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字体及演变 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书法)PPT课件

2021
40
传世的王羲之的字,现存的楷书有 《乐毅注》、《黄庭经》、《东方朔 画赞》等;
行书有《兰亭序》摹本、刻本。
2021
41
神采意蕴:
4、神采意蕴
结合作品的背景知识和文辞内容,通过作者 的笔墨所表现出的风格以及带给我们的感受。
同学们,你现在知 道该如何欣赏书法 作品了吗?
神
章
用
采
法
笔
意
结
特
蕴
2021
12
5、行书——实用灵活的书体
行书: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的流畅书体。
下面几个“龙”字,哪个是用行书所写?
楷书
行书
行书
特点:笔画间有明显的连带
2021
草书
——牵丝
13
行书是介于草书与楷体之间的一种 书体。自汉代以来一直风行于世。
2021
14
笔、墨、纸、砚文房四宝就是独特的 书写工具,直接参与和促成了书法家 的艺术创作。
——杜甫 《饮中八仙歌》
2021
54
• 张旭书法得于“二王”而又能独创。狂 草是其在书法上的创新。 其狂草流走快速,连字连笔,一派 飞动,“迅疾骇人”,把悲欢情感痛快 淋漓地倾注在笔墨之间。
2021
55
挫《
使肚
转痛
,帖
刚》
柔是
变张
化旭
,书
神法
采代
奕表
奕作
。,
其
字
用
笔
2021
顿56
2021
57
怀素的狂草,用笔圆劲
2021
15
中国书法是一门抽象艺术,它的抽象具有 高度的概括性。它是一个从形到线,从具 体到抽象的过程,创造和培育了比较纯粹 的线的结构和形势美。
汉字的演变PPT

• 铸有小篆文字的秦虎符。
• 秦代的统一文字:小篆,使汉字的笔画和结构得到定型, 奠定了汉字方块形的基础,标志着汉字的统一。
• 秦始皇统一文字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什么作用?(从此
奠定了中华民族文化统一的基础,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
流与发展。)
2021/3/10
返回主页 11
2021/3/10
12
(二)隶书
• (二)隶书---监狱里造出的汉字: • 隶书,是小篆的简便写法,最早流行于秦代下层
人物中间,相传为程邈在监狱中将其整理成一种 新字体。 • 投影:“湖北出土的秦隶竹简”和“汉隶。” • 秦代有两次文字改革,一是统一文字,由大篆 改为小篆;二是使用了较小篆方便些的隶书。这 是第二块里程碑——文字发展摆脱像形性。 • 隶书在汉代(公元前206-220年)得到了很大 发展,变无规则的线条为有规则的笔画,奠定了 现代汉字字形结构的基础。
2021/3/10
返回主页 2
• 一、甲骨文
• 1、汉字的演变
• 汉字的形体,即字体,指汉字的书写体态。汉字从产生到现 在,虽没有跳出表意文字的圈子,但文字的形体一直按从繁到 简的规律发展演变。主要出现了八种字体:甲骨文-金文-大 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 《说文解字》说,“黄帝的史 官仓颉看见鸟兽的脚印,明白可以用形来区分事理,开始创造 文字。”由“图画”经过一个简化过程,取事物的主要特征, 开始了“文字”的进化过程。。
2021/3/10
返回主页 6
2021/3/10
7
2021/3/10
8
2021/3/10
9
方块字的基础
• (二)、古老的密码---战国文字: • 在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年),中国
汉字的演变ppt课件

代表作品
李斯的《泰山刻石》、唐代李阳 冰的《三坟记》等。
隶书
起源与发展
隶书起源于战国时期,逐渐流行于汉代。隶书的出现标志 着中国古代文字演变的一个重要阶段,因其字形扁平、书 写方便,逐渐替代了篆书成为官方文书。
特点与风格
隶书的笔画平直,字形方正,结构严谨。不同地区的隶书 风格略有差异,如秦隶较为粗犷,汉隶则显得秀美。
03
代表作品
唐代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颜真卿的《多宝塔感应碑》等。
行书与草书
行书与草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代,行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草书则是在篆书和隶书的基础上演变而来。行书和草书都是为了满足快 速书写和表达情感的需要而产生的。
行书的特点是笔画连贯流畅,字形较为潦草,能够快速书写并表达出动 态感。行书在魏晋时期逐渐流行,代表作品有王羲之的《兰亭序》等。
间。
对于汉字文化价值的认识与思考
01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它不仅是中国 古代文化的载体,也是现代社会信息传播的重要工具。
02
汉字的形态、音韵和语义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魅力,是其他文
字无法替代的。
汉字文化的发展不仅推动了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对世界
03
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于汉字未来发展的展望与建议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汉字的应用和 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汉字需要不断进 行规范化和创新,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和人民。
应当加强对于汉字文化教育的普及和推 广,提高公众对于汉字文化的认识和重 视程度,培养更多的汉字文化传承人才
。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6
总结与思考
对于汉字演变的总结与回顾
中国传统文化书法 ppt课件

38
书法入门行笔视频
C:\Users\hp\Desktop\现代教育技术PPT\0001.优酷网-南京师范大学孙植 博士书法教学视频.flv
39
C:\Users\hp\Desktop\现代教育技术PPT\0001.优酷网-毛笔书法教学视频---毛笔基本笔划--长横-0001.flv C:\Users\hp\Desktop\现代教育技术PPT\0001.优酷网-毛笔书法教学视
频----毛笔基本笔划--长横-0002.flv
40
41
3
4
欣赏书法作品,说说汉字演化的过程与各种字体的特点。
5
汉字演化的过程
6
甲骨文(商周早期)
商周帝王由于迷信,凡事都要 用龟甲或兽骨 进行占卜,然 后把占卜的有关事情刻在甲骨 上,作为档案材料由王室史官 保存。这是中国最古老的成熟 的文字,因为刻在龟甲和兽骨 上,人们称之为甲骨文。
这片甲骨上记载了商王祭祀、 乘车狩猎等活动,所刻的文字 在书法上有很高的造诣。
泰山刻石 9
隶书(汉)
字形扁方, 左右伸展; 左波右磔, 蚕头燕尾。
曹全碑
10
在书体演变过程中,由隶书向楷书、行书、草书 同时演变,大概在魏晋时期均已出现了。
11
草书又分为章草和今草。章草是隶书的草 体;今草是章草的进一步草化。
12
楷书脱化于隶书和章草。孕育于汉代,始于三 国,盛行于魏晋南北朝,唐代是鼎盛时期。
力 险
阳
劲
,
询
结
构
《
独
异 ,
九
后 人
成
称 为
宫
“
欧
》
体
27
欧阳询结体三十六法
28
书法入门行笔视频
C:\Users\hp\Desktop\现代教育技术PPT\0001.优酷网-南京师范大学孙植 博士书法教学视频.flv
39
C:\Users\hp\Desktop\现代教育技术PPT\0001.优酷网-毛笔书法教学视频---毛笔基本笔划--长横-0001.flv C:\Users\hp\Desktop\现代教育技术PPT\0001.优酷网-毛笔书法教学视
频----毛笔基本笔划--长横-0002.flv
40
41
3
4
欣赏书法作品,说说汉字演化的过程与各种字体的特点。
5
汉字演化的过程
6
甲骨文(商周早期)
商周帝王由于迷信,凡事都要 用龟甲或兽骨 进行占卜,然 后把占卜的有关事情刻在甲骨 上,作为档案材料由王室史官 保存。这是中国最古老的成熟 的文字,因为刻在龟甲和兽骨 上,人们称之为甲骨文。
这片甲骨上记载了商王祭祀、 乘车狩猎等活动,所刻的文字 在书法上有很高的造诣。
泰山刻石 9
隶书(汉)
字形扁方, 左右伸展; 左波右磔, 蚕头燕尾。
曹全碑
10
在书体演变过程中,由隶书向楷书、行书、草书 同时演变,大概在魏晋时期均已出现了。
11
草书又分为章草和今草。章草是隶书的草 体;今草是章草的进一步草化。
12
楷书脱化于隶书和章草。孕育于汉代,始于三 国,盛行于魏晋南北朝,唐代是鼎盛时期。
力 险
阳
劲
,
询
结
构
《
独
异 ,
九
后 人
成
称 为
宫
“
欧
》
体
27
欧阳询结体三十六法
28
中国书法简史(PPT)

明清书法的继承与发展
继承传统
01
明清书法在继承前人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发扬光大,形成了各
具特色的艺术流派。注重创新和发展,推动了书法
艺术的繁荣和发展。
代表人物
03
董其昌、王铎、傅山等是明清书法的代表人物,他们的作品体
现了明清书法的继承与发展特点。
07
近现代书法
苏轼、黄庭坚、米芾等是 宋代书法的代表人物,他 们的作品体现了宋代书法 的尚意与创新精神。
元代书法的复古与个性
复古潮流
元代书法追求古朴、典雅的艺术风格,注重对传 统书法的继承和发扬。
个性表现
元代书家在追求复古的同时,也注重表现自己的 个性和情感,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貌。
代表人物
赵孟頫、鲜于枢等是元代书法的代表人物,他们 的作品体现了元代书法的复古与个性特点。
样化,极具艺术欣赏的价值。
汉代隶书的成熟与草书、楷书的形成
隶书的成熟
汉代是隶书成熟和鼎盛的时期,隶书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普 及。汉隶的笔法丰富多变,结构严谨而富有变化,形成了独 特的艺术风格。
草书、楷书的形成
在隶书的基础上,汉代还出现了草书和楷书两种新的书体。 草书笔画连绵、流畅自然,具有极高的艺术表现力;楷书则 笔画平直、结构严谨,成为后世书法的主流。
书法艺术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 和艺术魅力,研究中国书法简 史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审美素养 和艺术修养。
推动书法艺术创新和发展
通过对历史的研究和反思,可 以推动当代书法艺术的创新和 发展,为书法艺术注入新的活 力和内涵。
02
先秦书法
甲骨文与金文
甲骨文
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是最早成体系的汉字,主要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 其笔画瘦硬,字形大小不一,结构随意自然,具有古朴率真的艺术风格。
中国书法的发展历史课件(28张PPT)

1
2
3
4
减省点画 体态多变 笔势流动 用笔灵活
你知道楷书四大家吗?
草书:
草书是汉代在隶书基础 上演变出的一种书体, 具有结构简省、笔画连 绵的特点,分为章草、 今草和狂草,旨在提高 书写便捷性。
贰
楷书笔画
楷书笔画的特点与写法
(一)横 横画要写平稳,因为横在一个字中起平衡作用,横不平,则字不稳。
• 秦篆,又称小篆,由金文和石鼓文演变而来,是秦 统一后的官方文字。李斯的《泰山刻石》见证了这 一变革时期的继承与创新。
• 此画线条匀圆、长方形状,圆润流畅,刚柔并济, 给人以圆浑挺健、端庄稳重之感。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
汉代 隶书
• 隶书是汉字书写的里程碑,对书法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使汉字形态更加规范,笔法更 加丰富,为后世各种书体流派奠定了基础,广泛应用于汉代。图示为《西狭颂》。
如何临帖?
中锋起笔可使笔画显得厚实、饱满、有力。
如何临帖?
侧锋行笔容易出现一边光一边毛的笔画,使笔画显得扁平、单薄。
如何临帖?
提就是把笔锋往上提起,按就是把笔锋用力往下按。提与按是书法运笔最基本 的技法,书法的点画,线条的粗细、浓淡、节奏等变化就是在提与按的运笔动 作中完成的。
汇 报 人 : 某 某 某
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
欧阳询(唐)
《九成宫醴泉铭》 (局部)
柳公权(唐)
《玄秘塔碑》 (局部)
颜真卿(唐)
《颜勤礼碑》 (局部)
赵孟頫(元)
《三门记》 (局部)
你知道楷书四大家吗?
《兰亭序》
王羲之(晋) 01
《祭侄文稿》
02
颜真卿(唐)
《黄州寒食帖》
《中国书法五体》课件

工具选择
选用适当的毛笔、纸张和墨汁 ,以保证书写效果的最佳呈现
。
PART 04
隶书
特点与风格
特点
隶书字形扁平,笔画波磔分明,结构多取横势,与篆书相比 ,书写更加便利和快捷。
风格
隶书风格多样,既有典雅端庄的《史晨碑》,又有厚重沉着 的《张迁碑》。
代表作品与作者
代表作品
《乙瑛碑》、《礼器碑》、《曹全碑》等。
柳公权《玄秘塔碑》
此作品笔画瘦硬,结构紧凑,是柳公 权晚年的代表作,也是学习楷书的重 要范本。
楷书练习技巧
选帖与临帖
坚持练习
选择适合自己的楷书字帖,通过临帖 掌握基本笔画和结构。
练习楷书需要持之以恒,不断反复练 习,才能逐渐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
注重基本功
练习楷书需要注重基本功的训练,如 笔画、笔顺、结构等。
PART 06
行书
特点与风格
流畅自然
行书字体流畅,笔画间连贯自然,整 体给人以行云流水之感。
变化多端
行书在书写过程中,笔画常有变化, 或粗或细,或轻或重,展现出丰富的 艺术效果。
节奏感强
行书注重节奏感,通过笔画的快慢、 轻重、提按等变化,形成独特的韵律 。
气韵生动
行书强调整体气韵的和谐统一,字与 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相互呼应,形成 生动活泼的氛围。
PART 02
中国书法概述
起源与发展
起源
中国书法起源于甲骨文和金文, 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书法逐渐发展 出篆、隶、楷、行、草五种书体 ,每种书体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 特点。
书法五体简介
隶书
隶书是继篆书之后兴起的书体 ,其特点是字形扁方,笔画横 平竖直。
(完整版)中国古代书法史课件

王羲之《十七帖》
点画静中有动,笔断意连。一是 起笔迅疾力大,落笔入纸便以形 成笔势;二是行笔内敛沉着,既 劲挺遒健又流畅而恣美;三是收 笔或断,或顺势,或连下一笔。 四是转折、提按、使转、节奏、 虚实等十分自然,笔法、笔势清 晰。字形的斜与正,主与次,疏 与密、虚与实、收与放、轻与重、 呼与应等等,达到了既矛盾又和 谐统一之高境界。字体大小的组 合,字距疏密,连带、行气、呼 应以及通篇的相互配合、协调, 堪称经典。
《怀仁集王羲
之书圣教序》
其碑字由怀仁借内府所藏王羲 之真迹,历时25年集募而成, 故为世所重。碑文选自王王羲 之各帖,如知、趣、或、群、 然、林、怀、将、风、朗、是、 崇、幽、托、为、揽、时、集 等字皆取自《兰亭序》。由于 怀仁对于书学的深厚造诣和严 谨态度,致使此碑点画气势、 起落转侧,纤微克肖,充分地 体现了王书的特点与韵味,达 到了位置天然、章法秩理、平 和简静的境界。
❖ 3.草书 ❖ 草书有章草、今草和狂草之分。
❖ 简单而言,章草是隶书的快写体,今草 是楷书和行书的快写体。著名的章草碑 帖有皇象本《急就篇》、索靖《出师颂》 等。
皇象《急就章》
此帖点画简约、凝重,亦较 含蓄,又多隶书笔意。结字 工整,法度森严。整篇观之, 气息古朴温厚,沉着痛快。 对喜爱章草的人来说,是学 习章草的优秀范本。因章草 是早期的草书,到了皇象时 代,已十分成熟,且为众多 书家所擅长。而皇象所书 《急就章》,形体已经很规 范化了。
❖1.小篆(秦篆)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书同文” 的政策,由李斯等创制了小篆,作为 全国的官方标准字体。小篆的创立, 使我国文字走向了规范化和统一化。 秦代把这种书体广泛应用于刻石颂德。 据传它们大都出自李斯之手。
泰山 刻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右)取势,造成字形扁方。
起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蚕头收笔雁尾隶书用笔上的典型
特征,特别是隶字中的主笔横、捺画几乎都用 此法。
变画为点变连为断隶书中点独立出来(
平点、竖点、左右点、三连、四连点等等)。还 将篆字中许多一笔写成的笔画断开来写,允许 笔与笔间出现衔接痕迹,甚至笔断意连。
强化提按粗细变化隶书有意强调提按
动作,形成笔画轨迹显著的粗细、转承变化, 起、行、收用笔的三过程都有了明书确法的字体体及现演。变
张 迁 碑
隶突破了秦篆单一的中锋运笔,
中锋、侧锋、方笔、圆笔、藏锋
、露锋各显神通。
最有代表性的是“蚕头雁尾”的
笔画,破除整齐划一的单调。在
曹
字的结构上改变了小篆拟横扬竖
全
的趋势,字势向横伸展,成熟的
碑
汉隶在书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转
折点。
书法字体及演变
隶书 隶书的结构特点
字形扁方左右分展隶字改以横向(左
唐 欧阳询(欧体) 唐 柳公权(柳体)
唐 颜真卿(颜体) 元 赵孟頫(赵体)
书法字体及演变
楷书
欧体字形稍长,排列非
常整齐,字形结构严谨 。
欧阳询 《九成宫醴泉铭》
书法字体及演变
楷书
颜体端庄雄伟,很有气
势。虽然字形比较圆润饱 满,但却充满力量,不显 得臃肿,俗称为“颜筋” 。
颜真卿 《颜氏家庙碑》
书法字体及演变
钟繇 宣示表
楷书
楷书按照时期划分 可分为魏碑和唐楷 。
魏碑是指魏、晋、 南北朝时期的书体 ,它可以说是一种 从隶书到唐楷的过 渡书体。
魏碑百花齐放
书法字体及演变
楷书
楷书在唐朝达到了鼎盛时期,在初、盛、晚唐三 个时期分别出现了一位楷书大家:欧阳询、颜真 卿和柳公权,再加上元初的赵孟頫,四人被称为 楷书四大家。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主要书法字体
篆隶楷 行草
书法字体及演变
篆书
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保存着古代
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
车
册
书法字体及演变
篆书
大篆
指小篆以前的文 字和书体,包括 甲骨文、钟鼎文 、石鼓文、六国 文字等。
隶书
东汉 石门颂
东汉 华山庙碑
东汉 史晨碑
书法字体及演变
草书
草书最初的含义是指草写的隶书,起源于西汉。其实
早期草书是和隶书平行的书体,打破隶书方整规矩严谨 ,是一种草率的写法。
章草
草书
今草
狂草
书法字体及演变
草书
章草于东汉时盛行
,虽有连笔,但字 字独立。
三国吴 皇象 急就章
书法字体及演变
草书
今草自章草变化而来,字
字呼应,贯通一气,笔画 多有省略。书写简单快速 但不容易辨认。
东汉 张芝 冠军帖
书法字体及演变
草书
狂草出现在唐代以
后,字形更加放纵 ,笔势绵环绕,字 形奇妙,变化百出 。
张旭 肚痛帖
书法字体及演变 怀素 自叙帖
汉隶唐楷
书法字体及演变
楷书
楷书又称正楷、楷体、
正书或真书,由隶书演 变而来。其字形较为正 方,不像隶书写成扁形 。楷书是现代汉字手写 体的参考标准。
书法字体及演变
楷书
柳体笔画清晰,笔力
遒劲,较之颜体,柳 体则稍显清瘦,故称 之为“柳骨” 。
柳公权 《玄秘塔碑》
书法字体及演变
楷书
赵体婉丽流美,书风
秀逸,结体严整、笔 法圆熟,相比前三位 字体显得更加飘逸。
? 赵孟頫 《胆巴碑》
书法字体及演变
行书
行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
、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 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成为魏 晋以后日常使用的主要字体。实质上它是楷书 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 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书法字体及演变
行书
康熙
? 雍正
乾隆
书法字体及演变
行书
王羲之《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书法字体及演变
行书
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书圣”王羲之
书法字体及演变
行书
最能代表宋代书法成就的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 苏轼 《黄州寒食诗帖》
书法字体及演变
行书
黄庭坚七言诗《松风阁诗帖》
书法字体及演变
书法字体及演变
书法字体及演变
书法
书法是一种艺术类别,指书写汉字的艺术。 书法是某幅书写作品的代称或者所有书写
作品的统称。
书法字体及演变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行书
米芾《蜀素帖》 此帖用笔多变,长短粗 细,体态万千,充分体 现了“刷字”的独特风 格。
书法字体及演变
行书
蔡襄 《澄心堂帖》
书法字体及演变
猜一猜
?
书法字体及演变
? 小篆
指秦始皇统一中国后 ,在秦国原来使用的 大篆的基础上,进行 简化,创制的统一的 汉字书写形式。
书法字体及演变
篆书
大篆主要刻于青铜器、石簋、石鼓上,笔划雄强凝重,风
格浑厚,字形变化丰富,参差不一。
西
西
秦 石鼓文
周
周
散
大
氏
盂
盘
鼎
书法字体及演变
篆书
小篆主要由李斯整理,是一种规范化的官方文书通用字体
,适合于隆重的场合(如记功刻石、兵虎符之类)。小篆字 体略长而整齐笔画线条匀净、秀美。
秦 泰山刻石
秦 书法字体及演变 峄山碑
隶书
隶书分为秦隶和汉隶,相传为秦末程邈在狱中所整理
,到东汉,隶书发展到巅峰。
秦隶
秦朝时的隶书被称为秦 隶,主要是写在简牍之上
。
睡虎地秦简
书法字体及演变
隶书
汉隶
当汉代发明和运用纸张以后,书 写不再受窄长的竹木简的限制, 毛笔的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汉
起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蚕头收笔雁尾隶书用笔上的典型
特征,特别是隶字中的主笔横、捺画几乎都用 此法。
变画为点变连为断隶书中点独立出来(
平点、竖点、左右点、三连、四连点等等)。还 将篆字中许多一笔写成的笔画断开来写,允许 笔与笔间出现衔接痕迹,甚至笔断意连。
强化提按粗细变化隶书有意强调提按
动作,形成笔画轨迹显著的粗细、转承变化, 起、行、收用笔的三过程都有了明书确法的字体体及现演。变
张 迁 碑
隶突破了秦篆单一的中锋运笔,
中锋、侧锋、方笔、圆笔、藏锋
、露锋各显神通。
最有代表性的是“蚕头雁尾”的
笔画,破除整齐划一的单调。在
曹
字的结构上改变了小篆拟横扬竖
全
的趋势,字势向横伸展,成熟的
碑
汉隶在书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转
折点。
书法字体及演变
隶书 隶书的结构特点
字形扁方左右分展隶字改以横向(左
唐 欧阳询(欧体) 唐 柳公权(柳体)
唐 颜真卿(颜体) 元 赵孟頫(赵体)
书法字体及演变
楷书
欧体字形稍长,排列非
常整齐,字形结构严谨 。
欧阳询 《九成宫醴泉铭》
书法字体及演变
楷书
颜体端庄雄伟,很有气
势。虽然字形比较圆润饱 满,但却充满力量,不显 得臃肿,俗称为“颜筋” 。
颜真卿 《颜氏家庙碑》
书法字体及演变
钟繇 宣示表
楷书
楷书按照时期划分 可分为魏碑和唐楷 。
魏碑是指魏、晋、 南北朝时期的书体 ,它可以说是一种 从隶书到唐楷的过 渡书体。
魏碑百花齐放
书法字体及演变
楷书
楷书在唐朝达到了鼎盛时期,在初、盛、晚唐三 个时期分别出现了一位楷书大家:欧阳询、颜真 卿和柳公权,再加上元初的赵孟頫,四人被称为 楷书四大家。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主要书法字体
篆隶楷 行草
书法字体及演变
篆书
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保存着古代
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
车
册
书法字体及演变
篆书
大篆
指小篆以前的文 字和书体,包括 甲骨文、钟鼎文 、石鼓文、六国 文字等。
隶书
东汉 石门颂
东汉 华山庙碑
东汉 史晨碑
书法字体及演变
草书
草书最初的含义是指草写的隶书,起源于西汉。其实
早期草书是和隶书平行的书体,打破隶书方整规矩严谨 ,是一种草率的写法。
章草
草书
今草
狂草
书法字体及演变
草书
章草于东汉时盛行
,虽有连笔,但字 字独立。
三国吴 皇象 急就章
书法字体及演变
草书
今草自章草变化而来,字
字呼应,贯通一气,笔画 多有省略。书写简单快速 但不容易辨认。
东汉 张芝 冠军帖
书法字体及演变
草书
狂草出现在唐代以
后,字形更加放纵 ,笔势绵环绕,字 形奇妙,变化百出 。
张旭 肚痛帖
书法字体及演变 怀素 自叙帖
汉隶唐楷
书法字体及演变
楷书
楷书又称正楷、楷体、
正书或真书,由隶书演 变而来。其字形较为正 方,不像隶书写成扁形 。楷书是现代汉字手写 体的参考标准。
书法字体及演变
楷书
柳体笔画清晰,笔力
遒劲,较之颜体,柳 体则稍显清瘦,故称 之为“柳骨” 。
柳公权 《玄秘塔碑》
书法字体及演变
楷书
赵体婉丽流美,书风
秀逸,结体严整、笔 法圆熟,相比前三位 字体显得更加飘逸。
? 赵孟頫 《胆巴碑》
书法字体及演变
行书
行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
、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 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成为魏 晋以后日常使用的主要字体。实质上它是楷书 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 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书法字体及演变
行书
康熙
? 雍正
乾隆
书法字体及演变
行书
王羲之《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书法字体及演变
行书
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书圣”王羲之
书法字体及演变
行书
最能代表宋代书法成就的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 苏轼 《黄州寒食诗帖》
书法字体及演变
行书
黄庭坚七言诗《松风阁诗帖》
书法字体及演变
书法字体及演变
书法字体及演变
书法
书法是一种艺术类别,指书写汉字的艺术。 书法是某幅书写作品的代称或者所有书写
作品的统称。
书法字体及演变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行书
米芾《蜀素帖》 此帖用笔多变,长短粗 细,体态万千,充分体 现了“刷字”的独特风 格。
书法字体及演变
行书
蔡襄 《澄心堂帖》
书法字体及演变
猜一猜
?
书法字体及演变
? 小篆
指秦始皇统一中国后 ,在秦国原来使用的 大篆的基础上,进行 简化,创制的统一的 汉字书写形式。
书法字体及演变
篆书
大篆主要刻于青铜器、石簋、石鼓上,笔划雄强凝重,风
格浑厚,字形变化丰富,参差不一。
西
西
秦 石鼓文
周
周
散
大
氏
盂
盘
鼎
书法字体及演变
篆书
小篆主要由李斯整理,是一种规范化的官方文书通用字体
,适合于隆重的场合(如记功刻石、兵虎符之类)。小篆字 体略长而整齐笔画线条匀净、秀美。
秦 泰山刻石
秦 书法字体及演变 峄山碑
隶书
隶书分为秦隶和汉隶,相传为秦末程邈在狱中所整理
,到东汉,隶书发展到巅峰。
秦隶
秦朝时的隶书被称为秦 隶,主要是写在简牍之上
。
睡虎地秦简
书法字体及演变
隶书
汉隶
当汉代发明和运用纸张以后,书 写不再受窄长的竹木简的限制, 毛笔的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