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对外开放(发表于《中国农村经济》2012年第3期)
农村经济对外开放的政策与实践

农村经济对外开放的政策与实践1. 国家农村经济对外开放的背景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对外贸易主要集中在城市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为了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国家开始实施农村对外开放政策。
2. 农村对外开放政策的制定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对外开放,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降低农产品关税、加大农产品出口补贴、扶持农村企业对外投资等,以吸引外资进入农村地区。
3. 农村对外开放的实践成果通过实施对外开放政策,农村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农产品出口大幅增加,带动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农村企业开始走出国门,拓展了市场空间;同时,农村地区也吸引了大量外商投资,促进了当地产业的发展。
4. 农村对外开放政策的突出问题尽管农村对外开放带来了许多积极的成果,但也面临一些问题。
首先,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限制了对外开放的拓展。
其次,一些地方政府在落实对外开放政策时存在不足,导致政策效果不明显。
此外,农村地区的品牌建设和国际市场开拓还有待加强。
5. 农村对外开放政策的改进措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国家应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农村地区的交通、电力、通信等设施水平。
同时,政府要加强对农村对外开放政策的宣传和落实,激发农民的积极性。
此外,培育农村地区的品牌,拓展国际市场,提升产品的附加值也是重要的措施。
6. 农村对外开放的机遇与挑战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对外开放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国际市场需求增加,为农村产品拓展更大的市场提供了机遇;另一方面,国际贸易竞争加剧,农村产品要在国际市场上立足也面临一定的挑战。
7. 农村企业走出去的实践案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农村企业开始走出国门,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例如,某农村企业在欧洲设立工厂,通过本土化生产方式提供符合当地口味的产品,取得了巨大成功。
8. 农村地区吸引外商投资的经验之谈为了吸引外商投资,农村地区需要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政策支持。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中国农业年鉴》2012卷编纂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中国农业年鉴》2012卷编纂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2.07.10•【文号】农办办[2012]37号•【施行日期】2012.07.1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农业部办公厅关于《中国农业年鉴》2012卷编纂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农办办[2012]3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村经济、农林、畜牧、农机、水产、农垦)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各有关部门,部内各有关司局:《中国农业年鉴》是农业部主管,中国农业出版社主办的一部反映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综合性年刊,为做好《中国农业年鉴》2012卷的组稿工作,现将我部领导审定的《中国农业年鉴》2012卷编纂大纲印发给你们,请各有关单位严格按照编纂大纲要求认真组织撰写文稿。
为保证年鉴质量,按时出版,请按照《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农业年鉴编纂出版管理办法>的通知》(农办办[2008]49号)要求,认真组织撰写,严格审核把关,稿件请于2012年8月30日前报中国农业年鉴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18号楼中国农业年鉴编辑部邮编:100125电话:59194981 65074693传真:65005665联系人:吴洪钟电子邮箱:*****************附件:《中国农业年鉴》2012卷编篡大纲二〇一二年七月十日附件:《中国农业年鉴》2012卷编纂大纲一、特载(由编辑部收集整理)2012年中央1号文件二、农村发展概况种植业概况(由种植业管理司撰写)农作物种业概况(由种子管理局撰写)林业概况(由国家林业局撰写)畜牧业概况(由畜牧业司撰写)饲料工业概况(由畜牧业司撰写)兽医事业概况(由兽医局撰写)兽药产业概况(由兽医局撰写)渔业概况(由渔业局撰写)乡镇企业概况(由乡镇企业局撰写)农产品加工业概况(由乡镇企业局撰写)休闲农业概况(由乡镇企业局撰写)农垦概况(由农垦局撰写)热作产业概况(由农垦局撰写)农业机械化概况(由农业机械化管理司撰写)农村水利概况(由水利部撰写)气象概况(由中国气象局撰写)三、各地农业(由各省特约编辑负责组织撰写)2011年度分省份农村经济发展综述(主要撰写内容:2011年度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综述、农村综合改革与新农村建设情况,以及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采取的新举措、取得的新成效等)。
农业的封闭与开放

农业的封闭与开放新中国成立后农业的发展历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49年到1978年,在土地改革完成以后,经过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的建立、农业合作化运动、国家统制对外贸易制度的建立等一系列制度变迁,农业的生产、流通、对外贸易等,都被纳入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并且不断强化。
第二阶段是1978年以后,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农村率先改革,农业的生产、流通、对外贸易等,市场化水平逐步提高,农业逐步从封闭走向开放。
一、农产品贸易政策的演变1作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产品贸易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尤其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为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趋势,中国逐步加快了农产品贸易体制方面的改革,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的对外开放和农产品贸易的发展,而且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发挥了促进作用。
总体看来,中国农产品贸易政策的演变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一)严格计划管理阶段(1949——1978年)新中国成立后的近30年里,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农产品贸易实行严格的计划管理。
主要内容是:农产品贸易完全由国营外贸企业垄断经营,对不同农产品进出口实行外贸专营;根据国内供需之间的计划差额决定特定产品计划进口量、按照进口计划筹措资金或决定出口水平;国营外贸企业的贸易产品范围完全由政府部门决定,并与生产部门的产品范围相对应。
政策的主要目标是出口创汇和调剂余缺。
(二)计划和市场双重管理阶段(1979——1991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率先改革,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粮棉油糖等农产品连年增产,为农产品出口贸易提供了稳定的产品来源,对原有农产品外贸管理体制进行改革的客观要求日益迫切。
为顺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中国政府逐步加快了对整个外贸管理体制的改革步伐。
主要内容是:改革单一的指令性计划管理体制,实行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相结合,重新实行进出口许可证制度,建立外贸经营权审批制度,鼓励出口;在外贸全行业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国家逐步运用价格、利率、退税、出口信贷等经济手段调控对外贸易,外贸的宏观调控体系逐步形成。
农业政策学课件 第14章 农业对外开放

政策评价工具:一般均衡模型分析和局部均衡 模型分析
2020/9/27
5
第二节 农产品国际贸易政策与政 策效果
从严格计划管理向计划与市场双重管理过渡( 1978-1991)
“复关”和“入世”准备阶段(1992-2001) 入世后的全面开放阶段(2002以来)
2020/9/27
6
第二节 农产品国际贸易政策Βιβλιοθήκη 政 策效果黄箱政策与绿箱政策
出口创汇
贸易开放与经济增长
产品进口与资源进口
2020/9/27
7
第三节 农业利用外资与“走出去 ”
初始起步阶段(1979-1991年) 稳定增长阶段(1992-2001年) 快速增长阶段(2002年至今)
思考题: 为什么有的地方利用外资并不成功?
2020/9/27
3
主要问题
为什么要开放:斯密的the vent for surplus 市场开放什么:产品贸易、服务贸易、FDI、
国际劳工 开放有利于经济增长?影响渠道有哪些? 对外开放政策如何形成?
2020/9/27
4
第一节农业对外开放的概念、政策 目标与政策工具
农业对外开放概念
农业对外开放的政策目标
2020/9/27
8
第三节 农业利用外资与“走出去”
中国农业走出去大背景 跨国涉农企业培育 案例1:外资如何进驻中国涉农行业 案例2:日本企业走出去 案例3:“北大荒”走出去
2020/9/27
9
第四节 农业国际合作与交流
食物援助(food aid) 技术交流与合作
2020/9/27
10
典型性案例分析:中国入世
农业对外开放与农业现代化

农业对外开放与农业现代化农业在一个国家的发展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而农业对外开放与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
农业对外开放是指农业行业开放给外国投资、技术和商品市场的过程,通过开放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技术支持,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接下来我们将从不同角度论述农业对外开放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关系。
一、国际贸易促进农业现代化国际贸易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更丰富的商品选择。
通过农业对外开放可以吸收国外新技术,增加农产品生产效率,丰富市场供给,扩大农产品出口规模,进一步推动国内农业现代化进程。
二、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农业对外开放可以引入世界领先的农业技术,提高生产力水平,通过技术进步、生产要素配置的合理化,促进农业生产效率提高,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三、推动农村经济转型通过农业对外开放,可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农村产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目标。
四、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开放的市场,竞争激烈,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农业企业不得不提高自身竞争力,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知名度,从而更好地融入国际市场,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五、促进农村就业通过农业对外开放,可以吸纳更多农村劳动力参与到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六、促进农村收入增长农业对外开放可以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激励农民更多地参与到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七、加强国际农业合作通过农业对外开放,可以加强与国外农业部门的合作,借鉴世界农业发展经验,提高自身农业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推动农业现代化。
八、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开放市场可以吸引更多的外资投入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如农田水利、道路交通、电力通信等建设,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水平,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更好的保障。
九、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通过农业对外开放,可以引进国外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提升农产品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
我国农业对外开放的问题和建议

68《中国外资》 2020年7月(上) 第13期当前,我国农业对外开放总体情况良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发展较为平稳,农业科学技术国际合作不断加强,受外部因素影响农业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有所下降。
与此同时,我国农业对外开放也面临着粮食定价话语权不足、一些进口农产品对少数国家依赖较重、出口农产品缺乏知名品牌、外部形势严峻影响农业投资等问题。
因此,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跨国农产品贸易企业,推动进口多元化和出口品牌国际化发展,利用资源和政策优势进一步加大农业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力度,积极在农业全球治理中发出中国声音,对推动和提升我国农业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对外开放的政策回顾近年来,我国国家部门持续推动农业对外开放进程。
在推动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发展方面,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不断简化进口审批流程,牵头筹备举办进口博览会推动农产品的进口,利用展会、电商平台等载体推动农产品的出口销售。
在吸引外资方面,2018年8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建设潍坊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探索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和扩大对外开放。
2018年10月,国务院印发《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推动海南自贸港的农业对外开放,取消蔬菜新品种选育和种子生产的外资股比限制。
2019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等部门出台《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9年版)》、《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9年版)》等政策文件,取消禁止外商投资野生动植物资源开发的规定,农业开放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培育一批跨国农产品贸易企业,推动进口多元化和出口品牌国际化,加大农业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力度,在农业全球治理中发出中国声音,对推动和提升我国农业对外开放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农业对外开放的问题和建议■ 文/ 姜 照产 业NDUSTRIESJul. 2020 Foreign Investment in China69FOREIGN INVESTMENT IN CHINAJul 7 2020在对外投资方面,商务部、人民银行等部门出台多项政策文件,落实对外投资备案(核准)报告暂行办法,推动农业对外投资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中国农业对外开放的成就、挑战与关键举措

中国农业对外开放的成就、挑战与关键举措*◎魏筱沁 摘 要: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我国的对外开放战略也即将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农业对外开放的落实是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强大动力。
从飞速上升的贸易额,坚持“引进来”“走出去”战略和国际话语权增强四个方面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所取得的成就,随后从世界经济的复苏面临着很多不确定因素、全球粮食库存持续增长,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及国际负面舆论影响三个方面探究了农业对外开放面临的挑战,最后从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并重、加强“一带一路”建设及深度参与全球农业治理,不断提升制度性话语权四个方面总结出了中国扩大农业对外开放的关键举措。
关键词:农业对外开放;农业“走出去”;对外开放;“一带一路”习近平在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上,提出中国将会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大门的四个重要措施和如何实现这一决定的十条具体措施,同时坚定的表示,中国将持续推进改革开放。
我国过去处在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及文化生活的需求而形成的低层次和赶超型阶段,而在这个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的新时代,我国急需迈向高质量、高水平开放阶段。
我国对外开放蓝图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是农业。
所以,中国农业也需要顺应新时代的新开放趋势,把提高质量和提升水平作为新的发展目标。
改革开放已经41年来,中国目前处于一个新起点上,虽然过去在农业对外开放方面取得了不凡的成就,但中国仍需认真的总结经验教训,并清醒地认识到即将面临的挑战。
在此基础上,高水平开放是发展的主要动力和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需要的日渐增长是主要目标,这两个要素也需要被明确。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对外开放取得的成就(一)飞速上升的贸易额。
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中国农产品贸易的结构在不断优化,规模在不断扩大,其贸易总额在不断增长,地位和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
其中,从1995年到2016年,年均增长率为28.22%的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由254.20亿美元上升到了1820.30亿美元,平均增长6.21倍。
农业农村部:中国全方位扩大农业对外开放

Sep. 2018 Foreign Investment in China9FOREIGN INVESTMENT IN CHINA中国外资Issue9 2018国家发改委回应中美贸易摩擦影响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近日就当前经济发展情况和中美贸易05农业农村部:中国全方位扩大农业对外开放中新社北京8月12日电,中国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韩俊近日表示,农业继续扩大开放、主动增加进口,是中国既定的政策,中国将积极、稳妥、有序扩大农业对外开放。
其透露的信号显示出,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构建农业对外开放新格局”将继续按照既定方向前进,中国农业对外开放的大门不会关上。
专家指出,中国扩大农业对外开放,是自身的需要,有助于调优国内农业结构和农产品质量,也利好世界。
中国的农业对外开放始于改革开放初期,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对外开放步伐明显加快。
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额接近2014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9%,其中,进口1258.6亿美元。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也是大豆、食糖、棉花等农产品的全球最大买家。
中国人口众多,耕地资源紧张和较低的农业生产率难以满足农产品需求。
农业对外开放有利于中国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03证监会拟修订QFII、RQFII规则8月8日,证监会官网显示,证监会拟修订QFII、RQFII制度规则,统一准入标准,放宽准入条件,扩大境外资金投资范围。
据悉,证监会近日分别召开了党委会和主席办公会,会议研究了需要重点推进和抓紧抓实的几项工作,包括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而对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证监会提到了四点内容。
其中,证监会指出拟修订QFII、RQFII制度规则,扩大境外资金投资范围。
证监会拟修订QFII、RQFII制度规则,统一准入标准,放宽准入条件,无疑是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释放了我国资本市场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信号。
此举将有利于外资金融机构参与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的红利,也将为目前低迷的股市带来利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民收入的增加,促进其生活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市场日益扩大。2010 年,中国
5
乡村消费品零售额达 20875 亿元,比 2001 年的 10424.9 亿元增长 100.3%,年均增长 8%(见 表 5)。农村消费市场的扩张,对中国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 康发展意义深远。
* 本文是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加入世贸组织与中国农业改革发展”课题的最终研究成果。本课题研 究还得到商务部政策研究项目以及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开放基金(项目编号:ZBA1101)的资助。
1
一、中国农业:开放、增长与结构变化
加入世贸组织、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对中国农业产生了深刻而积极的影响。总体来看, 10 年来,中国农业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积极提高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两种资源的能力,着力提升农业的整体素质、经营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保障主要农产品供给,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大局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990
2000
2001
2010
种植业 畜牧业
80
64.7
55.7
55.2
53.3
15
25.7
29.7
30.4
30
水产品 林业
1.6
5.4
10.9
10.8
9.3
3.4
4.3
3.8
3.6
3.7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78-2010 年,历年),中国统计出版社。 第三,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农村市场贡献明显提升。加入 WTO10 年来,在多种因素的 共同作用下,中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由 2001 年的 2366 元增加到 2010 年的 5919 元,增加了 3552 元,年均增长 10.7%(见表 4)。特别是近几年来,虽然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农产 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速仍保持 8%以上,2010 年达到 10.9%,不仅高 于 GDP 的增长速度,而且也高于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幅。加入 WTO 的 10 年是中 国历史上农民增收最快的时期之一。
第一,严格履行加入承诺,农业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加入世贸组织 10 年来,中国 严格履行承诺,逐步削减农产品关税,目前关税税率已降至 15%,不到世界农产品平均水 平 62%的 1/4,成为世界上农产品关税水平最低的国家之一①(如图 1 所示);对粮棉等重点 农产品以及化肥等农资产品,按照关税配额管理承诺,合理实施进口管理及国内市场措施②; 严守取消农产品出口补贴承诺,将国内支持中的黄箱补贴③上限约束在农业生产总值的 8.5%。
关键词:农业 对外开放 WTO 农产品贸易 农业曾经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下简称“WTO”)谈判的难点之一,也是受对外
开放影响预期最悲观的产业之一。近 10 年来,有关市场开放、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农业的影 响,国内外学者已做了大量研究(张晓山、崔红志,2002;黄季焜等,2002;钟甫宁,2003; 柯炳生,2005;程国强,2005; Anderson et al., 2010;牛盾,2011)。如何评价加入世贸组 织 10 年对中国农业的影响,是目前国内外学界和决策部门高度关注的问题。本文在回顾与 评估加入世贸组织 10 年来中国农业增长与结构变化的基础上,分析和辨识中国农业对外开 放的基本经验以及需要重视的问题,提出新形势下扩大农业对外开放的战略取向与政策选择。
与此同时,中国积极鼓励农业引进和利用外资,开展农业综合开发、农产品加工和流通、 农业科技研发等,对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结构升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 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加大农业对外合作工作力度,构建更加开放、公平、合理的国际与双 边农业合作框架。探索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农业企业积极开展对外 投资,在东南亚、非洲、南美等地区进行农业开发、合作经营,正在建立和形成持续、稳定、 合理的全球资源性农产品进口供应链。
第四,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大幅增长,中国农业与世界市场的关联程度日益增强。一方
麦
5380 10220 9965
9385
9740 11520
玉米
5595 11195 10600 11405 13935 17725
豆类
1785
2010
2050
2155
1895
棉花
216
477
442
532
571
596
蔬菜
25727 44468 48422 56451 65099
水果
657
4215
6225
表 4 中国城乡居民收入(1978-2010 年)
1978 年 1980 年 1985 年 1990 年 1995 年 2000 年 2001 年 2005 年 2010 年
城市居民人均可
343
477
739 1510 4283 6280 6859 10493 19109
支配收入(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
收入(元)
2
%
160 152
约 140 束 税 120 率 ( 100
126.1 102.3
) 80
62
60
40
35.9 33.4
21.8 21.1
20
15
12.2 11.9
7.3
3.9
0
挪瑞冰波日加欧中捷美新澳世
威士岛兰本拿盟国克国西大界
大
兰利平
亚均
图 1 世界主要国家农产品约束关税税率(%) 资料来源:程国强(2005)。
县
380
399
737
1337 3366 4831 5251 7485
县以
673
1007 1693 3074 7268 9719 10425 14597 20875
下
注:2010 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市、县两级未分开统计。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78-2010 年,历年),中国统计出版社。
16.1
9.3
5
4.9
4.3
5.2
进口
农村人口比 82.1
80.6
76.3
73.6
71
63.8 62.23
57
50.3
重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78-2010 年,历年),中国统计出版社。
特别是 10 年来,中国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不动摇,始终注重抓好粮 食生产。粮食产量从 2001 年的 45260 万吨增加到了 2010 年的 54650 万吨,增长了 20.7%, 年均增速达 2.1%。特别是从 2004 年开始,中国连续 8 年粮食丰收,粮食产量保持在 50000 万吨以上水平,打破了延续多年的粮食三年一减的不稳定周期,粮食安全基础得到进一步强 化(见表 2)。其他主要农产品,例如油料、棉花、食糖、肉禽蛋奶和水产品以及瓜果蔬菜 等的产量也实现新的突破,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见表 3)。 农业持续稳定增长,不仅满足了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进程中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生活质量 的要求,而且为中国克服各种突发自然灾害困难、应对国际粮价剧烈波动冲击、保持经济持 续稳定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基础支撑。
133
191
397
686 1577 2253 2366 3254 5919
城乡居民收入差
2.57
2.50
1.86
2.20
2.71
2.79
2.90
3.22
3.23
距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78-2010 年,历年),中国统计出版社。
表 5 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78-2010 年)
中国农业对外开放:影响、启示与战略选择*
程国强
内容摘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0 年来,中国严格履行加入承诺,农业全面对外开放的 格局基本形成,对中国农业产生了深刻而积极的影响。农业不仅实现持续稳定发展,综合生 产能力不断提高,而且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农村市场贡献明显提升。与此同时,农产品进出 口贸易大幅增长,农业与世界市场的关联程度日益增强。但是,在农业对外开放中,也存在 一些需要给予高度关注的问题,包括,对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战略的认识 还有待深化;缺乏对农业国际化战略的总体规划和统筹管理;农产品国际市场风险管理机制 不完善等问题。今后随着中国国际化、市场化程度的明显提高,国内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关联 度日益增强,农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将发生重大变化,农业对外开放将面临更加复杂的形势 和挑战。本文提出,要以加入世贸组织 10 年为推进农业对外开放的新起点,从全球视野、 战略高度,进一步提高扩大农业对外开放的战略认识,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进一步扩大 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稳步提升农业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为促进中 国农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提供基础支撑和良好环境。
中国积极参与并推动贸易谈判,进一步改善国际农业贸易环境。中国根据农业资源禀赋 与比较优势特征,促进与东盟、新西兰等双边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全面参与世贸组织多哈回 合谈判,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农业贸易规则。10 年的开放历程,使中国农业基本融入 世界贸易体系,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得到拓展,农业全面对外开放的格局基本形成。
单位:亿元
1978 年 1980 年 1985 年 1990 年 1995 年 2000 年 2001 年 2005 年 2010
社会消费品 零售总额
1559
2140
4305
8300 23614 39106 43055 67177 156998
其中:市
505
734
1875 3889 12979 24555 27379 45094 136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