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切片详细描述
病理切片详细描述

老师归纳的1. 肾小管水样变肾小球周围肾小管体积大,染色淡红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向管内突出,官腔不规则变小,胞浆内有粉红色小颗粒,分布均匀,大小一致,细胞核结构清晰2. 肝脂肪变性小叶周围肝细胞胞浆出现大小不等的圆形空泡有的空泡较大,将核挤到一边3. 肾小管玻璃样变近曲小管上皮内出现大小不一的红色球形颗粒4. 脾动脉硬化(玻璃样变)低倍镜:脾动脉增厚,脾小梁增粗,脾小体中央动脉及其小梁内的小动脉壁增厚,红染高倍镜:脾小体中央动脉壁增厚,管腔变小,内膜下可见均匀红染无结构物质5. 脾梗死低倍镜:红染区即为坏死区,其中散落着一些深蓝色碎屑,为坏死的细胞核高倍镜:核固缩,碎裂,溶解,脾小体和小梁结构模糊,尚可辨认6. 肉芽组织低倍镜:表面有一层炎性渗出物,其下可见大量的新生的毛细血管垂直表面生长,其间有成纤维细胞。
深部血管减少,成纤维细胞逐步变为纤维细胞,并有胶原纤维生成高倍镜:新生毛细血管由单层内皮细胞构成,成纤维细胞大,胞浆丰富淡红色,成梭型或分支状,可见各种炎细胞7. 慢性肺淤血低倍镜:肺泡壁增厚,肺泡壁内毛细血管扩张充血。
高倍镜:肺泡腔内含淡红色水肿液及心衰细胞、8. 慢性肝淤血中央静脉及周围肝窦扩张充血,近中央静脉的肝细胞萎缩甚至消失9. 混合血栓低倍镜:粉红色不规则小梁与浅红色区域交织存在高倍镜:粉红色小梁为已经崩解而凝聚成颗粒的血小板,小梁边缘附近有较多的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小梁间的浅红色区域为丝网状的纤维素及自溶的红细胞10. 肾贫血性梗死低倍镜:正常肾组织与梗死组织交错分布,梗死灶内可见轮廓模糊的肾小管和肾小球,梗死灶周边部有较多的中性粒细胞浸润高倍镜:坏死的肾小球及周围肾小管结构模糊,胞质红染,肾小管数目明显减少,残留的细胞核呈固缩状态11. 肺出血性梗死肺泡轮廓可见,肺泡壁细胞坏死,核消失,肺泡腔内聚集大量的红细胞12. 会厌白喉、低倍镜:支气管上皮坏死脱落,表面附着粉染的假膜高倍镜:假膜由纤维素,坏死组织和炎细胞构成13. 心肌脓肿14.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蜂窝织炎低倍镜:阑尾各层内有弥漫的炎细胞浸润,腔内有炎性渗出及坏死脱落的粘膜上皮,浆膜面有炎性渗出物,血管扩张充血高倍镜:各层浸润的炎细胞为中性粒细胞,浆膜面渗出物由纤维素和中性粒细胞组成15. 异物肉芽肿低倍镜:主要由多核巨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等成分构成,为结节状的病变高倍镜:病变部位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散在分布较多的异物多核巨噬细胞,边缘区可见纤维组织增生16. 纤维肉瘤低倍镜:瘤细胞束状排列成人字形,羽毛性或鱼骨状结构,间质胶原纤维较少。
病理切片特点总结

病理切片特点总结病理切片是病理学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观察和分析组织切片的形态学特点,可以对疾病进行准确的诊断和鉴别。
以下是病理切片的特点的详细总结:一、显微镜下观察1.细胞结构特点:病理切片可以提供细胞组织的切面,通过显微镜下观察,可以观察到细胞的结构特点,包括细胞核的形状、大小、染色性质,细胞质的分布、颜色等。
2.细胞排列特点:病理切片可以展示细胞在组织中的排列方式,如单层扁平上皮细胞、分层上皮细胞、立方上皮细胞、柱状上皮细胞等,不同的排列方式对应着不同的组织类型和器官结构。
3.细胞核特点:细胞核是判断组织良恶性的重要标志之一,病理切片可以观察到细胞核的变异、异型核、核仁的数量和形态等特点,可以对细胞进行分类和诊断。
4.细胞浸润特点:病理切片可以观察到细胞在组织中的浸润情况,如肿瘤细胞的浸润性生长、炎症细胞的浸润等,能够帮助判断病变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二、染色特点1.常规染色:病理切片通常采用常规染色方法,如苏木精-伊红染色、血清素染色等,常规染色可以使组织器官的形态特征更加清晰明了,有利于观察细胞和组织的细微变化。
2.免疫组化染色:病理切片可以进行免疫组化染色,通过对特定抗体的标记,可以检测和定位一些特定的分子、蛋白质或抗原,如肿瘤标志物、免疫球蛋白等,从而对病理诊断有帮助。
3.特殊染色:有些特定的组织结构和病变无法用常规染色方法显示清晰,需要采用特殊染色方法。
如银染法用于显示神经纤维,培根酸铁染色可显示铁蓝蛋白沉积等。
三、病变特点1.病变形态:病理切片可以显示病变的形态特点,如肿瘤的大小、边界、分化程度等,炎症的程度、类型、炎细胞的浸润情况等,这些形态特征对疾病的诊断和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2.病变分布:病理切片可以观察到病变在组织中的分布,如肿瘤的特定分布方式、炎症的范围和分布区域等,这些分布特点可以帮助确定病变的性质或病因。
3.病变变异:病理切片可以观察到病变的变异程度,如癌细胞的异型性、异形细胞的数量和形态等,可以对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进行评估。
病理实验切片附说明行业知识

28张切片的解释:
湿小体。
心肌 血管
风湿小体
主动脉粥样硬化:内膜增厚,可见纤维帽和大量胆固醇结晶。内膜ຫໍສະໝຸດ 中膜纤维帽胆固醇结晶
大叶性肺炎:肺泡腔内充满大量纤维素
肺泡腔 纤维素
小叶性肺炎:细支气管及所属的肺泡腔内充满大量中性粒细胞
肺泡腔 细支气管
肺脓肿
病变处肺组织结构坏死, 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 边缘有少量肉芽组织生 成。
混合血栓:
粉红色(血小板)与红色(红细胞)交替排列
血小板小梁
红细胞
脾梗死
梗死区色淡红,细胞 核均消失,但该处脾 组织的轮廓还存在, 梗死区周围充血出血 带不明显。
肝脂肪变:肝细胞浆内大量脂滴空泡,细胞核被推向一侧。
脂滴 空泡
4
纤维瘤
纤维肉瘤
瘤细胞丰富,弥 散排列,与间质 无明显界限。
淋巴结转移性腺癌:淋巴组织内有腺癌组织
肝细胞癌:异型的肝细胞呈梁索状排列,其间有丰富的血窦
癌细胞 形成的 梁索
血窦
前列腺增生
葡萄胎:绒毛高度水肿,无血管,滋养叶细胞异型增生
增生的滋养叶 细胞
间质水肿的绒 毛,无血管
绒毛膜癌
子宫肌层内可见大片 坏死在其周围可见大 量长单活跃的滋养细 胞,不存在绒毛结构。
风湿性心肌炎:心肌之间,血管旁可见风湿细胞聚集形成风
肺结核病:可见结核结节
肺泡 结核结节
慢性肺气肿:肺泡间隔断裂,肺泡融合
融合的肺泡
肺泡间隔
溃疡病 :可见坏死组织、炎性渗出物合肉芽组织
炎性渗出物及坏 死组织
肉芽组织
急性蜂窝织性阑 尾炎
炎性病变呈扇面形由表浅层向深层 扩延,直达肌层及浆膜层。阑尾壁 各层皆为大量中性粒细胞弥漫浸润, 并有炎性水肿及纤维素渗出。阑尾 浆膜面为渗出的纤维素和中性粒细 胞组成的薄膜所覆盖
病理实验切片描述(书版)

病理实验切片描述1、肝细胞脂肪变性:肝细胞浆内出现大小不等、数量不一的圆形空泡(为脂滴所在位置),肝小叶的中央带和中间带改变较明显。
病变严重时空泡增大,肝细胞核被挤压向肝细胞一侧2、肉芽组织:主要由纤维母细胞、新生毛细血管及大量炎细胞组成。
表浅部新生毛细血管的方向大致与肉芽的表面垂直;间质疏松水肿,有较多炎细胞,多为中性粒细胞,此外可见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及浆细胞;纤维母细胞体积大,形态不规则,常为有突起的星形或梭形,胞浆丰富略呈嗜碱性,细胞核圆形、卵圆形,染色质疏松,染色浅,核仁明显3、慢性肺淤血: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致使肺泡壁增厚。
肺泡腔可见较多巨噬细胞和心力衰竭细胞,后者胞浆内含多量棕色颗粒。
部分肺泡腔内可见红细胞(出血)及淡粉色的蛋白质水肿液4、混合血栓:闭塞静脉内可见粉染带状、条索状或块状的血小板梁,有分枝相互连接,其间有粉染丝状纤维素网,网眼内可见大量红细胞及少量白细胞。
血栓周边可见肉芽组织长入5、肾贫血性梗死:梗死区为淡粉色,无细胞核结构,但仍可见肾组织结构轮廓。
梗死区周围可见充血出血带。
6纤维素性心包炎:心包表面为纤维素渗出,纤维素为粉染颗粒状无结构物质,呈网状分布。
7、肠假膜性炎(肠粘膜纤维素性炎):切片取自结肠,粘膜坏死,有处表面有脱落的膜样物,坏死的粘膜表层组织和纤维素、白细胞形成膜样物--假膜。
粘膜下层可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间质水肿,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8、蜂窝织炎性阑尾炎:阑尾壁各层均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并见脓细胞, 小血管扩张充血,阑尾系膜也有改变9、肺脓肿:肺组织内可见脓肿灶,脓肿中心为变性坏死的中心粒细胞。
周围肺泡内有多量纤维素渗出,并有大量中性粒细胞及脓细胞浸润,周边肺组织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腔内有大量粉染水肿液10、皮肤乳头状瘤:鳞状上皮乳头状增生,由表及里分别为鳞状上皮角化层、颗粒细胞层、棘细胞层及基底细胞层。
间质随上皮长入乳头内,其中可见疏松结缔组织、毛细血管和少量淋巴细胞。
病理大体切片描述

中膜:
较厚,由十几或更多层环行平滑肌组成,排列较紧密,肌间有少量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
外膜:
①厚度与中膜相近,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
②近中膜外有外弹性膜为界,不很明显,其外有排列疏散的弹性纤维,呈不规则的小条状。
③外膜中还有营养血管和神经。
【镜检】中静脉
①脂质条纹——于内膜面,浅黄色,细长,与动脉长轴平行
②纤维斑块粥样病灶——于内膜面,不规则圆形动脉粥样硬化
【镜检】动脉粥样硬化
①管腔狭窄——纤维斑块或粥样斑块导致管腔狭窄
②纤维斑块、粥样斑块、血栓形成——大量胶原纤维、泡沫细胞、炎细胞、血小板和纤维蛋白等③泡沫细胞——体积大,含有大量小空泡
【大体No.93】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①主动脉瓣——形状明显改变,瓣膜增厚(透明度↓)
②赘生物——于主动脉瓣,不规则,粗糙,暗红质脆,附着不牢固
③总体观——心脏体积增大,左心腔明显增大
【大体No.94】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①瓣膜——二尖瓣或主动脉瓣形态正常
②赘生物——于二尖瓣瓣膜,不规则,粗糙,暗红质脆;赘生物附着处二尖瓣穿孔
6.5-
8.0μm。中央染色浅,周边染色深。
中性粒细胞——12-15 μm,核分3~5叶。胞质染色浅,含有细小浅染的中性颗粒。
嗜酸粒细胞——12-15 μm,数量较少,胞质中含有许多粗大圆形的桔红色颗粒。
嗜碱粒细胞——12-15 μm,核分2~3叶,胞质中含紫蓝色颗粒,核常被颗粒覆盖而不明显。
淋巴细胞(小)——胞核几乎占据整个细胞,少量细胞浆围绕胞核,内含少量颗粒,胞浆深蓝单核细胞——12-18 μm,体积最大白细胞,核马蹄铁形。核浆丰富,灰蓝色。胞质内少量嗜天青颗粒。
病理切片描述总结1

2# 肝脂变1)肝细胞内大小不等圆形空泡2)肝索增粗变宽,排列紊乱,肝窦狭窄3)脂变为胞浆内圆形边界清空泡,核挤到边缘62# 支气管黏膜上皮鳞化1)支气管正常纤毛柱状上皮被复层鳞状上皮取代2)管壁增厚3)炎症细胞浸润各层36# 干酪样坏死1)淋巴结,大部分被破坏为红染颗粒状,周围可见残存淋巴结结构2)细胞结构彻底破坏,核溶解消失,核碎片,核浓缩22# 肉芽组织1)新生毛细血管,形成管腔或未形成,平行排列,与创面垂直2)纤维母细胞包体大胞浆丰富淡红,卵圆形、梭性或分支状3)炎细胞浸润,N,L,浆细胞4)瘢痕组织,胶原纤维构成,可有透明变形10# 槟榔肝1)肝小叶中央静脉与肝窦高度扩张淤血,此区肝细胞萎缩消失2)淤血周边脂肪变肝细胞3)严重时淤血区相连16# 脾梗死1)肉眼:一半兰为正常,一半红为坏死,之间深红为充血出血带2)坏死区红染,脾细胞轮廓隐约可见,胞浆肿胀3)核溶解,核浓缩,核碎裂38# 病理性钙化1)低倍红染背景(干酪样坏死)有大片蓝紫色2)高倍蓝紫颗粒即为钙盐沉着17# 混合血栓1)淡红粗细不等珊瑚状血小板梁,边缘附有N 2)梁间丝网状、浅红色纤维蛋白和较多红细胞14# 血栓机化再通1)血栓与管壁紧密相连2)相连处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纤维细胞(机化)3)血栓内空隙被覆内皮细胞,内有红细胞9# 肺褐色硬化1)肺泡壁增厚,壁内毛细血管扩张充血2)心衰细胞,含铁血黄素(褐色)3)部分肺泡内淡红色水肿液4)肺泡壁内红染胶原纤束100# 纤维性脓性心外膜炎1)心外膜被纤维素、炎性渗出物取代2)红染纤维素网,内有N和脓细胞3)机化:纤维素脓性渗出物与心肌间有肉芽组织26# 化脓性脑膜炎1)三层:蛛网膜,蛛网膜下腔,软脑摸2)蛛网膜下腔大量脓性渗出物,主要为N和脓细胞3)血管扩张充血4)脑实质变化不明显111# 慢性胆囊炎1)胆囊壁增厚,纤维结缔组织增生2)粘膜上皮多数萎缩,部分粘膜上皮凹陷深入肌层形成——罗阿氏窦3)各层中有慢性炎症细胞(淋巴和浆细胞)侵润110# 原发性肝细胞癌1)深染为癌组织,红染为肝组织2)癌细胞条索、片块、小梁状,梁间为血窦3)癌细胞异性性,多角形,胞浆丰富,颗粒状,嗜碱性增强,核大深染,核膜清楚,常有巨核、多核瘤巨细胞及核分裂4)癌巢中央可有红染无结构的颗粒状坏死93# 淋巴结转移性癌1)肉眼卵圆形2)大部分正常淋巴组织被代以肿瘤细胞3)癌巢实体片状、条索状,其间少许纤维间质,癌巢中央可有红染无结构的颗粒状坏死4)癌细胞明显异型性5)被膜下边缘窦部位有腺腔样癌细胞(乳腺单纯癌淋巴结转移)83# 鳞状细胞癌I级1)大小形状不等癌巢。
病理学切片

1、动脉粥样硬化(粥样斑块):表层纤维帽,深部
2、风湿性心肌炎:心肌间质各处的结蹄组织呈灶性
3、慢性胃溃疡:渗出层、坏死层、肉芽组织层针形胆固醇结晶,钙盐沉积,底部为肉芽组织,动分布,风湿小体,成纤维细胞。
瘢痕层。
脉壁中层平滑肌萎缩
4、肝硬化:肝小叶结构破坏,假小叶。
5、慢性新月体肾小球肾炎:新月体或环状物。
6、急性肾炎: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系膜细
胞明显肿胀增生。
7、小叶性肺炎: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胧性渗出物为 8、大叶性肺炎:肺泡内的纤维蛋白性炎,中性 9、急性蜂窝织性阑尾炎:管壁大量中性粒细胞 主。
粒细胞。
弥漫侵润。
10、慢性宫颈炎: 11、炎性息肉:增生的腺体,疏松的结蹄组织,小 12、慢性肝淤血:中央静脉附近的肝血窦高度
血管等,且伴有水肿和炎细胞侵润。
扩张充血(槟榔肝)。
13、纤维肉瘤:胶原纤维,核分裂像多久,胞浆 14、肠伤寒:伤寒小结或伤寒肉芽肿。
15、栗粒性肺结核:结核结节。
少。
16、皮肤乳头状瘤(低倍):乳头多大数回和分支 17、鳞癌一级:癌巢、角化珠。
18、肾浊肿(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胞质内出现许多红染 多少不一,与基底部组织分布明显。
颗粒。
19、脂肪肝(肝细胞脂肪变性):胞质内出现许多 20、慢性肾炎:纤维化、玻璃样变性。
大小不一的圆形空泡。
病理实验各种切片介绍

病理实验各种切片介绍第一篇:病理实验各种切片介绍1.肾小管水样变肾小球周围肾小管体积大,染色淡红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向管内突出,官腔不规则变小,胞浆内有粉红色小颗粒,分布均匀,大小一致,细胞核结构清晰2.肝脂肪变性小叶周围肝细胞胞浆出现大小不等的圆形空泡有的空泡较大,将核挤到一边 3.肾小管玻璃样变近曲小管上皮内出现大小不一的红色球形颗粒4.脾动脉硬化(玻璃样变)低倍镜:脾动脉增厚,脾小梁增粗,脾小体中央动脉及其小梁内的小动脉壁增厚,红染高倍镜:脾小体中央动脉壁增厚,管腔变小,内膜下可见均匀红染无结构物质 5.脾梗死低倍镜:红染区即为坏死区,其中散落着一些深蓝色碎屑,为坏死的细胞核高倍镜:核固缩,碎裂,溶解,脾小体和小梁结构模糊,尚可辨认 6.肉芽组织低倍镜:表面有一层炎性渗出物,其下可见大量的新生的毛细血管垂直表面生长,其间有成纤维细胞。
深部血管减少,成纤维细胞逐步变为纤维细胞,并有胶原纤维生成高倍镜:新生毛细血管由单层内皮细胞构成,成纤维细胞大,胞浆丰富淡红色,成梭型或分支状,可见各种炎细胞 7.慢性肺淤血低倍镜:肺泡壁增厚,肺泡壁内毛细血管扩张充血。
高倍镜:肺泡腔内含淡红色水肿液及心衰细胞、8.慢性肝淤血中央静脉及周围肝窦扩张充血,近中央静脉的肝细胞萎缩甚至消失 9.混合血栓低倍镜:粉红色不规则小梁与浅红色区域交织存在高倍镜:粉红色小梁为已经崩解而凝聚成颗粒的血小板,小梁边缘附近有较多的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小梁间的浅红色区域为丝网状的纤维素及自溶的红细胞 10.肾贫血性梗死低倍镜:正常肾组织与梗死组织交错分布,梗死灶内可见轮廓模糊的肾小管和肾小球,梗死灶周边部有较多的中性粒细胞浸润高倍镜:坏死的肾小球及周围肾小管结构模糊,胞质红染,肾小管数目明显减少,残留的细胞核呈固缩状态 11.肺出血性梗死肺泡轮廓可见,肺泡壁细胞坏死,核消失,肺泡腔内聚集大量的红细胞 12.会厌白喉、低倍镜:支气管上皮坏死脱落,表面附着粉染的假膜高倍镜:假膜由纤维素,坏死组织和炎细胞构成 13.心肌脓肿肉眼可见心肌组织内圆形淡蓝色区域为脓肿镜下可见脓肿灶内心肌纤维破坏消失,积聚以大量中性粒细胞和脓细胞,脓肿周围心肌纤维变性坏死,并有炎细胞浸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师归纳的1. 肾小管水样变肾小球周围肾小管体积大,染色淡红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向管突出,官腔不规则变小,胞浆有粉红色小颗粒,分布均匀,大小一致,细胞核结构清晰2. 肝脂肪变性小叶周围肝细胞胞浆出现大小不等的圆形空泡有的空泡较大,将核挤到一边3. 肾小管玻璃样变近曲小管上皮出现大小不一的红色球形颗粒4. 脾动脉硬化(玻璃样变)低倍镜:脾动脉增厚,脾小梁增粗,脾小体中央动脉及其小梁的小动脉壁增厚,红染高倍镜:脾小体中央动脉壁增厚,管腔变小,膜下可见均匀红染无结构物质5. 脾梗死低倍镜:红染区即为坏死区,其中散落着一些深蓝色碎屑,为坏死的细胞核高倍镜:核固缩,碎裂,溶解,脾小体和小梁结构模糊,尚可辨认6. 肉芽组织低倍镜:表面有一层炎性渗出物,其下可见大量的新生的毛细血管垂直表面生长,其间有成纤维细胞。
深部血管减少,成纤维细胞逐步变为纤维细胞,并有胶原纤维生成高倍镜:新生毛细血管由单层皮细胞构成,成纤维细胞大,胞浆丰富淡红色,成梭型或分支状,可见各种炎细胞7. 慢性肺淤血低倍镜:肺泡壁增厚,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充血。
高倍镜:肺泡腔含淡红色水肿液及心衰细胞、8. 慢性肝淤血中央静脉及周围肝窦扩充血,近中央静脉的肝细胞萎缩甚至消失9. 混合血栓低倍镜:粉红色不规则小梁与浅红色区域交织存在高倍镜:粉红色小梁为已经崩解而凝聚成颗粒的血小板,小梁边缘附近有较多的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小梁间的浅红色区域为丝网状的纤维素及自溶的红细胞10. 肾贫血性梗死低倍镜:正常肾组织与梗死组织交错分布,梗死灶可见轮廓模糊的肾小管和肾小球,梗死灶周边部有较多的中性粒细胞浸润高倍镜:坏死的肾小球及周围肾小管结构模糊,胞质红染,肾小管数目明显减少,残留的细胞核呈固缩状态11. 肺出血性梗死肺泡轮廓可见,肺泡壁细胞坏死,核消失,肺泡腔聚集大量的红细胞12. 会厌白喉、低倍镜:支气管上皮坏死脱落,表面附着粉染的假膜高倍镜:假膜由纤维素,坏死组织和炎细胞构成13. 心肌脓肿14.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蜂窝织炎低倍镜:阑尾各层有弥漫的炎细胞浸润,腔有炎性渗出及坏死脱落的粘膜上皮,浆膜面有炎性渗出物,血管扩充血高倍镜:各层浸润的炎细胞为中性粒细胞,浆膜面渗出物由纤维素和中性粒细胞组成15. 异物肉芽肿低倍镜:主要由多核巨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等成分构成,为结节状的病变高倍镜:病变部位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散在分布较多的异物多核巨噬细胞,边缘区可见纤维组织增生16. 纤维肉瘤低倍镜:瘤细胞束状排列成人字形,羽毛性或鱼骨状结构,间质胶原纤维较少。
分化差者,瘤细胞弥散排列,间质纤维少,血管丰富高倍镜:分化好者,瘤细胞长梭型,核肥大,染色质较粗,可见核分裂像,细胞大小较一致;17. 鳞状上皮乳头瘤低倍镜:肿瘤呈乳头状,实质为增生的鳞状上皮,间质为血管及纤维组织,有少量炎细胞浸润高倍镜:瘤细胞分化成熟,排列近似正常鳞状上皮,可见角化,基底膜完整18. 子宫平滑肌瘤低倍镜:瘤组织呈圆形结节,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瘤细胞分化较好,大小形态一致,呈编织状排列。
高倍镜:瘤细胞类似正常的平滑肌细胞,核呈长杆状,两端顿圆19. 乳腺纤维腺瘤低倍镜:有增生的腺管和纤维组织,有管周型,管型和混合型高倍镜:增生的上皮为立方或者杆状,两层,未层为肌上皮,异型性较低,层为腺上皮20. 食管鳞状细胞癌低倍镜:可见癌巢,与间质分界清楚,高分化的癌巢中可见层状红染的角化珠,低分化者不可见高倍镜:高分化癌细胞体积较大,核大深染,角化珠可见角化不全的蓝色细胞核碎屑。
低分化的癌细胞分化差,癌巢细胞极性,层次不明,癌细胞排列紊乱,大小不等,可见核分裂像,五角化珠与细胞间桥,间质有炎细胞浸润21. 胃腺癌低倍镜:分化好者,癌细胞排列成腺管状,排列不规则,多层排列。
分化差者,癌细胞形成癌巢,与间质分界清楚,癌细胞突破粘膜层向深层浸润裂像22. 淋巴结转移腺癌低倍镜:正常淋巴结结构尚存,部分淋巴结破坏,于淋巴结边缘窦及皮质,髓质可见多量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的癌性腺体,23. 骨肉瘤低倍镜:癌组织由大小不等,异型性显著的癌细胞构成,可见肿瘤性类骨质形成高倍镜:癌细胞多为立方形,多边形,梭型,排列不规则,核大,深染,部分可见核仁,异型性明显24. 畸胎瘤低倍镜:囊壁由复层鳞状上皮所衬覆,可见皮肤的附属结构高倍镜:各胚层来源的组织基本分化成熟,无明显的异型性。
31.急性风湿性心膜炎 theumatic myocarditis低倍镜:心肌间质充血,水肿,心肌纤维排列疏松,血管周围可见由簇细胞构成的梭型或椭圆形病灶,即风湿小体高倍镜:小体中央有少许红色絮状物质,为纤维素样坏死,其外部见许多风湿细胞,体积较大,梭型或多边形,胞浆丰富,嗜碱性,核大,卵圆形,空泡状,染色质集中于核中央,有细丝放射至核膜,似枭眼,纵切像毛虫。
外层有少量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及浆细胞浸润。
诊断要点:心肌间质形成具有特征性的Ashoff小体32.主动脉粥样硬化 atherosclerosis of aorta低倍镜:主动脉膜部分增厚,表层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并有玻璃样变。
膜深层见一片浅依红色无结构样坏死物,为粥样斑块。
其中有许多呈斜方形,菱形和针样空隙,为胆固醇结晶高倍镜:可见泡沫细胞及胆固醇结晶,中膜肌层不同程度的萎缩,外膜疏松有少量淋巴细胞浸润诊断要点:膜表面纤维组织增生,玻璃样变性膜深层为大量坏死物,并可见胆固醇结晶膜底部和边缘科技那肉芽组织增生,外周可见少许泡沫细胞中膜不同程度萎缩3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膜部分增厚,半月形向管突出,表层纤维结缔组织增生,部分玻璃样变,下位依红色无结构粥样斑块,中膜平滑肌萎缩。
34.肺气肿低倍镜:部分肺泡管和肺泡囊,肺泡腔明显扩成囊状,细小支气管壁增厚高倍镜:肺泡间隔变薄,断裂,相互融合成囊状,肺泡壁毛细血管数量减少,细小支气管管壁可见炎细胞浸润诊断要点:肺泡扩融合,肺泡间隔断裂细小支气管慢性炎细胞浸润35.大叶性肺炎红色肝样变低倍镜:肺泡壁毛细血管扩,肺泡腔充满炎性渗出物高倍镜:毛细血管扩充血,肺泡腔可见大量纤维素,红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诊断要点:肺泡腔大量的纤维素和红细胞渗出灰色肝样变期低倍镜:肺组织固有结构存在,肺泡壁变窄,其毛细血管呈贫血状态,肺泡腔有大量炎性渗出物,胸膜表面有纤维素渗出高倍镜:肺泡腔扩,其充满大量纤维素和中性粒细胞以及少量巨噬细胞,肺泡间孔扩,部分区域可见纤维素穿过肺泡间孔与相邻肺泡腔的纤维素网连接诊断要点:肺泡腔可见大量的纤维素和中性粒细胞渗出36.小叶性肺炎低倍镜:肺组织血管扩充血,可见弥漫三载的灶性病变,肺泡腔扩.高倍镜:病灶中心可见细支气管,粘膜上皮部分脱落坏死,腔有脓性分泌物,周围肺泡腔有多量炎细胞浸润.部分病灶肺组织周围固有结构破快,形成小脓肿.病灶间肺泡代偿性扩.诊断要点:肺弥漫散在的化脓性病灶,病变细支气管及所属肺泡腔的渗出物为中心粒细胞可见正常的肺泡和代偿性扩的肺泡37.矽肺低倍镜:肺组织可见矽结节以及弥散性间质纤维化高倍镜:矽结节可见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纤维细胞以及胶原纤维.后三者呈同心圆状排列诊断要点:矽结节形成,间质弥漫性纤维化38.肺小细胞癌低倍镜:肺组织大部分区域被破坏,局部出现体积较小的瘤细胞高倍镜:肿瘤细胞体积较小,一部分如淋巴细胞大小,核圆形,染色较深,胞浆小.一部分呈短梭型,核深染,一端较细,一端较粗,呈葵花籽样,另一部分体积较大,形状不规则.诊断要点:肺组织见浸润性生长的恶性肿瘤细胞,瘤细胞体积小呈巢状排列,部分呈燕麦状39.慢性萎缩性胃炎低倍镜:粘膜萎缩变薄,腺体变小,可有囊性扩,数目减少高倍镜:粘膜上皮有明显的上皮化生,固有层间质有慢性炎细胞浸润诊断要点:40.慢性胃溃疡低倍镜:两侧为正常胃组织,中间为溃疡部,凹陷缺损病灶深达肌层高倍镜:从上到下可见四层结构渗出层:中心粒细胞和纤维素渗出坏死层:红染无结构的坏死物质肉芽组织层:幼稚的纤维结缔组织,成纤维细胞,毛细血管较多,少许炎细胞浸润瘢痕组织层:由纤维结缔组织组成,可发生玻璃样变41.亚急性重型肝炎???低倍镜:肝组织出现大片坏死,有坏死区和出血区高倍镜:肝索竭力,肝细胞溶解,呈现弥漫性的大片坏死,并有肝细胞结节状再生42.门脉性肝硬化低倍镜:正常肝小叶结构破坏,由大小不等,圆形或者椭圆形的假小叶组成,周边有较多的纤维组织,其中有淋巴细胞浸润和小胆管再生高倍镜:假小叶有以下特点,肝细胞排列紊乱,部分肝细胞变性坏死,可见肝细胞再生;中央静脉缺如,偏位或者有两个以上中央静脉,部分假小叶可见会管区43.肝细胞肝癌低倍镜:癌细胞排列成小梁状,类似肝细胞索,小梁间为血窦。
癌细胞染色较深高倍镜:癌细胞呈多边形,胞浆丰富,颗粒状,嗜酸性,核大深染,核浆比例增大.分化差者异型性明显,常有多核和巨核瘤巨细胞44.霍奇金淋巴瘤低倍镜:淋巴结正常结构破坏,被大量瘤细胞取代.瘤细胞成分多样化,可见多核巨细胞.高倍镜:瘤组织中有一种特殊的多核瘤巨细胞,体积较大,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胞浆丰富,嗜双色性或嗜酸性.核大,多见双核或多核,染色质沿核膜排列,使核膜增厚,核有一嗜酸性大核仁.核仁便捷光滑整齐,周围有一层空晕,成为r-s细胞,双核的rs细胞两核等大排列,都有大而红的核仁,称为镜影细胞.可见较多的嗜酸性粒细胞,浆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46.弥漫性毛细血管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低倍镜:病变弥漫累积及几乎所有的肾小球,肾小球细胞数目增多,肾小球体积增大,肾间质充血,有炎细胞浸润高倍镜:肾小球血管皮细胞核系膜细胞增生,少量中心粒细胞浸润,毛细血管官腔狭窄闭塞,很少见红细胞,呈贫血状态.肾小管尤其是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肿胀,颗粒变性,部分肾小管可见蛋白及白细胞管型.肾间质毛细血管扩充血及炎细胞浸润.47.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低倍镜:多数肾小球可见到新月体和环状体形成.高倍镜:肾小球囊壁层上皮细胞增生成多层,如新月状,重者包绕整个血管从,构成环状体.部分肾小球毛细血管丛因受新月体压迫儿纤维化或玻璃样变,所属肾小管也萎缩,部分肾小球代偿性肥大,所属肾小管也扩大.间质纤维增生伴有淋巴细胞浸润.48.慢性肾小球肾炎低倍镜:病变弥散,肾小球数目减少,部分肾小球纤维化,玻璃样变.肾小球相对集中,部分代偿性肥大,扩.间质广泛的结缔组织增生.高倍镜:受累肾小球萎缩,纤维化或玻璃样变,相应肾小管也萎缩,纤维化或消失.周围肾小球体积增大,肾小管扩,可见各种管型.肾间质大量纤维结缔组织增生伴淋巴细胞浸润,间质细小动脉管壁增厚,玻璃样变性,官腔狭窄.诊断要点大量肾小球纤维化或玻璃样变,所属肾小管萎缩消失,存留肾单位代偿性肥大,肾小球集中现象.49.急性肾盂肾炎低倍镜:肾组织中片状分布的炎性病灶,肾盂粘膜充血水肿.有炎细胞浸润.高倍镜:部分肾小球和肾小管坏死,为中心粒细胞或脓细胞所替代.有些肾小管管腔有大量脓细胞和坏死的组织碎片及细菌菌落.肾间质充血,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50.慢性肾盂肾炎51.肾透明细胞癌低倍镜:癌细胞呈实性团块状,条索状,腺管状或乳头状.间质少,血管丰富.高倍镜:透明细胞体积较大,呈多角形,轮廓清楚,胞浆透明清亮,细胞核小,深染,位于细胞中央或边缘.53.葡萄胎低倍镜:胎盘绒毛肿大,绒毛间质高度水肿,并形成水泡高倍镜:绒毛间质高度水肿,间质血管减少或消失.绒毛表面细胞滋养层细胞核合体滋养层细胞增生活跃,有的形成团块.合体细胞胞浆红染,54.绒毛膜癌低倍镜:癌细胞由两种细胞组成,无绒毛,无间质,无血管,侵入子宫平滑肌层,伴有出血坏死和炎细胞浸润高倍镜:一种癌细胞与细胞滋养层细胞相似,细胞界限清楚,胞浆丰富而淡染,核大而圆,核膜增厚,核空泡状.另一种癌细胞与合体滋养层细胞相似,体积大,形态不规则,胞浆丰富红染,核长椭圆形.两种癌细胞多少不等,彼此紧密镶嵌,组成部规则的团块状或条索状.55.子宫颈原位癌低倍镜:子宫颈上皮全层不典型增生与癌变,基底膜完整,间质无浸润高倍镜:增生上皮异型性明显,核浆比例失常,核大小不等.核分裂像增多,裂像.细胞排列紊乱,极性消失56.卵巢粘液性囊腺瘤低倍镜:上皮为单层高柱状粘液上皮,胞浆含清亮粘液,核位于基底部,大小形态比较一致,染色质纤细,无明显核仁,无核分裂像,间质为纤维结缔组织.高倍镜:57.卵巢浆液性囊腺瘤低倍镜:肿瘤形成囊腔,囊壁为乳头状增生,囊腔和乳头间质均由含血管的纤维结缔组织构成高倍镜:乳头表面为单层柱状上皮或立方上皮,核大多位于中央,染色质纤细,核仁缺损不明显,58.单纯性甲状腺肿低倍镜:滤泡上皮增生肥大,呈立方上皮或柱状,间质充血,上皮细胞受压扁平.滤泡增生,大部分滤泡可显著扩大,积多量浓厚的胶质,滤泡大小有明显差异5960.甲状腺腺瘤低倍镜:瘤组织与正常甲状腺之间有包膜分隔,瘤组织与包膜外的甲状腺组织截然不同. 高倍镜:瘤组织由许多小滤泡构成,滤泡圆形,由单层小立方上皮围绕而成.61.甲状腺乳头状腺癌低倍镜:大部分为癌组织,一侧可见正常的甲状腺组织,两者间有不完整的纤维间隔存在.高倍镜:癌组织围绕纤维血管中心轴呈乳头状排列.乳头分支较复杂,有三级以上分支.癌细胞矮柱状或立方状,染色质少,透明或毛玻璃样,无核仁,间质中常有啥立体出现.包膜及血管亦被上述癌组织62.肺结核低倍镜:肺组织可见多个结核结节,中央部为干酪样坏死.高倍镜:干酪样坏死灶周围可见放射状排列的类上皮细胞核朗格汉斯巨细胞,外周有大量成纤维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