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2 5.1《法国大革命的最初胜利》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二 5-1 法国大革命的最初胜利 作业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二 5-1 法国大革命的最初胜利 作业

基础巩固1.法国大革命前,第三等级代表把三级会议改为国民议会,不久,又改为制宪议会,表明资产阶级()A.试图通过法律改造法国B.决心推翻封建君主制C.已经掌握国家政权D.已经背离人民答案 A解析“网球场宣誓”后国民议会改称制宪议会,决定制定宪法,改造法国专制制度,故A项正确;1791年制宪议会制定宪法采用的是君主立宪制,故B项错误;此时资产阶级还未掌握政权,仍代表受压迫人民的利益,所以C、D两项错误。

2.1789年法国三级会议上,掌玺大臣巴朗登致词说:“诸位先生们,你们要愤然摒弃这些危险的改革,公众利益的敌人想要把这些东西和好的、必要的改变混为一谈……”文中所说的“公众利益的敌人”和“危险的改革”分别是指()A.特权等级代表、增加赋税B.第三等级代表、实行宪政C.资产阶级代表、建立共和政体D.雅各宾派、推行恐怖政策答案 B解析从材料中看,掌玺大臣代表的是封建地主阶级利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众利益的敌人”是指第三等级代表,“危险的改革”是要实行宪政改革。

3.法国大革命中制宪会议颁布的宪法和法令,集中体现了()A.第三等级的愿望B.农民阶级的要求C.大资产阶级的意志D.小资产阶级的要求答案 C解析任何宪法和法令都是制定此宪法和法令的阶级意志的体现。

制宪会议是由大资产阶级控制的,所有他们制定的这些宪法和法令必然集中体现他们的意志。

4.下列有关法国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三级会议正式召开②第三等级发表“网球场誓言”③国民议会改名为制宪议会④路易十六被迫批准《人权宣言》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③①②④D.④①③②答案 A解析①发生在1789年5月,②发生在1789年6月,③发生在“网球场誓言”之后,④发生在1789年10月。

5.法国大革命爆发后,在制宪议会中起主导作用的是()A.吉伦特派B.君主立宪派C.资产阶级自由派D.资产阶级民主派答案 B解析在制宪议会中,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占统治地位,他们主张制定宪法,限制王权,实行君主立宪制度,因而被称为君主立宪派。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二课件 课后习题 5.1 第1课 法国大革命的最初胜利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二课件 课后习题 5.1 第1课 法国大革命的最初胜利

课前预习导学
KEQIAN YUXI DAOXUE
课堂合作探究
KETANG HEZUO TANJIU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二、第一共和国的建立
1.背景 (1)八月起义推翻了波旁王朝,结束了君主立宪派统治。代表工商业 资产阶级利益的吉伦特派控制了立法议会。 (2)1792 年 9 月,瓦尔密大捷,极大鼓舞了法国人民的斗志。 (3)在人民压力下,经选举产生的国民公会取代了立法议会。 2.建立 (1)诞生:1792 年 9 月,国民公会通过决议,废除王权,宣布法兰西第一 共和国成立。 (2)巩固:1793 年,国王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法国民主力量在与 专制势力的斗争中,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课前预习导学
KEQIAN YUXI DAOXUE
课堂合作探究
KETANG HEZUO TANJIU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1
2
3
4
5
1.1789 年 6 月 20 日,法国三级会议第三等级的代表在一个网球场举行 了著名的“网球场宣誓”,明确表示不达到目的绝不解散。他们所要达到 的目的是( )
网球场宣誓 A.改变陈旧的表决方式
课前预习导学
KEQIAN YUXI DAOXUE
课堂合作探究
KETANG HEZUO TANJIU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一、波旁王朝在大革命中被推翻
1.原因 (1)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王权成为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严重障碍。 (2)思想先导:启蒙运动动摇了法国波旁王朝统治的思想基础。 (3)阶级矛盾:18 世纪末,波旁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极端腐朽,出现严 重财政危机,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4)导火线:1789 年 5 月,三级会议召开。
课前预习导学

高二历史人教选修2学案:第5单元-第1课 法国大革命的最初胜利 Word版含解析

高二历史人教选修2学案:第5单元-第1课 法国大革命的最初胜利 Word版含解析

第1课法国大革命的最初胜利以法国大革命中波旁王朝被推翻、共和国建立的基本史实为例,认识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斗争的深刻性和艰巨性。

1.重点: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法国民主力量反对专制的斗争、措施及成果。

2.难点: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派、吉伦特派和人民群众在反专制斗争中的不同主张及其原因。

教材整理1波旁王朝在大革命中被推翻1.原因(1)根本原因:专制王权已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严重障碍。

(2)思想条件:启蒙思想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

(3)直接原因:以波旁王朝为代表的法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极端腐朽。

2.过程(1)革命酝酿:1789年,在三级会议上,第三等级组成国民议会,后改称制宪议会,着手制定宪法。

(2)革命爆发:7月14日,巴黎人民起义,攻陷巴士底狱。

3.君主立宪派的统治(1)对法国社会的初步改造①制定了一系列废除封建特权的法令。

②通过《人权宣言》,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主义的王权、神权和特权,用人权和法治取而代之。

③颁布《1791年宪法》,宣布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保留君主制。

(2)统治结束①原因:面对国内外旧势力的猖狂进攻,君主立宪派显得软弱无力,甚至走向人民的对立面。

②概况:1792年8月,人民发动武装起义,占领王宫,逮捕监禁了国王。

[深度点拨]对君主立宪派统治的评价①进步性:在其当政时期,推翻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统治,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这些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基本完成,后来的革命只是巩固和深化这一革命成果。

因此,君主立宪派是法国大革命的奠基者,其贡献巨大。

②局限性:《1791年宪法》中关于公民权的财产限制和君主立宪派始终不愿废除君主制,暴露了一定的局限性。

教材整理2第一共和国的建立1.条件(1)政治前提:八月起义推翻了波旁王朝,结束了君主立宪派的统治。

代表工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吉伦特派控制了立法议会,并掌握了行政大权。

(2)主要条件:人民群众的积极推动,国民公会取代立法议会。

(3)阶级条件:共和主义者联合起来。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2:5.1法国大革命的最初胜利课后作业布置练习题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2:5.1法国大革命的最初胜利课后作业布置练习题

2015-2016学年人教版选修2:5.1 法国大革命的最初胜利作业一、选择题1观察下图,下列相关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饱受奴役和压迫的法国农民A.法国广大农民的处境十分悲惨B.法国第三等级遭受沉重压迫C.特权等级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D.法国出现了严重的财政危机解析:题目中的图片反映了特权等级对农民阶级的压迫,与法国的财政危机没有直接的关系。

答案:D2法国大革命前,社会上存在着尖锐的等级对立,当时法国的第三等级()。

A.是法国比较富有的等级B.是承担繁重赋税的等级C.是国王最为放心的等级D.是人数最少的社会等级解析:革命前的法国,存在着尖锐的等级对立。

第三等级是被压迫等级,他们占有少量土地,却要承担大量的赋税,他们强烈要求改变现状。

答案:B31789年5月5日,三级会议在巴黎近郊的凡尔赛宫开幕,法王路易十六极力讨好第三等级,并将第三等级的代表名额增加了一倍。

路易十六这样做主要是寄希望于第三等级帮助他()。

A.解决财政危机B.缓和社会矛盾C.压制特权阶层D.制定新型宪法解析:路易十六召开三级会议是为了向第三等级扩大税收,以解决财政危机。

答案:A41789年法国制宪议会颁布法令:“一切公民和一切财产均应纳税。

”这条法令在当时的实际意义是()。

A.标志着资产阶级统治确立B.承认了财产的不平等,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C.否定了特权等级不纳税的特权D.强调法治答案:C5《1791年宪法》是法国大革命的重要成果,该宪法()。

①由制宪议会颁布②把《人权宣言》作为其前言③宣告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④以法律的形式宣告了新制度的诞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D6吉伦特派在法国大革命期间曾发挥过非常积极的作用,但其历史贡献不包括()。

A.确立了新制度的基本原则B.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C.结束了法国君主政体D.审判并处死国王路易十六解析:确立新制度的基本原则的文件是《人权宣言》,它是在君主立宪派当政期间发布的。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二第五单元 第1课 法国大革命的最初胜利 课后作业布置练习题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二第五单元 第1课 法国大革命的最初胜利 课后作业布置练习题

2015-2016学年人教版选修二第五单元第1课法国大革命的最初胜利作业一、选择题1.18世纪后半期,法国人民毅然掀起了震惊世界的大革命。

导致这场大革命爆发的原因有()①封建专制统治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严重障碍②启蒙思想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③等级对立的严重使法国阶级矛盾尖锐④外来侵略激化了国内矛盾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前,法国并没有遭到外来侵略,故排除④,答案为A项。

【答案】 A2.1789年5月,三级会议开幕后,第三等级的代表群情激昂,他们提出的要求包括()①改变传统的开会方法②改变传统的表决方式③摧毁法国的专制制度④三个等级共同进行资格审查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第三等级要求制定宪法,限制王权,实行改革,改变传统的开会方法和表决方式,主张三个等级一起开会,共同进行资格审查,按人数投票表决。

但未提出摧毁法国的专制制度。

【答案】D3.法国大革命前,第三等级代表把三级会议改为国民议会,不久,又改为制宪议会,表明资产阶级()A.试图通过法律改造法国B.决心推翻封建君主制C.已经掌握国家政权D.已经背离人民【解析】“网球场宣誓”后国民议会改称制宪议会,决定制定宪法,改造法国专制制度,故A项正确;1791年制宪议会制定宪法采用的是君主立宪制,故B项错误;此时资产阶级还未掌握政权,仍代表受压迫人民的利益,所以C、D两项错误。

【答案】 A4.1789年7月14日是非常特殊的一天,当天正在法国“巴黎大酒吧”进行日常营业的酒吧老板布朗先生所经历的事件最有可能是()A.听到国王路易十六召开中断多年的三级会议的新闻B.听说巴士底狱的政治犯被释放C.看到报纸上公布了法国第一部宪法的有关条文D.为法军在瓦尔密大胜反法联军而举行庆祝集会【解析】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789年7月14日”这一时间,A项发生在1789年5月;B项发生在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陷巴士底狱时;法国第一部宪法颁布于1791年9月;瓦尔密战役发生在1792年9月。

最新精编高中人教选修二高二历史导学案第5单元-第1课 法国大革命的最初胜利及解析

最新精编高中人教选修二高二历史导学案第5单元-第1课 法国大革命的最初胜利及解析

第1课法国大革命的最初胜利教材整1 波旁王朝在大革命中被推翻1.原因(1)根本原因:专制王权已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严重障碍。

(2)思想条件:启蒙思想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

(3)直接原因:以波旁王朝为代表的法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极端腐朽。

2.过程(1)革命酝酿:1789年,在三级会议上,第三等级组成国民议会,后改称制宪议会,着手制定宪法。

(2)革命爆发:7月14日,巴黎人民起义,攻陷巴士底狱。

3.君主立宪派的统治(1)对法国社会的初步改造①制定了一系列废除封建特权的法令。

②通过《人权宣言》,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主义的王权、神权和特权,用人权和法治取而代之。

③颁布《1791年宪法》,宣布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保留君主制。

(2)统治结束①原因:面对国内外旧势力的猖狂进攻,君主立宪派显得软弱无力,甚至走向人民的对立面。

②概况:1792年8月,人民发动武装起义,占领王宫,逮捕监禁了国王。

[深度点拨] 对君主立宪派统治的评价①进步性:在其当政时期,推翻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统治,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这些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基本完成,后的革命只是巩固和深这一革命成果。

因此,君主立宪派是法国大革命的奠基者,其贡献巨大。

②局限性:《1791年宪法》中关于公民权的财产限制和君主立宪派始终不愿废除君主制,暴露了一定的局限性。

教材整2 第一共和国的建立1.条件(1)政治前提:八月起义推翻了波旁王朝,结束了君主立宪派的统治。

代表工商资产阶级利益的吉伦特派控制了立法议会,并掌握了行政大权。

(2)主要条件:人民群众的积极推动,国民公会取代立法议会。

(3)阶级条件:共和主义者联合起。

(4)军事条件:1792年,瓦尔密大捷极大地鼓舞了法国人民的斗志,促使他们采取更激进的措施。

2.建立(1)诞生:1792年9月,国民公会宣布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2)巩固:1793年初,处死国王路易十六,民主力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深度点拨] 对法国大革命时期人民群众斗争的认识法国人民群众受压迫最重,革命信念最坚决。

最新-高中历史 51《法国大革命的最初胜利》历史材料与解析 新人教版选修2 精品

最新-高中历史 51《法国大革命的最初胜利》历史材料与解析 新人教版选修2 精品

第1课法国大革命的最初胜利波旁王朝统治在大革命中被推翻1.18世纪法国的一些最重要的封建义务地租。

这是一种永久的义务,依据封建法律,是由某些土地的持有者被迫须向领主以现金或实物交付的。

……这种义务是不能赎回的,也就是说,没有可能与领主洽商任何办法予以折偿或取消。

售价税。

……凡是持有须缴纳地租的土地的人,如果他要出售他的财产,必须以他所得到的售价的一部分给予他的领主,数额多少是不一致的,但往往规定为1/6。

生产税。

这种义务是:领主可以向须缴纳地租的人索取土地出产的一定部分。

……葡萄收获税。

在布尔邦内地方,领主勒索收获的1/4。

徭役。

……法国政府要征用农民做修路工作,这种义务叫徭役。

使用税。

有许多采地,领主有权要住在采地境内的人到他的磨坊磨他们的粉,用他的炉灶烘他们的面包,或用他的酒榨榨他们的葡萄,并给他横高的报酬。

先售权。

有些领主有权比在采地内任何人早一个月或40天出售他的酒。

通行税。

……过渡税。

对渡过采地内河流的货物征收费用之权。

市集税。

对运来墟市和市场的货物征收的一种税。

──周一良、吴于廑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上册【解读】18世纪的法国仍然是欧洲大陆的一个典型的封建专制国家。

当时国家是建立在封建土地所有制基础之上的,农业生产在整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

在封建专制统治下,农民阶级的处境最为悲惨,他们深受封建王朝、教会和贵族的三重压迫。

当时法国的农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90%,而占有的耕地只有全国耕地的30—40%。

没有或缺少土地的农民不仅要养活自己,还要负担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和封建义务,以满足特权阶层的各种需要。

本段材料只是叙述了18世纪法国各地普遍实行的几项最重要的封建义务,主要包括:①永久性的义务—地租;②徭役;③各种其他捐税。

本段材料表明:①十八世纪法国的封建义务名目繁多,极不合理;②法国农民负担的封建义务特别沉重;③这些封建义务充分体现了封建专制统治的黑暗,严重阻碍了农业的发展,必然引起广大农民的不满与反抗。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法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 第1课 法国大革命的最初胜利课后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法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 第1课 法国大革命的最初胜利课后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

第五单元法国某某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第1课法国大革命的最初胜利一、选择题1.以下是某学生所做的知识线索图(箭头表示因果关系),中间空项应该是( )A.价格革命B.《拿破仑法典》C.启蒙运动 D.《人权宣言》解析:新航路的开辟导致欧洲社会出现价格革命,从事商品生产的资产阶级实力上升,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是材料中“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而非影响,故A项错误;《拿破仑法典》是材料中“法国革命”的产物而非原因,故B项错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自然科学取得很大进展,启蒙运动兴起,在启蒙运动的影响下,法国爆发了大革命,美国独立,与材料相符,故C项正确;《人权宣言》是材料中“法国革命”的产物而非原因,故D项错误。

答案:C2.导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有( )①封建专制统治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②启蒙思想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③等级对立严重使法国阶级矛盾尖锐④外来侵略的加剧激化了国内矛盾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反法联军干涉法国大革命始于革命开始之后,排除④。

选A。

答案:A3.下图是法国1789年的一幅漫画。

画中三人分别代表贵族、平民和教士。

结合所学判断,漫画所要表达的意愿是( )A.第三等级反对制定新宪法B.三个等级联合废除君主制C.三个等级合力制定新宪法D.三个等级修改拿破仑法典解析:画中平民是第三等级代表之一,参与新宪法的“打造”,说明第三等级中的平民并不反对制定新宪法,故A项错误;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法国实行君主立宪制,保留了君主制,故B项错误;图中三个等级联合“打造”新宪法,合力制定新宪法,故C项正确;拿破仑法典是1804年拿破仑称帝后制定的,不符合时间限制,故D项错误。

答案:C4.法国1791年宪法规定“立法权委托给由人民自由选出的暂时性的代表们所组成的国民议会……行政权委托给国王……司法权委托给由人民临时选出的审判官行使之”。

这说明法国1791年宪法( )A.体现了某某与某某的原则B.带有明显的启蒙思想特征C.仿效英国君主立宪的政体D.在法律上阻断保皇派复辟解析:法国1791年宪法将“行政权委托给国王”,实行君主立宪制,故A项错误;法国1791年宪法体现出启蒙思想家的分权学说,故B项正确;英国的司法权归贵族组成的上议院,与法国1791年宪法规定不同,故C项错误;这一法律上的规定并没有阻断保皇派的复辟,故D项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国大革命的最初胜利》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探究学习总结】本课测评
1.波旁王朝是如何被推翻的?
解题关键:围绕波旁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和资产阶级及广大人民群众要求民主权利的矛盾发展演变来逐次展开。

思路引领:将本题分解成两问,“为什么被推翻?”和“如何被推翻?”首先分析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其次按时间顺序叙述经过。

答案提示:原因:波旁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发展;启蒙运动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路易十六当政时,社会矛盾尖锐,财政危机严重,被迫召开三级会议;资产阶级和广大人民在三级会议中与国王展开斗争,直接引发革命。

经过:①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起义,攻占巴士底狱,革命开始。

②君主立宪派掌握政权后,制定一系列废除封建特权的法令,通过《人权宣言》;制定《1791年宪法》,宣布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保留国王,国王被迫作出一些让步。

③封建势力不甘心丧失权力,国内外旧势力对革命政权猖狂进攻,国王叛卖革命,君主立宪派对此软弱无力,人民群众强烈不满。

1792年8月,法国人民再次起义,攻占王宫,逮捕监禁国王,波旁王朝被推翻了。

2.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是怎样建立的?
解题关键:围绕人民群众推动法国革命不断走向高潮来分析。

思路引领:回答时分为两步,首先分析共和国建立前的国内外形势和人民的斗争,再简述共和国建立的经过。

答案提示:法国大革命的第一阶段仍然保留了君主制。

在八月起义推翻波旁王朝后,吉伦特派掌握行政大权,他们一方面宣布停止国王的权力,另一方面又想中止革命。

但人民群众要求把革命继续推向前进,同时外来武装干涉也在步步进逼,立法议会决定召开由普选产生的国民公会。

1792年9月,法军在瓦尔密大胜入侵的反法联军,极大地鼓舞了法国人民的斗志。

同月,国民公会开幕,立即通过决议,废除君主制,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随后,审判并处死国王路易十六,法国民主力量在与专制势力的斗争中取得决定性胜利。

学习延伸
1.探究活动查阅相关资料,以“审判路易十六”为题,写一篇简短的历史述评,要求事实准确,情节生动,史论结合。


题关键:论点应围绕审判路易十六是法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斗争的决定性胜利。

思路引领:历史述评要求既要叙述史实,又要进行评论。

因此,在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首先应叙述审判路易十六的经过,然后进行评论。

答案要点应包括:背景:革命爆发前,路易十六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发展;革命爆发后,路易十六又叛卖革命,是法国民主力量的最大公敌。

经过:1792年八月起义推翻波旁王朝,囚禁路易十六。

9月,国民公会通过了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的决议,法兰西第一共和国诞生。

共和国建立后,围绕如何处置国王的问题,吉伦特派和雅各宾派产生了激烈的争论。

在广大人民的强烈要求下,1793年初,国民公会以“阴谋反对公众自由和危害国家安全”的罪行,将路易十六送上了断头台。

评论:审判并处死路易十六,是法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斗争的决定性胜利,法国大革命又向前进了一大步。

2.阅读与思考
法国18世纪著名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把国家的政体分为共和、君主和专制三种。

他指出:“共和政体是全体人民或仅仅一部分人民握有最高权力的政体;君主政体是由单独一个人执政,不经过遵照和确立了的法律,专制政体是既无法律又无规章,由单独一个人按照一己的意志与反复无常的性情领导一切。


联系法国的历史,思考大革命初期法国政体演变的历史意义。

解题关键:围绕政体演变反映出民主和专制的斗争进行分析。

思路引领:首先阅读材料,明确三种政体的区别;再联系法国历史,列出大革命初期法国政体的演变;最后分析历史意义。

答案提示:法国大革命初期,法国政体经历了从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君主立宪政体到共和政体的演变。

反映了民主取代专制、法治取代人治的过程,是法国民主力量反对专制势力的伟大胜利,是历史的进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