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商学院各级各类科研机构一览表
武汉各研究所概况---精品模板

武汉各研究所概况又到求职之际,看到很多学弟学妹在询问武汉研究所的情况。
作为一个过来人,给大家介绍一下自己所了解的东西,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武汉研究所主要是中船重工底下的6个研究所,包括701,719,712,722,717,709.还有就是航天科工下面的三江航天设计所,现在三江航天已改名为航天科工第九研究院.下面分别介绍一下:701所:总体所,主攻舰船设计。
招收专业方向齐全.作为总体所,平均待遇要高于其他装备所。
但是对于个人发展来说,弱电类(如计算机,电信,电子)等专业学生进去不是特别合适。
建议船舶,机械,电力,控制等专业的同学去。
719所:总体所,主攻潜艇设计。
和701一样,待遇较好,招收专业多.对于专业上仍然是弱电不太合适。
712所:电机所,研究电机。
过去不匝地,近几年随着任务增多,待遇有大幅提高.如果是电机等强电专业的同学,建议去这里。
722所:通信所,研究天线。
待遇与712差不多,也是近几年发展很快。
比较适合微波,电磁场等通信专业的同学.717所:光电所,研究光电设备。
待遇比712,722略好。
目前参与国家光电实验室建设,发展前途很大。
这里当然和光电,电子,通信,计算机等弱电专业比较对口。
709所:计算所,研究计算机。
老牌计算所,名气较大,近几年由于行业竞争激烈,地位有所下降。
待遇上和717差不多。
比较适合计算机,电信,控制等专业的同学.三江航天设计所:总体所,主攻导弹设计.招收专业方向齐全.平均待遇应该比中船的几个设备所要高,但是与701,719比可能略差一些。
设计所招人比较倾向国防科工委的高校。
总而言之,找研究所最好是找专业对口的,不要一味冲着待遇去.因为来研究所,首先就意味着奉献,不是图舒服,图钱来的。
有人说,研究所工作轻松福利又好,这是不真实的。
研究所经常会加班,去外场实验。
只是说相对公司而言,工作压力会小一些。
另外专业对口,可以让个人较快做出成绩,对于个人发展来说空间就会大很多。
Opera PMS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以武汉商学院为例

Opera PMS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以武汉商学院为例鲁婉婷;徐松华【摘要】Opera PM S已广泛应用于高等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为培养具备信息化管理能力的酒店人才提供了平台.以武汉商学院为例,对Opera PM S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归纳分析了Opera PM S在武汉商学院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和突出问题,最后提出了Op-era PM S教学应用的优化措施.【期刊名称】《现代商贸工业》【年(卷),期】2018(000)013【总页数】2页(P160-161)【关键词】OperaPMS;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应用;武汉商学院【作者】鲁婉婷;徐松华【作者单位】武汉商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 ,湖北武汉430056;武汉商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 ,湖北武汉43005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4社会的信息化发展,要求酒店管理人才不仅要掌握酒店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具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酒店进行综合管理的能力。
Opera PMS作为国际通用的酒店前台操作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各大酒店集团和高等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中,为培养具备信息化管理能力的酒店人才提供了平台。
1 核心概念的界定1.1 Opera PMSOpera PMS是由Micros-Fidelio公司研发的一套物业管理系统,其全称是Opera Property Management System,简称为 Opera物业管理系统,它是Opera系统的核心部分,指酒店的前台操作系统。
Opera PMS是目前国际上最通用的酒店前台操作系统,它能满足不同规模酒店以及酒店集团的需求,为酒店管理层和员工提供全方位系统工具,以便其快捷高效地处理客户资料、预定、入住、退房、房间分配、房内设施管理以及账户账单管理等日常工作。
同时,其强大的外接接口系统可以与 POS(Point Of Sales)机、PSB公安系统、BMP 支付卡系统、Vincard门锁系统等相连接。
武汉研究所排名

武汉研究所排名
武汉研究所是一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的高水平科研机构。
它设立的宗旨是为了促进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提高中国的科研水平。
首先,武汉研究所拥有一流的科研设施和实验室。
它拥有先进的仪器设备和实验室,可以支持各类科学研究。
这些设施提供了庞大的平台,让科研人员能够开展前沿技术研究,推动科技创新。
其次,武汉研究所拥有一支优秀的科研团队。
这个团队由一些国内外知名的科研人员组成,他们各自具有深厚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研究经验。
他们通过集思广益,共同解决各种科学难题,推动科学的发展。
再次,武汉研究所注重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他们不仅仅停留在理论研究,更加注重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推动科技产业化。
通过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武汉研究所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此外,武汉研究所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他们与国内外的高水平科研机构进行紧密的合作,共同开展科学研究。
通过国际合作,武汉研究所能够进一步提高科研水平,吸引更多优秀的科研人员。
最后,武汉研究所注重人才培养。
他们为年轻的科研人员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机会,进行学术交流和科研实践。
通过培养和
发展年轻科研人员,武汉研究所为他们的职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总的来说,武汉研究所是一所高水平的科研机构,拥有一流的科研设施和实验室,优秀的科研团队,注重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以及重视人才培养。
这些优势使得武汉研究所在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虽然无法提供具体的排名数据,但可以肯定的是,武汉研究所在国内有着很高的声誉,并且在科研领域内有着重要的地位。
国内专业粮油学院与科研机构

国内专业粮油食品学院和研究机构1学校简介 (1)1.1粮油专业学院 (1)江南大学 (1)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 (2)武汉工业学院 (2)1.2综合类大学 (2)中国农业大学 (2)华中农业大学 (2)南昌大学 (3)上海交通大学 (3)西南农业大学 (3)华南农业大学 (3)杭州商学院 (4)郑州轻工业学院 (4)南京农业大学 (4)天津科技大学 (4)哈尔滨商业大学 (4)沈阳农业大学 (5)2学术研究机构 (5)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5)中国水稻研究所 (5)油料作物研究所 (5)1 学校简介1.1 粮油专业学院江南大学【专业特色】食品学院是中国食品工业最著名的学府之一。
江南大学(原无锡轻工大学)的食品学科在我国同类学科中创建最早、基础最好、覆盖面最广,是我国食品科技领域最著名的学府之一。
1952 年,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江南大学等院校的食品学科合并至南京工学院,成立新中国第一个食品工程系。
1958 年,南京工学院食品工业系整体搬迁至无锡,成立无锡轻工业学院,分设食品工程系和粮油工程系。
1995 年,食品工程系和粮油工程系合并,成立食品学院。
食品学院现拥有国家重点学科——食品科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食品科学与工程,江苏省重点学科——粮食油脂与植物蛋白工程,江苏省品牌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九五”和“十五”“211 工程”重点建设的学科群——食品科学、工程和安全,并建有国内唯一的“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食品学院现拥有食品科学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功能食品工程研究中心。
学院下设食品科学研究所、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研究所、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研究所、食品营养与安全研究所、制糖工程研究所、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研究所、工程设计研究所7个研究所,在研究所下设有食品化学等20 多个研究室。
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专业特色】有国内最为完整的粮油食品学科专业群。
(2021年整理)中国著名科研院所名单

中国著名科研院所名单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中国著名科研院所名单)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中国著名科研院所名单的全部内容。
北方交通大学信息科学研究所北京科技大学矿业研究所北京林业大学林业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市辐射中心北京市计量科学研究所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邮电大学北京自动化系统工程研究设计院大庆石油天然气地质研究所大庆石油学院石油天然气钻采工程研究所地质矿产部海洋地质研究所地质矿产部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地质矿产部石油地质中心实验室地质矿产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地质矿产部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地质矿产部岩溶地质研究所地质矿产部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电力工业部电力科学研究院电力工业部武汉高压研究所电子工业部蚌埠接插件继电器研究所电子工业部长沙半导体设备研究所电子工业部电视电声研究所电子工业部东北微电子研究所电子工业部杭州计算机外部设备研究所电子工业部华北计算技术研究所电子工业部华东电子工程研究所电子工业部华东微电子技术研究所电子工业部南京电子技术工程研究所电子工业部平凉半导体专用设备研究所电子工业部上海微电机研究所电子工业部四川压电与声光技术研究所电子工业部天津电子材料研究所电子工业部西安导航技术研究所电子工业部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电子工业部中国西南电子设备研究所电子工业部中原电子技术研究所东北工学院干燥技术研究所东北工学院金属塑性加工与型钢生产技术研究所东北工学院设备诊断技术研究所东北工学院自动化所东北工学院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研究所东南大学电子学研究所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东南大学无线电研究所东南大学运输工程研究所东南大学自动化研究所福建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福建省三明市真菌研究所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公安部交通管理研究所公安部上海消防科学研究所公安部四川消防科学研究所广播电影电视部广播科学研究所广东省广州市医药工业研究所广东省家禽科学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广西大学自动化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研究所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简称黔东南州农科所)国家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海洋技术研究所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北京玻璃钢研究设计院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人工晶体研究所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咸阳非金属矿研究所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中国建筑防水材料公司苏州研究设计所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昆明体育电子设备研究所国家医药管理局天津药物研究院国家重点化学工程联合实验室国内贸易部(原商业部)杭州茶叶加工研究所国内贸易部(原商业部)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所国内贸易部(原商业部)无锡粮食科学研究设计院国内贸易部(原商业部)郑州粮食科学研究设计院国内贸易部物资流通技术研究所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合肥工业大学工业自动化研究所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综合自动化研究所合肥工业大学能源研究所合肥工业大学预测与发展研究所河北省廊坊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河北省水产研究所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黑龙江省电力科学研究所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湖北省医药工业研究所湖南省煤炭科学研究所华东工学院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院热带作物栽培研究所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化学工业部北京化工研究院化学工业部科学技术研究总院化学工业部上海化工研究院化学工业部天津化工研究院化学工业部制碱工业研究所机械工业部北京机电研究所机械工业部成都电焊机研究所机械工业部兰州石油机械研究所机械工业部上海内燃机研究所机械工业部无锡油泵嘴研究所机械工业部西安电力电子技术研究所吉林省建筑材料工业设计研究院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吉林省医药工业研究所暨南大学生殖免疫研究中心建设部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江苏省计算技术研究所江苏省冶金研究所江西省赣州地区畜牧研究所交通部海洋水下工程科学研究院交通部水运科学研究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辽宁省建设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辽宁省沈阳变压器研究所辽宁省沈阳市园林科学研究所辽宁省药物研究所煤炭工业部煤炭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煤炭工业部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上海分院煤炭工业部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太原分院内蒙古自治区中蒙医研究所南京大学配位化学研究所南京大学天体物理研究室南开大学分子生物学研究所南开大学现代光学研究所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青海省新能源研究所清华大学微电子学研究院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山东省科学院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陕西省农业科学院陕西省西安高压电器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大规模集成电路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光纤技术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水下工程研究所上海市计算技术研究所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上海医科大学肝癌研究所上海医科大学手外科研究所首都钢铁总公司冶金研究所水利部长春机械研究所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水利部南京水文水资源研究所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四川大学激光物理与化学研究所四川大学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四川大学植物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天津大学信息与控制研究所天津市农业科学院铁道部上海铁路局科学技术研究所铁道部铁道建筑研究设计院同济大学卫生部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卫生部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武汉大学电波传播与空间物理研究所武汉大学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所武汉大学深珞医学图像研究所武汉大学植物科学研究中心冶金工业部安全环保研究院冶金工业部长沙矿冶研究院冶金工业部国家黄金管理局长春黄金研究所冶金工业部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冶金工业部武汉冶金建筑研究所宜昌测试技术研究所邮电部第三研究所邮电部第四研究所邮电部第一研究所邮电部数据通信技术研究所邮电部邮电科学研究所云南大学生态学与地植物学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浙江大学高纯硅及硅烷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冶金研究所中国包装科研测试中心中国北方工业(集团)总公司昆明物理研究所中国北方工业(集团)总公司山西车用发动机研究所中国北方工业(集团)总公司陕西清华机电研究所中国北方工业(集团)总公司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中国北方工业(集团)总公司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中国北方工业(集团)总公司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船舶系统工程部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广州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中国舰船研究院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中国纺织总会纺织服装技术开发中心中国纺织总会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中国服装研究设计中心(中国天宫服装科技开发集团)中国航空附件研究所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0一一基地第一设计所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飞机强度研究所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贵州航空发动机研究所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南华动力机械研究所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沈阳飞机研究所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沈阳空气动力研究所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中国航空计算机技术研究所中国航空燃气涡轮研究所中国航空研究院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北京无线电测量研究所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北京信息与控制研究所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上海航天局新卫电子设备研究所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遥感设备研究所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中国核工业总公司核工业第八研究所中国核工业总公司西南物理研究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建设工程总公司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究院中国建设西南勘察设计院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中国舰船研究院哈尔滨船舶锅炉涡轮机研究所中国舰船研究院杭州应用声学研究所中国舰船研究院江苏自动化研究所中国舰船研究院南京船舶雷达研究所中国舰船研究院上海船舶设备研究所中国舰船研究院天津航海仪器研究所中国舰船研究院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中国舰船研究院扬州船用电子仪器研究所中国舰船研究院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中国交通信息中心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划委员会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和水利部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
湖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名单

58
湖北省甘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59
湖北省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
60
湖北省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北省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61
湖北省水产良种繁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
62
湖北省水土保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2
湖北省包装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北工业大学
23
湖北省建筑防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北工业大学
24
湖北省酿造工艺与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北工业大学
25
湖北省生态道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北工业大学
26
湖北省无损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北工业大学
27
湖北省制造业创新方法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北工业大学
28
湖北省食品发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北省农科院果树茶叶研究所、湖北采花茶业有限公司
11
湖北省激光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北楚天激光集团股份公司
12
湖北省环境微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北大学
13
湖北省能量转换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北大学
14
湖北省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北大学
15
湖北省农业遥感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北大学
16
湖北省生物酶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74
湖北省先进成型技术及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华中科技大学
75
湖北省数字PET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华中科技大学、湖北锐世数字医学影像科技有限公司
武汉商学院科研机构建设规划与目标任务书

附件4
武汉商学院
科研机构建设规划与目标任务书
(2019-2021年)
机构名称:
依托部门:
机构负责人:
涉及学科:
填表日期:年月日
▁▁▁▁▁▁▁▁▁▁▁▁▁▁▁▁▁▁▁▁▁▁▁▁▁▁▁▁▁▁▁▁▁▁▁▁▁
武汉商学院科研处制
2019年1月
填写说明及要求
一、科研机构建设规划及目标任务书是武汉商学院科研机构建设管理、实施、检查、考核及验收的依据。
二、填写本表前,请根据《武汉商学院科研机构管理办法》(武商院〔2018〕54号)的要求并结合科研机构建设方向、目标,科学制定建设规划及细化年度建设的目标任务、措施,认真按各栏要求填写相关内容。
三、校级科研机构的考核周期一般为三年,每年度进行年检,建设期满接受期终考核,年检和期终考核不合格的给予整改,整改不合格的给予撤销等。
四、三年建设规划的主要业绩成果的量化指标应不低于《武汉商学院科研机构管理办法》中科研机构设立遴选条件,并达到工作绩效检查与考核标准的合格等级要求。
接受校外管理的科研机构按照相关管理部门的规定接受检查、验收与考核,但不能低于学校规定的基本目标任务。
五、本表用A4复印纸正反打印,样表请从科研处网站和学校科研群共享文件中下载。
六、《武汉商学院科研机构建设规划与目标任务书》一式三份,电子文档一份,经审核无误后报送科研处。
七、其他未尽事宜请电话咨询。
联系电话:84791351。
二、科研机构建设目标及规划(2019年-2021年)
四、建设周期主要科研目标任务量化指标。
部分高校及科研院所基本情况简介

部分高校及科研院所基本情况简介一、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长春光机所是我国光学领域科研水平最高、综合实力最强的研究所之一。
主要学科领域为:发光学、应用光学、光学工程、精密机械与仪器。
科研工作分为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工程技术研究三个层面,三者之间相互牵引、相互依托、相互促进,形成了完整的科研体系。
基础研究工作以中科院激发态物理重点实验室为代表,在发光学、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新型光电子材料与器件、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新一代平板显示技术、发光学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等研究领域具有优势和特色。
应用基础研究以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代表,以解决光学发展中的重大前沿基础技术为发展方向,围绕短波光学、衍射光学、液晶光学、紫外/极紫外遥感技术、先进光学制造检测与装校技术、光学信息融合与信息安全技术、成像光谱及成像仿真等领域开展研究工作,取得了既有前瞻性和自主知识产权,又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创新成果。
二、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长春应化所高擎发展应用化学,贡献国家人民的旗帜,坚持走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协调发展之路,共取得科技成果1200多项,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其中包括镍系顺丁橡胶、火箭固体推进剂、稀土萃取分离、高分子热缩材料等重大科技成果440多项,荣获国家自然、发明、科技进步奖58项,院省(部)级成果奖380多项;申请国内和国际专利1400多项、授权700多项;发表科技论文12000多篇,专利申请、授权数和论文被sci收录引用数持续位居全国科研机构前列。
主要研究领域:聚焦资源与环境、先进材料和新能源三大领域;开发稀土、二氧化碳、植物、水四类资源;发展先进结构、先进复合、先进功能三类材料;开拓清洁能源、高密度存储、节能三类技术。
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稀土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电化学和光谱研究分析中心、国家长春质谱中心以及高分子工程实验室、绿色化学与过程实验室等创新基地和科技平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学院
体育学院•国际马术学院
17
武汉市建筑空调系统节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刘佳霓胡云鹏(常务)
机电工程与汽车服务学院
18
节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中心
刘佳霓邱庆龄(常务)
机电工程与汽车服务学院
19
大数据研究基地
叶平浩
信息工程学院
20
文化创意研究所
唐绍伟
艺
22
职业人文素质教育研究所
薛兵旺高考(常务)
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
12
会展经济研究中心
付昆
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
13
武汉旅游研究院
薛兵旺付昆(常务)
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
14
马匹运动能力鉴定评价服务平台
夏云建
体育学院•国际马术学院
15
湖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马术)示范基地
夏云建
体育学院•国际马术学院
16
武汉马产业研究院
李作清夏云建(常务)
6
湖北自贸区发展研究中心
韩民春陈文武(常务)
经济与金融学院
7
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周圣弘
烹饪与食品工程学院
8
武汉市传统食品工业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王辉亚
烹饪与食品工程学院
9
武汉素食研究所
鲁永超李明晨(常务)
烹饪与食品工程学院
10
中国茶文化与产业研究所
周圣弘
烹饪与食品工程学院
11
武汉市智慧旅游大数据开发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附件1
武汉商学院各级各类科研机构一览表
序号
机构名称
负责人
依托部门
1
高等教育研究所
郑柱泉黄美忠(常务)
组织人事部、教务处、
发展规划处
2
商业文化研究所
龙伟
工商管理学院
3
生鲜农产品智慧冷链物流信息服务平台
杜晖
工商管理学院
4
武汉智慧物流与供应链研究中心
熊文杰
工商管理学院
5
武汉流通经济研究中心
陈文武
经济与金融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