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 烧 与 灭 火

合集下载

《燃烧与灭火》教学课件(鲁教版(五四制))

《燃烧与灭火》教学课件(鲁教版(五四制))

①用CO2气体灭火。 ②木材着火时,用水扑灭。 ③炒菜时油锅中的油着火, 用锅盖盖灭。 ④扑灭森林火灾时,将大火 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 ⑤用嘴吹灭蜡烛。
新知学习 经典例题 知能训练
几 种 常 用 的 灭 火 器
新知学习 经典例题 知能训练
逃 生 自 救 常 识
新知学习 经典例题 知能训练
二、促进燃烧的方法
第1节 燃烧与灭火
内容提要
1
灭火的原理
2
促进燃烧的方法
3
爆炸是如何产生的
学习目标
1、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灭火方法分析,学会从 化学反应角度认识燃烧和灭火的原理; 2、通过对乙炔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条件的探究, 知道促进燃烧的方法; 3、知道爆炸产生的原因,了解防爆炸的措施。
❖火的使用标志着人类文明的伟大进 步
工人师傅进行金属切割或金属焊接时使用氧炔焰, 是乙炔(C2H2) 跟氧气产生氧化反应的火焰。
新知学习 经典例题 知能训练
乙炔的充分燃烧与不充分燃烧
通过调节乙炔和氧气进气阀门,可以改变 两种气体的比例,从而控制氧炔焰的温 度。 当氧气的用量相对于乙炔不足时,乙炔不充分 燃烧,生成炭黑(或一氧化碳)和水;当氧气足 量时,就产生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分析以下的促进可燃物燃烧的原理
1.增大氧气浓度; 2.增大可燃物与 氧气的接触面积。
①工厂烧锅炉用的煤通常要加工成粉末状; ②化油器将汽油喷成雾状进入内燃机汽缸; ③用煤炭烧锅炉时,要用鼓风机不断往锅 炉中鼓入空气; ④家庭用的煤通常要加工成蜂窝煤; ⑤在空气中加热铁丝时,铁丝不会产生燃 烧,如果在纯氧气中加热铁丝,它就会火 星四射,剧烈燃烧 。
小结
灭火的原理
1.要有可燃物。 2.要有氧气(或空气)。 3.温度要到达可燃物的 着火点。

燃烧与灭火说课稿10篇

燃烧与灭火说课稿10篇

燃烧与灭火说课稿10篇燃烧与灭火说课稿1各位老师、各位专家:你们好!我为大家说的是初中化学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与灭火》的内容。

一、教材分析在教材中的地位及作用:燃烧与灭火是研究化学变化与能量的具体直观体现,与日常生活生产联系较多,学生熟悉,倍感亲切。

通过学习,学生再次体会到,化学研究的就是我们身边的物质,对于增强化学教学的实践性、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重要的。

同时,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明确了科学为生活服务,科学使我们生活得更美好的思想。

在学生已有的生产,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创设情景,更易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

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②、能用化学科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有关燃烧现象,燃烧的做法。

③、通过活动与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

②、通过活动与探究、讨论、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②、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③、在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燃烧条件和灭火的原理难点: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二、教法分析:考虑到学生对本节内容的熟悉、感知程度,及初中生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并且新课改的深入,学生有一定的探索、研究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解决本节课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这两个重点问题上,我采用了引导启发、实验探究、讨论交流,类比归纳的教学策略。

通过设置问题任务,创设情景,鼓励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参与、合作,给学生以空间与时间,进行研究学习,体验化学学科的乐趣。

教法:本节课主要采用了“情境创设”、“引导实验探究”、“对比分析”、“讨论与交流”等教学方法,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为辅助手段,增大了信息量。

三、学法指导1)实验探究,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7.1 燃烧和灭火 复习课件(共24张PPT)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7.1 燃烧和灭火 复习课件(共24张PPT)

C.伏低身子逃出
D.淋湿衣服爬出
知识网络 知识回顾 例题解析
【解析】 A、用湿毛巾捂住鼻子既可以降低空气的温度,也可以 防止烟尘进入呼吸道,正确; B、成站立姿势跑出容易导致窒息,错误; C、伏低身子逃出有利于防止因为缺氧而窒息,正确; D、淋湿衣服爬出既可以降低温度,也可以防止因为缺 氧而窒息,正确。 故选B。
知识网络 知识回顾 例题解析
【变式题】如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可用于研究燃烧条件.其中 能够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的一组现象是
( A)
①图1铜片上白磷燃烧
②图1铜片上红磷未燃烧
③图1水中白磷未燃烧
④图2水中白磷燃烧.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知识网络 知识回顾 例题解析
【解析】①图1铜片上白磷燃烧,是因为具备了物质燃烧的三个 条件;②图1铜片上红磷未燃烧,是因为没有达到着火点;③图1 水中白磷未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④图2水中白磷燃烧, 是因为满足物质燃烧的三个条件. 所以①②可以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①③可 以说明物质燃烧需要与空气或氧气接触;③④可以说明物质燃烧 需要与空气或氧气接触;②③不能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故选A。
知识网络 知识回顾 例题解析
【变式题】物质在空气中发生缓慢氧化、燃烧的共同

点是( A )
A.都放出热量
B.都生成气体
C.都有响声
D.都发光
【解析】物质在空气中发生缓慢氧化、燃烧的共同点 是都是与氧发生的氧化反应,并且会都放出热量,生 成气体、响声、发光都与该共同点无关.
故选:A.
知识网络 知识回顾 例题解析
知识网络 知识回顾 例题解析
【解析】A、爆炸是物质在有限的空间内,发生急剧燃烧,短时 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周围的气体的体积膨胀造成的。可见爆 炸需要氧气的参与,可使燃烧处于暂时缺氧状态,达到灭火的 目的。故正确; B、爆炸灭火不需水,特别是在缺水地区,是较为理想的灭火方 法。故正确; C、爆炸可以聚集大量的热,使周围的温度升高,并不能降低可 燃物的着火点。故错误; D、爆炸可以掀起大面积的沙土,覆盖可燃物,使可燃物与氧气 隔绝,达到灭火的目的。故正确。 故选C。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件:7.1燃烧和灭火 说课稿 (共39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件:7.1燃烧和灭火 说课稿 (共39张PPT)

一、燃烧的条件
(1)有可燃物 (2)有氧气 (3)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可燃物与氧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氧化反应,叫 做燃烧。
想想议议
你能根据燃烧的条件推断出灭火的方法吗?
1. 要有可燃物。
2. 要有氧气(或空气)。 3. 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
着火点。
1. 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 物与其他物品隔绝。
注意:并非所有的爆炸都是化学变化,如气球 爆炸、自行车轮胎爆炸等,都属于物理变化。
另外,除火药外,可燃性气体在空气中达到一定的 浓度,遇火也会发生爆炸。如:H2、CO、CH4 等。
【实验 7-3】 粉尘爆炸实验
剪去
打一小孔
I
鼓气
II
想想议议
为什么在面粉厂、纺织厂和煤矿的矿井内,都标有 “禁止烟火” 的字样或图标?
2. 隔绝氧气(或空气)。 3. 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
点以下。
3、 讨论与交流 (1)你如何熄灭蜡烛? (2)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如何处理?为什么? (3)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了,如何处理?为什么? (4)扑灭森林火灾时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线 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为什么? (5)如何解释“釜底抽薪”和“杯水车薪”(这两个成 语?
6. 要避免潮湿、雨 淋、暴晒、烘烤或者腐 蚀性的环境。
7. 要经常检查压力 表显示的压力是否正常, 有问题要及时检修。
8. 灭火器一经喷射 使用后,必须重新充装 药剂,方能有备无患。
想想议议
你理解了爆炸吗? 爆炸: 在有限的空间里发生剧烈地燃烧(化学反应), 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膨胀而引 起爆炸。
【实验 7-1】 磷的燃烧
白磷
红磷
热水 白磷

燃烧和灭火的逐字稿

燃烧和灭火的逐字稿

燃烧和灭火的逐字稿
好的,以下是关于燃烧和灭火的逐字稿:
大家好,今天我要给大家讲的是燃烧和灭火。

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它是指物质与氧气发生剧烈的氧化反应,产生光和热的过程。

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和着火点。

可燃物是指能够燃烧的物质,如木材、纸张、汽油等;氧气是燃烧必需的气体,它能够与可燃物发生反应;着火点是指可燃物开始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当这三个条件同时满足时,燃烧就会发生。

燃烧产生的光和热可以使周围的物体升温,甚至引发火灾。

为了防止火灾的发生,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灭火。

灭火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使用灭火剂。

灭火剂可以抑制燃烧的反应,从而扑灭火源。

灭火剂的种类有很多,如干粉灭火剂、二氧化碳灭火剂、泡沫灭火剂等。

不同的灭火剂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火灾,我们需要根据火灾的类型选择合适的灭火剂。

除了使用灭火剂外,我们还可以采取其他措施来灭火,如切断可燃物的供应、降低燃烧的强度、隔离可燃物等。

在灭火时,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以确保灭火的效果。

总之,燃烧和灭火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两个话题。

我们需要了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以便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采取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谢谢大家!。

6.1 燃烧与灭火课件 (共32张PPT)(2024)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

6.1 燃烧与灭火课件 (共32张PPT)(2024)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通过探究我们知道,物质跟氧气发生的燃烧反应必须同时 满足如下三个条件才能发生:
(1)物质本身是可燃的(可燃物); (2)可燃物与充足的氧气接触; (3)达到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通常所说的燃烧,都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氧化 反应。虽然不同可燃物的着火点各不相同,燃烧时产生的现 象也不完全一样,但都有氧气参加,并且反应都会伴有发光、 放热的现象。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四、爆炸是如何发生的
你见过爆炸的场面吗?在露天的空地上引燃少量火药粉末 不会发生爆炸,爆竹里只有少量火药,却为什么会爆炸?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氢气的燃烧和爆炸
将一个塑料瓶的瓶底剪下,在瓶塞处插入 一根带有止水夹的尖嘴玻璃管。用排水法集满 纯净的氢气后,将塑料瓶移出水面,固定在铁 架台上。打开止水夹,在尖嘴处点燃氢气。观 察现象。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增大氧气的浓度或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都能 促进可燃物燃烧。
常用燃料的主要组成元素是碳。在氧气供给充足时,燃 料中的碳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若氧气供给不足,碳燃 烧不充分,生成一氧化碳。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此外,在高温下,炽热的木炭也可使二氧化碳转变成一氧化碳。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从钻燧取火到冶炼金属,从工业革命时代蒸汽推动的滚滚 车轮,到信息时代新型燃料推动的飞天神舟,人类从认识火、 利用火,到控制火、改造火,每前进一步都有非比寻常的意义。 只有不断深化和拓展对火的认识,才能有力地驾驭和利用火, 更好地服务社会发展。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1.用氧气传感器测量木条在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过程中,容器 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发现当容器内氧气的体积分数降到11.7%时,木 条燃烧停止了。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6.1 燃烧与灭火 课件 (共21张PPT)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6.1 燃烧与灭火 课件 (共21张PPT)

震惊中外 的大兴安 岭森林大 火
据统计,我国仅20世纪90年代就 发生火灾888485起,死亡24564人, 伤43422人,直接经济损失116.4 亿元。
讨论交流
常见的火灾
灭火的方法
1、楼房着火
喷水
2、油在锅里着火 用锅盖盖灭
3、酒精灯失火 用湿抹布盖灭
4、森林着火
将火场树木砍掉
5、油罐着火
• 8、普通的教师告诉学生做什么,称职的教师向学生解释怎么做,出色的教师示范给学生,最优秀的教师激励学生。下午1时0分44 秒下午1时0分13:00:4422.4.13
实验探究一探究燃烧的条件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原因
【1】分别在酒精灯上 木条燃烧,玻 玻璃棒不具有
点燃木条和玻璃棒
璃棒不燃烧 可燃性
【2】点燃两支蜡烛, 其中的一支罩在玻璃
③将沙土铺洒在燃烧的化学药品上 ( A)
④草原着火时,在着火点周围割除草,打出 防火道 (B)
学以致用
4、成语“釜底抽薪、杯水车薪、星火燎 原、风助火势”包含了什么化学道理?
• 不习惯读书进修的人,常会自满于现状,觉得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学习,于是他们不进则退2022年4月13日星期三下午1时0分44秒13:00:4422.4.13 • 读书,永远不恨其晚。晚比永远不读强。2022年4月下午1时0分22.4.1313:00April 13, 2022 • 正确的略读可使人用很少的时间接触大量的文献,并挑选出有意义的部分。2022年4月13日星期三1时0分44秒13:00:4413 April 2022 •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罩在玻璃杯下的 蜡烛很快熄灭
没有了氧气
杯下
【3】分别在酒精灯上 点燃木条和煤块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全册第六单元第一节《燃烧与灭火》优课比赛课件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全册第六单元第一节《燃烧与灭火》优课比赛课件

活动三 探究灭火的原理
灭火原理
1.移走可燃物
破坏 其一
2.隔绝氧气
3.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灭燃火烧的的原三理个就条是件至与少灭破火坏原燃理烧的所有需什的么一关个系条?件。
燃烧条件
同 1.可燃物 时 具 2.充足氧气 备 3.温度达到着火点
灭火原理
1.移走可燃物


2.隔绝氧气

3.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一
2.为什么手帕不燃烧?
酒精燃烧过程中,水分蒸发 带走很大一部分热量,从而 降低了手帕的温度,使温度 降至手帕的着火点以下,所 以手帕不燃烧
活动三 探究灭火的原理 请根据生活经验及提供的仪器(水、湿抹布、烧
杯、剪刀、扇子、沙子),用尽可能多的方法将蜡 烛熄灭,并说出采用这些方法为什么能灭火。
这些灭火原理可以分成几类?
学以致用
红磷的着火点是240℃ 白磷的着火点是40℃
绿色化学
1.实验现象?
2.该实验中的哪些现象分别能验证可燃物燃烧的哪一条件?
3.该实验有什么缺点? 如何改进?

4.如何使水中的白磷燃烧?

活动二 探究燃灭烧火的条原件理
燃烧条件
1.可燃物
同时
2.与充足氧气接触
具备
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1.为什么酒精燃烧?
自选角度,形成文字与同学交流。
科学用火 科学灭火 学会用辩证的思维看待问题与解决问题
我能行
5.掌握一些灭火措施和安全知识,可以减少或避
免火灾的发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电视机等电器着火用水扑灭 B.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C.室内着火,开窗通风 D.高楼住宅发生火灾,使用楼内电梯逃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燃烧与灭火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了解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3)会运用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
(2)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责任感
(3)使学生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认识事物,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燃烧条件的探究、灭火的原理
难点:燃烧条件的探究
教学方法
讨论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教学用品
大烧杯大试管酒精灯带导管的胶塞镊子药匙
白磷红磷碳酸钠盐酸铜片火柴蜡烛粉笔木条纸条
多媒体演示
教学过程:
[引入]播放影片
火造福了人类,不当的用火也给我们带来了灾难。

一、燃烧的条件
(1)学生分组实验并填好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1]
用坩锅钳分别夹着粉笔和小木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观察现象
[学生实验2]
点燃两支蜡烛,一支放在桌面上,另一支用烧杯倒扣在它的上面,
观察现象
[学生实验3]
用一张纸条和小木条分别放在酒精灯火焰上,观察现角,比较它
们燃烧的难易程度
(2)[学生总结]
根据实验,结合生活实例及所学知识,燃烧条件可能有哪些?
(3)[教师演示]
实验7-1,完成讨论
得出燃烧的条件:(1)可燃物
(2)氧气
(3)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俗话说“水火不相容”,只要达到了燃烧的条件,水中也能有为燃烧。

[教师演示实验]
人们掌握了燃烧的特点,利用它发出的光来照明、发出的热来烧煮食物、炼钢等,把人造卫星送上天!(边用课件展示图片)为人类造福。

[播放“神六”上天录像]
是不是所有的燃烧都能给人类带来益处呢?当然不是,如果使用不当,火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火灾很容易发生。

[多媒体展示]
因此,我们应该十分注意防火与灭火。

怎样才能灭火呢?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根据燃烧的条件,如果控制其中的一个条件,燃烧就会中止。

一支燃着的蜡烛如何把它熄灭?
[演示实验7-2]
说明原理: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它隔绝了蜡烛火焰周围的氧气(空气),使它达不到燃烧的条件。

介绍灭火的方法
[多媒体展示]
[小结]:①将可燃物撤离燃烧区,与火源隔离;
②将燃烧着的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③将大量的冷却剂去冷却燃烧物,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
下隔绝空气
三、拓展探索
[演示实验]两支高低不等的蜡烛,点燃,放在桌面上。

用一个大烧杯倒扣在两支蜡烛上,观察现象。

[现象]我们会发现两支蜡烛中高的先熄灭,低的后熄灭。

分析熄灭的原因
[延伸]
如果发生火灾,你应如何应付?当你被困在火灾灾区时,应如何自救?
[课堂总结]
四、板书设计
燃烧和灭火
一、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1)可燃物 (2)氧气
(3
二、灭火方法
三、安全知识
五、课堂练习
1、在篝火晚会时,为使木材燃烧更旺些,通常把木材架起来燃烧,是因为(

A 散热快
B 降低了木材的着火点
C 使木材和空气充分接触
D 木材是可燃物
2、不能考虑用于油井灭火的措施是( )
A 、设法阻止石油喷射
B 、设法使火焰隔绝空气
C 、设法降低石油的着火点
D 、设法降低油井温度
3.森林着火,消防队员开辟“防火隔离带”的目的在于( )
A .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B .隔离空气
C .隔离可燃物 同时具备 燃烧
D.开辟运水的道路
4.遇到如下火灾,应采取什么措施进行灭火?
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

2.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

3.森林火灾。

4.家中的电器着火
5、有人认为“为了充分利用煤气灶里煤气燃烧的热量,在煤气灶的炉火四周用铁皮做一个挡风圈。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这种措施是否有效?将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在班内进行交流。

六、作业
P131 1、2、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