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培优专题复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练习题
高考化学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大题培优)含答案

高考化学原子构造与元素周期表( 大题培优 ) 含答案一、原子构造与元素周期表练习题(含详尽答案分析)1.A、 B、 C、 D、 E 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挨次增大,A、 B 处于同一周期, C、 D、E 同处另一周期。
C、 B 可按原子个数比 2∶ 1和 1∶ 1 分别形成两种离子化合物甲和乙。
D、A 按原子个数比 3∶ 2 形成离子化合物丙。
E 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依据以上信息回答以下问题:(1)B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地点是 __________,乙物质化学式是 __________。
(2)A、 B、C、 D、 E 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次序是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填写 )。
(3)E 的单质加入到 C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溶液中,发生反响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第二周期 VIA 族 Na2O2 O<N<Al<Mg<Na 2Al+2OH+2H2O=2AlO2 +3H2↑【分析】【剖析】C、 B 可按原子个数比2∶1 和 1∶ 1 分别形成两种离子化合物甲和乙,可知 C 为 Na 元素,B 为 O 元素,甲为 Na2O,乙为 Na2O2; E 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则 E 为 Al 元素;A、 B、 C、 D、E 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均小于Al 的原子序数, D、 A 按原子个数比 3∶ 2 形成离子化合物丙,可知 A 为 N 元素, D 为 Mg 元素,丙为 Mg 3N2。
【详解】(1) B 为 O 元素,在周期表中第二周期VIA 族,乙物质为过氧化钠,化学式是Na2 2,故O答案为:第二周期 VIA 族; Na2O2;(2) Na、 Mg、 Al 在第三周期, O、 N 在第二周期,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渐渐减小,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渐渐增大,则O<N<P<Al<Mg<Na,即 O<N<Al<Mg<Na,故答案为: O<N<Al<Mg<Na;(3)铝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响生成偏铝酸盐和氢气,其反响的离子反响方程式为--2Al+2OH +2H2O=2AlO2 +3H2↑,故答案为:--2Al+2OH +2H2O=2AlO2 +3H2↑。
备战高考化学培优专题复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练习题及答案

备战高考化学培优专题复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练习题及答案一、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完成下列问题:(1)氮和磷氢化物热稳定性的比较:NH3______PH3(填“>”或“<”)。
(2)PH3和NH3与卤化氢的反应相似,产物的结构和性质也相似。
下列对PH3与HI反应产物的推断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不能与NaOH反应 b.含离子键、共价键 c.受热可分解(3)已知H2与O2反应放热,断开1 mol H-H键、1 mol O=O键、1 mol O-H键所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Q1 kJ、Q2 kJ、Q3 kJ,由此可以推知下列关系正确的是______。
①Q1+Q2>Q3②2Q1+Q2<4Q3③2Q1+Q2<2Q3(4)高铁电池总反应为:3Zn+2K2FeO4+8H2O=3Zn(OH)2+2Fe(OH)3+4KOH,写出电池的正极反应:__________,负极反应 ________________。
【答案】> bc ② FeO42-+3e-+4H2O=Fe(OH)3+5OH- Zn+2OH--2e-=Zn(OH)2【解析】【分析】(1)根据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相应的简单氢化物越稳定分析;(2)PH3与HI反应产生PH4I,相当于铵盐,具有铵盐的性质;(3)根据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减去新键生成释放的能量的差值即为反应热,结合燃烧反应为放热反应分析解答;(4)根据在原电池中,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结合物质中元素化合价及溶液酸碱性书写电极反应式。
【详解】(1)由于元素的非金属性:N>P,所以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NH3>PH3;(2) a.铵盐都能与NaOH发生复分解反应,所以PH4I也能与NaOH发生反应,a错误;b.铵盐中含有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所以PH4I也含离子键、共价键,b正确;c.铵盐不稳定,受热以分解,故PH4I受热也会发生分解反应,c正确;故合理选项是bc;(3)1 mol H2O中含2 mol H-O键,断开1 mol H-H、1 mol O=O、1 mol O-H键需吸收的能量分别为Q1、Q2、Q3 kJ,则形成1 mol O-H键放出Q3 kJ热量,对于反应H2(g)+12O2(g)=H2O(g),断开1 mol H-H键和12mol O=O键所吸收的能量(Q1+12Q2) kJ,生成2 mol H-O新键释放的能量为2Q3 kJ,由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2Q3-(Q1+12Q2)>0,2Q1+Q2<4Q3,故合理选项是②;(4)在原电池中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高考化学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大题培优)含答案

高考化学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大题培优)含答案一、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A、B、C、D、E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B处于同一周期,C、D、E 同处另一周期。
C、B可按原子个数比2∶1和1∶1分别形成两种离子化合物甲和乙。
D、A按原子个数比3∶2形成离子化合物丙。
E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B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乙物质化学式是__________。
(2)A、B、C、D、E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填写)。
(3)E的单质加入到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第二周期VIA族 Na2O2 O<N<Al<Mg<Na 2Al+2OH-+2H2O=2AlO2-+3H2↑【解析】【分析】C、B可按原子个数比2∶1和1∶1分别形成两种离子化合物甲和乙,可知C为Na元素,B为O元素,甲为Na2O,乙为Na2O2;E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则E为Al元素;A、B、C、D、E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均小于Al的原子序数,D、A按原子个数比3∶2形成离子化合物丙,可知A为N元素,D为Mg元素,丙为Mg3N2。
【详解】(1)B为O元素,在周期表中第二周期VIA族,乙物质为过氧化钠,化学式是Na2O2,故答案为:第二周期VIA族;Na2O2;(2)Na、Mg、A l在第三周期,O、N在第二周期,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则O<N<P<Al<Mg<Na,即O<N<Al<Mg<Na,故答案为:O<N<Al<Mg<Na;(3)铝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生成偏铝酸盐和氢气,其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故答案为:2Al+2OH-+2H2O=2AlO2-+3H2↑。
化学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专项 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附详细答案

化学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专项培优易错难题练习题附详细答案一、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前四周期,①~⑨为相应的元素,请从中选择合适的元素回答问题:(1)根据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特征,元素周期表可划分为五个区域,元素⑦位于周期表的___区。
(2)写出元素③与元素⑤形成的稳定化合物的结构式______。
(3)②、⑥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其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
(4)元素⑦与CO可形成X(CO)5型化合物,该化合物常温下呈液态,熔点为-20.5℃,沸点为103℃,易溶于非极性溶剂,据此可判断该化合物晶体属于____晶体(填晶体类型)。
(5)元素⑨的离子的氢氧化物不溶于水,但可溶于氨水,该离子与NH3间结合的作用力为____。
(6)将①、⑥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其与水间可能存在的氢键表示为____________(写一种即可)。
(7)金属⑦有δ、γ、α三种同素异形体,各晶胞如下图,则δ和α中原子的配位数之比为________。
【答案】d O=C=O sp2杂化分子配位键 F-H…F、F-H…O、O-H…F、O-H…O 4:3【解析】【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可知①为H元素、②为B元素、③为C元素、④为N元素、⑤为O元素、⑥为F元素、⑦为Fe元素、⑧为Cu元素、⑨为Zn元素。
【详解】(1)元素⑦为Fe元素,位于周期表的d区,故答案为:d;(2)元素③为C元素、元素⑤为O元素,其形成的稳定化合物为二氧化碳,结构式为:O=C=O,故答案为:O=C=O;(3)②为B元素、⑥为F元素,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BF3,中心原子是B,价层电子对个数=σ键+孤电子对个数=3+0=3,杂化轨道类型为:sp2杂化,故答案为:sp2杂化;(4)元素⑦为Fe元素、与CO可形成Fe(CO)5型化合物,该化合物常温下呈液态,熔点为-20.5℃,沸点为103℃,易溶于非极性溶剂,据此可判断该化合物晶体属于分子晶体,故答案为:分子;(5)元素⑨Zn元素,氢氧化物为Zn(OH)2不溶于水,但可溶于氨水,Zn2+离子与NH3间结合的作用力为配位键,故答案为:配位键;(6)①为H元素、⑥为F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HF,溶于水,与水分子间可能存在的氢键表示为:F-H…F、F-H…O、O-H…F、O-H…O,故答案为:F-H…F、F-H…O、O -H…F、O-H…O;(7)金属⑦为Fe,有δ、γ、α三种同素异形体,δ为体心立方,α为简单立方,原子的配位数之比为8:6=4:3,故答案为:4:3。
高考化学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大题培优)附答案

高考化学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大题培优)附答案一、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据《中国质量报》报道,我国首次将星载铷(Rb)钟应用于海洋二号卫星,已知Rb的原子序数为37。
回答下列有关铷的问题:(1) Rb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共有______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
(2) Rb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
(3)取少量铷单质加入水中,可观察到其剧烈反应,放出气体______(写化学式),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显______色,因为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 Rb的还原性比K的还原性______(填“弱”或“强”)。
【答案】5 1 第五周期ⅠA族 H2蓝 2Rb+2H2O=2Rb++2OH-+H2↑强【解析】【分析】根据元素周期律,结合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确定Rb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利用元素周期律分析、解答。
【详解】(1)Rb是37号元素,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知Rb核外电子排布为2、8、18、8、1,所以Rb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共有5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1个;(2)Rb核外电子排布是2、8、18、8、1,根据原子核外电子层结构与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关系可知Rb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五周期第IA族;(3)Na是活泼金属,与水发生反应:2Na+2H2O=2NaOH+H2↑,Rb与Na是同一主族的元素,由于元素的金属性Rb>Na,所以Rb与水反应比钠更剧烈反应放出H2;RbOH是一元强碱,水溶液显碱性,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显蓝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Rb+2H2O=2Rb++2OH-+ H2↑;(4)同一主族的元素,由于从上到下,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强,获得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Rb在K元素下一周期,所以Rb 的还原性比K的还原性强。
【点睛】本题考查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及元素性质的关系,掌握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等于元素在周期表的周期序数,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元素的族序数。
化学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含答案.docx

化学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专项培优练习题( 含答案 ) 含答案一、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磷化铝( AlP)和磷化氢(PH3)都是粮食储备常用的高效熏蒸杀虫剂。
( 1) 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 。
AlP 遇水蒸气会发生反应放出 PH3气体,该反应的另一种产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 2) PH3具有强还原性,能与4溶液反应,配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SO________CuSO4+ _____PH3+ _____H2O= _____Cu3P↓+ _____H3PO4+ _____H2SO4( 3) 工业制备PH3的流程如图所示。
①次磷酸属于 ________元酸。
②白磷和烧碱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若起始时有 1mol P4参加反应,则整个工业流程中共生成3________mol PH 。
(不考虑产物的损失)【答案】第3周期第VA族Al OH 324 11 12 8 324 1 4P2( )+3NaOH+3H O=PH ↑ + 3NaH PO 2. 5322【解析】【分析】(1)原子结构中电子层数等于周期数,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族序数,AlP 遇水蒸气会发生反应放出 PH3气体,根据元素守恒确定该反应的另一种产物的化学式;(2)配平化学方程式,就是通过在各物质的化学式前面添加系数,使反应中每种原子个数在反应前后相等的过程,但对于复杂的化学反应通常通过观察,找出变化的特点或规律,常使用化合价来配平,保证化合价升高与降低的数相等即可;(3)①根据物质电离出的氢离子数目确定酸的元数;②根据图示信息:白磷和烧碱溶液反应生成 PH3、 NaH2PO2,据此书写方程式;③根据发生反应的过程寻找关系式,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 1) P 处于第 3 周期Ⅴ A 族, AlP 遇水蒸气会发生反应放出PH3 气体,根据元素守恒,确定该反应的另一种产物是Al( OH) 3,故答案为:第 3 周期第 VA 族; Al( OH) 3;( 2) 该方程式中 Cu 价态由 +2 下降为 +1, P 价态由 - 3 升高为 +5,为保证化合价升降数相等,Cu3P 与 H3PO4计量数分别为 8、 3, CuSO4的系数是 24,H2SO4系数是 24,根据元素守恒,得到: 24CuSO 4 +11PH 3 +12H 2 O=8Cu 3P+3H 3PO4 +24H 2SO4,故答案为:24, 11,12, 8, 3, 24;( 3) ①根据氢氧化钠过量时只能生成NaH221 个氢离子,因此次磷PO 可知次磷酸只能电离出酸属于一元酸,故答案为:1;②根据图示信息:白磷和烧碱溶液反应生成PH3、 NaH2PO2,方程式为:P4 + 3NaOH + 3H 2O = PH 3 + 3NaH 2 PO2;故答案为:P4 + 3NaOH + 3H 2O = PH 3+ 3NaH 2 PO2;③P4+3NaOH+3H2 O=PH3↑+3NaH2PO2; 2H3 PO2=PH3↑+H3PO4,即 P4~ 2. 5PH3,若起始时有1molP参加反应,则整个工业流程中共生成2.5molPH;故答案为: 2 5 432.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相关的问题。
高考化学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大题培优易错试卷)及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大题培优易错试卷)及答案解析高考化学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大题培优易错试卷)及答案解析一、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完成下列问题:(1)氮和磷氢化物热稳定性的比较:NH3______PH3(填“>”或“<”)。
(2)PH3和NH3与卤化氢的反应相似,产物的结构和性质也相似。
下列对PH3与HI反应产物的推断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不能与NaOH反应 b.含离子键、共价键 c.受热可分解(3)已知H2与O2反应放热,断开1 mol H-H键、1 mol O=O 键、1 mol O-H键所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Q1 kJ、Q2 kJ、Q3 kJ,由此可以推知下列关系正确的是______。
①Q1+Q2>Q3②2Q1+Q2<4Q3③2Q1+Q2<2Q3(4)高铁电池总反应为:3Zn+2K2FeO4+8H2O=3Zn(OH)2+2Fe(OH)3+4KOH,写出电池的正极反应:__________,负极反应 ________________。
【答案】> bc ② FeO42-+3e-+4H2O=Fe(OH)3+5OH- Zn+2OH--2e-=Zn(OH)2【解析】【分析】(1)根据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相应的简单氢化物越稳定分析;(2)PH3与HI反应产生PH4I,相当于铵盐,具有铵盐的性质;(3)根据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减去新键生成释放的能量的差值即为反应热,结合燃烧反应为放热反应分析解答;(4)根据在原电池中,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结合物质中元素化合价及溶液酸碱性书写电极反应式。
【详解】(1)由于元素的非金属性:N>P,所以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NH3>PH3;(2) a.铵盐都能与NaOH发生复分解反应,所以PH4I也能与NaOH发生反应,a错误;b.铵盐中含有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所以PH4I也含离子键、共价键,b正确;c.铵盐不稳定,受热以分解,故PH4I受热也会发生分解反应,c 正确;故合理选项是bc;(3)1 mol H2O中含2 mol H-O键,断开1 mol H-H、1 mol O=O、1 mol O-H键需吸收的能量分别为Q1、Q2、Q3 kJ,则形成1 mol O-H键放出Q3 kJ热量,对于反应H2(g)+12O2(g)=H2O(g),断开1 mol H-H键和12mol O=O键所吸收的能量(Q1+12Q2) kJ,生成2 mol H-O新键释放的能量为2Q3 kJ,由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2Q3-(Q1+12Q2)>0,2Q1+Q2<4Q3,故合理选项是②;(4)在原电池中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备战高考化学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培优练习(含答案)含详细答案

备战高考化学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培优练习(含答案)含详细答案一、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相关的问题。
(1)写出④的元素符号__。
(2)在这些元素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
(3)在这些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__(填相应化学式,下同),碱性最强的是__。
(4)这些元素中(除⑨外),原子半径最小的是__(填元素符号,下同),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_。
(5)②的单质与③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溶液反应,其产物之一是OX2,(O、X分别表示氧和②的元素符号,即OX2代表该化学式),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方程式中用具体元素符号表示)__。
(6)⑦的低价氧化物通入足量Ba(NO3)2溶液中的离子方程式__。
【答案】Mg 2Na+2H2O=2Na++2OH-+H2↑ HClO4 NaOH F Na 2F2+2OH-=OF2+2F-+H2O 3SO2+2NO3-+3Ba2++2H2O=3BaSO4↓+2NO+4H+【解析】【分析】根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正的位置可以得出,①为N元素,②为F元素,③为Na元素,④为Mg元素,⑤为Al元素,⑥Si元素,⑦为S元素,⑧为Cl元素,⑨为Ar元素,据此分析。
【详解】(1)④为Mg元素,则④的元素符号为Mg;(2)这些元素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为Na,Na与水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3)这些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Cl元素,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ClO4,这些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Na元素,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NaOH;(4)根据元素半径大小比较规律,同一周期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同一主族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可以做得出,原子半径最小的是F元素,原子半径最大的是Na元素;(5)F2与NaOH反应生成OF2,离子方程式为2F2+2OH-=OF2+2F-+H2O;(6)⑦为S元素,⑦的低价氧化物为SO2,SO2在Ba(NO3)2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O2变成SO42-,NO3-变成NO,方程式为3SO2+2NO3-+3Ba2++2H2O=3BaSO4↓+2NO+4H+。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化学培优专题复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练习题一、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相关的问题。
(1)写出④的元素符号__。
(2)在这些元素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
(3)在这些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__(填相应化学式,下同),碱性最强的是__。
(4)这些元素中(除⑨外),原子半径最小的是__(填元素符号,下同),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_。
(5)②的单质与③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溶液反应,其产物之一是OX2,(O、X分别表示氧和②的元素符号,即OX2代表该化学式),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方程式中用具体元素符号表示)__。
(6)⑦的低价氧化物通入足量Ba(NO3)2溶液中的离子方程式__。
【答案】Mg 2Na+2H2O=2Na++2OH-+H2↑ HClO4 NaOH F Na 2F2+2OH-=OF2+2F-+H2O 3SO2+2NO3-+3Ba2++2H2O=3BaSO4↓+2NO+4H+【解析】【分析】根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正的位置可以得出,①为N元素,②为F元素,③为Na元素,④为Mg元素,⑤为Al元素,⑥Si元素,⑦为S元素,⑧为Cl元素,⑨为Ar元素,据此分析。
【详解】(1)④为Mg元素,则④的元素符号为Mg;(2)这些元素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为Na,Na与水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3)这些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Cl元素,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ClO4,这些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Na元素,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NaOH;(4)根据元素半径大小比较规律,同一周期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同一主族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可以做得出,原子半径最小的是F元素,原子半径最大的是Na元素;(5)F2与NaOH反应生成OF2,离子方程式为2F2+2OH-=OF2+2F-+H2O;(6)⑦为S元素,⑦的低价氧化物为SO2,SO2在Ba(NO3)2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O2变成SO42-,NO3-变成NO,方程式为3SO2+2NO3-+3Ba2++2H2O=3BaSO4↓+2NO+4H+。
2.据《中国质量报》报道,我国首次将星载铷(Rb)钟应用于海洋二号卫星,已知Rb 的原子序数为37。
回答下列有关铷的问题:(1) Rb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共有______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
(2) Rb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
(3)取少量铷单质加入水中,可观察到其剧烈反应,放出气体______(写化学式),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显______色,因为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 Rb 的还原性比K 的还原性______(填“弱”或“强”)。
【答案】5 1 第五周期ⅠA 族 H 2 蓝 2Rb+2H 2O=2Rb ++2OH -+H 2↑ 强【解析】【分析】根据元素周期律,结合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确定Rb 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利用元素周期律分析、解答。
【详解】(1)Rb 是37号元素,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知Rb 核外电子排布为2、8、18、8、1,所以Rb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共有5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1个;(2)Rb 核外电子排布是2、8、18、8、1,根据原子核外电子层结构与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关系可知Rb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五周期第IA 族;(3)Na 是活泼金属,与水发生反应:2Na+2H 2O=2NaOH+H 2↑,Rb 与Na 是同一主族的元素,由于元素的金属性Rb>Na ,所以Rb 与水反应比钠更剧烈反应放出H 2;RbOH 是一元强碱,水溶液显碱性,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显蓝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Rb+2H 2O=2Rb ++2OH -+ H 2↑;(4)同一主族的元素,由于从上到下,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强,获得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Rb 在K 元素下一周期,所以Rb 的还原性比K 的还原性强。
【点睛】本题考查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及元素性质的关系,掌握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等于元素在周期表的周期序数,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元素的族序数。
利用同一主族的元素由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分析判断。
3.离子化合物AB 2的阴、阳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1mol AB 2中含54 mol 电子,且有下列反应:①H 2+B 2−−−→点燃 C ②B 2+X →Y +AB 2+H 2O ③Y +C →AB 2+Z ,Z 有漂白作用。
根据上述条件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B 2________,X________,Y________,Z________。
(2)用电子式表示AB 2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aCl 2 Ca(OH)2 Ca(ClO)2 HClO2Cl 2+2Ca(OH)2=Ca(ClO)2+CaCl 2+2H 2O【解析】【分析】离子化合物AB 2的阴、阳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1mol AB 2中含54 mol 电子,则A 2+、B -离子中含有的电子数目均为18个,AB 2为氯化钙,A 为钙元素,B 为氯元素,则①H 2+Cl 2−−−→点燃HCl ,C 为HCl ;②Cl 2+X →Y +CaCl 2+H 2O ,X 为Ca(OH)2,Y 为Ca(ClO)2;③Ca(ClO)2+HCl →CaCl 2+Z ,Z 有漂白作用,Z 为HClO 。
【详解】(1)由分析可知AB 2为CaCl 2,X 为Ca(OH)2,Y 为Ca(ClO)2,Z 为HClO 。
,故答案为:CaCl 2;Ca(OH)2;Ca(ClO)2;HClO ;(2)AB 2的形成过程用电子式表示为,故答案为:; (3)②的化学方程式为2Cl 2+2Ca(OH)2=Ca(ClO)2+CaCl 2+2H 2O ,故答案为:2Cl 2+2Ca(OH)2=Ca(ClO)2+CaCl 2+2H 2O 。
【点睛】常见18电子的离子有K +、Ca 2+、Cl ‾、S 2−、HS -等。
4.A 、B 、C 、D 、E 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 、B 处于同一周期,C 、D 、E 同处另一周期。
C 、B 可按原子个数比2∶1和1∶1分别形成两种离子化合物甲和乙。
D 、A 按原子个数比3∶2形成离子化合物丙。
E 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B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乙物质化学式是__________。
(2)A 、B 、C 、D 、E 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填写)。
(3)E 的单质加入到C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第二周期VIA 族 Na 2O 2 O<N<Al<Mg<Na 2Al+2OH -+2H 2O=2AlO 2-+3H 2↑【解析】【分析】C 、B 可按原子个数比2∶1和1∶1分别形成两种离子化合物甲和乙,可知C 为Na 元素,B 为O 元素,甲为Na 2O ,乙为Na 2O 2;E 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则E 为Al 元素;A 、B 、C 、D 、E 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均小于Al 的原子序数,D 、A 按原子个数比3∶2形成离子化合物丙,可知A 为N 元素,D 为Mg 元素,丙为Mg 3N 2。
【详解】(1)B 为O 元素,在周期表中第二周期VIA 族,乙物质为过氧化钠,化学式是Na 2O 2,故答案为:第二周期VIA 族;Na 2O 2;(2)Na 、Mg 、A l 在第三周期,O 、N 在第二周期,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则O<N<P<Al<Mg<Na ,即O<N<Al<Mg<Na ,故答案为:O<N<Al<Mg<Na;(3)铝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生成偏铝酸盐和氢气,其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故答案为:2Al+2OH-+2H2O=2AlO2-+3H2↑。
【点睛】一般情况下,原子个数比按2∶1和1∶1可分别形成H2O、H2O2或Na2O、Na2O2,H2O、H2O2为共价化合物,Na2O、Na2O2为离子化合物。
5.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⑧在表中的位置,回答下列问题:(1)地壳中含量居于第二位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
(2)②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分子式为____。
(3)①、④、⑤中的某些元素可形成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写出符合要求的一种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
(4)W是第四周期与④同主族的元素。
据此推测W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___A.最高正化合价为+6 B.气态氢化物比H2S稳定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硫酸弱 D.单质在常温下可与氢气化合(5)已知X为第ⅡA族元素(第一到第四周期),其原子序数为a,Y与X位于同一周期,且为第ⅢA族元素,则Y的原子序数b与a所有可能的关系式为____。
【答案】第三周期第ⅣA族 CO2 NaOH:或Na2O2:BD b=a+1或b=a+11【解析】【分析】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①为H、②为C、③为N、④为O、⑤为Na、⑥为Al、⑦为Si、⑧为Cl。
(1)地壳中含量居于第二位的元素为Si;(2)②表示C元素,根据元素最高化合价等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原子序数分析;(3)由H、O、Na中的某些元素可形成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有NaOH、Na2O2等;(4)W是第四周期与④同主族元素,④是O元素,则W为Se元素,根据元素周期律分析判断;(5)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位置与原子序数关系分析解答。
【详解】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①为H、②为C、③为N、④为O、⑤为Na、⑥为Al、⑦为Si、⑧为Cl。
(1)地壳中含量居于第二位的元素为Si,Si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8、4,所以Si处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ⅣA族;(2)②表示C元素,C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所以其最高价氧化物的分子式为CO2;(3)由H、O、Na中的某些元素可形成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有NaOH、Na2O2等,其中NaOH的电子式为:,Na2O2的电子式为:;(4)W是第四周期与④同主族元素,④是O元素,则W为Se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