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例教学法的应用实例
范例教学的例子(一)

范例教学的例子(一)范例教学的例子范例教学是一种通过提供示范或实例来辅助学习的教学方法。
以下是一些范例教学的例子,通过详细解释每个例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1. 数学范例教学简单加法范例教学可以用于教授加法运算。
例如,采用物体计数的方式进行教学,展示如何将两组物体相加得出总数。
在示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解释加法的概念并强调物体相加后总数的变化。
分数加减法范例教学也适用于教授分数加减法。
通过使用图形或示意图来展示分数的加减过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分数的运算规则。
教师可以使用实际的物体来模拟加减法运算,并引导学生观察规律。
2. 语言范例教学句子构建在语言教学中,范例教学可以用于教授句子构建。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常见的句子结构作为示例,然后引导学生根据这些范例构建自己的句子。
范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语法规则并扩展词汇量。
写作范例范例教学在写作教学中也很有用。
教师可以提供一篇优秀的范文,然后解释其中的写作技巧和特点。
学生可以参考范文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并且通过对范文的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写作的结构和流程。
3. 科学范例教学实验演示在科学教学中,范例教学可以通过实验演示来展示科学原理和概念。
教师可以进行一系列实验,并解释实验过程中所发生的现象和原因。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示范观察与分析范例教学也适用于示范观察与分析。
教师可以观察一些自然现象或实验结果,并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
通过范例教学,学生可以学会如何观察并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分析。
以上是一些范例教学的例子,针对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通过范例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范例教学法在《医学物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他认为 : 范例教学法 的基本思想在于 , 反对庞杂臃肿 的传统课程
内容和注入式的死记 硬背 教学方法 。因为它实际上使学生获得 的知识 , 往往是掌握 的少 , 丢弃 的多 。提倡要敢于实施“ 漏” 缺 教 学, 让学生学 习最基 本 的、 可能 一辈 子都记 住 的东西 。理 由 有
范例法教学 的情况 :
2 1 通 过物 理规律之 间的相似性 , . 联系已学 的知识去讲解 新 内容 例如 : 以平动知识 为范例去讲 解转动 知识。刚体平 动 的规 律在高 中学习 的基础上很容 易理解 , 刚体 的转动与 平动规律 而
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 。关 于平动规律 的文字表 述和公式 , 只需 把其 中描述平动 的物理量换 成对应 的描述转 动的物理量 , 即为
2 范例 法在《 医学物理学》 教学 中的应用 J
医学院校的学生学习物理学 的主要 目的是 : 通过学 习普适
2 世纪 5 年代初 , 0 0 世界科学技术 的迅猛发展 , 前联 邦德 国 的各级学校为适应这 种发展 , 不断扩充教材 内容。教学中 , 教师 只重视百科全书式的知识 传授 , 学生则依 赖 于教师和教 材死记
关键词 : 范例 教 学法 ; 医学物 理 学 ; 瓦根 舍 因
中图 分 类 号 : 6 2 G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6—2 6 (0 8 0 10 7 9 2 0 )2—0 7 —0 25 2
1 范例教学法简介【 卜2 J
1 1 范例教学法的产生背景
定必须从学 生的身心发展 实际 出发 , 适应 他们 的智 力发展水 平
和已有的知识经验 , 并与他们 的现实生活 和未来 发展需要 密切 相关 , 使他们在获得基本经验的过 程中认识社会科学 、 自然科学 的种种实质性关 系 , 使他们 的智能得 到发展 。范例教学理论 认 为, 基础性是基本性的更高一个层次。 范例性原则要求 教师教给学生 的知识更新是经过精选 的基 本性和基础性知识 , 而且这种知识一定是能起到示范作用 的 , 它 是一个窗 口, 从这个窗 口可 以看 到更 广 阔的场景 。通过 范例性
教学设计方案范例大全(八篇)

教学设计方案范例大全(八篇)教学设计方案范例篇一本课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重要内容。
按照新课程大纲的要求,这一领域应适当淡化专业技能的训练,而注重引导学生使用不同的工具材料,探究各种表现方法,培养创造力。
因此,本课的教学让学生初步理解明暗的根本规律即可,不往深度探究,而尽可能拓宽广度,帮助学生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大胆表现出创意和个性。
在教学中,建议老师结合课本的文字和图片,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直观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及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理论,以自己的独特方式去单独观察、探究和表现他们所发现或想象的事物,强化学生创新意识的表达。
另外,更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承受的实际情况,千万不要上成专业或纯技法素描课,要保护他们仅存的稚气,防止因过分强调传统素描的清规戒律而扼杀学生的创造性,争取做到作业无一雷同、各具特色、张扬个性。
理解明暗造型的根本知识.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创作出有一定创意和立体感的作品.进步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创造力和感受优秀素描作品的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增强学生对未知世界探究和表现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创新,设计意识,表达学生的思想和感情,进步学生审美情趣和时代个性。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去理解物体的明暗和立体感,用表现手法的多样化进步学生的艺术表现力。
教学难点:淡化透视和三大面、五大调子,以详细的实例说明明暗产生的一般规律,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鼓励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大胆创作,使作品彰显学生的个性和时代特征。
教具:课件、范画、学生用石膏几何体、静物衬布、调光台灯。
学具:〔1〕搜集的图片、照片、下载的资料。
〔2〕喜欢的写生物品。
〔3〕自己爱好的明暗表现不同的材料和工具。
1、课前准备调试多媒体设备、准备范画、静物,组织教学。
学生准备资料、材料和学习工具。
2、引入新课请同学们尝试画一个圆和一个球体,比拟圆形和球体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答复:一个是平面的形,一个是有明暗的体积。
抛锚式教学 范例教学模式 探究式教学

抛锚式教学范例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示例文章篇一:《不一样的教学模式:抛锚式、范例式和探究式》我呀,在学校里待了不少时间啦,也体验过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
今天就想跟大家聊聊我所知道的抛锚式教学、范例教学模式还有探究式教学。
先说说抛锚式教学吧。
这就像是我们要出海航行,老师先给我们抛了一个大大的“锚”。
这个“锚”呢,就是一个真实的情境或者问题。
比如说,我们在学关于环保的知识的时候,老师就给我们讲了我们学校附近那条小河的故事。
以前呀,那条小河可清澈啦,里面还有小鱼游来游去呢。
可是现在呢,河水变得脏脏的,还有点臭。
这就是老师抛给我们的“锚”。
然后呢,我们就像一群小侦探一样,开始寻找原因。
我们分组去调查,有的小组去问附近的居民,有没有往河里倒脏东西呀。
有的小组去查看河的上游有没有工厂,是不是工厂排出的污水让河水变脏的。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到了好多知识呢,像污水的成分呀,环保的重要性呀。
而且呀,这种学习可有趣啦,就像我们真的在解决一个超级重要的大问题。
不像以前只在书本上看那些干巴巴的文字,感觉离我们好远好远。
这抛锚式教学就像是把我们扔到了一个真实的冒险世界里,让我们自己去探索。
再讲讲范例教学模式吧。
这就好比是给我们看一颗特别闪亮的星星,然后告诉我们这颗星星为什么这么闪亮。
老师会拿出一个特别好的范例给我们。
比如说,在学写作文的时候,老师拿了一篇特别棒的作文。
这篇作文呀,描写春天描写得就像一幅画一样。
老师就开始给我们分析,这个作者是怎么开头的呢,他用了什么样的词语来描写春天的花朵、春天的风。
我们就跟着老师的思路,一点一点地去学习。
我记得有一次,我们在学数学的几何图形。
老师拿了一个特别精美的建筑模型,那模型里有各种各样的几何形状。
老师就指着模型说,看呀,这个三角形在这里起到了支撑的作用,就像我们人的脊梁骨一样,让这个建筑稳稳地站着。
这个长方形的部分呢,就像是建筑的身体,给里面的空间提供了范围。
我们就通过这个范例,对几何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了更清楚的了解。
范例教学法的应用实例

在教学要求上,范例教学有四个统一:1、教学与教育统一。
2、解决问题的学习与系统知识的学习相统一。
3、掌握知识与培养能力相一致。
4、学习的主体——学生要与学习的客体——教材相统一。
第四节范例教学法的应用实例实例一:《鸭——适宜于水中生活》是联邦德国基础学校三年级《家乡常识课》的教学内容,下面的案例系作者赴联邦德国考查的听课实录。
上课了,教师拿出一只泡沫塑料雕成的鸭子,放在一只玻璃的大水槽中(在讲台上),孩子们看到一只大白鸭悠然自得地漂浮在水上。
教师请一位同学用彩色笔在白鸭身上沿着水面划线,然后教师把这只“鸭子”拿出水槽让孩子们观察,并提出问题:鸭子身体在彩色线以下部分(即鸭子在水中的部分)像什么?孩子们一眼就看穿了,许多孩子争着回答,“像一艘船”。
教师又取出一块与鸭子一样宽的木板,用手推着木反在下班大水槽中前进,问在水槽旁边的孩子们,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一位孩子立即答道:“当木板推进时,在水槽中掀起了波浪“。
教师又将塑料鸭放在水槽中同样推着前进,孩子们奇异地发现,水槽是没有看到波浪,只见水流平衡地向后面流去。
接着教师提示,鸭子的内脏集中在身体的后半部分。
上课才开始五分钟,教师简练地做了两个演示实验,在孩子们的脑海中却掀起了波浪。
鸭在水中的部分像艘船,原来船的形状是人产对鸭这类动物长期观察得到的启示,鸭在水中抬头挺胸自由自在地游荡的形象,加上教师的提示,鸭的内脏集中在身体后半部分……孩子们马上想到,江河湖海中行驶的快艇为什么要把发动机装在船的尾部,而翘起船首?是否这样才能使快艇飞快地航行?……一系列的问题不断地涌现,孩子们很快得到了一个结论:鸭子身体的形状特别适合在水中生活。
接着,教师让各小组的孩子们拿出教师早已准备好的鸭脚(这是教师从鸭身上斩下来的),两手拿着鸭脚在小组的水槽中来回学着鸭子划水。
很快孩子们就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当拿着鸭脚向前运动时,鸭脚趾间的蹼自动地收拢;当拿着鸭脚向后划水时,鸭脚趾间的蹼会自动张开。
《范例教学法》优秀教案

一、案例概述(一)背景材料1、使用教材版本:《初中信息技术》(第一册、***教育出版社)2、模块/章节:第四单元文字处理软件第六节Word 2021中的表格3、建议学时数:2 课时(每节课约45分钟)非上机时间15 分钟,上机操作时间30 分钟4、适于年级/学段:初一年级5、上课地点:多媒体机房(二)案例简介1、本节课是***教育出版社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及软件编委会编写的初中第四单元第六节《Word 2021中的表格》的内容。
教材对问题的设计一般都解便于学生将掌握的知识及时转换为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当学生掌握了表格制作的基本操作以后,迅速解决课程表、自我简介表的制作问题,既是对知识的巩固,又能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2、随着办公自动化的普及,表格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可以用于制作的个人简历表、招聘表、求职表、考核表、工资表等等。
所以这一部分的内容对学习者以后的工作和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对象分析1、在学习本课以前,初一年级的学生已系统地学习了window的基础操作,word录入、编辑、排版等基本知识,对常用工具栏、格式工具栏使用也比较熟悉,这便为我们今天的深入学习做了知识和技能上的铺垫。
2、初一的学生已经开始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思维还常常与感性经验直接相联系,仍需具体形象的来支持。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从学生的兴趣入手,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有效的教学情景,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设计任务。
三、教学设计思路“范例”的构建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辅”的教学策略。
因此,提倡在“范例”教学中,形成“范例制作→学生介绍完成范例的方法→教师引导→形成学生作品”的教学过程。
本节课介绍表格制作的基本方法,按“插入表格—输入数据—编辑表格—修饰表格—表格自套用格式”的思想展开。
创设情景,以“课程表”这样一般的规则性表格的制作方法为实例进行讲解,然后引出以“自我简介”这样复杂的不规则性表格,使学生掌握表格制作的方法和步骤。
范例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范例”这个词语来自拉丁语“exemplum ”,是“典型的例子”、“特别有代表性的例子”的意思。
可以把范例教学法总结为:学生可以依靠特殊的例子来理解,然后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帮助学生开发一个独立的学习方法的教学方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范例的选择一般要遵循基本性原则、基础性原则、范例性原则。
在教学中遵循以下步骤:第一掌握“个”的阶段在某些现象下,教师在精挑细选、设计好例子,把学具、设备等都准备好之后,把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为目的提出问题,学生寻找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和设想,然后在教师的解释和实际操作中说明所选择的范例的特征和解决方法,然后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在操作中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个例子。
如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这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得出一个长方形的特征(有四个直角四条边、对边相等、具有不稳定性);一个正方形的特征(有四个直角、四条边且四条边都相等、具有不稳定性)。
第二探索“类”的阶段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的从上述例子出发去探求“类”似现象,从而,对“个”的认识迁移到“类”。
如学生在得到“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的特征”之后,可以做一个练习,在十几个图形中找出长方形和正方形。
第三理解规律的阶段在前面两个阶段的基础上,学生主动的探讨,进而揭示、发现在“类”后面隐藏着的规律。
学生在前一个练习中找出的长方形和正方形上,进一步用尺子量或则其他的办法来验证前面得出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从而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普遍特征。
第四获得关于世界和生活的经验的阶段这个阶段的教学重点是将客观的知识转变为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以后在获得客观知识的同时,能够把这种知识主动的转化为自己的认识和经验,转化为可以用来指导自己行为的能力,真正掌握“个”和“类”的知识,全面实现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
在最后,让学生自己发现正方形和长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
案例分析《烙饼问题》是“优化问题”里面的一部分,核心就是在知道怎样烙饼之后来合理安排时间,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体会优化思想,根据这部分的内容比较抽象以及学情,我主要是通过实物操作、举例子、学生仔细观察以及学生之间合作学习等方法,从直观到抽象,来帮助学生理解“如何烙饼是最合理”的实践策略,从而让学生对优化有一定的认识。
范例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的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范例教学法的应用实例
上课了,教师拿出一只泡沫塑料雕成的鸭子,放在一只玻璃的大水槽中。
在讲台上,孩子们看到一只大白鸭悠然自得地漂浮在水上。
教师请一位同学用彩色笔在白鸭身上沿着水面划线,然后教师把这只“鸭子”拿出水槽让孩子们观察并提出问题,鸭子身体在彩色线以下部分:即鸭子在水中的部分,像什么?孩子们一眼就看穿了,许多孩子争着回答“像一艘船”。
教师又取出一块与鸭子一样宽的木板,用手推着木反在下班大水槽中前进,问在水槽旁边的孩子们: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一位孩子立即答道:“当木板推进时,在水槽中掀起了波浪。
“教师又将塑料鸭放在水槽中同样推着前进,孩子们奇异地发现,水槽是没有看到波浪,只见水流平衡地向后面流去。
接着教师提示:鸭子的内脏集中在身体的后半部分。
上课才开始五分钟,教师简练地做了两个演示实验在孩子们的脑海中却掀起了波浪。
鸭在水中的部分像艘船原来船的形状是人产对鸭这类动物长期观察得到的启示鸭在水中抬头挺胸自由自在地游荡的形象加上教师的提示鸭的内脏集中在身体后半部分……孩子们马上想到江河湖海中行驶的快艇为什么要把发动机装在船的尾部而翘起船首?是否这样才能使快艇飞快地航行?……一系列的问题不断地涌现孩子们很快得到了一个结论鸭子身体的形状特别适合在水中生活。
教师问“谁能说说人们怎样利用鸭脚结构的这一特点的呢?”
一个孩子回答说划船时我们用桨向后划水时总是使桨和水的接触面积尽量大这样能使船划得快些当把桨向前挪动而插入水中时总是将桨侧着入水这样可减少
阻力。
另一孩子答道我游泳(自由泳)时手向后划水时总是手指并拢用力向后划这样可游得快些当手往前挪动插入水中时总是侧转了手插入水中这样可减少游泳时的阻力……教师要孩子们再用鸭脚在水中划动体验一下鸭是怎
样前进的怎样转弯的……很快孩子们又得出一个结论鸭子脚的结构很适合它在水中行动。
然后教师又让孩子们拿出一个纸袋里面放着几片鸭子的羽毛。
他要求孩子们把羽毛片放入水槽中然后再取出仔细观察发现什么。
孩子通过实验观察到羽毛片放在水槽中都飘浮在水面有时可以看到羽毛片上有一颗颗小水珠当把羽毛片拿出水面小水珠都滚落下来羽毛片仍然是干的。
针对孩子们的疑惑教师又提出一个要求
你们能使这些羽毛片沉入水中吗?需要什么材料和工具老师可向你们提供。
孩子们开始用手把羽毛片按入水中当松开手它又浮了起来。
再试一次仍然一样拿出水面一看一点也没有潮湿感。
一个孩子自言自语道羽毛片上好像涂了一层油脂。
孩子们马上得到了启发准备用实验证实一下。
于是孩子们向老师要来肥皂和洗洁剂并用它们在羽毛片上进行擦洗擦洗完后再上斩下来的)两手拿着鸭脚在小组的水槽中来回学着鸭子划水。
很快孩子们就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当拿着鸭脚向前运动时鸭脚趾间的蹼自动地收拢当通过这一实验孩子们证实了羽毛上确实有一层油脂。
老师又问这油脂是从哪里来的?这时孩子们思索着却很难找到答案。
老师启发道你们平时看到鸭在水面上休息时总喜欢用喙去“整理羽毛”。
其实这时鸭并不是在梳理自己的羽毛而是不停地在给自己的羽毛涂上一层油脂。
油脂是从哪里来的?原来在鸭的尾部长着一个脂肪腺鸭在水中休息时不停地用喙从它尾部的脂肪腺中取得油脂涂在羽毛上。
这就是鸭子“整理羽毛”的实质。
接着老师拿出鸭的标本要孩子们仔细观察鸭的羽毛是怎样排列的,这样排列有什么作用。
孩子们观察后答道,羽毛的排列像鱼的鳞片排列一样,像屋顶上瓦片的排列一样,这样的排列能防止水浸湿身体,游动时能减少阻力,这又使孩子们想到,原来人们屋顶瓦片的排列方法也是从羽毛的排列上得到启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