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十大名毒

实验室十大名毒
实验室十大名毒

实验室十大名毒

TEMED(四乙基乙二胺)

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类氨特殊腥臭味

用途:SDS-PAGE或WB中用作凝胶催化剂

危害:剧毒、强神经毒性。可吸入、可经皮吸收

Trizol(复合物,主要成分苯酚、异硫氰酸胍、8-羟基喹啉、β-巯基乙醇等)性状:粉红色液体,有类墨汁特殊气味

用途:细胞内RNA抽提

危害:高毒、腐蚀性、黏膜刺激性。可吸入、可经皮吸收

乙腈

性状:无色液体,极易挥发,有类醚特殊气味

用途:作为HPLC流动相,或作为蛋白溶剂

危害:代谢毒性,可紊乱呼吸和循环。可吸入,可经皮吸收

甲醛(福尔马林)

性状:无色液体,强烈刺激性气味

用途:组织保存、防腐、固定、环境消毒

危害:致癌性、致突变、生殖毒性、黏膜刺激性。可吸入、可经皮吸收

二甲苯

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刺激性气味

用途:切片脱蜡、溶剂

危害:致癌性、黏膜刺激性。可吸入、可经皮吸收

氯仿(三氯甲烷)

性状:无色液体,有特殊刺激性气味

用途:溶剂、提取DNA/RNA

危害:致癌性、黏膜刺激性,可吸入、可经皮吸收

DMSO(二甲亚砜)

性状:无色液体,无气味

用途:细胞冻存液、蛋白溶剂

危害:黏膜刺激性,可经皮吸收

ACR(丙烯酰胺)

性状:无色液体,无气味

用途:SDS-PAGE或WB中用作成胶试剂

危害:致癌性、神经毒性。可吸入、可经皮吸收

SDS(十二烷基硫酸钠)

性状:白色或浅黄色粉末,水溶液无色,无气味

用途:SDS-PAGE或WB中用于掩盖蛋白电荷

危害:黏膜刺激性、呼吸道刺激性,可吸入、可经皮吸收

APS(过硫酸铵)

性状:白色粉末,水溶液无色,无气味

用途:SDS-PAGE或WB中用作凝胶催化剂

危害:腐蚀性、黏膜刺激性,可经皮吸收

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JIEK MA on December 15th, 2012.

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急预案为了有效的预防微生物实验室生物污染,有效应对实验室突发污染事件,保证实验结果的科学准确,保障实验工作人员的健康、生命财产安全,防止实验室污染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加强检验工作的质量控制和实验室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特制定本预案,确保一旦发生实验室污染事件及安全事故时,能及时、规范、科学、迅速有效地控制。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微生物实验室发生的、与实验室安全相关的、危害科室工作人员健康以及社会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的所有事件。主要包括:1.病原微生物的实验室污染事件; 2.工作人员受到实验室内有毒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或侵害; 3.病原微生物被泄漏出实验室事件。 4.由于停电、火灾等不可预测因素所引起的实验室其他污染事件。 当出现以上适用范围中的任意情况,启动本预案。 二、应急管理小组 有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急管理小组,科主任任组长,制定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指导方针,规划对实验室的硬件建设、组织实施科学管理。在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发生时,决策指挥,调动人员,全面部署。发生突发事件后应急处理小组全体成员,应立即按实验室污染突发事件处理

的技术规范,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件、调查原因,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预防措施 1.加强实验室标准化建设,对实验室设备的配置、个人防护和实验室安全行为应按《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做出明确规定。 2.建立实验室病原微生物专库,对于传染病病原样本建立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 3.增强安全意识,合理完善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各项规章制度。把生物安全管理责任和措施落到实处,消除安全隐患。实验室工作人员应自觉遵守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定,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开展研究工作。 4.提高警惕,加强安全保卫,防止不法之徒盗窃病原微生物和有毒有害化学试剂,用于对人群进行生物化学恐怖攻击,对公众健康产生严重损害,影响社会稳定。 5.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为各种病原微生物和有毒有害化学试剂建立档案和使用纪录,填写准确。每次使用后及时登记,发现遗失或被盗,立即报告。 6.建立实验室工作人员健康档案,定期体检。发现与实验室生物安全有关的人员感染或伤害应立即报告。 7.定期开展自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发出预警通报。 四、应急控制措施

十大最毒的花

十大最毒的花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

十大毒花 1、曼陀罗:植物茎直立,夏季开花,花筒状,花冠漏斗状,白色,全株有毒,种子毒性最强。 2、夹竹桃:常绿灌木,开桃红色或白色花,其叶、花及树皮均含有 nerioside,oleandroside和皂角苷、强心苷等多种毒素,一片叶子就可致一名成年人死亡。哪怕只是极少地接触嫩枝、花朵或浆果都有可能致人死命,一旦吃下去,会马上作用于人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消化道。 3、乌头:草本植物,分布于山地丘陵,茎直立,秋季开花,其根有毒。 4、断肠草:全株有毒,尤其是叶和根!吃下后肠子会变黑粘连,晕眩,咽、腹剧痛,口吐白沫,瞳孔散大,下颚脱落,肌肉无力,心脏及呼吸衰竭而死亡。有的人因为把断肠草误当金银花而中毒! 5、一品红:全株有毒,茎叶的白色汁液会引起过敏反应,使皮肤红肿,误食茎叶会呕吐、腹痛,甚至中毒死亡。 6、水仙花:水仙花含有对人体有毒的石蒜碱,其中黄水仙花的毒性最厉害。花和叶的汁液能使皮肤红肿,误食会引起呕吐、下泻、手脚发冷、休克,严重时可因中枢麻醉而死亡。水仙花球根的提取物注入开放的伤口时,会对神经系统产生麻痹效果,并致心脏瘫痪。但有一些医师认为水仙花球能治疗秃头和特效壮阳药。

7、毒芹:根状茎肥大有香气和甜味,秋季茎中空,叶似芹菜,花为白色或淡黄,全草有毒。水毒芹的细长茎部饱含一种名为惊厥毒芹素的汁液,哪怕只是误食少许,也会诱发剧烈癫痫,很快死亡。 8、马钱子:马钱子具有通络止痛,散结消肿之功。目前治疗脊柱关节病无论内服外用大多使用此药,然其性大毒,使用不当容易引起中毒。中毒症状:轻度则头痛、头晕,舌麻,口唇发紧,全身肌肉轻度抽搐,神经轻度失常(好奇、醉酒感、恐惧)。中度则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角弓反张,牙关紧闭,苦笑状,双目凝视,渐至紫绀,瞳孔散大,脉搏加快。有的则表现为耳鸣、耳聋、双侧面神经麻痹等,严重中毒者可致心跳骤停而死亡。 9、相思豆:相思豆又称红豆,其根、叶、种子均有毒。相思豆呈红色,上有一个黑点,种子中含有一种植物血凝素,名为红豆因,一旦误服嚼食会在很短时间内死亡。相思因是地球上最致命的毒素之一,可破坏核糖体的活性。初期反应为恶心、发烧、呕吐、流涎及一系列功能失调症状,随后会出现神经亢奋、浮肿、痉挛、肾衰、视网膜出血及内脏广泛性损伤。 10.天使之号:天使之号与矮牵牛花相近,被叫作曼陀罗、臭草、罗科草或魔鬼陷阱,是一种高效迷幻剂。据维基百科解释“其有效成分包括阿托品、天仙子胺和东莨菪碱,可导致精神错乱或抑制交感神经的生理作用。一旦过量误服,均应送医院救治,甚至有死亡病例。 有毒菌类: 毒蘑大鹿花菌

实验室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实验室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1、在实验室工作当中存在化学灼伤、气体中毒、火灾触电、机械伤害等风险。 2、实验人员在实验室内必须穿戴工作服装,取样人员必须佩戴好相应的劳保用品与安全防护用具。 3、所有药品、标样、溶液都应有标签,绝对不要在容器内装入与标签不相符的物品。 4、不准穿拖鞋进入实验室,注意保持实验室的清洁卫生。 5、有毒、腐蚀、易燃、易爆的物品应妥善保管。贮存和使用应遵守?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6、实验室内严禁吸烟、饮水、进食。 7、开启易挥发液体试剂之前,先将试剂瓶放在自来水流中冷却几分钟,开启时,瓶口不要对人,最好在通风厨中进行。 8、易燃溶剂加热时,必须在水浴或沙浴中进行。 9、装过强腐蚀性、可燃性、有毒或易燃物品的器皿必须由使用者亲自洗净。 10、实验时若发现仪器设备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如:有异味、冒烟等)时,应立即关闭电源开关,拨掉电源插头,并及时向实验室管理人员报告。 11、取下正在沸腾的溶液时,应用瓶夹摇动后取下以免溅出伤人。 12、玻璃棒、玻璃管、温度计等插入或拔出胶管时,均应垫有棉布且不可强行插入或拔出,以免折断刺伤人。

13、实验完毕,要关闭设备的电源、关好通风橱、整理好仪器设备,并打扫卫生。 14、配制药品或试验中能放出HCN、NO2、H2S、SO2、NH3及其它有毒和腐蚀性气体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带好必要的劳保用品。 15、实验室内应备有急救药品,消防器材和劳保用品。 16、化验室内应保持空气流通,环境清洁、安静。 17、易燃性气体不可与有助燃性的气体放到一个气瓶间,气瓶间内一定要有相应的防爆防倾设施。 18、样品的取样、接受、贮存和处置等要符合国家和公司的相关规定。 19、对实验产生的废液、废油、废物要分类存放并定期处置,禁止随意倾倒和储存。 20、实验室使用及存储的化学药剂或化学危险品都应备有相对应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即MSDS),包括电子版和纸质版,并存放于实验室工作人员易于查找阅读的地方。同时实验室工作人员在使用化学药剂(特别是危险化学品)之前要对MSDS进行阅读学习,了解其危险特性及应急措施。 21、化学烧伤事故应急措施:当浓酸溅到眼睛或皮肤上时,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再用0.5%的碳酸氢钠溶液清洗;当强碱溅到眼睛或皮服上时,应迅速用大量清水冲洗再用2%的稀硼酸溶液清洗眼睛或用1%的醋酸溶液清洗皮肤。 当酸和碱滴溅到眼睛或皮肤上时,除经过上述处理外,还应马上送往医院进行救护。

危险作业票证管理制度

新疆其亚票证管理制度 一.总则: 为加强生产现场用火、进入受限空间、抽堵盲板、高空作业、吊装、断路、破土、设备检修、临时用电等各类危险作业的管理,保障作业程序规范化、标准化,确保实现安全作业和文明生产特制定本制度。 二.作业票证分类: 1、设备检修许可证 2、动火作业许可证 3、登高作业许可证 4、进入受限空间内作业许可证 5、动土作业许可证 6、抽堵盲板安全作业许可证 7、吊装安全作业许可证 8、临时用电作业许可证 三、票证的填写要求: 1、由检修或施工单位负责办理各类票证。 2、票证填写时必须仔细认真、齐全,不许有空格或虚假数据和签字; 3、对各类票证所提出的安全措施要认真编制和落实,编制措施必须经过分厂领导审核,对不齐全的安全措施必须进行补充说明和落实。 4、需附图的要附图,不得任意涂改,需一式几份按规定

执行。 5、重大项目及危险工程项目的票证办理,应由公司领导亲自参加研究审核 四、票证的正确使用和管理 1.各类票证不得涂改,票证必须保证清楚、整洁,在规定的时间内使用。 2.因工作内容变动、时间过期、工作地点变化等情况,则必须重新办理票证。 3.严禁使用过期,涂改及与实际作业内容不符的票证。 4.各票证审批和票证上的有关人员要亲临现场,了解情况后进行审批或签字,要保证安全措施的针对性和可靠性。 5.严禁作业人员不办理票证冒险作业 6. 各类票证审批后,工作人员要及时地按票证上的规定和要求进行工作。、 7.各类票证办理后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8.各类票证每月底(28至31日)必须由各部门统一上交安全文明生产处进行存档。 五、票证管理考核细则: 1.违犯票证管理制度填写要求的按50元/处处罚 2.违犯票证管理制度正确使用和管理要求的按50元/条处罚。 3.不办理票证违规冒险作业按200元/次处罚,并责令立即停工整改。 4.对已办理票证安全措施未落实的按50元/项处罚。 5.对作业票证未在安全文明生产处存档的按50/月处罚,

让人立刻毙命的十大毒物-致命元素和世界上十大知名最毒

让人立刻毙命的十大毒物致命元素和世界上十大知名最毒 当心!让人立刻毙命的十大毒物 世界上毒性最大的生物是什么?你知道有一种生物的毒液仅1克的十万分之一就可致一人死亡吗? 一,灯水母 世界上最毒的生物之一 如果你在海中游泳时不幸被灯水母的“武器”(触角)缠住,就如同被几十条烧红的鞭子同时抽打一般,让你在极其疼痛中,饱受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的摧残,然后很快毙命。 虽然人类必须被至少10米长的触角缠住,才会被注射能致命的毒液量,可一只灯水母就有60只触角,而且每只触角长达9米,其刺丝囊满满地排列在上面,所以人类在海里一旦被它的触角粘上,通常是必死无疑。不过,灯水母的刺丝囊只有在接触到人类皮肤表面或覆有鳞片的皮肤时才会因化学作用起反应,因此想保住性命,就得在你的皮肤与灯水母之间放置障碍物。 二,漏斗形蜘蛛 爱钻马桶的漏斗形蜘蛛 漏斗形蜘蛛,生活在澳大利亚悉尼市近郊。它被视为毒性最强的蜘蛛,其毒牙足以穿透人类的指甲。与多数过着宁静生活的蜘蛛不同,这种小家伙极具侵略性,一旦受到打扰就会抬起后腿,并不断咬受害者。虽然雄蜘蛛的体型比雌蜘蛛小,但其毒液的毒性是雌蜘蛛的5倍。记住一点:当你在澳洲上厕所时,要小心碰触马桶座,因为那是毒蜘蛛最喜欢待的地方。 三,蓝环章鱼 蓝环章鱼是一种很小的章鱼品种,臂跨不超过15厘米。可以饲喂小鱼、蟹、虾及甲壳类动物,会用很强的毒素(河豚毒素)麻痹猎物。 在海洋中,蓝环章鱼属于剧毒生物之一,被这种小章鱼咬上一口能致人死亡。但这种章鱼不会主动攻击人类,除非它们受到很大的威胁。 蓝环章鱼和河豚完全属于不同种类,但皆可产生河豚毒素。蓝环章鱼毒性非常强,被咬一口既可致命,海钓者需要小心。 河豚毒素对中枢神经和神经末梢有麻痹作用,其毒性较氰化钠大1000倍,0.5mg即可致人中毒死亡。河豚毒素毒性稳定,加热和盐腌均不能使其破坏。

世界十大致命毒蘑菇 世界上最毒的蘑菇排名

世界十大致命毒蘑菇世界上最毒的蘑菇排名 周末到了,很多人喜欢郊游,可能会遇到野生的蘑菇。很多蘑菇既美味可口,又赏心悦目。但这个时候,你一定要提防自然界这些美丽的“诱惑”。接下来将要介绍10种毒性超强的蘑菇,切记一定对它们敬而远之。10【毁灭天使】主要在欧洲出没,与北美有毒的双抱鹅膏和赭鹅膏同源性极高,以一种难闻的气味告诫人们不要靠近。这并不能阻止一些人品尝其白色的肉。但是,这种蘑菇在幼年看上去像鸡蛋,识别起来更加困难,因为人们常常会把它同另外两种食用蘑菇混淆。9【死亡天使】是最常见的蘑菇杀手之一。人们很容易将白色的死亡天使与可食用的蘑菇混淆,包括草菇和洋蘑菇。死亡天使含有鹅膏毒素,可阻止细胞的新陈代谢(从而杀死细胞),通常始于肝和肾;几天内可致人于死地。8【秋日小圆帽】世界各地气候温和的地方都可以看到纹缘盔孢伞(即秋日小圆帽)的身影。它表面看似光盖伞属的致幻真菌,事实上却具有相当大的毒性。与本属中的深褐色或淡紫色袍子不同,纹缘盔孢伞的孢子是淡棕色。7【毒鹅膏】在全球范围内,这种看似无辜的真菌可是多数与蘑菇有关的死亡事件的罪魁祸首。毒鹅膏含有鬼笔毒素与鹅膏菌素两种毒物,仅仅食用30克便足以致人于死地。症状可能会在食用以后8到12小时才出现,但可以在一周内引起肾功能衰竭,致人死亡。

6【大理石死亡帽】一般出现在夏威夷、澳大利亚和南非,与死亡帽是同属,也含有鹅膏菌素。这种伞状真菌常常生长在常绿乔木和桉树林。据说是同别的树种一道从澳大利亚被引入夏威夷。5【头套鹿花菌】学名赭鹿花菌,人们可能会将这种褐色鞍状蘑菇与一种美味可口的蘑菇混淆。赭鹿花菌含gyromitiri-n毒素,毒素在人体会转化为甲基联氨,甲基联氨是火箭燃料原料之一。赭鹿花菌吃进腹中一开始或许没有其他蘑菇那么致命,但它会逐渐对人体产生有害影响,可能是一种致癌物。4【大脑蘑菇】因回旋状表面被称为“大脑蘑菇”。在西班牙、瑞典等地,仍有人将其煮熟后吃掉。鹿花菌通常被认为毒性不强。它还含有鹿花菌素,鹿花菌素可以产生甲基联氨。与其他许多种毒蘑菇不同,鹿花菌通常会引起神经性症状,包括昏迷和肠胃不适。3【毒蝇伞】游戏超级玛丽里的蘑菇就是它!又称毒蝇鹅膏菌、蛤蟆菌,是一种含有神经性毒害的担子菌门真菌,鹅膏菌属之一。生长环境遍及北半球温带和极地地区,并且也无意间拓展到南半球毒蝇伞。主要著名在于它的幻觉毒性。2【秋生盔孢伞】又称焦脚菌、秋生鳞耳。菌盖宽1.3~4.5厘米,钟形,后渐扁平,中部凸起,初为黄色,后变深,中央褐色。无特殊味道,但极毒。病人多死于肝昏迷或休克。病死率达70%以上。1【致命白毒伞】白色,菌体幼时卵形,后菌盖展开成伞状。剧毒,其毒素主要为毒伞肽和毒肽类,在新鲜的蘑菇中其毒素含量

危险作业审批程序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危险作业安全管理,进行风险控制,落实安全技术措施,特制定本程序。 第二条危险作业系指在容易发生火灾、爆炸、人员中毒窒息、触电、高处坠落等或者容易造成设备、设施损坏的场所进行的作业。 第三条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所属各单位。 第二章危险作业分级 第四条下列作业均属于一级危险作业 1、在公司生产、生活区域内特别是在煤气管道、高压线路、重要工业建筑、通讯等重要生产、生活设施或办公设施附近进行的一切爆破作业。 2、在煤气、氧气、煤粉、丙烷、液压油等输送易燃、易爆介质的管道上动火。 3、在高压线路上进行的清扫或其它作业。 4、在密闭空间内进行的一切作业。 5、在本单位已确定为一级、二级危险源点或其附近进行的作业。 第五条下列作业属于二级危险作业

1、在煤气区域内进行的一切作业。 2、在三级、四级危险源点或其附近的作业。 第三章危险作业审批 第六条一级危险作业必须上报公司相关处室(安全生产处、保卫处、设备处)审批;二级危险作业可由各单位安全员和主管安全工作的一级主管审批;批准后实施作业时需要现场环境确认的,必须经过能源中心救护站或者其它部门进行确认,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进行。(审批流程见附件一) 第七条危险作业必须由作业单位安全、生产、技术、设备等部门(以作业的直接主管部门为主)制定详实的安全措施。外来施工队伍从事的危险作业,由该施工队伍制定安全措施,各单位负责监督措施落实情况。 第八条各单位要建立危险作业审批表(见附件二)。根据实际情况,认真填写一式4份。项目完成后,统一由安全生产处、保卫处、设备处各保存一份、施工单位一份。 第四章附则 第九条本程序经总经理核定后发布,修订时亦同。 第十条本程序自发布之日起执行,2006年3月21日发布的《危险作业审批制度(暂行)》(编号:W8012A0)同时废止。

微生物实验室意外应急措施

1.刺伤、切割伤或擦伤。受伤人员应脱下防护服,清洗双手和受伤部位,使用适当的皮肤消毒剂进行消毒,必要时进行医学处理。同时记录受伤原因和相关的微生物,并保留完整适当的医疗记录。 2.潜在感染性物质的食入。应脱下受害人的防护服,进行必要的医学处理。报告食入材料的鉴定和事故发生的细节,并保留完整适当的医疗记录。 3.潜在危害性气溶胶的释放(在生物安全柜以外)。所有人员必须立即撤离相关区域,暴露人员应接受医学咨询,同时立即通知实验室负责人和生物安全负责人。为了使气溶胶排出和使较大的粒子沉降,在一定时间内严禁人员入内,若实验室没有中央通风系统,应推迟 进入实验室的时间,同时张贴“禁止进入”的标志。待气溶胶排出、较大的粒子沉降后,在生物安全负责人的指导下,清理人员穿戴适当的防护服和呼吸保护装备进行污染的清除。 4.容器破碎及感染性物质的溢出。应立即用布或纸巾覆盖被感染性物质污染或受感染性物质溢洒的破碎物品,并倒上消毒剂。作用适当时间后,将覆盖物以及破碎物品清除,再用消毒剂擦拭污染区域。玻璃碎片应用镊子清理,已污染的布、纸巾和抹布等应放在盛放污染性废弃物的容器内。如果用簸箕清理破碎物,应对其进行高压灭菌或放在有效的消毒液内 浸泡消毒。所有操作过程中要求戴手套。若实验表格或其他打印或手写材料被污染,应将这些信息复制后,再将原件置于盛放污染性废弃物的容器内,按废弃物处理的方式进行处理。 5.未装可封闭离心桶的离心机内盛有潜在感染性物质的离心管发生破裂。如果机器正在运行时发生破裂或怀疑发生破裂,应关闭机器电源,让机器密闭适当时间(如 30min),使气溶胶沉积。如果机器停止后发现破裂,不开盖或立即将盖子盖上,并密闭(如 30min)。同时应通知生物安全负责人。玻璃碎片应使用镊子,或用镊子夹着棉花进行清理。所有破碎的离心管、玻璃碎片、离心桶、十字轴和转子都应放入无腐蚀性的、已知对相关微生物具有杀灭活性的消毒剂内进行消毒。未破损的带盖离心管应放在另一个有消毒剂的容器中,消毒后回收。离心机内腔应用适当浓度的同种消毒剂多次擦拭,再用水冲洗后干燥。清理时,应戴结实的手套(如厚橡胶手套),必要时在外面再戴适当的一次性手套。所使用的全部材料都应按感染性废弃物处理。 6.在可封闭的离心桶(安全杯)内离心管发生破裂。所有的密封离心桶都应在生物安全柜内装卸。 若怀疑在安全杯内发生破损,应松开安全杯盖子并将离心桶高压灭菌,也可采用化学消毒的方法进行处理。 7.生物安全柜内生物危害溢出。等待至少5min,让安全柜充满气溶胶,清理时应穿戴实验服,安全眼镜和手套,且让安全柜继续工作。使用浸泡消毒剂的消毒纸巾吸附溢出物,进行消毒处理应保证一定的接触时间(至少20min)。并用同样的消毒纸巾擦拭安全柜内壁、

实验室安全操作考试(含答案)

实验室安全考试 考试时间:1h 姓名 _________ 分数 ________________ 一、判断题(10x2=20分) 1、在实验室允许口尝鉴定试剂和未知物。(答案:错误) 2、在实验室内一切有可能产生毒性蒸气的工作必须在通风橱中进行,并有良好的排风设备。(答案: 正确) 3、在稀释浓硫酸时,不能将水往浓硫酸里倒,而应将浓硫酸缓缓倒入水中,不断搅拌均匀。(答案: 正确) 4、取用有毒、有恶臭味的试剂时,要在通风橱中操作;使用完毕后,将瓶口封严。(答案:正确) 5、打开易挥发或浓酸、浓碱试剂的瓶塞时,瓶口对着脸部或其他人,不在通风橱中进行。(答案:错 误) 6、化学危险物品应当分类、分项存放,还原性试剂与氧化剂、酸与碱类腐蚀剂等不得混放,相互之间 保持安全距离。(答案:正确) 7、受阳光照射易燃烧、易爆炸或产生有毒气体的化学危险品应当在阴凉通风的地点存放。(答案:正 确) 8、实验室测试完的废液直接倒进洗手池。(答案:错误) 9、苯酚溅到手后,立即用手擦拭,再用水冲洗。(答案:错误) 10、在着火和救火时,若衣服着火,要赶紧跑到空旷处用灭火器扑灭。(答案:错误) 二、选择题(15x2=30分) 1、不慎发生意外,下列哪个操作是正确的?(答案:D)

A.如果不慎将化学品弄洒或污染,立即自行回收或者清理现场,以免对他人产生危险 B.任何时候见到他人洒落的液体应及时用抹布抹去,以免发生危险 C.pH值中性即意味着液体是水,自行清理即可 D.不慎将化学试剂弄到衣物和身体上,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10 - 15分钟 2、以下物质中,哪些应该在通风橱内操作?(答案:D ) A.氢气 B.氮气 C.氦气 D.氯化氢 3、化学危险药品对人身会有刺激眼睛、灼伤皮肤、损伤呼吸道、麻痹神经、燃烧爆炸等危险,一定要注意化学药品的使用安全,以下不正确的做法是:(标准答案: C ) A.了解所使用的危险化学药品的特性,不盲目操作,不违章使用 B.妥善保管身边的危险化学药品,做到:标签完整,密封保存;避热、避光、远离火种。 C.室内可存放大量危险化学药品 D.严防室内积聚高浓度易燃易爆气体 4、取用化学药品时,以下哪些事项操作是正确的?(标准答案: D ) A.取用腐蚀和刺激性药品时,尽可能带上橡皮手套和防护眼镜。 B.倾倒时,切勿直对容器口俯视;吸取时,应该使用橡皮球。 C.开启有毒气体容器时应带防毒用具。 D.以上都是 5、取用试剂时,错误的说法是:(标准答案: D ) A.不能用手接触试剂,以免危害健康和沾污试剂

十大危险作业步骤

十大危险作业操作步骤 (一)断电挂牌上锁 第一步填写《停送电作业许可证》。 停送电作业许可证一式三联(为白、红、黄三种颜色的联单),第一联:白色联由作业人员持有,作业时悬挂作业现场,工完场清后,由作业部门从现场收回部门存档,安全环保办进行日常检查或抽查,第二联:红色联由中控室存档,第三联:黄色联由安全环保办存档。 第二步 第三步与设备检修责任人共同辨识风险(机械伤害、触电、粉尘伤害、物体打击、高空坠落等)。与设备检修责任人共同确定挂牌上锁的设备和位置,并通知电气负责人办理停电手续。 第四步通知中控室停机。释放能量。 第五步和电工断电挂牌上锁(断电由电工进行),操作牌内容为“上锁人员姓名、设备、部门、时间”。和电工确认上锁挂牌的有效性,签字确认。和电工将钥匙放入上锁站。将设备现场开关置“0”位置。在设备现场开关处挂牌,挂牌内容为“设备在检修,禁止合闸”。(该牌禁止任何人员摘除,只有检修完成后,锁站锁都已解除,在试车之前,由亲自摘除)

第六步通知设备检修责任人及参与检修的人员到上锁站挂牌上锁,一人一锁一牌。每个参加检修的人员都必须挂自己的锁和牌。 第七步设备检修责任人为安全负责人。检修工作开始。 第八步工作结束,清理现场。自己的锁和牌只能自己摘,严禁代摘等行为。和设备检修责任人清点现场,摘牌除锁。 第九步将电控柜钥匙交与电工并办完相关送电手续,电工送电。再次确认现场安全无误后,摘除设备现场开关处的挂牌。试车。 第十步关闭挂牌上锁工作程序。 第十一步特殊情况:实施上锁挂牌的员工不在场,在部门主管的授权下,可以由其他员工为其解锁,但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必须确定实施上锁挂牌的员工不在现场。必须尽量联系该员工并通知他解锁的情况。确保在该员工在返回现场之前知道他的锁被解除。检修工作完成,由于其它原因不在现场,由以上的领导代行其职责。 第十二步交接班时,接班的员工要阅读工作单并现场查看,核实上锁和挂牌的实施情况。接班检查完后,要在工作单上签字。在交接班时,完成工作的班组解除个人锁和牌同时通知下一班人员将自己的锁和牌安装上并签字。

世界上最毒的10大动物排行榜

世界上最毒的10大动物排行榜 导读:本文是关于生活中常识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操作方法No.10 非洲死神——黑曼巴蛇它生长于非洲,是世界上毒蛇中攻击性最强的杀手,而且也是速度最快、体型最长的。这种毒蛇一旦人沾染了其两滴毒液,就可能会致死。不论何时,这种毒蛇的牙齿中都会有20滴毒液,所以人们可千万不能被咬到,不然真的是小命不保。 No.9 蛇之煞星——眼镜王蛇眼镜王蛇是专吃其他品种的蛇,所以它的出现令很多蛇类闻风丧胆,只要是属于它的地盘,其他的蛇就不敢在此出没。一旦这种眼镜蛇被惊吓到的话,便会凶性大发,被盯住的猎物肯定是没办法轻易逃脱。人若是不小心被咬中,大量的毒液会让他们在一个小时内毒发身亡。 No.8 澳洲作案惯犯——澳洲棕伊蛇这种蛇在澳洲的分布范围十分广泛,平日里都是吃蟾蜍、蛙和比较小的哺乳动物,若是这种蛇受到威胁,就会抬高自己身体前部以及颈部皮摺,开始追捕猎物。澳洲棕伊蛇可以说是作案累累。 No.7 澳洲动物克星——泰斑蛇这种蛇的毒性可以说跟眼镜王蛇有得一拼。它行动也是十分的快速,很多哺乳动物都丧生在其追捕之下。泰斑蛇的毒性强烈,只要它释放一口毒液,就能够杀死150个人。毒性如此厉害,可真够吓人的。

No.6 蜘蛛毒神——漏斗形蜘蛛这种蜘蛛主要生活在澳大利亚悉尼市近郊,被视为毒性最强的蜘蛛,其毒牙能够将人类的指甲给穿透。这种蜘蛛别看个头小,但却具有很强的侵略性,若是不小心被打扰的话,会不断咬受害者。 No.5 沙漠毒尾——巴勒斯坦毒蝎巴勒斯坦毒蝎可以说是世界上毒性最强的蝎子,它的螯针带着很多的毒液,若是不小心把你给刺了一下的话,这种毒液会让你极度疼痛、抽搐、瘫痪,严重的话还可能会让你心跳停止,呼吸也会衰竭。 No.4 海底忍者——石头鱼别看它貌不惊人,只30厘米长左右,但它懂得伪装成一块不起眼的势头,一旦你不注意就踩中它的话,它可是一点都不客气,会直接反击,向你发出致命剧毒。它的脊背有12-14根背刺,像针一样锐利,能轻易透过鞋底刺入脚掌,让你很快中毒。中毒后人将会一直剧痛,直到死亡。 No.3 毒你没商量——蓝环章鱼虽然它只有巴掌大,不过可不能小时它的毒性,一旦它咬中你一口,就能将你杀敌,并且没办法抢救。所以它可谓是非常危险的。它的毒,人类目前还没办法化解,所以一定要小心哟。 No.2 海里瘟神——澳洲艾基特林海蛇这种蛇生活在海洋里,体型细长,躯干略呈圆筒形。这种艾基特林海蛇的毒性可是比眼镜王蛇大得多,人若是不被咬一口的话,只需在短短十分钟内就面临死亡。 No.1 夺命仙子——澳洲箱形水母要是人们在游泳中不小心被箱型水母的武器——触角缠住,这个时候你会感觉到自己像是呗几十

实验室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 实验室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每次做完实验,都要及时的分析实验数据,以便总结上次实验的经验与体会,为下一次实验方法的进一步完善提供理论依据。切勿等全部实验做完再来分析,此时才发现这样或那样的不足,造成人力与财力、时间的浪费,盲目地做实验是不足取的。 1 实验安全常识 在化学实验室里,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它常常潜藏着诸如发生爆炸、着火、中毒、灼伤、割伤、触电等事故的危险性,如何来防止这些事故的发生以及万一发生又如何来急救。 1.1 安全用电常识 违章用电常常可能造成人身伤亡,火灾,损坏仪器设备等严重事故。物理化学实验室使用电器较多,特别要注意安全用电。为了保障人身安全,一定要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 (1)防止触电 ①不用潮湿的手接触电器。 ②电源裸露部分应有绝缘装置(例如电线接头处应裹上绝缘胶布)。 ③所有电器的金属外壳都应保护接地。 ④实验时,应先连接好电路后才接通电源。实验结束时,先切断电源再拆线路。 ⑤修理或安装电器时,应先切断电源。 ⑥不能用试电笔去试高压电。使用高压电源应有专门的防护措施。 ⑦如有人触电,应迅速切断电源,然后进行抢救。 (2)防止引起火灾 ①使用的保险丝要与实验室允许的用电量相符。 ②电线的安全通电量应大于用电功率。 ③室内若有氢气、煤气等易燃易爆气体,应避免产生电火花。继电器工作和开关电闸时,易产生电火花,要特别小心。电器接触点(如电插头)接触不良时,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④如遇电线起火,立即切断电源,用沙或二氧化碳、四氯化碳灭火器灭火,禁止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等导电液体灭火。 (3)防止短路 ①线路中各接点应牢固,电路元件两端接头不要互相结触,以防短路。 ②电线、电器不要被水淋湿或浸在导电液体中,例如实验室加热用的灯泡接口不要浸在水中。 (4)电器仪表的安全使用 ①在使用前,先了解电器仪表要求使用的电源是交流电还是直流电;是三相电还是单相电以及电压的大小(380V、220V、110V或6V)。须弄清电器功率是否符合要求及直流电器仪表的正、负极。 ②仪表量程应大于待测量。若待测量大小不明时,应从最大量程开始测量。

微生物实验室意外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样本

微生物实验室意外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样本 1.容器破碎及感染性物质的溢出 1.1桌面消毒 1.1.1立即用清洁布覆盖受感染性物质污染或受感染性物质易撒的破碎物品。 1.1.2滴上2000mg/L有效氯消毒液,盖上半小时后,再用清水擦洗。 1.1.3用于清理的清洁布等应放在盛放污染性废弃物的容器内,这些过程都应戴手套进行操作。 1.2缓冲区域、更衣室、实验室操作区及地面感染性物质的溢出的消毒 1.2.1将局部暴露部位用含2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或者0.8%-1%的过氧乙酸的吸水性好的多层纱布或纸巾覆盖暴露表面,覆盖面积要超过25% 1.2.2覆盖15分钟后小心地将吸水性材料及被吸收的液体或覆盖的试验样品一起放入到事先准备好的耐高压污染物袋中。 1.3使用材料、试验仪器内外表面感染性物质的溢出的消毒 为使有机材料损害程度低,一般选择0.5%新洁尔灭小型喷雾器喷雾消毒。

2.潜在感染性物质 2.1非封闭离心桶的离心机内带有感染性物质的离心管发生破裂 2.1.1离心机正在运行时发生破裂或怀疑发生破裂,应关闭电源,密闭30min使气溶胶沉降。 2.1.2离心机停止后发现破裂,应立即盖上盖子密闭使气溶胶沉降。离心机停止后发现破裂,应立即盖上盖子密闭30min。 2.1.3戴结实的手套(如厚橡胶手套)及口罩(避免吸入气溶胶),必要时可在外面戴一次性手套。 2.1.4使用镊子清理玻璃碎片,或用镊子夹着的棉花来清理。 2.1.5破碎的离心管及离心桶、转轴和转子都应放在无腐蚀性的、对相关微生物具有杀灭作用的消毒剂内浸泡破碎的离心管及离心桶、转轴和转子都应放在无腐蚀性的、对相关微生物具有杀灭作用的消毒剂内浸泡60min以上。 2.1.6未破损的带盖离心管应放在另一个有消毒剂的容器中适当浸泡,或用消毒剂彻底擦拭后回收。 2.1.7用清洁剂或消毒剂清洁擦拭被污染的表面。 2.1.8处理的溢洒物以及处理工具(包括收集锐器的镊子等)全部置于专用的收集袋或容器内封好。 2.1.9用消毒剂喷洒或擦拭可能被污染的区域,包括手

十大病毒排名榜

十大病毒排名榜 病毒真是很神奇又让人很恐惧的东西。人类找到的抗病毒的的种类真是太少了。而且效果远不如抗生素对付病菌那么明显。例如很常见的板蓝根——虽然都说它是抗病毒药物,但从实际上来讲,效果是不大的。假如得了病毒引起的疾病,只能够自求多福了,希望自己的身体能够打败它。由病毒引起的疾病,有的必死无疑,例如狂犬病、天花;有的跟你一辈子,例如乙肝;也有的只是来拜访一下,坐坐就走,很友善的。 10.禽流感 禽流感,全名鸟禽类流行性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动物传染病,通常只感染鸟类,少见情况会感染猪。禽流感病毒高度针对特定物种,但在罕有情况下会跨越物种障碍感染人。自从1997年在香~港发现人类也会感染禽流感之后,此病症引起全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关注。其后,本病一直在亚洲区零星爆发,但在2003年12月开始,禽流感在东亚多国——主要在越南、韩国、泰国——严重爆发,并造成越南多名病人丧生。直到2005年中,疫症不单未有平息的迹象,而且还不断扩散。现时远至东欧多个国家亦有案例。 9.甲型H1N1 甲型H1N1流感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体是一种新型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群中传播。与以往或目前的季节性流感病毒不同,该病毒毒株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人群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普遍易感,并可以人传染人,人感染甲流后的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发红等。2009年开始,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流行。2010年8月,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期已经结束。 8.肝炎病毒 肝炎病毒一直以来都是困扰着医学界和人类的一种传染疾病。肝炎病毒是指引起病毒性肝炎的病原体。人类肝炎病毒有甲型、乙型、非甲非乙型和丁型病毒之分。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甲型肝炎的感染常因年龄与地区的不同而异,年龄越大,感染率越高,且农村高于城市,一般为50%~80%。据此推算,我国有7亿~8亿人感染国甲型肝炎。乙型肝炎的感染率,根据对黑龙江、河北、河南及湖南四省10484人的调查发现为58%。据此推算,有6亿~7亿人感染过乙型肝炎。至于丙型肝炎,在我国尚无确切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但在输血后的肝炎中,国内为60%~80%。

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自查报告

榆次区疾控中心 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自查报告 为加强我中心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实验室各项工作的有效有序进行,确保微生物实验室不发生生物安全事件,保障公众健康,维护社会稳定,根据晋中市卫生局文件要求,对照检查内容,对我中心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了自查工作,检查结果如下: 一、组织机构及管理制度 我中心微生物实验室具有完善的生物安全管理责任制和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建有实验室生物安全自查制度,制定有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和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急预案,所有实验活动均有实验记录并进行归档。 二、实验室布局设施及环境 微生物实验室分区明确,分为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不同区域之间无交叉分布,实验室门有可视窗,并标示有生物安全标识和生物安全危害警告,工作人员衣物与实验室工作服及物品分开存放,实验室台面、墙壁、天花板和地面易清洁、无渗水、耐化学品和消毒剂的腐蚀,实验室配备有生物安全柜并储备有足够的实验防护用品和器材,制定有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在实验室的出口处配备有洗手消毒设施,二级实验室在工作区配备有洗眼装置等,有高压蒸汽灭菌器,实验室有可靠的电力供应,实验室所有设备功能正常,状态良好,并进行定期维护,每天早晨均监测室内环境参数,且参数符合工作要求和卫生相关要求。 三、人员与管理 微生物实验室工作人员均经过职业技术的职称考试,考核合格并取得资质,HIV实验室工作人员每年均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并建有实验室工作人员健康档案,所有实验室的活动均符合有关国家标准、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非实验有关物品不得进入实验室,实验操作人员防护水平符合相关规定。 四、实验室生物安全突发事件的处理工作 制定了艾滋病职业暴露应急预案、实验室污染及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处置意外事件的应急指挥和处置体系,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同时规范了皮肤刺伤(破损)的处理原则、

实验室十大名毒

实验室十大名毒 TEMED(四乙基乙二胺) 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类氨特殊腥臭味 用途:SDS-PAGE或WB中用作凝胶催化剂 危害:剧毒、强神经毒性。可吸入、可经皮吸收 Trizol(复合物,主要成分苯酚、异硫氰酸胍、8-羟基喹啉、β-巯基乙醇等)性状:粉红色液体,有类墨汁特殊气味 用途:细胞内RNA抽提 危害:高毒、腐蚀性、黏膜刺激性。可吸入、可经皮吸收 乙腈 性状:无色液体,极易挥发,有类醚特殊气味 用途:作为HPLC流动相,或作为蛋白溶剂 危害:代谢毒性,可紊乱呼吸和循环。可吸入,可经皮吸收 甲醛(福尔马林) 性状:无色液体,强烈刺激性气味 用途:组织保存、防腐、固定、环境消毒 危害:致癌性、致突变、生殖毒性、黏膜刺激性。可吸入、可经皮吸收 二甲苯 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刺激性气味 用途:切片脱蜡、溶剂 危害:致癌性、黏膜刺激性。可吸入、可经皮吸收 氯仿(三氯甲烷) 性状:无色液体,有特殊刺激性气味 用途:溶剂、提取DNA/RNA 危害:致癌性、黏膜刺激性,可吸入、可经皮吸收 DMSO(二甲亚砜) 性状:无色液体,无气味 用途:细胞冻存液、蛋白溶剂 危害:黏膜刺激性,可经皮吸收 ACR(丙烯酰胺) 性状:无色液体,无气味 用途:SDS-PAGE或WB中用作成胶试剂 危害:致癌性、神经毒性。可吸入、可经皮吸收 SDS(十二烷基硫酸钠)

性状:白色或浅黄色粉末,水溶液无色,无气味 用途:SDS-PAGE或WB中用于掩盖蛋白电荷 危害:黏膜刺激性、呼吸道刺激性,可吸入、可经皮吸收 APS(过硫酸铵) 性状:白色粉末,水溶液无色,无气味 用途:SDS-PAGE或WB中用作凝胶催化剂 危害:腐蚀性、黏膜刺激性,可经皮吸收

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

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 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一、实验室内严禁烟火,也不能在实验室内点火取暖,严禁闲杂人员入内。 二、充分熟悉安全用具,如灭火器、急救箱的存放位置和使用方法,并妥加爱护,安全用具及急救药品不准移作它用。 三、盛药品的容器上应贴上标签,注明名称、溶液浓度。 四、危险药品要专人、专类、专柜保管,实行双人双锁管理制度。各种危险药品要根据其性能、特点分门别类贮存,并定期进行检查,以防意外事故发生。 五、不得私自将药品带出实验室。 六、有危险的实验在操作时应使用防护眼镜、面罩、手套等防护设备。 七、能产生有刺激性或有毒气体的实验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 八、浓酸、浓碱具有强烈的腐蚀性,用时要特别小心切勿使其溅在衣服或皮肤上。废酸应倒入酸缸,但不要往酸缸里倾倒碱液,以免酸碱中和放出大量的热而发生危险。 九、实验中所用药品不得随意散失、遗弃,对反应中产生有害气体的实验应按规定处理,以免污染环境,影响健康。 十、实验完毕后,对实验室作一次系统的检查,随时关好门窗,防火、防盗、防破坏。 化学实验室安全使用操作规程 为了顺利地做好化学实验,保证实验成功,保护实验仪器设备,维护每个师生的安全,防止一切实验事故,特制订本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 一、未进实验室时,就应对本次实验进行预习,掌握操作过程及原理,弄清所有药品的性质。估计可能发生危险的实验,在操作时注意防范。 二、实验开始前,检查仪器是否完整无损,装置是否正确稳妥。 实验进行时,应该经常注意仪器有无漏气、碎裂,反应进行是否正常等情况。

三、灯火加热时要注意安全。在酒精灯快烧尽、灯火还没熄灭时,千万不能注入燃料;酒精灯熄灭时,要用灯帽来罩,不要用口来吹,防止发生意外;不要用一个酒精灯来点燃,以免酒精溢出,引起燃烧。点燃的火柴用完后立即熄灭,不得乱扔。 四、使用氢气时,要严禁烟火,点燃氢气前必须检查氢气的纯度。使用易燃、易爆试剂一定要远离火源。 五、要注意安全用电,不要用湿手、湿物接触电源,实验结束后应及时切断电源。 六、加热或倾倒液体时,切勿俯视容器,以防液滴飞溅造成伤害。给试管加热时,切勿将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以免药品喷出伤人。 七、嗅闻气体时,应保持一定的距离,慢慢地用手把挥发出来的气体少量地煽向自己,不要俯向容器直接去嗅。 八、凡做有毒和有恶臭气体的实验,应在通风橱内进行。 九、取用药品要选用药匙等专用器具,不能用手直接拿取。 十、未经许可,绝对不允许任意混合各种化学药品,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十一、稀释浓酸(特别是浓硫酸),应把酸慢慢地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十二、使用玻璃仪器时,要按操作规程,轻拿轻放,以免破损,造成伤害。 十三、使用打孔器或用小刀割胶塞、胶管等材料时,要谨慎操作,以防割伤。 十四、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回指定的容器内。 十五、严禁在实验室内饮食,或把餐具带进实验室,更不能把实验器皿当作餐具。 十六、实验结束,应整理好桌面,把手洗净再离开实验室。 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一)生物教师是学生进行各类生物实验的指导者和监护者。每次实验课前,教师必须进行先期实验,以确认实验的成功率和安全性,确保学生的人身和健康不受伤害。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急措施

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 检验科生物安全事件应急措施 1、刺伤、切割伤或擦伤处理: 1)立即停止工作。2)伤口挤血,水或消毒剂冲洗消毒。3)除去防护服并进行医学处理。4)去急诊室诊治,急诊室对伤者进行必要的检查和处置,填写“异常事件报告单”并报质量管理科,记录受伤原因和相关的微生物,并应保留完整适当的医疗记录 2、潜在感染性物质的食入处理: 1)立即停止工作。2)应脱下防护服并进行医学处理。3)观察和必要的预防治疗,去急诊室诊治,对伤者进行必要的检查和处置,填写“异常事件报告单”并报质量管理科,记录受伤原因和相关的微生物。4)要报告食入材料的鉴定和事故发生的细节,并保留完整适当的医疗记录。 3、潜在危害性气溶胶的释放(在生物安全柜以外)处理: 1)所有人员必须立即撤离相关区域,任何暴露人员都应接受医学咨询。2)应当立即通知实验室负责人。3)为了使气溶胶排出和使较大的粒子沉降,在一定时间内严禁人员入内。如果实验室没有中央通风系统,则应推迟进入实验室。4)应张贴“禁止进入”的标志。过了相应时间后,在实验室负责人的指导下来清除污染。应穿戴适当的防护服和呼吸保护装备。5)填写《异常事件报告单》。 4、容器破碎及感染性物质的溢出处理: 1)做好个人防护,戴手套,穿防护服,必要时戴眼罩和护目镜。2)

用布或纸巾覆盖受感染性物质污染或受感染性物质溢洒的破碎物品并用镊子、硬纸壳等清理干净。3) 再次将布、纸巾覆盖在上面并倒上消毒剂,通常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由外向内进行处理。4)并使其作用适当时间(30分钟),将布、纸巾以及破碎物品清理掉;玻璃碎片应用镊子清理。5)然后再用消毒剂擦拭污染区域。 6)如果用簸箕清理破碎物,应当对他们进行高压灭菌或放在有效的消毒液内浸泡。用于清理的布、纸巾和抹布等应当放在盛放污染性废弃物的容器内。7)如果实验表格或其他打印或手写材料被污染,应将这些信息复制,并将原件置于盛放污染性废弃物的容器内。8)填写《异常事件报告单》。 5、未装可封闭离心桶的离心机内盛有潜在感染性物质的离心管发生破裂处理:1)如果机器正在运行时发生破裂或怀疑发生破裂,应关闭机器电源,让机器密闭(例如30min)使气溶胶沉积。如果机器停止后发现破裂,应立即将盖子盖上,并密闭(例如30min)。2)所有操作都应戴厚实的手套(如厚橡胶手套),必要时可在外面戴一次性手套。当清理玻璃碎片时应当使用镊子,或用镊子夹着的棉花来进行。所有破碎的离心管、玻璃碎片、离心桶、十字轴和转子都应放在无腐蚀性的、已知对相关微生物具有杀灭活性的消毒剂内。未破损的带盖离心管应放在另一个有消毒剂的容器中,然后回收。3)离心机内腔应用适当浓度的同种消毒剂擦拭,并再次擦拭,然后用水冲洗并干燥。清理时所使用的全部材料都应按感染性废弃物处理。4)填写《异常事件报告单》。

实验室最危险的17种物质

实验室最危险的17种物质 慢性毒性,最易忽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呐!!!!!!!!!!!!!!各位兄弟姐妹们务必小心 1.DMSO: DMSO是二甲基亚砜,用途广泛。用作乙炔、芳烃、二氧化硫及其他气体的溶剂以及腈纶纤维纺丝溶剂。是一种即溶于水又溶于有机溶剂的极为重要的非质子极性溶剂。对皮肤有极强的渗透性,有助于药物向人体渗透。也可作为农药的添加剂。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化学试剂。 DMSO也是一种渗透性保护剂,能够降低细胞冰点,减少冰晶的形成,减轻自由基对细胞损害,改变生物膜对电解质、药物、毒物和代谢产物的通透性。 但是研究表明,DMSO存在严重的毒性作用,与蛋白质疏水集团发生作用,导致蛋白质变性,具有血管毒性和肝肾毒性。

DMSO是毒性比较强的东西,用的时候要避免其挥发,要准备1%-5% 的氨水备用,皮肤沾上之后要用大量的水洗以及稀氨水洗涤. 最为常见的为恶心、呕吐、皮疹及在皮肤、和呼出的气体中发出大蒜、洋葱、牡蛎味。 吸入:高挥发浓度可能导致头痛,晕眩和镇静。 皮肤:能够灼伤皮肤并使皮肤有刺痛感,如同所见的皮疹及水泡一样。若二甲基亚砜与含水的皮肤接触会产生热反应。要避免接触含有毒性原料或物质的二甲基亚砜溶液,因其毒性不为人所知,而二甲基亚砜却可能会渗入肌肤,在一定条件下会将有毒物质代入肌肤。 吸收:吸收危险性很低。 2.EB:EB(Ethidium bromide,溴化乙锭) 溴化乙锭是一种高度灵敏的荧光染色剂,用于观察琼脂糖和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的DNA。溴化乙锭用标准302nm 紫外光透射仪激发并放射出橙红色信号,观察琼脂糖凝胶中DNA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荧光染料溴化乙锭进行染色,溴化乙锭含有一个可以嵌入DNA堆积碱基之间的一个三环平面基团。它与DNA的结合几乎没有碱基序列特异性。在高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