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宝宝的手脚温度

合集下载

新生儿手脚凉怎么回事,治疗方法

新生儿手脚凉怎么回事,治疗方法

新生儿手脚凉怎么回事,治疗方法新生儿手脚凉怎么回事新生儿出生后,手脚凉是常见的现象,一般是因为新生儿的体温调节功能尚未成熟,外界温度变化大、血管未完全发育等因素所致。

手脚凉不一定是疾病,但如果伴随其他症状,如身体抖动、皮肤出现青紫色等,则需及时就医。

治疗方法1.调整室温:保持室内温度适宜,不宜过高或过低。

一般情况下,要保证在室内的温度在25度以上。

2.适宜衣着:将新生儿穿的衣服适当加厚,不要让他直接接触冷空气。

3.按摩保暖:每天可以适时给新生儿进行一些简单的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增加体温。

4.喂奶:给新生儿提供充足的营养,通过摄食而提高体温。

同时,可以在奶粉或母乳中添加一些菊花或枸杞等中药材,具有降火、滋阴、暖身的疗效。

注意事项1.避免过度包裹:过度包裹会使孩子感到燥热,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手脚的循环。

2.定期监测:要经常观察新生儿手脚的温度,如果温度过低应及时处理。

3.保持常规:对于新生儿,喂奶、换尿布、洗脸等常规护理工作必不可少,这也能促进婴儿的健康成长。

4.及时就医:如果出现皮肤发绀、周围温度低、呼吸急促等症状,建议及时到医院就医。

总之,手脚凉并不一定是问题,但如果伴随其他症状则需要引起警惕,定期监测婴儿健康情况和及时就医是非常重要的。

新生儿什么胎记会消,治疗方法新生儿胎记是由于胎儿在妊娠期间发育时胎儿的血管发生异常,导致皮肤出现色素或血管组织的结构异化而形成的。

胎记不会对孩子的健康造成影响,但对外貌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某些地方比如脸部、颈部、手部等。

因此,许多家长希望能够采取有效的方法治疗胎记。

然而,不是所有的胎记都需要治疗,因为有些胎记会自然消失,而有些类型的胎记,并不会影响健康和外貌。

因此,家长应该了解不同胎记的类型和成因以及其治疗方法和可能的注意事项。

一、胎记的类型及成因1. 火山岩痣:所谓火山岩痣,是指皮肤上呈倒置锥状的直径较小的凸起,颜色为淡红色、深红色或紫色。

成因是与母亲体内荷尔蒙水平对胎儿毛细血管的影响有关。

宝宝手脚凉如何应对

宝宝手脚凉如何应对

宝宝手脚凉如何应对作为新生儿家长,一旦发现宝宝手凉脚凉,往往会让人感到十分担忧。

毕竟,婴儿的体温自身调节能力尚未完善,手脚凉可能会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

那么,宝宝手凉脚凉怎么回事呢?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一些解答。

一、新生儿手脚凉是很正常的现象首先,家长需要清楚的认识到,新生儿手脚凉是很正常的生理现象。

因为,新生儿出生后,身体还处于成长发育期,所以自身的体温调节能力非常有限。

此外,新生儿较小的身体体积,透过皮肤散发的热量也要比成人少。

因此,新生儿常出现手脚凉的情况。

二、宝宝手脚凉与季节、环境有关同时,宝宝手凉脚凉也可能与季节和环境因素有关。

例如,在温度较低、湿度较大的环境中,宝宝的体温往往会降低。

此外,如果宝宝手脚凉出现在沐浴、换尿布过程中,那么也很可能是因为这些过程让宝宝感到不舒适所致。

因此,家长需要时时留意宝宝当时的环境因素,为宝宝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三、宝宝饮食也可能影响体温除了环境因素外,宝宝的饮食也可能影响体温。

如果宝宝饮食不足、营养不良,那么身体很难产生足够的热量,手脚就会感到凉。

因此,家长需要保证宝宝的饮食均衡,按时喂食,同时注重营养的摄入量和质量。

四、疾病也可能导致手脚凉除了上述因素外,有些疾病也可能导致宝宝手脚凉,如心脏病、肾脏病等。

这些疾病会导致宝宝体内的血液循环不畅,使得手脚感到凉。

如果宝宝除了手脚凉外,还伴有发热、咳嗽等症状,那么家长需要及时带宝宝去医院检查,确诊疾病并进行治疗。

五、正确护理可改善手脚凉情况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还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帮助宝宝改善手脚凉的问题。

例如,在冬季的晚上可以给宝宝穿保暖纱布,同时加强室内的保暖措施,避免让宝宝长时间处于寒冷环境中。

此外,用温水泡脚也是改善宝宝手脚凉的好方法。

如果宝宝手脚凉伴有发热等异常现象,家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温水疗法。

六、需要避免错误的处理方法最后,家长还需要避免一些错误的处理方法。

例如,在宝宝手脚凉时强行给宝宝冷水澡、冷敷等处理方法都是不可取的。

婴儿正常体温范围

婴儿正常体温范围

婴儿正常体温范围
给孩子测量体温有三种方式,通常不同的测量方式,体温的正常范围不一样,有肛门测量法、口温测量法、腋温测量法。

肛温测量的正常体温范围是36.6-37.8℃之间,口温测量法的正常范围是36.3-37.2℃之间,腋温测量法的正常范围是36-37℃之间。

目前经常使用的是腋温测量法,腋温测量法比较方便,安全卫生,不容易受到污染,腋温测量法要采取正确的测量方式,一般在孩子安静的状态下,腋窝没有汗时,测量体温的时间是5-10分钟,此时测量体温的度数反映宝宝的真实的温度,正常的测量的腋下体温范围是36-37℃之间。

所以给孩子测量腋下测量体温时一定要采取正确的测量方式,因为腋温测量受外界因素和自身因素干扰比较多,比如外界气温比较高,孩子出汗比较多,或孩子穿的衣服比较多,孩子会有所出汗,此时腋下测量体温会偏高一些。

另外,如果孩子刚吃完奶、吃完饭,或者运动完、哭闹完、洗完澡以后,身体也会有所出汗,如果马上测量腋下体温可能会有所偏高,所以给孩子采用腋下测量体温,一定要采取正确的测量方式。

刚出生的宝宝需要注意什么

刚出生的宝宝需要注意什么

---------------------------------------------------------------最新资料推荐------------------------------------------------------刚出生的宝宝需要注意什么一、保暖:新生儿皮下脂肪薄,相对体表面积大,容易散热,而且,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如果太热,水分过度蒸发,可引起脱水热 ;过冷,新生儿自身产热不够会引起硬肿症。

因此,要重视新生儿的环境温度、湿度,经常摸摸新生儿手脚体温,及时增减盖被、衣着,使新生儿体温在正常范围内。

二、喂养:新生儿消化功能差,母乳是最理想的食物,要坚持母乳喂养。

若无母乳喂养,可用婴儿配方奶粉。

及时喂奶,不要饿着小宝宝,但是也不要吃的太多了,免得消化不良。

不要过早的给宝宝加辅食,母乳喂养最好到 6 个月之后再加辅食。

如果是纯母乳喂养,前几个月也不需要给宝宝喝水的。

三、每次喂奶后再拍奶嗝的。

如果使用奶瓶,一定要每天用开水煮几分钟。

[早产宝宝如何护理?立即注册] 四、预防感染:新生儿抵抗力差,容易受到感染,因此,尽量减少亲戚、朋友探望,护理新生儿前应用肥皂洗手,洗干净手对预防新生儿感染1 / 6十分重要。

家里患有感冒或各种传染病的人更不要接触新生儿。

刚出生的宝宝抵抗力差,容易受到感染,因此,尽量减少亲戚、朋友探望,护理宝宝前应用肥皂洗手,洗干净手对预防宝宝感染十分重要。

家里患有感冒或各种传染病的人更不要接触刚出生的宝宝。

爸爸妈妈要保护好自己的宝宝哦。

五、皮肤护理:新生儿的皮肤娇嫩,保持皮肤干燥和清洁十分重要,特别是皮肤皱褶处,如颈部、腋下、肘部、腹股沟等,要每天洗澡、更换衣服,尿布湿了及时更换,每次大小便后都应清洗干净,女婴清洗外阴时应从会阴向肛门擦洗,以防止肛门周围的粪便污染阴道及尿道口。

如果宝宝长了湿疹,一定不要给宝宝使用含激素些的化妆品或是湿疹散之类的东西,会有激素依赖症的。

如何正确处理婴儿发热问题

如何正确处理婴儿发热问题

如何正确处理婴儿发热问题婴儿发热是每个父母都会面临的问题,正确处理婴儿发热问题对于保护婴儿的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如何正确处理婴儿发热问题,包括如何判断婴儿发热的程度、何时需要就医、如何进行家庭护理等。

一、判断婴儿发热的程度婴儿发热的程度可以通过测量体温来判断。

正常的婴儿体温范围在36.5℃至37.5℃之间。

当婴儿的体温超过37.5℃时,可以被认为是发热。

根据体温的高低,可以将婴儿的发热分为三个级别:1. 低热:体温在37.5℃至38℃之间;2. 中度发热:体温在38℃至39℃之间;3. 高热:体温超过39℃。

二、何时需要就医在处理婴儿发热问题时,需要根据婴儿的体温以及其他症状来判断是否需要就医。

以下情况下应该及时就医:1. 婴儿体温超过39℃;2. 婴儿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咳嗽、喉咙红肿等呼吸道症状;3. 婴儿出现持续性呕吐、腹泻、食欲不振等消化系统症状;4. 婴儿出现持续性疲倦、无精神、不活跃等全身症状;5. 婴儿出现皮肤疹子、红斑、水泡等皮肤症状;6. 婴儿出现抽搐、意识丧失等神经系统症状。

以上情况可能是婴儿发热的并发症或其他疾病的表现,需要及时就医以获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三、家庭护理方法对于一般的婴儿发热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家庭护理方法:1. 保持室内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婴儿在闷热的环境中待太久。

2. 着凉:将婴儿的衣物减少一层,避免过多的包裹,以便散热。

3. 适当降温:可以给婴儿用温水擦拭身体,或者用温水浸泡婴儿的手脚,帮助降低体温。

4. 补充水分:婴儿发热时容易出汗,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可以给婴儿喂水或母乳。

5. 注意饮食:婴儿发热时食欲可能会下降,可以给婴儿提供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

6. 观察症状:定期测量婴儿的体温,观察婴儿的其他症状是否有改善或加重。

以上家庭护理方法只适用于一般的婴儿发热问题,如果婴儿的体温持续升高或出现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

四、预防婴儿发热预防婴儿发热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1. 保持室内卫生:定期清洁室内环境,保持空气清新。

冬季来袭如何保护宝宝手脚暖和

冬季来袭如何保护宝宝手脚暖和

冬季来袭如何保护宝宝手脚暖和
冬天宝宝保暖是妈妈们最关心的话题,尤其手脚是身体末梢,血液流通性较差,往往容易导致宝宝手脚冰冷,进而引发冻疮问题,妈妈每晚睡前坚持为宝宝温水泡脚,能使足部皮肤表面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改善足部皮肤和组织营养,增加局部抵抗力,促进宝宝睡眠,有助于其生长发育。

不过给宝宝泡脚,水温水量也是十分讲究的。

冬天给宝宝洗澡,洗脚水的温度可以逐渐提高,一般可以在45~50℃之间。

但要注意,水温过热,容易使足底的韧带变得松弛,不利于宝宝足弓的形成和维持,这样很容易形成扁平足哦!另外,洗脚时的水量以将整个足部都浸在温水中为宜,浸泡时间保持3~5分钟即可。

其二、按摩
人身体内的所有器官,在脚上都有它特定的反射点,宝宝的小脚丫对于宝宝身体各器官的健康与否有重要作用。

通过温柔的脚底按摩,能有效促进血液循环,宝宝冬天就不再“冻手冻脚”了。

儿童体温正常值范围表

儿童体温正常值范围表

儿童体温正常值范围表儿童体温是指儿童身体的温度,是重要的生命体征之一。

也是临床常用的基础检查。

儿童体温通常通过测量肛温、腋温或口温来获取。

但一般采用腋下测量法。

一、参考值儿童腋测法正常体温一般为36~37℃:口测法正常值36~37℃:肛测法正常值36.5-37.5℃℃。

儿童体温测量参考表二、检查注意事项儿童体温测量之后,超出该测量方法正常值范围的体温就是异常体温,但儿童正常体温在不同个体之间略有差异且常受机体内、外因素的影响稍有波动。

在24小时内下午体温较早是稍高,剧烈运动劳动或进餐后体温也可略升高,但一般波动范围不超过1℃。

在检查儿童体温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时间、准备体温计、选择测量部位、安抚儿童情绪以及在测量后正确读取体温、记录体温、处理体温计、观察儿童反应和根据体温采取措施等事项。

这些注意事项有助于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儿童的安全。

2.1检查前2.1.1选择合适的时间避免在儿童剧烈运动、进食、喝冷热水、沐浴或进行冷热敷后立即测量体温,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体温的准确性。

建议在这些活动结束后至少等待30分钟再进行测量。

选择儿童情绪稳定的时候测量体温,哭闹或紧张也可能导致体温波动。

准备体温计:如果使用水银体温计,确保体温计的刻度在35℃以下,否则需要用力甩动至刻度以下。

检查体温计是否有破损,特别是水银体温计,以防止水银泄漏造成危害。

无论使用哪种体温计,都应在测量前进行清洁消毒,防止交又感染。

2.1.2选择测量部位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部位,如腋下、口腔或直肠。

对于儿童,腋下测量相对安全且易于操作。

如果选择口腔或直肠测量,需要特别注意卫生和安全。

安抚儿童情绪:在测量前安抚儿童的情绪,解释测量过程并鼓励他们配合。

这有助于减少儿童的恐惧和不安,从而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2.2检查后2.2.1正确读取体温根据体温计的说明书正确读取体温值。

对于水银体温计,需要等待一定时间(如5-10分钟)后读取;对于电子体温计,则通常会有声音或指示灯提示测量完成。

儿童正常体温范围

儿童正常体温范围

儿童正常体温范围
儿童正常体温范围:
1、口腔体温:新生儿通常在36.5-37.5℃,1-2周岁在36.4-37.4℃,2-5
周岁在36.2-37.2℃,5-10周岁在35.9-37.1℃,10-16周岁在35.8-36.9℃。

2、腋下体温:新生儿在36.3-37.3℃,1-2周岁在36.2-37.2℃,2-5周岁在36-37℃,5-10周岁在35.7-37℃,10-16周岁在35.6-36.8℃。

3、肛门体温:新生儿通常在36-37℃,1-2周岁在36-37℃,2-5周岁在35.8-36.9℃,5-10周岁在35.5-36.7℃,10-16周岁在35.4-36.5℃。

4、耳垂体温:新生儿在35-36.6℃,1-2周岁在35.8-36.7℃,2-5周岁
在35.6-36.5℃,5-10周岁在35.3-36.4℃,10-16周岁在35.2-36.3℃。

5、脉搏体温:新生儿和1-2周岁正常可以达到36℃,其他年龄段可
34-35℃。

儿童正常体温范围是十分重要的,建议父母经常给宝宝测量体温,及
时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即使宝宝体温只有微微偏高而引起家长的担心,也要到医院进行检查,以便医生进行准确诊断,不要自行诊断。

正常体温可以反应宝宝身体健康状况,孩子体温偏低可能是由于缺额
少摄入卡路里或水分,也可能是感染的体感反应,或由于抗病毒抗菌
药物的影响引起的。

孩子体温偏高,一般情况下主要是受炎症、感染、肠道病毒等因素的影响,也有可能是由于脏器功能受损而导致的,比
如肺功能受损、心脏功能受损等。

自行诊断对于儿童体温的治疗并不
管用,应该及时进行医学检查,决定治疗方案,以确保孩子健康成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只要孩子的手脚是温的,一般暂时不会生病。

每晚给孩子洗脚或洗澡时,发现孩子的小脚凉了,就可能要生病了,这种情况多数是受凉了,赶紧给孩子煮生姜红糖水:一岁前的孩子,红糖水加一小片生姜煮就可以了,2-4岁的加2片姜,5岁以上加3片姜。

喝过后,让孩子赶紧上床睡觉,第二天再喝一次,一般就能及时控制住。

2.如果孩子只是小手凉,脚是热的,说明孩子衣服穿少了,要及时给孩子加衣服。

3.孩子吃东西老是呕吐或想吐,说明孩子也是受凉了,按上面第一条的方法处理。

4.只要孩子不舒服了,首先看舌苔。

舌苔发白的就是受凉,在想想这一两天里都给孩子吃什么了,如有寒凉的食物,赶快停掉,再给孩子喝点姜汤水;如果孩子舌苔是红的,只要给孩子多喝水,或煮萝卜水、梨水给孩子喝,晚上睡觉时再给孩子搓搓脚心,几十下就可以了,孩子的内热很快就会消了。

5.晚上睡觉是关键,只要不受凉,再注意饮食上少吃寒凉的食物,孩子一般是不容易生病的。

6.如果孩子只是鼻塞,就看他的舌苔,如果舌苔发白,就按风寒感冒的食疗方吃;
同时可以给孩子搓搓背部,将背部搓热,孩子的鼻子就通了。

7.感冒期间鸡蛋可以吃,鱼虾不可以吃,但鳝鱼可以吃。

8.冬天可以常吃橘子。

9.小儿流口水是脾胃虚寒的的表现,治疗方法很简单,只要将山药、适量的水一起放入粉碎机里打碎,再将泥状的山药糊倒入锅中,用中火煮,一边煮一边搅和,煮开后就可以了。

每天给孩子喂上小半碗,几天后就不会流口水了。

10.姜糖水冲鸡蛋是祛胃肠寒的方法,只需在舌苔发白、胃肠有寒的时候喝;
舌苔不白了,就不需要喝了。

胃肠不好的人,祛了寒后,可以长年只用开水冲鸡蛋,而不加生姜,能够滋养胃肠的黏膜。

11.自古就有一句话:“久病必虚。

”孩子经常发哮喘,那肯定是体内虚寒,偶尔发作的哮喘才有可能是热喘。

另外提醒家长朋友们一句:容易患扁桃体炎的孩子一定要少吃白果。

药房里的白果是干的,不容易煮烂,最好还是用新鲜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