范意识。
2、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3、引导幼儿了解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跟陌生人走。
活动准备:1、排练情景表演:小红没上当。
2、录制有关轻信陌生人上当受骗的内容。
如:自己在家时随便给陌生人开门,随便吃陌生人给的食物,在公共场所迷路了随便跟陌生人走等造成不良后果,选择适合幼儿看的有关打击拐卖儿童的记录片。
活动过程:一、请幼儿观看情景表演“小红没上当”,教师在主要部分给以提示。
二、讨论,提升经验1、引导幼儿讨论:小红如果轻信了陌生人的话,会出现什么后果?并说一说如果自己遇到了这样情况时应采取怎样的做法。
2、观看并讲述录象内容,引导幼儿明白遇事要动动脑筋,不要轻易上当受骗。
3、幼儿展开讨论,说出自己的看法,教师将幼儿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以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4、开展“有奖竟猜”游戏,可将幼儿分为男女两方,提问问题,幼儿迅速且较完整的说出想法,答对的一方可奖一朵小红花。
(1)在商店里,不小心和家人走失里,你该怎么办?(2)在家门口玩,有不认识的人要带你去玩或去买东西吃,你该怎么办?如果有人强迫你走,你该怎么办?(3)你一个人在家时,若有人敲门或门铃向了,你该怎么办?(4)在幼儿园里玩,有不认识的人来接你,你跟他走吗?你该怎么办?三、活动结束:请幼儿说说活动中的感受。
阳台上的安全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了解阳台的主要功能。
2.帮助幼儿了解在阳台上的安全知识,知道不爬阳台,不往阳台外扔东西等。
3.使幼儿初步建立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1.录像机,录像带,电话机。
2.幼儿操作卡片。
活动过程:1. 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谈谈阳台的主要功能。
“小朋友家里是不是都有阳台?你们都在阳台上做些什么?”小结:阳台是一个伸向屋外的平台,它可以接触到更多的空气和阳光。
有的人家在阳台上晒衣服,养花,养鱼,有的人在阳台上活动身体,锻炼。
夏天,还可在阳台上乘凉。
《不跟陌生人走》课件

培养自我保护意识
学会拒绝
不跟陌生人走是培养孩子自我保 护意识的重要一环,让他们学会 在面对陌生人的邀请或要求时果
断拒绝。
提高警惕性
不跟陌生人走可以让孩子时刻保 持警惕,对周围环境和人群保持 敏感,及时发现并避免潜在的危
险。
增强自主能力
通过不跟陌生人走,孩子可以逐 渐培养起独立思考和自主决策的
能力,更好地保护自己。
《不跟陌生人走》课件
目录
• 课程引言 • 陌生人的定义与识别 • 不跟陌生人走的重要性 • 应对陌生人的策略与技巧 • 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 • 课程总结与展望
01
课程引言
Chapter
目的和背景
目的
提高儿童对陌生人的警觉性,增强自 我保护意识。
背景
近年来,儿童走失、被拐事件频发, 儿童安全问题引起广泛关注。本课程 旨在通过教育引导,帮助儿童掌握基 本的安全防范知识和技能。
未来安全教育的展望
01
拓展安全教育内容,涵 盖更多方面的安全知识 和技能。
02
加强实践环节,让儿童 在亲身体验中掌握安全 知识。
03
推广安全教育课程,让 更多的儿童和家长受益 。
04
建立健全安全教育长效 机制,确保儿童安全得 到持续保障。
THANKS
感谢观看
学会拒绝,不随便跟从
拒绝陌生人的邀请,如要求带路 、帮忙找东西等,以防被拐骗。
遇到陌生人纠缠不休,要坚决拒 绝并尽快离开,不要跟随其前往
任何地方。
在公共场所如厕所、游乐场等, 要告知父母或老师,不要跟随陌
生人前往偏僻或人少的地方。
寻求帮助,及时报警
在遇到危险或紧急情况时,要及时向周围人求助,如向警察、保安、商店店员等寻 求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课不要轻信可疑的陌生人不跟陌生人走
活动目标:1、树立初步的防范意识。
2、培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3、引导学生了解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跟陌生人走。
教学难点
憎恶坏人,有警惕性和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中应该讲清以下几个问题。
1.要提防坏,不轻信陌生人的话,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
2.遇事要主动向家长汇报,求得家长的帮助。
3.提高警惕,发现坏人报告老师。
教法过程:
1 为了使教学更有实效,教师可以采用让学生亲身体验的教学方式。
具体操作步骤见“探究活动”。
其目的是使学生提高警惕性,防止上当受骗。
2 可以讲故事进行导入,并设置环节、增加悬念,让学生猜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激起学生的兴趣,并加深记忆。
3 在讲上当受骗的实例时,最好播放一些已有的实例录像,音频或图片。
更具有真实感。
4 在讲解遇见具体事情该怎么办时,让学生自己说并表演,老师给予归纳和补充。
有利于学生学以至用。
教学设计示例十二不上当受骗教学目标认识:
1.知道社会上有伤害儿童的坏人。
2.知道坏人欺骗儿童惯用的一些手段。
3.知道一些提防坏人、不上当受骗的方法。
情感:憎恶坏人,有警惕性和自我保护意识。
行为:不轻信陌生人的话;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独自在家时,不给陌生人开门。
教学重点:
1.知道坏人欺骗儿童惯用的一些手段。
2.知道一些提防坏人、不上当受骗的方法。
教学难点:憎恶坏人,有警惕性和自我保护意识。
教育过程:
一、播放故事,导入新课1.讲故事或播放录音故事:《狼和七只小山羊》(参见扩展资料)当讲到“没过多久,“咚咚咚”,有人敲门。
“小山羊乖乖,我是妈妈,我回来了,带来好多好吃的东西。
”时,师问:“你们猜七只小山羊是怎么做的呢?现在你们就是这七只小山羊,以最快的速度讨论一下,你们会怎样做?(把学生分成七人一组,模拟七只小山羊)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用各种方法识破了大灰狼的诡计,没有上当受骗。
可是,你们知道吗?并不是所有的小朋友都向你们这样警惕,他们很容易就被骗了。
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一件事情,请看!出示图片1或放录像《被骗的三个学生》(录像可根据情节自行拍摄)师问:你们猜猜会发生什么情况呢?学生回答出示图片2和扩展资料2、3、4,展现被骗的可怕结果。
(参见扩展资料)师追问:我们怎么帮助这三个孩子,才能使他们不上
当受骗呢?板书:不上当受骗学生回答:(1、问问家人叫什么名字?2、撒跟就跑。
3、不吃陌生人的东西。
4、不轻信别人的话。
5、找警察叔叔帮忙。
6、大声的喊叫等。
)师小结:仔细听、认真看,动脑筋想,识破坏人的诡计,不上当受骗。
过渡语: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坏人,怎样才能防止上坏人的当呢?二、学习课文,初步明理1.演示课件(课文1、2、3自然段的内容)2.教师提问:(1)张明在上学的路上遇到了什么人?(2)这个陌生人对他说了什么,做了什么?3.学生回答。
4.教师小结:张明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跟陌生走,当陌生人强迫要带他走时,他大声呼救。
回家后,还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食品)。
板书: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大声呼救告诉家长教师继续演示课件(课文第4自然段内容)5.教师提问:(1)张明遇到的陌生人是什么人?(2)张明是怎么做的?学生讨论并回答6.教师小结张明遇到的是一个坏人,他把看到坏人的事告诉了老师,老师与派出所取得了联系,抓住了坏人。
(告诉老师报警)7.教师提问:民警叔叔和老师是怎么夸奖张明的?8.教师小结:在日常生活中,与陌生人交往时一定要提高警惕。
板书:提高警惕播放儿歌并讲解:不轻信不贪小遇事情要动脑提高警惕不上当安全自护记得牢三、指导练习,深入明理1.学生讨论:举例说说坏人是怎样欺骗儿童。
2.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3.教师小结:坏人骗人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要想避免上当受骗,一定要提高警惕。
演一演1. 教师分发卡片,学生领自己感兴趣的问题(1)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你拾到了一个钱包,正当你在寻找失主时,有人自称她是钱包的主人,向你索要钱包,你会怎么办?(2)当你一个人在家时,有人敲门说要给你家修水管,让你给他开门,你会怎么办?(3)有人跟踪你,怎么办?(4)陌生人向你问路,怎么办? 2. 学生。
3. 师生共同表演。
4. 让学生进行评价,评价处理问题的学生,做得怎么样。
5. 教师小结:当你拾到钱包时,一定要先把钱包收好,失主寻找钱包时,要寻问失主,钱包里有什么东西,经过核对后才能把钱包归还失主。
当有陌生人敲门时,不能随便给陌生人开门。
如果陌生人不走,要及时与家长、邻居或居委会取得联系,如果你发现这个陌生人确实是坏人时,可以打“110”报警。
这样做才能避免上当受骗。
报警时应该注意说清地点及情况。
(但也要切记:不要随便拔打“110”报警电话玩。
)
有人跟踪你时,大声喊叫并往人多的地方跑,可打110或直接找路边的警察叔叔等。
当有陌生人向你问路时,可以给他指路,但不带他去;或者干脆不理陌生人;赶快跑;等等。
请学生进行拔“110”报警电话的模拟活动。
四、全课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