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魂观后感400字

国魂观后感400字

篇一:“国魂”观后感

《国魂》这部影片赋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体、形象、直白的生命力,是一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象读本,填补了只有文字描述的空白。通过影片中美丽的中国河山、各行各业不同岗位的劳动者们、以及在这个国家中一个个小个体对于爱国所作出的贡献的不同的故事,生动形象的表述了国魂深刻于每一个国民的心中,像一面飘扬的旗帜,伫立在改革开放的新中国的富强之路上。影片中,大到国家干部、公务员等机关人员,小到货车司机、餐馆服务员等普通劳动人民,都对国魂和爱国赋予了不同的理解,与对祖国相同的爱,让人看过之后很受鼓舞,也深深的感到国魂对于一个国家、每一个个体的重要性。“国魂”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体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无疑是继续迈大步子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体现。我国的发展道路,历来都是建立在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上的,将全民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作为目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长期以来都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代接轨,与全球接轨,最终目的就是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宏伟中国梦付诸于实践中,落实在行动上。我党成立的出发点便是实现人民的利益,党和政府的一切行动和政策都是为了群众,让老百姓享有自由、民主和平等,享有法律和政策的保护,享有应该享有的福利。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适应当今我国发展趋势的又一次精神力量提升。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实现伟大中国梦的进程全面铺展开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是我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不断摸索形成的,是我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

强大精神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对我党长期奋斗以来形成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进一步认知,需要我们不断巩固和加强对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政策领悟和形势分析。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和贯彻我党的基本路线作为前提,解放思想,杜绝固步自封,始终做到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紧紧依靠群众,发挥群众精神,不断推动改革创新。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我们不断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我们的思想,不断形成精神共识。要坚持不懈的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武装自己,大力弘扬党的群众路线的优越性和领导性,狠狠把我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实质,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学习领悟,增强自身的精神力量。把“三个倡导”和实际相结合,做好本职工作,尽好本职力量,真正融入到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队伍当中去。

正因为有了国魂,我们的祖国才有了如今的繁荣昌盛,正因为有了这些不为个人,秉承着“国魂”,用铁血和汗水开辟了祖国富强之路的伟大建设者们,祖国的未来才会越来越光明,才有了我们如今日渐富裕,幸福安康的美好生活,这一切都是来之不易的,我们要珍惜这一切,并把“国魂”的精神继续传承下去。

篇二:国魂观后感

《国魂》观后感

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八大报告用24个字,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提出了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

9月23日在系办的组织下,我系全体教职工共同观看了电视专题片《国魂》,以前看类似专题片都会觉得索然无

味,空话套话较多,但看完《国魂》颠覆了我对以往专题片的看法,一个多小里每一个内容都吸引着我的注意力,看完更是让人意犹未尽。《国魂》分上中下三集,分别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解读和阐释,全方位展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基本内涵和实践要求。有评价说,鲜活、生动、接地气是该专题片最大亮点。对此,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何苏六表示,《国魂》表达手法贴近百姓、贴近生活,坚持用小故事讲大道理,每篇开场统一采用“电视海采”方式切入,对不同地区、年龄、民族的群众现场采访,极具代表性,最鲜活地表达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24个字的理解和期望。著名剧作家苏叔阳认为:“《国魂》以生动质朴感人的真实画面、普通人的生活细节以及对生活诗意地表达,突破了以往专题片严肃说教的模式,起到了良好效果,是一部思想性和艺术

性结合较好的专题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称为“国魂”,这个比喻非常精确。一个国家不可能没有灵魂,人民不可能没有信仰,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我们的国魂和信仰。看《国魂》,找回信仰,找回价值观,找回生活的意义。《国魂》不愧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象读本,不愧为人民群众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指南。

任何价值观念都根植于社会实践尤其是现实生活之中。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我们在树立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创业意识,同时也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等问题。

我们青年人作为充满理想、活力和激情的群体,容易接受社会和谐必须共同遵守的价值目标和行为规范,不易全

面理解和谐社会就是通过对各种利益关系、社会矛盾的调整和处理来实现社会和谐与融洽。事实上,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以科学发展观和公平正义的原则去解决市场经济带来的矛盾,才能以对人类未来文明和后人负责的态度去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才能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要求,去解决人的生活方式中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矛盾。更好地形成社会的文明道德风尚,同心协力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学生,使广大青年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坚定我们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促进整个社会的团结和稳定。现在,正是国家需要我们,实现自我价值的关键时期,“不抛弃、不放弃”,坚持共产主

义信念,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标明确了,肩上的责

任更重了,我们要在建设的舞台上奋力挥铲,让祖国的未来洒满阳光。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通过观看《国魂》,我对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有了自己的理解,对教师的核心价值观我提炼为:忠诚教育、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严谨治学。要求教师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公正对待学生;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坚守高尚情操,淡泊名利,自尊自律;崇尚科学精神,诚实守信,终身学习,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学术水平。忠诚教育是教师核心价值观的前提,关爱学生是教师核心价值观的灵魂,教书育人是教师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为人师表是教师核心价值观的关键,严谨治学是教师核心价值观的保证。将“忠诚”列于首位,这是由教育在党的事业中的重要地位所决

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也规定:教师要“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对于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只有做到了“忠诚”,才会有事业上的敬业精神,静下心去教师育人,做优秀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忠诚教育事业首先需要奉献。“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这是雨果先生曾经说过的话。其实教师这个行业就象那默默奉献的绿叶,学生就像那含苞欲放的花朵,绿叶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的美丽。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我们党的基本主张。在当代中国,实现国家昌盛、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符合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寻求民族复兴的共同愿景,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美好前景,始终是一个鼓舞人心、振奋精神的价值理想,是一个能够凝聚起亿万人民群众智慧和力量的宏伟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属性,

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奉行的核心价值理念。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有利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有利于抵御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文化的渗透,切实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内容全面系统、内涵丰富深刻、思想理论性很强的科学体系。总结提炼出科学准确、通俗简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建设、宣传教育和学习践行,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好地走进群众、引领群众。

《国魂》通过展示人民群众的生活点滴鲜活生动的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理论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为自己的教学道路更加指明了方向!我暗暗下定决心,沿着正确的方向,好好教书育人,力争无愧于自己钟爱的教育事业,无愧于自己,更无愧于学生!努力做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篇三:《国魂》观后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生活动之

《国魂》观后感

系别:管理与经济系学生党支部

专业班级:12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2班

姓名:***

学号:120120602***

《国魂》观后感

姓名12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2班管理

与经济系学生党支部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

“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

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这些天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连续

播出的三集专题片《国魂》,就是一

部用百姓语言讲述百姓故事的力

作。这部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显见政治意蕴的电视宣传片,并没有采

用常见的宏大叙事的方式呈现主题,而是用小叙事的方式加以表达。

作品通过对一个个具体生活画面的生动展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的基本内容十分自然地呈现出来。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一幅幅优美的

画卷,使人们感受着生活的美好,体悟着人间的真情,憧憬着美好的

未来。在感受、体悟和憧憬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得到

了具体形象的展现,价值观的力量得到了充分的彰显。通篇看来,《国魂》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具有鲜明的特色:

用百姓身边的故事说话。在大多数人的想象中,像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这样题材的片子,呈现出来的可能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波澜壮

阔的历史画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伟大实践。但是,《国魂》并没

有以这样的方式呈现,而是从百姓身边的故事说起。三沙市永兴岛上

一位渔民出航时在船头悬挂国旗这一故事情节的设置、安徽黟县南屏

村两位都市移民悠然自得的生活画面的展现,分别将富强、自由这样

宏大的价值理念引申出来,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并不是一些与百姓相距遥远的宏大口号,而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真切

的价值体验。这些价值十分崇高,值得整个人类为之追求;这些价值

与每个人的生活那么切近,需要每个人认真践行。

用凡人的善行义举感染观众。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我们的生

活中,在祖国的各行各业,涌现出了很多模范人物。他们的身上闪耀

着道德的光芒,为社会传递着正能量,激励着人们坚守社会的良知和

道义。在《国魂》中,编导既选取

了为国防建设而隐姓埋名30多年

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也选取了在祖国边防巡逻戍边的普通战士;既选取了创造十二万例胆囊手术无一失败的医学奇迹的庄仕华,

也选取了80后从事抽粪工作的环卫工人李萌;既选取了曾担任外交官

退休后扎根贵州偏僻山区义务支教9年的朱敏才和妻子孙丽娜,也选

取了坚守36年承诺担负照顾战友母亲重任的李元成,等等。通过电

视画面镜头的组接、声画的有机结合,主人公身上的责任担当意识、

忠诚奉献精神,真诚友善态度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展现。观众不仅在视

觉上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内心世界更是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深切地体

会到了什么是爱国,什么是敬业,什么是诚信,什么是友善。

用生活的点滴变化展现社会的进步。如果把今日的中国放置在百

年的历史坐标中,放置在近代世界

大变革的洪流中,我们会强烈地感

受到民族、国家的发展进步,特别是改革开放36年来的发展进步。

我们的发展,不仅体现在国家和社会的宏观层面上,也体现在百姓生

活水平的稳步提高、民主权利的充分实现、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社

会保障的逐步完善等微观层面上。《国魂》并没有聚焦于一系列大政

方针,国内外重大事件,而是将注意力投放到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上,用活生生的事例展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通过讲述当年在义乌靠卖

绣花机起家,如今已把产业做到了国外的汤晓明这一事例,不仅将观

众带回到儿时货郎叫卖声的记忆中,更让观众从一个侧面看到我们的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讲述贵州省毕节市莲花村村民乔迁新居的

欢快场面,不仅展现了该村村民居住条件的切实改善,更体现出国家

扶贫政策的有效落实。正是一个又

一个活生生的个案的展示,使我们

体会到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的紧密相连,切实感受到我们社会的发展进步。

《国魂》的拍摄和播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一种

很好的方式。这一专题片所采取的呈现方式本身告诉我们,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不是高高在上,与民众无关的干巴巴的12个词,相反,

它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它就在我们的身边,渗透在每个人的日常生活

中。也正因为如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能仅仅是停留在自上而下的宣传上,不能仅仅停留在12个词的记忆上,相反,它更需要

民众自下而上的自觉认同,需要内化于民众的心、外化于百姓的行。

用百姓听得懂的语言,乐于听的方式讲述自己身边的故事,这是引导

民众理解、体悟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颇佳途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