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偶传感器课件..
合集下载
热电偶传感器ppt课件

热电率较小,敏捷度低,高温下机械强度下降, 抗污染能力差,贵金属材料昂贵。
3. 镍铬-镍硅热电偶(K型)
使用量最大旳便宜金属热电偶,用量为其他热电 偶旳总和。 正极(KP)旳名义化学成份为:Ni:Cr=90:10, 负极(KN)旳名义化学化学成份为Ni:Si=97:3。 其使用温度为-200~1300℃。
正
较硬
B
负
稍软
0.033
600~900
0~1600
1800
Ⅲ
>800
±4℃ ±0.5%t
正
不亲磁
Ⅱ
-40~1300
±2.5℃或±0.75%t
K
4.096
0~1200
1300
负
稍亲磁
Ⅲ
-200~40
±2.5℃或±1.5%t
N
正
不亲磁
负
稍亲磁
2.774
200~1200
1300
Ⅰ Ⅱ
-40~1100 -40~1300
T —— 接触面旳绝对温度
e —— 单位电荷量 NA——金属电极A旳自由电子密度 NB——金属电极B旳自由电子密度
2. 温差电势
温差电势(汤姆逊电势)
T
eA (T ,T0 )
dT
T0
(6.3.2)
图6.3.3 热电偶旳温差电势
δ —— 汤姆逊系数,它表达温差为1℃时所产生旳 电动势值,它与材料旳性质有关。
热电极旳温度分布无关; 假如热电偶旳热电极是非匀质导体,在不均匀温度
场中测温时将造成测量误差。所以热电极材料旳均 匀性是衡量热电偶质量旳主要技术指标之一。
2. 中间导体定律 在热电偶回路中接入与A、B电极不同旳另一种
导体称中间导体C,只要中间导体旳两端温度相同, 热电偶回路总电动势不受中间导体接入旳影响。
3. 镍铬-镍硅热电偶(K型)
使用量最大旳便宜金属热电偶,用量为其他热电 偶旳总和。 正极(KP)旳名义化学成份为:Ni:Cr=90:10, 负极(KN)旳名义化学化学成份为Ni:Si=97:3。 其使用温度为-200~1300℃。
正
较硬
B
负
稍软
0.033
600~900
0~1600
1800
Ⅲ
>800
±4℃ ±0.5%t
正
不亲磁
Ⅱ
-40~1300
±2.5℃或±0.75%t
K
4.096
0~1200
1300
负
稍亲磁
Ⅲ
-200~40
±2.5℃或±1.5%t
N
正
不亲磁
负
稍亲磁
2.774
200~1200
1300
Ⅰ Ⅱ
-40~1100 -40~1300
T —— 接触面旳绝对温度
e —— 单位电荷量 NA——金属电极A旳自由电子密度 NB——金属电极B旳自由电子密度
2. 温差电势
温差电势(汤姆逊电势)
T
eA (T ,T0 )
dT
T0
(6.3.2)
图6.3.3 热电偶旳温差电势
δ —— 汤姆逊系数,它表达温差为1℃时所产生旳 电动势值,它与材料旳性质有关。
热电极旳温度分布无关; 假如热电偶旳热电极是非匀质导体,在不均匀温度
场中测温时将造成测量误差。所以热电极材料旳均 匀性是衡量热电偶质量旳主要技术指标之一。
2. 中间导体定律 在热电偶回路中接入与A、B电极不同旳另一种
导体称中间导体C,只要中间导体旳两端温度相同, 热电偶回路总电动势不受中间导体接入旳影响。
热电偶培训ppt课件

06 总结与展望
总结
热电偶基本原理和应用
热电偶的维护和保养 热电偶的选用和使用注意事项
热电偶的种类和特点 热电偶的误差分析和补偿
展望
01
02
03
04
05
新型热电偶技术和发展 趋势
热电偶与其他温度传感 器的比较和应用
热电偶在工业自动化和 智能化中的应用前景
热电偶在能源和环保领 域的应用前景
热电偶行业标准和规范 的更新与完善
02 热电偶的测量原理
热电势与温度的关系
热电势与温度之间存 在线性关系。
热电势越低,温度也 越低。
热电势越高,温度也 越高。
热电偶冷端的处理
冷端温度应保持稳定。 采用补偿导线或恒温箱来保持冷端温度稳定。
冷端温度的波动会影响测量精度。
热电偶的误差分析
接触电阻是热电偶 与被测介质接触时 产生的电阻,会导 致测量误差。
汽车发动机温度测量
总结词
热电偶在汽车发动机温度测量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实时监测发动机温度,确 保发动机正常运转。
详细描述
汽车发动机温度测量是保证汽车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热电偶作为一种常用的 温度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发动机温度,确保发动机正常运转。通过使用热电 偶,可以预防发动机故障,提高汽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结果。
要定期检查热电偶的保护管是 否有磨损、腐蚀等情况,如有
需要及时更换。
要定期清洗热电偶的保护管, 以去除污垢和杂质,保证测量
准确性。
热电偶的故障排除
热电偶常见的故障包括测量误差大、输出信号不稳定等 。
对于输出信号不稳定的故障,需要检查热电偶的连接线 是否接触良好、是否有干扰信号等。
对于测量误差大的故障,需要检查热电偶的安装是否正 确、校准是否准确等。
热电偶传感器的应用PPT课件

用8个数码管显示模式和对应的参数,左边4个 数码管显示模式值,右边4个数码管显示相应模式对 应的参数值。根据系统的功能需求,应该设计4种模 式,各模式的定义如下:
2021/3/6
22
模式0:温度设定值和温度实时值显示(前4位数码管显示温 度设定值,后4位显示实时温度值); 模式1:设置和显示温度设定值(0~1200); 模式2:设置和显示手动输出值(0~100) 模式3:手动/自动切换(1:手动;0:自动)
结论:
1.两电极材料相同,输出电势为0; 2.热电偶两结点温度相同,电动势为0;温 差越大,电势越大。
3.电动势大小与热电偶尺寸无关
2021/3/6
5
返回
上页
下页
一般是用实验方法来求取这个函数关系,通常是令 T0=0°C,然后在不同的测量端温度下精确地测出回路中
总热电势,并将所测得的结果绘成曲线,或列成表格(常 常称为热电偶分度表),以供在使用的时候查阅。
2021/3/6
9
热电偶名称 镍铬—铜镍
镍铬—镍硅
铂铑10—铂 铂铑30—铂铑6
2021/3/6
分度号 适用温度(oC)
特
点
优点:适用于还原气氛中,灵敏度
E
-40~800
高,价格低
缺点:使用温度区窄,易氧化,高
温具有滞后现象
优点:线性度好,适用于氧化性气
K
-40~1000
体,耐金属蒸汽,价格便宜
缺点:略有滞后现象,高温还原气
EAB (T ,T0 ) EAB (T ,Tm ) EAB (Tm ,T0 )
若T0=0 ,则有 EAB (T ,0) EAB (T ,Tm ) EAB (Tm ,0)
该定律是参考端温度计算修正法的理论依据。
2021/3/6
22
模式0:温度设定值和温度实时值显示(前4位数码管显示温 度设定值,后4位显示实时温度值); 模式1:设置和显示温度设定值(0~1200); 模式2:设置和显示手动输出值(0~100) 模式3:手动/自动切换(1:手动;0:自动)
结论:
1.两电极材料相同,输出电势为0; 2.热电偶两结点温度相同,电动势为0;温 差越大,电势越大。
3.电动势大小与热电偶尺寸无关
2021/3/6
5
返回
上页
下页
一般是用实验方法来求取这个函数关系,通常是令 T0=0°C,然后在不同的测量端温度下精确地测出回路中
总热电势,并将所测得的结果绘成曲线,或列成表格(常 常称为热电偶分度表),以供在使用的时候查阅。
2021/3/6
9
热电偶名称 镍铬—铜镍
镍铬—镍硅
铂铑10—铂 铂铑30—铂铑6
2021/3/6
分度号 适用温度(oC)
特
点
优点:适用于还原气氛中,灵敏度
E
-40~800
高,价格低
缺点:使用温度区窄,易氧化,高
温具有滞后现象
优点:线性度好,适用于氧化性气
K
-40~1000
体,耐金属蒸汽,价格便宜
缺点:略有滞后现象,高温还原气
EAB (T ,T0 ) EAB (T ,Tm ) EAB (Tm ,T0 )
若T0=0 ,则有 EAB (T ,0) EAB (T ,Tm ) EAB (Tm ,0)
该定律是参考端温度计算修正法的理论依据。
热电偶传感器PPT

12
热电偶的基本定律
1、中间导体定律 在热电偶回路中接入第三种材料的导体,
只要其两端的温度相等,该导体的接入就 不会影响热电偶回路的总热电动势。
mV
A
T01
A
t01
T
T
B
T02
B
t02
(a)插入中间导体
(b)应用电路
图2-3-2 热电偶插入中间导体示意图
13
2、中间温度定律 在热电偶测量电路中,热端温度为t,冷
端温度为t0,中间温度为t1,则(t,t0)的热 电动势等于(t,t1)与(t1,t0)热电动势 的代数和。 3、标准电极定律
只要测得标准电极与各种金属组成的热电 偶的热电动势,则任何两种电极配对组合 成的热电偶的热电动势就可根据标准电极 定律定律计算出,而不需要逐个测定。
14
热电偶基本定律
(1)如果热电偶两种电极材质相同,则无论 两接点的温度如何,总电动势始终为零。
3
热电偶主要用来测量中高温,它的测温范 围大,适用于炼钢炉、炼焦炉等高温地区 的温度测量。
4
热电偶测温原理
热电效应和热电动势 热电偶是利用热电效应的原理制成的。
5
热电效应和热电动势
将两种不同材料的导体或半导体A和B焊接起来, 构成一个闭合回路。当导体A和B的两个交接点t和 t0之间存在温差时,两者之间便产生电动势,因而 在回路中形成一个大小的电流,这种现象称为热电 效应, 也称塞贝尔效应。
薄膜型热电偶采用真空镀膜技术,由两种 金属薄膜连接而成的一种特殊结构的热电 偶,其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适用于微小 面积上的表面温度的测量以及快速变化的 表面温度的测量。
28
测量CPU散热片的温度应选用( C )型的 热电偶
热电偶的基本定律
1、中间导体定律 在热电偶回路中接入第三种材料的导体,
只要其两端的温度相等,该导体的接入就 不会影响热电偶回路的总热电动势。
mV
A
T01
A
t01
T
T
B
T02
B
t02
(a)插入中间导体
(b)应用电路
图2-3-2 热电偶插入中间导体示意图
13
2、中间温度定律 在热电偶测量电路中,热端温度为t,冷
端温度为t0,中间温度为t1,则(t,t0)的热 电动势等于(t,t1)与(t1,t0)热电动势 的代数和。 3、标准电极定律
只要测得标准电极与各种金属组成的热电 偶的热电动势,则任何两种电极配对组合 成的热电偶的热电动势就可根据标准电极 定律定律计算出,而不需要逐个测定。
14
热电偶基本定律
(1)如果热电偶两种电极材质相同,则无论 两接点的温度如何,总电动势始终为零。
3
热电偶主要用来测量中高温,它的测温范 围大,适用于炼钢炉、炼焦炉等高温地区 的温度测量。
4
热电偶测温原理
热电效应和热电动势 热电偶是利用热电效应的原理制成的。
5
热电效应和热电动势
将两种不同材料的导体或半导体A和B焊接起来, 构成一个闭合回路。当导体A和B的两个交接点t和 t0之间存在温差时,两者之间便产生电动势,因而 在回路中形成一个大小的电流,这种现象称为热电 效应, 也称塞贝尔效应。
薄膜型热电偶采用真空镀膜技术,由两种 金属薄膜连接而成的一种特殊结构的热电 偶,其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适用于微小 面积上的表面温度的测量以及快速变化的 表面温度的测量。
28
测量CPU散热片的温度应选用( C )型的 热电偶
热电偶传感器课件

理解决方案。
05
热电偶传感器实验与操作
实验目的和原理
实验目的 掌握热电偶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工作特性。
了解热电偶传感器的测量电路和信号处理方法。
实验目的和原理
• 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
实验目的和原理
实验原理
热电偶传感器是一种基于热电效应的测温元件,由两种不同的导体或半导体制成回路,当两 端存在温差时,回路中就会产生热电动势。
热电偶传感器具有测量精度高、测量范围广、稳定性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温度测量领域。
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实验步骤 1. 准备实验器材和热电偶传感器。
2. 搭建测量电路,连接热电偶传感器和测量仪表。
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3. 对热电偶传感器进 行标定,记录标定数 据。
5. 对测量数据进行处 理和分析,得出实验 结果。
保护套管
用于保护热电极免受被测介质化学腐蚀和机械损伤,同时起到固定和绝 缘的作用。
03
接线盒
用于连接热电偶丝和补偿导线,方便安装和维修。
热电偶分类与特点
分类
根据热电偶的材质、结构和使用环境等不同特点,可将其分 为多种类型,如K型、S型、E型、J型、T型等。
特点
不同类型的热电偶具有不同的测温范围、精度、稳定性等特 点。例如,K型热电偶具有线性度好、热稳定性高、测温范围 广等优点;而S型热电偶则具有精度高、抗氧化性能强等特点 。
工业过程自动化
石油化工
在石油化工行业,热电偶传感器 被用于测量和控制反应釜、分馏 塔等设备的温度,实现生产过程
的自动化和优化。
电力行业
热电偶传感器在电力行业中被广泛 应用于汽轮机、锅炉等设备的温度 监测与控制,提高发电效率和安全 性。
05
热电偶传感器实验与操作
实验目的和原理
实验目的 掌握热电偶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工作特性。
了解热电偶传感器的测量电路和信号处理方法。
实验目的和原理
• 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
实验目的和原理
实验原理
热电偶传感器是一种基于热电效应的测温元件,由两种不同的导体或半导体制成回路,当两 端存在温差时,回路中就会产生热电动势。
热电偶传感器具有测量精度高、测量范围广、稳定性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温度测量领域。
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实验步骤 1. 准备实验器材和热电偶传感器。
2. 搭建测量电路,连接热电偶传感器和测量仪表。
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3. 对热电偶传感器进 行标定,记录标定数 据。
5. 对测量数据进行处 理和分析,得出实验 结果。
保护套管
用于保护热电极免受被测介质化学腐蚀和机械损伤,同时起到固定和绝 缘的作用。
03
接线盒
用于连接热电偶丝和补偿导线,方便安装和维修。
热电偶分类与特点
分类
根据热电偶的材质、结构和使用环境等不同特点,可将其分 为多种类型,如K型、S型、E型、J型、T型等。
特点
不同类型的热电偶具有不同的测温范围、精度、稳定性等特 点。例如,K型热电偶具有线性度好、热稳定性高、测温范围 广等优点;而S型热电偶则具有精度高、抗氧化性能强等特点 。
工业过程自动化
石油化工
在石油化工行业,热电偶传感器 被用于测量和控制反应釜、分馏 塔等设备的温度,实现生产过程
的自动化和优化。
电力行业
热电偶传感器在电力行业中被广泛 应用于汽轮机、锅炉等设备的温度 监测与控制,提高发电效率和安全 性。
图文并茂——热电偶传感器PPT课件

不同材料之间:
节点处电子的扩散所致
A
T
T0
eAB
(T
)
kT e
ln
NA NB
B
eAB (T0 )
kT0 e
ln
NA NB
k——玻耳兹曼常数,e——电子电荷量,
T——接触处的温度,NA,NB——分别为导体A和B的自由电子密度。
第16页/共59页
第二节 热电偶的工作原理
二、热电势 (接触电动势和温差电动势)
2、国际上规定的温标有:摄氏温标、华氏温标、热力学温标等。
课本 P213定义
第2页/共59页
第一节 二、温标
几种温标的对比
温度测量的基本概念
正常体温为 37 C ,相 当于华氏温 度多少度?
第3页/共59页
第一节 温度测量的基本概念 二、温标
热力学温标(K)
热力学温标是建立在热力学第二定 律基础上的最科学的温标,是由开尔文 (Kelvin)根据热力学定律提出来的, 因此又称开氏温标。它的符号是T,单位 是开尔文(K) 。
第一节 温度测量的基本概念
一、温度测量的基本概念 温度标志着物质内部大量分子无
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温度越高,表示 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模拟图:在一个密闭的空间里,气体分 子在高温时的运动速度比低温时快!
第1页/共59页
第一节 温度测量的基本概念 二、温标
1、温度的数值表示方法称为温标。它规定了温度的读数的起点(即零点)以及 温度的单位。各类温度计的刻度均由温标确定。
威廉·汤姆逊·开尔文勋爵像
第4页/共59页
第一节 二、温标
温度测量的基本概念
1990国际温标(ITS-90)
热电偶传感器ppt课件

EAB (t,0) EAB (t,t0 ) EAB (t0,0)
47
用分度号为S的铂铑10—铂热电偶测炉温, 其冷端温度为30℃,而直流电位差计测得的 热电动势为9.527mV,试求被测温度。
解:查铂铑10—铂热电偶分度表,得 E(30,0)=0.173mV,根据中间温度定律得
E(t,0) E(t,30) E(30,0) 9.654mV
铠装型热电偶 横截面
法兰
26
测量50m深的岩石钻孔中的温度应选用 (B )型的热电偶。
A.普通
B.铠装
C.薄膜
27
薄膜型热电偶
薄膜型热电偶采用真空镀膜技术,由两种 金属薄膜连接而成的一种特殊结构的热电 偶,其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适用于微小 面积上的表面温度的测量以及快速变化的 表面温度的测量。
28
51
课堂小结: 1、 将两种不同材料的导体或半导体A和B焊接起
来,构成一个闭合回路。当导体A和B的两个执 着点1和2之间存在温差时,两者之间便产生电 动势,因而在回路中形成一个大小的电流,这种现 象称为热电效应, 也称塞贝尔效应。 2、回路中所产生的电动势,叫热电势。 3、热电偶的基本定律:中间导体定律、中间温度 定律、标准电极定律。 4、热电动势的大小只与热电极的材料和冷、热两 端的温度有关。如果热电极的材料选定,冷端 的温度t0确定,那么热电动势就只与热端温度t 有关,所以可以通过测量热电动势的大小得到 热端的温度值,这就是热电偶测温度的工作原 理。
只要测得标准电极与各种金属组成的热电 偶的热电动势,则任何两种电极配对组合 成的热电偶的热电动势就可根据标准电极 定律定律计算出,而不需要逐个测定。
14
15
热电偶测温原理
热电动势的大小与热电极A、B的长度和直 径无关,只与热电极的材料和冷、热两端 的温度有关。如果热电极的材料选定,冷 端的温度t0确定,那么热电动势就只与热端 温度t有关,所以可以通过测量热电动势的 大小得到热端的温度值,这就是热电偶测 温度的工作原理。
47
用分度号为S的铂铑10—铂热电偶测炉温, 其冷端温度为30℃,而直流电位差计测得的 热电动势为9.527mV,试求被测温度。
解:查铂铑10—铂热电偶分度表,得 E(30,0)=0.173mV,根据中间温度定律得
E(t,0) E(t,30) E(30,0) 9.654mV
铠装型热电偶 横截面
法兰
26
测量50m深的岩石钻孔中的温度应选用 (B )型的热电偶。
A.普通
B.铠装
C.薄膜
27
薄膜型热电偶
薄膜型热电偶采用真空镀膜技术,由两种 金属薄膜连接而成的一种特殊结构的热电 偶,其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适用于微小 面积上的表面温度的测量以及快速变化的 表面温度的测量。
28
51
课堂小结: 1、 将两种不同材料的导体或半导体A和B焊接起
来,构成一个闭合回路。当导体A和B的两个执 着点1和2之间存在温差时,两者之间便产生电 动势,因而在回路中形成一个大小的电流,这种现 象称为热电效应, 也称塞贝尔效应。 2、回路中所产生的电动势,叫热电势。 3、热电偶的基本定律:中间导体定律、中间温度 定律、标准电极定律。 4、热电动势的大小只与热电极的材料和冷、热两 端的温度有关。如果热电极的材料选定,冷端 的温度t0确定,那么热电动势就只与热端温度t 有关,所以可以通过测量热电动势的大小得到 热端的温度值,这就是热电偶测温度的工作原 理。
只要测得标准电极与各种金属组成的热电 偶的热电动势,则任何两种电极配对组合 成的热电偶的热电动势就可根据标准电极 定律定律计算出,而不需要逐个测定。
14
15
热电偶测温原理
热电动势的大小与热电极A、B的长度和直 径无关,只与热电极的材料和冷、热两端 的温度有关。如果热电极的材料选定,冷 端的温度t0确定,那么热电动势就只与热端 温度t有关,所以可以通过测量热电动势的 大小得到热端的温度值,这就是热电偶测 温度的工作原理。
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工作原理ppt课件

具有不同的分度表。
在热电偶回路中接入第三种金属材料时,只 要该材料两个接点的温度相同,热电偶所产生的 热电势将保持不变,即不受第三种金属接入回路 中的影响。因此,在热电偶测温时,可接入测量
仪表,测得热电动势后,即可知道被测介质的温 度。
热电偶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两种不同成份的导体(称为热电偶丝材或热
电极)两端接合成回路,当接合点的温度不同时,
在回路中就会产生电动势,这种现象称为热电效 应,而这种电动势称为热电势。热电偶就是利用 这种原理进行温度测量的,其中,直接用作测量 介质温度的一端叫做工作端(也称为测量端),另 一端叫做冷端(也称为补偿端);冷端与显示仪表 或配套仪表连接,显示仪表会指出热电偶所产生
3:当热电偶的两个热电偶丝材料成份确定 后,热电偶热电势的大小,只与热电偶的温度差 有关;若热电偶冷端的温度保持一定,这进热电 偶的热电势仅是工作端温度的单值函数。将两种 不同材料的导体或半导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A 和 B 焊接起来,构成 一个闭合回路,所示。当导体 A 和 B 的两个执着
点 1 和 2 之间存在温差时,两者之间便产生电动 势,因而在回路中形成一个大小的电流,这种现 象称为热电效应。热电偶就是利用这一效应来工 作的。
的热电势。
热电偶实际上是一种能量转换器,它将热能 转换为电能,用所产生的热电势测量温度,对于 热电偶的热电势,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1:热电偶的热电势是热电偶工作端的两端
温度函数的差,而不是热电偶冷端与工作端,两 端温度差的函数;
2: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势的大小,当热电 偶的材料是均匀时,与热电偶的长度和直径无 关,只与热电偶材料的成份和两端的温差有关;
热电偶是一种感温元件,是一次仪表。它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中间导体定律 在热电偶回路中接入第三种导体C,只要第 三种导体的两接点温度相同,则回路中总 的热电动势不变。 C
T0 T0
右图回路中的总电动势为:
A
T
B
E ABC T,T0 e AB T eBC T0 eCA T0
如果回路中三个接点的温度都相同,即T= T0,则回路总电动势必为零,即:
第七章 热电偶传感器
热电偶
一、 热电偶的工作原理 1. 热电效应
热电效应:两种不同材料的导体(或半导体)组成一个闭合 回路,当两接点温度T和T0不同时,则在该回路中就会产生电 动势的现象。
常见热电偶
热电势 EAB( T,T0 )
B B T A T0 T
T0
A
热电偶 热电极 热端(工作端)
冷端(自由端)
e AB (T0 ) + eBC (T0 ) + eCA (T0 ) = 0
E ABN e AB T1 eBC T2 eNA TN
3. 热电偶基本定律 (1)中间温度定律 热电偶在两接点温度分别为T、T0时的热电 动势等于该热电偶在接点温度分别为T、Tn 和接点温度分别为Tn、T0时的相应热电动势 的代数和。
T A B Tn A B A B T0
接触电动势的大小与两种金属的材料、接 点的温度有关,与导体的直径、长度及几 何形状无关。 对于温度为T的接点,有下列接触电动势公 式:
kT N A e AB T ln e NB
上式说明接触电动势的大小与接点温度的 高低及导体中的电子密度有关。
(2)温差电动势
对于任何一种金属,当其两端温度不同时, 两端的自由电子浓度也不同,温度高的一 端浓度大,具有较大的动能;温度低的一 端浓度小,动能也小。因此高温端的自由 电子要向低温端扩散,高温端因失去电子 而带正电,低温端得到电子而带负电,形 成温差电动势,又称汤姆森电动势。
证明:E AB T,Tn E AB Tn,T0 E e (e T ) e- ne T ) en (Te T T - eT ( e AB AB AB ( 0) AB BA 0) AB T AB AB T0
=E AB T,T0
e AB T -e AB T0
④ 导体材料确定后,热电动势的大小只与 热电偶两端的温度有关。如果使eAB(T0)= 常数,则回路热电动势EAB(T, T0 )就只 与温度T有关,而且是T的单值函数,这就 是利用热电偶测温的基本原理。
⑤ 对于有几种不同材料串联组成的闭合回路, 若各接点温度分别为T1、T2……TN ,闭合回 路总的热电动势为:
2.热电动势的产生
1)单一导体的温差电势
2)两种导体的接触电势 3)热电偶回路的总热电动势
热电势 EAB( T,T0 ) (1 )接触电动势
接触电势
温差电势
若金属A的自由电子浓度大于金属B的,则在同 一瞬间由A扩散到B的电子将比由B扩散到A的电 子多,因而A对于B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B获 得电子而带负电,在接触处便产生电场。A、B 之间便产生了一定的接触电动势。
② 只有用不同性质的材料才能组合成热电 偶,相同材料不会产生热电动势。因为当A、 B两种导体是同一种材料时, ln(NA/NB)=0,所以EAB时,不同材料 组成的热电偶才能有热电动势产生;当热电 偶两端温度相同时,不同材料组成的热电偶 也不产生热电动势,即EAB(T,T)=0。
上式说明:只要A、B组成的热电偶在冷端 温度为零时的“热电动势 — 温度”关系已 知,则它在冷端温度不为零时的热电动势即 可知。
中间温度定律表明:当在原来热电偶回路 中分别引入与导体材料A、B相同热电特 性的材料C、D即引入所谓补偿导线时, 只要它们之间连接的两点温度相同,则总 回路的热电动势与两连接点温度无关,只 与热电偶两端的温度有关。
NA k E AB (T ,T0 ) ≈e AB (T )-e AB (T0 ) = (T-T0 )ln e NB
E T ,T e T -e T f T -C
AB 0 AB AB 0
在标定热电偶时,一般使T0为常数,则
3. 热电偶基本性质
① 热电偶回路的热电动势只与组成热电偶 的材料及两端接点的温度有关;与热电偶 的长度、粗细、形状无关。
即:E AB (T,T0 ) = E AB (T,Tn ) + E AB (Tn,T0 ) 对于冷端温度不是零度时,热电偶如何分 度表的问题提供了依据。
当Tn=0℃时,则:
= E AB (T, 0)-E AB (T0, 0) E AB (T,T0 ) = E AB (T, 0) + E AB (0,T0 )
eA (T , T0 )
eB (T , T0 )
温差电动势的大小取决于导体的材料及两端 的温度。导体A两端的温差电动势可用下式 表示: T
e A T,T0 A dT
T0
eA(T,T0)——导体A两端温度分别为T、 T0时形成的温差电动势; T、T0——高、低温端的绝对温度; σA——汤姆逊系数,表示导体A两端的温度 差为1℃时所产生的温差电动势。
T kT N AT kT0 N AT 0 ln - ln B- A dT T0 e N BT e N BT 0
由于在金属中自由电子数目很多,温度对自 由电子密度的影响很小,故温差电动势可以 忽略不计,在热电偶回路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接触电动势。NAT和NAT0可记做NA,NBT和 NBT0可记做NB ,则 有
同样导体B两端的温差电动势如下式所示:
eB T,T0 B dT
T T0
(3) 回路总电动势
eA(T,T0)
A eAB(T) T B eB(T,T0) T0 eAB(T0)
图6-4 闭合回路总的热电势
E AB T ,T0 e AB T -e AB T0 eB T ,T0 -e A T ,T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