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作业与中暑_PPT幻灯片

合集下载

PPT课件夏季高温天气防中暑知识

PPT课件夏季高温天气防中暑知识
感谢您的观看
评估病情
观察患者的意识、呼吸、心跳等 生命体征,判断中暑的严重程度。
呼救求援
如病情严重,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寻求专业医疗救助。
心肺复苏
如患者心跳、呼吸停止,应立即进 行心肺复苏术。
寻求专业医疗救助途径
及时就医
将患者送往附近医院接受治疗,途中 要注意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并持续 进行降温处理。
咨询医生
夏季穿着应以透气、轻便为主,避免穿着厚重、不透气的衣物, 以免增加身体负担。
注意防晒
外出时应做好防晒措施,如戴帽子、穿长袖衣服等,避免阳光 直射导致中暑。
避免长时间户外活动
减少户外活动时间
在高温天气下,应尽量减少户外活 动时间,特别是在炎热时段,以避 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
合理安排运动
如有运动需求,应选择清晨或傍晚 时段进行,同时注意适量运动,避 免过度运动导致身体疲劳和中暑。
如无法立即就医,可电话咨询医生, 了解中暑的处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后续观察与注意事项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定时测量患者的体温、脉搏、呼 吸等生命体征,观察病情变化。
做好记录
详细记录患者的症状表现、处理 措施及效果,为后续治疗提供参
考。
避免再次中暑
在患者恢复期间,要避免其再次 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中,以免加
重病情。
04 急救方法与处理流程
发现中暑迹象及时采取措施
立即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
01
迅速将中暑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衣扣,让其平卧休息。
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02
给患者饮用含盐清凉饮料或淡盐水,以补充因大量出汗而流失
的水分和电解质。
降温处理
03
用湿毛巾擦拭患者的身体,或用冰块、酒精等进行物理降温。

夏季防中暑 主题教育 PPT

夏季防中暑 主题教育 PPT
ention of heatstroke by high temperature in summer
与儿童一起旅行时,切勿将婴儿、 儿童或宠物留在停放的汽车内。 离车时检查,确保所有人都下车, 不要忽视任何在车里睡着的孩子。
保持凉爽
选择轻便、浅色、克松的衣服, 室内保持凉爽,尽可能呆在有空 调的地方。如果家里没有空调, 可以去商场或公共图书馆乘凉。
仔细安排 户外活动
涂防晒霜
晒伤会影响身体的降温能力,引起脱 水。如果必须到户外去,需戴一顶宽 边帽,在外出前30分钟涂上防晒系数 为15或更高的防晒霜,以保护自己免 受阳光的伤害。
热痉挛
重度中暑
热痉挛
多见于健康青壮年。表现为在高温环境下进 行训练时,训练过程中或训练后出现短暂性、 间歇发作的肌肉抽动,一般持续时间约 3分钟。
劳力性热射病 热射病
常发生于年老、体弱(小孩)和慢病人群,一般发 病较慢。刚开始症状不容易发现,1 ~ 2天后症状 加重,出现神志模糊、谑妄、昏迷等。患者体温高 可达40 ~ 42摄氏度,直肠温度最高可达46摄氏度, 可有心衰、肾衰等表现。
造成中暑的原因除了温度、湿度过高外, 还存在一些个人的主观因素,比如体弱、 多病、肥胖、睡眠不足等。
什么情况下 会发生中暑?
非环境的因素包括:
年老体弱(如老年人、婴幼儿、慢 性病患者);高温天气进行剧烈活 动的人群;进行训练的人群或者运 动员。
环境因素包括:
长时间暴露于高温、高湿或者不 透风的环境,容易发生中暑.
病因
周围环境温度上升
环境温度升高时,一些易感人群,比如年老体弱多病的人群,体 温调节功能障碍,不能对自身体温进行良好的调节,身体从环境当中获得热量增多 。
散热障碍 • 出汗减少:汗腺损伤或者缺乏,比如皮肤烧伤瘢痕部位、汗腺缺乏症等

《高温中暑》课件

《高温中暑》课件
《高温中暑》ppt课件
目录
• 高温中暑概述 • 高温中暑的预防 • 高温中暑的治疗 • 高温中暑的案例分析 • 高温中暑的科研进展
01
高温中暑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高温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由 于体内热量过度积蓄而引发的中 枢神经系统紊乱、多器官功能受 损的急性疾病。
特点
高温中暑多发生在夏季或湿热气 候条件下,与环境温度和湿度密 切相关。
案例三:老年人高温中暑的预防与治疗
总结词
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对高温的适应能力较差,需特别关注预防和治疗。
详细描述
老年人由于新陈代谢减慢,体温调节能力减弱,对高温的耐受性较差。在高温天 气下,老年人容易出现头晕、乏力、胸闷等症状,需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治疗中 暑。
05
高温中暑的科研进展
科研现状
全球范围内的高温中暑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包括对高温中暑的 病因、病理生理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认识。
临床表现
早期症状
头痛、恶心、呕吐、乏力、口渴 、多汗等。
中期症状
高热、意识模糊、抽搐、呼吸急促 等。
晚期症状
昏迷、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02
高温中暑的预防
预防措施
保持水分充足
高温天气下,人体容易出汗,导致水 分流失,因此要保证每天足够的水分 摄入。
避免在高温时段外出
穿着合适的衣物
穿着轻便、透气的衣物,避免穿着黑 色或其他深色系衣物,因为它们会吸 收更多的热量。
科研人员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研究,对高温中暑的发病率、死亡率 和社会经济负担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为预防和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

高温中暑的科研现状还包括对高温中暑与其他疾病的关系、高温中暑对 人体的长期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这些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高温中暑的 危害和防治措施。

高温作业及中暑ppt课件

高温作业及中暑ppt课件

编辑版ppt
24
重症中暑 凡出现前述热射病、热痉挛或热衰竭的主要临
床表现之一者,可诊断为重症中暑。
编辑版ppt
25
3).中暑的治疗原则
(1)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者 应迅速离开高温作业环 境,到通良好的阴凉处安静休息。
(2)热射病 迅速采取降低体温、维持循环呼吸功能 的措施,必要时应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编辑版ppt
26
(3)热痉挛 及时口服含盐清凉饮料,必要时给予葡 萄糖生理盐水静脉滴注。
(4)热衰竭 使患者平卧,移至阴凉通风处,口服含 盐清凉饮料,对症处理。静脉给予盐水虽可促进恢复, 但通常无必要,升压药不必应用,尤其对心血管疾病 患者慎用,避免增加心脏负荷,诱发心衰。
编辑版ppt
27
复习思考题
只作用于体表但 可以通过血液循 环使全身加热。
除作用于体表外,还可 作用于深部组织对人体 加热的作用更大更快。
编辑版ppt
8
接触作业: 冶金工业:炼焦、炼铁、轧钢车间; 机械制造:铸造、锻造、热处理车间; 炉窑车间:陶瓷、玻璃、搪瓷、砖瓦等; 锅炉间:火力发电厂、轮船。
编辑版ppt
9
炉 前 工
机械制造
编辑版ppt
10
陶瓷工业的烧成车间
锅 炉 工
编辑版ppt
11
2).高温、高湿作业(湿热型) 特点:高气温、高气湿,而热辐射强度不大。 接触作业:
液体加热或蒸煮:印染、缫丝、造纸 潮湿的深矿井: 食品加工:屠宰、肉食加工
编辑版ppt
12
高温矿井
这些都是高 温高、高湿
作业
缫丝车间
编辑版ppt
印染厂
编辑版ppt
20

夏季高温预防中暑科普安全教育PPT

夏季高温预防中暑科普安全教育PPT
中小学高温天气预防中暑安全教育模板
You can click here to edit the text.You can click here to edit the text.You can click here to edit the text.You can click here to edit the text.
失过多;
遮蔽阳光
如果在高温情况下需要出行,可以使用轻 薄的防晒衣和大帽檐的遮阳帽遮挡紫外线 预防中暑;
保持室内通风
当室内的温度比较高时,不开窗透气,体 内的热能排出障碍,也可能导致中暑。需 要打开窗户使房间内空气与外界形成对流, 新鲜的空气在房间内流通,也有利于预防 中暑。
日常的预防
遮阳避暑
打遮阳伞、戴遮阳帽和遮阳镜,涂抹防晒霜,减少在 太阳直射下的户外活动时间。
日常的预防
减少出行
外界气温过高时,人体的温度也会逐渐升 高,难以维持正常水平,从而引发中暑。 可以在正午前后尽量减少户外活动,选择
阴凉的地方休息;
充分饮水
补充水分是治疗或预防中暑的一个常用有 效、实用的方法,在高温下,大量汗液带 走体内水分,此时充分饮水可以补充汗液 流失的水分,也有助于降低体温。但应尽 量选择淡盐水或运动饮料,防止电解质丢
主讲人:xxx
时间:XX.XX
PART.03
日常的预防
中小学高温天气预防中暑安全教育模板
You can click here to edit the text.You can click here to edit the text.You can click here to edit the text.You can click here to edit the text.

中暑PPT精选课件

中暑PPT精选课件
严重者可出现休克、心衰、肺水肿、脑水肿等。 热痉挛:由于出汗过多、口渴,大量饮水而盐分补
充不足以致血中氯化钠浓度显著下降,而引起四肢阵 发性强直性痉挛,最多见于下肢双侧腓肠肌,常伴有 肌肉疼痛、腹绞痛及呃逆。
热衰竭:先有头痛、头晕、恶心、继而又口渴、胸 闷、面色苍白、冷汗淋漓、血压下降,重者可出现周 围循环衰竭。
丙嗪25-50mg加人0.9%氯化钠液静脉滴注。 循环衰竭者静脉补液同时酌情选用多巴胺、山莨菪
碱静脉点滴。
13
有脑水肿者酌情选用20%甘露醇、糖皮质激素 静滴。
心跳、呼吸骤停者即刻予以心肺复苏。 其他对症处理。
14
先兆中暑与轻症中暑的处理
立即撤离高温环境,在阴凉处安静休息。
补充清凉含盐饮料。 疑有循环衰竭倾向时,可酌情给予葡萄糖盐
3
中暑的原因
在高温作业的车间工作,如果再加上通风差, 极易发生中暑。
农业及露天作业时,受阳光直接暴晒,再加 上大地受阳光的暴晒,使大气温度再度升高, 使人的脑膜充血,大脑皮层缺血而引起中暑。
在公共场所、家族中,人群拥挤集中,产热 集中,散热困难 ,也易发生中暑。
空气中湿度的增强易诱发中暑。
8
临床表现
先兆中署:表现为头昏、头痛、口渴、多汗、 全身乏力、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 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轻症中暑:除上述症状加重外,体温升至38℃ 以上,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 或出现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搏 增快等虚脱表现。
9
临床表现
重症中暑 热射病:典型表现为高热(>41℃)、无汗和意识障碍,
药物降温
选用氯丙嗪25-50mg加入0.9%氯化钠液或葡萄糖盐水500ml 静脉滴注1-2小时。

夏季高温预防中暑防暑知识宣传PPT

夏季高温预防中暑防暑知识宣传PPT

什么是高温和中暑
Summer heatstroke prevention and cooling
为什么会中暑?
夏季,由于环境温度过高,空气湿度大,体内余热难以散发,热量越积越多,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失控而发生中 暑。此外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精神紧张等,都是中暑常见的诱因。
露天作业阳 光直接暴晒
不良 的天气 (高温、湿 度)
个人健康状 况差
环境因素
适应性差
PART-02
中暑的表现症状
预防高温中暑防暑TIPS
中暑的表现症状
Summer heatstroke prevention and cooling
01
先兆中暑的症状
在高温环境下,如果出现大汗、口渴、头晕、胸闷、恶心、四肢无力及发麻等情况,就要考虑中 暑的可能。
02
预防
为了不使清凉成受罪,我们不能贪图一时享受将温度调得过低,以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 同时也不要在空调环境中待的时间过长,最好能够定时打开窗户,让室外的新鲜空气流进来,
以保持室内的氧气含量。 另外,根据中医疗法,处在空调环境中的人们经常喝点姜汤,也可有效防治“空调病”。
防暑降温注意事项
Summer heatstroke prevention and cooling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预防
夏日里,贪图一时凉快,用过快的方式降温,当时确实感觉畅快,可事后可能会对健康有害。 由于身体在大量出汗的时候,毛细血管是处于扩张状态的,如果采用急速降温的方法,血管急剧收缩,体
内热量受外界因素影响,一时散发不出来,容易造成身体的各种不适,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心脏的机能。 因此,在大量流汗后,采用逐步降温的方法比较可靠,可以洗一把热水澡、喝一杯淡盐水,在比较阴凉通

夏季高温天气防中暑知识(课堂PPT)

夏季高温天气防中暑知识(课堂PPT)

三、 高温作业措施
食品健康
三、 高温作业措施
高温作业职业禁忌症
• Ⅱ期及Ⅲ期高血压 • 活动性消化性溃疡 • 慢性肾炎 • 未控制的甲亢、糖尿病 • 大面积皮肤疤痕
三、 高温作业措施
合理安排作业时间
• 气温达到40℃以上,应当停止当日 室外露天作业;气温达到35℃以上 、40℃以下时,当班安排职工室外 露天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6小时, 连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3小时,且在 气温最高时段(11:00-14:00)3小时 内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
中暑的急救
2020/7/9
27
四、 中暑的急救
具体可予以物理降温(冰水或酒精擦浴、冰袋冷敷头及腋下等 ),加强通风及散热,必要时电话报救。应请人去呼叫救护车,可继 续施救,一直要坚持到救护人员或其他施救者到达现场接替为止。此 时还应反映伤病员的伤病情和简单的救治过程。
四、 中暑的急救
救护电话号码为“120”,拨打电话时要尽量说清楚以下几件事: 1.说明病情和已经采取了些什么措施,好让救护人员事先做好急救的准备。 2.讲清楚患者在什么地方、什么路口、附近有什么特征。 3.说明报救者单位、姓名的电话或手机以便救护车找不到所报地方时,随时用电 话通讯联系。基本打完报救电话后,应问接报人员还有什么问题不清楚,如无问题 才能挂断电话,通完电话后,应派人在现场外等候接应救护车,同时把救护车进工 地现场的路上障碍及时给予清除,以利救护到达后,能及时进行抢救。
热衰竭(heatexhaustion)
二、 中暑概念与类型
热射病(heatstroke)
由于人体在热环境下,散热途径受阻,体温调节机制紊乱所致。临 床特点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体温可达40℃以上,开始时大 量出汗,以后出现“无汗”,并伴有干热和意识障碍、嗜睡、昏迷 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高温作业环境对生理功能的影响
(一)体温调节:在高温环境中劳动时,在中枢神 经系统调节控制下,使人的体温基本保持平衡。
1、产热:劳动强度、气象因素
2、散热:
机体与环境的热交换可以热平衡公式表示:
S=M-E±R±C1±C2 注:S为热蓄积的变化;M为代谢产热;E为蒸发 散热热 或; 散R热为;经C辐2为射传的导获的热获或热散或热散;热C。1为对流的获
➢ 蒸发散热:在高温环境下工作,人体散热主要以出汗 蒸发散热的方式,同时产热中枢受抑制,产热稍有降 低,从而使体温维持在基本正常范围。当气温继续升 高而显著超过体表温度时,蒸发散热是机体唯一的散 热方式。
影响蒸发散热的因素
出汗的方式:以水蒸气的形式每蒸发1g汗液, 可带走2.42KJ的热量,如每小时蒸发300-500g 汗液,散热量约750-1250KJ,足以充分放散人 体劳动时产生的热量。但在高温作业时,汗液 往往是以成滴的汗珠淌下,这样就不能完全起 到蒸发散热的作用。
机体内外环境的热应激,激发温觉感受器, 发放神经冲动,刺激体温调节中枢,反射性引起 散热反应。
散热方式
➢ 皮肤血管扩张,血流重新分配,大量血液(可高达 2.6L/ m2•min)流向体表,以致代谢热从深部组织向体 表转移,皮肤温度升高,汗腺分泌增强。
➢ 传导、对流、辐射散热:皮肤温度如果超过环境温度 时,体表可以对流辐射方式散热,但这类方式散热量 很少。当周围物体的温度低于体表时,人体可通过辐 射散热。当体表温度高于周围空气温度时,人体可通 过传导,对流方式散热,而且温差越大,气流越大, 散热越快。
环境湿度:湿度低,利于蒸发散热。
气流:加大气流(增加风速),可使汗液蒸发 加快,蒸发量增加。
人体从热环境获得的对流与辐射热量,劳动 代谢产热量,以及高温环境促使代谢亢进而增 加的产热量,超过人体的散热量时,从而使热 平衡破坏,体内不断蓄热,体温因而升高。
❖在高温作业过程中,人体可经常出现蓄热。 但在中枢神经系统调节下,参与体温调节的 各个系统的生理热应激反应加强。特别是循 环系统和汗腺分泌机能在体温调节上起着重 要作用,使人体在整个工作日中仍能维持深 部体温在38℃以下或稳定在38℃,而生理功 能不致受到损害(热应激heat strain)。但是, 人体的体温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身 体获热与产热大于散热的情况持续存在,就 会使蓄热量增加,以致体温升高。
大量出汗,损失大量NaCl,如不及时补充必引起体 内缺盐,细胞外液[Na]+降低,影响水分在体内 的贮留,使摄入的水分迅速经肾脏排出,同时可损 失一些水溶性维生素,VC、VB1、钾、钙等。所以 大量出汗可致水盐代谢障碍,而影响劳动能力,甚 至造成严重缺水和缺盐,可导致热痉挛的发生。
(三)循环系统
(二)热适应时人体机能状况
体温调节能力提高:劳动时代谢减缓,产热减少。出 汗增多,蒸发散热增强,皮温下降,使中心与体表的 温差增大,利于体内蓄热的放散。出汗机能的改善是 热适应的重要表现。热适应后,参与活动的汗腺数量 和每个汗腺活动的强度均增加,且开始出汗的皮温下 降,出汗量显著增加,蒸发散热机能明显提高。
(二)气湿:
生产环境的湿度以相对湿度表示:
R=
A 100% F
A:空气的绝对湿度(kPa)
F:干球温度计所示温度时的饱和水蒸汽张力 (kPa)
相对湿度在80%以上称为高气湿。
相对湿度在30%以下称为低气湿。
(五)影响生产环境气象条件的因素 1、外界大气条件,季节,一日不同时间。 2、生产情况 3、设备情况,厂房建筑,通风等。
在夏季一般人每天出汗1升左右,高温作业工人一 个工作日出汗量可达3-4升。出汗量是高温作业人 员受热程度和劳动强度的综合指标。一般以一个工 作日出汗量6升为生理最高限度,失水不应超过体 重的1.5%。
高温作业工人一个工作日内通过出汗排出盐量达20 -25g,每日随食物摄入的食盐量为10-20g,大量 出汗可损失一定的盐份,体内缺盐时,尿中盐量减 少,如尿盐量降至5g/24h或2g/8h(工作日内)以下 时,则表示人体有缺盐的可能。
防止体温升高措施
改善生产环境的气象条件。 安排工间休息,在低热负荷期间,使体
内的蓄热放散出去。 减轻劳动强度:肌肉活动是代谢产热的
主要来源,减轻劳动强度,会有效地减 少机体热负荷,从而避免过度蓄热,并 可防止过热而发生中暑。
(二)水盐代谢
环境温度越高,劳动强度越大,人体出汗则愈多。 汗液的有效蒸发率在干热有风的环境中高达80%以 上,散热良好。但在湿热风小的环境中蒸发效率经 常不足50%,汗液难以蒸发,往往呈汗珠淌下,不 利于散热。皮肤潮湿、角质渍汗而膨胀,阻碍汗腺 孔的正常作用,使更多地淌汗。
主要内容
生产环境中的气象条件 高温作业 高温作业环境对生理功能的影响 热适应 中暑 高温作业的卫生标准 防暑降温措施
一、生产环境中的气象条件
(一)气温: 气温(大气温度) 太阳的辐射,照射厂房屋顶,墙壁。 高温设备:冶炼炉、加热炉、锅炉、蒸气管道等。 赤热物体:铁水,加热的钢锭等。 周围物体加热(二次热源)。 其他:化学反应,机器转运,人体散热等。
二、高温作业
(一)定义:高温作业系指工作地点有生 产性热源,以本地区夏季室外平均温度 为参照基础,工作地点的气温高于室外 2℃或2℃以上的作业。一般将热源散热 量大于23W/m型:
根据生产环境气象条件的特点,高温 作业可分为三个基本类型。 1、高温强热辐射作业(干热型) 2、高温、高湿作业(湿热型) 3、夏季露天作业

皮肤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如同时从事重体力 劳动,可使血压升高,但血压升高不如常温下明显, 主要以收缩升高为主。
(四)消化系统
(五)泌尿系统
(六)神经系统
检查时发现,高温作业工人的视觉-反应潜 伏时间随生产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延长。
四、热适应(heat acclimatigation)
(一)概念:热适应是指人在热环境下工 作一段时间后产生对热负荷的适应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