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太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枸橼酸芬太尼
Fentanyl Citrate
【适应症】本品为强效镇痛药,适用于麻醉前、中、后的镇静与镇痛,是目前复合全麻中常用的药物。
(1)用于麻醉前给药及诱导麻醉,并作为辅助用药与全麻及局麻药合用于各种手术。
与氟哌利多(Droperidol)2.5mg和本品0.05mg的混合液,麻醉前给药,能使病人安静,对外界环境漠不关心,但仍能合作。
(2)用于手术前、后及术中等各种剧烈疼痛
【用量用法】
(1)成人静脉注射;全麻时初量
①小手术按体重0.001~0.002mg/kg(以芬太尼计,下同);
②大手术按体重0.002~0.004mg/kg;
③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时按体重0.02~0.03mg/kg计算全量,维持量可每隔30~60分钟给予初量的一半或连续静滴,一般每小时按体重0.001~0.002mg/kg;
④全麻同时吸入氧化亚氮按体重0.001~0.002mg/kg;
⑤局麻镇痛不全.作为辅助用药按体重0.0015~0.002mg/kg。
(2)成人麻醉前用药或手术后镇痛:按体重肌内或静脉注射0.0007~0.0015mg/kg。
(3)小儿镇痛:2岁以下无规定,2~12岁按体重0.002~0.003mg/kg。
(4)成人手术后镇痛:硬膜外给药,初量0.1mg,加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到8ml,每2~4小时可重复,维持量每次为初量的一半。
【不良反应】
(1)一般不良反应为眩晕、视物模糊、恶心、呕吐、低血压、胆道括约肌痉挛、喉痉挛及出汗等。
偶有肌肉抽搐。
(2)严重副反应为呼吸抑制、窒息、肌肉僵直及心动过缓,如不及时治疗,可发生呼吸停止、循环抑制及心脏停搏等。
(3)本品有成瘾性,但较哌替啶轻。
【禁忌】支气管哮喘、呼吸抑制、对本品特别敏感的病人以及重症肌无力病人禁用。
禁止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如苯乙肼、帕吉林等)合用。
【注意事项】
(1)本品为国家特殊管理的麻醉药品,务必严格遵守国家对麻醉药品的管理条例,医院和病室的贮药处均应加锁,处方颜色应与其他药处方区别开。
各级负责保管人员均应遵守交接班制度,不可稍有疏忽。
(2)本品务必在单胺氧化酶抑制药(如呋喃唑酮、丙卡巴肼)停用14天以上方可给药,而且应先试用小剂量(1/4常用量),否则会发生难以预料的、严重的并发症,临床表现为多汗、肌肉僵直、血压先升高后剧降、呼吸抑制、发绀、昏迷、高热、惊厥,终致循环虚脱而死亡。
(3)心律失常、肝、肾、功能能不良、慢性梗阻性肺部疾患,呼吸储备力降低及脑外伤昏迷、颅内压增高、脑肿瘤等易陷入呼吸抑制的病人慎用。
(4)本品药液有一定的刺激性,不得误入气管支气管,也不得涂敷于皮肤和黏膜。
(5)硬膜外注入本品镇痛时,一般4~10分钟起效,20分钟脑脊液的药浓度达到峰值,
同时可有全身瘙痒,作用时效3.3~6.7小时,而且仍有呼吸频率减慢和潮气量减小的可能,处理应及时。
(6)本品决非静脉全麻药.虽然大量快速静脉注射能使神智消失,但病人的应激反应
依然存在,常伴有术中知晓。
(7)快速推注本品可引起胸壁、腹壁肌肉僵硬而影响通气。
(8)运动员慎用
【药物相互作用】
(1)本品与哌替啶因化学结构有相似之处,两药可有交叉敏感;
(2)本品与中枢抑制药,如催眠镇静药(巴比妥类、地西泮等)、抗精神病药(如吩噻
嗪类)、其他麻醉性镇痛药以及全麻药等有协同作用,合用时应慎重并适当调整剂量;
(3)本品与80%氧化亚氮合用,可诱发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减弱、心排血量减少,左室
功能欠佳者尤其明显;
(4)肌松药的用量可因本品的使用而相应减少,肌松药能解除本品的肌肉僵直,遇有
呼吸暂停,持续的时间又长,应识别这是中枢性的(系本品使用所致),还是外周性
的(由于肌松药作用于神经肌接头处N2受体);
(5)中枢抑制剂如巴比妥类、安定药、麻醉剂,有加强本品的作用,如联合应用,本
品的剂量应减少1/4~1/3。
【药物过量】大剂量快速静注可引起颈、胸、腹壁肌强直,胸顺应性降低影响通气
功能。
偶可出现心率减慢、血压下降、瞳孔极度缩小等,最后可致呼吸停止、循环抑
制或心停搏。
中毒解救:出现肌肉强直者,可用肌松药或吗啡拮抗剂(如纳洛酮、丙
烯吗啡等) 对抗。
呼吸抑制时立即采用吸氧、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必要时亦可用吗
啡特效拮抗药,静脉注射纳洛酮0.005~0.01mg/kg、成人0.4mg。
心动过缓者可用阿托品治疗。
本品与氟哌利多合用产生的低血压,可用输液、扩容等措施处理,无效时可采用升压药,当禁用肾上腺素。
【药理毒理】药理本品为人工合成的强效麻醉性镇痛药。
镇痛作用机制与吗啡相似,
为阿片受体激动剂,作用强度为吗啡的60~80倍。
与吗啡和哌替啶相比,本品作用
迅速,维持时间短,不释放组胺,对心血管功能影响小,能抑制气管插管时的应激反应。
本品对呼吸的抑制作用弱于吗啡,但静脉注射过快则易抑制呼吸。
有成瘾性。
纳洛酮等能拮抗本品的呼吸抑制和镇痛作用。
毒理急性毒性LD50小鼠:皮下注射62mg/kg;静脉注射11.2mg/kg。
【药代动力学】口服经胃肠道吸收,但临床一般采用注射给药。
静脉注射1分钟即起
效,4分钟达高峰,维持30~60分钟。
肌内注射时约7~8分钟发生镇痛作用,可维持1~2小时。
肌内注射生物利用度67%,蛋白结合率80%,消除T1/2约3.7小时。
本品主要在肝脏代谢,代谢产物与约10%的原形药由肾脏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