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OT分析北京马拉松
2024年马拉松市场需求分析

马拉松市场需求分析引言马拉松运动作为一种健康、时尚的体育活动,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参加马拉松比赛,促使马拉松市场逐渐兴起。
本文将对马拉松市场的需求进行分析,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信息和参考。
马拉松市场概述马拉松比赛是一项长跑比赛,通常在公路上进行,全程42.195公里。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全民健身的倡导,马拉松已经成为一项越来越受欢迎的体育活动。
马拉松市场主要包括比赛组织方、参赛者、相关赞助商和服务提供商等多个参与方。
市场需求分析1. 参赛需求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参加马拉松比赛。
参赛者的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健康需求:参加马拉松比赛有助于身体健康,提高体能水平。
•挑战需求:参赛者希望挑战自己的极限,突破自我。
•社交需求:参赛者可以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比赛中建立人际关系。
•活动需求:参赛者期待具有特色的比赛活动,如精美奖牌、特色纪念品等。
2. 组织需求比赛组织方是马拉松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赛事规划需求:组织方需要根据场地特点和参赛者水平规划适合的赛事路线和起止点。
•安全需求:组织方需要保证比赛过程的安全性,包括医疗救助、交通疏导等方面的服务。
•资金需求:组织一场马拉松比赛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场地租赁、奖品采购、宣传推广等方面。
3. 赞助商需求赞助商对马拉松市场具有重要影响力,他们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品牌宣传需求:赞助商希望通过赞助马拉松比赛来提升自身品牌知名度。
•目标受众需求:赞助商希望通过赛事吸引目标受众,增加潜在消费群体。
•资源整合需求:赞助商希望与组织方合作,共同整合资源,实现互利共赢。
发展趋势随着马拉松市场的逐渐兴起,未来马拉松市场有以下几个发展趋势:1.城市马拉松:越来越多的城市将举办马拉松比赛,吸引更多的参赛者和赞助商。
2.主题马拉松:马拉松比赛将与其他活动相结合,形成独特的主题,提供更多的参与和体验。
北京马拉松赛事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北京马拉松赛事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随着人们健康生活的重视和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上升,马拉松运动逐渐成为一项受到广泛关注和喜爱的活动。
作为全民健身的一种重要方式,马拉松运动不仅可以促进人们身体健康,还可以增加社会互动。
北京是国内马拉松赛事发展最早、规模最大的城市之一,近几年逐渐成为世界马拉松大赛的一站。
本文将从北京马拉松赛事发展现状和对策进行分析。
1. 赛事规模逐年扩大北京马拉松赛事的规模逐年扩大,参赛人数逐年增加。
2015年,北京马拉松赛总参赛人数为6.5万人;2018年,北京马拉松赛总参赛人数已经达到了7.5万人。
此外,赛事组织机构还新增了半程马拉松等多个项目,并多次升级赛事水平,赛程更具观赏性和挑战性。
2. 赛事品牌化程度越来越高北京马拉松是中国唯一一个以“北京城市文化”为主题的赛事,赛事品牌化程度越来越高。
另外,北京马拉松也通过深化合作、推出主题活动等方式加强了与其他品牌的合作,比如和诺基亚合作发起的“跑步答题”等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品牌曝光度。
3. 赛事组织水平明显提高近年来,北京马拉松大赛的组织水平逐年提高。
为了保障赛事的顺利进行,组织方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在报名、起点、终点等关键处设置了高效的设备,同时也加强了安保措施,确保参赛选手的安全。
1. 提高赛事可持续性北京马拉松的赛事可持续性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为了确保赛事的稳定发展,组织方可以加强对新人的培养,吸引更多的爱好者参与到马拉松运动中。
同时,他们也可以设立更多的奖项和荣誉,鼓励参赛人员积极参与,并在多个领域提高参赛者的福利和待遇。
2. 减少办赛成本北京马拉松大赛是一个昂贵的运营项目,赛事组织方需要承担很高的成本。
为了减少办赛成本,赛事组织方可以与赞助商合作,寻求更多的赞助支持。
他们也可以为参赛选手提供不同等级的参赛费用,让更多人能够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
3. 提高赛事品牌影响力为了提升北京马拉松的品牌影响力,组织方可以进行更多和其他品牌的合作,进一步提高品牌曝光度。
我国马拉松运动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我国马拉松运动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马拉松运动作为一种长跑项目,近年来在我国取得了迅猛发展。
从最初的少数人参与到如今的全民参与,马拉松运动已经成为了中国人民热爱的一项新兴体育运动。
本文将从我国马拉松运动的现状和未来趋势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我国马拉松运动目前的发展现状如下。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锻炼和休闲娱乐的需求不断增加。
马拉松作为一种具有挑战性和健康益处的运动项目,正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喜爱。
据统计数据显示,近十年来,我国马拉松赛事的参与人数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态势。
每年举办的马拉松赛事数量不断增多,且在全国范围内持续扩大影响力。
其次,我国马拉松运动发展的现状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马拉松运动在我国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重视。
政府通过举办国际马拉松赛事、提供经费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积极推动马拉松运动的发展。
其次,随着国内马拉松赛事组织的不断完善,作为参与者的跑者们也享受到了更好的参赛体验。
比如,参赛物资配备更加充分,路线选择更加科学合理,组织方服务质量得到了提升。
此外,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品牌也开始关注和参与马拉松运动,通过赛事赞助等方式提升自身影响力。
马拉松运动未来的发展趋势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马拉松运动将进一步普及和壮大。
越来越多的人将参与到马拉松运动中,不仅仅是为了保持身体健康,也是为了追求个人挑战和突破自我的精神追求。
其次,马拉松赛事将持续增加,包括规模更大、地域更广、参赛人数更多等方面,以满足人民群众对马拉松赛事的需求。
此外,马拉松运动将与旅游业更紧密地结合,通过举办马拉松赛事来推动地方旅游发展,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
再者,我国的马拉松赛事将更加注重专业化和国际化。
随着竞争的加剧,赛事组织方将在场地选择、组织规模、赛事管理等方面不断提高水平,以吸引更多的优秀跑者和国际品牌参与。
同时,国内选手也将不断提高自身水平,与国际顶尖选手进行更密切的竞争和交流。
马拉松市场分析

马拉松市场分析1. 概述马拉松作为一项受欢迎的体育活动,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参与。
本文将对马拉松市场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发展现状、趋势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
2. 市场规模根据最新数据显示,全球马拉松市场规模已超过100亿美元,并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各国家和地区的马拉松赛事数量逐年增加,参与人数也在不断扩大,为整个市场注入了活力。
3. 市场分析3.1 马拉松参与者群体马拉松赛事吸引了各个年龄段的参与者,从青少年到老年人都可以参与。
尤其是在年轻人中,马拉松赛事逐渐成为一种时尚运动,受到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青睐。
3.2 市场需求分析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参与体育活动的需求不断增加。
马拉松作为一种全民参与、健康有益的运动方式,受到了大众的喜爱。
此外,马拉松赛事也为一些品牌商提供了宣传推广的机会。
3.3 竞争格局在马拉松市场中,各大赛事承办方竞争激烈,赛事运营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
各个赛事围绕着参与者体验、赛事保障、奖品设置等方面展开竞争,力求吸引更多的参与者。
4. 市场发展趋势4.1 科技驱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马拉松赛事也开始引入更多科技元素,如智能穿戴设备、虚拟赛事等,提升了参与者的体验感和互动性。
4.2 健康生活方式的流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成为了人们追求的重要目标。
马拉松赛事作为一种健康的锻炼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追捧。
4.3 地方经济带动许多地方通过举办马拉松赛事来推动地方旅游业的发展,吸引游客前来参与赛事,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5. 影响因素5.1 政策法规政府对于体育事业的扶持和规范程度将直接影响马拉松市场的发展。
各地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将为马拉松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5.2 健康潮流健康成为当今社会的潮流,这也推动了马拉松运动的发展。
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锻炼和体育活动,马拉松作为一种受欢迎的运动方式得到了广泛接受。
5.3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对于马拉松市场的发展也有着重要影响。
马拉松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马拉松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马拉松赛事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1.安全问题:马拉松比赛时间长、参与人数多,安全问题一直是首要关注点。
比赛中可能出现猝死、受伤等意外情况,这与医疗保障措施不够完善、个人的安全意识不够强烈有关。
2.比赛组织问题:随着马拉松比赛规模的不断扩大,组织难度也在加大。
组织者可能面临场地安排、物资保障、人员调配等各种问题,需要加强管理能力。
3.参赛者素质问题:部分参赛者可能对比赛规则不够了解,或者缺乏必要的运动知识和技能,导致比赛中出现不规范行为。
4.环境保护问题:马拉松比赛在环境方面的影响不容忽视。
比赛过程中可能产生垃圾、噪音等污染,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1.加强安全管理:完善医疗保障措施,增加急救站点和医疗人员,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同时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参赛者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提高组织水平:加强组织者管理能力的培养,提高管理水平。
引入专业化的管理团队或人员,对比赛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
3.提升参赛者素质:加强对参赛者的规则宣传和教育,提高其遵守比赛规则和尊重他人的意识。
同时加强运动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参赛者的运动水平。
4.环保措施:加强环保宣传和教育,引导参赛者和观众减少垃圾、噪音等污染的产生。
合理规划比赛路线和时间,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提倡使用环保材料和节能减排技术,降低能耗和排放。
5.科技助力:运用科技手段提升赛事组织和安全保障水平,如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配备智能计时设备等。
同时利用科技手段提高赛事服务质量,如提供实时赛况、导航定位、物资发放等服务。
6.社会参与: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参与,共同推动马拉松赛事的健康发展。
例如与当地社区、企业等建立合作关系,争取更多的资源投入和支持。
同时鼓励社会组织和团体参与赛事组织和志愿服务等活动,共同提升赛事品质和影响力。
7.创新发展:积极探索马拉松赛事的创新发展路径,不断推陈出新,满足参赛者和观众的需求。
北京马拉松赛事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北京马拉松赛事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北京是中国马拉松运动的重要发展城市之一,每年都会举办多场马拉松赛事,吸引了大量的选手和观众。
本文从赛事发展现状入手,分析当前北京马拉松赛事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以期对北京及全国马拉松运动发展有所促进。
2018年,北京市共举办了11场马拉松赛事,覆盖城区以及周边城市和县区。
其中,北京马拉松、金融街半程马拉松、西城国际半程马拉松等大型赛事吸引了国内外数万名选手参与。
此外,还有一些小型俱乐部或机构自办的马拉松赛事。
总体而言,北京马拉松赛事规模逐年扩大,吸引力也越来越强。
同时,政府和社会各界对马拉松运动的支持和认可也在不断提高。
二、当前问题和挑战1、选手报名难由于北京马拉松赛事的名额有限,一般都需要提前通过抽签或积分等方式进行筛选,因此,有些人多次参与才有机会中签。
另外,由于马拉松赛事越来越受欢迎,一些赛事的报名时间非常短,甚至只有几分钟,许多想参赛的人根本来不及报名。
这给广大跑友参与马拉松带来了困难。
2、赛事组织管理需进一步完善一些马拉松赛事,如2018年北京马拉松,曾因为组织不当、安保不力等问题引起社会关注和争议。
比如,部分选手在竞赛时违规,并未受到惩罚;赛事路线和道路封闭措施对市民出行带来不便。
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影响了选手的参赛体验,也损害了赛事的声誉和形象,同时也增加了组织者的管理难度和成本。
3、商业化程度有待提高许多北京马拉松赛事,如丰田北京半程马拉松等,都得到了众多企业的赞助和支持。
然而,除了广告宣传和名字的附加,很难看到企业对赛事的整体规划和推广。
此外,赛事周边的商业活动和产品并不丰富,很难满足选手和观众的需求。
三、相关对策和建议1、通过技术手段和市场策略优化赛事报名和筛选机制一些马拉松赛事已经开始尝试通过技术手段,如“跑步进分”等小程序,让更多的人参与抽签,提高中签率。
同时,一些组织者也在考虑采取更公平的积分制度,以降低“运气成分”。
此外,从广告宣传和赛事推广的角度出发,还有市场调研和推广活动等手段,可以让更多的跑步爱好者通过参赛活动体验到马拉松运动的魅力。
北京马拉松赛事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北京马拉松赛事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马拉松赛事的发展也日益拥有一定的影响力。
马拉松赛事无疑是一项涉及体育、旅游、文化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赛事,对于推动北京的经济发展、增强城市形象、提升居民健康素质等方面都具有积极意义。
目前北京马拉松赛事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进行改进。
北京马拉松赛事的规模需进一步扩大。
目前北京的马拉松比赛数量相对较少,观赛人数也有限。
可以通过增加赛事的数量,并适度增加名额,来吸引更多的参赛选手和观众。
可以针对不同群体设立不同的赛事,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赛事组织和管理需更加专业。
目前,部分马拉松赛事的组织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存在起点、终点混乱、道路封闭不彻底等问题。
需要加强赛事组织方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工作人员素质,确保赛事的顺利进行。
要加强与旅游业的结合。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旅游景点。
可以利用马拉松赛事吸引全国乃至全球的游客,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可以在赛事期间组织相关的文化活动和观光行程,让参赛选手和观众充分感受到北京的魅力。
需要注意赛事的可持续发展。
马拉松赛事对城市的环境、资源等方面都会有一定的影响。
在策划和组织赛事时要注重环保,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合理利用资源。
要加强对选手的健康保护,提供医疗保障和应急救援措施,确保选手的安全和健康。
北京马拉松赛事的发展前景广阔,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通过扩大赛事规模、提高组织和管理水平、加强与旅游业的结合、注重可持续发展以及加强宣传和推广等对策,可以促进北京马拉松赛事的进一步发展,提升其影响力和品牌价值。
跑步swot分析案例范文

跑步swot分析案例范文前言北京国际马拉松赛是由中国田径协会主办的北京国际马拉松赛,是经国家体育总局和北京市政府批准,并在国际田联和国际马拉松及公路跑协会备案的中国最高水平的马拉松赛。
该赛事于1981年首办,每年一届,已发展成为影响较大的传统性国际赛事,并跻身于世界十大马拉松赛之列。
由于该比赛路线宽阔平坦,气候适宜(气温、湿度),组织水平及比赛水平高,加之北京市民的热情友好,因此该比赛规模正逐年扩大,吸引越来越多的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选手和马拉松爱好者参赛。
同时,北京国际马拉松赛是中国举办的第一个国际马拉松赛事,现在每年有近3万人参赛。
20世纪80年代后期,北京国际马拉松组委会成为AIMS会员,赛事的影响力因此进一步扩大,吸引了众多国内和世界的顶尖选手参赛,不断创造出好成绩,已跻身于世界十大马拉松赛,被称为最年轻的马拉松赛。
2009年在雅典举办的国际路跑大会上北京被国际路跑协会评为马拉松金牌赛事。
为进一步扩大北京国际马拉松赛的影响力,使更多的马拉松业余爱好者参加这一赛事,组织者已从1998年开始,将比赛时间定为5个小时,比赛设男女马拉松、半程马拉松、10公里、迷你马拉松项目。
比赛规模近二万人。
相信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对推动马拉松运动的普及,增强人民体质,同时让世界进一步了解北京,让北京了解世界,会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
但是由于赛事运营组织以及管理等各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以及世界各国马拉松赛事的激烈竞争,北京马拉松赛事必须积极面对自身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最大限度的解决问题,以期得到更好的发展并形成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影响和良好声誉。
SWOT分析法最早是由美国旧金山大学韦里克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随着国际上企业竞争战略理论的发展而逐渐发展和完善。
SWOT分析法是对企业内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的分析,在了解企业自身特点的基础上,判明企业外部的机会(opportunity)和挑战(threat),然后对环境做出准确的判断,继而制定企业发展的战略和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WOT理论分析北京马拉松赛事
郑晓15200234
SWOT 分析是管理学的一种研究方法,最早由哈佛大学的安德鲁斯(Kenneth R Andrews)在其著作《公司战略概念》(The Concept of Business Strategy)中提出。
SWOT分析是一种对企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的分析,在分析时,应把所有的内部因素(包括公司的优势和劣势)都集中在一起,然后用外部的力量来对这些因素进行评估。
这些外部力量包括机会和威胁,它们是由于竞争力量或企业环境中的趋势所造成的。
这些因素的平衡决定了公司应做什么以及什么时候去做。
SWOT分析表的具体步骤
(1)把识别出的所有优势分成两组,看看它们是与行业中潜在的机会有关,还是与潜在的威胁有关。
(2)用同样的方法把所有劣势分成两组。
一组与机会有关,另一组与威胁有关。
(3)建构一个表格,每个占1/4。
(4)把公司的优势和劣势与机会或威胁配对,分别放在每个格子中。
SWOT表格表明公司内部的优势和劣势与外部机会和威胁的平衡。
以北京马拉松赛事为例子
1.优势
(1)主办方的办赛经验和资源:北京马拉松的主办单位是国家体育总局下属的中
国田径协会,和国家田径运动管理中心,所以说北马的主办单位即是全国影响力最大的社团组织,又是国家田径运动最高级别的管理组织。
且已经多次举办相关赛事,除此之外,还能邀请到多位顶级的运动员参赛。
(2)独特的比赛路线和人文景观
几乎把首都人文景观作为重要的比赛途经点,如工人体育场、广播大楼、建国门、公主坟、和平门、崇文门、钓鱼台、中关村、大运村、亚运村、昆玉河、奥林匹克公园等。
北马俨然已经把北京文化有效融入了赛事品牌中,使北马不仅在赛事级别上逐渐提升成为国际级的重要马拉松赛事,也让北马在赛事内涵上得以丰富,形成独一无二的具有北京文化特色的体育赛事。
(3)市场与公益结合的办赛理念
比如2013 年组委会通过和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合作,组织了“关注听障儿童”活动,呼吁大家关注残障儿童;通过和中国绿化基金会合作,组“2013,只为更蓝天净霾跑”活动,呼吁大家关注环保;这种市场与公益相结合的办赛理念不仅让北京马拉松自身的品牌获得社会认可和升华,更通过实际的行动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相对完善的安全、医疗保障。
安全方面,在比赛开始前北京市公安局都会提前对赛事路段进行勘察部署,比赛开始后把各路段的安全工作具体划分。
另外,各赛段的工商、民政、城管、保安公司等部门也都会积极配合公安部门,完成比赛期间的人身物品安检、行人车辆疏导、突发事件应对等事项,保证马拉松比赛的有序顺利进行。
医疗方面,北京马拉松确定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医三院、306医院、海淀医院、中关村医院等数十家知名医院作为比赛的指定医院,应对比赛期间突发的医疗状况。
在比赛路线每5 公里都会设立专门
的医疗站,分别由北京紧急救援中心120、红十字紧急救援中心999 等知名机构负责。
除了这些专业的医疗团队,比赛期间在赛段的每100 米处都会安排医疗志愿者,这些志愿者虽非专业医务人员,但上岗前都经过基本的医疗常识培训,具备基本的医疗救助常识,组成了北京马拉松比赛医疗服务中的一道防线。
2.劣势
(1)赛事投入和奖金不高。
北京马拉松的投入主要来自企业赞助、广告投放、纪念品销售等,每年收入将近328 万美元,2013 年的最高奖金总额为15.1 万美元。
这些水平在国内马拉松赛事中已经遥遥领先。
但是和国际马拉松赛事相比,北京马拉松无论是赛事投入还是比赛奖金都相差较大。
(2)赛事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2013 年北京马拉松最具争议性的话题就是比赛期间选手集体在红墙旁边小便,这种现象不仅对赛事品牌造成了不良影响,也反映出赛事在基本服务上的缺陷。
3.机会
(1)比赛承办单位的变化。
2010 年以前,北京马拉松主要是由中国田径协会主办,美国八方环球体育产业公司承办,此后交由中奥路跑体育管理有限公司承办。
此次变化可以说是一次赛事运作团队的大换血,北马的运作正式开始由中国本土体育公司负责。
中奥路跑体育管理有限公司是中国田径协会和中奥体育产业有限公司合资注册成立,前者
是中国田径运动最大的民间社团组织,后者是我国体育赛事运作的知名企业,这种组合模式让赛事继续市场化运作的同时,能享受到更多的业内资源,为北京马拉松的专业化发展提供更加有利的资源环境。
(2)逐渐扩大的群众基础。
特别是近几年来,很多企业越来越重视通过体育比赛打造团队凝聚力,开始通过组团报名参加北马。
这种企业团队一般具有相对规范的组织化,在比赛前半年内就开始组织一定量的集体训练,再通过选拔赛筛选合格的员工参加比赛。
这些都说明,北京马拉松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个人和组织认可,它的重要价值也在逐渐被更多的人意识到,这些都将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它的群众基础。
4.威胁
(1)体育法制环境不健全
时至今日我国体育法制化建设尚不完善。
体育赛事中的幕后交易、执法不公等问题依然是制约体育赛事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些都需要规范的法律体系和严格的司法监督来保障。
有了完善的法律保障,北京马拉松赛事才能在赛事运营中有法可依,形成更加专业化、规范化的运营效率。
对于选手和观众而言,也可以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参赛、观赛权益,促进比赛风气的健康文明发展。
(2)国内外同类赛事竞争激烈。
马拉松比赛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国外已经形成影响力极大的品牌赛事。
英国有著
名的伦敦马拉松,美国有纽约马拉松、波士顿马拉松、芝加哥马拉松,德国有柏林马拉松,法国有巴黎马拉松,日本有东京马拉松,印度有孟买马拉松……这些赛事都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形成较高的知名度,能吸引顶尖级的国际选手参赛。
相比而言,北京马拉松虽然已经是世界十大马拉松赛事之一,但是无论是品牌的世界影响力还是比赛选手的国际化水准,都和世界顶级马拉松赛事有较大差距。
同时,近些年来国内各类马拉松赛事也如火如荼,特别是上海马拉松、厦门马拉松、大连马拉松、广州马拉松等赛事已经形成较大规模,是北京马拉松的有力竞争对手。
因此对于北京马拉松而言,现在既是自身的发展阶段,同时来自国内外同类赛事的竞争力也在不断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