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同步习题(附答案)
物理人教版(2024)版八年级上册2.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课时练 含答案03

2.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
1.从环境保护角度看,下列声音属于噪声的是( )A.从正在装修的邻居家传来的电锯声B.观众在观看央视春节晚会时现场响彻演播厅的锣鼓声C.做探究实验时小林和小刚轻声的交谈D.修理工检修汽车时仔细听发动机发出的声音2.如图是我国航空母舰上两位甲板引导员引导飞机起飞的情景。
他们工作时要配戴防噪声耳罩,这种控制噪声的措施属于( )A.防止噪声产生B.监测噪声强弱C.防止噪声进入耳朵D.减小噪声传播速度3.中考期间,为了给考生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各地纷纷“禁噪”。
“禁噪”是( )A.防止噪声的产生B.使噪声变成乐音C.阻断噪声的传播D.防止噪声进入人耳4.图中的噪声来源属于生活噪声的是( )A.B.C.D.5.下列选项中,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是( )A.图甲: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B.图乙:城市道路旁安装隔声板C.图丙:摩托车安装的消声器D.图丁:街道上显示分贝的装置6.如图是生活中的两个情境,图甲是居民小区噪声监测器,显示环境噪声为55.5分贝。
图乙是钢琴调音师正在用手机上的一个调音软件播放音叉256、512、1024、2048(Hz)的标准音来校准琴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56Hz的音和2048Hz的音比较,256Hz的声音音调更高B.分贝是音调的单位C.2048Hz的音属于次声波D.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7.据公安部最新统计,截止2023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35亿辆。
随着机动车数目的迅速增加,使得交通噪声成为城市的主要噪声源,以下措施不能减弱机动车噪声的是()A.在路边安装噪声监控仪B.设置禁止鸣笛标识C.在公路两旁建隔音墙D.在公路两旁植树8.【从科技、生活、自然现象走向物理】根据小明去北方旅行过程中的相应情景,小明乘坐飞机时,在飞行过程中,为了减弱噪声将手机调成静音模式。
下列生活现象或设备中,控制噪声方式与小明相同的是( )A.佩戴耳塞B.关闭门窗C.隔音蛟龙D.轻声细语9.如图所示的真空隔音玻璃是将两片平板玻璃四周密封起来,将间隙抽成真空并密封排气口,形成真空层。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同步测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第4节噪音的危害和控制同步测试题1.噪声是发声体的_____________产生的。
如下图所示是两种声音的波形。
从波形可知,图甲是________的波形,图乙是________的波形。
(均选填“乐音”或“噪声”)2.下列声音一定属于噪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序号)(1)城市里的汽车发动机的运转声;(2)演唱会歌唱时乐器的伴奏声;(3)晨读时的朗读声;(4)自习课的喧哗声;(5)深夜的引吭高歌声;(6)老师讲课声干扰某个学生的睡觉;(7)装修房间的电钻声;(8)燃放爆竹的爆炸声。
3.物理单位dB是用来计量( )A.音色的好坏B.音速的大小C.声音的强弱D.音调的高低4.现代城市的主要街道上设置有噪声监测设备。
某一时刻装置的显示屏显示着48.60的数字,这个数字的单位是________,符号是_______。
这个数字显示的是当时环境声音的_______(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
当附近有一辆载重汽车驶过时,显示屏上显示的数字将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5.如图所示,“MP3”很受青少年的青睐,人们高兴之余往往将音量开得过大。
“MP3”的耳机离人耳近,因而不大的声音即可产生过大的________,根据测试可达110_______,长期使用会引起听力下降,因此同学们今后使用“MP3”,千万记住要选用适当的音量。
6. 东营市城市建设和管理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
如城区内某些路段禁止汽车鸣笛,住宅区道路两旁植树造林、跳广场舞的人要把音量调小一些等。
这些措施的共同目的是( )A.绿化居住环境B.缓解“热岛效应”C.降低噪声污染D.减少大气污染7.下列措施不属于控制噪声的是( )A.汽车进入市区后禁止鸣笛B.飞机场工作的人员戴耳罩C.在市中心安装噪声监测器D.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透明板墙8.你家附近建筑工地在施工,为了减小噪声的干扰,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关紧门窗B.打开门窗,让空气加快流通C.用棉花塞住耳朵D.告知有关部门督促施工单位合理安排施工时间9.如图所示,在城市繁华路段旁竖有噪声显示装置,从装置上显示的分贝数大小可知( ) A.此时的噪声能使人失去听力B.此时的噪声能妨碍人们的工作和学习C.此时的噪声能妨碍人们的休息和睡觉D.此时的噪声环境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10.学生们正在教室内上课,为了减小校园外汽车的噪声干扰,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在校园周围植树B.将教室的窗户打开C.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D.每个学生都带一个防噪声耳罩11.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收三个环节控制噪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同步练习题-含有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同步练习题-含有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在与声有关的四幅图中,与控制噪声无关的是()A.居民区街道禁鸣喇叭B.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C.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D.高架路某些路段两侧设有透明板墙2.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C.“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D.“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3.如图所示,中国“海巡31”轮配备有强声设备,可以定向远距离发射高达150dB的警示音、语音等声波,主要用于对付海盗等人员,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声波具有能量B.强声设备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C.发射器喇叭状的外形可以减少声音分散,增大响度D.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4.下列减弱噪声的途径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是()A.甲图: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B.乙图:在公路旁设置声音屏障C.丙图:在电子阅览室里禁止高声喧哗D.丁图:在强噪声环境下工作戴上耳罩5.下列措施属于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的是()A.纺织工人使用防噪耳罩B.中心城区汽车禁止鸣笛C.轻轨两旁安装隔音板D.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6.西安年·最中国,2018年2月8日至2018年3月25日期间,百余位青年艺术家在大唐不夜城音乐街区为全国人民献上了一场“音乐大餐”.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琴发出的声音不是物体振动产生的B.背对着舞台也能辨别出演唱者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C.使用扩音器可以使人们在很远处听到音乐声,这是提高了声音的音调D.夜晚为了不影响周围居民休息,适当减小音乐声,这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7.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是对琵琶声的形象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同步练习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区分的B.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C.中考期间建筑工地夜间停止施工,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都伴有超声波2.曾侯乙编钟是战国早期曾国国君的一套大型礼乐重器,如图所示。
它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用锤或棒按照音谱敲打不同铜钟,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
下列关于编钟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铜钟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B.敲击铜钟,钟声悦耳,是因为钟体在振动C.钟声纯美优雅,清脆洪亮,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钟声悦耳动听,所以铜钟发出的声音一定不是噪声3.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B.“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发声的物体不一定在振动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4.小明发现音乐盒主要由滚筒和音板(金属条是由同一块金属板切割出的)组成,如图所示,滚筒上凸起程度不同的焊点拨动音板上的金属条发出声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条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B.左端金属条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C.同一金属条发出的声音的响度不变D.音乐盒发出的声音一定是乐音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B.用不同种乐器演奏同一乐曲,这几种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相同C.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不同D.在靠近居民区的高架路旁设置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6.为了降低噪声对周围居民生活的影响,在绵阳一些穿越住宅区、学校的高架桥上,会安装如图所示的数米高的挡板。
《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同步练习3含答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同步练习3姓名:日期:等第:1、控制噪声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下面关于控制噪声的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A.摩托车的消声器是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B.城市道路旁的隔声板是防止噪声产生C.道路旁植树是阻止噪声的传播 D.工厂用的防声耳罩是防止噪声的产生2、如图所示是禁鸣标志,请你在下列方法中,选出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A.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B.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C.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D.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3、将某音叉振动时发出的声音输入噪声检测器和示波器,在示波器上观察到的波形如图乙所示,可见波形竖直方向的最大值在变化,理解正确的是()A.图甲装置显示了声音的频率 B.图乙波形表示声音的波长在减小C.图乙波形表示声音的频率在减小 D.图乙波形表示声音的响度在减小4、在亚丁湾海域,我国海军护航编队使用“声波炮”震慑海盗.它的声波定向发射器外观类似喇叭,能发出145 dB以上的高频声波,甚至比喷气式飞机引擎的噪声还要刺耳.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高频声波的威力在于其比飞机飞得更快 B.“声波炮”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C.发射器喇叭状外观能增大声音的音调 D.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5、噪声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下列控制噪声的方法中,可行的是()A.通过科学研究使噪声声源不发生振动 B.高架道路两侧建起透明板墙C.将所有的噪声声源隔离在真空容器中,以避免噪声干扰D.每个学生都戴防噪声耳罩来防止上课时周围环境噪声的干扰6、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C.“闻其声而知其人”是通过音调来判断的 D.物体不振动也能发出微弱的声音7、同样条件下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比不下雪时更安静一些,其主要原因是()A.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B.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C.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 D.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8、噪声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以下防止噪声的办法可行的是()A.通过科学研究,使所有声源都不发生振动B.将所有噪声声源都隔离在真空容器中,以避免噪声传出C.在穿过住宅区的高速公路两旁建隔音墙,道路两旁植种树木花草D.规定建筑工地上不允许使用大型机械9、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②“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振幅越大响度越大;③航天员在月球上可以直接交谈;④“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⑤“闻其声而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⑥“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够传声;⑦“长啸一声,山鸣谷应”说明回声的声速比原声的声速要小;⑧“低声细语”是指声音的音调低;⑨轻轨轨道两旁安装全封闭的隔音屏,主要是防止噪声产生。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同步练习及答案

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是道路交通“禁止鸣笛”的标志,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城市的噪声污染,这种控制噪声的途径是()A. 防止噪声进入人耳B. 阻断噪声传播C. 防止声源产生噪声D. 以上方式都有2.以下措施中,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A. 禁止燃放烟花爆竹B. 禁止商家使用扩音器C. 在摩托车发动机上安装消声器D. 公路段两侧设有透明板墙3.噪声会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下面事例中是为了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措施是()A. 甲乙B. 乙丙C. 丙丁D. 甲丁4.为了减少教室周围环境的噪声对上课学生的干扰,在下列措施中,有效、合理和可行的是()A. 老师讲话的声音大一些B. 学校为每个学生免费佩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C. 在教室的周围植树或建隔声板D. 在教室里多安装噪声监测装置5.长沙福元路大桥东入口采用了全封闭的隔音措施,如图所示,该设施长175m,高7m,由隔音板组成,能降噪20分贝左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采用全封闭隔音是在声源处阻断噪声的传播B. 分贝是用来表示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C. 隔音板能降低噪声的音调D. 隔音板能降低噪声的音调6.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控制噪声产生的是()A. 关闭房间的门窗B. 会场内把手机调到无声状态C. 高速公路旁的房屋装隔音窗D. 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7.如图所示,是某机场高速公路某路段两旁安装的隔音墙,这种减小噪声危害的方法主要是通过下列哪个途径实现的()A. 在声源处减弱B.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C. 在人耳处减弱D. 改变声音的音调8.济南市在进入城区的主干道上都悬挂了如图所示的汽车“禁鸣”标识.下列方法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A. 上下楼梯要轻声慢步B. 在道路旁设置隔音板C. 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D. 上课时关闭教室门窗9.海秀快速道两侧都安装隔音墙(如图所示),目的是尽量减小汽车噪声对周围居民的影响.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是()A. 防止噪声产生B. 防止噪声进入人耳C. 阻断噪声的传播D. 采用了上述三种方法10.以下减小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是()A. 建筑工地上噪声大的工作要限时B. 市区里种草植树C. 戴上防噪声的耳塞D. 市区内汽车禁鸣喇叭二、填空题11.晚上,楼下的吵闹声非常响,影响了小明做作业。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同步练习题(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利用超声波可以除去人体内的结石C.噪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D.在街道上安装的噪声强度显示仪可以用来减弱噪声2.为了降低过往车辆对生活的干扰,小华家的窗户均使用双层隔音玻璃,如图所示下列减弱噪声实例的方法与之相同的是()A.摩托车上的消音器B.图书馆里禁止喧哗C.高架路上的隔音板D.工厂里的降噪耳塞3.将教室的门窗关闭,室内同学听到的室外噪声减弱。
对该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在声源处减弱了噪声B.在人耳处减弱噪声C.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了噪声D.噪声在室内的传播速度大幅减小4.如图所示的有关声现象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图中通过观察鼓面上的纸屑是否跳动可以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B.乙图中通过观察乒乓球被弹起的幅度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C.丙图中通过逐渐抽取玻璃罩中的空气可以探究“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介质”D.丁图中是“辽宁号”航母上的起飞引导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5.如图所示的标志中,表示“禁止鸣笛”的是A.B.C.D.6.如图所示为大唐不夜城《长安故事舞台》演出,长安故事舞台以中国民族音乐演出为主。
通过传统乐器的演奏,展现中国民间传统音乐的文化魅力。
关于其中的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乐器振动产生的B.乐器声不可能是噪声C.分辨出各种乐器主要依据的是音色的不同D.琵琶发出的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7.关于如图所示的实验或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甲:敲击音叉,旁边的乒乓球被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B.图乙:两个声音的波形图反映的声音音调相同,但音色和响度不同C.图丙:噪声检测仪可以显示声音的响度,是在传播过程减弱噪声D.图丁:利用超声波工作的倒车雷达可以说明声能够传递信息8.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小阳在家收看“网上授课”时,将门窗关闭。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2.4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习题(附答案解析)

2.4噪声的危害与控制习题1、关于噪声,下列说法中的是()A.噪声不是由声源振动产生的B.优美的交响乐有时也会成为噪声C.用手捂紧耳朵可以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可以防止所有噪声的产生2、噪声是一类能引起人烦躁或音量过强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声音.下列属于噪声的是()A.课堂上,亮亮和小凯的窃窃私语声B.山林间小溪流动的声音C.静谧的夜晚,优美的钢琴声D.飞机起飞时的轰鸣声3、下面关于乐音和噪声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清晨林中的小鸟的欢唱属于乐音B.鞭炮声很有节奏属于乐音C.一切干扰人们休息、工作和学习的声音属于噪声D.从物理学角度来看,乐音的振动有规律,噪声的振动杂乱无章4、下列关于噪声的理解,正确的是()A.0dB是指没有声音B.0dB的环境是人类最理想的声音环境C.长期工作和生活在高分贝噪声环境中可锻炼人的听力D.噪声使人烦躁不安,有害身心和身体健康5、噪声污染对人体有很大危害,下列噪声的等级与危害相符的是()A.高于50dB的噪声将影响人们的学习和工作B.高于70dB的噪声将影响人们的休息和睡眠C.在30dB--40dB的环境中,人会感觉到烦躁D.长期在高于90dB的噪声环境中将会影响人们的听力6、下列对乐音和噪声的判断,错误的是()A.喷气式飞机起飞和降落时发出的刺耳声音一定是噪声B.重型卡车满载货物高速行驶时产生的声音一定是噪声C.建筑工地上,装卸建筑材料时产生的声音一定是噪声D.悠扬动听的舞曲一定是乐音7、下列对乐音和噪音的判断,错误的是()A.喷气式飞机起飞时发出的刺耳声音一定是噪音B.大型拖拉机和重型卡车满载货物高速行使时产生的声音一定是噪音C.建筑工地上锯钢材、装卸建筑材料时产生的声音一定是噪声D.优美的舞曲悠扬动听一定是乐音8、(厦门中考)以下措施中,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A.厦门岛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B.鼓浪屿禁止商家导游使用扩音器C.地铁施工时给机器加润滑油D.部分BRT路段两侧设有透明板墙9、(湘潭中考)下列措施中从声源处消除噪声的是()A.在道路两旁植树B.开会时把手机关机或调成静音状态C.电影院采用隔音墙D.强噪声环境下的工作人员佩戴耳罩10、摘自“楚天都市报”的文章《嘘,别出声》违章喇叭被贴“封条”.一文中这样写道:昨日,江城各高考点附近,30余辆违章鸣喇叭的机动车驾驶员,所驾车【方向盘上被贴上禁止鸣喇叭的“封条”】.昨日清晨,该市千余名交警上路,将200余块“禁止车辆通行”和“禁止鸣喇叭”的牌摆放在65个考场周边道路,并将考点附近的摊点和违章车辆请走.通过阅读这篇报道,根据你所学过的物理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你解释第一段中括号内字的意思?(2)你认为报道中的第二段中交警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精选同步习题
一、选择题
1.从环境保护角度看,下列情况中不属于噪声的是()
A. 学校附近的歌舞厅播放出十分响亮的优美动听的音乐
B. 清晨,公园里播放着优雅的音乐,伴随着老人的晨练
C. 看电影时,几名同学在一起旁若无人地高声谈笑,十分开心
D. 公路上机动车的鸣叫声,发动机的排气声
2.如图所示,城市高架道路的部分路段两侧设有护栏,这些护栏的主要作用是()
A. 减小车辆噪声污染
B. 保护车辆行驶安全
C. 增加高架道路美观
D. 阻止车辆废气外泄
3.从图的波形上看,下列波形图中是噪声的为()
A. B. C. D.
4.如图在飞机旁边的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耳罩的作用是()
A. 防止噪声的产生
B.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 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 防止风吹到头部
5.济南市在进入城区的主干道上都悬挂了如图所示的汽车“禁鸣”标识。
下列方法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
A. 上下楼梯要轻声慢步
B. 在道路旁设置隔音板
C. 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D. 上课时关闭教室门窗
6.控制噪声的三种措施,在图中属于阻断噪声传播的措施是()
A. 摩托车的消声器
B. 隔音走廊
C. 防止噪声耳罩
D. 环境质量检测仪
7.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A. 让同学戴个防噪声耳罩
B. 禁止在市区燃放烟花爆竹
C. 在居民楼靠近马路的一面植树造林
D. 改进汽车发动机的性能使它的振动减弱
8.伴随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噪声已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下面措施中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是()
A. 噪声检测仪
B. 道路的隔声板
C. 防噪声耳罩
D. 摩托车消声器
9.星期天的早晨,小明在家做作业,小区里的广场的音乐声对学习产生干扰。
下列措施中对减弱干扰无效的是()
A. 关上门窗并拉上窗帘
B. 通过居委会要求减小音乐声
C. 戴上耳罩做作业
D. 在房屋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10.关于噪声的控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城市立交桥两侧架设隔音屏障,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 会场内把手机调成静音状态,是为了在传播途径中减弱噪声
C. 飞机场工作人员通常佩戴防噪音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 在学校和医院附近禁止汽车鸣喇叭,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
11.近年,全国各地掀起跳广场舞的热潮。
广场舞有益身心健康,但也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为避免给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干扰,下列措施合理有效的是()
A. 调节音响的音量,使声音的音调不要太高
B. 晚八点以后停止跳广场舞,以防止噪音的产生
C. 居民关闭门窗,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 在广场上安装噪声监测器,以阻断噪声的传播
12.下列关于减弱噪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公路旁设置声音屏障,是在声源处减弱噪音
B. 只能通过阻断声音的传播来减弱噪声
C. 联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 交通道路上设置的噪声监测仪不可以减弱噪声
二、填空题
13.噪声已经成为严重污染源,极大地阻碍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控制噪声已成为日常课题。
“轻手轻脚通过楼道”是在________减弱噪声,而用空心砖砌墙则是在________减弱噪声。
14.江阴市虹桥北路路边装了一个噪声监测仪,如图所示,在监测仪上看到显示的数字,请你替它补上单位:54.4________。
噪声监测仪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降低噪声。
15.正在睡午觉的小超被姥姥在家门口放的广场舞音乐声吵醒后很不开心,对他来说,广场舞的音乐声属于________(选填“噪声”或“乐音”)。
为避免干扰,他戴上了耳罩,这是利用了________(选填“消声”、“ 吸声”或“隔声”)的方法来减小干扰。
姥姥知道小超睡醒后要学习,于是把音量调小了,这是在________处减弱噪声的。
16.噪声是当代社会的公害之一,它是由发声体的________产生的。
现代城市里常在主要街道上设置噪声监测仪,若某一时刻该仪表的显示屏显示50.6的数字,这个数字的单位是________;如图所示,图中a、b、c、d是四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________是噪声的波形。
三、实验探究题
17.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报纸、平装书、塑料袋、袜子)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
(1)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________;
(2)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然后逐渐远离盒子直到听不到声音,记下此时人离盒子的距离;
②依次分别将各种材料盖在声源上方重复以上实验,得到如下表的数据.
请你回答问题:
①小明设计的实验利用了离声源越远,听到的声音响度越________(大/小)的原理。
②根据实验数据,在上述待测材料中隔音性能最好的材料是________。
③根据小明的实验结果,你可以作一个猜想:________。
18.李树家装修新房时考虑声学吸音效果。
他想比较几种常见装修材料的吸音性能,他找来相同的四种小块材料(聚酯棉、软木、泡沫),进行了图示实验:桌面上放一个玻璃杯,在玻璃杯下分别放上待测试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