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有思想的人,越容易“毁人三观”
讽刺三观不合的经典句子

讽刺三观不合的经典句子1.思想不在一个高度,尊重就好,三观不在一个层次上,微笑就好,尊重是标配,靠谱是高配,厚道是顶配,有些人,看清就好,不必翻脸,有些事,明白即可,不必深究,顺其自然,一切随缘,过去事过去人,笑笑就好,现在事现在人,尽心就好,未来人未来事,随缘就好。
2.三观不合,话语不多,无法沟通,背道而驰。
3.三观不同,一句话都嫌多。
我想,人和人之间一定存在磁场这回事,沿着三观向外辐射。
有人说了千句还是拉不近距离,有人坐在对面不说话也不尴尬。
你一个眼神,他大概就懂了。
频率相似的人顺其自然就会聚在一起,磁场不合的人讲几句话也在翻山越岭,你始终到不了。
4.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三观不合,真的很累,谁也说服不了谁,时间长了话越来越少,渐行渐远。
和一个脾气相投,三观一致的人在一起,肯定如同磁场,,起码有共同语言,互不排斥。
5.有些过往历历在目。
选择让你舒服的人在一起。
三观若不合,不必勉强。
6.三观不合就是两条相交线,最后就是背道而驰而渐行渐远。
7.圈子不同,不必强融。
三观不合,别瞎凑合。
8.观不合,多说一句都是废话。
9.摸不透的心就算了,不必费力去揣摩;看不清的人就远躲,不必劳神去猜测。
人生短暂,精力有限。
我们应该将所有倾注于所爱的人、相处愉快的人。
10.三观不合的人,余生不留。
和相处不累的人度过一段舒服的时光,才是余生最想要的生活。
11.我之蜜糖,他之砒霜,这种三观不合,没有办法融合,只能求同存异,如果找不到共同点,便也只能少来往。
12.三观和教养,告诉我要真心对待每个人,可现实经历告诉我,不是人人都值得真心对待你以为处处让着别人,帮着别人,体谅别人,别人就会对你好了,事实上,大多数人,不但不会记得你的付出,反而会把你的付出,当做理所当然,继而变本加厉的欺负你,你的优秀,要遇到识货的人,你的真诚,要遇到珍惜的人,你的善良,要遇到感恩的人,一辈子很短,一定要和舒服的人一起舒心的过,余生一定要好好爱自己!13.不甘做朋友,不敢做恋人,这是世上最远的距离。
不要试图改变三观不正的人,坏人很难变成好人

不要试图改变三观不正的人,坏人很难变成好人01佛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佛教认为,人皆有佛性,作恶之人弃恶从善,即可成佛。
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心地善良的人,他们习惯于劝导作恶之人停止作恶,希望那些心术不正的人也能弃恶从善。
但是恶人真的会变成善人吗?很多人这样做不但起不到任何的作用,反而会伤害了自己。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永远都不要高估人性,也永远都不要想自己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三观,且不说是一个三观不正的人,就是一个三观正常的人,他的观点也非常难改变。
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愿意别人对自己的生活指手画脚,世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我们没有必要去强求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
一个人的三观,性格,习惯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
你要想改变他,其实非常的困难。
每个人都有自己处事的原则,甭管是对的还是错的,他们都会一直坚持自己的观点。
02永远不要想着去改变一个人,即使他是你最亲近的人。
很多女人在结婚之前,都很天真,即使自己爱的那个人别人再怎么不看好,自己都坚持认为可以改变对方,结果不但伤害了自己,也让自己的家人担心。
曾经认识一位朋友在结婚不久后回娘家向父母哭诉,抱怨自己的老公不知道心疼自己。
自己累死累活的工作一天,结果每次回到家后,都看到老公只是懒洋洋的躺在沙发上打游戏,等着她去做饭,家务也懒得做。
去超市购物,也从不帮她拿东西。
自己生病的时候,都是自己去买药看病,老公只是应付的说一句多喝热水。
妈妈对她说:“结婚的时候你没看出来他是这样的人吗?”朋友边哭边说自己知道,妈妈问她:“你都知道,为什么还要嫁给他。
”朋友哭的更伤心了,说道:“我以为他会改啊,我以为他会听我的话,谁知道这么多年,不但没有改,反而变本加厉了。
”永远不要幻想自己有能力改变一个人,很多时候,如果对方真心有你的话,你其实并不需要说太多,只要稍微的提醒一下,他就会为你去改正自己的缺点。
更不要傻傻的等待一个人去慢慢改变,这种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
03做人必须有自己的底线和原则,不能让别人随意践踏。
颠覆三观是什么意思啊

颠覆三观是什么意思啊
颠覆三观是指三观与正常人不一样,超出接受的范围。
三观一般是指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这是被大多数人所认知的三观,它们辩证统一,相互作用,崇高的真善美为三观的追求目标。
1、世界观
世界观,也叫宇宙观,是哲学的朴素形态。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由于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形成不同的世界观。
也叫宇宙观。
哲学是其理论表现形式。
世界观的基本问题是精神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根据对这两者关系的不同回答,划分为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基本类型,即唯心主义世界观和唯物主义世界观。
2、人生观
人生观是指对人生的看法,也就是对于人类生存的目的、价值和意义的看法。
人生观是由世界观决定的。
人生观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产物。
人生观的形成是在人们实际生活过程中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受人们世界观的制约。
3、价值观
价值观是指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
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
不要用你的三观 去评价别人的生活 深刻

不要用你的三观去评价别人的生活深刻不要用你的三观,去评价别人的生活。
感触深刻。
具体如下:我年纪还轻,阅历不深的时候,父亲就教导我,“当你想要批评别人的时候,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的人,并非个个都有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
”
在这个世上,有人在深渊,有人住高楼,不是人人的生活美满又平等。
所以,别用自己的三观,去评价别人的生活。
很认可这样一句话:如果你过得很幸福,没有听过人间的哭声,也至少不要去随意评价,妄自揣测他人的人生。
一个人站的高度不同,看的风景不一样,站的立场不同,看的角度也不同。
我们无法感同别人的情感,更无法身受别人的经历。
所以,人活着,发自己的光就好,不要去灭了别人的灯。
有人说:“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大不相同,每个人的思想观念并不一致,没有绝对的好与坏。
”
深以为然。
三观的重要性及其影响力

三观的重要性及其影响力人的三观是指对世界、人生和价值观念的观念和看法。
它能够影响一个人的行为举止和思维方式,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三观的重要性以及它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力。
一、三观的重要性个人的三观是根植于个体内心深处的信念和价值观念,对于个人的生活和行为方式起着决定性作用。
一个人的三观决定了他对社会问题和个人抉择的看法和态度,进而影响他的行为举止。
一个拥有正确三观的人,能够更好地判断事物的是非,做出正确的决策,并实现个人的内在追求。
首先,三观对于塑造个人的品德和行为具有重要影响。
正确的三观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使其具备正确的行为准则。
只有具备正确的三观,一个人才能够拥有正直善良的品质,遵守道德规范,克制个人的私欲,秉持公平正义,关心他人和社会。
因此,三观对于个人的品德养成和行为规范具有重要的作用。
其次,三观对于个人的心态和情绪具有重要影响。
一个人的三观决定了他们对待问题和面对困难的态度。
拥有积极乐观的三观能够使个人更加坚韧和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从而更好地保持心理健康。
相反,消极悲观的三观会使人产生消极情绪,导致心理压力和焦虑的增加。
因此,正确的三观对于维持个人心理健康和情绪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三观对于个人的自我实现和成长具有重要影响。
拥有正确的三观能够帮助个人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追求,坚定信心并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
同时,正确的三观能够让个人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实现个人的自我价值。
因此,三观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三观的影响力一个人的三观不仅影响着个人的生活,还会对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首先,三观对于个人的社会角色和行为扮演起着重要作用。
一个人拥有正确的三观,会以负责任、公正和诚信的态度去履行自己的社会角色,不仅对个人有益,也对整个社会起到榜样的作用。
相反,如果一个人的三观存在偏差,可能会做出违背伦理和法律的行为,对社会秩序和稳定造成负面影响。
道德感太强,容易变蠢

道德感太强,容易变蠢道德感太强,容易变蠢——我今年写得最好的24条微博作者 | 齐亮 01.巴斯夏说,“一切正当的利益彼此和谐”。
我想加一句:除非人们心生嫉恨。
02.道德感太强,容易变蠢。
03. 几亿人告别饥饿,是市场经济的力量,不是袁隆平的功劳。
04.知识分子喜欢批判“消费主义”,其实,消费就是消费,哪来什么主义?知识分子特别愚蠢的地方就在于喜欢在一个词汇后面加一个“主义”,捏造概念,故弄玄虚。
世界上没有“消费主义陷阱”,只有知识分子的语言陷阱。
05.我听过的最邪恶的观点是生孩子之前应该先考一个由国家颁发的父母证书,但这种邪恶的观念,就是很多知识分子一本正经的理论创造。
他们嘴上说的是自由,心里想的却是如何控制他人的生活。
06.人生而自由,但总有人想管制他人。
07.世界上所有的价格都是公平的。
如果存在“不公平”,那也不是价格的问题。
08.很多人拼命学习和赚钱,只是为了有一天把他人踩在脚下,让他人“高攀不起”。
这种人失败了是自己的悲剧,成功了是身边人的悲剧。
09.当年有一个流行的鸡汤故事:教授走进教室,掏出一张百元钞票。
问谁想要,所有同学都举起了手。
教授把这张钞票扔在地上,践踏蹂躏了一番后问还有谁想要,同学们还是纷纷举起了手。
教授说: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它的价值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后来我学了经济学,就想问:难道教授不知道通货膨胀吗? 10.社交媒体中你听不懂的各种名词,至少有一半以上是用来骗人的。
11.你像成吉思汗、拿破仑一样发动战争,杀戮无辜,人们会称你为伟大的征服者;你像马云一样为无数人创造就业和创业机会,人们会称你为贪婪的资本家。
12.骂马云已经成为了一种流行,这令人悲哀。
马云远比历史上的秦皇汉武更了不起。
不是通过暴力来争夺稀缺资源,不是通过强权让人们恐惧屈服。
而是通过商业,服务和造福无数普通人。
遗憾的是,人们自古以来就乐于崇拜帝王将相,辱骂富商巨贾。
因为诋毁后者,毫无成本,毫无压力。
有些人真的是颠覆了我的三观的句子

有些人真的是颠覆了我的三观的句子
1. 有些人真的能一边工作一边旅行,完全颠覆了我对工作的定义。
2. 有些人能够完全自学掌握一门外语,颠覆了我对于学习的传统认知。
3. 有些人能够在三十岁之前实现财务自由,颠覆了我对于成功的时间观念。
4. 有些人能够通过艺术表达自己的情感,颠覆了我对于艺术的价值观。
5. 有些人选择单身一生,认为婚姻并不是人生的终极目标,颠覆了我对于爱情的定义。
6. 有些人没有大学学历却成为企业的领导者,颠覆了我对于学历和职位的关联性。
7. 有些人能够战胜身体的极限,创造体育界的奇迹,颠覆了我对于人体潜力的认知。
8. 有些人能够克服自身的恐惧和不安,全心全意奉献社会,颠覆了我对于英雄的认识。
9. 有些人能够抛弃物质追求内心的满足,颠覆了我对于快乐的来源。
10. 有些人能够在逆境中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颠覆了我对于人生态度的看法。
三观对人的信念与意志力的影响

三观对人的信念与意志力的影响信念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能够深深地影响一个人的思想、行为以及意志力。
三观对人的信念和意志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三观对人的信念和意志力的具体影响,以及如何培养正面的三观来提升个人的信念与意志力。
一、信念对人的影响信念是指对于某种观念或价值的坚定信仰和执着追求。
一个人的信念决定了他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正面的信念可以激励人们追求成功,保持积极的心态。
而负面的信念则会限制一个人的发展,阻碍他们实现目标。
1.1 积极信念的影响积极信念能够激发人们的内在动力,增强他们面对困难时的勇气和毅力。
它使人们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追求自己的梦想。
这种信念可以激发人们不断学习和进步的动力,培养他们的信心和自信心。
同时,积极信念也能够形成乐观的心态,让人们在逆境中保持积极向上。
当遭遇失败或者挫折时,积极信念可以给人们以坚持不懈的力量,帮助他们重新振作起来,并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不断改进自己。
1.2 消极信念的影响相反,消极的信念会产生负面的影响。
消极信念使人们对自己产生怀疑和否定,缺乏自信和勇气。
这种信念限制了人们的发展,使他们对自己的能力和潜力产生怀疑。
当困难来临时,他们容易选择放弃,而不愿意去面对和克服。
消极信念还会导致消极的情绪和态度,让人们对周围的事物充满抱怨和不满。
消极情绪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使其对问题持悲观态度。
这样的信念会让人们一直陷入消极的循环中,无法走出困境。
二、意志力对人的影响意志力是一个人追求目标、克服困难和坚持努力的能力。
它是一种可以培养和锻炼的心理素质,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具有强大意志力的人可以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2.1 意志力的作用意志力能够帮助人们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克服诱惑和困难。
它使人们能够在困难面前保持冷静和理智,不轻易受外界影响。
拥有强大意志力的人能够有效地控制自己的冲动,做出明智的决策,避免一时的错误。
此外,意志力还能够帮助人们坚持自己的目标,不受外界干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越是有思想的人,越容易“毁人三观”
引言以前,有朋友问我,择偶标准是什么,我说的第一条就是,“三观不能太正”,可见,“三观正”,在我的词典里,并不是个褒义词。
事实上,三观太正的人,给我的印象,往往都是特别无趣。
小时候看《天龙八部》,特别讨厌阿紫,觉得,这样的坏女人,简直就该千刀万剐。
但长大之后,每次看《天龙八部》的时候,最喜欢的角色,便是阿紫。
咋回事儿?我曾经把这个困惑告诉过一个朋友,她的解释是:“这说明,你的道德水平下降了。
”或许是吧。
但在看了鲍鹏山老师的《新说水浒》之后,我方才明白,准确原因其实是,我的思维水平提高了、价值观多元化了。
当武松对他遇到的某个女人(具体是谁我记不清楚了,但确定不是潘金莲)进行道德审判的时候,鲍老师做了这样一句点评:“思想越是单纯的人,文化水平越低的人,思维水平越简单的人,往往他的道德意识反而特别强,特别倾向于从道德的角度给别人贴标签,对别人下判断。
”不能再同意更多了!!!
初次看到这句话,是6年前。
当时,第一反应,是想到了很多网民对任志强、张维迎和范跑跑的人身攻击——因为,这几个“大嘴”的言论,实在是太容易毁别人的三观了。
其实,在大二之前,文化水平和思维水平都很低的我对别人的评价也是“道德至上”论。
此后逐渐转变,大概是我认为“对历史人
物不能单纯从道德的角度评价,还要看其贡献吧”。
不过,鲍鹏山所说的“思维水平越是低的人,往往他道德意识反而特别强”,这个并不准确。
不是说思维水平低就道德意识强,而是因为他的思维水平低,想不到其他的评价标准和标签,结果道德标准几乎占了评价标准的百分之百。
除了道德之外,他手里没有别的武器。
因此,所以这种“道德意识反而特别强”,应该改成“反而显得道德意识特别强”,只是自己的道德意识与自己的“其他意识”相比的比重高,而非比“他人的道德意识”强。
王小波曾说过,对知识分子来说,做思维的精英,比做道德的精英更重要,大概也是这个意思吧。
小时候看电视据,无论是武侠剧,还是历史剧,都特别喜欢问“这个人是‘好的’还是‘坏的’”,但长大后,越来越发现,那种非黑即白的划分法,真是太幼稚。
现在,我认为,道德标签,是个严重有缺陷的东西。
只有在那个顶尖级聪明的群体里面,才存在“好人”、“坏人”及“难以定性”的区别;在此以下者,人并无好坏之分,我们通常所认为的“坏人”,其实一律都是蠢人,所谓“好人”,也不过就是智商中等偏上的人。
当然,与好坏的划分相比,我更愿意把人划分为:精彩的人与不精彩的人,或是有趣的人与无趣的人。
我常常讲,“我宁可喜欢能懂我的敌人,也懒得搭理不懂我的朋友;宁可喜欢无趣的坏人,也懒得搭理无趣的好人;宁可喜欢高智商的邪
恶,也不喜欢低智商的善良。
”(这句话,我曾在很多场合讲过,被有的人统一概括为“宁可喜欢能懂我的坏人,也不喜欢不懂我的好人”。
有一次,有人问,你前几天不是说过我是“最”吗,今天怎么又说别人是“最”了?我委屈地解释:“我说过‘你是懂我的坏人’,却从未说过‘最懂’。
”后来,我又想,假如我对很多人说了“你是个好人”或“你吃了没”或“我爱你”这
样的话,则没有任何一个人会吃醋说“这样的话你也对别人说过”。
这种差异,说明了什么呢?对经典的甜言蜜语,人们希望,是在自己这里“首发”,并且是只在自己这里发;但没什么新意的话,你哪怕对一万个人发表过,他们也不会计较。
)现在,再回头来看文首的问题。
阿紫,确实是一肚子坏水,是一个很邪恶的品种,但她又着实有着极致可爱的一面。
阿紫,就是我所说的那种“有趣的坏人”。
没有一颗小小邪恶的灵魂,哪来有趣的人生?
当然,阿紫这样的形象如果是出现在我的日常生活中,我未必喜欢,可能连约炮的欲望也没有,但作为文学形象,阿紫是超级棒。
所以,真正可爱有趣的,不是阿紫,而是金庸大师。
但是,金庸把一个邪恶的坏女人写得如此可爱,他是不是太“三观不正”了呢?的确就是的。
不过,有思想的人,通常都是“三观不正”的;甚至,一个人越是有思想,便越可能“三观不正”。
比如,鲍鹏山这个有思想的人,他居然说“文化水平
越低的人,道德意识反而比较强”,这明显是太“三观不正”了啊。
以前看到知乎上的一个问答:“跟聪明人相处是一种怎样的体验?”“自己的三观不断被摧毁,然后又重建。
”放在本文的语境中的话,就是:有思想的人,常常“毁别人三观”。
朋友徐玮曾告诉过我,她在最初看到我写的《嫁给不靠谱的男人,是最伟大的理想主义实践》和《越是有价值的媳妇,娶起来越便宜》两文的时候,也是这种感受。
但同样是徐玮很喜欢的那两篇文章,也有不少人看了后用各种语言对作者进行恶毒的攻击。
这说明了什么?不同的人,对“毁三观”这件事的承受能力是不一样的。
从临床经验来看,往往越是有思想的人、聪明的人、善于反省的人,也更能够、更有勇气接受自己的三观被别人摧毁,然后再重建;至于其他人,倘若有一个“三观不正”的人敢去毁他的三观,他就像你要夺他性命一样无法忍受。
在日常生活中,有思想的人往往会因其“三观不正”而被别人说三道四。
不过,当你说人家三观不正的时候,你何曾明白,在他自己的圈子里,他的那个三观,其实是很正的;你的那个引以为自豪的“正确的三观”,放到他的圈子里,反而是“不正的”了。
因此,不是他的三观不正,而是,你的三观太Low、你的圈子太low。
再说,有思想的人,他们常常要引导别人的三观,甚至,时代还赋予了他们“往高层次带人”的使命感,
他们怎么可能向你们那“正确的三观”妥协呢?以前,有朋友问我,择偶标准是什么,我说的第一条就是,“三观不能太正”,可见,“三观正”,在我的词典里,并不是个褒义词。
事实上,三观太正的人,给我的印象,往往都是特别无趣。
在对各类人群做过冷静的观察分析后,我发现,共享着同样的“正确的三观”的,通常都是同等智商的人;共享着同样的“不正的三观”的,也基本上是同等智商的人。
所以,我不太喜欢“三观不和”这种说法——不就是智商不同、思维方式不在同一个层次上吗,何必要说的这么“软绵绵”呢?
我的亲密战友GL,就属于那种“三观不正”的大侠。
有一次争论一个问题,我说他三观有问题,结果,这兄弟来了一句:“文章不偏激,则没有价值。
”“三观太正的人,不能当作家,只配做编辑。
”他之所以对我这样说,因为,我就是编辑。
在他眼里,我是太low了。
黑得好!!!他这句话也偏激,但我超级喜欢———我宁可喜欢错得深刻,也不喜欢对得肤浅;宁可喜欢错得有意思,也不喜欢对得无聊。
不过,GL的话说得并不倒位。
三观太正的人,并不是只配做编辑,他们还非常擅长做“吹毛求疵家”。
不过,最适合他们的工作岗位,也许是在“真理部”吧?
在我向GL征询如何定这篇文章的标题的时候,他又甩给了我一句话:“三观正的文章留给没有三观的人洗脑,三观歪的文章留给三观正的人追捧。
没有三观的人和三观歪的人,被
大众混淆。
这是个链条。
”妈的,太经典。
不过,这句话,并不完整,也许,三观正的人,在与“不正的三观”相遇互殴,会发生分化——有的,缴械投降了;有的,则继续坚守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