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方案】黄山市2018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合集下载

【国土方案】大埔县2018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0001)

【国土方案】大埔县2018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0001)

【国土方案】大埔县2018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县2016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为加强我县2016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指导,减少或避免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国发〔2011〕20号)、《广东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县2015年突发性地质灾害灾情和险情变化情况,以及2016年汛期气象趋势展望,特制定本方案。

一、2015年地质灾害基本情况2015年全县发生突发性地质灾害共5起。

其中主汛期(4~9月)发生地质灾害5起(崩塌)。

二、2016年汛期天气趋势展望及地质灾害防范重点(一)汛期天气趋势展望。

根据大埔县气象台提供的气象资料,今年的气象趋势展望如下:2016年我县阶段性的灾害天气比较突出。

前汛期是强对流天气的多发季节,需注意防范雷电、强降水、雷雨大风和冰雹等灾害性天气,以及突发性强降水引发的中小河流洪涝、山区地质灾害。

2016年我县汛期(4-9月)总雨量较常年正常略少,其中:前汛期降水偏多1~2成,后汛期降水偏少2成左右。

汛期内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前汛期降水前少后多,“龙舟水”年景偏重,降水集中期内我县可能出现较严重的局部性洪涝灾害和山洪灾害。

影响我县的台风3~4个,接近常年。

1.汛期以及降水集中期。

前汛期(4-6月)雨量预计,4-6月雨量偏多1~2成。

各月趋势分别为:4月,全县降水偏少1~2成;5月,偏多2~3成;6月,偏多1~2成。

后汛期(7-9月)雨量预计,7-9月全县雨量偏少2成左右。

降水集中期、龙舟水预计,降水集中期:5月5日-8日,5月19日-21日,5月25-28日,6月1日-3日,6月11日-13日,6月17-19日,6月26-29日。

预计,2016年我县龙舟水为偏重年景。

2.热带气旋预测。

预计,影响我县的台风3~4个,接近常年。

(二)地质灾害防范重点。

我县崩塌和滑坡地质灾害隐患点占总数的绝大部分,其次是地面塌陷。

重庆市南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川区2018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

重庆市南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川区2018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

重庆市南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川区2018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8.06.04•【字号】南川府办发〔2018〕52号•【施行日期】2018.06.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地质灾害正文重庆市南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川区2018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南川府办发〔2018〕52号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经区政府同意,现将《南川区2018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南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2018年6月4日南川区2018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为切实做好全区2018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2018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渝府办发〔2018〕65号)等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2017年地质灾害基本情况(一)地质灾害情况。

2017年全区共处置各类地质灾害灾(险)情18起,紧急撤离61户218人,实现连续十三年地灾防治“零伤亡”的目标。

(二)地质灾害主要特点。

一是2017年我区降雨量同比减少,辖区地质灾害发生数量减少约74.6%。

二是地灾类型以小型滑坡和崩塌为主,约占地质灾害发生总数的77.78%。

三是地质灾害主要集中在汛期5—10月,共发生地质灾害12起,占全年总数的66.67%。

四是地质灾害主要集中在三泉镇、大有镇、水江镇等乡镇,约占地质灾害发生总数的44.44%。

五是地质灾害主要诱发因素仍是降雨,其次是由人为工程活动诱发。

二、2018年地质灾害发生趋势预测(一)成灾及诱发因素分析。

据区气象部门预测,2018年我区降水量1000~1200mm,较常年增加0~1成;汛期降水量650~800mm,较常年略偏多,汛期有3~6次区域性暴雨过程,局部有洪涝,大雨开始于3月下旬,较常年偏早,总趋势为涝重旱轻。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预算标准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预算标准
.
2.3.1 工程费——措施费
夜间施工增加费:指因夜间施工所发生的夜间固定照明灯具和临时可 移动照明灯具的设置、拆除。
冬雨季施工增加费:指在冬雨季施工期间为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 所需增加的费用。
其他措施费:包括小型临时设施摊销费、施工工具用具使用费、检验 试验费、工程定位复测、工程点交、竣工场地清理、工程项目及设备 仪表移交前的维护观察费。
.
2.3.1 工程费——间接费
➢ 固定资产使用费:指管理和试验部门及附属生产单位使用的属于固定资产的房屋、 设备、仪器等的折旧、大修、维护或租赁费。
➢ 工具用具使用费:指企业施工生产和管理使用的不属于固定资产的工具、器具、 家具、交通工具和检验、试验、测绘、消防用具等的购置、维修和摊销费。
➢ 劳动保护费:指企业按规定发放的劳动保护用品的支出 ➢ 公会经费:指企业按《工会法》规定的全部职工工资总额按比例计提的工会经费。 ➢ 职工教育经费:指按职工工资总额的规定比例计提,企业为职工进行专业技术和
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确 定本《标准》编写的组织单位、主 编单位和参编单位,明确本《标准》 主要任务及完成时间,各单位明确 任务目标并确定各自的负责人及参 加人员,编制工作正式启动。
2015年5月
2015年12月完成征求意见稿评审。由 “协会”组织在北京召开系列标准汇报 及专家咨询会,项目组成员向专家组汇 报编制情况。专家一致认为编制《标准》 是必要和适宜的,并对标准编制的科学 性和给予了肯定,同时也对标准提出了
.
2.2.1 项目组成——施工临时工程
.
2.2.1 项目组成——施工临时工程
二次转运指因为施工场地狭小,或因交通道路条件较差使得运输车辆难以直 接到达指定地点,而需要通过小车或人力进行第二次或多次的转运。 大型脚手架指由于施工需要而搭建的高度超过5m的脚手架。 大型安全措施指由于施工需要而单独设计的安全措施项目。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需要而表2中没有列出的临时工程项目,可列入其他临 时工程中。

宿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印发《宿州市2019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宿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印发《宿州市2019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宿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印发《宿州市2019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正文:----------------------------------------------------------------------------------------------------------------------------------------------------宿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印发《宿州市2019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部门:为切实做好我市2019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安徽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等规定,结合我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际,我局制订了《宿州市2019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

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2019年5月8日宿州市2019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为做好2019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减少或避免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和《安徽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安徽省人民政府令第116号)等文件规定,结合我市实际情况以及汛前排查报告,制定本方案。

一、2018年地质灾害概况(一)地质灾害类型根据我市地质环境背景条件,全市分布的地质灾害类型分为突发性地质灾害和缓变性地质灾害。

1.突发性地质灾害:一是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分布于采石活动较强的丘陵山区;二是岩溶塌陷地质灾害,分布于集中开采岩溶地下水的萧县城区和灵璧县城区。

2.缓变性地质灾害:主要为采空塌陷、地面沉降地质灾害。

采空塌陷地质灾害主要分布于埇桥区南部地下煤矿开采地区;地面沉降地质灾害分布于集中开采中深层松散岩类地下水的宿州市主城区、砀山县城区和泗县城区。

(二)地质灾害点分布2018年,我市共有突发性地质灾害隐患点2处,均为崩塌地质灾害隐患点,且于2018年12月下旬完成工程治理任务,业已通过原宿州市国土资源局验收、核销并报省国土资源厅备案。

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划分及防治措施

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划分及防治措施

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划分及防治措施郑 涛(安徽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安徽 合肥 230001)摘 要:总结矿区内的软土变形、膨胀土变形、岩溶塌陷、采空塌陷、地面沉降、基坑崩塌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变形;沉降;塌陷;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防治措施中图分类号:TD7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18)17-0197-2Classification and prevention measures of mine geological hazard gradeZHENG Tao(Anhui general station of geologic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Hefei 230001,China)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prevention measures of soft soil deformation, expansive soil deformation, karst collapse, goaf collapse, ground subsidence and foundation pit collapse in mining area.Keywords: deformation; settlement; collapse; collapse; landslide; geological hazar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根据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结果,充分考虑矿区地质环境条件的差异性和潜在的矿山地质灾害隐患的分布特征、危险性大小,按“矿区内相似,区际相异”的原则,采用定性、半定量分析法,进行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

分区命名采取将危险性大、分布广、频率高的灾种放在前面,若多个灾种不在同一危险性等级时,按就高的原则确定矿区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其量化指标见表1。

在全省地质灾害隐患综合治理“除险安居”三年行动暨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

在全省地质灾害隐患综合治理“除险安居”三年行动暨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

□浙江省政协副主席、省国土资源厅厅长 陈铁雄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以及全国 2018 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全省防汛工作会议精神,总结 2017 年全省“除险安居”和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分析形势,研究部署 2018 年工作。

刚才,省农办和温州等 6 个市、县(市、区)作了交流发言,讲得都很好,值得大家学习借鉴。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除险安居”工作开局良好、成效明显2017 年是“除险安居”三年行动的第一年,省委、省政府以最大的决心、最大的力度,全面推进“除险安居”工作。

全省上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地质灾害隐患综合治理作为一项与时间赛跑的“生命”工程,以“坐不住”的紧迫感、“等不起”的责任感,尽最大努力组织可用资源、动员一切力量,勇于担当、直面矛盾,全面推进地质灾害隐患综合治理,地质灾害隐患点大幅度减少,地质灾害防治形势明显好转,实现了地质灾害人员“零伤亡”“除险安居”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1.层层压实了工作责任省委、省政府把消除 1000 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列入十方面民生实事之一。

省政府召开全省电视电话会议进行动员部署,时任省长车俊亲自出席会议并讲话,要求各地政府严格落实地质灾害防治主体责任。

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意见,明确了总体要求、工作措施和支持政策,进一步强调各级政府是本行政区域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主体,政府主要领导是地质灾害防治的第一责任人。

省政府建立了以分管副省长为召集人,16个省级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并成立了省“除险安居”办公室。

去年 5 月,省政府在遂昌县召开了全省现场推进会。

全省各地把“除险安居”三年行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列入民生实事,各设区市和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县(市、区)均成立了由党政领导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其中丽水市由市委书记担任组长、衢州市由市长担任组长。

各地制定了“除险安居”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和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层层签订责任书,实行挂图作战,挂牌督办,确保任务“定点、定位、定方案、定责任人”,工作责任得到全面落实。

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总体思路和要求

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总体思路和要求

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重点省份建设总体思路和要求一、基本情况(一)申报情况。

2018年8月30日,接到财政部、自然资源部正式印发的申报通知后,全省上下高度重视、齐心合力、全力支持。

省委超良书记专门提出明确要求,王晓东省长亲自带队赴自然资源部与陆昊部长当面沟通,时任童道驰副省长亲自担任申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猛厅长亲自担任申报工作办公室主任,多次听取筹备工作汇报,逐字逐句修改汇报材料和视频短片、逐页审定汇报PPT,并亲赴参加评审,全程站立脱稿面向专家组进行述。

省财政厅、省地质局主要负责同志全力给予支持。

三个厅局的分管负责同志会商研究十余次,与工作专班同加班、同研究、同推进,从严要求,将编制工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可以说,省委、省政府和厅局领导以上率下,率先垂,各级各部门一把手挂帅,带动全省三个系统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良好氛围。

9月26日,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组织召开中央财政支持地质灾害综合防治重点省份(以下简称“重点省份”)竞争性选拔评审会,在参与竞争的9个省份观察员全程监督下,经专家组客观、公正综合评审,我省获得90.9分的优异成绩,在9个省份中名列第二,经过公示,我省成功入围重点省份。

申报总投资80.94亿元,申请中央补助资金40.2亿元。

去年成功申报重点省份,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得益于全省多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经验积累,得益于各方专家的鼎力支持,得益于工作专班的敬业奉献,得益于三个系统干部职工的共同配合。

也为今后争取项目资金工作树立了典、提供了借鉴。

主要启示是:领导重视是关键,心系群众是核心,全面总结是基础,精益求精是根本,沟通协调是支撑,强化组织是保障。

(二)工作进展。

目前,2018年度项目及资金已经分解下达,各地均已编制提交了年度实施方案,全省实施方案也已完成汇总。

2018年共部署六大工程18类29项重点任务,包括:调查评价、监测预警、治理工程与搬迁避让、能力建设、三峡库区和丹江口库区专项工程。

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通知

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通知

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公布日期】2018.06.13•【字号】川国土资发〔2018〕24号•【施行日期】2018.06.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正文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通知川国土资发〔2018〕24号各市(州)国土资源局:为进一步规范全省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抢险救灾工程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川府发〔2013〕50号),结合近年来我省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工程项目推进实施情况,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请各地遵照执行。

一、明确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工程项目实施范围(一)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工程项目主要针对若不立即采取抢险救灾措施,已发生的地质灾害灾情将进一步扩大;或者已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险情将进一步加剧,可能给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的突发地质灾害点和地质灾害隐患。

(二)按程序依法确定为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工程项目的,应明确实施范围、开工时限和完工时限。

(三)因前期工作不主动、计划不周密等人为因素造成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工程项目开工延误的,不得作为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工程项目立项实施。

二、规范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工程项目确定程序(四)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工程项目由县级及以上人民政府确定。

县级及以上人民政府作出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工程项目的决定前,应由项目主管部门组织不少于5名(其中包含1-2名经济专家)四川省地质灾害防治及相关经济类专家库专家(下同)进行现场踏勘论证,必要时可邀请专业单位开展评估论证,相关专家或专业单位要明确提出抢险救灾工程项目实施范围和主体工程量及匡算投资,专家论证意见或专业单位评估结论和匡算投资作为启动开展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工程项目的重要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土方案】黄山市2018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黄山市2016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切实做好2016年度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以及《黄山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黄山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情况
根据2015年汛后核查和2016年汛前调查,全市已查明地质灾害隐患点1369处,涉及5951户2.03万人和7亿元财产安全。

按地质灾害类型划分:崩塌352处,占25.7%,涉及373户1531人和0.5亿元财产安全;滑坡437处,占31.9%,涉及2959户1.0万人和2.7亿元财产安全;不稳定斜坡528处,占38.6%,涉及1658户0.6万人和1.9亿元财产安全;泥石流52处,占3.8%,涉及961户2870人和1.8亿元财产安全。

(一)地质灾害点分布。

屯溪区24处,涉及29户171人;黄山区169处,涉及558户2172人;徽州区141处,涉及469户1307人;歙县290处,涉及3485户11063人;休宁县389处,涉及915户3495人;黟县175处,涉及198户774人;祁门县178处,涉及194户1296人;黄山风景区3处,涉及过往游客和车辆。

(二)重点防范区域。

根据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数量、危险程度和人员财产受威胁情况,全市划分为黄山区太平湖—祁门县祁山等2个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和黄山区甘棠-徽州区潜口等3个中易发区(详见附件1)。

歙县、休宁县、黟县、祁门县四县有地
质灾害隐患点1032处,占全市的75.4%,涉及4895户1.7万人,是全市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县。

全市有重点乡镇26个,涉及4035户1.3万人。

(三)威胁对象。

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城镇及人口集中居住自然村庄和工矿企业,景区景点游客集中区,铁路、公路以及乡村道路车辆和行人,水利、电力等重要基础设施是主要受威胁对象。

二、2016年地质灾害发展趋势
(一)气象预测。

2016年汛期(5~9月)总降水量较常年(963.6mm)偏多1-2成左右。

预计今年6月中旬入梅,7月中旬出梅,梅雨量接近常年(395毫米)或略多。

根据降雨趋势,预测5-8月为地质灾害高发期,其中梅雨季节在集中强降雨等灾害性天气影响下,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

(详见附件2)(二)地质灾害预测。

受地质环境等条件影响,2016年全市仍以岩土位移形式的突发性地质灾害为主,主要灾害种类有崩塌、滑坡、泥石流。

崩塌主要发生在公路沿线和山区建房的切坡地段;滑坡主要发生在歙县、休宁县、黟县、黄山区的深山区;泥石流主要发生在徽州区、休宁县、黟县北部、黄山区东部和歙县西部。

由于人类工程建设活动强度的不断加大,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和破坏作用将明显增强,人类工程建设成为引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

三、地质灾害防治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层层落实防治工作责任。

1.黄山市防治地质灾害工作领导组负责全市地质灾害的组织、领导和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市政府领导分片联系按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安排执行。

(详见附件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