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练习
【高中语文】“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ppt11(课件+试题,15套)5

烘托出庭院的沉寂幽邃,亦暗示佳人高墙幽闭的孤寞。次接杨柳堆 烟、帘幕无数,正见其景“深”。往下,倚高楼而望章台,掩重门 而留暮春,含泪眼而问落花,逐次曲转出人物内心的怨恨,亦见其 情“深”。而暮春凄迷之景与闺妇愁苦之情融合,恰呈现出整首词 意境的婉丽幽深。
提示
二、悟读,诗情画境 深深的庭院,空空的画堂,再也没有飘逸的裙裾 让我翩翩起舞,再也没有精致的花冠装饰我长长 的秀发。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他的离去。日升雾 袅的清晨,落霞孤鹜的黄昏,坐在一炷残香之下 取暖,思念,祝福。或抚一回琴,或吟一首词, 回味着昨日的温暖。半夜下起了小雨,点点滴滴,远远近近。古老的琴
答案
2.“庭院深深深几许”一句,连用了三个“深”字有什么作用? 答案 极言庭院的深邃,让人想到庭院中的女主人公形同囚居的生活,
不但写出了她的孤身独处,而且暗示了少妇无人可诉的深深愁绪。
答案
3.该词结句“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寄深于浅,借 景抒情,包含多层意蕴。请反复诵读作品,说出多层意蕴来。
是他弹过的那张,那疏疏密密的节奏,似幻似真,这是他吟哦的声音吗?
寂寞,无语,难眠。
三、品读,鉴赏评析 1.为什么说这首词是一篇景深、情深、境也深的作品? 答案 说《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景深,是词人写景时由远而近,逐步推移,逐
步深入。说情深,是此词将女主人公的感情层次挖掘得很深,并用工笔对抽象的感情 作了细致入微的刻画,其中仅 “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 一句就包孕了
三、文题背景
1.章台路。汉代长安有章台街,多妓馆,京兆尹张敞无威仪,罢朝后常
走马过章台街游乐。后以章台路代指歌妓聚居的烟花柳巷。
2.安徽滁州醉翁亭有副对联为“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
高中语文“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ppt11(课件+试题,打包15套) 苏教版4最新精品课件

•
235、如果我们想要更多的玫瑰花,就必须种植更多的玫瑰树。
•
236、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
237、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
238、回避现实的人,未来将更不理想。
•
239、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
229、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
•
230、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
231、出门走好路,出口说好话,出手做好事。
•
232、旁观者的姓名永远爬不到比赛的计分板上。
•
233、怠惰是贫穷的制造厂。
•
234、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
跟随自己,为自己奔跑,抵制物欲的袭击,使心不为形役。即使自己不能成为圣人,只要心中有了圣人的目标,在别人眼里,你也将成为一位圣者。 1.花开时节,有赏花的心情。
2.瓜果应季,喜欢瓜果的人牙好、胃口好。 3.感受春天的微风轻抚最初萌芽的青草和树叶,把稚嫩的清香散播到四面八方。
4.酷热的夏天,享受一场豪雨和随之而来的凉爽、清新、草木苍翠。 5.在秋天火一样的红叶面前停下脚步,体味凋谢前最盛大的灿烂。 6.站在温暖的窗户后面欣赏大雪最初的样子:轻盈、迷蒙、笼罩大地,洁白还无人践踏。 7.喝酒的时候,是心在应对,而不是肠胃在应对。如同焚香,要的只是一种香的氛围,而不是把香氛当氧气,这也是酒逢知己饮的本意。 8.有很够分量的情敌,你却不战而胜,似乎比用大笔钱买到极昂贵的东西还快乐。这是棋逢对手或物有所值的含义之一。 9.生命中永存一个可以单相思的人,又不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那种情怀,美中不足的生活就有了完美的寄托,如同诚信基督的教徒有一个上帝。 10.在花季结束的时候,采摘到最后一朵玫瑰。多情的人,最后一次恋情以最美的方式成为标本。 11.说话投机:有些迷乱豁然开朗,如同苗圃除尽了杂草;有些感觉处处共鸣,如同鲜花映照在清潭。 12.没有预谋的闲聊空谈,却生出实际漂亮的事情来。如同野游采摘到美味的山果。
高中语文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教师用书:“格高韵远”的北宋词1Word版含答案

浣溪沙 (其二)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内容赏析】上片写景。
早春,溪边兰草初发,小径洁净无泥,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但是潇潇的暮雨,哀怨的布谷鸟啼,给景色抹上了几分伤感的色彩,隐隐折射出词人的处境。
下片抒情。
脱去了上片子规啼声带来的愁思,振起一笔,岁月的流逝,正如同东去的流水一般,无法挽留。
然而,人世总有意外,“门前流水尚能西”,既是眼前实景,又暗藏佛经典故。
东流水亦可西回,又何必为年华易老徒然悲哀呢?看似浅显,却值得回味。
这首词写于元丰五年 (1082) 春,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任黄州 ( 今湖北黄冈 ) 团练副使。
这在苏轼的政治生涯中,是一个重大的打击,然而这首词却在逆境中表现出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
《破阵子 ( 燕子来时新社) 》[识作者 ]导宋词之先路——晏殊晏殊 (991 - 1055) ,字同叔,北宋抚州临川 ( 今属江西 ) 人,著名词人。
晏殊自幼聪明,七岁能文,被称为“神童”,十四岁中进士,五十三岁时,官居宰相位。
第二年罢相,被贬为工部尚书,后升任兵部尚书。
六十四岁病逝,宋仁宗亲临丧事,死后赠司空兼侍中,谥号元献。
晏殊擅长诗词,尤工小令,他的词,承袭南唐风格,追求“西昆体”,以情致胜;文词典丽,雍容华贵,妙语天成,韵味独特,又不失清新淡雅,含蓄委婉,温润圆融,意趣横生的艺术风格。
有“导宋词之先路”“为北宋倚声家之初祖”的美誉。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和“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等佳句,为千古传颂。
作品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传世。
[ 巧识文]此词通过古代清明时节的一个生活片断,描绘了一幅农村劳动妇女生活的风俗画,反映出少女身上显示的青春活力,充满着一种欢乐的气氛。
全词纯用白描,笔调活泼,风格朴实,形象生动,展示了少女的纯洁心灵。
第 1 步诵读——整体感知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词,感知内容。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单元练习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单元练习一、基础知识1. 下列加点的词语注音无误的一组是()A. 殷勤(yìn)拚却(pàn)琵琶(pā)蔷薇(qiáng)B. 迷津(jīn)郴江(chēn)堆砌(qì)贬谪(zhé)C. 百啭(zhuǎn)冉冉(rǎn)蘅皋(gāo)风絮(xù)D. 溽暑(rù)舟楫(jì)鹧鸪(zhē)芙蓉浦(pǔ)2.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婉转俊逸卓而不群自辟蹊径B. 潇湘锦瑟缠绵悱恻淋漓尽致C. 眷恋蕴藉琐窗朱户欢呼雀跃D. 妖娆萧飒星火燎原驿寄梅花3. 选出与下列词人的号相对应的一组()山谷道人淮海居士庆湖遗老清真居士A. 黄庭坚秦观晏几道贺铸B. 晏几道黄庭坚贺铸周邦彦C. 黄庭坚秦观贺铸周邦彦D. 晏几道周邦彦秦观黄庭坚4. 李煜《虞美人》的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
下列四首诗词中划线处与这种写法不同的一项是()A.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年华谁与度?月桥花榭,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横塘路》)B. 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
游人都上十三楼。
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
谁家水调唱歌头。
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苏轼《南歌子·游赏》)C.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李白《秋浦歌》)D.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二、精段阅读阅读晏几道《鹧鸪天》(见课本),回答下面的问题。
5. 这首词的上阕和下阕在艺术手法上各有特色,试作简要分析。
6. 这首词的末两句是从杜甫《羌村》诗“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两句脱化而出,但在表达上有明显的不同,请分析这种不同的原因。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ppt11(课件+试题,打包15套) 苏教版3

三、文题背景 新社,指春社,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是春社日。社日是祭社神——土地神 的日子,有春、秋两社。古代上层妇女是不劳动的,但平常也要做些针 线活。每逢社日,就可以放下针线活,从事游玩。清明在春分后十五日, 是古代上坟祭祖的日子,也是妇女们可以出门踏青游玩的日子。从春社 到清明,都是春光最好的时候。
•
227、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
228、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
229、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
•
230、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
231、出门走好路,出口说好话,出手做好事。
文题解读
一、词人名片 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 宋代著名的婉约派词人,景德中赐同进士出身。庆历 中官至集贤殿大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 谥元献。 擅长小令,其词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颇受南唐冯延 巳的影响。晏词造语工巧,音韵和谐,风流蕴藉,温润秀洁。原有集已 散佚,仅存《珠玉词》及清人所辑《晏元献遗文》。
答案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看似写实,其实包 含了一定的情与理,试简析。 答案 出句写词人对“花落去”而终究无力挽转的叹惋,对句借“燕 归来”抒写因美好事物归来而欣慰的感情。所包含的哲理是:一切美 好事物的必然消逝都无法阻止,但同时仍然含有其他美好事物的再现, 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人事兴衰,循环往复。
提示
二、悟读,诗情画境 清明时节,梨花刚刚凋谢,柳絮却开始飞花。春社 将近,已见燕子归来,初闻黄鹂叫声,天气也转暖 了。闺中少女,此时应换了薄装,停了针线,赶节 郊游踏青。看那两位邻家少女,在桑林路边相逢, 脸笑成了一朵花。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专题8】“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精品练习及答案

【学案导学设计】2018高中语文专题检测八“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一、积累运用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雨横.(hénɡ)风狂三月暮B.黯乡魂,追旅思.(sī)C.往事后期空记省.(xǐnɡ)D.争.(zēn)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答案 C解析A项“横”应读hènɡ;B项“思”应读sì;D项“争”应读zhēnɡ。
2.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采桑径里逢迎..逢迎:说话和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B.楼高莫近危阑..倚危阑:高楼上的栏杆C.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好梦:指回家欢聚的梦D.渐霜风凄惨..凄惨:寒冷逼人答案 A解析逢迎:相逢,相遇。
3.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巧笑..东邻女伴巧笑:美好的笑B.伤流景..流景:流动的景象C.游冶..处游冶:游乐D.雨横.风狂横:放纵,凶暴答案 B解析应为“如流水般消逝的光景”。
4.下面对宋词内容的评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晏殊《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通过清明时节的一个生活片断,表现出少女身上显示的青春活力,表现了生活的美好。
B.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上片重写情,下片重写景,以生动的形象、清浅的语言,含蓄委婉、深沉细腻地表现了闺中思妇复杂的内心感受。
C.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通过写一天中由朝至暮、由暮至夜的感触,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逝、晚景凄凉的沉重、孤寂的心情。
D.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通过描写羁旅行役之苦,表达了强烈的思归情绪。
答案 B解析上片写行者忆家,下片写闺妇怀人。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八声甘州”,简称“甘州”,唐边塞曲,后用为词牌。
因全词共八韵,故称“八声”。
B.张先,字子野,乌程人。
其词内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对都市社会生活也有反映。
语言工巧。
C.柳永,人称“柳七”、“柳三变”,是婉约词派代表人物。
【高中语文】“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ppt11(课件+试题,15套)

的“眼”。
在诗词的关键处,一个妙煞的字眼,可以有声有色,极致入微,状难状
之景,达难达之情,甚至可以营造出一种意境。然而,“诗眼”、“词
眼”不是孤立的“炼字”,前贤们仅从修辞学的角度探求,究竟层次偏
浅,从局部与整体的辩证关系上去理解,从全篇的章法结构上去分析,
才有可能探得真髓。
二、真题剖析
(2015· 湖北)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得黑”,都是形容词炼于句末的范例。形容词的活用,可化腐朽为神奇,
蒋捷《一剪梅》“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中,形容词
“红”、“绿”用作使动词,词人通过樱桃变红、蕉叶转绿的动态,抒
写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如果“红”、“绿”仍作形容词用,说成“樱
桃红,芭蕉绿”,就会味同嚼蜡。
(三)炼动词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李白《塞下曲》)“随”和“抱”这两 个动词都用得很好。鼓是进军的信号,所以只有“随”字最合适。“抱 玉鞍”要比“伴玉鞍”、“傍玉鞍”等说法好得多,因为只有“抱”字 才能显示出枕戈待旦的紧张情况。 (四)炼虚词 在古典诗词中,虚词的锤炼恰到好处时,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 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如王勃《滕王阁序并 诗》中的名句 “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 ,去掉 “ 与 ” 、 “共”二字就会大为减色。
象地描绘了塞外辽阔苍凉的景象。“直”字展现一种挺拔坚毅之美;落
日之圆,衬托在万里戈壁背景之上,给人以苍茫之感。二字将直线之美
与浑圆之美融为一体,画面壮观,他字确实难以代替。
“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青青竹笋迎船出,白白江鱼入馔
来”,这是形容词炼于句首,有如现代的印象派绘画,首先捕捉的是色
彩鲜明的印象。“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守着窗儿,独自怎生
专题八“格高韵远”的北宋词(教师版)

汾湖高级中学高二语文同步练习班级 姓名 样 卷 成绩专题八:“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一、基础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 碧苔.(tái) 飞絮.(xù) 征辔.(pèi) 迢.迢(diǎo ) B . 游冶.(yě) 雨横.(hèn ɡ) 平芜.(wú) 日长.(chán ɡ) C . 黄鹂.(lí)莎.草(shā) 阑.干(lán) 晏.殊(Yàn) D . 盈.盈(yín ɡ) 雕鞍.(ān ) 草薰.(xūn ) 玉勒.(lěi ) 解析:选B 。
A 项,迢—tiáo;C 项,莎—suō;D 项,勒—lè。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 ( )A .雨横.(hén ɡ )风狂三月暮B .黯乡魂,追旅思.(sī) C .往事后期空记省.(xǐnɡ) D .争.(zēn)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答案 C 解析 A 项“横”应读hènɡ;B 项“思”应读sì;D 项“争”应读zhēnɡ。
3.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中国经济唯房地产马首是瞻,而房地产“挟天子以令诸侯”。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余斌无奈地承认“房地产业已成中国经济直接命脉”。
B .我国零售连锁企业另一大软肋就是企业已存在的各个系统软件各行其事,难以融合,竞争力不强。
C .“跟外语相比,我们大学语文甘败下风。
”一位大学语文教师这样抱怨。
的确,如果不是去年教育部旧话重提,恐怕已经有不少人忘记了大学语文的存在。
D .现今的新闻记者在深入采访时,可能会揭露一些阴暗面,但他们针贬时弊是因为他们热爱社会,是为了促进社会改良,而非有其他不轨图谋。
解析: 选A 。
B 项,应为“各行其是”;C 项,应为“甘拜下风”;D 项,应为“针砭时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练习班级_____学号_______姓名_________一、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别人评析这首词,认为开篇一个〝异〞字统领词的上阕。
请简要分析词中的风景究竟〝异〞在何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简要概述燕然未勒的故事,并说说词中引用这一典故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甘草子柳永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珍珠雨。
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
池上凭栏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
(1)触动主人公愁绪的具体景象有哪些?女主人公心乱愁苦的原因又是什么?答: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结尾二句“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写法上有何新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6分)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张先龙头舴航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
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
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月影。
(1)词中第一句的“竞”字和第二句的“并”字有什么表达效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全词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玉楼春(宋祁)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1)本词上片是通过哪几个物象来表现〝风光好〞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前人评论这首词时曾说,“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是全词最传神的字眼。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请结合全词做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下阕即景抒情,“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浣溪沙欧阳修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
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
人生何处似尊前。
(1)“绿杨楼外出秋千”一句写出了人的活动,有人认为“出”字用得好,也有人认为这里用“荡”字好。
你赞成哪一种说法?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有人说词的下片有“及时行乐的消极情调”,你同意吗?请结合作品作简要的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天仙子张先是为嘉禾小悴,以病眠,不赴府会。
水调数声持酒听。
午醉醒来愁未醒。
送春春去几时回? 临晚镜,伤流景。
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
云破月来花弄影。
重重帘幕密遮灯, 风不定,人初静。
明曰落红应满径。
(1) 这首词的上片中,“送春春去几时回”句的两个“春”字,请结合上下文来说说这两个“春”字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就遣词造句评论说:“‘云破月来花弄影’,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
”请从炼字的角度谈谈“弄”字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幕遮》、《八声甘州》练习一、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别人评析这首词,认为开篇一个〝异〞字统领词的上阕。
请简要分析词中的风景究竟〝异〞在何处?答:首句点明“塞下”这一地域特征,去雁、边声、长烟、落日、孤城等具有特征性的事物组成了一幅“塞外关山图”。
(2)请简要概述“燕然未勒”的故事,并说说词中引用这一典故的作用。
答:“燕然未勒”讲的是东汉大将窦宪追击匈奴至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返的故事。
词中引用这一典故,重在抒发报国之志。
是说现在敌军未退,边境未宁,尽管厌战思归,但又怎能有回乡的打算呢?既写出了作者为国建功的远大抱负,也是对戍边战士的激励鼓舞。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甘草子柳永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珍珠雨。
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
池上凭栏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
念粉郎言语。
(1)触动主人公愁绪的具体景象有哪些?女主人公心乱愁苦的原因又是什么?答:景象:秋暮、衰荷、乱雨、冷月。
原因:“无侣”(或“单栖”)(2)结尾二句“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写法上有何新意?答:不直写女主人公念念不忘“粉郎”及“言语”,而通过鹦鹉学念来表现,写出了女主人公在百无聊赖中的自慰自遣,让人倍感凄凉。
三、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6分)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张先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
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
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1)词中第一句的“竞”字和第二句的“并”字有什么表达效果?答:“竞”、“并”两字极富概括力与想象力,分别渲染出赛龙舟、荡秋千的欢快气氛,仿佛使人听到龙舟竞渡时热烈的呼喊和游女荡秋千时的欢快嬉笑。
(2)全词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答:①对比。
②全词动静结合,上片描写一幅充满生活情趣的动态画面,下片渲染一种悠闲恬淡的静谧气氛。
四、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玉楼春(宋祁)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1)本词上片是通过哪几个物象来表现风光好的?答:水波、绿杨、红杏。
(2)前人评论这首词时曾说,“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是全词最传神的字眼。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请结合全词做简要赏析。
答:同意。
“闹”字以动写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的浓烈气氛和春天那一派盎然春意以及生机勃勃的美妙境界。
(第一问需要抓住上片的三个物象,第二、三问需要对本词的意境进行深入鉴赏)(3)下阕即景抒情,“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拟人手法。
作者把斜阳当做朋友,举酒相劝,希望斜阳在杏花丛中多加逗留,表达了惜春(惜时)的感情。
五、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浣溪沙欧阳修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
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
人生何处似尊前。
(1)“绿杨楼外出秋千”一句写出了人的活动,有人认为“出”字用得好,也有人认为这里用“荡”字好。
你赞成哪一种说法?为什么?答“出”字好。
因为用“出”字实中有虚,生动地表现出嬉戏者在绿杨楼外忽隐忽现的情景,使词意蕴深长,能激发读者丰富的想象联想;而“荡”字只是一种实写。
(认为“荡”字好,若能分析指出“荡”字具体地描绘出嬉戏场面的欢娱,使人如临其境,亦可酌情给分。
)(2)有人说词的下片有“及时行乐的消极情调”,你同意吗?请简要分析。
答:词的下片虽有及时行乐之意,但词人一生怀忧时之情与愤时之意,实在是借酒浇愁,在沉醉中吐胸中郁闷,而获得精神的片刻快慰。
六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6分)天仙子张先是为嘉禾小倅,以病眠不赴府会。
《水调》数声持酒听。
午醉醒来愁未醒。
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
伤流景。
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
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1) 这首词的上片中,“送春春去几时回”句的两个“春”字,请结合上下文来说说这两个“春”字的含义。
(2)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就遣词造句评论说,“‘云破月来花弄影’,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
请从炼字的角度谈谈“弄”字的妙处。
答:(1)前一个“春”指季节,大好春光。
后一个“春”既指自然的大好时光,又指人生的青春年华。
(2)“弄”字是在有月而多云的暮春之夜的特定情况下,阴云笼罩,暮色迷茫,花的丰姿神采未必能尽情地表现出来,但是忽然出人意料,云开天际,大地上顿时呈现皎洁的月光,再加上风的助力,使花在月下一扫不久前的暗淡而使其姣妍丽质一下子摇曳生姿,这自然给世人带来意外的欣慰。
一个“弄”字就传达出了这种特有的情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