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数中间有零的乘法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优秀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优秀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优秀教案第【1】篇〗小学数学《乘数中间有零的乘法》教案1、通过有趣的童话情境,自主探索出“一个数与0相乘得0”,并会应用所学的知识熟练计算乘数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以一位数,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自主探索知识的能力。
2、进一步稳固三位数乘以一位数的笔算,提高计算正确率。
3、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把估算与笔算结合起来,提高计算正确率,逐步形成在笔算时要自觉进展估算的意识。
4、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情境:1、出示小猫钓鱼图,从这幅图上你知道了什么?2、如果蓝猫钓到了3条,黄猫钓到了2条,红猫钓到了4条,它们一共钓到了多少条?学生列加法算式计算:3+2+43、第二天它们又去钓鱼了,每人钓到了2条,它们一共钓到了多少条?学生列式计算:可以用加法,也可以用乘法:2×3。
说说2×3表示什么意思。
4、第三天它们又去钓鱼了,蓝猫钓到了3条,黄猫钓到了0条,红猫钓到了4条。
问1:它们一共钓了几条?问2:蓝猫和黄猫一共钓了几条?(学生列式,教师板书:3+0=3)问3:红猫比黄猫多钓了几条?(学生列式,教师板书:4-0=4)5、第四天它们又去了,这一天它们一边钓鱼一边捉蝴蝶,所以每人都只钓到0条鱼,谁能说说它们一共钓了多少条鱼?(1)一条也没有。
(2)0+0+0=0(3)你能把它变成乘法算式吗?学生跟同桌交流一下。
(4)0×3=0或3×0=0(5)谁能说说为什么0与3相乘会等于0?学生交流一下。
二、0与一个数相乘得0。
1、除了0与3相乘得0外,你还知道谁与谁相乘等于0吗?(1)学生交流一下,列出一些算式。
(2)教师根据学生的口答说说一些0与一个数相乘等于0的算式,如0×7为什么等于0。
(3)你发现了什么?跟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2、学生交流发表意见,师板书:0与一个数相乘得0。
小学数学《乘数中间有零的乘法》教案

小学数学《乘数中间有零的乘法》教案教案-乘数中间有零的乘法学科:数学年级:小学教学目标:1.理解乘数中间有零的乘法,并掌握其计算方法。
2.能够准确地计算乘数中间有零的乘法题目。
3.培养学生对乘法问题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1.理解乘数中间有零的乘法计算方法。
2.掌握乘数中间有零的乘法题目的准确计算。
教学难点:1.理解乘数中间有零的乘法计算方法。
2.灵活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1.教师讲解与学生互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分组讨论、小组合作及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乘数中间有零的乘法的示意图或实物。
2.学生所需的教材、练习册。
3.黑板、彩色粉笔、白板笔等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个示意图或实物,引导学生回忆乘法的定义和乘法的计算过程。
2.习题讲解(15分钟)教师出示一道乘数中间有零的乘法题目,如:42×3,引导学生观察乘数的特点,然后按照乘法计算的步骤进行计算,即将乘数的每位数与被乘数相乘,并按照十进制位规则进行进位,最后将所得结果相加得到最终的答案。
3.练习与讨论(20分钟)为了加深学生对乘数中间有零的乘法的理解,教师设计一系列的练习题目,并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并解决问题。
例如:a.31×6b.45×5c.57×8d.68×7e.94×9学生根据乘法计算的步骤,计算出答案后,进行答案的对比和讨论,解释为什么乘法中间有零的题目需要进行进位。
4.拓展与运用(1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并要求学生运用乘法解决问题。
例如:小明买了4个苹果,每个苹果的价格是31元,他需要付多少钱?学生要将苹果的价格31元与苹果的个数4相乘,然后计算出答案124元。
5.总结与评价(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评价标准,以便学生自行评价自己的学习情况。
6.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按照课堂所学内容,完成指定的乘法题目,并能够利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

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在进行乘法运算时,我们通常会遇到乘数中间有0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特别注意0的特殊性,并正确处理计算过程。
本文将介绍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运算规则,并提供一些示例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个概念。
1. 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规则在进行乘法运算时,如果乘数中间存在0,我们需要根据乘法的性质来正确计算。
乘法的性质告诉我们,任何数与0相乘都等于0,而任何数与1相乘都等于它本身。
因此,我们可以根据这个性质来简化计算过程。
具体而言,当乘数中间有0时,我们可以忽略0并将其视为一个空位。
然后,我们只需要将非0的乘数与其他乘数相乘,并将结果相加即可得到最终的乘积。
这个过程相当于将乘法分解为多个小的乘法运算,从而简化了计算。
2. 示例为了更好地理解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规则,以下是一些示例:2.1 例子一:10乘以203假设我们需要计算10乘以203。
首先,我们将乘数203分解为20和3,然后分别与10相乘。
计算过程如下:10 * (20 + 3)= 10 * 20 + 10 * 3= 200 + 30= 230因此,10乘以203的结果为230。
2.2 例子二:105乘以402现在,我们来计算105乘以402。
首先,我们将乘数402分解为400和2,然后分别与105相乘。
计算过程如下:105 * (400 + 2)= 105 * 400 + 105 * 2= 42000 + 210= 42210因此,105乘以402的结果为42210。
3. 总结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在数学运算中是常见的情况。
为了正确计算乘积,我们需要根据乘法的性质,将乘法分解成多个小的乘法运算,并将结果相加。
这样可以简化计算过程,并得到准确的乘积结果。
希望本文对读者在处理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时有所帮助。
通过理解和掌握相关的运算规则,我们可以更轻松地进行数学运算,并获得准确的结果。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13课《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13课《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13课《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主要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三位数乘数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多样的练习,引导学生探索、发现计算规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整数的乘法法则,能正确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
但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需要他们在计算过程中注意0的个数和位置。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他们对直观、生动的例题更感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方式自主探索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两位数乘三位数乘数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两位数乘三位数乘数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
2.难点: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计算过程中,注意0的个数和位置。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观察、操作、讨论,自主探索计算方法。
3.练习法:通过多样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应的教学课件、教具。
2.准备练习题,包括不同难度的题目。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情境,如购物场景,引导学生关注价格标签上的数学信息。
–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引导学生观察价格标签上的价格是否符合两位数乘三位数的计算规律。
2.呈现(10分钟)–展示教材中的例题,如250×30。
–引导学生观察例题,注意乘数中间有0的规律。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计算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年级数学中间有零的乘法

三年级数学中间有零的乘法简介在三年级数学学习中,学生将开始学习乘法运算。
其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是乘法中间有零的情况。
本文档将介绍什么是乘法中间有零的情况,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并提供一些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和示例。
乘法中间有零的情况是什么?在乘法运算中,乘数和被乘数相乘得到积。
当乘数或被乘数中间有零时,乘法中间就会出现零。
比如,3 × 40 = 0 和 13 × 0 = 0。
为什么乘法中间会出现零?乘法中间出现零的原因是因为零乘以任何数都等于零。
具体来说,当一个数与零相乘时,结果总是为零。
这是因为任何数乘以零都是没有数量意义的,相当于没有进行乘法运算。
如何解决乘法中间有零的问题?当遇到乘法中间有零的情况时,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解决:1. 计算过程中忽略零当乘法中的乘数或被乘数为零时,可以直接忽略零,将其他非零数进行乘法运算。
例如,计算 5 × 0 × 7 可以简化为计算 5 × 7 = 35。
2. 分解零的因数当乘法中的乘数或被乘数为零时,可以将零分解为其它因数的乘积。
例如,计算 3 × 0 × 4 可以分解为计算 3 × (2 × 2) = 12。
3. 理解零的概念将乘法中间出现零的情况与实际生活中的情境相联系,帮助学生理解零的概念。
例如,可以让学生想象买零食时,价格为零的情况,或者分发零颗糖果的情况。
示例以下是一些乘法中间有零的习题示例:示例一计算:4 × 0 × 5 = ?解答:由于乘法中间有零,可以直接忽略零进行计算。
计算 4 × 5 = 20,所以答案为 20。
示例二计算:6 × 2 × 0 = ?解答:由于乘法中间有零,可以直接忽略零进行计算。
计算 6 × 2 = 12,所以答案为 12。
示例三计算:9 × 0 × 7 = ?解答:由于乘法中间有零,可以直接忽略零进行计算。
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案、教学设计

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等,提高学生的运算正确率。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掌握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规律,能够熟练进行相关运算。
2.理解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运算的验算方法,提高计算正确率。
2.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理解的乘法规律,并举例说明。
3.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疑问,给予解答和指导。
4.各小组派代表进行全班分享,教师点评并总结各小组的讨论成果。
(四)课堂练习,500字
1.教师设计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如:计算以下各题,并验算。
① 205 × 4
② 307 × 5
3.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相关问题,教师借此机会强调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教师通过PPT展示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算式,如:204 × 3,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进行计算。
2.教师讲解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规律,即:先将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乘数中间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后面添写相应个数的0。
4.拓展延伸,提升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拓展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运用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规律,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5.归纳总结,强化记忆
在课堂结束时,教师引导学生对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规律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巩固记忆。
6.课后作业,巩固所学
教师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家中自主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7.评价反馈,促进发展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

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
乘法是数学中非常基础的运算,它常被用于计算两个数相乘的结果。
在乘法中,如果乘数中存在一个或多个0,将会对计算结果产生特殊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乘数中存在0时的乘法计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0作为乘数:如果乘数中有一个0,无论另一个乘数是多少,最终
的结果都将为0。
这是因为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到0。
例如,0乘以任何
数都等于0,如0×2=0,0×5=0,0×100=0。
2.0作为被乘数:如果一个数是被乘数,而另一个数是0,则无论该
被乘数是多少,最终结果都将为0。
原因同上,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到0。
例如,2×0=0,5×0=0,100×0=0。
总结起来,乘数中存在0时的乘法计算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0
作为乘数时,最终结果为0;2)0作为被乘数时,最终结果为0;3)乘数
中连续的0可以视为一个整体,结果后面加上相应数量的0;4)乘数中非
连续的0可以拆分成多个连续的0进行计算,并将最后的结果相加;5)乘
数中存在0的位置不固定时,可以利用分配律将乘数拆分成多个没有0的
部分进行计算,然后将结果相加。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在进行乘法计算时更加灵活地处理0,以便更
准确地得到乘法的结果。
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汇总

508
位上的数,即使
× 2 3 3×0= ?0
十位上是0也要乘。
1 524
答:每天要走1524米。
我每天步行8 圈,每圈604 米。
老寿星每天要步行多 少米?
你能算出来老寿星每 天要步行多少米吗?
604×8= 4832(米)
604 ×8
3
48 32
答:老寿星每天步行 4832米。
202×4 = 808
202 ×4
808
207×4= 828
207 × 24
828
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零。
在计算因数中间有零的乘法时,从个 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另一个因 数每一位上的数字,哪一位上的乘积 是0,需在那一位上写0占位,如果有 进上来的数必须加上.
5 01 ×3 1 503
106 ×5
530
5 04 ×2 1 008
聪明小悟空看过来
你能从“ 0—9”的数字中任意选4个 数,写成三位数乘一位数 的乘法算式 吗?写出来考考你的同桌吧! (注意:三位数的中间必须有 0哟)
0123456789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零。
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
0和任 何数相 乘都得 零
0和任何数 相加还是 原来的数
5×0
你能算出来每天要走 多少米要走多少米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材分析 :1、课标要求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算理,懂得0乘以任何数都得0.为下一节学习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做好铺垫。
2、本节课的学习在多位数乘以一位数中是必不可少,使学生更好的掌握乘法的算理,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本节课加强了解决问题的教学。
主要体现在:创设了问题情景,让学生在问题情景中提出问题,同时引出新知,在情景中增强学习趣味,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1、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景中学习计算,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体验探究的乐趣。
3、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为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4、注意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
5,、注意各种算法的结合,加强算法的选择的数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一般方法之后,能利用一般笔算方法自主学习、掌握乘数中间有0的笔算方法。
把估算和笔算结合起来,逐步形成在笔算时自觉进行估算的意识。
2、能运用学过的计算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并能和同学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3、学生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算理,掌握法则,正确地进行被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笔算。
教学难点:准确、迅速地进行被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笔算。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1、故事导入
有一天,3只小猫背着鱼篓,拿着鱼竿,高高兴兴地到河边去钓鱼,来到河边后一边钓鱼一边捉蝴蝶,
一天下来结果怎样呢
2、提出问题。
仔细观察图,提出问题。
[评析个有趣的童话情境,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从图中提出数学问题。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
]
二、建立模型
1、自主探索0相乘得0的含义。
小组讨论
(1)用加法计算0+0+0=0
讨论:0相加是0呢
(2)0×3=0
讨论:0和3相乘等于0你是怎样想出来的
2、形成结论
(1)你能知道0×7和8×0是多少吗
(2)
小结:0和一个数相乘得0
3、出示例题2的挂图,仔细看图,理解题意。
(1)17×6=102(个)
(2)估计一下,
一个看台有102个座位,4个看台有400多个座位。
(3)用竖式计算 102×4 小组讨论:?
为什么?
[点评,获得对“0和一个数相乘得0”的理性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估算、口算以及学过的笔算方法上
算法上进行探索,中间有0的三位数都是接近整百的数,这为学生运用估算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通过估算,能使学生对笔算结果有一个大致的把握,从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笔算中错误的发生,通过教学,努力使学生感受到,可以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逐步培养学生在笔算时自觉进行估算的意识。
]
三、拓展运用
1、填空。
(1)0和一个数相乘得()
(2)0×2= 6×0= 0×9= 1×0=
2、运用。
2×304= 603×3= 506×7= 8×206=
3、拓展。
(1)第一个书架上有205本书,第二个书架上有198本,第三个书架上有202本,第四个书架上有196
本,你能估计出4个书架上大约有多少本书吗
(2)松树有105棵,柳树的棵数是松树的3倍。
(根据条件提出问题,自己列式解答。
)
[点评,通过由易到难的训练,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知识回归到生活中去。
]
教学反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的水平对学习效果能产生很大影响。
一般来说,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他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并且广泛地涉猎与之有关的知识,遇到困难时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
因此从培养兴趣入手。
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一个难点,在知识上学生已有多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方法的基础,因此本节课关键是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一结论.而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一结论已经是在前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因此进行本节难度上应该不大. 教学时,通过让学生讲述情境图的图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由小精灵的问话让学生算一算一共有多少个仙桃,根据乘法算式的意义得出0×7=0,7×0=0. 想一想中的0×3=0,9×0=0和0×0=0是乘法的补充定义,通过让学生思考交流加深对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结论. 例6中的教学是让学生运用类推的方法思考当因数中间有0时如何计算,在这里将学习自主权留给了学生,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在学生自主探索过程中,教师及时发现错误,并且运用错误,让学生在错误中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对此部分内容,在进行相对量的练习后,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写过的式子,从中得出规律,当因数中间有"0"时,若有进上来的数字,则用进上来的数字占据十位,若无进位,则要记得用0占位,这样可以避免学生盲目地写0或者盲目地进位.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是乘法计算中的特殊情况,是在学生掌握了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好让学生应用一般的笔算方法自主学习,掌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