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E生产涉及主要物料的理化性质
悬浮法生产聚四氟乙烯的主要工序

悬浮法生产聚四氟乙烯的主要工序1. 概述悬浮法是一种常用的生产聚四氟乙烯(PTFE)的方法。
PTFE是一种热塑性塑料,具有优异的耐高温、耐腐蚀和低摩擦系数等特性,广泛应用于化工、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悬浮法生产PTFE的主要工序。
2. 材料准备悬浮法生产PTFE的主要原料是四氟乙烯(TFE)气体。
TFE是一种高度活泼且具有毒性的气体,需要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进行处理。
在生产过程中,还需要使用稳定剂、聚合引发剂和调节剂等辅助材料。
3. 聚合反应聚合反应是生产PTFE的关键步骤。
在反应器中,将TFE与稳定剂一起加入,并通过加热使其发生自由基聚合反应。
稳定剂能够抑制自由基聚合过程中的爆炸性质,并保持反应的稳定。
4. 聚合物沉淀在聚合反应结束后,得到的反应液中含有大量的PTFE颗粒。
为了使聚合物从液相中分离出来,需要进行沉淀处理。
沉淀一般通过降低温度和加入沉淀剂来实现。
沉淀剂能够与PTFE颗粒发生作用,使其凝聚成团状。
5. 过滤和洗涤通过沉淀处理后,得到的PTFE团状物质需要进行过滤和洗涤。
首先将PTFE团状物质过滤掉其中的杂质和溶剂,然后使用溶剂对PTFE进行洗涤,以去除残留的杂质和稳定剂。
6. 干燥洗涤后的PTFE颗粒需要进行干燥处理。
干燥是为了去除颗粒表面附着的水分和溶剂,并使其达到适当的水分含量。
干燥一般采用真空干燥或高温干燥的方法。
7. 烧结干燥后的PTFE颗粒需要进行烧结处理。
烧结是将颗粒加热至一定温度,使其发生熔融和结晶,形成致密的PTFE块状物质。
烧结温度和时间的控制对于PTFE的性能有重要影响。
8. 加工烧结后的PTFE块状物质可以进行进一步加工。
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可以采用挤出、压制、注塑等方法将PTFE转化为所需形状的制品。
加工过程中还需要进行热处理和冷却等工序,以使制品达到所需的性能要求。
9. 检测和质量控制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原料、中间产物和最终产品进行各种检测和质量控制。
1,1,1,2-四氟乙烷 MSDS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偏四氯乙烷;1,1,1,2-四氯乙烷化学品英文名:tetrachloroethane生产企业名称:地址: 邮编:电子邮件地址:技术说明书编码: 登记号:生效日期: 传真号码:企业应急电话: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偏四氯乙烷630-20-6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6.1类毒害品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短期吸入对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
急性中毒主要为消化道和神经系统症状,可有食欲减退、头痛、呕吐、腹痛、黄疸、肝大和压痛,腹水,可出现肝昏迷。
对心、脑、肺、肾均有损害。
长期吸入,可引起乏力、头痛、失眠、便泌或腹泻,肝功能损害和多发性神经炎。
有轻度贫血倾向。
环境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对大气臭氧层有极强破坏力。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高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洗胃,导泄。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不燃。
在潮湿空气中,特别在日光照射下,释放出腐蚀性很强的氯化氢烟雾。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本品不燃。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灭火时尽量切断泄漏源,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行动: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高炉炼铁原料

2、理化性质
(1)化学成分 主要有:固定碳、灰分、挥发分、硫、水分。 (2)化学性质 焦炭反应性(CRI):指焦炭与CO2、H2O等 进行化学反应的能力; 焦炭抗碱性:指抵抗碱金属及其盐类作用的 能力。
43
(3) 焦炭转鼓强度
测试方法GB/T 1996-2003 :转鼓为直径及长度皆为 1m的密闭容器,鼓内平行于轴线方向,每隔90度在内壁 上焊1条长约1000mm,截面为100×50×10mm的角钢 挡板。
46
47
3、冶炼对焦炭要求
(1)应具有较高的强度。
Ⅰ类焦M40 ≥80.0 M10 ≤8.0。 (2)固定碳含量要高、灰分含量低。一般干焦
含(质量分数)85%左右的固定碳,13%左右的灰分, 其余为挥发分及硫。
实践证明:焦炭灰分增加1%,焦比升高2%,产量 下降3%。
尤其对于1000M3以上的高炉,更应注重焦炭质量。
40
(2)有害杂质S、P少。 (3)粒度均匀,粒度范围为20~50mm。入 炉前应筛除粉末及泥土杂质。 目前碱性熔剂主要在铁矿粉烧结工序中加入。
41
2.1.3 高炉燃料
2.1.3.4 焦炭 1、 焦炭在高炉冶炼中的作用
(1)提供冶炼所需热量; (2)是高炉内主要的还原剂; (3)支撑料柱,起骨架作用; (4)铁水渗碳。 冶炼1吨生铁约需250~600Kg焦炭。
9
特点: 1)含铁量为37~55%,吸水性很强; 2)焙烧可去除结晶水,矿石气孔率和含铁量
增加,矿石还原性好; 3)呈浅褐色、深褐色或黑色,脉石常为砂质
粘土。
10
(4)菱铁矿 为碳酸盐铁矿石,化学式为FeCO3,理论含铁
量48.2%。 特点: 1)含铁量不高,焙烧分解CO2后,含铁量提高,
聚四氟乙烯材料与工艺

二、聚四氟乙烯材料
聚四氟乙烯按聚合方法的不同,分为悬浮聚四氟乙烯和分散聚四氟 乙烯两大类。分散聚四氟乙烯又分为粉末和浓缩分散液两种型态。其中 粉状分散树脂在加入一定量的助剂(如石油醚)及填料(如石英粉)经
混合后,专供推压成型,适用于电线电缆等薄壁制品的推压加工,在目 前电线生产中应用较多。由于公司目前设备只能生产聚四氟乙烯绝缘电 线,因而我们对聚四氟乙烯进行重点介绍:
二、聚四氟乙烯材料
3)耐热性 聚四氟乙烯具有相当高的耐热性和耐低温性能。聚四氟乙烯的耐
热性在现有的工程塑料中是很高的。它虽在200℃时开始有微量的分解 物出现,但从200℃至熔点327℃以上温度,其分解速度仍然非常缓慢, 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只是在400℃,才发生显著的分解,每小时的重量损失 约为0.01%。经热分解的聚四氟乙烯,平均分子量有所下降,结晶度则有所 增加。抗拉强度降低。当在300℃加热一个月,其抗拉强度约下降10%~ 20%;在260℃下长期加热,其抗拉强度基本不变。因此,从热分解的观点 来看,聚四氟乙烯可以在300℃下短期的使用,在260℃下则可长时间的 连续使用。若从热变形的观点看,在负荷不大的情况下,聚四氟乙烯可 以在260℃下长期连续的使用;在负荷较大时,热变形显著,其使用温度就 相应的降低。聚四氟乙烯在-200℃这样的极低的温度下,不硬脆仍具有令 人满意的机械强度和柔软性。用聚四氟乙烯做绝缘的电线,完全可以在 -60~+260℃下使用。 4)耐化学稳定性
⑤预成形
3~5MPa 无开裂发生
⑥机内预成形
⑦挤出成形
⑧助剂干燥
⑨烧结
为防止偏心、尺寸 变动,使用与挤出 压接近的压力进行 机内预成形。
必须根据干燥・烧 结区域的长度来调 节生产速度。
(整理)聚四氟乙烯多规格

PTFE(聚四氟乙烯)性能相对密度 2.14~2.2吸水率(23℃,24h)% <0.01拉伸强度MPa 22~35伸长率% 200~400拉伸弹性模量GPa 400弯曲弹性模量MPa 420压缩弹性模量GPa 500缺口冲击强度J/m 163热变形温度℃ 0.45MPa 1211.82MPa 55线膨胀系数10-5/℃ 10阻燃性(UL94) V-0体积电阻率Ω.cm 1017~1018介电常数 <2.1介质损耗角正切 <2×10-4介电强度KV/mm >17耐电弧性s >300性能特点 1. 物理机械性能,PTFE相对密度较大,几乎不吸水。
坚韧而无回弹性。
具有非常小的磨擦因数,表现为具有优异的润滑性。
PTFE的静磨擦因数比动磨擦因数更小,且从超低温到熔点,磨擦因数几乎保持不变。
但PTFE硬度低易被其它材料磨损。
如果能在对磨材料表面形成一层PTFE薄膜,可在相当程度上降低PTFE的磨损量。
2. 热性能,PTFE的热稳定性在所在工程塑料中是极为突出的。
在200℃到熔点,其分解速度极慢,分解量也极小,在200℃加热一个月,分解量小于百万分之一,可以忽略不计。
PTFE在-250℃下仍不发脆。
可在-250~260℃长期使用。
3. 电性能,PTFE是一种高度非极性材料,具有极其优异的介性能,突出地表现在0℃以上时,介电性能不随频率和温度的影响,也不受湿度和腐蚀性气体的影响。
PTFE的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是所有工程塑料中最高的,即使长期浸在水中,也不会明显下降,在10 0%相对湿度的空气中,表面电阻率也保持不变。
PTFE的结晶度在50%~80%之间时,介电强度几乎与结晶度无关,且具最低的介电常数。
PTFE耐电弧性极好。
4. 耐化学药品性,PTFE具有极为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几乎不受任何化学物质侵蚀,许多强腐蚀性、强氧化性的化学物质,对它几乎都不起作用,因而有塑料王之称。
烧结配料知识

烧结配料知识一、烧结基础知识1、烧结的含义将含铁粉状料或细粒料进行高温加热,在不完全熔化的条件下烧结成块的过程。
铁矿粉烧结是一种人造富矿的过程。
2、烧结的方法(1)鼓风烧结:烧结锅,,平地吹;以及带式烧结机。
(2)抽风烧结:a:连续式:带式烧结机和环式烧结机等;b:间歇式:固定式烧结机,如盘式烧结机和箱式烧结机;移动式烧结机,如步进式烧结机;(3)在烟气中烧结:回转窑烧结和悬浮烧结。
3、烧结生产的工艺流程一般包括:原燃料的接受、贮存,溶剂、燃料的准备,配料,混合,制粒,布料,点火烧结,热矿破碎,热矿筛分,热矿冷却,冷矿筛分,铺底料、成品烧结矿及返矿的贮存、运输等工艺环节(见下图)。
机上冷却工艺不包括热矿破碎和热矿筛分。
现代烧结工艺流程不再使用热矿工艺,应使用冷矿工艺。
在冷矿工艺中,宜推广具有铺底料系统的流程。
4、烧结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烧结厂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包括利用系数、作业率、质量合格率、原材料消耗定额等。
1>、利用系数每台烧结机每平方米有效抽风面积(m2)每小时(h)的生产量(t)称烧结机利用系数,单位为t/(m2.h)。
它用台时产量与烧结机有效抽风面积的比值表示:利用系数=台时产量(t/h)/有效抽风面积(m2)=总产量(t)/[总生产台时(t)×总有效面积(m2)]台时产量是一台烧结机一小时的生产量,通常以总产量与运转的总台时之比值表示。
这个指标体现烧结机生产能力的大小,它与烧结机有效面积的大小无关。
利用系数是衡量烧结机生产效率的指标,它与烧结机有效面积的大小无关。
2>、烧结机作业率作业率是设备工作状况的一种表示方法,以运转时间占设备日历时间的百分数表示:设备作业率=运转台时/日历台时× 100%日历台时是个常数,每台烧结机一天的日历台时即为24台时。
它与台数、时间有关。
日历台时=台数× 24×天数事故率是指内部事故时间与运转时间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事故率=事故台时/运转台时× 100%设备完好率是衡量设备良好状况的指标。
炼钢造渣剂简介

炼钢冷却造渣剂简介利用冶金尘泥颗粒料在特定的工艺中加工成的产物为炼钢冷却造渣剂迁钢技术部规定的炼钢冷却造渣剂试行标准1、理化指标:2、物理指标:转鼓指数≥60%。
3、粒度: 10~50mm,<10mm和>50mm比例分别不大于5%。
二、炼钢造渣剂理化指标分析1、TFe指标:TFe直接能影响到钢中的含铁量,正常情况下是TFe越高越好,目前恒新公司试生产的炼钢造渣剂中TFe在55%以下,为了保证炼钢造渣剂中TFe指标,恒新公司可以在配料过程中加入适当比例的氧化铁皮调节炼钢造渣剂TFe指标。
2、FeO指标:熔渣中的FeO含量可代表熔渣所具备的氧化能力的大小,即熔渣的氧化性通常用渣中氧化亚铁总量(Fe0)表示。
FeO是降低炉渣熔点,促进石灰溶解的重要且是持续性的因素,增加炉渣的流动性,FeO还能与P反应,达到去P的效果,渣中含有一定数量的FeO,才能形成转炉炼钢所需的泡沫渣。
但FeO含量过高,则会发生大量喷溅,另外FeO对炉衬的腐蚀能力非常强。
3、S指标S是钢水中的有害物质,当钢中硫含量超标时时,在1150~1200℃的热加工过程中,钢受压时造成开裂,即发生“热脆”现象,硫还会明显降低钢的焊接性能,并在金属焊缝中产生许多气孔和疏松,从而降低焊缝的强度。
炼钢冷却造渣剂在加工过程中具有显著的脱硫、脱磷作用,可以降低产品中的硫、磷含量,但现加工炼钢冷却造渣剂所用原料全部为迁钢炼铁炼钢产出的固废,其中炼钢产生的固废中S含量较低,炼铁产生的固废中S含量较高,经对炼钢冷却造渣剂的实际检测,S含量在0.1%左右。
4、SiO2指标SiO2与CaO共同制约着S炼钢冷却造渣剂的碱度(R),R=m(CaO)/m(SiO2),碱度大有利于脱硫、脱磷反应的进行,有利于保护炉衬,为了降低炼钢冷却造渣剂S含量,可以提高炼钢冷却造渣剂原料的碱度。
5、MgO指标吹炼前期提高渣中MgO含量可降低炉渣的熔化温度和初始流动温度,缓解石灰表面形成致密的C2S,提高石灰熔化速度,有利于早化渣。
化工物料理化性质统计

化工物料理化性质整理1、汽油①、物化性质燃烧性:易燃 闪点(℃):-50爆炸下限(%): 1.3 引燃温度(℃): 415~530爆炸上限(%): 6.0 最大爆炸压力(MPa): 0.813②、危险特性:其蒸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其蒸汽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③、灭火方法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用水灭火无效。
④、中毒表现: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轻度中毒症状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步态不稳、共济失调。
高浓度吸入出现中毒性脑病,极高浓度吸入引起意识突然丧失、反射性呼吸停止。
可伴有中毒性周围神经病及化学性肺炎,部分患者出现中毒性精神病。
液体吸入呼吸道可引起吸入性肺炎。
溅入眼内可致角膜溃疡、穿孔,甚至失明。
皮肤接触致急性接触性皮炎,甚至灼伤。
吞咽引起急性胃肠炎,重者出现类似急性吸入中毒症状,并可引起肝、肾损害。
慢性中毒:神经衰弱综合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周围神经病。
严重中毒出现中毒性脑症状类似精神分裂症。
皮肤损害。
2、苯(C6H6)①物化性质外观性状:无色透明,极易燃烧的挥发性液体,有特殊芳香味相对密度:0.8790(液体)、2.8(气体)熔点:5.5℃沸点:80.1℃闪点:-11℃爆炸极限:1.3-7.1%自燃点:562℃车间最高允许浓度:40mg/m3②、危险特性火灾、爆炸:易燃、易爆。
本品蒸气与空气易形成爆炸混合物。
与氧化剂会发生强烈反应,遇明火、高热会引起燃烧爆炸。
易产生或聚集静电,有燃烧爆炸危险。
毒性:中等毒类。
触及皮肤易经皮肤吸收或误食、吸入蒸气、粉尘会引起中毒。
有麻醉性或其蒸气有麻醉性。
急性毒作用主要对中枢神经系统,慢性毒作用主要作用于造血组织及神经系统。
在生产环境中以蒸气状态存在,主要经呼吸道吸入。
③、健康危害:侵入人体途径:吸入、食入、皮肤及眼睛接触。
短期接触刺激眼睛、皮肤、咽喉、肺、引起肺出血、皮肤红肿、起疱、口腔、咽喉产生炎症;对中枢神经起麻醉作用,可引起急性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