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准测量基础知识
测量学基础知识问答题汇总

问答题(一)测量学基础知识1.地面上一点得空间位置在测量工作中是怎样表示的?平面位置和高程2.何谓绝对高程,相对高程,高差?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绝对高程; 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相对高程;两个地面点之间的高程之差称为高差。
3.试述测量工作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教学计算中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不同点?量坐标系的X 轴是南北方向,X 轴朝北,Y 轴是东西方向,Y 轴朝东, 另外测量坐标系中的四个象限按顺时针编排,这些正好与数学坐标系相反4.普通测量学的任务是什么?用地面作业方法, 将地球表面局部地区的地物和地貌的等测绘成地形图,由于测区范围较小,为方便起见, 可以不顾及地球曲率的影响,把地球表面当作平面对待。
5.何谓水准面?假设某一个静止不动的水面延伸而穿过陆地,包围整个地球,形成一个闭合曲面,称为水准面 6.水平面与水准面有何区别?7.确定地面点位要做哪些基本测量工作?:角度、距离、高差8.在测量中,采取哪些措施来保证测量成果的正确性?量的原则进行测量,由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步,从高级程序和方法。
9.何谓正、反方位角?:测量工作中的直线都具有一定的方向,以A 点为起点, B 点为终点的直线AB 的坐标方位角α AB ,称为直线AB 的正坐标方位角。
而直线BA 的坐标方位角α BA ,称为直线AB 的反坐标方位角。
10.为了保证一般距离丈量的境地,应注意哪些事项?11.直线定向的目的是?常用什么来表示直线方向?直线定向的目的是确定直线与标准方向线之间的夹角关系; 用真子午线方向、磁子午线方向、坐标轴方向来表示直线方向。
12.距离丈量有哪些主要误差来源?:(一) 尺长误差;(二) 温度误差;(三) 拉力误差;(四) 钢尺倾斜和垂曲误差; (五)定线误差; (六)丈量误差13.直线定向与直线定线有何区别?直线定向是确定直线与标准方向之间的水平夹角; 直线定线是地面上两点之间距离较远或两点之间不平整, 不能一尺段量完时, 就需要在直线方向上标定若干个中间点,并使它们在同一条直线上。
工程测量知识点总结归纳

工程测量知识点总结归纳一、测量基础知识1. 测量的定义与概念测量是指使用测量工具、设备和方法进行地面或空间位置的确定、距离的测定、方向的测定和角度的测定等技术手段的活动。
它是指以一定的精度和准确度获取现实世界中的地理信息、工程信息、物理量信息等的活动。
2. 坐标系统坐标系统是指用来描述和表示空间点位置和方位关系的系统。
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坐标系统是直角坐标系和极坐标系。
3. 测量单位测量单位是测量过程中用来表示长度、面积、体积等物理量的标准。
常见的测量单位有米、毫米、公顷、立方米等。
4. 测量误差测量误差是指测量结果与被测量值之间的差别,它是由于测量方法、仪器精度、环境条件等因素引起的。
5. 测量精度和测量准确度测量精度和测量准确度是指测量结果与事实值之间的关系。
测量精度是指测量结果的可重复性,而测量准确度是指测量结果的接近程度。
二、地面测量1. 三角测量三角测量是通过测量三角形的边和角来确定不同地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和方位关系的方法。
它是地面测量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
2. 电子全站仪测量电子全站仪是一种先进的测量仪器,它集成了测角仪、测距仪和数据处理仪等功能于一体,能够实现测量、计算和图形输出等多种功能。
3. GPS测量GPS是一种通过卫星定位来确定地面点位置的技术,它在地面测量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4. 地形测量地形测量是指通过对地表地形进行测量和分析,得到地形图、地形模型等地理信息的活动。
5. 高程测量高程测量是指对不同地点的垂直位置进行测定和比较的活动,它常常使用水准仪、高山测量等方法来进行。
6. 地籍测量地籍测量是指对土地界址、地界、地形和地表特征进行测定和记录的活动,它是保障土地权益和土地利用的基础。
三、建筑测量1. 建筑物测量建筑物测量是指对建筑物的平面、立面、轮廓、体积等进行测定和记录的活动。
它是建筑设计和施工的基础。
2. 施工测量施工测量是指对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物位置、高程、水平、尺寸等进行测定和监督的活动。
测量学的基础知识

第一章测量学的基础知识一、学习目的与要求1. 掌握测量学的基础知识,2. 了解水准面与水平面的关系。
3. 明确测量工作的基本概念。
4. 深刻理解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
5. 充分认识直线定向的含义。
6. 了解测量误差的概念。
二、课程内容与知识点1. 测绘学研究的对象,测绘学的分科,现代测绘学的发展现状,我国测绘事业的发展。
2. 了解矿山测量学的在采矿工程建设中的作用。
3. 地球特征,大地水准面的形成,地球椭球选择与定位。
地球形状和大小。
水准面的特性。
参考椭球面。
4. 确定点位的概念。
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位置。
5. 测量中常用的坐标系统,坐标系间的坐标转换。
天文坐标(入©),大地坐标(L,B),空间直角坐标(X,丫,Z),高斯平面直角坐标(x,y),独立平面直角坐标(x,y)。
高斯投影中计算带号的公式:N = • p /6 • 1二取整数部分n二P -1 30' /3 取整数部分计算中央子午线的公式:■ 6 =6N-3 ■ 3 =3n6. 地面点的高程。
1985年国家黄海高程基准。
高程与高差的关系:h AB 二H B -H A二H B'-H A'。
7. 测量工作的基本概念。
测量工作的原则: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步步检核测量工作的内容:地形图测绘,施工测量。
8.直线定向:清楚标准方向的建立,方位角之间的关系,方位角的推算。
二北方向:真北、轴北、磁北、子午线收敛角、磁偏角。
关系公式:二丄tan ' : m ~ ■ ~R方位角的概念,标准方向线,真方位角。
坐标方位角。
磁方位角。
磁偏角与子午线收敛角,不同方位角之间的关系。
公式:A = A^ 、A =〔A m-坐标方位角的推算公式:^左:反「正_180 :前二:后二卩右_ 1809•测量误差的来源,分类,衡量精度的指标及误差传播定律。
误差的定义,测量误差来源,测量误差种类。
系统误差及其特性。
偶然误差及其特性,公式:-x lim 0n 护n衡量观测值精度的指标 中误差及其含义,取值范围。
工程水准测量基础知识教案

工程水准测量基础知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准测量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使学生掌握水准仪的使用和读数方法。
3. 培养学生进行工程水准测量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水准测量的基本概念水准面、高程、水准点水准线的性质和分类2. 水准仪的构造及使用方法水准仪的组成部分水准仪的校准与调整水准仪的使用步骤3. 水准尺和水准点水准尺的种类及使用方法水准点的设置与标记4. 水准测量原理和方法闭合水准测量附合水准测量支线水准测量5. 水准测量误差及消除方法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误差来源及消除方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水准测量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演示法:现场演示水准仪的使用和读数方法。
3. 实践操作法:学生动手进行水准测量实验,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水准测量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水准仪:用于现场演示和学生实践操作。
3. 水准尺:用于学生实践操作。
4. 测量场地:用于进行水准测量实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水准测量的应用领域和重要性。
2. 讲解基本概念:阐述水准面、高程、水准点等概念。
3. 演示水准仪使用:现场演示水准仪的构造、校准、调整和使用步骤。
4. 讲解水准尺和水准点:介绍水准尺的种类及使用方法,水准点的设置与标记。
5. 讲解水准测量原理和方法:阐述闭合水准测量、附合水准测量、支线水准测量的原理和方法。
6. 讲解水准测量误差及消除方法:介绍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分析误差来源及消除方法。
7.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水准测量实验,巩固所学知识。
9. 布置作业:让学生复习本节课的内容,并进行相关练习。
10.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对水准测量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理解程度。
2. 评价方式:课堂问答、作业练习、实践操作。
3. 评价标准:能准确回答相关问题,理解水准测量原理,掌握水准仪的使用方法。
水准、角度、测距测量的原理、公式、图解都给你汇总好了

水准测量的原理:利用水准仪提供的一条水平视线,借助水准尺进行读数,测定地面上两点的高差,从而由已知高程推求未知高程。
如图2- 1。
高差法:HB = HA + hAB = HA + ( a - b )仪高法:Hi = HA + a HB = Hi - bDS3水准仪及水准点水平角测量原理(一)定义:水平角就是地面上某点到两目标的方向线铅垂投影到水平面上所成的角度,其取值范围为0 ~ 360。
(二)测角原理:如图3-1测回法测回法是测水平角的基本方法,用于两个目标方向之间的水平角的观测。
如图,设O为测站点,A、B为观测目标,用测回法观测OA与OB两方向之间的水平角β。
竖直角测量原理:(一)定义地面某点至目标的方向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取值范围为–90~90。
仰角为正,俯角为负。
(二)测角原理:如图距离:两标志点之间的水平直线长度。
直线定线:把多根标杆标定在已知直线的工作。
方法有目估定线和经纬仪定线。
钢尺量距:精密钢尺量距时必须对所量距离施加尺长改正、温度改正,倾斜,即用钢尺的实际长度。
其实际长度用尺长方程式表示,它的一般形式为:l t = l + Δl + a ×l(t - t0 )视距测量:利用望远镜的视距丝装置,根据几何光学原理同时测定距离和高差的方法。
视线水平时:距离:D = k·l 高差:h = i –v斜距情况下:距离:D = kl cos2α高差:h = ( 1 / 2 ) kl sin2α+ i –v式中:l为上下丝读数之差;α为竖直角;i为仪器高;v为目标高(中丝读数);k = 100光电测距:原理:通过测定光波在两点间传播的时间计算距离的方法。
公式:D′= ( 1 / 2 )* c* t式中:c为空气中的光速;t为光波在两点间往返的时间。
水准测量基础知识

一、测量仪器
水准测量所使用的仪器为水准仪,工具为水准尺和尺垫。 水准仪按其精度可分为DS05、DS1、DS2、DS3和DS10等五个
等级。建筑工程测量广泛使用DS3级水准仪。
根据水准测量的原理,水准仪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一条水平视 线,并能照准水准尺进行读数。
水准仪构成主要有望远镜、水 准器及基座三部分。
(读数为1373mm)
精平和读数虽是两项不同的操作步骤,但在水准测量的实施过程中, 却把两项操作视为一个整体;即精平后再读数,读数后还要检查管水
准气泡是否完全符合。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准确的读数。
水准路线布置 1.闭合水准路线 3.支水准路线
2.附合水准路线 4.结点水准网
水准测量施测
观测与记录
脚架长度不宜 超过自己的鼻
尖
水准仪使用步骤
二、粗略整平 粗平是借助圆水准器的气泡居中,使仪器竖轴大致铅垂,从而视准轴 粗略水平。
安装前注意将水准仪照准部的三个 角螺旋大致旋转在中间)。圆水准 泡所在的方向说明那个方向高,这 时只要将其中的一支脚架拿着(另 外两支不动)前后左右移动,直至 圆水准泡基本居中或者在圆水准泡
外界条件影响(设备下沉、 地球曲率、大气折光)
• 往返观测取平均 • 控制前后视点距离 • 选择良好气候观测 • 视线尽量高于地面
水准仪
水准尺
水准尺是水准测量时使用的标尺。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水准测量 的精度。
水准尺一般分为塔尺和板尺。塔尺是可以伸缩的,一般塔尺长度 为3米(三节)、5米(五节);板尺一般为2米。
尺垫是在转点放置水准尺 用的,它用生铁铸成,一 般为三角形,中央有一突 起的半球体,下方有三个 支脚。用时将支脚牢固地 插入土中,以防下沉,上 方突起的半球形顶点作为 竖立水准尺和标志转点之 用。
测量学基础知识

(一)测量学基础知识(1-120题)1.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
2.通过平均海水面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3.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是高程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
4.测量使用的平面直角坐标是以两条互相垂直线的交点为坐标原点,南北方向的纵轴为x轴,以东西方向的横轴为y轴。
5.地面点位若用地理坐标表示,应为经度纬度和绝对高程。
6.地面两点间高程之差,称为该两点间的高差。
7.在测量中,将地表面当平面对待,指的是在100平方千米范围内时,距离测量数据不至于影响测量成果的精度。
8.测量学的分类,大致可分为大地测量学普通测量学摄影测量学工程测量学。
9.地球是一个旋转的椭球体,如果把它看作圆球,其半径的概值为6371 km。
10.我国的珠穆朗玛峰顶的绝对高程为 8848.13m。
11.地面点的经度为该点的子午面与首子午面所夹的二面角。
12.地面点的纬度为该点的铅垂线与赤道平面所组成的角度。
13.测量工作的程序是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
14.测量学的任务是测绘和测设。
15.直线定向的标准方向有真子午线方向磁子午线方向坐标纵轴方向。
16.由坐标纵轴线北端方向顺时针转到测线的水平夹角为直线的坐标方位角。
17.距离丈量的相对误差的公式为。
18.坐标方位角的取值范围是0°或360°。
19.确定直线方向的工作称为直线定向,用目估法或经纬仪法把许多点标定在某一已知直线上的工作为直线定线。
20.距离丈量是用相对误差来衡量其精度的,该误差是用分子为1 的分数形式来表示。
21.用平量法丈量距离的三个基本要求是尺子要拉平标杆要立直且定线要直对点投点和读数要准确。
22.直线的象限角是指直线与标准方向的北端或南端所夹的锐角,并要标注所在象限。
23.某点磁偏角为该点的.磁北方向与该点的真北方向的夹角。
24.某直线的方位角与该直线的反方位角相差180°。
25.地面点的标志,按保存时间长短可分为临时性标志和永久性标志。
测量学基础知识(PDF)

1、大地水准面:平均海水面向陆地延伸形成的封闭曲面。
它是一种重力等位面,重力是地球引力与离心力的合力。
2、大地水准面和铅垂线是外业测量作业的基准面和基准线。
3、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就是研究大地水准面和大地体的形状和大小。
4、测量计算和制图时将旋转椭球代替大地水准面作为基准面。
5、大地原点 普尔科沃(克拉索夫斯基)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IUGG )6、测量上常用的坐标系有:天文坐标系、大地坐标系、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7、天文坐标系以垂线和大地水准面作为基准面和基准线。
因其受环境限制,定位速度慢、精度低(0.5”,相当于10m 的定位精度)、天文坐标间的推算较为困难,在工程应用中较少,常用于导弹发射和天文大地网或独立工程控制网的定向。
8、大地坐标系以法线和椭球面为基准面和基准线。
大地坐标根据大地原地(该点采用天文经纬度)按大地测量所测得的数据推算而得。
由于天文坐标系和大地坐标系所选择的基准面和基准线不同,二者之间的天文坐标和大地坐标不同。
同一点的垂线法线不一致产生垂线偏差。
9、空间直角坐标系:坐标原点选在椭球中心;X 轴与格林尼治起始子午面与赤道的交线重合;Z 轴与地球旋转轴重合;右手坐标系10、平面直角坐标系: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建筑施工坐标系。
11、测量坐标系与施工坐标系:00'cos 'sin 'sin 'cos p p x x x y y y x y αααα=+-⎧⎪⎨=++⎪⎩ 12、2222()cos cos ()cos sin e [(1)]sin p p p x N H B L a b y N H B L N a z N e H B2⎧=+⎪-⎪=+ = =⎨⎪=-+⎪⎩13、大地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布尔莎7参数模型)211x y zx z x X X X m X Y Y Y m Y Z Z Z m Z εεεεεε∆-⎡⎤⎡⎤⎡⎤⎡⎤⎡⎤⎢⎥⎢⎥⎢⎥⎢⎥⎢⎥=+∆+⎢⎥⎢⎥⎢⎥⎢⎥⎢⎥⎢⎥⎢⎥⎢⎥⎢⎥⎢⎥∆-⎣⎦⎣⎦⎣⎦⎣⎦⎣⎦ 14、椭球面是测量计算的基准面,但是在它上面进行各种计算并不简单,甚至可以说是复杂和繁琐的,为了便于测量计算和生产实践,我们宣讲椭球面上的元素化至平面上,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采用简单公式计算平面坐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脚架长度不宜 超过自己的鼻
尖
水准仪使用步骤
?二、粗略整平 粗平是借助圆水准器的气泡居中,使仪器竖轴大 致铅垂,从而视准轴粗略水平。
安装前注意将水准仪照准部的三个 角螺旋大致旋转在中间 )。圆水准 泡所在的方向说明那个方向高,这 时只要将其中的一支脚架拿着(另 外两支不动)前后左右移动,直至 圆水准泡基本居中或者在圆水准泡
一、测量仪器
?水准测量所使用的仪器为水准仪,工具为水准尺和 尺垫。
?水准仪按其精度可分为DS05、DS1、DS2、DS3 和DS10等五个等级。建筑工程测量广泛使用DS3 级水准仪。
水准仪
?根据水准测量的原理, 水准仪的主要作用是提 供一条水平视线,并能 照准水准尺进行读数。
?水准仪构成主要有望远 镜、水准器及基座三部 分。
水准仪使用步骤
? 四、精平与读数
眼睛通过位于目镜左方 的符合气泡观察窗看水 准管气泡,右手转动微 倾螺旋,使气泡两端的 像吻合,即表示水准仪 的视准轴已精确水平。 这时,即可用十字丝的 中丝在尺上读数。精平 后,用十字丝的中丝在 水准尺上读数。 从小数 向大数读,读四位。
米、分米看尺面上的注记, 厘米数尺 面上的格数,毫 米估读。
刻画线的圆圈内。
水准仪使用步骤
? 精确调平 把三个脚螺旋命名为1、2、3,将望远镜转至与1-2连 线垂直的角度上,首先调节1、2两个螺旋,使气泡在1、 2连线方向上居中(图a),再调节3螺旋,使气泡在该 方向居中即可(图b)。
在整平的过 程中,气泡 的移动方向 与左手大拇 指运动的方
向-致。
水准仪使用步骤
? 三、瞄准水准尺 首先进行目镜对光,即把望远镜对着明亮的背景,转动目镜对光螺旋,
使十字丝清晰。再松开制动螺旋,转动望远镜,用望远镜筒上的照门 和准星瞄准水准尺,拧紧制动螺旋。然后从望远镜中观察;转动物镜对 光螺旋进行对光,使目标清晰,再转动微动螺旋,使竖丝对准水准尺。
当眼睛在目镜端上下微微移动时,若发现十字丝与目标影像有相对运 动,这种现象称为视差。产生视差的原因是目标成像的平面和十字丝 平面不重合。由于视差的存在会影响到读数的正确性,必须加以消除。 消除的方法是重新仔细地进行物镜对光,直到眼睛上下移动,读数不 变为止。此时,从目镜端见到十字丝与目标的像都十分清晰。
?2.高差闭合差分配和高程计算 当道线闭合差满足技术要求时,可进行闭合差分 配。分配的原则:改正数V和测站数n(或线路长 度L)成正比,与闭合差反号,即
各点高程值
水准测量的误差来源及消减措施
仪器误差
(水准仪、水准尺) ? 校正仪器 ? 偶数测站数观测
观测误差
(视差、估读、气泡、 尺倾斜)
? 消除视差 ? 相同人观测 ? 严格调平仪器 ? 立尺竖正
采用连续水准பைடு நூலகம்线测量方法进行测量,点与点之
间的距离大小取决于通视条件、读数清晰度以及保 证视线在尺子读数范围内,一般为50-100米。注 意:待测点一定要立尺观测。对每一测站分别记录 后视读数和前视读数。
(记录见下页)
水准测量施测
?观测记录
测量结果检核
? 计算校核 检查计算结果有无错误,高差计算结果,采用公式是否正确;
外界条件影响(设备下 沉、地球曲率、大气折
光) ? 往返观测取平均 ? 控制前后视点距离 ? 选择良好气候观测 ? 视线尽量高于地面
(读数为1373mm)
精平和读数虽是两项不同的操作步骤,但在水准测量的实施过程中, 却把两项操作视为一个整体;即精平后再读数,读数后还要检查管水 准气泡是否完全符合。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准确的读数。
水准测量施测
?水准路线布置 1.闭合水准路线 3.支水准路线
2.附合水准路线 4.结点水准网
?观测与记录
? 测站校核 对每一站的观测和记录都及时的在现场进行校核。校核方法有:变动仪器 高方法、双仪器法等;
? 路线校核 根据计算的闭合差,与规定的允许误差进行比较判断观测精度是否合格。
GBT_12898-2009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水准测量的高程计算
?1.高差闭合差计算 计算闭合差及闭合差允许值,写在“路线校核” 栏内;
二、测量原理
?水准测量是利用一条水平视线,并借助水准尺,来 测定地面两点间的高差,这样就可由已知点的高程 推算出未知点的高程。
水准仪使用步骤
?水准仪的使用包括仪器的安置、 粗略整平、瞄准水准尺、精平和 读数等操作步骤。
一、安置水准仪
打开三脚架并使高度适中,目估 使架头大致水平,检查脚架腿是 否安置稳固,脚架伸缩螺旋是否 拧紧,然后打开仪器箱取出水准 仪,置于三脚架头上用连接螺旋 将仪器牢固地固连在三脚架头上。
水准尺
?水准尺是水准测量时使用的标尺。其质量好坏直接 影响水准测量的精度。
?水准尺一般分为塔尺和板尺。塔尺是可以伸缩的, 一般塔尺长度为3米(三节)、5米(五节);板 尺一般为2米。
尺垫
?尺垫是在转点放置 水准尺用的,它用 生铁铸成,一般为 三角形,中央有一 突起的半球体,下 方有三个支脚。用 时将支脚牢固地插 入土中,以防下沉, 上方突起的半球形 顶点作为竖立水准 尺和标志转点之用。
水准测量
?水准测量又名 几何水准测量 ,是用水准仪和水准尺测 定地面上两点间高差的方法。
?在地面两点间安置水准仪,观测竖立在两点上的水准标 尺,按尺上读数推算两点间的高差。通常由水准原点或 任一已知高程点出发,沿选定的水准路线逐站测定各点 的高程。
?由于不同高程的水准面不平行,沿不同路线测得的两点 间高差将有差异,所以在整理国家水准测量成果时,须 按所采用的正常高系统加以必要的改正,以求得正确的 高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