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与大肠病辨证

合集下载

淡不渴,面色苍白,肢冷蜷卧,小便清长, 大便稀溏,舌淡

淡不渴,面色苍白,肢冷蜷卧,小便清长, 大便稀溏,舌淡

• 心火亢盛 是指心火炽热,扰乱心神所表现的证 候。
– 临床表现:发热口渴,心烦失眠,甚或狂乱, 便秘尿黄,面赤,舌红苔黄,脉数。
• 心血瘀阻 是指瘀血、痰浊、寒邪、气滞等阻滞 心脉所表现的证候。
– 临床表现:心悸怔忡,心胸憋闷或刺痛,痛 引肩背内臂,时作时止,舌紫暗或见瘀点、 瘀斑,脉细涩或结代。
• 小肠实热 是指小肠里热炽盛所表现的证候。多 由心火下移于小肠所致。
– 临床表现:心烦口渴,口舌生疮,小便赤涩, 尿道灼痛,舌红苔黄,脉数。
二、肺与大肠病辨证
• 肺气虚 是指肺气不足所表现的证候。
– 临床表现:咳喘无力,动则气短,痰质清稀, 声音低微,倦怠无力,面白无华,或有自汗 畏风,易于感冒,舌淡,脉虚弱。
四、肝与胆病辨证
• 肝气郁结 是指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所表现的证 候。
– 临床表现:情志抑郁易怒,善太息,胸胁或 少腹胀痛,或咽部有梗阻感,妇女可见乳房 胀痛,痛经,月经不调,舌苔薄白,脉弦。
• 肝火上炎 是指肝经气火上逆所表现的实热证候。
– 临床表现:头晕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 失眠多梦,胁肋灼痛, 口苦咽干,或呕吐 苦水,或耳鸣耳聋,或目赤肿痛,便秘尿黄, 舌红苔黄,脉弦数。
• 中气下陷 是指脾气虚,脾主升的功能失常所表现 的证候。
– 临床表现:脘腹有坠胀感,食后益甚,或便 意频数,肛门重坠,或久泻不止,甚则脱肛, 或内脏下垂,或小便混浊如米泔。伴见头晕 目眩,少气懒言,肢体倦怠,面白无华,食 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等。
• 脾不统血 是指脾气虚不能统摄血液所表现的证 候。
– 主要见证是:汗出而粘,呼吸短促,身热,手足温, 烦躁不安,渴喜冷饮,面色潮红,舌红而干,脉细 数。
• 亡阳证 是指体内阳气严重耗损,而表现阳气虚脱 的证候。

中医诊断-脾与胃、肺与大肠辨证

中医诊断-脾与胃、肺与大肠辨证
得食缓解,病延10载。5年前曾住某医院,诊断为“十 二指肠壶腹部溃疡”。4天前,上腹部疼痛又作,伴呕 血、黑便。检查:形体消瘦,面色萎黄,纳谷不馨,神 倦乏力,四肢不温。舌淡,苔薄,脉细。 ❖ 思考讨论题: ❖ (1〉本案应判断为何证?根据什么? ❖ (2)归纳患者病机,试提出治疗方法。
病案4
❖ 朱某,男,29岁,医生。1970年11月27日初诊。
病案7
❖ 左某,女,28岁。1994年4月21日初诊。 ❖ 主诉:右侧上牙龈肿痛3天。 ❖ 病史:患者素嗜辛辣煎炒食物,近3天来右侧上牙
床牙龈痛、溃烂、出血,口臭,大便2天未行,小便 短赤。 ❖ 检查:舌红,苔黄,脉滑数。 ❖ 思考讨论题: ❖ (1)嗜食辛辣煎炒食物,为何会发生牙龈肿痛? ❖ (2)本案牙痛属于何种证型?试分析其病机。
病案9
❖ 肖某,男,12岁,1998年5月2日初诊。 ❖ 主诉:胃脘胀痛,恶心,厌食,嗳气酸腐1天。 ❖ 病史:昨天参加其姐婚宴,夜间自诉胃脘胀痛
难忍,恶心呕吐,吐后稍舒,辗转一夜未眠。 晨起觉头昏胀,口内乏味,厌食,暖气酸腐, 矢气频作,大便不爽。检查:舌苔厚腻,脉滑。 ❖ 思考讨论题: ❖ (1)分析病症并判断证型。 ❖ (2)假若患者舌苔见黄腻,脉见滑数,病机 可能有何变化,应该如何处理?
❖ 检查:面色萎黄,形瘦乏力,精神较差,皮肤潮冷。 舌淡,苔白,脉弱无力。
❖ 思考讨论题: ❖ (1)试分析证候,判断证型。 ❖ (2)请归纳本证的病机特点。
病案2
❖ 唐某,男,70天,1975年2月12日初诊。 ❖ 主诉:食少,多啼,斜疝下坠70天。 ❖ 病史:患儿自生后,食量较少,面白唇淡,经常食
身疼不适,鼻塞流清涕,咽痒,咳嗽,痰白清稀。 检查:苔白,脉浮紧。
➢ 思考讨论题:

脏腑辨证

脏腑辨证

一、心与小肠病症(1)心血虚症定义:指血液亏虚,心失濡养,以心悸、失眠、多梦及血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

【临床表现】心悸、失眠、多梦、健忘,头晕眼花,面色淡白或为萎黄,唇舌色淡,脉细无力。

(2)心阴虚证定义:指阴液亏虚,心失滋养,虚热内扰,以心悸、心烦、失眠、多梦及阴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虚热证。

【临床表现】心悸、心烦、失眠、多梦,口燥咽干,形体消瘦,或手足心热,潮热盗汗,两颧潮红,舌红少苔乏津,脉细数。

(3)心气虚证定义:指心气不足,鼓动无力,以心悸怔忡、胸闷气短及气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虚弱证。

【临床表现】心悸怔忡、气短胸闷,精神疲倦,或有自汗,动则诸症加剧,面色淡白,舌淡,脉虚。

(4)心阳虚证定义:指心阳虚衰,温运失司,虚寒内生,以心悸、怔忡、心胸闷痛及阳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虚寒证。

【临床表现】心悸怔忡,气短胸闷,或心胸疼痛,自汗,畏寒肢冷,神疲乏力,面色白光白,或面唇青紫,舌质淡胖或暗紫,苔白滑,脉弱或结代(5)心阳虚脱证定义:指心阳衰极,阳气欲脱,以心悸、冷汗肢厥、脉微欲绝为主要表现的危重症。

【临床表现】在心阳虚的基础上,突然冷汗淋漓,四肢厥冷,面色苍白,呼吸微弱,或心悸。

心胸剧痛,神志模糊或昏迷,唇舌青紫,脉微欲绝。

(6)心火亢盛证定义:指心火内炽,上炎下移,扰神迫血,以心烦失眠,舌赤生疮,吐衄尿赤为主要表现的实热证。

【临床表现】心烦失眠,发热口渴,便秘尿黄,面红舌赤,苔黄脉数。

或狂躁谵语,神识不清;或口舌生疮,溃烂疼痛;或吐血,衄血;或小便短赤,灼热涩痛。

(7)心脉痹阻证定义:指瘀血、痰浊、阴寒、气滞等因素阻痹心脉,以心悸怔忡、胸闷心痛为主要表现的血瘀证,又称为心血(脉)瘀阻证。

【临床表现】本证多因正气先虚,心阳不振,运血无力,逐渐发展而成。

常因气滞、血瘀、痰阻、寒凝等诱发,故其性质为本虚实标。

心悸怔忡,心胸憋闷疼痛,痛引肩背内臂,时作时止。

【瘀阻心脉】或以刺痛为主,舌质晦暗、有青紫斑点,脉细涩结代;【痰阻心脉】或以心胸闷痛为主,体胖痰多,身重困倦,舌苔白腻,脉沉滑或沉涩;【寒凝心脉】或以遇寒痛剧为主,得温痛减,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迟或沉紧;【气滞心脉】或以胀痛为主,与情志变化有关,喜太息,舌淡红,脉弦。

2017年湖北省中西结合中医诊断学:肺与大肠病辨证2014-08-16模拟试题

2017年湖北省中西结合中医诊断学:肺与大肠病辨证2014-08-16模拟试题

2017年湖北省中西结合中医诊断学:肺与大肠病辨证2014-08-16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9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1、下列除哪项外,均可导致渴不多饮()A.阴虚B.湿热C.寒湿D.痰饮E.瘀血2、重症肌无力下列哪项表述是错误的A.骨骼肌无力,休息后减轻,活动后加重B.起病隐袭,最早受累的肌群为眼外肌C.本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为重症肌无力危象D.新斯的明试验阴性E.AchR抗体滴度明显增高,对本病诊断有特征性意义3、TIA最需与下列哪种疾病鉴别A.脑出血B.面神经炎C.局限性癫痫D.脑血栓E.脑栓塞4、患者,女,28岁,妊娠合并慢性肾炎,孕前或孕期,面目、四肢浮肿,下肢尤甚,按之没指,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夜尿频。

舌质淡,苔白润,脉沉细无力。

治疗首选的方剂是____A.白术散B.金匮肾气丸C.右归丸D.寿胎丸E.真武汤5、急性肾炎的病理变化特点是A.局灶—节段性病变B.毛细血管外增生性肾炎C.硬化性肾炎D.致密沉积物肾炎E.弥漫性渗出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6、患女48岁,已婚。

月经紊乱1年,停经40天后突然阴道大量出血3天,经色深红、质稠,口渴烦热,小便黄,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洪数。

妇科检查未见异常,子宫内膜为腺囊型增生过长。

应首先考虑的是A.无排卵型DUB虚热证B.无排卵型DUB实热证C.无排卵型DUB 血瘀证D.排卵型月经过多虚热证E.排卵型月经过多血瘀证7、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时特异性最高的检查是A.超声心动图B.血常规及血沉C.天冬氨酸转氨酶(谷草转氨酶) D.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影E.同工酶CPK-MB和LDH18、白,咳嗽痰稀,舌淡苔白,脉弱。

其诊断是A.哮证缓解期,肺虚B.哮证缓解期,脾虚C.哮证缓解期,肾虚D.虚喘,肺虚E.虚喘,肾虚9、患者,男,29岁。

患非淋球菌性尿道炎半个月,排尿不爽,淋沥不尽,热涩刺痛,尿道口红而分泌物多,小腹拘急,舌红苔黄,脉弦滑。

治疗应首选A.萆薢渗湿汤B.龙胆泻肝汤C.五神汤D.三妙丸E.萆薢化毒汤10、患儿,女,6个月。

中医药学概论试题与答案

中医药学概论试题与答案

中医药概论1、简述中医药学的起源、形成与发展?答:中医药的起源是由于人类生存的需要,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疾病和伤痛,就需要医药知识和技能来疗伤治病,就有了中医药学。

有了中国人就有了中医药学,中医药学起源于原始社会,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步积累和创造的,是实践的产物。

历经先秦、秦、汉时期,中医药学无论在人体结构、生理、病理、诊法、辨证、治则、治法等基础理论方面,还是中药在临床的运用等各个领域都有丰富的经验和知识积累,四大经典着作的问世,意味着中医药基本理论的确立和完整理论明清时期,2、34、一思想贯穿于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和养生等各个方面。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

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过程,就是辨证论治的过程。

5、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是什么?共收载多少种药品?答: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是《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共载药850种。

6、什么是阴阳、五行?答: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着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相对属性的概括,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

五行: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

7、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及应用?答: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①阴阳交感;②阴阳对立制约;③阴阳互根互用;④阴阳消长平衡;⑤阴阳相互转化。

阴阳学说的应用:①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②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③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④用于疾病的诊断;⑤用于疾病的防治;⑥分析和归纳药物性能的阴阳属性。

8、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及应用?答: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①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②五行的相生、相克;③五行的相乘、相悔和母子相及。

五行学说的应用:①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②说明五脏病变奇恒之腑?。

大肠、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上系于喉、在志为忧(悲)、在液为涕、与秋气相通应。

脾:主运化,主统血;脾合胃、在体合肉,主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在液为涎、与长夏之气相通应。

中医辩证理论

中医辩证理论

虚实
3.阴虚证 是由于体内阴液亏虚,其滋润、濡养、宁静的 功能减退所出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形体消瘦,午后潮热,盗汗,两颧红赤,咽 干口燥,手足心热,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少津或少 苔,脉细数。
【辨证要点】潮热盗汗,咽干口燥,舌红少苔,脉细数。 4.阳虚证 由于体内阳气虚衰,其温煦、推动、蒸腾和气
常见症状:由于致病邪气的性质及所在部位的不 同,实证的表现亦不一致,常见的临床表现有: 发热,烦躁、甚至神昏谵语,胸闷,呼吸气粗, 痰涎壅盛,腹胀痛拒按,大便秘结,或下利,里 急后重,小便不利,或淋沥涩痛,舌质苍老,舌 苔厚腻,脉实有力。
虚证、实证鉴别表
病程 体质 形态 疼痛 二便 舌象 脉象
虚证 久病 实证 新病
塞流清涕,兼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 舌苔薄白,脉浮紧。 【辨证要点】咳喘,痰液清稀,加风寒表 证。 【治法】宣肺散寒,化痰止咳。 【方剂】麻黄汤之类。
二、肺与大肠病辨证
(四)风热袭肺证 【临床表现】咳嗽,咯黄稠痰而不爽,兼
恶风发热,口渴,咽干而痛,目赤头痛, 鼻流黄涕,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辨证要点】咳嗽,痰黄,加风热表证。 【治法】辛凉宣肺,止咳化痰。 【方剂】桑菊饮之类。
【临床表现】身热喜凉,口渴喜冷饮,面红目赤, 烦躁不宁,痰涕黄稠,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 红苔黄而干,脉滑数等。
【辨证要点】身热喜凉,口渴喜冷饮,舌红苔黄, 脉滑数。
寒证、热证鉴别表
面色 四肢 寒热 口渴 大便 小便 舌象 脉象
寒证 苍白 热证 红赤
不温 灼热
怕冷 不渴 稀溏 清长 舌淡 迟
或饮
苔白
不多

发热 口渴 秘结 短赤 舌红 数
喜冷
苔黄

(中医)肺与大肠病辨证

(中医)肺与大肠病辨证

(中医)肺与大肠病辨证肺的病变范围主要为呼吸功能和水液代谢失常。

大肠主传导,排泄粪便。

大肠的病变主要反映为传导功能的失常,如便秘、泄泻、下痢及便血等。

1.肺气虚证肺气虚证是指肺的功能减弱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咳喘无力,少气懒言,声音低怯,神疲体倦,自汗畏风,易于感冒。

舌质淡,脉虚弱。

病因病机:本证多因久病咳喘,肺气虚弱,或脾虚肺失充养所致。

辨证要点:以咳喘无力,痰液清稀,自汗伴气虚症状为辨证要点。

2.肺阴虚证肺阴虚证是指由于肺阴不足,失于清肃,虚热内生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或咳痰夹血,口干咽燥,声音嘶哑,形体消瘦,潮热盗汗,颧红。

舌红少津,脉象细数。

病因病机:本证多由燥热伤肺,或痨虫蚀肺,或热病后期伤肺阴,或久病咳喘,年老体弱导致肺阴虚损所致。

辨证要点:以干咳无痰,痰少难咯伴阴虚症状为辨证要点。

3.燥邪犯肺证燥邪犯肺证是指外界燥邪侵犯肺卫,肺系津液耗伤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干咳少痰,痰黏难咳,鼻燥咽干,咳甚胸痛。

舌淡苔薄而少津,脉细数。

或兼发热恶风寒、头痛身痛等证。

病因病机:燥邪犯肺,肺失清肃所致。

辨证要点:以干咳少痰,口鼻干燥伴轻微表证为辨证要点。

4.大肠湿热证大肠湿热证是指湿热下注大肠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腹痛伴下痢赤白黏冻,里急后重,或暴注下泄,肛门灼热,小便短赤,或伴发热口渴。

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病因病机:本证多为夏秋之季,暑湿热毒内蕴,或饮食不洁,湿热秽浊蕴结肠道所致。

辨证要点:以腹痛,下痢脓血,里急后重或暴泻黄浊臭水为辨证要点。

中医营养测评辨证

中医营养测评辨证

中医养分测评一、气血辩证气血辨证,就是运用脏腑学说中有关气血津液的理论,分析气血津液的病变,分析其所反映的不同证侯。

(-)气病辩证气病临床常见的证候,可概括为气虚、气陷、气滞、气逆四种。

1、气虚证气虚是脏腑组织机能减退所表现的证候。

多由久病体虚,劳累过度,年老体弱等因素所致。

【临床表现】少气懒言,身疲乏力,头晕目眩,自汗,活动时诸症加剧,舌淡苔白,脉虚无力02、气陷证气陷证是气虚无力升举而反下陷的证侯。

多见于气虚证的进一步进展,或劳累用力过度,损伤某一脏器而致。

【临床表现】头晕目花,少气倦怠,久痢久泄,腹部有监胀感,脱岗或子宫脱垂等。

舌淡苔白,脉弱。

3、气滞证气滞证是人体某一脏腑,某一部位气机阻滞,运行不畅所表现的证侯。

但凡病邪内阻,七情郁结,以及阳气虚弱,温运无力等,均能导致气机郁滞。

【临床表现】胀闷,痛苦4、气逆证气逆证是指气机升降失常,逆而向上所引起的证侯。

临床以肺胃之气上逆和肝气升发太过的病变为多见。

【临床表现】肺气上逆,那么见咳嗽喘息;胃气上逆,那么见呃逆,暧气、恶心、呕吐;肝气上逆,那么见头痛,眩晕,昏厥,呕血等。

(")血病辩证血行脉中,内流脏腑,外至肌肤,无处不到。

假设外邪干扰,脏腑失调,是血的生理功能失常,即可消失寒热虚实的病候。

血病常见证候,概括为血虚、血瘀、血热、血寒四种。

1、血虚证血虚证是指血液亏少,不能濡养脏腑、经络、组织而表现的虚弱证候。

血虚证的形成,有禀赋缺乏:或脾胃虚弱,生化乏源;或各种急慢性出血;或久病不愈或思虑过度,暗耗阴血;或瘀血阻络,新血不生;或肠寄生虫等。

【临床表现】面白无华或萎黄,唇色淡白,爪甲苍白,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发麻, 妇女经血量少色淡,甚或闭经,舌淡苔白,脉细无力.2、血瘀证凡离开经脉的血液,未能准时排出或消散,而停留于某一处;或血液运行受阻, 壅积于经脉或器官之内,呈凝滞状态,失却生理功能者,均属瘀血。

由瘀血内阻而产生的证候,是为血瘀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的要求
1 掌握肺病的病变范围和病机特点
2 掌握各常见证的含义、临床表现、证候分析、辨证要点
3 掌握鉴别要点
授课方式CAI、理论讲授、病例讨论
课 时 3 学时
生 理
肺 -- 宣发、肃降,调水道;鼻;主音大肠-- 吸收水分,传导糟粕
病 理
肺-- 咳嗽、气喘、胸痛、咯血等
大肠 ---便秘,泄泻,里急后重等
1 肺气虚证
概念 肺气虚证是肺气不足,功能减退之证机制
久咳伤肺

脾胃虚弱
2 肺阴虚证
概念 肺阴虚证是肺阴不足,虚热内扰之证 机理
伤 肺
久 咳
温病后期
情志化火
表现·分析
干咳,或痰少而粘,难咯出--- 肺阴亏,清肃不利或痰中带血--- 虚火灼伤肺络
音哑--- 肺阴虚咽喉失养
阴虚证: 症、舌、脉
辨证要点 干咳,或痰少而粘+ 阴虚见

3风寒束肺证
概念风寒束肺证风寒犯肺,宣降不利之证机制
外感风寒肺失宣
表现·分析
本症:咳嗽,痰清稀,鼻塞流清涕
-- 风寒袭肺,肺失宣降表寒证:症、舌、脉
辨证要点 咳嗽 + 表寒见

4寒邪客肺证
概念寒邪内侵客于肺脏之证
机制
外感寒邪肺失宣
表现·分析
咳喘,痰白质稀 -- 寒客于肺,宣降失职形寒肢冷 --寒盛抑阳而失煦
舌淡苔白,脉迟缓 -- 寒盛之象
辨证要点 咳喘 + 寒证表

6风热犯肺证
●概念风热犯肺证是风热袭肺,清肃不利之证●机制
风热
肺失于清肃
表现·分析
本症:咳嗽,痰黄稠,鼻塞流浊涕
-- 风热犯肺,清肃失职表热证: 症、舌、脉
辨证要点 咳嗽 + 表热见

7.热邪壅肺证
概念 热邪壅肺证是邪热内壅于肺,肺失清肃之证
外感热邪
风寒入里化热
机制
8 燥邪犯肺证
概念燥邪犯肺证是燥邪犯肺,失于清润之证
机制
外感燥邪
肺津伤失润
表现·分析
干咳,或痰少而粘,难咯出 -- 燥伤肺津, 清肃失职
或痰中带血 -- 燥伤肺络
燥证:症、舌、脉
辨证要点 干咳或痰少而粘、口鼻咽干 + 表证见

9大肠湿热证
概念 大肠湿热证是湿热蕴结大肠,传导不利之证机制
外感
湿热大肠传导失常饮食
不洁
表现·分析
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脓血 -- 湿热蕴结大肠,气滞 血瘀,肉腐成脓
或暴注下泻,色深黄如糜,肛门灼热 -- 湿热下迫兼:身热口渴,小便短赤 -- 湿热内结,气化不利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 湿热
辨证要点 下痢脓血或暴泻 + 湿热见症
10 大肠液亏证
概念 大肠液亏证是大肠津液不足,传导迟滞之证
机制
温病后期
产后失血
素体阴亏
表现·分析
大便干燥,难以排出,数日一行 --- 肠道液亏, 传导不利
口燥咽干 --- 津亏口腔失润
或口臭,头晕 --- 腑气不通,浊气上犯
舌红少津,苔黄燥,脉细涩 --- 燥热津亏
辨证要点 大便干燥 + 津亏见
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