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练习题 (1)
免疫学复习题与答案(新1)

免疫学(新1)恭喜您已完成本次考试!本次考试您的分数为0单选题(200题,200分)1、下列英文缩写的中文含义不正确的是1分答案不确定A.IL—白细胞介素B.EPO—血小板生成素C.SCF—干细胞生长因子D.TNF—肿瘤坏死因子E.CSF—集落刺激因子考生答案:正确答案:B试题分数:1考生得分:0答案解析:EPO为促红细胞生成素。
2、可溶性抗原定量测定常用的方法是1分答案不确定A.免疫印迹法B.ELISA(夹心法)C.直接凝集试验D.ELISA(间接法)E.免疫荧光技术考生答案:正确答案:B试题分数:1考生得分:0答案解析:ELISA(夹心法)灵敏性强,特异性高,是可溶性抗原的定量测定方法。
3、抗原定性或定位常用的方法是1分答案不确定A.免疫印迹法B.ELISA(夹心法)C.直接凝集试验D.ELISA(间接法)E.免疫荧光技术考生答案:正确答案:E试题分数:1考生得分:0答案解析:免疫荧光法用荧光标记的抗体或抗原与样品中相应的抗原或抗体结合,以适当检测荧光的技术对其进行分析,是抗原定性或定位常用的方法。
4、测定HIV抗体确诊HIV感染常用的方法是1分答案不确定A.免疫印迹法B.ELISA(夹心法)C.直接凝集试验D.ELISA(间接法)E.免疫荧光技术考生答案:正确答案:A试题分数:1考生得分:0答案解析:免疫印迹法将蛋白质转移到膜上,然后利用抗体进行检测,对已知表达蛋白,可用相应抗体作为一抗进行检测,是测定HIV抗体确诊HIV感染常用的方法。
5、血型鉴定常用的方法是1分答案不确定A.免疫印迹法B.ELISA(夹心法)C.直接凝集试验D.ELISA(间接法)E.免疫荧光技术考生答案:正确答案:C试题分数:1考生得分:0答案解析:直接凝集试验用已知红细胞与血浆和被测血浆与红细胞进行交叉配血试验,观察凝集反应,是血型鉴定常用的方法。
6、与免疫原混合/结合后可提高免疫应答的物质是1分答案不确定A.载体分子B.免疫佐剂C.激活剂D.催化剂E.抑制剂考生答案:正确答案:B试题分数:1考生得分:0答案解析:免疫佐剂能非特异性增强抗原的免疫原性或改变免疫反应类型使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更强烈。
医学免疫学练习题1

医学免疫学练习题1200题型:A11.CD2分子又称为ALFA-1BLFA-2CLFA-3DICAM-1EICAM-2正确答案: B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2.T细胞共受体A包括CD3分子B包括CD28分子C参与T细胞活化信号转导D只表达于T细胞表面E包括MHC分子正确答案: C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3.以下不属于外源性抗原的主要特性的是A从细胞外部摄取B经溶酶体降解C经MHCⅠ类分子提呈D主要被CD4 T细胞识别E主要激活Th细胞应答正确答案: C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4.NK细胞所不具备的生物学功能是A非特异杀伤某些病毒感染的靶细胞B非特异杀伤肿瘤靶细胞C通过ADCC作用杀伤肿瘤和病毒感染的靶细胞D通过释放蛋白水解酶杀伤病毒感染的靶细胞E通过释放穿孔素杀伤肿瘤靶细胞正确答案: D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5.因研究过敏反应而获得诺贝尔奖的学者是ABehringBBordetCLandsteinerDRichetEKabat正确答案: D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6.维持自身免疫耐受的机制之一是ATh1细胞缺陷B巨噬细胞功能障碍C补体系统功能不全DT和B细胞发育不全E自身反应性T、B细胞的清除正确答案: E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7.关于Rh血型不合导致的新生儿溶血症,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补体参与该病的发生B分娩后72小时内给母体注射抗Rh血清,可成功预防该疾病C母亲在孕育第2胎Rh+胎儿时发生D引起溶血的抗体为新生儿体内IgM抗体E引起溶血的抗体为母体IgG抗体正确答案: D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8.Ⅲ型超敏反应又称为A细胞溶解型超敏反应B细胞毒型超敏反应C速发型超敏反应D免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E迟发型超敏反应正确答案: D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9.B1细胞接受多糖抗原刺激后,相应抗体可在A24小时之内产生B一周之内产生C72小时之内产生D96小时之内产生E48小时之内产生正确答案: E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10.初始T细胞表达的CD分子是ACD45RABCD44CCD45RODCD40ECD28正确答案: A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11.临床上可见一种慢性荨麻疹,是由体内产生的抗FcεRIα链的抗体引起的,属Ⅱ型超敏反应。
医学免疫试题自整1

医学免疫学练习题一. 单选题(120个)(B)1. T细胞分化成熟场所是A.骨髓B.胸腺C.黏膜相关淋巴组织D.脾E.淋巴结(A)2. 人类B淋巴细胞分化成熟场所是A.骨髓B. 胸腺C.腔上囊D.脾E. 淋巴结(E)3. 中枢免疫器官的功能是A.T淋巴细胞成熟场所B.B淋巴细胞成熟场所C.T淋巴细胞居住及产生免疫应答场所D.B淋巴细胞居住及产生免疫应答场所E.免疫细胞分化成熟场所(D)4. 周围免疫器官的功能不包括A.接受抗原刺激B.产生免疫应答C.过滤和清除病原微生物D.造血及产生免疫细胞E.过滤血液(C)5. Th细胞表面特有的标志是A. CD3B.CD2C. CD4D.TCRE. CD8(E)6. Tc细胞表面特有的标志是A. CD3B.CD2C. CD4D.TCRE. CD8(C)7. 巨噬细胞表面与抗体调理作用有关的结构是A. CD4 B.CD*C. IgGFc D.TCRE. BCR(C)8. 激活补体能力最强的抗体类型是A. IgAB.IgGC. IgMD.IgDE. IgE(C)9. 受感染后机体最早产生的抗体类型是A. IgAB.IgGC. IgMD.IgDE. IgE(B)10. 血清中含量最高的抗体类型是A. IgAB.IgGC. IgMD.IgDE. IgE(D)11. B细胞表面的抗原受体是A. IgAB.IgGC. IgMD.IgDE. IgE(E)12. 可与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结合,介导I型超敏反应的抗体类型是A. IgAB.IgGC. IgMD.IgDE. IgE(E)13. 过敏毒素作用最强的补体分子裂解片段是A.C2a B.C3aC. C3b D.C4a E.C5a(C)14. 补体经典途径激活的顺序是A.C123456789B.C124536789C. C142356789D.C124356789E.C356789(C)15. 能使靶细胞膜发生轻微损伤的补体组分是A.C5b B. C5b67C. C5b6789 D.C4aE.C9(C)16. 下列物质中,可通过旁路途径激活补体的是A. IgG B.IgM C. 细菌脂多糖D.抗原抗体复合物E. 凝聚的IgG1(A)17. 抗原提呈细胞中不包括A.朗罕细胞B. 巨噬细胞C. 树突状细胞D.并指状细胞E.中性粒细胞(D)18. 不受MHC限制的细胞间相互作用是A.Th细胞和B细胞B. 巨噬细胞和Th细胞C.树突细胞和Th细胞D.NK细胞和肿瘤细胞E.Tc细胞和肿瘤细胞(B)19. 再次应答时抗体产生的特点是A.IgM抗体显著升高B.产生快,维持时间长C.潜伏期长D.浓度低E.亲和力低(C)20. 属于Ⅲ型超敏反应性的疾病是A.血清过敏性休克B.接触性皮炎C.类风湿性关节炎D.新生儿溶血症E.急性荨麻疹(D)21.免疫自稳功能低下者易发生A易发肿瘤; B.易发超敏反应; C.病毒持续感染; D.易发自身免疫病; E.免疫缺陷病(C)22.胸腺的作用是A. T细胞发生场所;B.B细胞定居场所;C.T细胞成熟、分化场所;D. B细胞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E. T细胞定居场所(A)23.周免疫器官不包括A. 骨髓;B.淋巴结;C.脾脏;D.粘膜伴随淋巴组织;E.扁桃体;()24.实验动物新生期摘除胸腺A.脾脏红髓区T细胞缺乏;B.淋巴结副皮质区T细胞缺乏;C.脾脏白髓区B细胞缺乏D.淋巴结浅皮质区T细胞缺乏;E.以上均错误(B)25.人类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A.胸腺;B.骨髓;C.淋巴结;D.脾脏;E.法氏囊(C)26.中枢免疫器官与外周免疫器官的区别是A.中枢免疫器官是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B.外周免疫器官是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C.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产生、分化成熟的场所,而外周免疫器官是淋巴细胞分布定居和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D.外周免疫器官是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E.中枢免疫器官是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E)27.免疫对于机体A. 有利;B.有害;C.有利也有害;D.无利、无害;E.正常情况下有利,某些情况下有害(E)28参与固有性免疫应答的免疫分子是A.TCRB.BCRC.AbD.补体E.NK(C)29.适应性免疫应答A. 时相是在感染后数分钟至96小时;B.可遗传;C.具有特异性;D.先天获得;E.吞噬是主要效应细胞(B)30.机体防卫反应过高可导致A.自身免疫病;B.超敏反应;C。
免疫学练习题(1)

免疫学练习题(1)第一章免疫学概论一、单项选择题1. 牛痘苗是谁发明的:()A. 英国人JennerB. 法国的PasteurC. 德国的KochD. 澳大利亚的Burnet2. 免疫是指:()A. 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B. 机体清除和杀伤自身突变细胞的功能C. 机体清除自身衰老、死亡的组织细胞的功能D. 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防御3. 免疫对机体是:()A. 有害的B. 有利的C. 有利也有害D. 正常条件下有利,异常条件下有害4. 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功能称为:()A. 免疫监视B. 免疫自稳C. 免疫耐受D. 免疫防御5. 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突变细胞的功能称为:()A. 免疫监视B. 免疫自稳C. 免疫耐受D. 免疫防御6. 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正常成分耐受,清除衰老、损伤细胞的功能称为:()A. 免疫监视B. 免疫自稳C. 免疫调节D. 免疫防御7. 下列哪项不是固有性免疫的特点:()A. 可遗传B. 感染早期起主要作用C. 无免疫记忆D. 特异性8. 下列哪项不是固有性免疫的特点:()A. 可遗传B. 感染后期及防止再感染中起主要作用C. 无免疫记忆D. 非特异性9. 下列哪项不是固有性免疫的特点:()A. 可遗传B. 感染早期起主要作用C. 有免疫记忆D. 非特异性10. 下列哪项不是适应性免疫的特点:()A. 获得性B. 感染早期起主要作用C. 有免疫记忆D. 特异性11. 下列哪项不是适应性免疫的特点:()A. 可遗传B. 感染后期及防止再感染中起主要作用C. 有免疫记忆D. 特异性12. 下列哪项不是适应性免疫的特点:()A. 获得性B. 感染后期及防止再感染中起主要作用C. 无免疫记忆D. 特异性13. 属于固有免疫应答的细胞是:()A. T淋巴细胞B. B淋巴细胞C. NK细胞D. 上皮细胞14. 属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细胞是:()A. 单核-巨噬细胞B. 中性粒细胞C. NK细胞D. T、B淋巴细胞二、填空题1. 最早接种人痘苗预防天花的国家是。
免疫学试题一

1、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突变细胞的功能称为 ( )A、免疫调节B、免疫缺陷C、免疫耐受D、免疫防御E、免疫监视2、首次应用类毒素进行预防接种的科学家是 ( )A、PasteurB、BehringC、JennerD、BorderE、Burner3、最早提出克隆选择学说的科学家是 ( )A、KohlerB、BorderC、KochD、BurnetE、Pasteur4、参与固有性免疫应答的免疫分子是 ( )A、TCRB、BCRC、NK细胞D、补体E、Ab5、最早用人痘苗预防天花的国家是 ( )A、美国B、日本C、英国D、德国E、中国6、免疫对机体是 ( )A、有害的B、有利的C、正常条件下有利,异常条件下有害D、有利无害E、有害无利7、中枢免疫器官与外周免疫器官的区别是 ( )A、中枢免疫器官是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B、外周免疫器官是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C、中枢免疫器官是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D、外周免疫器官是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E、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产生、分化成熟的场所,而外周免疫器官是淋巴细胞分布、定居和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8、人类B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 ( )A、腔上囊B、脾C、胸腺D、淋巴结E、骨髓9、免疫系统的组成是 ( )A、中枢免疫器官、外周免疫器官B、免疫细胞、黏膜免疫系统、中枢免疫器官C、中枢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皮肤免疫系统D、免疫分子、黏膜免疫系统、皮肤免疫系统E、免疫器官和组织、免疫细胞、免疫分子10、人体免疫细胞产生、发育、分化成熟的场所是 ( )A、胸腺和淋巴结B、胸腺和骨髓C、淋巴结和脾D、骨髓和黏膜免疫系统E、脾和胸腺11、胸腺的作用是 ( )A、T细胞成熟、分化场所B、B细胞定居场所C、T细胞发生场所D、B细胞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E、T细胞定居场所12、超抗原 ( )A、可以多克隆激活某些T细胞或B细胞B、须经抗原呈递细胞加工处理C、与自身免疫病无关D、有严格的MHC限制性E、只能活化一个相应的T细胞克隆13、下列关于抗原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大分子蛋白质抗原常含有多种不同的抗原决定基B、抗原诱导免疫应答必须有T细胞辅助C、不同的抗原之间可以有相同的抗原决定基D、抗原不一定只诱导正免疫应答E、半抗原虽无免疫原性,但可与相应抗体结合14、属于自身抗原的是( )A、ABO血型抗原B、肺炎球菌荚膜多糖C、类脂D、眼晶体蛋白E、破伤风类毒素15、某些抗原称为TI-Ag,这是因为( )A、抗原来源于非胸腺组织B、它诱生的抗体是在骨髓中产生的C、它诱生的抗体属于IgG类抗体D、抗原往往具有复杂和不相同的抗原决定簇E、它能直接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无需T细胞辅助16、属于异嗜性抗原的是( )A、Rh抗原与人的RBCB、AFP与乙肝病毒C、马血清与破伤风杆菌D、大肠杆菌O14型的多糖抗原与人结肠粘膜E、类毒素与抗毒素17、与载体偶联才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称为( )A、变应原B、完全抗原C、载体D、佐剂E、半抗原18、动物血清抗毒素对人而言属于( )A、异种抗原B、同种异型抗原C、独特型抗原D、共同抗原E、合成抗原19、甲、乙两种抗原都能与某一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这两种抗原相互称为( )A、半抗原B、共同抗原C、TD-AgD、TI-AgE、完全抗原20、超抗原与T细胞结合的特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主要与CD4T细胞结合B、不需APC加工C、与TCRVβ链结合D、直接与APC的MHCⅡ类分子非多态区外侧结合E、有MHC限制性21、关于TI抗原哪项是错误的( )A、包括细菌脂多糖、肺炎球菌荚膜多糖、伤寒杆菌鞭毛抗原B、产生的抗体只能是IgMC、刺激机体不引起免疫记忆,故不表现再次应答D、不引起细胞免疫应答E、能刺激无胸腺或无T细胞机体产生抗体22、只具有与抗体结合能力,而单独不能诱导抗体产生的物质是( )A、自身抗原B、半抗原C、完全抗原D、胸腺依赖性抗原E、胸腺非依赖性抗原23、抗原的特异性取决于( )A、抗原决定基的性质、数目和空间构象B、抗原决定基的数目C、抗原的免疫反应性D、抗原的异物性E、抗原的分子量24、凡具有强免疫原性的物质,分子量一般为( )A、100kDB、<10kDC、<4kDD、≥l0kDE、10kD25、下列生物制品中对人无免疫原性的物质是( )A、人血浆丙种球蛋白B、BSAC、类毒素D、动物来源的抗毒素E、苯胺26、抗原在机体中不可能诱导出现( )A、免疫耐受B、超敏反应C、免疫缺陷D、自身免疫性疾病E、免疫排斥27、抗体对具有相同或相似决定基的不同抗原的反应称为( )A、特异性反应B、非特异性反应C、交叉反应D、过敏反应E、以上都是28、决定抗原与抗体反应特异性的物质基础是( )A、载体B、抗原决定基C、佐剂D、TI-AgE、TD-Ag29、阿司匹林引起服用者出现溶血现象是由于( )A、药物可引起人红细胞溶解B、由针对药物的抗体引起C.由细胞因子引起D、通过阿司匹林激活补体而使红细胞溶解E、载体-半抗原结合效应所致30、下列属于天然佐剂是( )A、多聚核苷酸B、内毒素C福氏完全佐剂D百日咳杆菌E、福氏不完全佐剂31、与载体蛋白偶联后可获得免疫原性的物质是( )A、超抗原B、完全抗原C、酵母多糖D、半抗原E、DNA32、B细胞识别抗原决定基的特点是( )A、特异性识别隐蔽抗原决定基B、特异性识别载体与隐蔽的抗原决定基C、特异性识别载体决定基D、特异性识别抗原分子表面的决定基E、特异性识别所有的抗原决定基33、兄弟姐妹间进行器官移植引起排斥反应的物质是( )A、异种抗原B、自身抗原C、异嗜性抗原D、同种异体抗原E、超抗原34、血清半衰期最长的Ig是( )A、IgAB、IgMC、IgED、IgDE、IgG35、下列哪种物质不是抗体( )A、抗毒素血清B、刀豆蛋白C、淋巴细胞抗血清D、胎盘丙种球蛋白E、白喉抗毒素36、下列分泌液中不含IgA的是( )A、唾液B、初乳C、支气管黏液D、肠道分泌液E、汗液37、下列成分有可能与大分子抗原结合而出现肉眼可见反应的是( )A、IgG的H链B、IgG的L链C、Fab段D、Fc段E、F(ab′)2段38、新生儿从母乳中获得的抗体是( )A、IgG类抗体B、IgM类抗体C、IgA类抗体D、IgD类抗体E、IgE类抗体39、在种系发生过程中最早出现的Ig是( )A、IgGB、IgDC、IgED、IgME、IgA40、天然ABO血型抗体属于( )A、IgAB、IgMC、IgGD、IgDE、IgE41、合成sIgA分泌片的细胞是( )A、巨噬细胞B、血管内皮细胞C、浆细胞D、黏膜上皮细胞E、肥大细胞42、不具有FcγR的细胞是( )A、单核细胞B、浆细胞C、中性粒细胞D、巨噬细胞E、NK细胞43、人体内开始合成IgM的时间是( )A、胎儿早期B、出生后1个月C、出生后3个月D、出生后6个月E、胎儿晚期44、脐血中哪类Ig增高提示胎儿有宫内感染( )A、IgGB、IgAC、IgGD、IgDE、IgE45、有四个重链恒定区的Ig是( )A、IgD和IgMB、IgA和IgMC、IgD和IgAD、IgM和IgEE、IgA和IgE46、3~6个月婴儿易患呼吸道感染主要是因为哪类Ig不足( )A、IgMB、IgGC、IgED、sIgAE、IgD47、儿童患肠道寄生虫病时血液和肠粘液中哪种Ig可增高( )A、IgGB、IgAC、IgMD、IgDE、IgE48、中和作用最强的Ig是( )A、IgMB、IgGC、IgED、IgAE、IgD49、IgG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至少需要( )A、1个B、2个C、4个D、5个E、3个50、sIgA的J链的合成细胞是( )A巨噬细胞B淋巴结中的浆细胞C、B细胞D黏膜下浆细胞E、黏膜上皮细胞51、血清中含量最高的Ig是( )A、IgMB、IgEC、IgAD、IgDE、IgG52、人类IgD的主要分布细胞是( )A、B细胞B、DC细胞C、单核巨噬细胞D、T细胞E、肥大细胞53、关于抗体,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抗体都是体外产生的B、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液、体液、黏膜表面及分泌液中C、抗体是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球蛋白D、抗体都是免疫球蛋白E、抗体是指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54、下列哪个部位的浆细胞一般情况下不能产生IgE ( )A、胃肠道黏膜B、鼻咽C、支气管D、扁桃体E、脾脏55、与抗原结合后,激活补体能力最强的Ig是( )A、IgAB、IgDC、IgGD、IgME、IgE56、在抗感染过程中,补体发挥作用依次出现的途径是( )A、经典途径--MBL途径--旁路途径B、旁路途径--经典途径--MBL途径C、旁路途径--MBL途径--经典途径D、经典途径--旁路途径--MBL途径E、MBL途径--经典途径--旁路途径57、能牢固地附着于细胞表面,但溶细胞能力有限的是( )A、C5bB、C5b6C、C5b67D、C5b678E、C5b678958、补体MBL途径的激活物是( )A、抗原抗体复合物B、脂多糖C、聚合IgAD、甘露聚糖E、酵母多糖59、全身性细菌感染时,补体活性片段发挥免疫效应作用主要通过( )A、溶解细胞作用B、ADCC作用C、调理作用D、清除免疫复合物E、引起炎症反应60、补体系统激活必须参加的成分是( )A、C1s、C1rB、C4和C2C、B因子和D因子D、C3 C5~C9E、D因子和P因子61、能与免疫球蛋白Fc段补体结合点相结合的补体分子是( )A、C1qB、C1sC、C3D、C1rE、以上都不是62、过敏毒素作用最强的补体裂解片段是( )A、C3bB、C2aC、C3aD、C4aE、C5a63、具有较强的趋化作用和过敏毒素作用的补体裂解片段是( )A、C3aB、C3bC、C4aD、C5aE、C2a64、能够激活补体旁路途径的Ig是( )A、IgG1B、IgG2C、IgG3D、IgME、凝聚的IgA65、在补体经典激活过程中,不被裂解的组分是( )A、C1B、C2C、C3D、C4E、C666、以下不参加旁路激活途径的是( )A、D因子、P因子B、C3、C5C、C4、C2D、C6、C7E、B因子、C967、能通过Fc段与C1q结合的Ig是( )A、IgG1、IgG3、IgG4、IgMB、IgG1、IgG2、IgG3、IgAC、IgG1、IgG2、IgD、IgM D、IgG1、IgG2、IgG3、IgME、IgG、IgA、IgM、IgG468、以下在补体激活效应的放大作用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A、C3B、C2C、C1D、C5E、C469、经典途径中激活补体能力最强的Ig是( )A、IgMB、IgG3C、IgG2D、IgG1E、IgA70、关于补体描述正确的是( )A、参与凝集反应B、对热稳定C、在免疫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D有免疫调节作用,无炎症介质作用E补体只在特异性免疫效应阶段发挥作用71、以下参与旁路激活途径的补体成分是( )A、C3~C9B、C1~C9C、C5~C9D、C1~C4E、C1、C2、C472、关于补体三条激活途径描述错误的是( )A、三条途径的膜攻击复合物相同B、旁路途径在感染后期发挥作用C、经典途径从C1激活开始D、旁路途径从C3激活开始E、MBL途径中形成的C3转化酶是C4b2b73、以下不参与旁路激活途径的是( )A、D因子B、B因子C、C1D、C3E、P因子74、血清中含量最高的补体固有成分是( )A、C1B、C9C、B因子D、C3E、C575、同时参与补体三种激活途径的成分是( )A、C1qB、C4和C2C、C3D、B因子E、D因子76、在经典激活途径中,补体的识别单位是( )A、C1qB、C2C、C4D、C1rE、C1s77、MBL活化途径的C3转化酶是( )A、C1sB、C4b2bC、C3bBbD、C3bBbPE、D因子78、与C5转化酶形成无关的补体成分是( )A、B因子B、C5C、C4D、C3E、C279、以下具有调理作用的补体裂解片段是( )A、C5aB、C5bC、C3aD、C3bE、C4a80、能协助清除IC的补体裂解片段是( )A、C3aB、C3dC、iC3bD、C5aE、C3b81、关于CK的作用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A、以特异性方式发挥作用B、合成和分泌是一种自我调控的过程C、主要参与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D、生物学效应强E产生和作用具有多向性82、可刺激多种造血细胞分化成熟的CK是( )A、TGFB、ILC、TNFD、IFNE、SCF83、属于CXC趋化性细胞因子,对中性粒细胞具有趋化作用的IL是( )A、IL-1B、IL-2C、IL-3D、IL-4E、IL-884、以下IL-2的主要产生细胞是( )A、巨噬细胞B、NK细胞C、树突状细胞D、肥大细胞E、活化T细胞85、集落刺激因子不包括( )A、EPOB、TNFC、TPOD、GM-CSFE、SCF86、与肿瘤病人进行性消瘦有关的CK是( )A、IL-8B、IFNC、IL-2D、TNF-αE、IL-187、在Ig类别转换中,能促进IgM转换为IgE的CK是( )A、IL-1B、IL-2C、IL-4D、IL-6E、TNF88、不属于CK特性的是( )A、重叠性B、拮抗性C、特异性D、多效性E、协同性89、CD4主要表达于( )A、CTLB、B细胞C、NK细胞D、ThE、Mφ90、CD8主要表达于( )A、CTLB、B细胞C、NK细胞D、ThE、APC91、CD2分子又称为( )A、LFA-1B、LFA-2C、LFA-3D、ICAM-1E、ICAM-292、CD28分子的配体是( )A、CD58B、ICAM-1C、MHCⅠ类分子D、TCRE、CD80/CD8693、CD4分子为单链跨膜糖蛋白,共有4个IgSF结构域,其中可与HIVgp120相结合的结构域是( )A、第1、2个V结构域B、第2个V结构域C、第2个C2结构域D、第1个V结构域E、第1个C2结构域94、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受体是( )A、CRB、T细胞受体C、B细胞受体D、NK细胞受体E、IgFc受体95、下列哪一种细胞不表达HLAⅠ类抗原( )A、T淋巴细胞B、B淋巴细胞C、成熟的红细胞D、上皮细胞E、中性粒细胞96、属于a型Ⅰ类的HLA基因是( )A、DP、DQ、DRB、A、B、CC、E、G、FD、K、D、LE、Eb、Ea.Ab、Aa97、MHC分子中不形成Ag结合槽的结构域是( )A、Ⅱ类分子的α1B、Ⅱ类分子的β1C、Ⅱ类分子的α2和β2D、Ⅰ类分子的α1E、Ⅰ类分子的α298、HLAⅠ类抗原的主要功能是( )A、向Th细胞提呈外源性抗原肽B、向Tc细胞提呈内源性抗原肽C、向Th细胞提呈外源性抗原肽D、向Tc细胞提呈外源性抗原肽E、向γδ Tc细胞提呈内源性抗原肽99、人类HLAⅠ类抗原β2m链编码基因的染色体定位是( )A、第2号染色体短臂B、第6号染色体长臂C、第9号染色体长臂D、第l5号染色体短臂E、第6号染色体短臂100、MHC分子中不参与构成Ag结合槽的结构域是( )A、Ⅰ类分子的α1B、Ⅰ类分子的α2C、Ⅰ类分子的α3D、Ⅱ类分子的α1E、Ⅱ类分子的β1101、抗原肽中与HLA肽结合区结合的氨基酸称为( )A、锚定残基B、可变区C、Ig样区D、共同基序E、跨膜区102、不属于MHC经典Ⅰ类和Ⅱ类基因的是( )A、HLA-AB、HLA-BC、HLA-ED、HLA-DRE、HLA-C103、下列可参与非特异性免疫作用的细胞是( )A、CD4 Th1细胞B、CD4 Th2细胞C、γδT细胞D、αβT细胞E、CD8Tc细胞(CTL细胞)104、感染期间患者体内产生的急性期蛋白是( )A、MBLB、乳铁蛋白C、热休克蛋白D、C4结合蛋白E、免疫球蛋白105、早期非特异性免疫应答阶段发生于感染后( )A、0-4小时之内B、0-24小时之内C、4-48小时之内D、4-96小时之内E、24-96小时之内106、对寄生虫具有吞噬杀伤作用的免疫细胞是( )A、中性粒细胞B、单核细胞C、嗜酸性粒细胞D、嗜碱性粒细胞E淋巴细胞107、巨噬细胞所不具备的受体是( )A、IgGFc受体B抗原识别受体C、细胞因子受体D、甘露糖受体E、C3b受体108、下列淋巴细胞中,不属固有免疫细胞的是( )A、γδT细胞B、αβT细胞C、NKT细胞D、NK细胞E、B1细胞选择题答案1、E2、B3、D4、D5、E6、C7、E8、E9、E 10、B11、A 12、A 13、B 14、D 15、E 16、D 17、E 18、A 19、B 20、E21、B 22、B 23、A 24、A 25、E 26、D 27、C 28、B 29、E 30、D 31、D 32、D 33、D 34、E 35、B 36、E 37、E 38、A 39、D 40、B 41、D 42、B 43、E 44、A 45、D 46、D 47、48、A 49、B 50、D 51、E 52、A 53、A 54、E 55、D 56、C 57、D 58、D 59、C 60、D61、A 62、E 63、D 64、E 65、E 66、C 67、D 68、A 69、A 70、C71、C 72、B 73、C 74、D 75、C 76、A 77、B 78、B 79、D 80、E81、A 82、E 83、E 84、E 85、B 86、D 87、C 88、C 89、D 90、A91、B 92、E 93、A 94、B/C 95、C 96、B 97、C 98、B、99、D 100、C 101、A 102、C 103、C 104、C 105、C 106、A 107、B 108、B。
医学免疫学练习题1

医学免疫学练习题1200题型:A11.CD2分子又称为ALFA-1BLFA-2CLFA-3DICAM-1EICAM-2正确答案: B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2.T细胞共受体A包括CD3分子B包括CD28分子C参与T细胞活化信号转导D只表达于T细胞表面E包括MHC分子正确答案: C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3.以下不属于外源性抗原的主要特性的是A从细胞外部摄取B经溶酶体降解C经MHCⅠ类分子提呈D主要被CD4 T细胞识别E主要激活Th细胞应答正确答案: C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4.NK细胞所不具备的生物学功能是A非特异杀伤某些病毒感染的靶细胞B非特异杀伤肿瘤靶细胞C通过ADCC作用杀伤肿瘤和病毒感染的靶细胞D通过释放蛋白水解酶杀伤病毒感染的靶细胞E通过释放穿孔素杀伤肿瘤靶细胞正确答案: D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5.因研究过敏反应而获得诺贝尔奖的学者是ABehringBBordetCLandsteinerDRichetEKabat正确答案: D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6.维持自身免疫耐受的机制之一是ATh1细胞缺陷B巨噬细胞功能障碍C补体系统功能不全DT和B细胞发育不全E自身反应性T、B细胞的清除正确答案: E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7.关于Rh血型不合导致的新生儿溶血症,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补体参与该病的发生B分娩后72小时内给母体注射抗Rh血清,可成功预防该疾病C母亲在孕育第2胎Rh+胎儿时发生D引起溶血的抗体为新生儿体内IgM抗体E引起溶血的抗体为母体IgG抗体正确答案: D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8.Ⅲ型超敏反应又称为A细胞溶解型超敏反应B细胞毒型超敏反应C速发型超敏反应D免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E迟发型超敏反应正确答案: D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9.B1细胞接受多糖抗原刺激后,相应抗体可在A24小时之内产生B一周之内产生C72小时之内产生D96小时之内产生E48小时之内产生正确答案: E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10.初始T细胞表达的CD分子是ACD45RABCD44CCD45RODCD40ECD28正确答案: A学生答案:未作答题型:A111.临床上可见一种慢性荨麻疹,是由体内产生的抗FcεRIα链的抗体引起的,属Ⅱ型超敏反应。
免疫学试题(带答案)

免疫学试题(带答案)免疫学试题(带答案)试题一:选择题1. 免疫学的定义是什么?- A. 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的科学- B. 研究病原体的科学- C. 研究传染病的科学- D. 研究人体内脏器官的科学- 答案:A2. 免疫系统主要由以下哪些组成?- A. 嗜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 B. 骨髓、脾脏、胸腺- C. 口腔黏膜、肺黏膜、肠道黏膜- D. 心脏、肝脏、肾脏- 答案:A3. 人体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A. 产生抗体以抵御病原体- B. 保护人体免受感染和疾病- C. 生成血细胞以维持身体健康- D. 增强消化系统功能- 答案:B4. 免疫系统的异常可能导致以下哪些情况?- A. 自身免疫性疾病- B. 免疫功能低下- C. 过敏反应- D. 所有答案都正确- 答案:D5. 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防御主要通过以下哪些机制实现?- A. 细胞免疫- B. 体液免疫- C. 免疫记忆- D. 所有答案都正确- 答案:D试题二:填空题1. 人体免疫系统的最小功能单位是【细胞】。
细胞】。
2. 当人体免疫系统遇到外来入侵的病原体时,会产生【免疫应答】。
免疫应答】。
3. 免疫系统的两种免疫反应类型分别是【自然免疫反应】和【获得性免疫反应】。
自然免疫反应】和【获得性免疫反应】。
4. 免疫系统中起主要作用的分子是【抗体】。
抗体】。
5. 免疫系统的主要器官有【脾脏】、【淋巴结】和【胸腺】。
脾脏】、【淋巴结】和【胸腺】。
试题三:简答题1. 解释自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区别。
- 自然免疫是指生物体天生具备的、对多种病原体具有普遍防御作用的免疫反应,不需要事先接触过特定病原体。
- 获得性免疫是指在生物体接触到特定病原体后,免疫系统通过记忆功能产生对该病原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从而形成对该病原体的长期防御能力。
2. 请简述抗体的结构和功能。
- 抗体是一种由免疫细胞分泌的蛋白质,由四个蛋白质链组成,包括两条重链和两条轻链。
(完整版)免疫学基础练习题答案(1)

(完整版)免疫学基础练习题答案(1)《免疫学基础》绪论一、名词解释1免疫 2. 医学免疫学二、填空题免疫功能包括__免疫防御功能__、__自身耐受功能___、___免疫监视功能__。
免疫防御功能异常,表现为___超敏反应__、_自身缺陷病____、__肿瘤___。
免疫是指机体识别和排除___抗原性异物___以自身生理平衡与稳定的功能。
三、选择题1.免疫的概念简单表述是(A)A.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B.机体清除和杀伤自身突变细胞的功能C.机体清除自身衰老死亡细胞的功能D.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防御能力2.机体免疫防御功能过高可导致( E)A.严重感染B.自身免疫病C.肿瘤D.免疫缺陷E.超敏反应性疾病3.机体免疫系统排斥或杀灭突变细胞的功能称为( A )A.免疫监视 B.免疫自稳 C.免疫防御 D.免疫识别4.关于免疫应答正确的说法是( C )A.对机体有利B.对机体有害C.通常情况下有利,有时有害D.以上说法都不对5.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为( C)(2002年医师真题)A免疫应答、免疫记忆、免疫监视 B.免疫防御、免疫记忆、免疫监视C.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 D.免疫应答、免疫自稳、免疫监视第一章免疫系统一、选择题1.T淋巴细胞在以下那个器官发育成熟( A )A胸腺B骨髓C脾D淋巴结2.人类的中枢免疫器官是( A )A、胸腺和骨髓B、淋巴结和脾脏C、淋巴结和胸腺D、骨髓和粘膜相关淋巴组织3.艾滋病的特征性免疫学异常是( A )A.选择性T细胞缺乏,CD4/CD8比值下降B.迟发性皮肤超敏反应减弱或丧失C.血清IgG升高 D.血清IgG下降4. TC细胞(CTL)表面具有鉴定意义的标志是( B )A、CD4分子B、CD8分子C、CD29分子D、CD80分子5.Th细胞具有鉴定意义的标志是(B)A、CD8分子B、CD4分子C、CD29分子D、CD80分子6.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的细胞不包括(D)A 皮肤黏膜上皮细胞B 吞噬细胞C NK细胞D T细胞7.参与特异性免疫的细胞不包括( B)A、T细胞B、NK细胞C、 B细胞D、树突状细胞8. B淋巴细胞在以下那个器官发育成熟( B )A胸腺B骨髓C脾D淋巴结9.下列选项不属于淋巴细胞的有( B )A、自然杀伤细胞B、单核吞噬细胞C、B细胞D、T细胞10.下列选项不属于T细胞表面标志的是( D )A、CD8分子B、CD4分子C、CD3分子D、CD40分子11.HIV侵犯的主要靶细胞是( A )(2001执业医真题)A.CD4+T细胞B.CD8+T细胞C.B细胞D.红细胞12.巨噬细胞产生的主要细胞因子是( A )(2001执业医真题)A.IL-1B.IL-2C.IL-4D.TNF13.T细胞的生物学功能不包括( D )(2000执业医真题)A.产生细胞因子B.直接杀伤靶细胞C.诱导抗体的类别转换D.介导ADCC效应E.参与抗病毒14.动物新生期切除胸腺的后果是(D )(历年考题)A.细胞免疫功能缺陷,体液免疫功能正常B.细胞免疫功能正常,体液免疫功能缺陷C.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均不受影响D.细胞免疫功能缺陷,体液免疫功能受损15.受抗原刺激后可增殖分化的细胞是(B)A.NK细胞B.T细胞与B细胞C.APCD.嗜碱性粒细胞16.表达低亲和性IgG FC受体,具有ADCC作用的细胞是(B )A.B细胞 B.NK细胞 C.巨噬细胞 D.T细胞17.具有特异性杀伤作用的细胞是(C )A.B细胞 B.NK细胞 C.TC细胞 D.中性粒细胞18.T细胞不具有的受体是(E ).A.E受体B.抗原受体C.IgGFC受体D.促分裂原受体19.表达于所有成熟T细胞表面的CD分子是(A )A.CD3B.CD4C.CD8D.CD19二、填空题1.免疫系统的组成包括_免疫器官__,_免疫细胞__和_免疫分子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一、单项选择题1. 牛痘苗是谁发明的:()A. 英国人JennerB. 法国的PasteurC. 德国的KochD. 澳大利亚的Burnet2. 免疫是指:()A. 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B. 机体清除和杀伤自身突变细胞的功能C. 机体清除自身衰老、死亡的组织细胞的功能D. 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防御3. 免疫对机体是:()A. 有害的B. 有利的C. 有利也有害D. 正常条件下有利,异常条件下有害4. 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功能称为:()A. 免疫监视B. 免疫自稳C. 免疫耐受D. 免疫防御5. 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突变细胞的功能称为:()A. 免疫监视B. 免疫自稳C. 免疫耐受D. 免疫防御6. 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正常成分耐受,清除衰老、损伤细胞的功能称为:()A. 免疫监视B. 免疫自稳C. 免疫调节D. 免疫防御7. 下列哪项不是固有性免疫的特点:()A. 可遗传B. 感染早期起主要作用C. 无免疫记忆D. 特异性8. 下列哪项不是固有性免疫的特点:()A. 可遗传B. 感染后期及防止再感染中起主要作用C. 无免疫记忆D. 非特异性9. 下列哪项不是固有性免疫的特点:()A. 可遗传B. 感染早期起主要作用C. 有免疫记忆D. 非特异性10. 下列哪项不是适应性免疫的特点:()A. 获得性B. 感染早期起主要作用C. 有免疫记忆D. 特异性11. 下列哪项不是适应性免疫的特点:()A. 可遗传B. 感染后期及防止再感染中起主要作用C. 有免疫记忆D. 特异性12. 下列哪项不是适应性免疫的特点:()A. 获得性B. 感染后期及防止再感染中起主要作用C. 无免疫记忆D. 特异性13. 属于固有免疫应答的细胞是:()A. T淋巴细胞B. B淋巴细胞C. NK细胞D. 上皮细胞14. 属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细胞是:()A. 单核-巨噬细胞B. 中性粒细胞C. NK细胞D. T、B淋巴细胞二、填空题1. 最早接种人痘苗预防天花的国家是。
2. 免疫系统由、和组成。
3. 机体的免疫应答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称,另一种称。
4. 免疫系统三大功能包括、、。
5. 在异常情况下,免疫防御功能过高会引发____________ ,免疫防御功能过低或缺如则可发生____________病,免疫自稳功能异常易发生____________病;免疫监视功能低下可发生_____________。
6、适应性免疫应答可分为、和等三个阶段。
三、名词解释免疫四、简答题1. 简述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及其生理表现和病理表现。
2. 试比较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作用特点。
第二章免疫器官和组织一、单项选择题1. 人类的中枢免疫器官是:()A. 淋巴结和脾脏B. 胸腺和骨髓C. 淋巴结和胸腺D. 骨髓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2. T细胞和B细胞定居的场所是:()A. 骨髓B. 周围免疫器官C. 中枢免疫器官D. 胸腺3. 下列哪种器官是最大的外周免疫器官:()A. 肝脏B. 扁桃体C. 肠系膜淋巴结D. 脾脏4. 既可来源于髓样干细胞,又可来源于淋巴样干细胞的免疫细胞是:()A. 单核-巨噬细胞B. 中性粒细胞C. NK细胞D. 树突状细胞5. T细胞主要位于淋巴结:()A. 皮质区B. 髓质区C. 皮质浅层D. 皮质深层6. 淋巴结内T细胞约占淋巴细胞的比例为:()A. 75%B. 25%C. 50%D. 10%7. 脾脏内T细胞约占淋巴细胞的比例为:()A. 75%B. 40%C. 60%D. 25%8. 人造血干细胞的表面标志是:()A. CD34+CD117+Lin-B. CD34+CD117-Lin+C. CD34-CD117+Lin-D. CD34-CD117-Lin+二、填空题1. 免疫系统由、、组成。
2. 人类的中枢免疫器官包括和,外周免疫器官包括、、等。
3. 中枢免疫器官中,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
三、名词解释1. 淋巴细胞归巢2. 淋巴细胞再循环四、简答题1. 简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 简述中枢免疫器官的组成和各器官主要功能。
3. 简述外周免疫器官的组成和各器官主要功能。
第三章抗原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种物质没有免疫原性:()A. 异嗜性抗原B. 抗体C. 补体D. 半抗原2. 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物质基础是:()A. 抗原决定基B. 抗原的大小C. 抗原的电荷性质D. 载体的性质3. TD-Ag得名,是因为它:()A. 在胸腺中产生B. 相应抗体在胸腺中产生C. 对此抗原不产生体液免疫D. 相应的抗体产生需要T细胞辅助4.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TD-Ag:()A. 血清蛋白B. 细菌外毒素C. 类毒素D. 细菌脂多糖5. 仅有抗原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是:()A. 超抗原B. 半抗原C. 完全抗原D. 异嗜性抗原6. 存在于不同种属之间的共同抗原称为:()A. 异种抗原B. 交叉抗原C. 超抗原D. 异嗜性抗原7. 同一种属不同个体所具有的抗原称为:()A. 异种抗原B. 同种异型抗原C. 独特型抗原D. Forssman抗原8. 引起同胞兄弟之间移植排斥反应的抗原属于:()A. 异种抗原B. 同种异型抗原C. 自身抗原D. Forssman抗原9. 动物来源的破伤风抗毒素对人而言是:()A. 半抗原B. 抗体C. 抗原D. 既是抗体又是抗原10. 从化学组成看下列哪种物质免疫原性最强:()A. 蛋白质B. 多糖类C. 类脂D. 核酸11. 关于佐剂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 佐剂是特异性免疫增强剂B. 与抗原混合后可增强抗原在体内存留时间C. 最常用于实验动物的是弗氏佐剂D. 可刺激巨噬细胞,增强其对抗原的处理和提呈能力12. 下列哪种物质是同种异型抗原:()A. 食入的异种蛋白B. 改变的自身成分C. 异嗜性抗原D. 血型抗原13. 下列哪种物质是超抗原:()A. IgGB. 白蛋白C. 丝裂原D. 热休克蛋白14. B细胞可以直接识别的抗原表位通常是:()A. 功能性表位B. 隐蔽性表位C. 连续性表位D. 顺序性表位15. TD-Ag具有的表位通常是:()A. T细胞表位B. B细胞表位C. 既不是T细胞表位,也不是B细胞表位D. 同时有T细胞表位和B细胞表位二、填空题1. 具有而无的物质称为半抗原。
2. 具有性和性的物质为完全抗原。
3. 抗原的异物性可存在于之间、之间以及。
4. 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和等方面。
5. 决定免疫原性的抗原理化性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等方面。
6. 抗原决定基在结构上分为两类,即决定基和决定基。
7. 抗原根据诱生抗体时是否需要T细胞参与分为抗原和抗原。
8. 抗原决定基根据被识别的淋巴细胞受体不同分为决定基和决定基。
9. B细胞识别的表位通常是天然的,位于抗原分子表面的或表位;T 细胞识别的表位是由APC加工提呈的,即表位。
10. 自身抗原的形成原因包括、等。
11. 常见的人类同种异型抗原有、等。
三、名词解释抗原完全抗原半抗原/不完全抗原表位/抗原决定基线性表位构象表位表位-载体作用交叉反应 TD-Ag TI-Ag 异嗜性抗原超抗原佐剂四、简答题1. 抗原的两个基本特性及其含义是什么?2. 抗原的异物性有哪些表现?3. 简述影响抗原免疫应答的各种因素。
4. 动物免疫血清对于人的两重性表现在哪里?五、问答题1. T细胞表位与B细胞表位有何不同?2. 试比较TD-Ag与TI-Ag的特性。
第四章免疫球蛋白一、单项选择题1. 抗体与抗原的结合部位是:()A. VHB. VLC. CHD. VH和VL2. IgG与补体的结合部位是:()A. CH1B. CH2C. CH3D. VH和VL3. IgM与补体的结合部位是:()A. CH1B. CH2C. CH3D. VH和VL4. IgG与吞噬细胞或NK细胞表面相应Fc受体结合的部位是:()A. CH1B. CH2C. CH3D. VH和VL5. 血清中含量最高的Ig是:()A. IgAB. IgMC. IgGD. IgD6. 与抗原结合后激活补体能力最强的Ig是:()A. IgAB. IgMC. IgGD. IgD7. 能通过胎盘的Ig是:()A. IgAB. IgGC. IgMD. IgE8. 脐血中哪类Ig增高提示胎儿有宫内感染:()A. IgAB. IgMC. IgGD. IgD9. 在初次感染病原微生物后机体最早诱导产生的抗体是:()A. IgAB. IgMC. IgGD. IgD10. 分子量最大的Ig是:()A. IgAB. IgMC. IgGD. IgD11. 新生儿从母乳中获得的抗体是:()A. IgA类抗体B. IgM类抗体C. IgG类抗体D. IgD类抗体12. 产生抗体的细胞是:()A. T 细胞B. B细胞C. 浆细胞D. NK细胞13. sIgA为:()A. 由二个IgA单体与J链组成B. 由一个IgA单体与J链组成C. 由二个IgA单体与J链和分泌片组成D. 由一个IgA单体与J链和分泌片组成14. 能与肥大细胞表面Ig FcR结合,并介导Ⅰ型超敏反应的Ig是:()A. IgAB. IgMC. IgGD. IgE15. 天然ABO血型抗体属于:()A. IgAB. IgMC. IgGD. IgD16. 具有J链结构的Ig是:()A. sIgA、IgGB. IgM、sIgAC. IgG、IgDD. IgD、IgE17. 如果一个人合成J链的功能有缺陷,那么哪类(或哪几类)Ig将会受到影响:()A. IgG和IgEB. IgMC. IgAD. IgM和sIgA18. 以下哪种Ig参与粘膜局部抗感染:()A. IgAB. IgMC. sIgAD. IgG19. Ig分子的基本结构由组成:()A. 2条重链和2条轻链B. 1条重链和1条轻链C. 2条相同的重链和2条相同的轻链D. 4条相同的肽链20. 下列哪项不是免疫球蛋白的功能:()A. 与抗原结合B. 激活补体C. 杀灭细胞D. 调理作用21. 合成sIgA分泌片的细胞是:()A. 巨噬细胞B. 血管内皮细胞C. 浆细胞D. 黏膜上皮细胞22. IgG易被蛋白水解酶作用的部位是:()A. 铰链区B. VH和VLC. CH1D. CH223. 作为成熟B细胞表面抗原受体(BCR)的模型Ig类型是:()A. sIgA和IgMB. IgM和IgDC. IgG和IgED. IgE和IgD24. 具有CH4结构域的Ig为:()A. sIgA和IgMB. IgM和IgDC. IgM和IgED. IgE和IgG二、填空题1. 免疫球蛋白分子是由两条相同的和两条相同的通过链间__________连接而成的四肽链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