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城市规划师考试管理与法规部分

注册城市规划师考试管理与法规部分
注册城市规划师考试管理与法规部分

2005年注册城市规划师考试管理与法规部分

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总计70分]

1、下列选项中,是行政机构设置的依据的一项是()。

A.明确清晰的职能目标

B.有条不紊的行政组织

C.行政管理的服务功能与管理功能

D.积极的、高效能的、创新性的行政管理

2、下列关于提高行政效能的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A.改革组织体制

B.提高行政人员的素质,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C.实现行政管理方法与手段的现代化

D.精简行政人员

3、根据行政立法行为的特点,()不是其应该贯彻的原则。

A.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B.不能抵触或超越宪法的原则

C.稳定性和适应性相结合的原则

D.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4、下列关于行政立法行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行政立法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

B.行政立法必须在法定的权限,依照法定的程序进行

C.行政立法的客体是行政行为的相对方

D.行政立法的容是关于国家对社会各方面事物的行政管理

5、下面列出了一些决策行为,请选出全是程序化决策的一项()。

①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②巡查建设;③通知建设停工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

6、下列关于城市规划管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城市规划管理是城市政府的一项行政职能

B.城市规划管理包括城市规划的组织编制和审批

C.城市规划管理包括实施管理和监督检查

D.城市规划编制所提供的城市规划方案和文本,是城市规划实施管理的依据7、下列关于城市规划管理决策的依据中不正确的是()。

A.环境保护与治理

B.法律规

C.城市总体规划

D.经济技术

8、城市规划管理中需要特别注意其一些基本特征,与这些特征不符合的是()。

A.就管理的职能而言,具有服务和制约的双重属性

B.就管理的对象而言,具有宏观管理和微观调控的双重属性

C.就管理的容而言,具有整体管理和局部综合的双重属性

D.就管理的过程而言,具有管理阶段性和长期连续性的双重属性

9、城市规划管理中,决策必须化,决策的化主要表现在()。

A.开放性

B.统一性

C.公正性

D.科学性

10、城市规划组织编制和审批管理是政府()的体现。

A.立法

B.意志

C.组织

D.动态11、监督检查人员受理用地和建设案件后首先要弄清楚的问题不包括()。

A.用地和建设所在地的详细规划情况

B.用地或建设所在地的地形地貌

C.确认是无证建设还是越证建设

D.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合法性

12、在查处用地或建设中,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严格遵循的工作程序不包括()。

A.立案调查

B.查勘取证

C.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D.送省政府备案

13、行政检查是不可能()。

A.检查人员检查时配带公务标志,出示证件

B.实施行政检查时,被检查人应当回避

C.时间不能超过正常时间

D.检查结果承担法律责任

14、城市规划行政监督检查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行政监督检查的主体只能是法律、法规和规章直接授权的行政机关和组织

B.行政监督检查是以个别的或具体的特定的相对人或事实为对象,对其进行监督检查、认可、奖励或外罚的具体行政行为

C.行政监督检查具有强制性

D.行政监督检查具有法律关系的绝对性

15、听证程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听证一律公开举行

B.当事人可以亲自参加听证,也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代理

C.行政机关应当在听证的七日前,通知当事人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

D.听证由行政机关指定的非本案调查人员主持;当事人认为主持人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有权申请回避

16、法制建设是城市规划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城市规划的()。

A.充分条件

B.必要条件

C.充要条件

D.没有任何关系

17、“一五”时期,国家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

A.国民经济恢复工作

B.城镇建设工作

C.大力发展工业

D.以前联援助的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的、由694个建设单位组成的工业建设,以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18、1972年,国务院转批国家计委、建委、财政部《关于加强基本建设管理的几项意见》,其中“()”,重新肯定了城市规划的地位。

A.城市的改建和扩建,要作好规划

B.城市的发展和兴建,要作好规划

C.城市的长远发展,要作好规划

D.城市的稳定发展,要作好规划

19、《城市规划法》的配套法规《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中,城镇体系是指一定区域围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上具有有机联系的()。

A.市镇群体

B.城镇群体

C.城乡群体

D.小经济群体

20、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下空间规划应注意保持和改善地下的()。

A.生态环境

B.土壤资料

C.矿物质

D.土壤结构21、技术力量强,专业配置齐全,专业人员级配合理,高级技术职称与其他技术人员比例不小于(),单位独立设计过两次设计城市规划编制任务,这是乙级城市规划设计单位资格标准。A.1:5

B.1:6

C.1:7

D.1:10

22、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应以()的交通规划为主,处理好市际交通与市交通的衔接,市城围的城镇与中心城市的交通联系。

A.市

B.城市中

C.整个城市

D.城市中心地带

23、“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适用于(),详细规划阶段的工程管线综合规划。

A.城市工程管线规划

B.城市工程详细规划

C.城市总体规划

D.城市分区规划

24、布置、预留城市规划区发电厂、变电所、开关站和电力线路等电力设施的地上、地下空间位置和用地时,应贯彻()的原则。

A.正确规划、灵活布置

B.合理用地、节约用地

C.充分利用、管理安全

D.总体规划、详细布置

25、《城市规划法》的基本框架分为五大章,它们的正确顺序是()。

A.总则城市规划的确定城市规划的实施城市新区开发和旧区改建法律责任附录

B.总则城市规划的确定城市新区开发和旧区改建城市规划的实施法律责任附录

C.总则城市规划的确定法律责任城市新区开发和旧区改建城市规划的实施附录

D.总则城市规划的确定城市规划的实施法律的责任城市新区开发和旧区改建附录

26、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年,近期建设规划期限一般为()年。

A.10 3

B.15 4

C.20 5

D.15 6

27、总体规划的文件包括规划文本和图纸、规划说明及基础资料等。其中规划图纸比例:大、中城市为(),小城市为(),其中建制镇为()。

A.1/5000~1/10000 1/2500~1/5000 1/1000

B.1/1000~1/25000 1/5000~1/10000 1/5000

C.1/10000~1/20000 1/5000~1/15000 1/3000

D.1/10000~1/15000 1/2500~1/50000 1/5000

28、关于《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办法》中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的主要容,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

B.建设项目选址的依据

C.建设项目选址、用地围和具体规划计划和管理要求

D.建设项目选址的申请、审批

29、下列关于《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及其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条例》的颁布时间是1993年6月29日,并于同年11月1日起执行

B.全国人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国的村庄,集镇规划建设管理项目

C.村庄、集镇总体规划容和集镇建设规划,须经乡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同意,由乡级人民政府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

D.村庄建设规划,须经村委会议讨论同意,由乡级人民政府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

30、关于道路绿化规划,说法错误的是()。

A.园林景观路绿地率不得小于35%

B.红线宽度大于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30%

C.红线宽度在40~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5%

D.红线宽度小于4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0%31、《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中关于城市给水工程规划的主要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预测城市用水量,并进行水资源与城市用水量之间的供需平衡分析

B.选择城市供水水源,并提出相应的给水系统布局框架

C.确定给水枢纽工程的位置和用地、提出水资源保护及开源节流的要求和措施

D.规定了废水的处理与排放,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32、城市规划的实施所包含的容,下列说确的是()。

①城市规划公布

②实施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

③“一书两证”制度

④关于临时建设和临时用地

⑤禁止性规定

⑥关于竣工验收和城市建设竣工档案

⑦法律责任

⑧附则

A.全部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④⑥⑦⑧

33、土地使用权出让,必须符合土地利用、()和年度建设用地计划。

A.城市规划、详细规划

B.总体规划、城市规划

C.有偿使用、合理规划

D.正确利用、灵活规划

34、风景名胜区按其景物的观赏、文化、()和环境质量、游览条件等,划分为市、县级风景名胜区、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三个级别。

A.社会价值

B.科学价值

C.生态

D.自然

35、公路的发展应当遵循()、合理布局、确保质量、保护环境、建设改造并重的原则。

A.总体规划

B.长期发展

C.仔细规划

D.全面规划

36、下列关于《中华人民国行政诉讼法》基本规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当事人在行政诉讼中的法律地位人人平等

②人民法院依法对行政案件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③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

④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⑤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依法实行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制度,当事人在行政诉讼中有权进行辩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⑤

37、《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法》主要环境监测标准和制度的容中,正确的是()。

①环境质量标准;②污染物排放标准;③环境监测规;④环境保护规划;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⑥污染物成分标准

A.全部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④

38、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经济建设与()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

A.植物资源

B.生态环境

C.自然环境

D.社会发展

39、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大任务。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规划必须按照()的要求,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开放。

A.经济发展

B.经济结构调整

C.经济和社会发展

D.经济调整

40、行政沟通在行政活动日益复杂和专门化的今天,行政沟通显得更为重要,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但()不是。

A.行政沟通是有效决策的依据

B.行政沟通是为人民服务的具体体现

C.行政沟通能改善人际关系和组织气氛

D.行政沟通能增进行政人员对组织目标、工作环境的了解,促进行政人员对组织的认同和认识,从而激发工作兴趣41、行政法治原则是指导行政法的立法和实施的基本原则。它具体可以分解为()。

A.行政合法性原则、行政自然性原则、行政改革原则

B.行政合理性原则、行政决策性原则、行政组织性原则

C.行政合法性原则、行政合理性原则、行政应急性原则

D.行政管理原则、行政沟通原则、行政控制原则

42、行政法律关系分为()。

A.管理者的权利和义务、被管理者的权利和义务

B.国家行政机关的权利和行政管理相对人的义务

C.国家行政机关的权利和义务、行政管理相对人的权利和义务

D.国家行政机关的义务和行政管理相对人的权利

43、所谓行政,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主体违反行政法律规,侵害受法律保护的行政关系,对社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尚未构成严重犯罪的行为。法律专家说,这段话有毛病,毛病出在()句话上。

A.行政法律关系主体违反行政法律规

B.侵害受法律保护的行政关系

C.对社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

D.尚未构成严重犯罪的行为

44、城市规划管理系统的构成要素包括()。

A.管理目标、管理人员、被管理者、管理对象、管理中介

B.管理目标、管理人员、被管理者、管理组织、管理机制

C.管理目标、管理人员、被管理者、管理法规、管理监督

D.管理目标、管理人员、被管理者、管理实施、管理审批

45、下列建设用地规划管理与土地管理的几种关系,()是正确的。

A.建设用地单位应同时向土地行政管理部门和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建设用地申请

B.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土地使用证是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重要依据C.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是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核发土地使用证的重要依据D.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与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联合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土地使用证

46、()项不属于建设用地规划管理的容。

A.核定规划设计单位

B.核定土地使用规划性质

C.审核建设工程总平面设计方案

D.核定土地使用容积率

47、以下()项容可不作为建设工程申请的审查容。A.建设工程性质、规模是否符合城市规划的布局和发展要求

B.对建设工程涉及交通、环保、防疫、消防、人防、文物保护等相关业务的,应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征求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并进行综合协调

C.在现有居住区插建房屋还应特别注意其四邻的正当权益

D.土地价值和收益

48、做好城乡规划工作的根本途径是加强法制建设,要急切解决问题,但下面()不属于法制建设工作要解决的问题。

A.完善立法,建立健全城市规划法规体系

B.切实加强规划实施管理

C.强化和完善监督制约机制

D.加强城市规划师职业道德建设

49、1984年国务院颁布了(),这是新中国建立以来,城市规划专业领域第一部基本法规。

A.《中华人民国城市规划法》

B.《城市规划编制暂行办法》

C.《城市规划条例》

D.《城市规划定额指标》

50、20世纪90年代的城市规划立法,以()为核心,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特点。

A.《中华人民国城市规划法》

B.《土地管理法》

C.《环境保护法》

D.《文物保护法》51、我国城市规划文件的纵向体系,是由()法规文件构成。

A.法律、法规、规

B.规划法、法律、法规、规章

C.法律、规、标准

D.法律、法规、规章和规

52、城市规划区的具体围,应由()来划定。

A.由城市上一级政府在审批城市总体规划中划定

B.由城市人民政府在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中划定

C.由当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划定

D.由城市规划设计单位受委托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划定

53、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主管本行政区域的城市规划工作的部门是()。

A.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B.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C.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

D.城市计划行政主管部门

54、报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原批准机关备案的,是对总体规划进行了()。

A.重大修改

B.局部调整

C.较大修改

D.原则变更

55、省会城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组织编制由()负责。

A.省人民政府

B.省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C.市人民政府

D.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56、城镇体系规划编制的层次一般分为()。

A.三个基本层次

B.四个基本层次

C.五个基本层次

D.六个基本层次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