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的临床表现

合集下载

肠梗阻的诊断报告

肠梗阻的诊断报告

肠梗阻的诊断报告引言肠梗阻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腹痛疾病,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

及早正确诊断和治疗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肠梗阻的诊断过程进行详细介绍。

临床表现肠梗阻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症状包括:1.腹痛:一侧或全腹痛,程度从轻度到剧烈不等,可伴有腹胀感。

2.呕吐:开始为胃内容物,后期可能伴有胆汁呕吐。

3.腹胀:由于肠腔内积聚气体和液体引起。

4.停止排气和排便。

5.腹部触诊出现肠型扩张感。

体格检查体格检查是诊断肠梗阻的重要步骤之一。

一般会进行以下观察和检查:1.腹部外观:观察腹部是否扩张、腹壁肌肉紧张程度等。

2.腹部触诊:触摸腹部,检查是否有明显腹部肿块、肠型扩张、压痛等。

3.肛门指诊:通过肛门指诊可以排除直肠或肛门有无梗阻。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对于肠梗阻的诊断并无特异性,但可以帮助判断病情及筛查其他并发症:1.血常规:可以观察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等,以排除感染和贫血情况。

2.电解质检查:可以评估水电解质紊乱情况。

3.肝功能检查:观察肝功能是否异常,排除胆道梗阻引起的黄疸。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肠梗阻的主要方法,包括以下几种检查方法:1.腹部X线:可以观察肠管扩张、液平和肠型扭转情况等。

2.腹部CT扫描:CT扫描可以提供更为详细的肠管图像,有助于确定梗阻部位和原因。

3.腹部超声检查:超声检查可以观察腹部器官状况,但在肠梗阻的诊断中应用较少。

诊断标准根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的综合分析,可对肠梗阻进行诊断。

1.病史:包括腹痛、呕吐、腹胀等症状。

2.体格检查:包括腹部触诊、肛门指诊等检查。

3.影像学检查:主要根据腹部X线和CT扫描结果。

肠梗阻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肠腔扩张:腹部X线或CT扫描显示肠腔扩张。

2.肠型扭转:显示肠管扭曲、肠管之间角度改变等。

3.梗阻点:显示肠腔狭窄或堵塞。

鉴别诊断肠梗阻需要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常见的鉴别诊断包括:1.急性胃炎:急性胃炎通常伴有胃痛、恶心和呕吐,但并不影响肠道排气和排便。

肠梗阻

肠梗阻

肠梗阻肠梗阻主要是指由于肠腔堵塞、肠管受压、肠壁病变、肠麻痹等多种原因引起的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顺利通过肠腔发生障碍,患者以腹痛、腹胀、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为主要症状。

根据肠梗阻的程度,可分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肠梗阻。

不完全性肠梗阻是指肠腔内容物可部分通过梗阻点,因此在腹部X片上显示梗阻点以下肠腔内可显示少量积气和积液,梗阻点以上的肠曲扩张程度较轻,结肠内有较多的气体。

症状表现:1.腹痛,为阵发性绞痛;2.呕吐,早期为反射性;晚期可为频繁呕吐,高位梗阻呕吐早,低位者呕吐迟;3.腹胀,一般高位者不明显;低位或麻痹性显著且范围广;4.肛门停止排便排气,高位或梗阻早期仍可有排气,有绞窄者可排粘液血便;5.可见肠型及蠕动波,肠鸣音亢进伴气过水声,腹膜炎、压痛及反跳痛为肠绞窄表现。

恶性肠梗阻:原发性或转移性恶性肿瘤造成的肠道梗阻,是晚期癌症患者的常见并发症。

1.临床表现:恶性肠梗阻大多缓慢发病,常为不全性肠梗阻。

常见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胀、排便排气消失等。

初始症状通常为间歇出现可自发缓解的腹痛、恶心、呕吐和腹胀,症状发作时通常仍有排便或排气。

症状随病情进展而逐渐恶化为持续性。

症状与肠梗阻部位及程度相关。

2.诊断要点: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腹部影像学检查诊断恶性肠梗阻。

主要包括: (1) 恶性肿瘤病史;(2) 既往未行或曾行腹部手术、放疗或腹腔内灌注药物治疗;(3) 间歇性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伴或不伴肛门排气或排便;(4) 腹部体检可见肠型、腹部压痛、肠鸣音亢进或消失;(5) 腹部 CT或X 线腹部平片可见肠腔明显扩张和多个液平面。

3.恶性肠梗阻的病因:明确病因对恶性肠梗阻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恶性肠梗阻病因可分为癌性和非癌性两大类。

(1) 癌性病因:癌症播散(小肠梗阻常见)和原发肿瘤(结肠梗阻常见)造成的梗阻。

恶性肿瘤导致的机械性肠梗阻可能合并炎性水肿、便秘、肿瘤及治疗所致的纤维化、恶液质或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肠道动力异常、肠道分泌降低、肠道菌群失调及药物不良反应等因素,从而使病情进一步复杂及恶化。

肠梗阻外科知识点总结

肠梗阻外科知识点总结

肠梗阻外科知识点总结一、肠梗阻的分类根据病因和解剖部位的不同,肠梗阻可分为机械性肠梗阻和功能性肠梗阻两大类。

机械性肠梗阻常见的病因包括肠套叠、肠系膜栓塞、肠道炎症性疾病(如克罗恩病)、结肠癌等。

功能性肠梗阻则是由于肠道运动功能失常或神经调节障碍所引起的。

此外,肠梗阻还可根据肠腔内内容物的性质分为完全性肠梗阻和不完全性肠梗阻。

二、肠梗阻的临床表现1. 急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包括腹部绞痛、腹胀、呕吐、便秘或稀便等。

病情严重者可出现发热、血压降低、心率加快等全身症状。

2. 慢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较为缓慢,主要包括腹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等。

三、肠梗阻的诊断1. 临床诊断: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体格检查,结合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可以初步确定肠梗阻的诊断。

2. 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平片、腹部CT、腹部超声等检查,对于明确肠梗阻的位置、程度、病因等有重要的辅助诊断作用。

3.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谷氨酸转氨酶等检查,有助于评估患者的内环境情况和病情的严重程度。

四、肠梗阻的处理原则1. 急性肠梗阻患者应立即予以抢救和处理,包括快速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调控失血等。

同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2. 慢性肠梗阻患者应根据病情轻重进行积极的对症治疗,包括腹胀排气、使用肠道营养、纠正电解质紊乱等。

五、肠梗阻的手术治疗1. 手术指征:对于急性肠梗阻患者,手术治疗是首选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解除肠梗阻部位的手术、肠镜下取异物等。

对于慢性肠梗阻患者,如药物治疗无效或出现严重并发症时,也应考虑手术治疗。

2. 手术方式:根据患者的病情、病因和手术部位的不同,手术方式可以选择为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等。

3. 术后管理:术后应注意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肠道通畅情况,及时处理并发症,指导患者进行术后康复训练。

六、肠梗阻的术后并发症及处理1. 术后肠梗阻:术后早期肠腔内粘连、肠梗阻部位再次堵塞等,可引起术后肠梗阻。

肠梗阻术后并发症及其治疗

肠梗阻术后并发症及其治疗

肠梗阻术后并发症及其治疗摘要:肠梗阻的病因和类型很多,发病后,不但在肠管形态上和功能上发生改变,并可导致一系列全身性病理生理改变,严重时可危及病人的生命。

关键词:肠梗阻;术后并发症;预防及治疗肠梗阻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病情发展快速,临床的主要变现症状为阵发性腹痛,并伴有恶心、呕吐腹胀等,如果不进行及时的治疗容易引发患者死亡。

肠梗阻在临床中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使手术治疗,可以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一、肠梗阻的临床表现1.腹痛阵发性剧烈腹痛是机械性肠梗阻的腹痛特点,绞窄性肠梗阻表现为腹痛发作间歇时间缩短,呈持续性剧烈腹痛伴阵发性加重。

麻痹性肠梗阻呈持续性胀痛。

2.呕吐高位肠梗阻时呕吐出现早且频繁,呕吐物主要为胃及十二指肠内容物;低位肠梗阻时呕吐迟而少,呕吐物为粪便;麻痹性肠梗阻时呕吐呈溢出性;若呕吐物呈棕褐色或血性,表明肠管有血运障碍。

3.腹胀高位肠梗阻时腹胀不明显;低位肠梗阻腹胀明显;麻痹性肠梗阻为均匀性腹胀;腹胀不对称为绞窄性肠梗阻的特征。

4.停止排便排气见于急性完全性肠梗阻,但发病早期,尤其是高位肠梗阻,其梗阻以下的肠腔内尚残留的气体或粪便,可以自行灌肠后排出;不完全性肠梗阻可有多次少量的排气、排便;绞窄性肠梗阻,可排出血性粘液样粪便。

二、肠梗阻术后并发症的主要种类肠梗阻手术后要做好病情观察,主要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腹部症状和体征的变化。

注意病人腹痛、腹胀的改善程度,呕吐及肛门排气、排便情况等。

必要时,及时联系化验室或其他检查。

1切口裂开:营养状况差、低蛋白血症及腹胀患者,手术后易发生切口裂开。

应给予切口减张缝合,咳嗽时用双手保护伤口,经常调整腹带的松紧度等预防措施。

有慢性咳嗽、前列腺肥大排尿困难者,做相应处理,便秘者口服液状石蜡以保持大便通畅。

2肠粘连:肠梗阻病人术后仍可能发生再次肠粘连。

鼓励病人术后早期活动,尽早下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恢复,预防粘连。

密切观察病情,病人有否再次出现腹痛、腹胀、呕吐等肠梗阻症状,一旦出现,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按医嘱给予病人口服液状石蜡、胃肠减压或做好再次手术的准备。

外科学肠梗阻试题及答案

外科学肠梗阻试题及答案

外科学肠梗阻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肠梗阻最常见的原因是什么?A. 肠粘连B. 肠套叠C. 肠扭转D. 肠肿瘤答案:A2. 肠梗阻的典型临床表现是什么?A. 腹痛、腹胀、呕吐、便秘B. 腹痛、腹泻、发热、呕吐C. 腹痛、腹胀、呕吐、腹泻D. 腹痛、腹胀、便秘、发热答案:A3. 机械性肠梗阻与麻痹性肠梗阻的主要区别是什么?A. 有无肠鸣音B. 有无呕吐C. 有无腹胀D. 有无腹痛答案:A4. 以下哪项不是肠梗阻的诊断依据?A. 腹部X线平片B. 腹部CTC. 腹部B超D. 腹部MRI答案:D5. 肠梗阻的治疗原则是什么?A. 立即手术B. 观察病情C. 保守治疗D. 根据梗阻类型和病情决定答案:D二、填空题6. 肠梗阻按病因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机械性肠梗阻、功能性肠梗阻、血运性肠梗阻7. 肠梗阻的诊断依据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临床表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8. 对于________肠梗阻,通常需要手术治疗。

答案:机械性三、简答题9. 简述肠梗阻的临床表现特点。

答案:肠梗阻的临床表现特点包括突发性腹痛、呕吐、腹胀和排便排气停止。

具体表现为阵发性腹痛,呕吐可能含有胆汁或血液,腹胀程度与梗阻部位和类型有关,完全性梗阻可出现停止排便排气。

10. 描述肠梗阻的急救措施。

答案:肠梗阻的急救措施包括立即禁食禁水,避免进一步加重肠内压力;进行胃肠减压,减轻肠腔内压力;监测生命体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必要时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迅速安排手术或进一步检查以明确梗阻原因和类型。

结束语:通过以上试题及答案,我们对肠梗阻的基本知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有了初步的了解。

肠梗阻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需要及时诊断和处理,以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希望本次试题能对医学生和临床医生的学习和工作有所帮助。

小儿肠梗阻病历

小儿肠梗阻病历

小儿肠梗阻病历(实用版)目录1.小儿肠梗阻的概念及病因2.小儿肠梗阻的临床表现3.小儿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4.小儿肠梗阻的预防与护理正文一、小儿肠梗阻的概念及病因小儿肠梗阻是指在小儿时期,肠道内容物不能正常通过肠道,导致肠腔内压力升高的一种病症。

小儿肠梗阻的发病原因较多,主要包括先天性畸形、炎症、肿瘤、绞窄性肠套叠、腹膜炎、肠系膜血管性疾病等。

二、小儿肠梗阻的临床表现小儿肠梗阻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腹胀、呕吐、便秘等。

腹痛特点为持续性、阵发性加重,可表现为哭闹不安、拒食等。

腹胀程度与梗阻部位、时间有关,完全性梗阻时腹胀明显。

呕吐物多为胆汁性或粪样物,便秘表现为大便干燥、排出困难。

此外,还可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如发热、脱水等。

三、小儿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诊断小儿肠梗阻主要依赖病史、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

病史中要注意询问家族史、发病过程、伴随症状等。

临床表现要仔细观察、触诊,辅助检查有腹部 X 线平片、B 超、CT、MRI 等。

在治疗上,要根据病因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

如为先天性畸形所致,可行手术治疗;如为炎症、肿瘤等引起的梗阻,要先行保守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再考虑手术治疗。

四、小儿肠梗阻的预防与护理预防小儿肠梗阻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治疗原发病。

孕妇要做好产前检查,发现胎儿有肠道畸形者,应尽早采取措施。

家长要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发现异常要及时就医。

对于已患肠梗阻的患儿,护理工作尤为重要。

要保持患儿的情绪稳定,减轻疼痛,注意观察呕吐物和排便情况,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在饮食上,要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适当补充水分,以减轻肠道负担。

总之,小儿肠梗阻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病症,家长和医护人员要提高警惕,及时发现、诊断和治疗。

肠梗阻的临床表现

肠梗阻的临床表现肠梗阻属于普通的消化系统疾病,对我们构成了非常严重的威胁,此时病人如若不赶紧去医院治疗的话,就会出现毒血症、死亡等严重后果。

那么你知道肠梗阻在临床方面有哪些症状表现呢?接下来,店铺跟你分享肠梗阻的临床表现。

肠梗阻的临床表现1.腹痛肠梗阻的腹痛呈阵发性绞痛,疼痛部位多在腹中部,也可偏于梗阻所在的部位。

腹部发作时可伴有肠鸣,自觉有“气块”在腹中窜动,并受阻于某一部位。

有时能见到肠型和肠蠕动波。

听诊为连续高亢的肠鸣音,或呈气过水音或金属音。

如果腹痛间歇期不断缩短,以至成为剧烈的持续性腹痛,则应该警惕可能是绞窄性肠梗阻的表现。

2.呕吐肠梗阻的呕吐呈反射性,吐出物通常为食物或胃液,进食或饮水均可引起呕吐。

此后,呕吐随梗阻部位高低而有所不同,一般是梗阻部位愈高,呕吐出现愈早、愈频繁。

高位肠梗阻时呕吐频繁,吐出物主要为胃及十二指肠内容物。

低位肠梗阻时,呕吐出现迟而少,吐出物可呈粪样。

结肠梗阻时,呕吐到晚期才出现。

呕吐物如呈棕褐色或血性,是肠管血运障碍的表现。

麻痹性肠梗阻时,呕吐多呈溢出性。

3.腹胀腹胀一般于腹痛之后出现,其程度与梗阻部位有关。

高位肠梗阻腹胀不明显,但有时可见胃型。

低位肠梗阻及麻痹性肠梗阻腹胀显著,遍及全腹。

结肠梗阻时,如果回音瓣关闭良好,梗阻以上结肠可成闭袢,则腹周膨胀显著。

腹部隆起不均匀对称,是肠扭转等闭袢性肠梗阻的特点。

4.停止自肛门排气排便由于肠道内容物急剧造成的,完全性肠梗阻发生后,病人多不再排气排便,但梗阻早期,尤期是高位肠梗阻,可因梗阻以下肠内尚残存的粪便和气体,仍可自行或在灌肠后排出,不能因此而否定肠便阻的存在。

某些绞窄性肠梗阻,如肠套叠、肠系膜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则可排出血液粘液样粪便。

5.腹部体征肠梗阻患者体检时腹壁可见肠形、膨胀、压缩,可有反跳痛和肌紧张,可触及包块。

当有渗出时,可有移动性浊音,听诊时肠管里可有像水中过气样音,称“气过水声”。

如果为麻痹肠梗阻可使肠音消失。

2020医疗招聘面试资料:肠梗阻的临床表现

2020医疗招聘面试资料:肠梗阻的临床表现
第一题:
肠梗阻的临床表现。

【参考答案】
1.共同临床症状:痛、吐、胀、停止排气排便。

(1)腹痛:机械性肠梗阻表现为阵发性绞痛,伴有肠呜、腹部“气块”在腹中窜动。

体检见有肠型和蠕动波、肠鸣音亢进、气过水音或金属音。

变为绞窄性时呈剧烈的持续性腹痛。

麻痹性肠梗阻为胀痛。

(2)呕吐:早期呕吐为反射性,吐出物为食物或胃液,进食即吐。

后期为反流性。

梗阻部位愈高,呕吐出现愈早、愈频繁,吐出物少、多为胃十二指肠内容;低位梗阻时呕吐出现迟、次数少、吐出物多、可为粪性。

绞窄性梗阻呕吐物呈血性。

麻痹性肠梗阻呈溢出性呕吐。

(3)腹胀:高位肠梗阻腹胀不明显,低位及麻痹性肠梗阻全腹性腹胀显着。

肠扭转为闭袢性肠梗阻,腹胀不均匀。

腹部隆起不均匀对称称为闭袢性肠梗阻。

(4)停止排便排气。

2.体征
(1)视诊:机械性肠梗阻常见肠型和蠕动波;肠扭转时腹胀不对称;麻痹性肠梗阻时腹胀均匀。

(2)触诊:单纯性肠梗阻可有轻压痛,无腹膜刺激征;绞窄性肠梗阻时,可有固定性压痛和腹膜刺激征。

(3)叩诊:绞窄性肠梗阻时,腹腔有渗液,移动性浊音可呈阳性。

(4)听诊:机械性肠梗阻时肠鸣音亢进,有气过水声或金属音;麻痹性肠梗阻时,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3.并发症:绞窄性肠梗阻、休克、腹膜炎。

肠梗阻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一旦发现肠道蛔虫症、肠道感染等原 发病,应及时就医并遵医嘱治疗。
腹部手术后早期活动
术后早期活动
在医生的指导下,尽早进行适当 的活动,以促进肠道蠕动和功能
恢复。
避免长时间卧床
长时间卧床不利于肠道蠕动,容易 诱发肠梗阻。
保持排便通畅
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保持排便通 畅,有助于预防肠梗阻的发生。
THANKS FOR WATCHING
肠梗阻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目录
• 肠梗阻的分类 • 肠梗阻的临床表现 • 肠梗阻的诊断 • 肠梗阻的鉴别诊断 • 肠梗阻的治疗 • 肠梗阻的预防
01 肠梗阻的分类
机械性肠梗阻
总结词
最常见类型,因肠腔机械性堵塞导致。
详细描述
机械性肠梗阻通常由肠腔内的粪块、结石、异物、肿瘤或肠壁外的粘 连、疝气、肠套叠等引起,导致肠内容物无法顺利通过。
腹部叩诊可出现鼓音或浊音,听诊可听到肠鸣音亢进或减弱。
03 肠梗阻的诊断
病史采集
01
02
03
04
腹痛
腹痛是肠梗阻的主要症状之一 ,表现为阵发性或持续性腹痛 ,可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腹胀
由于肠道内容物无法正常通过 ,导致肠道扩张,引起腹胀。
停止排便排气
肠梗阻时,肠道蠕动减慢或停 止,导致排便排气停止。
电解质紊乱
肠梗阻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如 低钾、低钠等。
X线检查
气胀肠袢
X线检查可见肠道扩张、积气。
液平面
部分肠梗阻患者X线检查可见液平面。
04 肠梗阻的鉴别诊断
急性胃扩张
急性胃扩张是由于胃部过度扩张 导致的疾病,通常与暴饮暴食、 大量饮酒或服用某些药物有关。
急性胃扩张的症状包括上腹部疼 痛、恶心、呕吐、腹胀等,与肠 梗阻的症状相似,但通常发病较

肠梗阻患者主要临床表现是什么

肠梗阻患者主要临床表现是什么腹痛、呕吐、腹胀、便秘和停止排气是肠梗阻的典型症状,但在各类肠梗阻中轻重并不一致。

那么肠梗阻患者主要临床表现是什么呢?下面和小编来看看吧!肠梗阻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一)腹痛肠梗阻的病人大多有腹痛。

在急性完全性机械性小肠梗阻病人中,腹痛表现为阵发性绞痛。

是由梗阻部位以上的肠管强烈蠕动所引起。

多位于腹中部。

常突然发作。

逐步加剧至高峰,持续数分钟后缓解。

间隙期可以完全无痛,但过一段时间后可以再发。

绞痛的程度和间隙期的长短则视梗阻部位的高低和病情的缓急而异。

一般而言十二指肠、上段空肠梗阻时呕吐可起减压作用,患者绞痛较轻。

而低位回肠梗阻则可因肠胀气抑制肠蠕动,故绞痛亦轻。

唯急性空肠梗阻时绞痛较剧烈。

一般每2~5分钟即发作一次。

不完全性肠梗阻腹痛较轻,在一阵肠鸣或排气后可见缓解。

慢性肠梗阻亦然,且间隙期亦长。

急性机械性结肠梗阻时腹痛多在下腹部,一般较小肠梗阻为轻。

结肠梗阻时若回盲瓣功能正常,结肠内容物不能逆流到小肠,肠腔因而逐渐扩大,压力增高,因之除阵发性绞痛外可有持续性钝痛,此种情况的出现应注意有闭袢性肠梗阻的可能性。

发作间隙期的持续性钝痛亦是绞窄性肠梗阻的早期表现,如若肠壁已发生缺血坏死则呈持续性剧烈腹痛。

至于麻痹性肠梗阻,由于肠肌已无蠕动能力,故无肠绞痛发作,但可由高度肠管膨胀而引起腹部持续性胀痛。

(二)呕吐肠梗阻病人几乎都有呕吐,早期为反射性呕吐,吐出物多为胃内容物。

后期则为反流性呕吐,因梗阻部位高低而不同,部位越高,呕吐越频越烈。

低位小肠梗阻时呕吐较轻亦较疏。

结肠梗阻时,由于回盲瓣可以阻止反流故早期可无呕吐,但后期回盲瓣因肠腔过度充盈而关闭不全时亦有较剧烈的呕吐、吐出物可含粪汁。

(三)腹胀是较迟出现的症状,其程度与梗阻部位有关。

高位小肠梗阻由于频繁呕吐多无明显腹胀;低位小肠梗阻或结肠梗阻的晚期常有显着的全腹膨胀。

闭袢性梗阻的肠段膨胀很突出,常呈不对称的局部膨胀。

麻痹性肠梗阻时,全部肠管均膨胀扩大,故腹胀显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肠梗阻的临床表现
肠梗阻的症状表现是腹痛、腹胀、呕吐、便秘和停止排气等。

但在不同类型的肠梗阻患者中,上述肠梗阻的症状表现的轻重和主次却大不相同。

1.腹痛肠梗阻的病人大多有腹痛。

在急性完全性机械性小肠梗阻病人中,腹痛表现为阵发性绞痛,主要是由于梗阻部位以上的肠管强烈蠕动引起,多位于腹中部,常突然发作,逐步加剧至高峰,持续数分钟后缓解。

间隙期可以完全无痛,但过一段时间后可以再发。

绞痛的程度和间隙期的长短则视梗阻部位的高低和病情的缓急而异。

2.腹胀肠梗阻病人出现腹胀的时间及程度与梗阻部位有关。

高位小肠梗阻由于频繁呕吐多无明显腹胀;低位小肠梗阻或结肠梗阻的晚期常有显著的全腹膨胀;闭袢性梗阻的肠管膨胀很突出,常呈不对称的局部膨胀;麻痹性肠梗阻时,全部肠管均膨胀扩大,故腹胀显著。

3.呕吐肠梗阻病人几乎都有呕吐,早期为反射性呕吐,吐出物多为胃内容物。

后期则为反流性呕吐,因梗阻部位高低而不同,部位越高,呕吐越频越烈;低位小肠梗阻时呕吐较轻亦较疏;结肠梗阻时,由于回盲瓣可以阻止反流故早期可无呕吐,但后期回盲瓣因肠腔过度充盈而关闭不全时亦有较剧烈的呕吐、吐出物可含粪汁。

4.便秘和停止排气完全性肠梗阻患者排便和排气现象消失。

但在高位小肠梗阻的最初2~3日,如梗阻以下肠腔内积存了粪便和气体,则仍有排便和排气现象,不能因此否定完全性梗阻的存在;绞窄性肠梗阻如肠扭转、肠套叠以及结肠癌所致时,可有血便或脓血便排出。

5.腹部体征肠梗阻病人均有明显的腹部体征。

(1)腹部膨胀:多见于低位小肠梗阻的后期。

闭袢性肠梗阻常有不对称的局部膨胀,而麻痹性肠梗阻则有明显的全腹膨胀。

(2)肠鸣音亢进或消失:常见机械性肠梗阻的早期绞痛发作时,在梗阻部位经常可听到肠鸣音亢进,如一阵密集气过水声;肠腔明显扩张时,肠鸣音可呈高调金属音;麻痹性肠梗阻或机械性肠梗阻并发腹膜炎时,肠鸣音极度减少或完全消失。

(3)肠型及蠕动波:慢性肠梗阻和腹壁较薄的患者,其肠型和蠕动波特别明显。

(4)腹部压痛:常见于机械性肠梗阻,压痛伴肌紧张和反跳痛主要见于绞窄性肠梗阻,尤其是并发腹膜炎时。

(5)腹块:常见于成团蛔虫、胆结石、肠套叠或结肠癌所致的肠梗阻,往往可触到相应的腹块;在闭袢性肠梗阻,有时可能触到有压痛的扩张的肠管。

6.全身症状单纯性肠梗阻患者一般无明显的全身症状,但呕吐频繁和腹胀严重者可有脱水;血钾过低者有疲软、嗜睡、乏力和心律失常等症状;绞窄性肠梗阻患者的全身症状最显著,早期即有虚脱,很快进入休克状态;伴有腹腔感染者,腹痛持续并扩散至全腹,同时有畏寒、发热、白细胞增多等感染和毒血症表现。

以上介绍的就是肠梗阻的症状表现。

丰润清华医院(原丰润肠粘连医院),是专业的肠粘连在线咨询中心,我们以最优质的服务,让每位患者都能够享受到“拥有一台电脑,便拥有了一个私人医生”的全新体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