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言文字之美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4424735.html,

中国语言文字之美

作者:范曾

来源:《人民论坛》2017年第27期

【摘要】中国文字是一片深邃、美妙、神奇的天地,它蕴涵着人类最高尚的追求和理想。血统的纯粹性是中国文字永葆青春的缘由,作为中国文化之载体,中国文字创造了人类任何族群无可望其项背的经典。不仅如此,汉字的联绵之美、骈俪之美、四声之美和六义之美,也彰显出中国语言的诗性特征,可见中国文字是至妙极精的创制。

【关键词】中国语言文字文化载体美学特质【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世界各国先民,皆先有语言而后有文字。先民始用刻画,以助记忆,范围只限于原始之氏族甚或个人,初无创立文字之大愿。由氏族而部落,所记忆之事日以扩大,而所涉人群益广,遂有共同记忆之符号或刻画,此犹不足以称文字。由部落而部落联盟,乃有专司记载集体记忆之智者出,传说中之轩辕命仓颉造字,或此其时也。其所刻画日增,而集体之认可度益高,约定俗成之符号,逐渐走上文字之肇始。仓颉者,非定有其人,可称一集体记忆之代号。兹后殷墟甲骨文出,文字之自觉创造已臻成熟。则中国文字的历史,自肇始而自觉至少有五千年的历史。

中国之文字,与宇宙本体同在,是至妙极精的创制

中国人于舌头之运转,似不若世界其它族群,声音之回环圆转不能如鸣禽之流畅,遂一字一音吐出,其不宜拼音或有生理之原因,此种局限反成为中国文字之初祖重表意而弃绝表音的重要缘由。

表意性的文字,不以音节之繁缛胜,而以内涵之丰赡胜。“一字一天地”,极言其容纳不局限于“一字一确指”也。即以“天”字言,决非英文之“sky”,指抬头以望,目之所极之天空也。在中国,“天”指时空也、本体也、自在之伟力也,天所依循者“道”,“道”所依循者“自然”。包含至大,不可计量。《说文解字》云:“天,颠也。至高无上,从一大。”或者,那是指无所不包的精神和物质的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合而为一,乃是中国古哲的无上睿智。清代文论家刘熙载于《艺概》中特重“混茫”之境(即混沌),其有云:“杜陵云…篇终接混茫?。夫篇终而接混茫,则全诗亦可知矣。且有混茫之人而后有混茫之诗,故庄子云:…古之人在混茫之中。?”所谓“混茫之人”,即能与天地精神相往还之人,这在中国是与古代人重“天人合一”的哲学不可分割的。

质而言之,中国之文字,与宇宙本体同在,是至妙极精的创制。“混沌”是宇宙存在的根本状态,庄子云:“七窍开而混沌死”,正说明中国文字一旦离开了“混沌”的状态,它的生命亦以终结。而混沌中放出光明,这光明便是心智的胜果。它不是“非此即彼”的存在,而是“彼亦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