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师大附中2017届高三(上)期中化学试卷(附解析)$789314
【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解析(解析版)

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全集U R =,集合{|1}A x x =<,{|2}B x x =≥,则()U AB =ð( )A .{|12}x x ≤<B .{|12}x x <≤C .{|1}x x ≥D .{|2}x x ≤ 【答案】A考点:集合的运算.2.下列函数是偶函数并且在区间()0+∞,上是增函数的是( ) A. 2y x -= B. 232y x x =++ C. ln y x = D. 3xy =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函数2y x -=在()0+∞,上是减函数,函数232y x x =++是既不是偶函数也不是奇函数,函数ln y x =是既不是偶函数也不是奇函数,函数3xy =是偶函数,且在()0+∞,上是增函数.故选D. 考点: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3.不等式2601x x x +->+的解集为( ) A .{|21,x x -<<-或3}x > B .{|31,x x -<<-或2}x > C .{|3,x x <-或12}x -<< D .{|3,x x <-或2}x >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不等式()()()()()226061021301x x x x x x x x x +->⇒+-+>⇒-++>+,则相应方程的根为3,1,2--,由穿针法可得原不等式的解为{|31,x x -<<-或2}x >.故选B. 考点:分式不等式的解.【方法点晴】此题主要考查高次分式不等解的有关方面的知识,属于中低档题型.在解决此类问题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将分式等价转换为整式不等式,再通过因式分解,将整式进行分解为若干因式(一般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求出对应方程的根(一般有三个或三个以上),并在数轴上把所得的根对应的点标出来,再根据不等号方向,选出符合不等式的未知的范围,常称此法为“穿针法”. 4.函数211(0,x y aa -=+>且1)a ≠恒过定点( )A. ()01,B. ()1,2C. ()1,1a +D. 1,22⎛⎫ ⎪⎝⎭【答案】D考点:指数函数的性质.5.下列各组函数中不表示...同一函数的是( ) A.2()lg f x x =,()2lg g x x =B.()f x x =,()g x =C.()f x =,()g x = D. ()1f x x =+,11()11x x g x x x +≥-⎧=⎨--<-⎩,,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选项A 中2()2lg lg g x x x ==,则()f x 与()g x 相同;选项B中()g x x ==,则()f x 与()g x 相同;选项C中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22,-∞-+∞,函数()g x =的定义域为[)202,20x x x +≥⎧⇒∈+∞⎨-≥⎩,则()f x 与()g x 不同;选项D 中1,1()11,1x x f x x x x +≥-⎧=+=⎨--<-⎩,则()f x 与()g x 相同.故选C.考点:函数的三要素.6.已知函数(1)1xf x x -=+,则函数()f x 的解析式为( ) A.1()2x f x x +=+ B. ()1x f x x =+ C. 1()x f x x -= D. 1()2f x x =+【答案】A考点:函数的解析式.7.已知0.32a =,2log 0.3b =,20.3c =,则( )A .c b a <<B .b c a <<C .b a c <<D .c a b <<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由00.322<,则1a >;由22log 0.3log 10<=,则0b <;由2000.30.3<<,则01c <<;所以10a c b >>>>.故选B. 考点:函数单调性的应用.8.已知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1,1-,则函数()()(1)2x g x f f x =+-的定义域为( )A. ()2,0-B. ()2,2-C. ()02,D. 1,02⎛⎫-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得221102202111x x x x x ⎧-<<-<<⎧⎪⇒⇒<<⎨⎨<<⎩⎪-<-<⎩.故选C. 考点:函数的定义域.9.已知)(x f 为定义在实数集R 上的奇函数,且在区间(0,+∞)上是增函数,又)2(f =0,则 不等式()0x f x <的解集是( ) A .(2,0)(2,)-+∞ B .(,2)(0,2)-∞- C .(2)(2,)-∞-+∞, D .(2,0)(0,2)-【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函数)(x f 在(),0-∞上亦为增函数,且()()220f f -=-=,所以当()(),20,2x ∈-∞-时,()0f x <,当()()2,02,x ∈-+∞时,()0f x >,因此不等式()0xf x <的解集为(2,0)(0,2)-.故选D.考点:函数性质在解不等式中的应用.10.函数2()lg(43)f x x x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A .(,1)-∞B .(,2)-∞C .(3,)+∞D .(2,)+∞ 【答案】C考点:复合函数的单调性.11.函数1()ln()f x x x=-的图象是( )A B C D【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函数1()ln()f x x x =-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排除D ,由10101x x x x->⇒-<<>或,排除A ,由当()211100x x x x x x x ->⇒-->⇒<<>或()0f x >,排除C.故选B. 考点:函数性质与图象.【思路点晴】此题主要考查有关函数性质与图象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属于中档题型.在解决此类问题的过程中,一般所给函数解析式相对复杂,需要通过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值域以及特殊点等方面进行判断,函数的值域可以判断函数图象位置,单调性可以了解函数的发展趋势,奇偶性可以判断图象是否具有对称性,而特殊点是判断函数值正负等的快捷手段.12.定义函数(),y f x x D =∈,若存在常数C ,对于任意的1x D ∈,存在唯一的2x D ∈,使12()+()2f x f x C =,则称函数()f x 在D 上的“均值”为C ,已知[]2()log ,2,8f x x x =∈,则函数()f x 在[]28,上的“均值”为( ) A. 1 B. 2 C. 3 D. 4 【答案】B考点:函数的对称性.【方法点晴】此题主要考查新概念题型中关于函数对称性问题的有关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以及学生的应变能力,属于中高档题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根据题目定义,计算区间两个端点的函数值,即点()22,log 2,()28,log 8,计算它们中点的纵坐标22log 2log 822+=,所以根据题意,由函数的对称性,易知对任意的1x D ∈,存在唯一的2x D ∈,使得1222()+()log 2log 8222f x f x +==,从而问题得解.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满分20分.)13.已知函数21,2(2)2,2x x x f x x -⎧+>⎪-=⎨≤⎪⎩,则(1)f = .【答案】10 【解析】试题分析:由已知,令21x -=,则3x =,由于32>,故()211310f =+=.考点:分段函数.14.函数()f x 的值域为 .【答案】[)1,1- 【解析】试题分析: 由题意得()1f x =,0≥,则02<≤,即111-≤-<,故所求函数的值域为[)1,1-. 考点:分式函数的值域.15.已知关于x 的方程|2|1x a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解,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1,+∞考点:方程根的存在性及个数判断.【方法点晴】此题主要考查含参数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判断等有关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属于中档题型.在解决此类问题过程中,常将“方程根的个数”转化为“两个函数图象交点的个数”来进行判断,这其中常伴有数形结合法,通过平移、对称、翻折等手段画出所给函数的图象,再根据题目要求,找到两函数图象交点个数的位置,从而得到所求参数的取范围,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16.已知函数(31()ln 1x xe f x x e +=++在区间[],(0)k k k ->上的最大值为M ,最小值为m ,则=+m M .【答案】4 【解析】试题分析:由((312()ln ln 311x x x e f x x x e e +=++=++-++,则易知函数()f x 在R 上为单调递增,所以()(2ln 31k M f k k e ==+-+,()(2ln 31k m f k k e -==-++-+,故()()11ln16262411x kM m f k f k e e -⎛⎫+=+-=+-+=-= ⎪++⎝⎭. 考点:函数的单调性、最值的应用.【方法点晴】此题主要考查函数单调性在求函数最值中应用的有关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属于中高档题型.在解决此类问题过程中,根据题意对函数的解析式进行整理化简,接着对函数的单调性进行判断求证,在判断函数的单调性中,常借助基本初等函数(比如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的单调性进行判断,再由题目所给区间分别计算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从而问题可得解.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小题满分10分)计算:13341log 2log 8⎛⎫-⨯ ⎪⎝⎭. 【答案】0.考点:1.分数指数幂的定义;2.对数运算性质. 18.(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集合203x A xx ⎧-⎫=≥⎨⎬+⎩⎭,{}2230B x x x =--<,{}2(21)(1)0C x x a x a a =-+++<.(Ⅰ)求集合,A B 及A B ;(Ⅱ)若()C A B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答案】(Ⅰ)(]3,2A =-,()1,3B =-,()3,3A B =-;(Ⅱ)11a -≤≤.【解析】试题分析:(Ⅰ)由已知,根据分式不等式、二次不等式的解法解得集合(]3,2A =-,集合()1,3B =-,再根据集合并集的运算性质,可得()3,3AB =-;(Ⅱ)由(Ⅰ)可得(]1,2A B =-,又根据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得{}1C x a x a =<<+,由题意()C AB ⊆,即集合C 是集合A B 的子集,()(],11,2a a +⊂-,从而可得112a a ≥-⎧⎨+≤⎩,解之得11a -≤≤.考点:1.分式不等式、二次不等式的解;2.集合的运算. 19.(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当0x ≥时,()21xf x =-. (Ⅰ)求(3)(1)f f +-; (Ⅱ)求()f x 在R 上的解析式; (Ⅲ)求不等式7()3f x -≤≤的解集.【答案】(Ⅰ)6;(Ⅱ)()21,021,0xx x f x x -⎧-+<⎪=⎨-≥⎪⎩;(Ⅲ)[]3,2-.【解析】试题分析:(Ⅰ)由已知,根据奇函数的定义可得()()111211f f -=-=-+=-,又()33217f =-=,所以()()31716f f +-=-=;(Ⅱ)由已知,根据奇函数的定义可求得函数的解析式,取0x <,则0x ->,所以()21x f x --=-,()21x f x --=-,即()21xf x -=-+,因此()21,021,0xx x f x x -⎧-+<⎪=⎨-≥⎪⎩;(Ⅲ)由分段函数分段讨论进行求解,①当0x <时, 7213,228xx ---≤-+≤∴-≤≤,且0x <,30x ∴-≤<;②当0x ≥时, 7213,624,x x -≤-≤∴-≤≤且0x ≥,02x ∴≤≤.从而可得解.考点:1.函数奇偶性的应用;2.分段函数与不等式问题. 20.(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4()2x xaf x -=是奇函数.(Ⅰ)求实数a 的值;(Ⅱ)用定义证明函数()f x 在R 上的单调性;(Ⅲ)若对任意的x R ∈,不等式22()(2)0f x x f x k -+->恒成立,求实数k 的取值范围. 【答案】(Ⅰ)1;(Ⅱ)证明见解析;(Ⅲ)112k <-. 【解析】试题分析:(Ⅰ)由已知,函数()f x 是R 上的奇函数,则有(0)0f =,从而可解得1a =;(Ⅱ)用定义法证明函数单调性的步骤为:①取值,根据定义域(或指定的区域)任取12,(,)x x ∈-∞+∞,且12x x <;②作差(或作商),12()()f x f x -,对其式子进行化简整理;③判断符号,即12()()f x f x <,或12()()f x f x >;④下结论;(Ⅲ)由(Ⅰ)、(Ⅱ)可知函数()f x 是奇函数,且在R 上单调递增,则22()(2)0f x x f x k -+->,等价于22()(2)f x x f k x ->-,即222x x k x ->-,再分离参数得23k x x <-,由不等式恒成立问题,从而可得解.考点:1.函数性质的应用;2.含参量不等式的解. 21.(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二次函数2()f x x bx c =++,且(3)(1),(0)0f f f -==. (Ⅰ)求函数)(x f 的解析式;(Ⅱ)若函数2)24()()(++-=x a x f x g ,[]2,1∈x ,求函数)(x g 的最值.【答案】(Ⅰ)2()2f x x x =+;(Ⅱ)当0a ≤时,min ()12g x a =-,max ()24g x a =-,当102a <<时, 2min ()21g x a a =--+,max ()24g x a =-,当12a =时,min 17()4g x =-,max ()2g x =-,当112a <<时, 2min ()21g x a a =--+,max ()12g x a =-,当1a ≥时,min ()24g x a =-,max ()12g x a =-.【解析】试题分析:(Ⅰ)根据题意,建立方程组()()()31931000f f b c b c c f -=⎧-+=++⎧⎪⇒⎨⎨==⎩⎪⎩,从而可得解;(Ⅱ)根据题意可得2()()(42)2(22)2g x f x a x x a x =-++=-++,则此函数的对称轴为1x a =+,又[]2,1∈x ,因此需要对其对称轴1x a =+与区间[]1,2的位置进行分类讨论:①11a +≤;②3112a <+<;③31=2a +;④3122a <+<;⑤12a +≥.从而可得解. 考点: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含参变量函数的最值问题.【方法点晴】此题主要考查建立方程组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以及求含参变量的二次函数最值的有关方面知识技能,属于中高档题型.在求函数的解析式中,常用方程法进行求解,即根据题目所给条件,列出关于解析式参数的方程组,通过解析方程组,得到参数的值,从而可求得函数的解析式;在解决含参数的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中,需要对二次函数对称轴与所求区间的位置进行分类讨论,两者位置的不同,二次函数的最值就不同,这是含参数二次函数求最值的一个特点,也是常考点.22.(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2()log f x x =,当点(,)M x y 在()y f x =的图象上运动时,点(2,)N x ny -在函数()n y g x =的图象上运动(n N *∈).(Ⅰ)求1()y g x =和2()y g x =的表达式;(Ⅱ)已知关于x 的方程12()(2)g x g x a =-+有实根,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Ⅲ)设()1()2n g x n H x ⎛⎫= ⎪⎝⎭,函数11()()()(0)F x H x g x a x b =-<≤≤的值域为22log ⎡⎢⎣,求实数,a b 的值. 【答案】(Ⅰ)()12()log +2 2g x x x =>-(),()22()2log +2 2g x x x =>-();(Ⅱ)94a ≤;(Ⅲ)23a b =⎧⎨=⎩. 试题解析:(Ⅰ)由1()(2)y f x y g x =⎧⎨=-⎩得,12(2)()log g x f x x -== ()12()log +22g x x x ∴=>-(). …… 2分 由2()2(2)y f x y g x =⎧⎨=-⎩得,22(2)2()2log g x f x x -== ()22()2log +22g x x x ∴=>-(). …… 4分 (Ⅱ)方程22log +2=2log ()x x a +()(20)x a x =++>, 分离a得a x =-+. …… 6分22199(0),2()244t t a t t t =>∴=-++=--+≤ 94a ∴≤ …… 8分(Ⅲ)2log (2)111()22x H x x +⎛⎫== ⎪+⎝⎭,21()log (2)2F x x x ∴=-++ 下面证明()F x 在()2-∞,+上是减函数任取122x x -<<,则()2111221222()()log 222x x x F x F x x x x -+-=-+++() ()211212220,log 0222x x x x x x -+><+++() 12()()F x F x ∴>即()Fx 在()2-∞,+上递减,故在()F x 在[],a b 上递减 …… 10分22()log()log F aF b ⎧=⎪⎪∴⎨⎪=⎪⎩22221log (2)log 21log (2)log 2a ab b ⎧-+=⎪⎪+⎨⎪-+=⎪+⎩23a b =⎧⎨=⎩, 故23a b =⎧⎨=⎩. …… 12分考点:1.新概念函数解析式的求解;2.求关于方程中参量的范围;3.利用函数性质求参量的值.【方法点晴】此题意主要考查新概环境下念函数解析式的求解、函数性质在含变量方程中求参变量取值范围中的应用、利用函数性质求参变量的值等有关方面的知识、技能,属于高档题型.在新概念题目中,要根据题中所给的条件环境对问题进行求解,主要考查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在求有关参变量的方程、函数解析式、不等式等问题中,常用分离法将参变量与未知数分开等式(或不等式)的两边,再结合函数的性质、等式(或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等,进行求解.。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届高三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文-含答案

2017年哈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科数学试题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设i 是虚数单位,复数1a ii-+(a R ∈)的实部与虚部相等,则a =( ) A. 1- B. 0 C. 1 D. 22. 对于任意实数a ,b ,若a >b ,则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A.11a b < B. 22a b > C. 33a b > D. a b b a> 3. 菱形的对角线相等,正方形是菱形,所以正方形的对角线相等。
在以上三段论的推理中( ) A. 大前提错误 B. 小前提错误 C. 推理形式错误 D. 结论错误 4. 某四面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该四面体中棱长最长为()5D. 5. 设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10220220x y x y x y +-≥⎧⎪-+≥⎨⎪--≤⎩, 则32z x y =-的最大值为( )A .4B .3C .2D .2-6. 等差数列{}n a 满足12462,33a a a a =++=,则468a a a ++=( )A. 36B. 39C. 44D. 517.使函数()()()sin 22f x x x ϕϕ=+++为奇函数,且在区间0,4π⎡⎤⎢⎥⎣⎦上为减函数的ϕ的一 个值为( )A. 3π B. 53π C. 23π D. 43π8.《九章算术》中的“两鼠穿墙题”是我国数学的古典名题:“今有垣厚若干尺,两鼠对穿,大鼠日一尺,小鼠也日一尺.大鼠日自倍,小鼠日自半.问何日相逢,各穿几何?题意是:有两 只老鼠从墙的两边打洞穿墙.大老鼠第一天进一尺,以后每天加倍;小老鼠第一天也进一尺,以后每天减半”如果墙足够厚, n S 为前n 天两只老鼠打洞长度之和,则5S =( ) A. 153116 B. 153216 C. 153316 D. 12629. 对于非零向量,,a b c ,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 若()12120,a b R λλλλ+=∈,则120λλ==B. 若//a b ,则a 在b 上的投影为aC. 若a b ⊥,则a ⋅ ()2b a b=⋅ D. 若a c b c ⋅=⋅,则a =b10. 函数3cos()(0)2y x πωω=+>在区间[]0,1上至少出现20个最小值,则ω的最小值是( ) A.38π B. 38.5π C. 39.5π D. 40π11.若函数()2sin cos 4cos f x x x x ax =⋅++在R 上单调递减,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6-∞B. (],6-∞C. (),3-∞-D. (],3-∞-12. 函数()2231119cos 24cos 2,331212f x x x x x ππππ⎛⎫⎛⎫⎡⎤=-+--∈- ⎪⎪⎢⎥-⎝⎭⎣⎦⎝⎭所有零点之和为( ) A.23π B. 43π C. 2π D. 83π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
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8题为单选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9--12为多选题,全部正确得4分,选不全得2分,有错选的得0分)1、一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到达位移为x 、2x 、3x 处的速度之比是( )A .1:2:3B .1:3:5C .D .1:4:9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由题,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与位移关系为v 2=2ax ,则有ax v 2=由于加速度a 一定,则有速度之比为v 1:v 2:v 3=321::x x x =1:2:3故选C 。
考点:匀加速直线运动【名师点睛】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与位移关系为:v 2=2ax ,运用比例法,已知位移之比即可求解速度之比。
2、如图甲所示,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状态沿1→2→3→1的顺序作循环变化。
若改用V T -或P V -图象表示这一循环,乙图中表示可能正确的选项是(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由图示图象A 可知,1→2过程,V 与T 成正比,是等压变化,不符合题意,故A 错误;由图示图象B 可知,1→2过程是等容变化,温度降低,不符合题意,故B 错误;由图示图象C 可知,2→3过程是等压变化,体积变大,不符合题意,故C 错误;由图示图象D 可知,1→2过程,p 与T 成正比,是等容过程,p 与T 均增大,2→3过程,是等压变化,压强p不变,温度T降低,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知,体积V减小;3→1过程,是等温变化,温度T不变,压强p减小,由玻意耳定律可知,体积V变大;符合题意,故D正确;故选:D.考点: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玻意耳定律【名师点睛】由图示图示可知,1→2过程,p与T成正比,是等容过程,p与T均增大;2→3过程,是等压变化,压强p不变,温度T降低,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知,体积V减小;3→1过程,是等温变化,温度T不变,压强p减小,由玻意耳定律可知,体积V变大。
师大附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含解析

福建省师大附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一、单选题:共20题1.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乙酸的结构简式:C2H4O2B。
S2-的结构示意图:C。
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8的碘原子:D。
CO2的电子式:【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原子核等结构微粒的表示方法。
A。
乙酸的结构简式:CH3COOH,故A错误。
B.S2—的结构示意图:,故B错误.C.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8的碘原子:,故C正确。
D.CO2的电子式:,故D错误。
2.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神舟九号升空时火箭发射的动力主要来源于化学能B。
洁厕灵的主要成分是盐酸,不能与“84”消毒液混用C.采用催化转换技术将汽车尾气中的NO x和CO转化为无毒气体D.高纯硅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电池、计算机芯片和光导纤维【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与硅等物质性质有关的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A。
神舟九号升空时火箭发射的动力主要来源于燃料燃烧产生的化学能,故A正确。
B。
洁厕灵的主要成分是盐酸,“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Cl-+ ClO-+ 2H+Cl2↑+H2O,氯气有毒,所以洁厕灵不能与“84"消毒液混用,故B正确。
C.采用催化转换技术将汽车尾气中的NO x和CO转化为无毒气体CO2和N2,故C正确。
D.光导纤维的成分是二氧化硅,故D错误。
3.下列有关物质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硫有漂白、杀菌性能,可在食品生产中大量使用B.自来水厂可用明矾对水进行消毒杀菌C。
常温下,浓硝酸不跟铁发生化学反应,可用铁制容器盛装浓硝酸D.MgO、Al2O3熔点高,可用于制作耐火材料【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镁铝氧化物等的性质。
A.二氧化硫有毒,不可在食品生产中大量使用,故A错误。
B。
明矾是聚沉剂,用来除去可沉降的杂质,不能对水进行消毒杀菌,故B错误.C。
常温下,浓硝酸使铁钝化,生成一薄层坚固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故C错误.D。
哈尔滨市高三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II)卷(模拟)

哈尔滨市高三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6题;共32分)1. (2分) (2017高一上·鄂尔多斯期末) 下列关于物质应用的说法错误的是()A . 玻璃容器可长期盛放各种酸B . 水中加入明矾、硫酸铁溶液可以起净水作用C . Al2O3可制造耐高温的实验仪器D . Na2S可除去污水中有毒的Cu2+2. (2分) (2018高三上·中山月考) 下列由相关实验现象所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 . NH4Cl和NH4HCO3受热都能分解,说明可以用加热NH4Cl和NH4HCO3固体的方法制氨气B . 向溶液中滴加酸化的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一定有SO42-C . NH3遇到浓盐酸产生白烟,说明二者发生反应生成白色固体D . Fe与稀HNO3、稀H2SO4反应均有气泡产生。
说明Fe与两种酸均发生置换反应3. (2分) (2016高二上·赣州期中) 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1mol/L Na2CO3溶液中的Na+ 数目为2NAB . 标准状况下,11.2L CCl4所含分子数为0.5NAC . 各5.6 g铁分别与足量的盐酸、氯气反应,电子转移总数均为0.2NAD . 1 mol 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或Na2O2均失去NA电子4. (2分) (2017高一上·玉溪期末) 氰氨基化钙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制备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N═CaCN2+CO↑+H2↑+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CO为氧化产物,H2为还原产物B . CaCN2中含有非极性键C . HCN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 . 每消耗10g CaCO3生成2.24L CO25. (2分)进行下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一定只含有一种溶质的是()A . 将铁粉加到稀硝酸中B . 向稀盐酸中滴入少量的NaAlO2溶液C . 向MgSO4、H2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D . NaOH溶液与醋酸溶液反应后所得的pH大于7的溶液6. (2分) (2016高三上·六合期中) X,Y,Z,M,W为五种短周期元素.X原子的质子数与电子层数相同,W原子核外电子数是M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Y,Z,M,W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Y Z MWA . 原子半径:W>Y>Z>M>XB . 热稳定性:XM>X2Z,沸点:X2Z>YX3C . X,Y,Z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不可能含离子键D . YM3、WM4分子中每个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结构7. (2分)(2015·如东模拟) 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 将NaHSO4与Ba(OH)2溶液混合至中性:2H++SO42﹣+Ba2++2OH﹣═BaSO4↓+2H2OB . 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2Cl﹣+2H+ H2↑+C12↑C . 用氨水溶解氯化银沉淀:Ag++2 NH3•H2O=[Ag(NH3)2]++2H2OD . 盐酸中滴加氨水:H++OH﹣=H2O8. (2分)(2018·徐州模拟) 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A . FeS2 SO2 SO3B . NaCl NaHCO3(s) Na2CO3(s)C . HClO Cl2 Ca(ClO)2D . Al Al(OH)3 Al2O39. (2分) (2019高一上·南昌期末) 取36克某铁矿石(只含铁的氧化物和SiO2)溶于过量的稀盐酸中,经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5.6g不溶物。
2020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解析版)

哈师大附中2017级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共100分)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ere is the hospital?A. On Pine Street.B. Next to a park.C. Opposite a cinema.2. How did the man get to the meeting?A. By bus.B. By underground.C. By taxi.3. What did the woman buy for Mary?A. A CD player.B. A coffee maker.C. A bike.4. What is the man doing?A. Taking a walk.B. Buying some clothes.C. Trying on a pair of shoes.5. What are the speakers mainly talking about?A. An old friend.B. Some food.C. A party.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at does the man want the woman to do?A. Make a schedule.B. Organize a dinner.C. Book a hotel.7. What will the woman probably do next?A. Arrange buses.B. Pick up visitors.C. Send e-mail.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9题。
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卷

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Al-27S-32Ca-40Zn-65第Ⅰ卷一、选择题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日常生活中常用75%的乙醇溶液来杀菌消毒B.可用淀粉溶液来检测食盐中是否含碘C.发酵粉中主要含有碳酸钠,能使焙制出的糕点疏松多孔D.医院中常用碳酸钡作为内脏造影剂8.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mol—CH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0N3AB.标准状况下,22.4L NO和11.2L O混合,生成物中含有N2C.物质的量相等的Na O和Na O所含有的阴离子数目为N222A A个分子D.H O+Cl=2HCl+O2222反应中,每生成32g O,转移2N2A个电子9.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水解产物都是非电解质B.蔗糖、麦芽糖的分子式均为C H O,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122211C.甲烷和Cl的反应与乙烯和Br的反应属于同一类型的反应22D.乙醇、乙酸分子中均含有官能团—OH,所以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10.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装置甲:验证HCl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大B.装置乙:可干燥、收集氨气,并吸收多余的氨C.装置丙:防止铁钉生锈D.装置丁:可制得金属锰11.分子式为C H O且含有(482A.4种B.5种)结构的同分异构体共有()-1-/7( ( ( ( )D .8 种12.X 、Y 、Z 、W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三个不同短周期主族元素。
X 、W 均为所在周期数和族序数相等 的元素。
Y 、Z 易形成质量比为 7:8 和 7:16 的两种常见化合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Y<Z<WB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W>Z>YC .X 、Y 可以形成既有极性键也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D .由 X 、Y 、Z 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一定显酸性13.下列各项关系中正确的是()A .0.1 mol/L Na SO 溶液中: c (Na + )=2c (SO 2- )+c (HSO - )+c (H SO )=0.2 mol/L 23332 4B .常温下 pH=a 的稀 H SO 与 pH=b 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则 a +b<14 24C .0.2 mol/L CH COOH 溶液与 0.1 mol/L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3c (H + )-c (OH - )=c (CH COO - )-c (CH COOH )33D . pH 相同的三种溶液① NH 4 Cl ② (NH 4 )2 SO 4 ③ NH 4 HSO 4 , c(NH 4+)大小关系为:①>②>③二、非选择题26. 14 分)氯化亚铜广泛用作催化剂、脱硫剂、脱臭剂、脱色剂等。
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哈师大附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Ne 20 Na 23 S 32 Cl 35.5 Ba 137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措施,是为了防止产生雾霾的,其中不可行的是A.停止冬季供暖,减少有害物质排放B.对锅炉和汽车等产生的有害气体和烟尘等进行处理C.退耕还林,改善生态环境D.寻找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2.下列各组物质,前者属于电解质,后者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NaCl、BaSO4 B.铜、二氧化硫C.KOH、蔗糖 D.KNO3、硫酸溶液3.在下列溶液中通入CO2气体至过量,原溶液最终出现浑浊状态的是A.澄清石灰水B.氢氧化钡溶液C.氯化钙溶液D.饱和碳酸钠溶液4.在空气中,有下列反应发生:①N2+O2=2NO;②2NO+O2=2NO2;③3NO2+H2O=2HNO3+NO;④2SO2+O2=2SO3;⑤SO 3+H2O=H2SO4;⑥SO2+H2O H2SO3;⑦3O2=2O3,其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④⑦C.①②④⑦D.①②③④⑤⑥⑦5.把0.05molNaOH固体分别加入下列100mL液体中,溶液的导电性基本不变的是A.自来水B.0.5mol·L–1的盐酸C.0.5mol·L–1的醋酸D.0.5mol·L–1的氨水6.下列变化中,必须加入氧化剂才能发生的是A. SO2→S B. SO32-→SO2 C. Fe2+ →Fe3+D. HCO3-→CO32-7.下列事故处理方法正确的是A.汽油失火时,立即用水灭火B.实验室不小心碰翻酒精灯引起实验桌上的少量酒精起火时,迅速用泡沫灭火器灭火C.浓NaOH溶液溅到皮肤上,立即用水冲洗,然后涂上稀硼酸溶液D.浓硫酸溅到皮肤上,立即用稀NaOH溶液洗涤8.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 Na+、Mg2+、CO32-、I-B. H+NO3-、Fe2+、Br-C. NH4+、K+、SO42-、Cl-D. Na+、S2-、Cu2+、SO32-9.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g C2H4和C3H6的混合物所含原子总数为B.0.5mol/L MgCl2溶液,含有Cl-离子数为N AC.10 mL质量分数为98%的H2SO4,用水稀释至100 mL,H2SO4的质量分数为9.8%D.300 mL 2 mol/L蔗糖溶液中所含分子数大于0.6N A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锥形瓶可用作加热的反应器B.室温下,不能将浓硫酸盛放在铁桶中C.在50mL量筒中配置0.1000mol·L-1碳酸钠溶液D.用蒸馏水润湿的试纸测溶液的pH,一定会使结果偏低11.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由于操作不当,会引起误差,下列情况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是①用天平(使用游码)称量时,被称量物与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②有些固体溶解会放热,若未经冷却即转移至容量瓶③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后,烧杯及玻璃棒未用蒸馏水洗涤④转移溶液前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⑤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⑥定容后摇匀,发现液面降低,又补加少量水,重新达到刻度线A.①③⑤⑥B.①②⑤⑥C.②③④⑥D.③④⑤⑥12.在同温、同压条件下,两种物质的量相同的单质气体之间的关系是①具有相同的密度②具有相同的体积③具有相同的原子数④具有相同的分子数A.①③ B.②④C.①④ D.③④13.在三个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Ne、H2、O2三种气体,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这三种气体的压强(p)从大到小的是A.p (Ne)>p (H2)>p (O2) B.p (O2)>p (Ne)>p (H2)C.p (H2)>p (O2)>p (Ne) D.p (H2)>p (Ne)>p (O2)14.下列各组溶液,只要用试管和胶头滴管,不用任何化学试剂就可以鉴别的是A.HCl和Na2CO3 B.稀H2SO4和NaHCO3C.CaCl2和Na2CO3 D.Ba(OH)2和NaHSO415.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加入过量稀硫酸时,有气体生成的是A.Na+、Ag+、CO32-、Cl- B.K+、Ba2+、SO42-、Cl-C.Na+、K+、CO32-、Cl- D.Na+、K+、Cl-、SO42-16.离子方程式BaCO3 + 2H+= CO2↑ + H2O + Ba2+中的H+不能代表的物质是①HCl ②H2SO4③HNO3④NaHSO4⑤CH3COOHA.①③B.①④⑤C.②④⑤D.①⑤17.R、X、Y和Z是四种元素,其常见化合价均为+2价,且X2+与单质R不反应;X2++Z===X+Z2+;Y+Z2+===Y2++Z。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师大附中高三(上)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0分)1.对下列化学用语的理解和描述均正确的是()A.电子式可以表示羟基,也可以表示氢氧根离子B.比例模型可以表示二氧化碳分子,也可以表示水分子C.结构示意图为的阴离子都不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D.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表示12C,也可以表示14C2.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正确的一组是()①液氨、液氯、干冰、碘化银均为化合物②氢氟酸、盐酸、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③明矾、小苏打、醋酸、次氯酸均为电解质④碘酒、牛奶、豆浆、漂粉精均为胶体⑤Na2O2、Na2CO3、NaHCO3、Na2SiO3均为钠盐.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②③⑤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铜的金属活泼性比铁的弱,可在海轮外壳上镶入若干铜块以减缓海轮腐蚀B.钢铁在潮湿空气中生锈,主要发生的是吸氧腐蚀,铁锈的成分是Fe2O3•XH2OC.实验室制氢气,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可向稀H2SO4中滴加少量Cu(NO3)2溶液D.吸热反应TiO2(s)+2Cl2(g)=TiCl4(g)+O2(g)在一定条件下可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S<04.如图是一套实验室制气装置,用于发生、干燥和收集气体.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利用这套装置进行实验的是()A.碳酸钙和稀盐酸B.二氧化锰和浓盐酸C.锌粒和稀硫酸 D.碱石灰和浓氨水5.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0.56 L丙烷中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0.25N AB.常温常压下,6.4 g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0.4N AC.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若电路中通过N A个电子,则阳极产生气体11.2LD.常温下,20 L pH=12的Na2CO3溶液中含有的OH﹣离子数为0.2N A6.关于如图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A.装置①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B.装置①中盐桥内的Cl﹣移向ZnSO4溶液C.若装置②用于铁棒镀铜,则N极为铁棒D.若装置②用于电解精炼铜,则溶液中的Cu2+浓度保持不变7.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可以指导人们进行规律性的推测和判断.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若X+和Y2﹣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X>YB.由水溶液的酸性:HCl>H2S,可推断出元素的非金属性:Cl>SC.硅、锗都位于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处,都可以做半导体材料D.Cs和Ba分别位于第六周期ⅠA和ⅡA族,碱性:CsOH>Ba(OH)28.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铵明矾[NH4Al(SO4)2•12H2O]溶液中加入过量Ba(OH)2溶液:2Al3++2NH4++4SO42﹣+4Ba2++10OH﹣=2AlO2﹣+4BaSO4↓+2NH3•H2O+4H2OB.用惰性电极电解氯化镁溶液:2Cl﹣+2H2O Cl2↑+H2↑+2OH﹣C.H218O中投入Na2O2固体:2H218O+2Na2O2=4Na++4OH﹣+18O2↑D.FeBr2溶液中通入足量的氯气:2Fe2++2Br﹣+2C12=2Fe3++Br2+4C1﹣9.已知:A(g)+3B(g)⇌M(g)+N(g);△H=﹣49.0kJ•mol﹣1.一定条件下,向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A和6molB,测得A和M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充分反应后该反应放出98 kJ的热量B.10min后,升高温度能使增大C.3min时B的生成速率是M生成速率的3倍D.反应到达平衡时刻B的转化率为75%10.有一无色溶液,仅含有K+、Al3+、Mg2+、NH4+、Cl﹣、SO42﹣、HCO3﹣、MnO4﹣中的几种.为确定其成分,做如下实验:①取部分溶液,加入适量Na2O2固体,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和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后白色沉淀全部溶解;②另取部分溶液,加入HNO3酸化的Ba(NO3)2溶液,无沉淀产生.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肯定有Al3+、Mg2+、Cl﹣,可能有NH4+、K+B.肯定有Al3+、K+、Cl﹣,肯定没有MnO4﹣C.肯定有Al3+、Cl﹣,一定没有HCO3﹣和SO42﹣D.该溶液可能显弱酸性,也可能显中性11.已知NH4CuSO3与足量的10mol/L硫酸液混合微热,产生下列现象:①有红色金属生成②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③溶液呈现蓝色.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中硫酸作氧化剂B.NH4CuSO3中硫元素被氧化C.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氨气D.1mol NH4CuSO3完全反应转移0.5mol电子12.下列关系图中,A是一种正盐,B是气态氢化物,C是单质,F是强酸.当X无论是强酸还是强碱时都有如下转化关系(其他反应产物及反应所需条件均已略去),当X是强碱时,过量的B跟Cl2反应除生成C外,另一产物是盐酸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当X是强酸时,A、B、C、D、E、F中均含同一种元素,F可能是H2SO4B.当X是强碱时,A、B、C、D、E、F中均含同一种元素,F是HNO3C.B和Cl2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D.当X是强酸时,C在常温下是气态单质13.下列各表述与示意图一致的是()A.图①表示25℃时,用0.1 mol/L盐酸滴定20 mL 0.1 mol/L NaOH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酸体积的变化B.图②中曲线表示反应2SO2(g)+O2(g)⇌2SO3(g)△H<0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 随温度的变化C.图③表示10 mL 0.01 mol/L KMnO4酸性溶液与过量的0.1 mol/L H2C2O4溶液混合时,n (Mn2+)随时间的变化D.图④中a、b曲线分别表示反应:CH2═CH2(g)+H2(g)→CH3CH3(g)△H<0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中的总能量变化14.某同学采用硫铁矿焙烧取硫后的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SiO2、Al2O3,不考虑其他杂质)制取绿矾(FeSO4•7H2O),设计了如下流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溶解烧渣选用足量硫酸,试剂X选用铁粉B.固体1中一定含有SiO2,控制pH是为了使Al3+转化为Al(OH)3,进入固体2C.若改变方案,在溶液1中直接加NaOH至过量,得到的沉淀用硫酸溶解,其溶液经结晶分离也可得到FeSO4•7H2OD.从溶液2得到FeSO4•7H2O产品的过程中,须控制条件防止其氧化和分解15.在容积相同的两密闭容器A和B中,保持温度为423K,同时向A、B中分别加入a mol 及b mol碘化氢(a>b),待反应2HI(g)⇌I2(g)+H2(g)达平衡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衡时两容器中I2的物质的量相等B.平衡时两容器中I2的浓度相等C.平衡时碘蒸气在混合气体中的百分含量:A容器大于B容器D.平衡时HI的分解率:αA=αB16.X、Y、Z、W、R属于短周期主族元素.X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Y 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m,次外层电子数为n,Z元素的原子L层电子数为m+n,M层电子数为m﹣n,W元素与Z元素同主族,R元素原子与Y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比为2: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X与Y形成的两种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均为1:2B.Y的氢化物比R的氢化物稳定,熔沸点高C.Z、W、R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顺序是:R>W>ZD.RY2、WY2通入Ba(NO3)2溶液中均无白色沉淀生成17.常温下,下列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某无色透明溶液中:Fe2+、Al3+、NO3﹣、Cl﹣、S2﹣B.加入铝粉后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中:NH4+、Na+、NO3﹣、Cl﹣C.0.1 mol•L﹣1的NaHCO3溶液中:K+、Na+、SO42﹣、CO32﹣D.加入Mg能放出H2的溶液中:Mg2+、NH4+、ClO﹣、K+、SO42﹣18.某电池以K2FeO4和Zn为电极材料,KOH溶液为电解溶质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负极的反应式为:Zn2+﹣2e﹣=ZnB.正极反应式为2FeO42﹣+10H++6e﹣=Fe2O3+5H2OC.该电池放电过程中电解质溶液浓度不变D.电池工作时OH﹣向负极迁移19.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及对应关系均正确的是()A .AB .BC .CD .D20.在t ℃时,将agNH 3完全溶于水,得到V mL 溶液,假设该溶液的密度为ρg•cm ﹣3,质量分数为ω,其中含NH 4+的物质的量为b moL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ω=×100% B .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mol•L ﹣1 C .溶液中c (OH ﹣)=mol•L ﹣1D .上述溶液中再加入VmL 水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0.5ω21.将a g 铁和氧化铁的混合物加入800mL pH=1的盐酸中充分反应后,固体无剩余,盐酸全部消耗,放出标准状况下气体 0.224L .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原混合物中n (Fe ):n (Fe 2O 3)=2:1 B .向溶液中滴入无色的KSCN 溶液,显血红色 C .无法计算出原混合物的质量D .此时溶液中Fe 2+和Fe 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 22.某二次电池充、放电的化学方程式为:2K 2S 2+KI 3K 2S 4+3KI .与其它设备连接的电路如图所示.当闭合开关K 时,X 附近溶液先变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放电时,电极A 发生还原反应B.A的电极反应式为:3I﹣﹣2e﹣=I3﹣C.当有0.1 mol K+通过离子交换膜,X电极上产生气体1.12 L(标准状况下D.电池充电时,B电极要与外电源的正极相连,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23.在3个2L的密闭容器中,在相同的温度下、使用相同的催化剂分别进行反应:3H2(g)+N2(g)2NH3(g).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容,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有关数据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c1<1.5B.ρ1=ρ3C.ω2=2ω3D.在该温度下甲容器中反应的平衡常数K=24.下列图象正确的是()A.向Ca(OH)2和NaOH的混合溶液中通入CO2B.向FeCl3溶液中加入锌粉C.向NaOH溶液中通入CO2D.Cl2通入NaOH溶液中25.将1.52g铜镁合金完全溶解于50mL密度为1.40g•mL﹣1、质量分数为63%的浓硝酸得到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1120mL(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0mol•L﹣1NaOH溶液,当金属离子全部沉淀时,得到2.54g沉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合金中铜与镁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1B.该浓硝酸中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4.0 mol•L﹣1C.得到2.54g沉淀时,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是600LD.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NO2的体积分数是80%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50分)26.(1)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NH3,保持温度体积恒定,经过一段时间玻璃管内压强是初始压强的1.5倍,则NH3的转化率为,NH3的体积分数为(2)已知常温下,NO2可以与N2O4相互转化,将一定量NO2和N2O4混合气体通入体积为2L的恒温密闭容器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1所示.请回答:①图l中,曲线(填“X”或“Y”)表示N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前10min内v(NO2)=mol/(L•min).②反应进行到10min时,共吸收热量22.76kJ,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③反应进行到20min时,再向容器内充入一定量NO2,10min后达到新的平衡,此时测得c (NO2)=0.9mol/L.ⅰ第一次平衡时混合气体中NO2的体积分数为ω1,达到新平衡后混合气体中NO2的体积分数为ω2,则ω1ω2(填“>”、“=”或“<”);ⅱ请在图2中画出20min后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曲线上必须标出“X”和“Y”).27.ClO2与Cl2的氧化性相近,在自来水消毒和果蔬保鲜等方面应用广泛.某兴趣小组通过图1装置(夹持装置略)对其制备、吸收、释放和应用进行了研究.(1)仪器B、D的名称分别是.(2)打开B的活塞,A中制得ClO2和Cl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3)为使ClO2在D中被稳定剂充分吸收,滴加稀盐酸的速度宜(填“快”或“慢”).(4)关闭B的活塞,ClO2在D中被稳定剂完全吸收生成NaClO2,此时F中溶液的颜色不变,则装置C的作用是.(5)已知在酸性条件下NaClO2可发生反应生成NaCl并释放出ClO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在ClO2释放实验中,打开E的活塞,D中发生反应,则装置F的作用是.在虚线框中F装置上面的导管应选图2中的.28.电化学在金属冶炼和环境处理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1)由下列物质冶炼相应金属时采用电解法的是a.Fe2O3b.NaCl c.Cu2S d.Al2O(2)如图1为电解精炼银的示意图,(填“a”或“b”)极为含有杂质的粗银,写出b 电极反应式为(3)银制器皿日久表面会逐渐变黑,这是生成了Ag2S的缘故.根据电化学原理可进行如下处理:在铝质容器中加入食盐溶液,再将变黑的银器浸入该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黑色会褪去.黑色褪去的原因是(用电极反应是表示),铝质容器为极,其中食盐水的作用为.(4)利用电化学降解法可治理水中硝酸盐的污染.电化学降解NO3﹣生成氮气的原理如图2所示.①电源正极为(填“A”或“B”),阴极反应式为.②若电解过程中转移了1mol电子,则膜两侧电解液的质量变化差(△m左﹣△m右)为g.29.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探究氨基甲酸铵(NH2COONH4)分解反应平衡常数和水解反应速率的测定.(1)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固体置于特制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NH2COONH4(s)⇌2NH3(g)+CO2(g)实验测得不同温度下的平衡数据列于表中:①下列不能判断该分解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的是.A.2v(NH3)=v(CO2)B.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不变C.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D.密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E.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②用某气体组分(B)的平衡压强(p B)代替气体组分(B)的物质的量浓度(c B)也可以表示平衡常数(记作K P),气体组分(B)的平衡压强(p B)等于混合气体的总压乘以该气体的物质的量分数.根据表中数据,计算25.0℃时氨基甲酸铵分解的平衡常数Kp=.③取一定量的氨基甲酸铵固体放在一个带活塞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在25.0℃下达到分解平衡.若在恒温下压缩容器体积,氨基甲酸铵固体的质量(填“增加”、“减少”或“不变”).④氨基甲酸铵分解反应的焓变△H0(填“>”、“=”或“<”),熵变△S0(填“>”、“=”或“<”).(2)已知:NH2COONH4+2H2O⇌NH4HCO3+NH3•H2O.该研究小组分别用三份不同初始浓度的氨基甲酸铵溶液测定其水解反应速率,得到c(NH2COO﹣)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⑤计算25.0℃时,0~6min 氨基甲酸铵水解反应的平均速率:.⑥根据图中信息,如何说明该水解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2016-2017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师大附中高三(上)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0分)1.对下列化学用语的理解和描述均正确的是()A.电子式可以表示羟基,也可以表示氢氧根离子B.比例模型可以表示二氧化碳分子,也可以表示水分子C.结构示意图为的阴离子都不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D.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表示12C,也可以表示14C【考点】43:电子式.【分析】A.氢氧根离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B.二氧化碳是直线型分子,水分子是V型分子;C.如果n=16,为硫离子,硫离子能够破坏水的电离平衡;D.同位素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解答】解:A.氢氧根离子的电子式为,羟基的电子式为,故A 错误;B.二氧化碳是直线型分子,水分子在V型分子,该比例模型是水分子模型,故B错误;C.结构示意图为的阴离子中,当n=16时,表示的为硫离子,硫化氢为弱酸,故硫离子能够结合水电离的氢离子,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故C错误;D.同位素的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相同,所以其原子结构示意图相同,故D正确;故选D.2.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正确的一组是()①液氨、液氯、干冰、碘化银均为化合物②氢氟酸、盐酸、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③明矾、小苏打、醋酸、次氯酸均为电解质④碘酒、牛奶、豆浆、漂粉精均为胶体⑤Na2O2、Na2CO3、NaHCO3、Na2SiO3均为钠盐.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②③⑤【考点】3A: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37:混合物和纯净物;D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分析】利用化合物、混合物、电解质、胶体、盐等概念来判断物质的分类.①化合物是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液氨、液氯是单质;②依据混合物是不同物质组成的分析;③电解质是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导电的化合物;④胶体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微粒直径在1nm﹣100nm间;⑤钠盐应电离出钠离子与酸根离子.【解答】解:①中液氯是单质,故①错误;②氢氟酸是HF水溶液,盐酸是氯化氢水溶液、水玻璃是硅酸钠水溶液、氨水为氨气水溶液均为混合物,故②正确;③明矾、小苏打、醋酸、次氯酸在溶液中都能电离出相应的离子,均为电解质,故③正确;④碘酒是碘单质的酒精溶液、漂粉精为次氯酸盐的水溶液,二者属于溶液,牛奶、豆浆是胶体,故④错误;⑤Na2CO3、NaHCO3、Na2SiO3均为钠盐,Na2O2没有酸根所以不是盐,是氧化物,故⑤错误;故选B.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铜的金属活泼性比铁的弱,可在海轮外壳上镶入若干铜块以减缓海轮腐蚀B.钢铁在潮湿空气中生锈,主要发生的是吸氧腐蚀,铁锈的成分是Fe2O3•XH2OC.实验室制氢气,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可向稀H2SO4中滴加少量Cu(NO3)2溶液D.吸热反应TiO2(s)+2Cl2(g)=TiCl4(g)+O2(g)在一定条件下可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S<0【考点】BK: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分析】A、Cu与Fe形成原电池时,铜的金属活泼性比铁的弱,铁作负极,被腐蚀;B、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由于铁比碳活泼,水膜显中性,则发生吸氧腐蚀;C、硝酸和锌反应生成氮氧化物;D、根据△G=△H﹣T•△S<0自发判断.【解答】解:A、Cu与Fe形成原电池时,铜的金属活泼性比铁的弱,铁作负极,被腐蚀,所以不能在海轮外壳上镶入若干铜块以减缓其腐蚀,故A错误;B、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由于水膜为中性或弱酸性,故发生吸氧腐蚀,由于铁比碳活泼,故铁做负极,负极反应为Fe﹣2e﹣=Fe2+,碳做正极,发生反应为:O2+4e﹣+2H2O=4OH﹣,所以首先形成氢氧化亚铁沉淀,后继续被氧化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再分解生成铁锈,则铁锈的成分是Fe2O3•XH2O,故B正确;C、加入硝酸铜时,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离子具有强氧化性,能和锌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氮氧化物,应该加入少量硫酸铜,故C错误.D、TiO2(s)+2Cl2(g)=TiCl4(g)+O2(g)在一定条件下可自发进行,则△G=△H﹣T•△S<0,又该反应是一个吸热反应,所以△S>0,故D错误.故选B.4.如图是一套实验室制气装置,用于发生、干燥和收集气体.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利用这套装置进行实验的是()A.碳酸钙和稀盐酸B.二氧化锰和浓盐酸C.锌粒和稀硫酸 D.碱石灰和浓氨水【考点】U5: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分析】该装置的反应装置是固液混合不加热型装置,生成的气体和浓硫酸不反应,所以能用浓硫酸干燥,生成的气体和氧气在常温下不反应,且密度大于空气,所以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该装置的反应装置是固液混合不加热型装置,生成的气体和浓硫酸不反应,所以能用浓硫酸干燥,生成的气体和氧气在常温下不反应,且密度大于空气,所以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A.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时,反应物是固液混合物,且不需加热;二氧化碳和氧气、浓硫酸不反应,且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所以符合条件,故A正确;B.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制取氯气需要加热,故B错误;C.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氢气密度小于空气,应该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C错误;D.碱石灰和浓氨水制取氨气,氨气和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铵,所以不能用浓硫酸干燥,且氨气密度小于空气,应该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D错误;故选A.5.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0.56 L丙烷中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0.25N AB.常温常压下,6.4 g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0.4N AC.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若电路中通过N A个电子,则阳极产生气体11.2LD.常温下,20 L pH=12的Na2CO3溶液中含有的OH﹣离子数为0.2N A【考点】4F:阿伏加德罗常数.【分析】A、求出丙烷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1mol丙烷中含10mol共价键来分析;B、氧气和臭氧均由氧原子构成;C、阳极生成气体所处的状态不明确;D、pH=12的碳酸钠溶液中氢氧根的浓度为0.01mol/L,据此计算.【解答】解:A、0.56L丙烷的物质的量为0.025mol,而1mol丙烷中含10mol共价键,故0.025mol丙烷中含0.25N A条共价键,故A正确;B、氧气和臭氧均由氧原子构成,故6.4g混合物中含0.4mol氧原子即0.4N A个,故B正确;C、阳极生成气体所处的状态不明确,故气体不一定是11.2L,故C错误;D、pH=12的碳酸钠溶液中氢氧根的浓度为0.01mol/L,则20L溶液中含有的氢氧根的物质的量为0.2mol,个数为0.2N A个,故D正确.故选C.6.关于如图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A.装置①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B.装置①中盐桥内的Cl﹣移向ZnSO4溶液C.若装置②用于铁棒镀铜,则N极为铁棒D.若装置②用于电解精炼铜,则溶液中的Cu2+浓度保持不变【考点】BH: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分析】A、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原电池中阴离子移向负极;C、电镀时,镀件作阴极;D、电解精炼铜时,阳极上比铜活泼的金属也放电,阴极上只有铜离子放电.【解答】解:A、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A错误;B、Zn比铜活泼为负极,Cu为正极,Cl﹣移向负极ZnSO4溶液,故B正确;C、用装置②用于铁棒镀铜,则N极为铜棒,故C错误;D、电解精炼铜时溶液中的Cu2+浓度减小,故D错误;故选B.7.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可以指导人们进行规律性的推测和判断.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若X+和Y2﹣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X>YB.由水溶液的酸性:HCl>H2S,可推断出元素的非金属性:Cl>SC.硅、锗都位于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处,都可以做半导体材料D.Cs和Ba分别位于第六周期ⅠA和ⅡA族,碱性:CsOH>Ba(OH)2【考点】77:元素周期律的作用.【分析】A.根据离子的核外电子层结构分析;B.元素的非金属性与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无关;C.位于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处元素具有金属性与非金属性;D.根据同周期元素自左而右金属性变化规律分析.【解答】解:A.若X+和Y2﹣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X处于Y的下一周期,故原子序数:X>Y,故A正确;B.元素的非金属性与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有关,与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无关,故B错误;C.硅、锗都位于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处,具有一定金属性与非金属性,都可以做半导体材料,故C正确;D.同周期元素自左而右金属性减弱,金属性Cs>Ba,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故碱性CsOH>Ba(OH)2,故D正确;故B.8.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铵明矾[NH4Al(SO4)2•12H2O]溶液中加入过量Ba(OH)2溶液:2Al3++2NH4++4SO42﹣+4Ba2++10OH﹣=2AlO2﹣+4BaSO4↓+2NH3•H2O+4H2OB.用惰性电极电解氯化镁溶液:2Cl﹣+2H2O Cl2↑+H2↑+2OH﹣C.H218O中投入Na2O2固体:2H218O+2Na2O2=4Na++4OH﹣+18O2↑D.FeBr2溶液中通入足量的氯气:2Fe2++2Br﹣+2C12=2Fe3++Br2+4C1﹣【考点】49: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分析】A.氢氧化钡过量,反应生成偏铝酸根离子、硫酸钡和一水合氨、水;B.氢氧化镁为沉淀,应保留化学式;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氯气足量,二价铁离子、溴离子都被氧化.【解答】解:A.铵明矾[NH4Al(SO4)2•12H2O]溶液中加入过量Ba(OH)2溶液,离子方程式:2Al3++2NH4++4SO42﹣+4Ba2++10OH﹣=2AlO2﹣+4BaSO4↓+2NH3•H2O+4H2O,故A正确;B.用惰性电极电解氯化镁溶液,离子方程式:Mg2++2Cl﹣+2H2O Cl2↑+H2↑+Mg(OH)↓,故B错误;2C.H218O中投入Na2O2固体,离子方程式:2H218O+2Na2O2=4Na++418OH﹣+O2↑,故C错误;D.FeBr2溶液中通入足量的氯气,离子方程式:2Fe2++4Br﹣+3C12=2Fe3++2Br2+6C1﹣,故D 错误;故选:A.9.已知:A(g)+3B(g)⇌M(g)+N(g);△H=﹣49.0kJ•mol﹣1.一定条件下,向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A和6molB,测得A和M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充分反应后该反应放出98 kJ的热量B.10min后,升高温度能使增大C.3min时B的生成速率是M生成速率的3倍D.反应到达平衡时刻B的转化率为75%【考点】C7: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CP:化学平衡的计算.【分析】A、可逆反应的特点是可逆性,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产物;B、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着逆方向进行;C、根据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特点: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来判断;D、根据B的转化率=×100%来计算回答.【解答】解:A、可逆反应的特点是可逆性,反应物2mol A和6molB不能完全转化为产物,所以放出的热量小于98kJ,故A错误;B、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着逆方向进行,使n(M)减小,n(A)增大,比值减小,故B错误;C、可逆反应在3min时未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正逆反应速率不等,反应正向进行,正反应速率大,所以3min时B的生成速率不足M生成速率的3倍,故C错误;D、根据反应,B的变化浓度是A的变化浓度的3倍,B的转化率=×100%=×100%=75%,故D正确.故选D.10.有一无色溶液,仅含有K+、Al3+、Mg2+、NH4+、Cl﹣、SO42﹣、HCO3﹣、MnO4﹣中的几种.为确定其成分,做如下实验:①取部分溶液,加入适量Na2O2固体,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和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后白色沉淀全部溶解;②另取部分溶液,加入HNO3酸化的Ba(NO3)2溶液,无沉淀产生.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肯定有Al3+、Mg2+、Cl﹣,可能有NH4+、K+B.肯定有Al3+、K+、Cl﹣,肯定没有MnO4﹣C.肯定有Al3+、Cl﹣,一定没有HCO3﹣和SO42﹣D.该溶液可能显弱酸性,也可能显中性【考点】DG: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分析】①取部分溶液,加入适量Na2O2固体,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和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后白色沉淀完全溶解,则沉淀的成分是氢氧化铝;②取部分溶液,加入HNO3酸化的Ba(NO3)2溶液,没有白色沉淀产生,根据白色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是硫酸钡沉淀确定没有硫酸根离子,据此来回答问题.【解答】解:有一无色溶液,一定不含高锰酸根离子,①取部分溶液,加入适量Na2O2固体,过氧化钠先是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是氧气,一定不是氨气,此时白色沉淀出现,再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后白色沉淀完全溶解,则沉淀的成分是氢氧化铝,则证明其中一定含有铝离子,一定不含有铵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和铝离子不共存);②取部分溶液,加入HNO3酸化的Ba(NO3)2溶液,没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一定不含有硫酸根离子,根据电中性原理,一定含有氯离子.所以溶液中一定含有Al3+、Cl﹣,一定不含HCO3﹣、SO42﹣、NH4+、MnO4﹣,可能含有钾离子.A、肯定有Al3+,一定不含有NH4+,可能有K+,故A错误;B、肯定有一定没有HCO3﹣、SO42﹣、NH4+、MnO4﹣,故B错误;C、肯定有一定没有HCO3﹣、SO42﹣、NH4+、MnO4﹣,故C正确;D、溶液中一定含有Al3+、Cl﹣,所以溶液可能显弱酸性,不可能是碱性,否则铝离子不能共存,故D错误.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