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水平越南留学生汉语习得语法偏误的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越南汉语初学者主语省略句的偏误分析

越南汉语初学者主语省略句的偏误分析

越南汉语初学者主语省略句的偏误分析近年来,越南汉语初学者学习汉语,表达准确性是一个重要话题。

他们能否以合适的方式用语,说出自己想表达的内容,对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有着重大的影响。

特别是用汉语表达句子时,越南汉语初学者普遍存在主语省略句的偏误。

首先,从句法角度来看,句子中缺少主语时,疏忽了汉语的语法结构,降低了越南汉语初学者的表达能力。

根据汉语句法结构,以及汉语动词和介词的语言特点,句子中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主语来说明句子主题。

汉语里,主语可以通过省略表示,但这种省略必须符合汉语的语法规则,如主语必须由句中动词的主体指示,主语必须由环境暗示,或者必须由句中的语义关系暗示等等。

越南汉语初学者在直接使用主语省略句时,往往忽略了这些规定,或者根本不了解这些规定,所以存在着大量的语法偏误。

其次,从语义角度来看,越南汉语初学者在使用主语省略句时,忽略了句子中常见的语义联系和文体视觉,影响了越南汉语初学者合理地表达自己的表达能力。

比如在使用主语省略句时,必须考虑将句子中的动词与主语这两个语义联系,以及将整句话中涉及到的主题和句子中的动词,介词,以及句子所表示的内容,这些必须形成一定的文体视觉,以便正确表达。

最后,从社会文化角度来看,句子的意义和表现是受到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的。

在句子中使用主语省略句,对越南汉语初学者来说也是如此。

学习汉语的越南汉语初学者,必须学习中国的社会文化背景,了解他们使用主语省略句时,它们所暗示的社会意义。

例如,在使用主语省略句时,一些社会信仰和文化把持者可能会有不同的表达,造成表达偏差。

因此,为了提高句子的准确性,越南汉语初学者应该注意了解和学习汉语的句法结构,在使用主语省略句时要遵循汉语语法规则,注意保持句子的文体视觉,以及在深入了解汉语文化背景的基础上,正确引用句子。

只有这样,越南汉语初学者才能在课堂上成功发挥自己的表达能力,以更好地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总之,越南汉语初学者在使用主语省略句时,普遍存在着一些语法偏误。

越南学生学习汉语语法常见的四种偏误分析_摘要1

越南学生学习汉语语法常见的四种偏误分析_摘要1

越南学生学习汉语语法常见的四种偏误分析研究生姓名:李依霖导师姓名:孙建元教授学科专业:汉语言文字学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学年级:2005级提要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种,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扩大和加深、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频繁交流,使汉语在世界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对外汉语教学发展得非常迅速,由于地理位置相邻母语为越南语的学习者日益增多。

目前,该学习领域也存在着不少问题,较为突出的就是语法问题。

虽该领域的研究对语法涉足得也不少,但对于语法偏误的类型的研究却不多。

因此,我决定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取语料搜集、问卷调查等形式,加上本人五年来的教学经验,搜集越南学生的语法偏误实例,找出数量最多、使用频率最高、学生困难最大的偏误类型,通过对具体数据的计量统计,本人决定对其作出进一步的探讨。

文章以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对越南学生在使用汉语的过程中作出了全面的量化分析,除了以问卷测试形式对一、二年级越南学生、进行的定量研究、考察以外,加上本人在五年教学经验中,累积的学生练习,作业,运用科学统计的方法对结果进行检验,结合语言迁移进行对比分析,对偏误现象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在对越南学生习得汉语语法常见的一些偏误现象分析的基础上,对中越相关语法偏误进行研究,归纳偏误典型类。

通过分析,把搜集到的资料按鲁建骥在《外国人学汉语的语法偏误分析》语言文字应用1994年第一期中,开始进行越南学生学习汉语语法常见的四种典型偏误分析 1.遗漏偏误 2.误加偏误 3.误代偏误 4.错序偏误,在分类时力求做到把即共性和差异归类。

分析时,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出发,特别是对越南学生易出错的地方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说明。

汉语和越语在词汇上有着不少共同点,导致越南人学汉语在很大程度上倾向于依赖母语。

这便是语言中的语言迁移现象。

另外补充说明越南学生汉语习得偏误原因:越南学生汉语习得偏误原因概说、母语为越南语负迁移的影响。

越南学生初级阶段汉语连动句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

越南学生初级阶段汉语连动句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

现代汉语笑一次河内国家大学下属外语大学 河内国家大学下属外语大学 研究生系 陈氏芳 越南学生初级阶段汉语连动句偏误分析 及教学策略 PHÂN TÍCH LỖI SAI C ỦA H ỌC SINH VI ỆT NAM KHI S Ử D ỤNG CÂU LIÊN ĐỘNG TRONG GIAI ĐOẠN TI ẾNG HÁN SƠ CẤP VÀ MỘT S Ố ĐỀ XU ẤT TRONG D ẠY H ỌC (硕士学位论文) 学科专业: 汉语教学理论和方法 专业编号: 601401112015年 于河内河内国家大学下属外语大学研究生系TRẦN THỊPHƯƠNG越南学生初级阶段汉语连动句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PHÂN TÍCH LỖI SAI CỦA HỌC SINH VIỆT NAM KHI SỬ DỤNG CÂU LIÊN ĐỘNG TRONG GIAI ĐOẠN TIẾNG HÁN SƠ CẤP VÀ MỘT SỐĐỀ XUẤT TRONG DẠY HỌC(硕士学位论文)Chuyên ngành : LL&PP giảng dạy tiếng TrungMã số : 60.140.111Giảng viên hướng dẫn: TS Võ ThịMinh HàHà Nội, tháng 10 năm 2015保证我保证,本硕士学位论文是我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

这是我自己将近三年来在河内国家大学外语大学研究生系攻读汉语教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过程中结合自己多年来从事汉语教学所获经验的研究成果。

本论文所提的理论依据、统计数字及调查结果真实可靠,尚未出现在任何论文中。

陈氏芳2015年10月于河内摘要连动句是现代汉语中一种特殊的句式。

越南学生学习汉语的语音偏误分析

越南学生学习汉语的语音偏误分析

(3)培养语言敏感度:通过听辨、模仿、跟读等训练方式,培养越南学生对 汉语语音的敏感度,帮助他们更好地感知和理解汉语语音的细微差别和变化。
谢谢观看
(2)加强声调训练,特别是阴平调和去声调的训练。可以通过模仿、听辨、 练习册等方式进行训练,以提高越南学生的声调感知能力和发音准确性。
2、采用多元教学方法
采用多元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越南学生学习汉语语音的效果。具体来说,可 以采取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对比分析法:通过对越南语和汉语语音系统的对比分析,找出异同点, 重点强调不同之处,以避免越南学生出现混淆的情况。
一、越南学生学习汉语语音偏误 分析
1、声母偏误
越南学生在学习汉语声母时,常常受到母语的影响,出现混淆的情况。比如, 越南语的声母系统中有一些与汉语声母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都不同,如越南语 的/Đ/和/TR/等声母,与汉语的/zh/、/ch/、/sh/发音相似,但实际发音并不 相同,容易造成混淆。
越南学生学习汉语的语音偏误分析
目录
01 一、越南学生学习汉 语语音偏误分析 三、解决越南学生学
03 习汉语语音偏误的方 案
02 二、越南学生学习汉 语语音偏误的原因
随着中越两国交流的日益加深,越南学生学习汉语的需求不断增加。然而,在 越南学生学习汉语的过程中,语音偏误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次演示将分 析越南学生学习汉语的语音偏误现象,探讨其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3、提高学习者的认知能力
提高学习者的认知能力也是解决越南学生学习汉语语音偏误的有效途径之一。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加强文化教育:通过向越南学生介绍中国文化、历史、社会等方面的知 识,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汉语语音的使用环境和文化背景,从而更好地掌握汉 语语音。

浅谈越南留学生汉语语用偏误

浅谈越南留学生汉语语用偏误

浅谈越南留学生汉语语用偏误本文主要从语用语言失误与社交语用失误两方面,分析越南留学生在语用上的偏误,探讨发生语用偏误的根源以及相应的教学策略。

标签:偏误分析语用语言社交语用越南学生一、引言语用失误一般可分为两类(Thomas,1983):一是语用语言失误(pragmalinguistic failure):由两种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引起的,是对语用用意的错误理解。

二是社交语用失误(sociopragmatic failure):由跨文化差异引起的,因为不同的文化范畴存在制约语言行为的社交规约或文化规约。

从表面上看,语用语言通过解释,学生容易理解与习得,而社交语用似乎要在目的语国家生活一段时间,熟悉当地的文化、风俗习惯后方可理解与习得。

下面将具体分析越南学生的这两类语用失误情况,并提出相应的教学方法。

二、语用语言失误分析(一)思维方式的差异汉语和英语对是非问句的应答并不一致,反映出不同语言思维方式的差异。

那么,越南语和汉语对是非问句的应答是否一致呢?对话一:A:“Bạn không đi học à?”B:1.Không , mình không đi.2.Ừ, mình không đi.译:A:“你不去上课吗?”B:1.不,我不去。

2.是的,我不去。

从以上对话可看出,越南语的应答有两种情况,即1与2都行。

应答语1与英语的相同,应答语2则与汉语的相同。

也就是说,在是非问句上,越南人存在着两种思维方式,任选其中一种都可以。

因而这方面的偏误越南学生出现得较少,因为在学生母语中,两种应答方式均可,学生偶有失误但也能很快地自我修正。

对话二:A:“Bạn không thích loại hoa này à?”B:3.Không, mình không thích .4.ừ, mình không thích.5.có , mình có thích .译:A:“你不喜欢这种花吗?”B:3.不,我不喜欢4.是的,我不喜欢。

越南留学生使用标点符号的运用偏误分析-最新教育文档

越南留学生使用标点符号的运用偏误分析-最新教育文档

越南留学生使用标点符号的运用偏误分析-最新教育文档越南留学生使用标点符号的运用偏误分析一、标点符号的语用地位标点符号是书面语的组成部分,是记录语言时辅助文字标明句读和语气的符号系统,在汉语中地位举足轻重。

如果一篇文章中不使用或误用标点符号,就会使阅读人阅读吃力,而且比较容易误解原文表达的意思。

例如――(1)啤酒鱼啤酒、鱼(2)你你?(3)孔乙己《孔乙己》第(1)组加入顿号表示停顿后,由一种事物变成了两种事物;第(2)组的“你”后面加上问号,由一个词语变成了表示疑问语气的句子;第(3)组的“孔乙己”加上书名号后,由一个人名变成了一部文学作品。

二、标点符号的运用偏误分析1、什么是运用偏误分析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会差生大量偏误,对研究偏误来源,分析学习者的中介语体系,进而深入发掘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与规律,就是偏误分析(error analysis)。

运用偏误是学习者对标点符号运用方面产生的偏误,属于语篇偏误。

本人将语料中收集到的越南留学生对标点符号的运用偏误归纳为遗漏、误代、误加、错序、杂糅五个类型。

下面本文将从这五个方面分析越南留学生对标点符号的运用偏误。

2、遗漏(1)逗号的遗漏谭志词先生认为此观点把语言学中的“词”和“语”等同起来(,)分类时,术语具有重?B性,这个句子是在复句的第一个分句后,遗漏了逗号。

复句中有成对出现的关联词语时,引领的分句之间要用逗号隔开。

此外(,)每个玩家都很期待正在等到出道的网游版本。

上句是在关联词语“此外”的后面遗漏了逗号。

关联词语在句中一般不用停顿,但是这句话要突出“此外”的关联意义,就要用逗号隔开。

网游的出现和影视作品大量的涌入(,)带来许多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不好问题的连续发生,上句是主语后遗漏了逗号。

主语部分较长时,后面往往要加逗号。

(2)句号的遗漏hoàn m?(形容词)――完美(形容词)等(。

)上句遗漏了句末的句号。

一句完整的话后面要加句号,表示一个意思说完了。

越南留学生学习“倒、而、却”的偏误分析

越南留学生学习“倒、而、却”的偏误分析

越南留学生学习“倒、而、却”的偏误分析本文对越南留学生在学习“倒、而、却”时出现的偏误情况,从误用和错序两种形式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并从母语干扰、目的语过度泛化、教材编写失误和教师教学失误等四个方面探讨了产生偏误的原因:最后,对对外汉语关联词语教学和研究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

标签:越南留学生“倒”“而”“却”偏误一、引言由于汉语“倒、而、却”的意义、用法相近,差别细微,留学生在实际使用中经常出错。

对此,我们收集了大量越南留学生“倒、而、却”的偏误语料,限于篇幅,本文只分析越南留学生”倒、而、却”的误用和错序两种偏误,每类偏误也只列举一至二例。

二、偏误分析和数量统计(一)误用偏误分析我们收集到的“倒、而、却”误用偏误共计102例,下面对其分别加以分析:1“倒”的误用偏误这类偏误主要是该用关联词“而”或“却”的,越南留学生却误用了“倒”。

虽然“倒、而、却”都可用在转折复句,表示转折的意义,但实际上它们之间也有不同点,请看我们收集的例子,如:(1)“这篇文章论点很新,倒站不住。

”“倒”和“却”虽然都是副词,用在后分句主语之后,表示转折语气的句子中。

但“倒”多用于情况相对较好的对比项中,后面常用表示积极意义的词语,“却”后面的词语是没有这种限制的。

此句后一分句“站不住”是表示消极的意义,所以不能用“倒”。

而且该句前后分句只有表示转折的意思而没有对照对比的情况,所以我们认为把该句“倒”改为“却”更为合适。

(2)他在旧社会没吃没穿,年年逃;倒现在呢,生活富足,还盖起了新楼。

该句所表达的意义是,“在过去社会他没有吃没有穿,年年逃难,可是到了现在的社会,他的生活变得富裕起来,还盖起了新楼房”。

句中所表达的是过去和现在生活水平的比较。

此句前后不仅有对比,还有转折含义,虽然“倒”和“而”都能用在既表示转折又表示对比的情况的句子中,但“现在呢”是时间状语,“倒”只能放在时间状语之后不能放在时间状语之前,“而”可以放在时间状语之前,所以应把该句“倒”改为“而”更为妥当。

越南学生学习汉语语法常见的四种偏误分析

越南学生学习汉语语法常见的四种偏误分析

结果表明
翻译
造句
把词填入适 当的位置
正确率 147/250 = 58.8% 101/250 = 40.4% 170/250 = 68%
错误率 95/250 = 38% 109/250 = 43.6% 78/250 = 31.2%
未做
8/250 = 3.2%
40/250 = 16%
2/250 = 0.8%
直译:Gia Cát Lượng gọi binh lính trên thuyền lớn tiếng hô to、đánh trống lên.
意译:Gia Cát Lượng gọi binh lính trên thuyền lớn tiếng hô to và đánh trống lên.
四、问卷调查方法 第一次:问卷调查涉及的语料是“对外汉语教程-综合课本”一年级、第一册 (上/下),从本教材列出学生学过的语法点如:趋向补语、简单的量词、动词结 果补语、一些单词如:“和”“们”“有”“再”或是一些时间词,一些副词 等。 问卷题型是:翻译、造句、把词填入适当的位置。 第二次:问卷调查涉及的语料是“对外汉语教程-综合课本”二年级、第二册 (上/下),从本教材列出学生学过的语法点如:“着”(zhao)字、“把”字句、 “被”字句、结构助词“的、地、得”、状语、定语、动量补语等。
2
人因素、文化及教学和教材的角度找出产生偏误的原因,用统计的方法对其进行 分析与讨论。找出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提高教学水平,以更好地促进对 越汉语教学。
二、调查时间 调查时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 2005 年 5 月,第二个阶段是 2006 年 5 月。
三、调查对象 受调查的对象是越南孙德胜大学本科生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学生,对象是一个 班的学生,但分为两次调查,第一次就是他们结束了第一学年的汉语学习(为九 个月),第二次就是他们结束了第二学年的汉语学习(为十八个月),本人之所 以选择一、二年级的本科生作为调查对象,是因为从零起点的本科生学习的教程 是“对外汉语教程”北京语言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的三个技能听力、阅读、综 合。经过两年学习学生已学习了绝大多数本论文涉及到的语法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高洁 江苏 徐州师范大学语言科学学院 221000) 121
Modern chinese
XIANDAI YUWEN
2009.12
属外向型,喜欢与人交流。
阮光泰和阮静恒不是兄妹,也无亲戚关系。两人的汉
语水平相近,阮静恒发音更准确些。
(二)语料偏误分析
本文只对以下语法类型进行了统计分析:动词、量
词、副词;状语、补语等。
(三)语法的偏误类型
我们从出现的语言偏误入手,对越南留学生学习汉语
语法时出现的偏误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并根据中介语理论
参考文献: [1]黄锦章,刘焱.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理论和方法[M].北京:北京大
学出版社,2004. [2]李晓琪.中介语与汉语虚词教学[J].世界汉语教学,1995,(4). [3]梁谷子.越南留学生学汉语病句分析[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1996,
(3). [4]鲁健骥.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词语偏误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
指的是由于学习外语的人在学习过程中对于目的语的规律
所作的不正确的归纳与推论而产生的一个语言系统,这个
语言系统既不同于学习者的母语,又区别于学习者所学的
目的语。第二语言学习者产生偏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
要有母语负迁移、目的语知识负迁移、文化因素负迁移、
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的影响、学习环境的影响等。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便是“个人
XIANDAI YUWEN
Modern chinese
2009.12
(24)可是现在他们休息。(退休) (25)他不合适冬天在中国。(适应) (26)看操场。(赛场) 由于初级水平越南留学生所掌握的词汇量还较少, 所以他们常采取用近义词替换的方法来回避词汇量少的问 题,这也是初级阶段留学生常出现的偏误。 三、语法偏误的原因 (一)母语负迁移 学习者在不熟悉目的语规则的情况下,只能依赖母 语知识,因而同一母语背景的学习者在学习汉语时往往会 出现同类性质的偏误。同样,母语负迁移也是影响越南学 生学习汉语语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留学生刚刚开始学习 汉语的时候,他们的语言知识与学习经验只能从其母语获 得。这种现象在零起点或初级汉语水平学生中更为明显。 (二)目的语泛化 学习者把所学的有限的、不充分的目的语知识,用 类推的办法错误地套用在目的语新的语言现象上,结果造 成了偏误,这就是目的语泛化,也称为过度概括(overgeneralization)或过度泛化。这类偏误一般在母语中找 不到根源,是学习者内化规则过程中所产生的偏误。在笔 者所搜集到的语料中,两名越南留学生均产生了汉语的过 度概括。如在例(1)~(3)中,两名学生因最近学习了 “学”这个汉字,知道有“学汉语”“学美术”(语料中 均有体现)。而不知“大学”“研究生”“小学”前应该 用“上”或者“读”。学习者错误地使用这些新学的规 则,过度泛化从而造成了偏误。 (三)学习环境的影响 外国人在中国学习汉语,是处在目的语的环境之中, 这样的环境可以为他们提供良好的交际氛围。学习环境对 一个人的语言学习会产生重大的影响,比如关涉到口语水 平的高低、词汇量的多寡,语法的规范与否,所见语言想 象的丰富与否、学习兴趣的激发与保持等。徐州话虽属于 北方方言,但与普通话发音有很多不同。在课堂上,留学 生很容易接受教师用语。但在日常生活中,初级水平的越 南留学生在与徐州当地的老百姓进行交流时,就会有明显 的困难。由于他们的汉语水平不高,当地方言又听不懂, 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他们学习汉语的兴趣,从而影响了 他们的汉语学习。显然,在他们习得语法规则上也会受到 较多的负面影响。 四、结语 越南留学生在习得汉语语法过程中出现的偏误是符 合中介语理论的。偏误类型主要有误用、误加、缺失、重 叠、错序等。母语负迁移、目的语泛化和学习环境是其主 要根源。本案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初级水平的越南留学 生学习汉语时的语法偏误特点。对话中还有一些语义理解
词具有重要的语法意义。越南学生可能因为母语本身是一 种有声调的语言,所以在学习汉语声调时,并没有感到特 别困难,虽然有的声调也发不好,如阴平和去声往往区别 不清,但是通过调查,笔者发现对于越南留学生来说,学 习汉语时最困难的是汉语语法。为了更好地帮助留学生学 习汉语,我们有必要对不同母语背景下的第二语言习得者
语言教学研究
初级水平越南留学生 汉语习得语法偏误的案例分析
□高 洁
摘 要:本文通过对两名初级水平越南留学生习得汉语的个案调查,对其语法偏误进行了研究。依据中介语 理论,将语法偏误主要分为误用、误加、缺失、重叠、错序等类型,同时指出了母语负迁移、目的语泛化、学习 环境时期产生语法偏误的重要原因。本案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初级水平的越南人学习汉语时的语法特点。
章,然后让学生模仿范文,将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以提纲的 形式写出来,但要保证全文必须连贯。经过系统地强化训 练,可以使学生在短期内减少语篇方面的偏误。
五、小结 以上我们对高级班两名留学生一个阶段的作文偏误进 行了分析,虽然不能代表作文偏误的整体性问题,但通过 对学生一个月作文情况的跟踪调查,可以证实我们所采用 的教学方法是否恰当。需要指出的是,留学生作文水平的 提高与某一阶段内的强化训练有很大关系,一旦离开这样 的环境,写作能力也会出现退步。有位作文曾获得HSK10级 的韩国留学生回国生活后,在给老师写来的信件中偏误明 显增多,这就验证了我们的观点。因此,作文教学应保持 其连贯性。
参考文献: [1]何立荣.浅析留学生写作的篇章失误[J].汉语学习,1999,(1).
[2]刘俊玲.留学生作文中的篇章偏误类型[J].语言文字应用,2005, (S1).
[3]吕文华,鲁健骥.外国人学汉语的语用失误[J].汉语学习,1993, (1).
[4]田善继.非对比性偏误浅析[J].汉语学习,1995,(6). [5]吴平.从学习策略到对外汉语写作教学[J].汉语学习,1999,
(1). [13]曾怡华.越南留学生学习汉语量词的偏误分析[J].语言教学研
究,2007,(5). [14]周小兵.越南人学习汉语语法难度考察[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7,(1). [15]Rod Ellis.The study of sen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偏误进行描述、分析,总结初级水平越南留学生在语法上
的偏误类型,并阐明其原因。
(二)理论依据
笔者认为,偏误分析是中介语理论研究的组成部分。
中介语(interlanguage)理论认为,学习者在学习外语的
过程中所产生的语言偏误,是一个语言系统,并且这个系
统随着学习的发展逐渐向目的语的正确形式靠拢。中介语
关键词:第二语言习得 语法偏误 越语 汉语习得 案例分析
一、引言 无论在学习本民族语言还是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都 经常会出现各类偏误,这是难以避免的。以汉语为例,学 习汉语的外国人,由于国籍、语言、文化等方面的不同, 在学习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也各有不同。越南语和汉语 都属于孤立语,和汉语一样几乎没有形态变化,语序和虚
版社,2002. (吴泓 哈尔滨师范大学恒星学院中文系 150025)
119
Modern chinese
XIANDAI YUWEN
2009.12
语言教学研究
进行偏误分析,掌握其第二语言习得规律,弄清楚学习者
在习得过程中存在的优势和劣势,深入了解学习者存在的
问题。
(一)研究方法和范围
本文首先将语料整理记录下来,然后再对越南学生的
差异研究”,它试图回答学习者在哪些方面存在差异,这
些差异又是怎样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Ellis(1999)就曾
强调学习者的个人因素,如情感、动机、态度、性格、年
龄等等,也会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效果。
二、研究过程
(一)调查对象
本实验的对象为中国矿业大学国际合作交流处的两名
越南留学生,他们在同一班级学,汉语零起点,尚
未参加HKS考试,汉语水平属于初级,至今学习汉语的时间
约为5个月。学习汉语是因为感兴趣。性格偏内向,但学习
认真。
阮静恒,女,21岁,大学本科一年级,在越南没有学
过汉语,尚未参加HKS考试,汉语水平属于初级,至今学习
汉语的时间约为5个月。学习汉语是为了找个好工作。性格
2000,(2). [9]徐子亮.对外汉语学习理论研究二十年[J].世界汉语教学,2004,
(4). [10]赵金铭.外国人语法偏误句子的等级序列[J].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2,(2). [11]赵春利.对外汉语偏误分析二十年研究回顾[J].云南师范大学
学报,2005,(3). [12]朱其智,周小兵.语法偏误类别的考察[J].语言文字应用,2007,
划分了偏误类型。
120
1.误用
1)动词的误用 (1)可以学大学,她学大学,我学研究生。 (2)我学大学。 (3)他现在学小学。 “学”后面跟学科,如学数学,学英语。而“大学” “研究生”“小学”前应该用“上”或者“读”。 2)量词的误用 (4)两个天 汉语有丰富的量词,只有少数几个相当于汉语量词的 指类名词。时间名词“天”本身具有量词的性质,有的语 法学家称它们为“准量词”,它们可以直接与量词结合, 如“两天”,无需再用其他量词。 3)否定副词的误用 越南语中无“没”,所以“不”和“没”便经常混 淆。如: (5)在越南我不学汉语。 (6)没饿 2.误加“有” (7)在越南有冷。 (8)冬天有冷。 (9)有去过。 (10)我有去上海、南京。 3.缺失 (11)父母让我学。(缺助词“的”) (12)上海很多东西。(缺动词“有”) (13)我一定学翻译。(缺助动词“要”或者“会”) (14)我觉得冬天在这很冷。(缺方位词“里”) (15)山有雪。(缺方位词“上”) (16)今年我来中国。(缺动词“到”) (17)但我不知道说。(缺宾语“什么”或状语“怎 么”) (18)然后来到,我开始学。(缺宾语“徐州”,和 宾语“汉语”) (19)吃牛。(缺宾语“肉”) 4.重叠 (20)我们打算到北京看。 此句中的“看”后面要么跟宾语,要么将“看”重 叠为“看看”。初学时,由于学习者对于哪些动词可以重 叠,重叠后的意义及用法还不清楚,因而常出现偏误。 5.错序 (21)我喜欢都。(状语错序,应改为“我都喜欢”。) (22)他一定学习在北京。(状语错序,应该为“他 一定在北京学习”。) (23)然后学汉语完了。(补语错序) 6.其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