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武术名家大全 -

合集下载

中国近代史上6位武术高手,第1打遍天下无敌手,李小龙只能排第6

中国近代史上6位武术高手,第1打遍天下无敌手,李小龙只能排第6

中国近代史上6位武术高手,第1打遍天下无敌手,李小龙只能排第6古人习武,一者是为了增强体魄,二者是为了抵御坏人。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发展至今已经有了千年的历史,而且世界闻名,再过去所有人对中国的影响没有说不知道kung fu 的。

随着时间的迁移,武术也慢慢的有了百家争鸣的时候那首当其冲,李小龙把中华武术让全世界的人都看到了,自己创建了自己的截拳道一度在美国流行起来。

其实在近代以来出现过七个武术大师,李小龙只不过是七分之一罢了,而其中一人据说无人能超越......李小龙就用多介绍了,当时的华人之光李小龙师父也就是鼎鼎大名的叶问了,李小龙从小就是有抱负,立志要让世界知道中国功夫,学成后便去美国打拼,把武术真正的发扬光大。

自己创建了自己的截拳道。

他是好莱坞第一位华人演员,制造了不少经典影片,让世界人知道了刚刚崛起的国家竟然是这样的底蕴深厚。

杜心五,民国政府里工作,1953年他在家中安然离世。

人们封他为南北大侠。

可以说是近代史上知名度很高的武术家,一身武艺浑身是胆,铲奸除恶不眨眼。

他是徐矮师的得意门生,同盟会的一员,与黄元秀等共7个人被叫做虎林七贤。

最主要还是自然门第二代掌门人,什么概念呢,基本上就是当时武术圈的一哥了。

董海川董海川,创立了八卦掌,一生嫉恶如仇,爱打抱不平。

八卦掌可能接触武术的人多多有了解过,号称侵略性第一的武术,当时董海川在江湖上口碑非常高,可以是个传奇人物。

黄飞鸿剧照黄飞鸿是清末民国初的洪拳大师,被称为佛山四小龙之一,不仅武术了得,在医界,黄飞鸿也是大名鼎鼎。

对人的奇经八脉,身体构造经络方面了解的极其清楚。

他的绝技有很多,无论是海内外都有很多人知道他。

杨露禅杨露禅,家境贫穷,靠着自己勤奋以及自己的天赋,在自幼就打下了深厚的基本功,杨氏太极拳就是他发明的,杨露禅在村里埋头苦学18年,成为行业翘楚。

后人也有人称之为“杨无敌”。

孙禄堂张兆东晚年曾对友人曰:“以余一生所识,武功能称神明至圣登峰造极者,独孙禄堂一人耳。

中国近代十大武林高手

中国近代十大武林高手

中国近代十大武林高手中国近代十大武林高手一.杨禄禅二. 董海川三. 大刀王五四. 霍元甲五. 王子平六.孙禄堂七. 黄飞鸿八. 杜心五九. 韩慕侠十. 吕紫剑一.杨禄禅杨福魁(号禄禅)出生于河北永年县南关地方的一个农民家庭中。

在农闲时,他常在县城西大街的一家杂货店里担任跑腿的差使。

有一天,一个恶棍窜进了毗邻的太和堂药店中,欺侮药童以低廉价格卖给他,并挥拳打向掌柜,掌柜把手一举,那家伙立刻跌到数丈远的店堂外去了。

禄禅目睹此景,极为惊奇。

他领悟到这位药掌柜的武艺非等闲,由此,衷心地钦佩。

后来,禄禅竭诚拜访了店掌柜,认真地向他讨教究竟用的是什么拳法把恶棍打出数丈远,并表示想拜学习武艺。

禄禅幼年时曾学过少林拳,但是没有得到少林直传。

掌柜开始保持沉默,不肯道出真情,但由于禄禅满腔热诚,感动了他。

掌柜就向禄禅说:我练的是绵拳,也叫太极拳。

不过我的功夫尚不到我师父的万分之一。

我的老家在河南陈家沟,那儿有许多人都在练这种拳术,当地的陈长兴师父就是我师父,他的太极拳为天下第一。

你要学这种拳,可以去陈家沟拜陈长兴为师。

禄禅闻讯大喜。

于是克日动身前往河南陈家沟。

并成了陈长兴的弟子。

他在陈氏指导下,不分寒暑,刻苦磨练。

六年以后,他以后成了一个拳术出众的青年。

学艺结束后,他回到家乡。

永年地方,当时学习武艺的人颇多。

其中有一个颇负盛名的的人扬言道:禄禅先生学艺回来了,我倒要请教一番,比一个高低。

后来,双方举行了比赛,结果禄禅被对方击败了。

于是禄禅再发奋前往陈家沟学艺。

六年后,重返故里。

那天,正好是新春佳节。

附近村庄的人见禄禅回来了都想掂掂他有多大本事。

就借庆祝新年为名,暗暗地接近他,但没有一个人得逞。

大家笑着说:“禄禅先生这次真的学到本事了”。

当地住着一位出生官宦的人,姓武,他和陈家沟的陈氏族中人有些亲戚关系,会各种拳术,听说禄禅人陈家沟回来了,就提出要与禄禅见一个高低。

但几经角逐,均不分胜败。

禄禅学艺十数年,由于努力钻研,功夫已达上乘水平,但对于太极拳的精华所在,还没有完全明白。

中国近代10大武术高手:李小龙仅排第10,谁排第1?

中国近代10大武术高手:李小龙仅排第10,谁排第1?

中国近代10大武术高手:李小龙仅排第10,谁排第1?第十:李小龙众所周知,李小龙是世界武道变革先驱者,武术技击家,截拳道的创始人以及中国功夫的首位全球推广者。

李小龙让在武术上的造诣,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的横空出世,对美国乃至全世界武术界有着恒久的影响。

第九:杜心五杜心五,出生于慈利县江垭乡岩板田村。

中国近代著名武术家,是自然门开始鼻祖徐矮师的独传高足,也是自然门第二代掌门人,人称南北大侠。

曾经加入同盟会,与当时贤达黄元秀,孙存周,郑佐平等好友被称为虎林七贤,抗战时期在民国政府任职,时常口无遮拦地批评蒋介石和民国政府。

1953年,84岁的杜心五在打坐时安然去世。

第八:李瑞东。

李瑞东生于清朝武清城内一殷实之家。

自幼年起即癖好拳棒,初练少林等外家拳术。

李瑞东天资聪颖,甚至有过目不忘之能,练习武术十分刻苦,成年时就已练就了一身超群的武功,且屡战屡胜,未偿败绩。

拜武林名师,交英杰侠士,得内外家武功之精义,开创李式太极拳。

第七:黄飞鸿。

黄飞鸿出生于南海县佛山镇。

清末民初具有代表性的洪拳大师,岭南武术界的一代宗师,同时也是一位悬壶济世、救死扶伤的著名中医。

黄飞鸿5岁便开始习武,早年得到父亲传授,习得虎拳、鹤拳。

后拜铁桥三传人林福成为师,学得铁线拳,又从宋辉镗处学得无影脚。

黄飞鸿的绝技就是:双飞铊、子母双刀、五郎八卦棍、罗汉袍、无影脚、铁线拳、单双虎爪、工字伏虎拳、虎鹤双形拳、五形拳、罗汉金钱镖、四象标龙棍等。

此外,他善于舞狮,有广州狮王之称。

第六:郭云深。

郭云深是,河北深县马庄人,清朝末年的一位武术名家。

幼年便习练拳术,后拜能然先生为师,昼夜练习数十年,深得形意拳之精义,练就绝技半步崩拳,以“半步崩拳打遍天下”而著称。

他的拳术,静如泰山,动如飞鸟。

如遇不测之事,只要耳闻目见,不管对方拳棒有多快,皆能避之。

第五:董海川。

董海川生于清代嘉庆年间,幼时受堂兄影响,嗜武成癖。

长大后身材魁梧,臂长手大,臂力过人,擅长技击,并且秉性刚直,疾恶如仇,时为贫弱者打不平。

中国近代史上十大武术高手,黄飞鸿未进前五,第一不服不行

中国近代史上十大武术高手,黄飞鸿未进前五,第一不服不行

中国近代史上十大武术高手,黄飞鸿未进前五,第一不服不行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中国近代史上出现了很多技艺惊人的武林高手,到底都有谁呢?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吧!
第十名:杜心武
杜心武身手十分不凡,武术造诣深厚,为人低调、不事张扬,因为身材瘦削,被称为侠骨。

第九名:郭云深
是清朝末年的一位武术名家,他的绝技是半步崩拳,以“半步崩拳打遍天下”而著称。

第八名:黄飞鸿
清未民初洪拳大师,是佛山著名武术家,纵横江湖数十年,绝技包括铁线拳、工字伏虎拳、虎鹤双形拳等,是中外闻名的武术大师。

第七名:董海川
清代嘉庆年间人,董海川身材魁梧,臂长手大,臂力过人,擅长技击,是八卦掌拳术的创始人。

第六名:霍元甲
清末著名爱国武术家,以家传绝技“迷踪艺”驰名武林,是一位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

第五名:杨露婵
杨氏太极拳创始人,因为常常醉心于和其他高手较量,每次都见红,每战都必胜,所以被誉为打遍京城''杨无敌''。

第四名:韩慕侠
与霍元甲齐名,武林大师张占奎弟子,最擅长“形意八卦”,属于八卦掌高手。

第三名:李书文
中国武术的颠峰人物之一,一生纵横天下,称雄武林,被称为“神枪”。

第二名:孙禄堂
清末民初蜚声海内外的著名武学大家,孙式太极拳以及孙门武学
创始人,堪称一代宗师。

第一名:李小龙
中国功夫走出国门第一人,截拳道武道哲学创立人,许多外国人正是因为李小龙才认识到中国武术的,所以,从李小龙的世界知名度和影响力方面来说,李小龙的威名当属第一。

中国近代武术宗师

中国近代武术宗师

中国近现代武术宗师飘絮发布于:2010-04-28 11:11一,董海川(1797年—1882年),八卦掌门开山祖师。

绰号八卦神掌,相传于安徽九华山得遇“云盘老祖”传授其技,创立八卦掌。

后奔走京师,曾与太极拳名师杨露蝉相斗,双雄对峙,胜负难分。

遂与杨露禅并称京城武林界双雄。

从此太极拳与八卦掌各立门户,桃李盈门,流传后世。

其创立了以转掌为特征之新拳种,造就了一大学派,培养了一大批武术名家,影响一个时代。

堪称十九世纪中国最杰出的武术家之一。

二,杨露禅(1799—1872年),杨式太极拳开山祖师。

得陈氏太极精奥后,赴京师传授武艺,于京师挫败众多高手,因武艺之高强,号称“杨无敌”,光绪之师翁同和大学士观其技艺后赞曰:“杨进退神速、虚实莫测、身似猿猴、手如运球,犹太极浑圆一体也”并书赠对联“手捧太极塞寰宇,胸怀绝技压群英”相祝贺。

自此,所创之杨式太极拳名满天下,使太极拳从民间武术登上华夏武术大雅殿堂,成为国粹。

为十九世纪中国最杰出的武术家之一。

三,郭云深(1820~1901),奠定形意拳理论雏形,培养大批技击高手,与当时各派高手进行广泛交流,史称“半步崩拳打遍七省”。

从实践中总结出形意拳之理论与技术体系之雏形。

四,黄飞鸿(1847—1924),原名黄锡祥,字达云,父黄麒英乃晚清“广东十虎”之一,黄飞鸿并非广东十虎之一,随父尽得家传功夫。

黄飞鸿子承父业成为一代宗师,为当时南派武林最年轻武术教练。

因其尤精虎形诸势,故在武林中享有“虎痴”之雅号。

黄飞鸿亦善于舞狮,有“广州狮王”之称。

五,孙禄堂(1860—1933年),世誉“武神”,孙氏太极开山祖师,别号活猴。

清末民初蜚声海内外的著名武学大家,一代宗师,在近代武林中素有“虎头少保,天下第一手”之称。

年轻好斗,踢馆无数从未落败,艺成后游历天下,无有敌手,在世名家皆为叹服,曾信手击昏挑战俄国著名格斗家彼得洛夫。

年愈花甲时,力挫日本天皇钦命大武士板垣一雄。

古稀之年,又一举击败日本五名技击高手的联合挑战。

中国近代10位武林高手:黄飞鸿仅排第6,而榜首很多人不认识

中国近代10位武林高手:黄飞鸿仅排第6,而榜首很多人不认识

中国近代10位武林高手:黄飞鸿仅排第6,而榜首很多人不认识众所周知,金庸是著名的武侠小说家,他最具有代表性的小说是《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天龙八部》、《倚天独龙剑》等,还被翻拍成了影视剧,受到了观众们的喜爱,至今仍是经典之作。

在这其中涌现了不少厉害的武侠人物,他们所展现出来的武侠情义和精神十分地让人感动。

当然,在中国近代历史中,也有过很多的武学高手,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了解这十位高手吧。

首先介绍到的是排在第十位的郭云深,他是清朝著名的武术学家,自幼开始练武,其中拳术是练为较多的,先后练习了八极拳、形意拳,最终拜师在能然老先生的门下,在师傅的倾囊相授下,他勤学苦练十二年之久,终得绝技——半步崩拳,也因此声名大噪,后来他云游四方,期间将自身所得教授给他人,在各地均留下了好名声,七十多岁逝世。

第九位也同样是清朝李瑞东,祖上三代都是官员出身,他本人是一代武学宗师,自小天资聪明,五岁便能熟读各种经书,七岁接触武学,在习武之路中得到了不少武侠学家的点拨和传授,后来把所有的精髓结合到一起,创下了独有的李派太极拳,后被称为小孟尝君。

第八位则是在国际上享有威望的功夫巨星李小龙,他出生在美国,祖籍在广东,他的师傅是武术大师叶问,习武多年,自创了截拳道,致力于在全球推广中国功夫,因其获得了巨大的影响力,但英年早逝,享年三十二岁。

第七位同样是对后世有极大影响的武术学家黄飞鸿,一代洪拳大师,从小受其父亲的影响,三岁起便跟着习武,七岁后以武术卖艺养活自己,后在广州开设武馆,期间多次被聘为武术教练。

第六位是杜心五,他是一位爱国志士,加入过同盟会,从小就聪明,不仅学习好,而且练武也练得快,七岁便掌握了“飞蝗石”,十三岁开始与人打擂台,当时没有人是他的对手,可见武功高强。

第五位是董海川,他是清朝年代的武术学家,自己开创了八卦拳,行走在江湖,无人敢对他不敬。

但因其家境困难,又加上犯了事,便进宫成为了太监,后来得到赏识,成了太监首领。

近代武术名人

近代武术名人

李小龙
• 李小龙,原名李振藩,乳名细凤, • 李小龙(1940 11.27 - 1973 07.20),一
为美籍华人,祖籍中国广东省佛
代武术宗师、武术技击家、武术哲学
山市顺德区均安镇,身高173厘 米,体重64公斤。他是一位武术 技击家、武术哲学家、全球范围 内具有影响力的著名华人武打电 影演员、世界武道改革先驱者, UFC起源者,MMA之父,截拳 道武道哲学的创立人。李小龙对
• 关于林正英师傅,现在的许多小孩和年轻人都看过他 的影片,只是有很多小孩乃至年轻人都不知道自己在
很多僵尸片里经常看见的一、两个人的名字。但是知
道他名字的人们,都在努力地为自己喜欢的师傅做着 帮别人回忆和宣传。

一位15岁的网名为“禁贱”(缩写)的网友曾经
说过一句深刻的话语:“对于90后的我们来说,大多
因。”
2008年,被誉为世界武术大师和电影大使 影视荣誉 1972年,获金马奖“最佳技艺奖”
1979年,美国洛杉矶市政府将《死亡游戏》的开映日,即7月8日,定 为“李小龙日”
1993年,美国好莱坞名人大道铺上李小龙纪念星徽 1993年,获香港电影金像奖大会颁发“终身成就奖”
1998年,获美国演艺同业公会“终身成就奖”
袁小田
• 袁小田,长北派武术的袁小 • 十八岁时正式登台演出,主
田1912年生于北平(北京),
要担任京剧中的武丑角色,
1937年,袁小田应粤剧红伶
就显示出其敏捷的身手。
薛觉先之邀赴港,在粤剧中
1937年,袁小田应粤剧红伶
负责北派武打场面。两年后, 薛觉先之邀赴港,在粤剧中
袁小田正式踏入影坛,在武
负责北派武打场面的指导;
。 道。他用33岁和四部半电影缔造了不朽的东方传奇

中国近代八位武术名家,第六名曾打败李小龙,都是一代宗师

中国近代八位武术名家,第六名曾打败李小龙,都是一代宗师

中国近代八位武术名家,第六名曾打败李小龙,都是一代宗师一秒天下2017-07-13462评中华武术博大精深,出现了很多著名的武术家,他们其中有不少是一派宗师。

说起武术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李小龙,他对中国电影的影响很大,下面就来看一下近代最著名的八位武术名家。

第八,李小龙,原名李振藩,享誉世界的中国武术家,电影表演艺术家,也是中国功夫最著名的国际代表人物,绰号功夫之王。

多次与西洋高手过招,在海外甚至已经成为了中国功夫的化身和标志。

第七,黄泽荣,是著名武术家万籁声的入室弟子,《自然门武功秘传》就是他写的,李小龙曾被他打败后,有感于黄泽民的腿法厉害,开始反省咏春拳,励志创新。

后受到黄泽荣师傅万籁声写的《武术汇宗》的影响,创建了截拳道。

第六,万籁声,绰号自然宗师,获得过轻量级的散打冠军,在抗战期间曾经担任过国民政府中央训练团的国术总教练。

李小龙曾被他的徒弟黄泽荣打败后,离开了旧金山并关闭了振藩武馆。

之后受万籁声的《武术汇宗》的影响,创建了截拳道。

第五,吕紫剑,被誉为“长江大侠”。

曾与津门大侠霍元甲、关东大侠杜心武并称清末民初武林“三大侠客”。

而杜心武就是万籁声的师傅,其万籁声的徒孙黄泽荣曾打败李小龙。

第四,霍元甲,绰号精门大侠,天津静海人士,独创迷踪拳后创立精武门和精武会,成为上海滩外著名的武术技击家和社会活动家,是中国近代武术界的标志性人物。

第三,杜心武,绰号传奇武侠,湖南人士,曾经担任过孙中山先生的私人保镖,武术造诣极深,创立了传统武术的散打技击之术“自然门”,成为一代享誉京师的武林大家。

第二,董海川,绰号八卦神掌,河北人士,晚清年间的著名武术家,八卦掌的创始人。

曾与杨露禅拆招比武,功法实在是难分伯仲,可谓棋逢对手、将遇良才,遂与杨露禅并称京城武林界双雄。

第一,杨露禅,绰号太极宗师,河北人士,杨氏太极拳的创始人,擅长以柔克刚、借力打力,打遍京城无敌手,成为发扬光大太极拳的一代武术宗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代武术名家大全-中国近代武术名家大全释永信释永信法师,俗姓刘,名应成,法名永信,1965年出生,安徽颍上人。

现为少林寺方丈、少林慈善福利基金会会长、河南省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

永信法师出生于佛教家庭,幼即颖悟,好静喜佛。

1981年,父母遂其志,至嵩山礼少林寺方丈行正长老为师,披剃出家,旦暮依侍,亲炙师教,锤炼有年,慧行俱进。

后又参学江西云居山、安徽九华山、北京广济寺等处,开阔眼界。

1984年回寺,仍侍奉长老左右,时值少林寺成立寺院民主管理委员会,被推选为成员之一,协助行正方丈处理日常寺务,任劳任怨,兢兢业业。

本年9月,赴江西普照寺受具足戒。

永信法师少年壮志,以恢复少林、振兴祖庭为己任。

1986年,即组织人力物力,开展挖掘、整理、出版少林武术典籍工作,成立少林寺拳法研究会,任副会长;第二年,又发起成立少林寺武术队,后发展为武僧团,任团长。

1987年8月,行正长老圆寂,得师衣钵,接任少林寺管理委员会主任,全面主持寺院工作。

其间除了繁重的日常寺务、接待和外访,还亲自主持了法堂、钟楼、鼓楼、白衣殿等重建工作,从查找原始资料,到筹集资金,废寝忘食,劳苦功高。

10月,被选为河南省佛教协会常务理事。

1988年2月,为解除寺院周边地区群众病痛,成立少林寺红十字会。

10月,创立少林书画研究院。

1989年6月,带领少林寺武僧团在全国巡回表演,宣扬少林文化,并为黄河游览区炎黄二帝巨型塑像筹集资金义演;并先后带团访问日本、韩国、香港、台湾、澳门、俄罗斯、英国、加拿大、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阿联酋等国家和地区,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增进中外友谊和理解,作出很大贡献。

特别是1993年6月份,应台湾中国文化大学邀请,率少林寺佛教文化团访问台湾,这是海峡两岸宗教界隔绝四十年以来,第一个访问台湾宝岛的佛教团体,访问的效果和意义都特别重大;访问期间,与台湾佛教界著名高僧悟明、净心、圣严等法师共同主持法事,并受到俞大维、蒋纬国、郝柏村等名士接见,成为岛内一大盛事,中央电视台、台湾电视台、日本电视台及韩国电视台等作了报道。

1993年3月,当选为河南省政协委员。

1993年5月,成立“中华禅诗研究会”,每年编辑出版《中华禅诗》年集o 10月,当选为中国佛教协会理事。

1994年2月,创立少林慈善福利基金会,任会长。

基金会成立以来,积极开展扶贫助残救灾活动,包括为“希望工程”募捐义演,定期资助贫困学生就学,为缺水村庄打深井,为少数民族贫困村民发放救济粮,向贫困乡村卫生院捐赠药品,组织义诊团在省内巡回义诊,资助学术团体,向洪水灾区群众捐钱捐物等,得到上级有关部门高度赞扬和社会各界好评。

1995年9月,少林寺喜逢建寺1500周年大庆。

策划、筹备并主持“少林寺建寺1500周年庆典法会”大型活动。

法会为期5天,邀请外宾1000多人,内宾10000多人,参予活动的信众和群众达10万多人次。

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家新闻单位,共派出四百多名采访人员,对法会作了报道,盛况空前。

为全面、深入宣传少林文化,作出了杰出贡献。

1996年1月,朝拜印度、尼泊尔佛教圣迹,包括佛陀诞生地兰毗尼、开悟地菩提伽耶、初转***地鹿野苑、涅地拘尸那罗,以及灵鹫山、竹林精舍、那烂陀等。

5月,创办《禅露》杂志。

1997年1月,再次当选为少林寺寺务委员会主任,主持少林寺工作。

1998年3月,当选为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积极建议加强宗教法制意识,促进宗教法制建设。

7月,当选为河南省佛教协会会长。

1999年8月,荣升少林寺方丈。

10月,应英国白金汉宫邀请带团访问英国,受到了伊丽莎白女王、菲利普亲王的亲切接见。

11月,创办少林文化研究所,致力少林文化学术研究。

2000年2月,应澳洲国家旅游委员会邀请,率领访问团参加在悉尼举行的“龙腾澳洲贺千年,中华文化大汇演”大型演出。

国际奥委会副主席格斯帕先生受萨马兰奇主席之托专程前来观看,对节目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此次演出增加了中国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说服力。

8月,组建少林寺网站,前期工作已经展开。

永信法师精力充沛,勤奋好学,每日只睡五六小时,不论日常寺务多忙,每日总要抽出时间阅读,还勤于著作,近年已出版专著《禅露集》(第一辑)、《禅露集》(第二辑),主编和合编著作《少林寺》、《禅林意趣诗》、《国际禅文化研讨会论文集》等,并组织出版大型图书《少林武功医宗秘笈》,被国家图书馆收藏。

蔡龙云蔡龙云教授,中共党员;我国著名的技击家、全国武术协会副主席、上海体育学院教授,中国武术九段;1928年11月生于山东济宁,1944年毕业于上海市博仁中学;原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副院长;出身于武术世家,是我国武术前辈蔡桂勤的儿子。

济宁地近梁山,盛习武之风,多义士侠客。

蔡家历代好武,相传武艺,享有盛誉。

蔡桂勤身材不高,外貌不扬,看似瘦骨嶙峋,实却武艺高强。

他的拳,出手敏捷如电,力似千钧,打遍山东,未逢敌手,人称“拳魔”。

他还精熟长短兵器和擒拿诸技。

使用暗器快似闪电流星,也是他的绝招。

本世纪初,在晋、陕、甘、宁及大江南北,说起蔡桂勤,武术爱好者无一不晓。

蔡桂勤十八岁应招到苏州锦源镖局效力,曾屡次到强盗出没的西北一带走镖,从未出过差错。

蔡龙云就是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

四十年代,上海人民受着国民党反动派和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那些洋人向来看不起中国人,更看不起中国武术。

他们耻笑中国人是“东亚病夫”,那些搞武术的人是“走江湖”、“耍拳头”的,“中国武术是没有实用价值的。

”因此,西洋拳击界的一伙人曾多次向中国武术界进行挑战,试图比个高低。

1943年12月,又正式提出要与中国武术界进行对抗赛,这一挑战,激怒了整个上海武术界,以著名武术家王子平、蔡桂勤为首的武林前辈,为了给中华民族争气,依然决定应战,并选出八名选手和他们决一胜负。

在这八名选手中,年龄最小的就是蔡龙云,当时他刚年满十四岁。

蔡龙云出生在武术世家,四岁时便跟随父亲习武,受着严格的家教和训练。

他练起“迎面三脚”、左右腿,常常一练就是一百次,一口气三百腿,有时摔倒在地,也要爬起来再练。

“马步桩”一练就是半个小时。

由于他的好学肯练,打下了扎实而深厚的功底。

十九岁那年,蔡龙云的拳术已相当精熟。

迎面三脚、八步连环、罗汉十八手、少林疯魔棍,这些难度较大的功夫,他都练得得心应手。

当他还在念初中时,就已练得一身好武艺。

以后,蔡龙云来到上海,广拜名师,又学会了各种少林、形意、八卦套路。

当然,他最拿手的还是祖传的华拳。

华拳是唐代流传下来的古老拳种。

蔡龙云操练的一套华拳,讲究动迅静定,式正招圆,心动形随,意发神传。

十二套拳路,具有刚猛、飘逸、挺拔、俊美的风格。

一位武术老前辈,曾这样称赞蔡龙云的查拳:“动如本獭,静如潜鱼,进如风雨,退若山岳。

”后来,蔡龙云击败马索洛夫,应用的就是华拳和少林拳的拳法和腿法。

在他的身上确有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

听说要与外国人打擂,压抑在蔡龙云心头的怒火和激情一下子爆发了出来。

他激动地对父亲说:“让我参加吧。

”父亲说:“你的年龄还小,等长大了再说,仗有你打的。

”“不,咱得为中华民族争这口气!”蔡龙云斩钉截铁地说。

满怀民族自信心的父亲被他说通了。

可是还有母亲。

因为蔡龙云是独生子,母亲对他登台打擂,实在放心不下,板着面孔说:“出个万一怎么办?”蔡龙云请来父亲帮忙,在父亲的耐心劝导下,母亲终于被他说通了,他积极准备,决心战胜洋人,为中国人争口气。

1943年的12月8日,上海各报纸发出这样一条消息:“国术亦为国人所重,惟中西同冶一炉,则殊属空前之创举。

十三日晚八点在回力球场国术与西洋拳举行对抗赛。

”消息一发出,顿时轰动了整个上海。

五十、七十、一百、一百五十元四种门票被一抢而空。

看热闹的,助威的,把一个三千多人的回力球场挤得满满的。

经过抽签,蔡龙云的对手是西洋拳击界名手、俄籍拳师马索洛夫。

马索洛夫年约三十,体格魁梧,技术全面。

当他步入赛台,那股傲慢的神情,使得不少观众为蔡龙云提心吊胆:“这么小的孩子能对得过我么个大个子吗?”而蔡龙云面对强手,面不改色,不心跳。

他牢牢记住父亲在比赛之前对他讲的话:“为了咱中国人的尊严,要灵活多变,沉着应战,一定得把洋人打败。

” “当”的一声,锣声响了,马索洛夫凭借他那高大的身材象猛虎一样向蔡龙云扑来。

蔡龙云为了试探对方的实力,有意露出破绽。

接着马索洛夫用直拳连续猛击蔡龙云的脸部。

机智灵活的蔡龙云一面左躲右闪,一面注意观察对方的拳路。

抓住对方的破绽后,用少林拳的“连环”手法和华拳的“迎面三腿”向对方反击。

他长短拳法兼用,上下连环兼攻,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刚柔相济,变幻莫测。

“迎面三腿”用得更为精妙,使对方防不胜防,马索洛夫的头部不时地受到重击。

在蔡龙云的连续重击下,马索洛夫难以招架,一次又一次地被击倒在地,上场时的那种傲慢劲已无影无踪。

这时,蔡龙云抓住有利时机,步步逼进,趁胜追击。

不出五分钟,刚打了两个半回合,马索洛夫已被摔倒十三次。

第三个回合即将结束时,马索洛夫孤注一掷,倾尽全力,猛然突击,朝蔡龙云脑门狠狠冲出一拳。

蔡龙云早有准备,一个下蹲,避开拳锋,尔后看准破绽,乘隙飞起一脚,正中对方腹部,只听得“啊”一声,马索洛夫高大的身躯晃了两晃,倒了下去。

“......七、八、九、十”,裁判员数到十秋,马索洛夫躺在地上仍无反应,蔡龙云获得了胜利,回力球场内爆发出一阵阵雷鸣般的掌声。

比赛全部结束后,《新闻日报》以“中西拳击对抗,中华队获大胜”为标题,发表了:“中国队以五胜二负一和获得大胜”的消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