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有机合成材料总结知识点归纳
高中化学有机合成材料总结知识点归纳

CH 2=CHC 6H 5合成材料一、合成高分子材料分类(结构)1、塑料【主要成分: 合成树脂及加工助剂】(1) 线型塑料(2) 体型塑料——酚醛塑料(网状)【单体:甲醛、苯酚】高压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 相对分子质量低,有支链,熔点密度较低聚乙烯(PE)【单体: CH2=CH2】 低压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相对分子质量高,支链极少甚至没有,熔点密度较高 △单键可旋转,聚乙烯具有一定弹性交联剂:二烯化合物(使高聚分子间发生交联,形成网状结构)酚醛树脂:用酚类(苯酚)与醛类(甲醛)在酸或碱的催化下相互缩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①反应原理:酸性条件下,甲醛去氧,酚去邻对位的氢,生成线性酚醛树脂和水②酚醛树脂溶解性:线性酚醛树脂常温下为固体,缓慢溶于乙醇;加热时快速溶于乙醇 线性高分子容易软化,网状高分子受热后不能软化或熔融,也不溶于任何溶剂。
③在碱催化下,等物质的量的苯酚与甲醛(或过量的甲醛与苯酚)反应,生成羟甲基苯酚、二羟甲基苯酚、三羟甲基苯酚等,然后加热继续反应,就可以生成网状结构的酚醛树脂。
2、合成纤维3、合成橡胶+HCHOH +H +n(加成反应)聚乙烯醇,连有羟基,吸水性好①天然橡胶——聚异戊二烯 单体: 分类:特点:性能全面,易老化【注意】天然橡胶含有C=C ,易加成反应和易被氧化(老化)。
强氧化剂、卤素、有机物溶剂都易腐蚀橡胶(不用橡胶瓶塞)。
如:KMnO4溶液、浓HNO3、液溴、汽油、苯、四氯化碳等。
②合成橡胶 ○顺丁橡胶 A.顺式B.反式(顺)聚异戊二烯 三叶橡胶 (反)聚异戊二烯杜仲胶○丁苯橡胶SBR丁二烯和苯乙烯共聚而成的弹性体,合成丁苯橡胶1,3-丁二烯苯乙烯 ○硫化橡胶线性结构 网状结构加入硫化剂(硫磺)混炼硫化剂:打开化聚合物的碳碳双键,以—S —S —(硫硫键)将线性结构连接为网状结构二、功能高分子材料(引入特定官能团)1、高吸水性树脂①对天然吸水材料改性,在它们的高分子链上再接上强亲水性基团,提高其吸水能力 亲水性集团:-COOH 、-COONa 、-CHO 、-OH (极性化合物亲水) ②以带有强亲水性原子团的化合物作为单体,聚合得到亲水性高聚物C H 2C H C O O N a 一定条件C H 2C H O O N ann 聚丙烯酸钠 CH 2=CH-CH=CH 2 CH 2= CH肥皂【H3C—(CH2)n—COONa】皂化反应2、聚丙烯酸钠(尿不湿)3、高分子分离膜:(1)组成:高分子分离膜是用具有特殊分离功能的高分子材料制成的薄膜。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三 3-5 有机合成 知识点梳理

第五节有机合成一、有机合成的主要任务(一)构建碳骨架:1、碳链的增长:(1)炔烃与氢氰酸的加成反应(2)醛与氢氰酸的加成反应(3)酮与氢氰酸的加成反应(4)羟醛缩合反应:醛分子中在醛基邻位碳原子上的氢原子(α-H)受羰基吸电子作用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活泼性。
分子内含有α-H的醛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加成反应,生成β-羟基醛,该产物易失水,得到α,β-不饱和醛。
这类反应被称为羟醛缩合反应。
(5)加聚反应2、碳链的缩短:(1)烷烃的分解反应:(2)烯烃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生成碳链缩短的羧酸或酮(3)炔烃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生成碳链缩短的羧酸或酮举例:(4)芳香烃的侧链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生成碳链缩短的羧酸OHOHBrBrBr3、成环反应:(1)第尔斯-阿尔德反应:共轭二烯烃(含有两个碳碳双键,且两个双键被一个单键隔开的烯烃,如1,3-丁二烯)与含碳碳双键的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第尔斯-阿尔德反应( Diels-Alder- reaction),得到环加成产物,构建了环状碳骨架。
例如:(2)形成环酯:(二)引入官能团1、引入碳碳双键:(1)醇或卤代烃的消去反应:CH 3CH 2OH浓硫酸 170℃CH 2=CH 2↑+H 2OCH 3CH 2Br +NaOH ――→乙醇△CH 2===CH 2↑+NaBr +H 2O (2)炔烃与氢气、卤化氢、卤素单质的不完全加成反应:CH≡CH+HCl催化剂 △CH 2=CHCl2、引入碳卤键:(1)烷烃或苯及其同系物的取代反应:CH 3CH 3+Cl 2−−→−光照CH 3CH 2Cl+HCl(2)醇或酚与氢卤酸的取代反应:CH 3CH 2OH +HBr ∆−−→ CH 3CH 2Br +H 2O +3Br 2→3HBr+ ↓C OCH 3CH3C CH 3OHHCH 3还原(3)烯烃或炔烃与卤素单质或卤化氢的加成反应:CH 2=CH 2+Br 2→CH 2BrCH 2BrCH≡CH+HCl催化剂 △CH 2=CHCl3、引入羟基:(1)烯烃与水加成:CH 2=CH 2+H 2O ∆−−−−→催化剂,加压CH 3CH 2OH (2)醛或酮与H 2加成:CH 3CHO +H 2催化剂 △CH 3CH 2OH+H 2催化剂△(3)卤代烃的水解反应:CH 3CH 2Br +NaOH ――→水△CH 3CH 2OH +NaBr (4)酯的水解反应:CH 3COOC 2H 5+H 2O 24H SO ∆稀CH 3COOH+C 2H 5OH(5)酚盐溶液与CO 2、HCl 等反应:4、引入醛基(或酮羰基):(1)醇的催化氧化:2CH 3CH 2OH+O 2gCu A ∆−−−→或 2CH 3CHO+2H 2O(2)某些烯烃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的反应:5、引入羧基:(1)醛的氧化反应:2CH 3CHO+O 2Cu∆−−→2CH 3COOH (2)酯的水解反应:CH 3COOC 2H 5+H 2O24H SO ∆稀 CH 3COOH+C 2H 5OH(3)某些烯烃、苯的同系物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的反应:4()KMnO H +−−−−−−→被氧化COOH(4)伯醇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的反应:(三)官能团的转化1、利用衍变关系进行转化:醇−−→−氧化醛−−→−氧化羧酸R CHCH2X X R CH CH 2OHOHC H3CH CH 3OH2、增加官能团个数:R-CH 2-CH 2OH −−→−消去R-CH=CH 2−−−→−加成与2X −−→−水解3、改变官能团位置:CH 3CH 2CH 2OH −−→−消去CH 3CH=CH 2−−→−加成 (四)官能团的消除1、加成−−→−消除不饱和键 2、取代、消去、酯化、氧化−−→−消除羟基 3、加成、氧化−−→−消除醛基 4、消去、水解−−→−消除卤原子 5、水解−−→−消除酯基 (五)官能团的衍变(六)官能团的保护——羟基的保护二、有机合成路线的设计与实施(一)分析方法1、正合成法:原料→中间产物→产品2、逆合成法:产品→中间产物→原料3、综合比较法:原料→中间产物←目标产物(二)原则1、原料溶剂和催化剂尽可能价廉易得、低毒性、低污染2、尽量选择步骤最少的合成路线,步骤越少,产率越高。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有机合成》知识梳理

(2)逆合成分析法的基本思路
①逆合成分析法是在设计复杂化合物的合成路线时常用的方法,是有效寻找最适宜的基础原料和最终的合成路线的方法。
所谓最适宜的基础原料和最终的合成路线是指所确定的合成路线的各步反应其反应条件必须比较温和,并具有较高的产率,所使用的基础原料和辅助原料应该是低毒性、低污染、易得和廉价的。即符合有机合成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3)有机合成的任务
①有机合成的任务包括目标化合物分子骨架的构建和官能团的转化。
②有机合成大致分为两方面:
a.基本有机合成:包括从煤炭、石油、水和空气等原材料合成重要的化学工业原料,如合成纤维、塑料和合成橡胶的原料、溶剂、增塑剂、汽油等;
b.精细有机合成:包括从较简单的原料合成较复杂分子的化合物,如化学试剂、医药、农药、染料、香料和洗涤剂等。
第四节 有机合成
答污染
(4)最少(5)绿色化学(6)一定的反应顺序和规律
(7)
1.有机合成概述
(1)有机合成
①以有机反应为基础的有机合成,是有机化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②有机合成是利用简单、易得的原料,通过有机反应,生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化合物。
(4)有机合成的过程
有机合成的过程,就像建筑师建造一座大厦,从基础开始一层一层地向上构建。如图:
有机合成的起始原料通常采用四个碳原子以下的单官能团化合物和单取代苯,如乙烯、丙烯、甲苯等。
(5)有机合成路线设计思路
①设计有机合成路线时,首先要正确判断需合成的有机物的类别,它含有哪些官能团,与哪些知识信息有关;
【例1】在有机合成中,制得的有机物较纯净并且容易分离,则在工业生产中往往有实用价值,试判断下列有机反应在工业上有生产价值的是()
有机材料知识点总结

有机材料知识点总结一、有机材料的定义和分类有机材料是指以化学键为主要依托的物质,其分子主要由碳和氢组成,也可能含有氧、氮、硫、磷、卤素等元素,除了这些元素外,还可能含有金属原子或者其他杂原子。
有机材料包括有机聚合物、有机高分子、有机合成材料等。
根据结构和性质的不同,有机材料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有机聚合物:是由单体分子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通常具有线性、支化或者交联结构。
例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等。
2. 有机高分子:是指大分子的化合物,不论其由哪种单体组成、在形成过程中是否生成了其他物质,编织的粒子均以巨分子为基础。
例如橡胶、树脂、纤维等。
3. 有机合成材料:是指由天然有机物或者人工合成有机物作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制得的功能材料。
例如塑料、橡胶、纤维、染料、胶粘剂等。
二、有机材料的性质及应用1. 有机材料的特点:通常具有柔软、易加工、质轻、抗腐蚀、耐热、绝缘、透明等特点,适用于电子、医疗、包装、建筑、制造等领域。
2. 有机材料的应用:在农业、化工、医药、能源、环保、电子等行业均有许多用途。
例如聚乙烯用于塑料制品、聚苯乙烯用于发泡材料、橡胶用于轮胎制造等。
三、有机材料的制备和合成1. 有机聚合物的制备:通常通过聚合反应或者缩聚反应得到。
聚合反应是指将单体分子通过化学键连接成高分子化合物,常见的聚合反应有自由基聚合、阳离子聚合、阴离子聚合等。
缩聚反应是指两个或多个分子通过化学键相互连接形成大分子。
例如酯化、酰胺化、缩聚聚合等。
2. 有机高分子的合成:一般通过聚合反应或者缩合反应得到。
例如合成橡胶的方法有乳液共聚、烯烃乳液聚合、有机合成橡胶等。
3. 有机合成材料的制备:使用天然有机物或者合成有机物作为原料,经过化学反应得到所需的功能材料。
例如染料的制备过程包括着色材料的合成、染料的配方及染料的上机等。
四、有机材料的改性及加工1. 有机材料的改性:通过物理或者化学手段改变有机材料的性能,达到改善某些性能或者使其适应特定用途的目的。
高中化学:有机合成知识点

高中化学:有机合成学问点一、有机合成1.有机合成的概念有机合成指利用简洁、易得的原料,通过有机反响,生成具有特定构造和功能的有机化合物的过程方法。
2.有机合成的任务和过程3.有机合成的原则(1)起始原料要廉价、易得、低毒、低污染。
(2)尽量选择步骤最少的合成路线,使得反响过程中副反响少、产率高。
(3)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操作简洁、条件温存、能耗低、易实现、原料利用率高、污染少,尽量实现零排放。
(4)依据确定的反响挨次和规律引入官能团,不能臆造不存在的反响事实。
二、有机合成中的碳链变化和官能团衍变1.有机合成中常见的碳链变化(1)使碳链增长的反响不饱和有机物之间的加成或相互加成,卤代烃与氰化钠或炔钠的反响,醛、酮与 HCN 的加成等。
(2)使碳链缩短的反响烯、炔的氧化,烷的裂解,脱羧反响,芳香烃侧链的氧化等。
2.常见官能团引入或转化的方法(1)引入或转化为碳碳双键的三种方法卤代烃的消去反响,醇的消去反响,炔烃与 H2、HX、X2 的不完全加成反响。
(2)引入卤素原子的三种方法不饱和烃与卤素单质(或卤化氢)的加成反响,烷烃、苯及其同系物与卤素单质发生取代反响,醇与氢卤酸的取代反响。
(3)在有机物中引入羟基的三种方法卤代烃的水解反响,醛、酮与 H2 的加成反响,酯的水解反响。
(4)在有机物中引入醛基的两种方法醇的氧化反响、烯烃的氧化反响。
3.有机物分子中官能团的消退(1)消退不饱和双键或三键,可通过加成反响。
(2)经过酯化、氧化、与氢卤酸取代、消去等反响,都可以消退—OH。
(3)通过加成、氧化反响可消退—CHO。
(4)通过水解反响可消退酯基。
相关链接转变碳架构造的常用方法1.增长碳链(1)卤代烃与 NaCN 的反响CH3CH2Cl+NaCN―→CH3CH2CN(丙腈)+NaCl(2)醛、酮与氢氰酸的加成反响(3)卤代烃与炔钠的反响(4)羟醛缩合反响2.缩短碳链(1)脱羧反响:(2)氧化反响:(3)水解反响:主要包括酯的水解、蛋白质的水解和多糖的水解。
高中化学中有机化学的知识点总结8篇

高中化学中有机化学的知识点总结8篇第1篇示例:高中化学中有机化学是高中化学课程中的重要部分,主要研究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合成方法和反应机理等内容。
有机化学知识是高中化学学习的难点,掌握有机化学知识对于高中化学学习和日常生活都有重要意义。
下面就是有机化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1. 有机物的定义有机化学研究的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碳元素是有机物的主要组成元素,因此有机物也被称为碳化合物。
有机物包括烃类、醇类、醛酮类、羧酸类等多种化合物。
2.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有机化合物主要分为脂肪烃、环烷烃、环烯烃、芳香烃、醇、醚、醛、酮、羧酸、酯等多种类别,每种类别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和反应规律。
3. 有机物的结构有机物的结构包括分子式、结构式、键式和构象式等不同表示方法,通过这些表示方法可以清晰地描述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和化学键构型。
4. 有机物的性质有机物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如沸点、熔点、密度等)和化学性质(如稳定性、溶解性、反应性等)。
5. 有机合成方法有机化学是有机合成的基础,有机合成方法包括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消除反应、重排反应等多种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合成各种有机化合物。
6. 有机反应机理有机反应机理是研究有机反应过程中的原子或基团之间的结合和断裂规律,包括亲核取代、亲电取代、自由基取代等不同类型的有机反应机理。
7. 有机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有机化学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食品添加剂、药物、化妆品、材料合成等领域都离不开有机化学知识。
第2篇示例:高中化学中有机化学的知识点总结有机化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合成和反应规律。
在高中化学课程中,有机化学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有机化学知识。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高中化学中有机化学的知识点。
1. 有机物的结构有机物是由碳和氢组成的化合物,其中碳是主要元素。
有机物的结构可以分为链状结构、环状结构和支链结构。
根据碳原子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同,有机物可以是直链烷烃、环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等不同类型。
有机合成知识点总结高中

有机合成知识点总结高中一、有机合成的基本原理有机合成的基本原理是根据有机物分子的结构和性质,设计合成有机化合物的方法和路径。
在有机合成中,通常会采用一系列的有机化学反应,通过适当选择反应条件和试剂,来完成有机分子的合成。
合成的路径和方法需要充分考虑反应的选择性、收率、原料使用和成本等因素,以确定最合适的合成方案。
二、有机合成的反应类型1. 取代反应取代反应是有机化学中最常见的一类反应,它涉及到从一个有机分子中取代一个基团,通常涉及到亲电取代和亲核取代两种机理。
典型的取代反应包括卤代烃的亲电取代、醇的亲核取代和醛酮的亲核取代等。
2. 加成反应加成反应是指有机物中的双键或三键受到亲电或亲核的进攻,形成新的化学键。
加成反应包括烯烃和炔烃的氢化反应、酮和醛的加成反应等。
3. 消除反应消除反应是指有机物中的两个相邻原子或官能团之间的σ键和π键断裂,形成双键或三键的反应。
常见的消除反应包括β-消除、醇醚的脱水反应等。
4.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中发生电子转移的反应,其中氧化反应是指有机物失去氢原子或电子,还原反应是指有机物得到氢原子或电子。
氧化还原反应包括醇的氧化反应、醛的还原反应等。
三、有机合成的常用试剂1. 溴和氯溴和氯是有机合成中常用的取代试剂,通常用于取代反应中。
或者还可以作为溴化剂和氯化剂来进行有机合成反应。
2. 硫酸和硝酸硫酸和硝酸是有机合成中常用的氧化试剂,可以用于氧化还原反应和加成反应。
3.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是有机合成中常用的碱试剂,可以用于酸碱中和反应和亲核取代反应。
4. 四氯化碳和二甲基甲酰胺四氯化碳和二甲基甲酰胺是有机合成中的非极化试剂,通常用于非极性溶剂或催化剂。
四、有机合成的实验方法有机合成的实验方法主要包括熔融反应、溶液反应和固相反应等。
1. 熔融反应熔融反应是指在高温下使固体有机物熔化后,发生化学反应。
通常适用于熔点较低且易挥发的有机物,能减少溶剂的使用和分离操作。
高中化学重要知识点有机化合物的合成与反应机理

高中化学重要知识点有机化合物的合成与反应机理高中化学重要知识点:有机化合物的合成与反应机理有机化合物是由碳和氢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和反应机理是化学研究中的关键内容,本文将重点介绍高中化学中有机化合物合成与反应机理的重要知识点。
一、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1.1 双键的合成有机化合物中的双键可以通过加成反应、电子亲和性反应和消除反应等方式合成。
1.2 环的合成有机化合物中的环可以通过烯烃的环化反应、醇的脱水缩合反应等方式合成。
1.3 反应活化的合成有机化合物中的某些官能团可以通过活化反应,如亲电取代反应、亲核取代反应等方式合成。
二、有机化合物的反应机理2.1 亲电取代反应亲电取代反应是有机化合物最常见的反应之一,它的机理是通过电子云的云密度差异引发的。
2.2 亲核取代反应亲核取代反应是有机化合物中另一种常见的反应,它的机理是通过亲核试剂攻击电子云较离子化的中心。
2.3 非极性键的反应非极性键的反应是指化学键中电子云密度差异较小的反应,常见的反应机理包括自由基加成反应和自由基取代反应等。
2.4 共轭体系的反应共轭体系的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中存在共轭结构的反应,常见的反应机理包括胺基和亲电性团攻击反应等。
三、有机化合物合成与反应机理的应用3.1 药物合成有机化合物合成和反应机理的研究对于药物合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掌握不同反应机理可以合成出具有特定药理活性的化合物。
3.2 高分子合成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和反应机理对于高分子合成也是至关重要的,通过掌握不同反应的机理和方法,可以合成出不同性质的高分子材料。
3.3 有机合成反应的改进与创新有机合成反应的改进和创新是化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通过研究新颖的合成方法和反应机理,可以实现反应的高效、环保和高选择性。
总结:有机化合物的合成与反应机理是化学学科中的重要内容,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理解有机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 2=CH
C 6H 5
合成材料
一、合成高分子材料
分类(结构)
1、塑料【主要成分: 合成树脂及加工助剂】
(1) 线型塑料
(2) 体型塑料——酚醛塑料(网状)【单体:甲醛、苯酚】
酚醛树脂:用酚类(苯酚)与醛类(甲醛)在酸或碱的催化下相互缩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①反应原理:酸性条件下,甲醛去氧,酚去邻对位的氢,生成线性酚醛树脂和水
高压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 相对分子质量低,有支链,熔点密度较低
聚乙烯(PE)
【单体: CH2=CH2】 低压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
相对分子质量高,支链极少甚至没有,熔点密度较高 △单键可旋转,聚乙烯具有一定弹性 聚氯乙烯(PVC )【单体: CH2=CHCl 】 聚苯乙烯 【单体: 】
+HCHO
H +
H +
n
(加成反应)
+(n -1)H 2O (加聚反应)
交联剂:二烯化合物(使高聚分子间发生交联,形成网状结构)
②酚醛树脂溶解性:线性酚醛树脂常温下为固体,缓慢溶于乙醇;加热时快速溶于乙醇线性高分子容易软化,网状高分子受热后不能软化或熔融,也不溶于任何溶剂。
③在碱催化下
,等物质的量的苯酚与甲醛(或过量的甲醛与苯酚)反应,生成羟甲基苯酚、
二羟甲基苯酚、三羟甲基苯酚等,然后加热继续反应,就可以生成网状结构的酚醛树脂。
2、合成纤维
3、合成橡胶
①天然橡胶——聚异戊二烯
单体:
分类:
特点:性能全面,易老化聚乙烯醇,连有羟基,吸水性好
(顺)聚异戊二烯三叶橡胶(反)聚异戊二烯
杜仲胶
【注意】天然橡胶含有C=C ,易加成反应和易被氧化(老化)。
强氧化剂、卤素、有机物溶剂都易腐蚀橡胶(不用橡胶瓶塞)。
如:KMnO4 溶液、浓HNO3、液溴、汽油、苯、四氯化碳等。
②合成橡胶 ○顺丁橡胶 A.顺式
B.反式
○丁苯橡胶SBR
丁二烯和苯乙烯共聚而成的弹性体,合成丁苯橡胶 1,3-丁二烯
苯乙烯 ○硫化橡胶
线性结构 网状结构
加入硫化剂(硫磺)混炼
硫化剂:打开化聚合物的碳碳双键,以—S —S —(硫硫键)将线性结构连接为网状结构
二、功能高分子材料(引入特定官能团)
1、高吸水性树脂
①对天然吸水材料改性,在它们的高分子链上再接上强亲水性基团,提高其吸水能力 亲水性集团:-COOH 、-COONa 、-CHO 、-OH (极性化合物亲水)
CH
2=CH-CH=CH 2
CH 2= CH
②以带有强亲水性原子团的化合物作为单体,聚合得到亲水性高聚物
肥皂【H 3C —(CH 2)n —COONa 】皂化反应 2、聚丙烯酸钠(尿不湿) 3、高分子分离膜:
(1)组成:高分子分离膜是用具有特殊分离功能的高分子材料制成的薄膜。
(2)特点:能够让某些物质有选择地通过,而把另外一些物质分离掉。
(3)应用:物质分离 4、医用高分子材料:
(1)性能:优异的生物相溶性;很高的机械性能。
(2)应用:制作人体的皮肤、骨骼、眼、喉、心、肺、肝、肾等各种人工器官。
5、隐形眼镜
三、复合材料
组成 基体
增强材料
钢筋混凝土 混凝土 钢筋 轮胎 橡胶
玻璃纤维织物 增强塑料 酚醛树脂、环氧树脂 玻璃纤维、碳纤维 玻璃钢 热固性树脂 (酚醛树脂、环氧树脂、聚酯树脂) 玻璃纤维
碳纤维
腈纶
粘胶纤维
基体:热固性树脂 (酚醛树脂、环氧树脂、聚酯树脂) 复合材料 热塑性树脂 (聚丙烯、聚苯乙烯、尼龙、热塑性聚酯树脂) 泡沫塑料、橡胶 增强材料: 增强纤维【硼纤维、碳纤维和石墨纤维、碳化硅纤维、氧化铝纤维(无机物) 芳纶纤维(有机物)】
玻璃钢:密度小于金属,强度大于金属
C H 2C H C O O N a 一定条件
C H 2C H C O O N a
n n 聚丙烯酸钠
CH 2CH 2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