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美术:好吃的棒棒糖

合集下载

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好吃的棒棒糖》教案

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好吃的棒棒糖》教案

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好吃的棒棒糖》教案教案背景幼儿园小班的孩子们正处于美术认知发展较为初步的阶段,这个时期的孩子们极为喜欢动手、尝试,所以美术教育最好以趣味性为主,通过让孩子们直接参与到美术活动中去来辅助他们对美术的理解。

本次美术活动的主题为“好吃的棒棒糖”,可以借着小朋友们喜爱的零食进行创作,由此激发他们对于美食与色彩、形状、纹理等各个方面的对比与感触,学习和探索色彩、形状、质地、材料等基础美术概念。

教案目的1.激发幼儿园小班孩子们的创意思维,提高他们的手工能力;2.帮助他们培养色彩感知和对不同材料的了解、探索;3.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通过制作的过程加深他们对美术的认识。

教案准备材料1.彩色宣纸2.果酱、糖、银箔纸、塑料颗粒、吸管等材料3.制作棒棒糖的工具(如棉签)4.幼儿园小班的剪刀和胶水教案具体流程第一步:引入在活动开始前,可以通过一些与美食颜色、味道等有关的玩具或故事预热,如展示各式各样的美食(蛋糕、饼干,巧克力等)和口味,增强孩子们的理解。

第二步:介绍材料让孩子们边观看,边介绍使用的色彩、材料、工具,让孩子们对要用的材料做出比较直观、直接的了解和认识。

第三步:讲解制作方法1.首先,幼儿园小班的孩子们可以用颜料来涂抹宣纸。

2.然后,按照棒棒糖的造型,在彩纸上剪出相应的形状。

3.在预先准备的糖浆中,可以放上适量的果酱、糖,再加入一些黑色颜料涂抹。

4.将沾满糖浆的材料放在架子上,等待它变得干燥。

5.准备银箔纸、塑料颗粒等小配件,将它们放在旁边。

6.把糖浆的材料放在一张光滑的表面,滚动至合适的长度、直至呈现出棒棒糖的形状。

7.最后,让孩子们用剪刀修剪下多余部分,并将银箔纸、塑料颗粒等材料粘贴在棒棒糖上,使其更为真实。

第四步:全面检查与评估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孩子们在完成棒棒糖之后进行全面检查,评估他们制作棒棒糖的主要材料、颜色、形状与尺寸等因素上的亮点和不足之处。

同时,这个过程也可以激发孩子们对于小细节与美术思考上的关注。

小班下学期美术教案《好吃的棒棒糖》

小班下学期美术教案《好吃的棒棒糖》

小班下学期美术教案《好吃的棒棒糖》教案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棒棒糖的制作方法和由来。

2.学生能够体验DIY棒棒糖,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3.学生能够通过美食和艺术的结合,体现出美与创意的结合。

教学准备1.所需材料:砂糖、玉米糖浆、食用色素、棒棒糖棍。

2.所需工具:炒锅、搅拌勺、温度计等。

3.老师可以先制作好一些棒棒糖作为示范。

教学过程Step 1:介绍棒棒糖老师先通过图片或音视频等多种形式向学生介绍棒棒糖的由来和制作方法,并与学生分享一些有趣的棒棒糖制作故事。

通过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Step 2:配置材料老师向学生介绍所需材料,并让学生自己准备材料。

Step 3:制作棒棒糖1.将砂糖和玉米糖浆倒入炒锅中加热,期间需不断搅拌。

2.注意观察温度计,当温度达到150℃即可将糖浆倒入棒棒糖棍内。

3.可以加入各种色素,让棒棒糖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4.然后将棒棒糖棍放在冷却架上,大约十分钟之后即可脱模成功。

Step 4:共同品尝等待所有学生制作完成后,老师带领学生们一起品尝这些美味的棒棒糖,并邀请他们分享自己的制作经验和感想。

教学亮点1.利用美食作为载体,与艺术结合,激发学生的美感和审美能力。

2.以DIY形式,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增强学生自信心。

3.通过小班互动,增强学生的交流能力。

教学点拨1.制作棒棒糖是一个需要时间和耐心的过程。

老师要重点介绍糖浆的温度和时间,帮助学生更好的控制制作过程,避免受伤。

2.鼓励小朋友在制作过程中自由发挥,加入自己的想法和创意,增强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为了保障课堂安全,老师要提前检查所有工具、材料和教学环境。

在制作棒棒糖时,要特别注意危险物品和安全防护知识,确保学生的安全。

课后延伸1.感性和理论的结合:让学生通过自己制作的棒棒糖,自行感受艺术中的色彩和形状,提高自我审美品味。

2.组织小班互动,让学生分享自己制作棒棒糖时的经验和感想,鼓励他们互相学习和交流。

小班下学期美术教案《好吃的棒棒糖》

小班下学期美术教案《好吃的棒棒糖》

小班下学期美术教案《好吃的棒棒糖》课题名称:好吃的棒棒糖年级:小班学科领域:美术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绘画感受棒棒糖的形状和颜色,培养他们对色彩的敏感性。

2. 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锻炼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细致的触觉,提升他们对事物的观察力。

教学重点:1. 引导学生感受棒棒糖的形状和颜色。

2. 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力和图像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色彩丰富的水彩笔、颜料和画笔。

2. 白纸。

3. 棒棒糖的图片或实物。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棒棒糖的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引导他们描述棒棒糖的形状和颜色。

2. 感知(10分钟):让学生闭上眼睛,听老师形容棒棒糖的形状和颜色,然后让学生试图想象并描述棒棒糖的样子。

3. 绘画实践(25分钟):分发素描纸和绘画工具,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象和以前的描述来画出棒棒糖的形状和颜色。

鼓励学生用丰富的色彩表达自己的创意,并给予他们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4. 展示和分享(10分钟):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并分享他们的绘画心得和感受。

鼓励学生互相欣赏和讨论彼此的作品。

5. 总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学到的知识,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鼓励他们继续探索和表达。

教学延伸:1. 可以让学生尝试在一张纸上画出多个棒棒糖,来练习色彩搭配和空间分配。

2. 鼓励学生自己创作一份属于自己的棒棒糖形象,并添加自己喜欢的元素。

教学评估:1. 对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评价,并针对他们的不足给予指导和建议。

2. 观察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学习态度。

小班美术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好吃的棒棒糖》

小班美术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好吃的棒棒糖》

小班美术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好吃的棒棒糖》1. 教案简介1.1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探究及实践,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培养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和艺术表现能力。

•提升幼儿手工艺术技能水平,让幼儿在创作中体验快乐,感受艺术的美。

•让幼儿了解不同材料在手工创作中的应用,掌握基本手工器材的使用方法。

1.2 教学准备•棒棒糖•彩纸、颜料、笔等材料•一些简单的手工工具•讲台、投影仪1.3 教学流程1.创作主题介绍:通过投影仪,让幼儿观看关于棒棒糖的图片和视频,并介绍本节课的主题为“好吃的棒棒糖”。

2.创作材料介绍:老师向幼儿展示彩纸、颜料、笔等创作材料,介绍每种材料的特点及应用方法。

3.创作技法演示:老师现场演示不同的手工技法,并让幼儿模仿练习。

4.创作实践:幼儿按照自己的想象,自由发挥,使用学到的技法和材料,创作自己的“棒棒糖”作品。

5.展示评价:每位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由全班一起评价,老师指导幼儿进一步完善作品。

1.4 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大部分幼儿创作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棒棒糖”作品,表现出良好的创作能力和创意想象力。

但也存在一些幼儿在创作时遇到较大困难,需要更多指导和帮助。

2.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是我在小班进行的第一次美术教学实践,心里有些忐忑。

通过准备和实践,我发现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比较理想。

幼儿们对主题充满兴趣,表现出良好的学习积极性,自主探究和创作艺术作品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但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例如,有些幼儿在创作时思维比较僵化,需要引导他们多注意观察和思考。

同时,本节课创作材料较多,引导幼儿正确使用并未得到很好的落实。

在后续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幼儿自主学习和操作技能的培养。

总体来说,本次美术教学实践让我更深入地理解了小班幼儿的心理需求和理解能力水平,并让我更加体会到美术教育的重要性。

我相信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我会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小班美术教育者。

小班美术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好吃的棒棒糖》

小班美术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好吃的棒棒糖》

小班美术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好吃的棒棒糖》一、教案概述1.1 教案背景《好吃的棒棒糖》是一节适合小班美术课的教案,通过学习这个有趣的主题,旨在引导幼儿发展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1.2 教学目标•学习认识棒棒糖的形状和颜色。

•培养幼儿的艺术创造力,设计自己的棒棒糖造型。

•培养幼儿观察和表达能力,描述自己设计的棒棒糖。

1.3 教材准备•棒棒糖的图片或实物。

•彩色纸张、剪刀、胶水、彩色笔等材料。

二、教学过程2.1 导入新知识老师展示棒棒糖的图片或实物,并引导幼儿观察、描述和讨论。

提问幼儿,棒棒糖的形状是什么样的?有哪些颜色?2.2 学习棒棒糖的形状和颜色老师在黑板或白板上绘制棒棒糖的形状,并用不同的颜色来填充。

同时,口头解释形状和颜色的名称,引导幼儿跟随老师一起说。

2.3 发挥创造力,设计自己的棒棒糖每个幼儿分发一张白色纸张和彩色笔,要求他们自由发挥创造力,设计自己独特的棒棒糖造型。

鼓励幼儿运用多种颜色进行涂画,并告诉他们可以参考植物、动物或其他物体的形状。

2.4 制作棒棒糖幼儿按照自己设计的造型,将彩色纸张剪裁成相应的形状,并用胶水将纸张粘贴在白色纸张上,完成自己的棒棒糖作品。

2.5 展示和描述每位幼儿完成作品后,老师鼓励他们向全班展示并描述自己设计的棒棒糖。

教师可以提问,询问幼儿设计的灵感来源、完整描述形状和颜色。

三、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旨在通过设计自己的棒棒糖,培养幼儿的美术创造力和观察力。

整个教学过程中,幼儿们积极参与,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在教学中,我采用了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获取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在导入新知识环节中,我通过展示实物和提问引导,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并且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其次,在学习棒棒糖的形状和颜色环节,我通过绘图的形式,直观地向幼儿展示了棒棒糖的特征,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

最后,在设计和制作棒棒糖的环节,我尊重了幼儿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发挥创造力,设计自己的独特作品。

小班美术《好吃的棒棒糖》教案

小班美术《好吃的棒棒糖》教案

小班美术《好吃的棒棒糖》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观察和描述棒棒糖的颜色、形状和纹理特点;
2.能够用不同颜色的粘土制作出棒棒糖的模型;
3.能够在模型上添加不同颜色的细节,并加强和突出棒棒糖的特点;
4.能够用丰富的形状设计和想象,在棒棒糖的基础上改造出一个新的甜食模型。

二、教学准备
1.白卡纸、彩笔、铅笔、橡皮;
2.不同颜色的粘土;
3.圆珠笔等辅助工具。

三、教学过程
第一步:引入主题
老师可以带着小朋友一起观察棒棒糖,并请他们描述棒棒糖的颜色、形状和纹理特点。

让小朋友们了解到棒棒糖是一种什么样的甜食并引导他们对棒棒糖产生兴趣。

第二步:制作粘土棒棒糖
1.预备工作:将不同颜色的粘土分别处理好,备用。

2.铅笔或圆珠笔头上沾上少量油,然后在白卡纸上画出一只棒棒糖的模型。

可以简单的画一个线框,不需要画得特别精细。

3.用淡色的粘土将模型包裹,大致模拟出棒棒糖的形状。

然后用手把淡色粘土塑成棒棒糖的形状,并完成基本的雕刻和磨平处理。

4.用不同颜色的粘土来制作出不同的细节,例如用黄色粘土制成星型装饰贴到棒棒糖上。

5.制作完成后,用手或者铅笔在棒棒糖的表面轻轻压出纹理和凹陷,使之看起来更加逼真。

第三步:发挥想象,设计新甜食
老师可以引导小朋友们发挥想象,想象出自己所喜欢的新甜食模型,并在棒棒糖的基础上设计和创作出自己喜欢的新甜食模型。

四、课堂小结
本课程培养了小朋友们的观察力、创造力、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小朋友们学会了如何用粘土制作出逼真的棒棒糖模型,加深了对棒棒糖的认识,也学会了如何在基础上设计和创作出自己喜欢的新甜食。

幼儿园小班美术优质教案《好吃的棒棒糖》精选

幼儿园小班美术优质教案《好吃的棒棒糖》精选

幼儿园小班美术优质教案《好吃的棒棒糖》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材《色彩世界》的第四章第一节《好吃的棒棒糖》。

本节课主要让幼儿通过观察、触摸、品尝等感官体验,了解棒棒糖的特点,学习用简单的线条和丰富的颜色表现棒棒糖的美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棒棒糖的外形、颜色和味道,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幼儿运用线条、颜色表现棒棒糖的能力,提高幼儿的绘画技巧。

3. 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习用线条和颜色描绘棒棒糖。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想象并表达出棒棒糖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各种形状、颜色和口味的棒棒糖,画纸,水彩笔,投影仪。

学具:画纸,水彩笔,棒棒糖。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各种形状、颜色和口味的棒棒糖,引导幼儿观察、触摸和品尝。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见过的棒棒糖,讨论棒棒糖的特点。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以一个棒棒糖为例,讲解如何用线条和颜色描绘棒棒糖。

(2)教师分步骤演示绘画过程,强调线条流畅、颜色丰富。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画纸、水彩笔和棒棒糖,指导幼儿进行绘画。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绘画过程中的问题。

4. 展示与评价(5分钟)(1)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强调线条、颜色和创意。

(2)教师提出拓展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如何运用线条和颜色表现其他物品。

六、板书设计1. 《好吃的棒棒糖》2. 内容:(1)棒棒糖的特点:形状、颜色、口味(2)绘画方法:线条流畅、颜色丰富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最喜欢的棒棒糖2. 答案: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创作一幅棒棒糖画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掌握了描绘棒棒糖的方法,提高了幼儿的绘画技巧。

小班下学期美术教案《好吃的棒棒糖》

小班下学期美术教案《好吃的棒棒糖》

小班下学期美术教案《好吃的棒棒糖》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和认识棒棒糖的形态以及颜色,并能够按照要求进行简单的棒棒糖手工制作。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能够认识和了解棒棒糖的形态和颜色。

•能够按照要求进行简单的棒棒糖手工制作。

教学难点
•学生在制作棒棒糖时较难控制温度和颜色。

•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集中在制作上,容易分心。

教学准备
•工具:棒棒糖模具、保鲜膜、手套。

•材料:糖、食用色素、食用香精等。

教学过程
步骤一:认识和了解棒棒糖
•让学生看一些实物棒棒糖以及图片,了解棒棒糖的形态和颜色。

•引导学生观察颜色搭配和不同形态的棒棒糖。

步骤二:讲解制作棒棒糖的流程
•讲解糖的溶解和熬制的过程。

•讲解棒棒糖的色彩配搭和香精的使用。

步骤三:制作棒棒糖
•按照要求,将糖进行熬制并添加食用色素和食用香精。

•将糖液倒入棒棒糖模具中,放凉后脱模,即可制作出棒棒糖。

步骤四:展示和分享
•让学生将手工制作的棒棒糖展示给其他同学观看,分享自己的制作过程和经验。

•引导学生讨论棒棒糖的颜色和形态的搭配以及吃棒棒糖的时间。

教学评价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制作过程和结果,以及学生对于棒棒糖的颜色和形态的认识程度来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

•学生自己对于自己的制作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给出改进的方法和建议。

教学延伸
•通过制作棒棒糖,引导学生探讨颜色的搭配和如何运用颜色来表达情感和意义。

•通过制作棒棒糖,引导学生思考不同食品的颜色和形态,以及食品中糖分对健康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美术:好吃的棒棒糖
教材和幼儿行为基础分析孩子们在美术活动中已经逐步认识并学会了绘画短直线、曲线等线条对于螺旋线也有初步感知。

但是对枯燥的线条练习又没有兴趣,所以结合幼儿兴趣和经验,创设了一个为小熊准备圣诞礼物而做棒棒糖的的情境。

让孩子们更加愿意参与本次活动,在操作中进一步巩固对颜色、形状的认识,尤其在螺旋线上获得进一步的操作技能。

活动中丰富了作画工具和材料,从而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体验在游戏情境中绘画的快乐。

活动目标1.尝试用棉签作画,表现棒棒糖的螺旋状花纹。

2.体验在情境中作画的快乐。

活动准备课堂准备:实物棒棒糖、范画、PPT。

材料准备:棉签、水粉颜料(红、黄、绿)。

活动过程教学过程幼儿行为指导要点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导语: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小客人-小熊,来听听小熊最近在忙些什么呢?
提问:小熊最近在忙些什么呀?
做礼物做棒棒糖故事激发幼儿兴趣。

二、观察实物,初步感知提问:棒棒糖是什么样子的呀?在圆圆的糖上你还看到了什么?像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