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与气动技术实训指导书

合集下载

液压与气动实验室实验指导书(5)

液压与气动实验室实验指导书(5)
7
实 验 次 数
设定参数
p
待测参数 q
( L / min)
P 电
(kW )
计算结果 n (r/min)
(MPa)
η pv
η pm
ηp
Pi
( kW )
Po
( kW )
五、实验结果分析及思考题 1、根据测试数据和计算数据,在实验报告中画出以下特征曲线。 1) p —q 曲线; 3) p —η 总 曲线; 2) p —η pv 曲线; 4) p — Pi 曲线。
1、液压系统原理图如图 1-1 所示。
图 1-1 液阻特性实验液压系统原理图 1-电动机 2-液压泵 3-溢流阀 4-节流阀1 5、8、9-压力表 7-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 10-流量传感器 11-节流阀 212-温度计
2、实验步骤 (1)薄壁小孔液阻特性实验
2
1)启动计算机,进入薄壁小孔液阻特性实验; 2)按油路图将被测试件薄壁小孔及控制件接好,启动电机,,全松溢流阀 3,按下 供压按钮,关闭节流阀 4,调节溢流阀 3 至系统工作压力 6.3MPa; 3)调节节流阀 4,使泵出口压力表显示值 6 MPa (由被测元件液阻特性决定); 4)以自己的学号填写【测试数据文件】名和【实验报告 HTML 文件存储】名; 5)在【实验项目选择】栏内选择【测试数据】 ,在【测试数据操作】栏内的编辑 框内,填写【测试次数】 ,点击【实验项目选择】栏内【项目运行】 ,全松节流阀 11,观 察显示区流量(L/min)最大值。 6)调节节流阀 11,同时观察显示区流量(L/min)值,使其在流量测量点最小值附 近; 7)在【测试数据操作】栏内点击【数据记录】键,测试数据记录在【实验数据表】 中; 8)调节节流阀 11,同时观察显示区流量(L/min)值,使其在下一个流量测量点附 近,重复操作 6) ,直至测试完成。 9)在【实验项目选择】栏内选择【实验结果表显示】 ,点击【实验项目选择】栏 内【项目运行】 。 10)在【实验项目选择】栏内选择【实验曲线显示】 ,点击【实验项目选择】栏内 【项目运行】 。 11)在【实验项目选择】栏内选择【输出实验报告(HTML 格式) 】 ,点击【实验 项目选择】栏内【项目运行】 。 12)拷贝计算机中实验记录文件。 2)细长小孔液阻特性实验 1)启动计算机,进入细长小孔液阻特性实验; 2)按油路图将被测试件细长小孔及控制件接好,启动电机,,全松溢流阀 3,按下 供压按钮,关闭节流阀 4,调节溢流阀 3 至系统工作压力 6.3MPa; 3)调节节流阀 4,使泵出口压力表显示值 6 MPa (由被测元件液阻特性决定); 4)以自己的学号填写【测试数据文件】名和【实验报告 HTML 文件存储】名; 5)在【实验项目选择】栏内选择【测试数据】 ,在【测试数据操作】栏内的编辑 框内,填写【测试次数】 ,点击【实验项目选择】栏内【项目运行】 ,全松节流阀 11,观 察显示区流量(L/min)最大值。 6)调节节流阀 11,同时观察显示区流量(L/min)值,使其在流量测量点最小值附 近; 7)在【测试数据操作】栏内点击【数据记录】键,测试数据记录在【实验数据表】 中; 8)调节节流阀 11,同时观察显示区流量(L/min)值,使其在下一个流量测量点附 近,重复操作 6) ,直至测试完成。 9)在【实验项目选择】栏内选择【实验结果表显示】 ,点击【实验项目选择】栏 内【项目运行】 。 10)在【实验项目选择】栏内选择【实验曲线显示】 ,点击【实验项目选择】栏内 【项目运行】 。 11)在【实验项目选择】栏内选择【输出实验报告(HTML 格式) 】 ,点击【实验 项目选择】栏内【项目运行】 。 12)拷贝计算机中实验记录文件。

液压与气动实验指导书

液压与气动实验指导书

河南工业大学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指导书目录实验一液阻特性实验 (1)实验二液压泵性能测试实验 (5)实验三溢流阀静态特性实验 (9)实验四节流调速回路性能测试实验 (13)实验五气动程序控制回路设计与调试 (17)实验一 液阻特性实验(必修,综合性)一、实验目的1、通过对标准型小孔液流阻力的实验,定量地研究孔口的流量—压力特性,计算出与液阻特性有关的指数ϕ,从而对孔口的液阻特性有比较深入的理解;2、通过测量油液流过标准型细长孔的压力损失,深入了解小孔的节流作用,并分析在实验条件下的压力损失数值的大小,从而建立一种定量的概念;3、掌握测试液阻特性的原理及方法。

二、实验内容及方案液压传动的主要理论基础是流体力学。

油液在系统中流动时,因摩擦和各种不同形式的液流阻力,将引起压力损失,它关系到确定系统的供油压力、允许流速、组件、辅助装置和管道的布局等,对提高效率和避免温升过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另一方面,在液压传动中常会遇到油液流经小孔和缝隙的情况,而它们的流量计算公式是建立节流调速和伺服系统等工作原理的基础,同时也是对液压组件和相对运动表面进行泄漏估算和分析的基础。

本实验装置可完成细长孔(Φ1.2mm ,l =6mm )的压力-流量特性实验。

在液压系统中,油液流经液阻时,流量Q 与压力损失P ∆的关系可以用通用表达式表示为:ϕp KA Q T ∆= (1.1)K ——节流系数;T A ——节流口通流面积;p ∆——节流口前后压差;ϕ——与液阻特性有关的指数。

令T KA R=1, 则 ϕp RQ ∆=1 (1.2)式中,R ——液阻;与孔口尺寸、几何形状、油液性质和流态有关,在几何尺寸、油液性质、流态不变时,视为定值。

式1.2可以表示为函数关系:)(P f Q ∆=,在函数图像中为一条曲线,为了求出指数ϕ,对上式的两边取对数得:P R Q ∆+=-lg lg lg 1ϕ (1.3)对于一定的液阻,上式为一直线,直线的斜率为ϕ。

液压与气动技术实训指导书(天煌)

液压与气动技术实训指导书(天煌)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校本教材液压与气动技术实训指导书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系合编浙江天煌教仪有限公司实验一液压传动基础实验液压传动是机械能转化为压力能,再由压力能转化为机械能而做功的能量转换传动机构。

油泵产生的压力大小,取决于负载的大小,而执行元件液压缸按工作需要通过控制元件的调节提供不同的压力、速度及方向,理解液压传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基本概念,是学习本课程的关健。

本实验通过液压缸的往复运动,了解压力控制、速度控制和方向控制的相关控制阀的作用及进一步理解液压传动基本工作原理和基本概念。

本实验教师可以边演示、边讲解、边提出问题;也可以使学生自行完成实验:并观察现象、记录数据,解答问题。

一、实验目的:通过教师边实验演示、边讲解,边提出问题,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掌握液压实验的基本操作,了解各种液压控制元件及在系统中的作用。

理解液压传动基本工作原理和基本概念,也可以在学生充分阅读理解实验指导书的基础上完成本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回答指导书所列出的思考题。

二、实验装置:图1为液压基础实验系统图。

按图1所示用带快速接头体的软管分别连接各模块组成实验用的液压系统图。

液压基础实验系统的组成:液压元件:油缸一只,7:单向调速阀(2FRM5)一只,8:单向节流阀(DRVP8)一只,1、2:先导式溢流阀(DB10)两只,4:直动式溢流阀(DBDH6P)一只,5:减压阀(DR6DP)一只,6: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4WE6E)一只,3、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3WE6A)一只,油泵(VP8)一只;辅助元件:压力表两只、四通接头一只、三通接头三只、软管20支、流量计一台。

图1注意:接好液压回路之后,再重新检查各快速接头的连接部分是否连接可靠,最后请老师确认无误后,方可启动。

三、实验步骤:1、读通图1的液压系统,了解各液压元件的名称、熟悉液压职能符号及各液压元件在系统中的作用。

2、压力控制:1)、溢流阀遥控口卸荷,减压阀出口暂不接油箱,Z1不带电,开泵P1压力指示很小(主要是管路的阻力),并且不可调节,何故?2)、溢流阀调压,Z1得电,开启泵P1 指示值随阀1的调节而变化。

《液压传动与气动》实验指导书(简化版)

《液压传动与气动》实验指导书(简化版)

《液压传动与⽓动》实验指导书(简化版)(1)了解叶⽚泵、齿轮和柱塞泵的构造(2)了解三种泵的⼯作原理(3)了解三种泵的配流机构(4)了解三种泵的结构及性能特点(5)了解多作内曲线马达的⼯作原理及性能特点2.实验内容:(1)正确折装、齿轮泵、叶⽚泵、柱塞泵。

(2)认真观察分析零件的结构、主体各部分的作⽤。

(3)认真观察分析多作⽤内曲线马达的结构,弄清各部分的作⽤。

3.主要实验仪器设备(1)齿轮泵、叶⽚泵、轴柱塞泵、内曲线马达。

(2)搬⼿、内六⾓搬⼿、螺丝⼑等。

4、实验报告通过对叶⽚泵、齿轮和柱塞泵的拆装,学⽣⾃⾏分析以下问题齿轮泵:√(1)组成齿轮泵的各个密封⼯作空间指的是哪⼀部分 ? 它们是由哪⼏个零件的表⾯组成的 ?(2)齿轮泵的密封⼯作空间有多少个〈设齿数为 Z 〉 ?(3)油液从吸油腔流⾄压油腔的油路途径是怎样的 ?√(4)齿轮泵有没有特殊的配油装置 ? 它是如何完成进、排油的分配的 ?(5)外啃合齿轮泵中存在⼏个可能产⽣泄漏的部位 ? 哪个部分泄漏量较⼤ ? 泄漏对泵的性能有何影响 ? 就你所知 , 为减少泄漏 , 在设计和制造时应采取哪些措施 , 以保持端⾯间隙⽽减少泄漏 ?(6)如图 14, 齿轮两端⾯上的锐槽 b 为何能减⼩两端盖上的螺钉拉⼒ ?(7)* 齿轮泵采⽤什么措施来减⼩齿轮轴承上承受的径向液压⼒ ?C B-B 型齿轮泵的进、出油⼝为何⼤⼩不同 ?√(8)齿轮泵的困油是如何产⽣的 ? 困油现象会产⽣什么后果 ? 如何减少或消除困油现象?叶⽚泵:√1、何谓双作⽤叶⽚泵 ? 双作⽤叶⽚泵的⼯作原理是什么 ?2、密封⼯作空间是由哪⼏个另件的表⾯组成的 ? 密封⼯作空间共有⼏个 ?3、定⼦的内圆表⾯由哪⼏种曲终组成 ? ⽤这⼏种曲线组成的内表⾯有何特点 ?4、转⼦上有多少个叶⽚槽 ? 叶⽚与叶⽚槽的配合间隙有多⼤ ?√5、配流盘除开有通油窗⼝外 , 还开有与压油腔相通的环形槽c, 试分析环形槽 C 的作⽤。

液压与气动技术实训指导书-图文

液压与气动技术实训指导书-图文

液压与气动技术实训指导书-图文实训教学不仅能帮助加深理解液压与气压传动中的基本概念,巩固理论知识,其重要意义还在于引导学生在实训的过程中,学到基本的理论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液压与气动技术中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实训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液压元件拆装实训。

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元件的拆装实训,使学生对学过的主要元件外观、内部结构,主要零件的形状、材料及其之间的配合要求等方面获得感性认识,从而加深对其工作原理的理解,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机械拆装的基本常识,了解液压元件维修的一般方法,锻炼机械维修方面的技能,以便在将来实际工作中设计和使用液压系统时,能正确选用和维修液压元件。

二是液压与气动回路、系统实训。

教学的目的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对研究对象(如某一理论、元件、系统等)的实训操作,启发与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训方案,在指导教师指导下通过分析、讨论与审核后,以小组为单位,独立完成实训。

在此以THPYQ-1实验台为例,介绍几种常用实训的原理、方法、步骤与数据的处理方法。

一、液压元件拆装实训1.拆装注意事项①如果有拆装流程示意图,参考示意图进行拆与装;②拆装时请记录元件及解体零件的拆卸顺序和方向;③拆卸下来的零件,尤其泵体内的零件,要做到不落地、不划伤、不锈蚀等;④拆装个别零件需要专用工具。

如拆轴承需要用轴承起子,拆卡环需要用内卡钳等;⑤在需要敲打某一零件时,请用铜棒,切忌用铁或钢棒;⑥拆卸(或安装)一组螺钉时,用力要均匀;⑦安装前要给元件去毛刺,用煤油清洗然后晾干,切忌用棉纱擦干;⑧检查密封有无老化现象,如果有,请更换新的;⑨安装时不要将零件装反,注意零件的安装位置。

有些零件有定位槽孔,一定要对准;⑩安装完毕,检查现场有无漏装元件。

2.实训用工具及材料钳工台虎钳、内六角扳手、活口扳手、螺丝刀、涨圈钳、游标卡尺、钢板尺、润滑油、化纤布料、各类液压泵、液压阀及其它液压元件等。

(一)液压泵拆装实训1.实训目的通过对各种液压泵进行拆装,使学生对各种液压泵的结构有深入了解,并能依据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定律来分析总结容积式泵的特性,掌握各种液压泵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使用性能等。

液压与气动技术实验指导书(2012)_6240_1237_20120224114151

液压与气动技术实验指导书(2012)_6240_1237_20120224114151

«液压与气动技术»实验指导书北京交通大学机电学院测控实验室2012年3月实验一液压泵和马达的拆装实验 1 实验二阀的拆装7 实验三A液压系统性能实验(0014实验台)10(一) 增速回路10(二)液压系统节流调速实验12 实验三B 液压系统性能实验(003B实验台)14(一) 液压泵性能实验14(二)节流调速回路性能实验15附图:003B实验台液压系统图17 实验四气动机械组装与测试18 实验五气动机械手顺序控制实验20一、实验教学的目的液压与气动技术是一门技术课,它以流体力学等课程为理论基础,而一旦应用于工程实际中去,必须有实验作保证。

所以学习这门课不但要搞懂课堂上所讲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在实验教学中进一步加深理解基本概念,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纪律1、预习实验报告,作好理论基础准备,否则不得参加实验。

2、严肃、认真、细心,熟悉油路、气路情况后再动手。

油泵必须无载启动。

3、压力须缓慢上升,不得用力太猛,以免引起冲击、振动,损坏元件,泵压不得任意调高(压力63Kgf/cm2)。

4、在工作过程中,不允许随意转换选择工作开关,以免发生意外。

014实验台的侧面板输入与输出不能插错,以免引起误动作或短路直流电源。

5、在实验中注意安全,室内严禁烟火。

与本实验无关的一切设备,不要乱摸,不准擅自启动。

6、如有违反上述纪律,经劝告仍不改者,指导教师有权取消其实验资格。

实验一液压泵和马达的拆装实验一、CB型齿轮泵复习、回忆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及吸压油口的确定方法,拆开CB型齿轮泵,认真观察其结构,搞懂下列问题:1.CB泵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吸压油口的特点;2.图中a、b槽各起什么作用?3.为什么被动齿轮的轴做成空心的?端盖上的孔起什么作用?c孔若被堵死会有何问题?4.CB泵是否有减小单向不平衡力的措施?5.CB泵的额定压力为25Kg/cm2,为何不能再提高?6.观察困油卸荷槽的作用,注意泵内主要泄漏部位;7.正确组装CB泵,注意切勿丢失零件;8.简述CB泵的优缺点。

液压与气动技术实训指导书

液压与气动技术实训指导书

液压与气动技术实训指导书2009年11月目录液压、气动实训操作规程 (I)项目一液压、气动工作原理与实训装置 (1)任务1、了解液压、气动实训台概况 (1)实训设备一 THYYC-2型微机控制液压传动综合实训装置(天煌公司) (1)实训设备二THYQD-1型气动与PLC实训装置(天煌公司) (7)实训设备三YZ-03 电液比例液压实训台(巨林公司) (9)一、装置概况 (9)二、系统主要参数 (10)三、实训台组成部分 (10)(一)实训工作台 (10)(二)液压泵站(注:可根据实际需求提供各种类型的液压泵站) (11)(三)常用液压元件 (11)(四)测试用传感变送器 (12)(五)电气测控制单元 (12)实训设备四QDA-1型气动PLC控制综合教学实训装置(巨林公司) (12)任务2、了解液压系统基本构成与调节(演示) (14)液压系统演示性实训 (14)行程阀控制气缸连续往返气控回路实训 (15)项目二液压、气动元件拆装 (16)项目三液压传动基本回路实训 (19)任务一压力控制回路 (19)任务二速度控制回路 (21)任务三方向控制回路 (25)任务四多缸动作回路 (26)项目四液压电气系统综合实训 (27)任务1 继电器控制的液压传动回路 (27)任务2 PLC控制的液压系统 (28)项目五气动基本回路实训 (30)任务1 压力控制回路 (30)任务2、速度控制回路 (31)任务3、方向控制回路 (36)常用气动回路 (42)一、选用的常用气动回路 (42)项目六:气动系统综合实训 (45)任务1 继电器控制的气动回路 (45)实训一电车、汽车自动开门装置 (45)实训二、鼓风炉加料装置 (46)实训三、气缸给进(快进→慢进→快退)系统 (47)实训四、双缸动作回路 (48)任务2 PLC控制的气动系统 (49)实训一模拟钻床上占孔动作 (49)实训二雨伞试训机 (51)选做项目:气动实用系统实训 (53)附录 (56)液压、气动实训操作规程1.学生做实训之前一定要了解本实训系统的操作规程,在实训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切勿盲目进行实训。

液压与气动技术实训指导书

液压与气动技术实训指导书

液压与气动技术实训指导书实训教学不仅能帮助加深理解液压与气压传动中的基本概念,巩固理论知识,其重要意义还在于引导学生在实训的过程中,学到基本的理论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液压与气动技术中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实训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液压元件拆装实训。

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元件的拆装实训,使学生对学过的主要元件外观、内部结构,主要零件的形状、材料及其之间的配合要求等方面获得感性认识,从而加深对其工作原理的理解,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机械拆装的基本常识,了解液压元件维修的一般方法,锻炼机械维修方面的技能,以便在将来实际工作中设计和使用液压系统时,能正确选用和维修液压元件。

二是液压与气动回路、系统实训。

教学的目的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对研究对象(如某一理论、元件、系统等)的实训操作,启发与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训方案,在指导教师指导下通过分析、讨论与审核后,以小组为单位,独立完成实训。

在此以THPYQ-1实验台为例,介绍几种常用实训的原理、方法、步骤与数据的处理方法。

一、液压元件拆装实训1. 拆装注意事项①如果有拆装流程示意图,参考示意图进行拆与装;②拆装时请记录元件及解体零件的拆卸顺序和方向;③拆卸下来的零件,尤其泵体内的零件,要做到不落地、不划伤、不锈蚀等;④拆装个别零件需要专用工具。

如拆轴承需要用轴承起子,拆卡环需要用内卡钳等;⑤在需要敲打某一零件时,请用铜棒,切忌用铁或钢棒;⑥拆卸(或安装)一组螺钉时,用力要均匀;⑦安装前要给元件去毛刺,用煤油清洗然后晾干,切忌用棉纱擦干;⑧检查密封有无老化现象,如果有,请更换新的;⑨安装时不要将零件装反,注意零件的安装位置。

有些零件有定位槽孔,一定要对准;⑩安装完毕,检查现场有无漏装元件。

2. 实训用工具及材料钳工台虎钳、内六角扳手、活口扳手、螺丝刀、涨圈钳、游标卡尺、钢板尺、润滑油、化纤布料、各类液压泵、液压阀及其它液压元件等。

(一)液压泵拆装实训1. 实训目的通过对各种液压泵进行拆装,使学生对各种液压泵的结构有深入了解,并能依据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定律来分析总结容积式泵的特性,掌握各种液压泵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使用性能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校本教材液压与气动技术实训指导书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系合编浙江天煌教仪有限公司实验一液压传动基础实验液压传动是机械能转化为压力能,再由压力能转化为机械能而做功的能量转换传动机构。

油泵产生的压力大小,取决于负载的大小,而执行元件液压缸按工作需要通过控制元件的调节提供不同的压力、速度及方向,理解液压传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基本概念,是学习本课程的关健。

本实验通过液压缸的往复运动,了解压力控制、速度控制和方向控制的相关控制阀的作用及进一步理解液压传动基本工作原理和基本概念。

本实验教师可以边演示、边讲解、边提出问题;也可以使学生自行完成实验:并观察现象、记录数据,解答问题。

一、实验目的:通过教师边实验演示、边讲解,边提出问题,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掌握液压实验的基本操作,了解各种液压控制元件及在系统中的作用。

理解液压传动基本工作原理和基本概念,也可以在学生充分阅读理解实验指导书的基础上完成本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回答指导书所列出的思考题。

二、实验装置:图1为液压基础实验系统图。

按图1所示用带快速接头体的软管分别连接各模块组成实验用的液压系统图。

液压基础实验系统的组成:液压元件:油缸一只,7:单向调速阀(2FRM5)一只,8:单向节流阀(DRVP8)一只,1、2:先导式溢流阀(DB10)两只,4:直动式溢流阀(DBDH6P)一只,5:减压阀(DR6DP)一只,6: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4WE6E)一只,3、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3WE6A)一只,油泵(VP8)一只;辅助元件:压力表两只、四通接头一只、三通接头三只、软管20支、流量计一台。

图1注意:接好液压回路之后,再重新检查各快速接头的连接部分是否连接可靠,最后请老师确认无误后,方可启动。

三、实验步骤:1、读通图1的液压系统,了解各液压元件的名称、熟悉液压职能符号及各液压元件在系统中的作用。

2、压力控制:1)、溢流阀遥控口卸荷,减压阀出口暂不接油箱,Z1不带电,开泵P1压力指示很小(主要是管路的阻力),并且不可调节,何故2)、溢流阀调压,Z1得电,开启泵P1 指示值随阀1的调节而变化。

3)、远程调压,旋紧阀4、阀2,调节阀1为5 MPa,在调节阀2为4 MPa,在松开阀4,P1下降,旋紧阀4,P1上升,但不超过4MPa(Z1得电)。

4)、限压(过载保护) ,调节阀1为5 MPa,调节阀2(旋紧阀4),P1值随之变化,但不超过5 MPa(Z1得电)。

5)、减压,调节阀1为5 MPa,调节减压阀5使P5相应变化,最后调P5为4 MPa,然后用带快速接头的软管使减压阀出口回油箱,开启泵后P1、P5均无压力,何故拆掉软管P1=5 MPa,P5=4 MPa 。

上述压力控制实验结果记录与表1,进一步分析,理解压力控制出现的现象、结果。

表1压力控制全开调速阀7,节流阀8,Z2得电,缸的活塞杆向右运动,Z3得电,活塞杆向左退回,说明换向阀可以控制油缸的运动方向(P1=5MPa )。

请记录:活塞杆向右运动时P1=---------MPa ,活塞杆向左运动时P1=---------MPa 。

为什么活塞到底后P1=---------MPa 。

4、速度控制:(P1=5MPa ) 进油节流: 1)、全松阀8,调节阀7的不同开度,记录相应活塞杆向右运动速度(V=4)(22d D Q-π),流量计流量由数显表显示,油缸D=40mm,d=25mm ,油缸行程=200mm2)、在阀7某个开度时,调节阀8的不同开度,记录活塞杆向右运动相应的运动速度(阀8模拟负载)。

回油节流:全开阀7,调节阀8不同开度记录活塞杆相应的运动速度。

上述二种调速方式请注意活塞杆运动时和到底后的P1值。

活塞杆向右运动速度和P1值分别填与表二v ,S=200mm 说明:如果流量计读数不稳定,可用秒表测油缸右行到底的时间,t s五、思考题1、溢流阀1和2的工作原理,液压泵的工作压力由什么决定2、减压阀5的工作原理3、溢流阀遥控口调压的工作原理,当溢流阀1压力调定为5MPa,调节溢流阀4,P1值为什么会变化,当拧紧阀4系统压力为什么不超过5 MPa4、方向阀在液压系统中的作用。

5、节流阀在液压系统中的作用,改变节流阀的开度,为什么能引起液压缸运动速度变化6、调速阀7处于某开度,改变阀8的开度(模拟负载),活塞杆右行速度为什么变化很小7、为什么减压阀5出口B5通油箱时P1、P5没有压力,而B5封闭时系统能正常工作。

实验二叶片泵性能实验一概述:液压泵为液压系统的动力元件,使电机产生的机械能转换为油泵输出压力能,随着泵输出压力的增加,泵的内泄漏增多,使泵实际输出流量减小。

二、实验目的1.测量叶片泵的流量—压力特性,确定泵的容积效率总效率2.撑握泵性能测试的方法三、实验装置用带有快速接体的液压软管根据图2连接完成液压系统,用专用的实验导线,按电气控制图连好电气部分电路,泵大流量时用流量计测得,小流量时用量杯测得。

注意:接好的液压回路之后,再重新检查各快速接头的连接部分是否连接可靠,最后请老师确认无误后,方可启动。

图2(油路部分)图2(电气控制)四、实验步骤:1、旋紧节流阀2,调阀1,使P1的出口压力为5MPa2、流量由数显流量表读出,小流量时用量杯测得,功率P由数显功率表显示。

3、逐点旋紧节流阀2,分别记录P、q、P。

五、数据处理1、将测得不同压力р时泵的流量q和电机的功率P,填入数据表格,并绘出P-q特性曲线2、理论流量q0(压力为零时的流量)实际流量q(流量计测得)容积效率ηv=q/q0输入功率P1=P表*η电机输出功率P2=Pq/60 式中P:单位为MPa q:单位为L/min P2:单位为KW P表:单位为KW (功率表显示) η电机=~泵的总效率ηb=P2/P1六、测试数据表七、实验结果作出P-q P-P1 P-ηv P-ηb特性曲线实验三小孔压力——流量特性实验一概述:液压流体力学基础的基本知识,为分析、设计以至使用液压传动系统,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

小孔压力——流量特性,是流体运动的重要概念之一。

L ∕d ≥4 为细长孔 Q =(Лd 4△P )∕(128ηL )L ∕d ≤ 为薄壁小孔 ∆P =ρ2CA Q C=~本实验装置可完成细长孔(Φ1.2mm L=6mm )的压力-流量特性实验。

细长孔在层孔围内,其压力——流量特性应为线性关系。

二、实验目的1、学会小孔压力——流量特性的实验方法2、实测小孔压力——流量特性和理论推导值作比较。

三、实验装置用带有快速接头的液压软管,根据图3组成液压回路注意:接好的液压回路之后,再重新检查各快速接头的连接部分是否连接可靠,最后请老师确认无误后,方可启动。

图3(油路部分)图3(电气控制部分)回路中P1为泵的出口压力,P3为小孔前的压力,通过调节节流阀改变小孔的流量,大流量时用流量计测得,小流量时用量杯测得,用容积法算得单位时间里通过小孔的流量。

四、实验步骤1、旋紧节流阀,调溢流阀(带溢流阀泵源),使得P1的出口压力为5Mpa Z1得电,关紧量杯的放油口。

2、全松节流阀,Z1不得电,3、测得通过小孔的流量,同时读小孔前的压力差P34、通过调节流阀的开口量,从小到大逐点记录于表格内五、实验数据及结果12345678 P3(MPa)V(L)T(s)Q(l/min)六、绘制实验曲线实验四溢流阀特性实验一、概述溢流阀是液压系统的控制元件部分中应用最广的液压元件,基本工作原理为液压力与弹簧力平衡,调节弹簧的压缩量就能得到相应的输出压力值;实验内容为溢流阀调压范围,卸荷压力测定,溢流阀启闭特性。

二、实验内容1、溢流阀的调压范围,卸荷压力,内泄漏量2、溢流阀的启闭特性(图4)图4三、实验装置用带有快速接头的液压软管,根据图5组成液压回路注意:接好的液压回路之后,再重新检查各快速接头的连接部分是否连接可靠,最后请老师确认无误后,方可启动。

图5(油路部分)图5(电气控制部分)四、实验步骤1、旋紧溢流阀2,调溢流阀1,使得P的出口压力为5MPa 。

2、调压范围,松开被试溢流阀2,使之卸荷。

再将溢流阀2最低压力慢慢调至调定压力5MPa,确定压力调节范围。

(Z2、Z1均失电)3、卸荷压力,电磁阀3得电使被试溢流阀2卸荷,测得该阀进出口压P1(出口压力不计)4、内泄漏,旋紧溢流阀2,调溢流阀1,使P1的出口压力5MPa ,电磁阀4得电,用量杯测得被试溢流阀回油口泄漏流量5、启闭特性,旋紧溢流阀1,逐渐调紧被试阀2,使P1=4MPa,锁定阀2的调节手柄,放松阀1使系统卸荷,调阀1缓慢加压。

逐点记录P1和流量q,直到调定压力(4MPa)。

然后调溢流阀1,逐点降压逐点记录P5、q(溢流阀1逐点加压,降压时不允许来回微调)注意:输入量杯流量过多时,及时使Z2失电,以免油溢出量杯,大流量时用流量计测得。

五、数据记录及实验结果1、被试阀的调压范围:MPa 卸荷压力:MPa内泄漏量:L/min序号1234567891011121314 P1(MPa)V(L)T(S)Q(L/min)3、按实验规范,溢流阀额定流量Q H的1%所对应的压力为溢流阀的开启压力或闭合压力,开启压力/额定压力=开启率。

闭合压力/额定压力=闭合率则被试阀:开启压力MPa闭合压力MPa开启率= %闭合率= %4、说明:实验用的被测试溢流阀其额定P、Q参数和测试选用的P、Q不同,故测试结果不代表该阀的性能,而是撑握测试方法。

实验五调速阀特性实验一、实验目的调速阀为定差减压阀和节流阀的组合,该阀调节流量时,基本不受负载的影响,阀输出流量基本稳定。

1、旋转调速阀调节手轮,可调节阀的输出流量(顺时针阀口开大),可测阀的调节范围。

2、调速阀进出口压力变化对输出流量有一定影响,可测P——Q 变化特性。

二、实验装置用带有快速接头的液压软管,根据图6组成液压回路注意:接好的液压回路之后,再重新检查各快速接头的连接部分是否连接可靠,最后请老师确认无误后,方可启动。

图6(油路部分)图6(电气控制部分)三、实验步骤1、流量调节范围1)、电磁换向阀3的Z1失电,旋紧单向调速阀2,调溢流阀1,使得P的出口压力为4MPa 关紧量杯的放油口。

2)、电磁换向阀Z1得电,旋松单向调速阀使之输出流量,通过逐步调节单向调速阀2,由量杯测得输出流量,大流量用流量计测得。

(Z1失电)3)、单向调速阀3的调节手轮从全松----全紧-----全松连续转三次在单向调速阀小流量和大流量时分别测得相应流量。

2、进口压力——输出流量测试在单向调速阀小流量和大流量时,分别调溢流阀1,从低压到高压并测单向调速阀的进口压力P1,相应的输出流量逐点记录于表1,表21123456P1(MPa)V(L)T(s)Q (l/min)1123456 P1(MPa)V(L)T(s)Q (l/min)四、绘制试验曲线实验六换向阀特性一、实验目的换向阀是以一定的形式完成油路的通断,达到换向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