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医学课程教学大纲
急诊医学教学大纲

《急诊医学》教学大纲(临床医学本科专业)课程编号:课程名称:急诊医学学分:2总学时:36学时理论学时:28学时实验学时:8学时先修课程要求: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内科学外科学传染病学适应专业: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专业教材:王振杰.石建华.方先业.实用急诊医学.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参考书:1、沈洪.急诊医学.第1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张文武.急诊内科学.第2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卡林(法). 急诊医学:成人内-外科学(原书第2版)(中文翻译版).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94、肖奇明.罗学宏. 急诊医学.第1版.湖南: 中南大学出版社,2001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急诊医学是对急性危重病人实施紧急救治的一门新兴的、独立的医学学科,同时也是建立在各医学学科基础上的专门学科。
期望通过这门课程的教学可以为今后从事急诊专业的临床医师在救治急、危、重病人方面奠定良好基础,并且为从事其他专业临床医师拓宽知识面。
急诊医学的基本任务是: 1 、掌握急危重症病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础理论。
2 、熟悉各种急、危、重症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的理论知识。
3 、掌握各种急救技术方法。
在教学的方法上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应用启发式教学方式,充分利用视、听、练教具,强调直观教学,用多媒体、模型、急救设备等。
同时注重医德教育,培养和造就一批立志献身急诊专业,造福于急、危、重症患者的专业队伍,使正在掘起的急诊医学这一新的学科得到更快更完善地发展。
急诊医学教学包括理论学和实践课两部分。
其中实践课教学在医院见习课程中完成。
有关见习教学要求详见见习教学大纲。
二、课程基本要求1、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掌握急症急救的各主要环节和理念,掌握临床常见急危重症的诊断和治疗,掌握机械通气的原理,了解急诊医学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急诊医学教学大纲(适用临床八年制、临八创新)

急诊医学教学大纲(适用专业:临床八年制,临八创新)目录1.课程介绍 (3)2.急诊医学总论 (5)3.紧急医学救援的现场检伤分类 (6)4.院前急救与转运 (7)5.传染病早期识别与防护 (8)6.急诊医患沟通技巧 (10)7.心肺复苏 (13)8.危重患者的急诊处理思维方式和技巧 (15)9.危重患者的早期识别和处理流程——中毒 (16)10.危重患者的早期识别和处理流程——胸痛 (17)11.危重患者的早期识别和处理流程——腹痛 (18)12.危重患者的早期识别和处理流程——休克 (20)13.危重患者的早期识别和处理流程——意识障碍 (22)14.危重患者的早期识别和处理流程——精神行为异常 (24)15.危重患者的早期识别和处理流程——创伤 (25)16.环境急诊 (26)“急诊医学”课程介绍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急诊医学英文名:Emergency Medicine课程号:502412020课程对象:临床医学八年制、临八创新课程类别:本科必修课学时:32学分:2二、教学团队教学单位负责人:课程负责人:课程秘书:三、课程教学目的认知教学目标:掌握急诊的相关概念,常见急重症的早期识别与处理。
技能教学目标:掌握常用急救技能,掌握急诊的思维方式与处理原则,掌握常见急重症的评估与处理。
职业素养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医风医德,引导其树立人文关爱意识,培养其与急诊病人及家属的交流沟通技巧;促进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能力;做好职业防护。
四、教学计划表(见下页)五、教材《急诊医学》自编教材2017版六、主要参考资料(1)《急诊医学》曹小平、曹钰等科学出版社 2014(2)《急诊医学》陈玉国等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七、成绩评定办法总成绩=平时成绩(70%)+期末成绩(30%)平时成绩:占总成绩70%(7次翻转课堂、TBL、PBL/病案讨论等教学参与情况,每次10%)期末闭卷考试:占总成绩30%(计算机考试)表1 教学计划表一、知识点与教学要求掌握内容:急诊、急救、急症和危重病的概念及相互关系、急诊医学概念与特点熟悉内容:急诊医学的范围与组成部分、急诊医师的素质与能力培养了解内容:急诊医学的学科发展二、教学时数讲授:2学时三、教学内容1. 授课内容(1)相关概念:急诊、急救、急症、危重病和急诊医学(2)急诊医学的特点(3)急诊医学的范围与组成部分(4)急诊医师的素质与能力培养(5)急诊医学的学科发展2. 重点英文词汇emergency medicine(急诊医学) emergency(急症)emergency call(急诊) critically ill(危重病)first-aid(急救)3.参考资料(1)万学红主编《临床医学导论》四川大学出版社2011年10月1日第1版(2)电影:《ER》、《穿梭阴阳间》一、知识点与教学要求掌握内容:突发公共事件的概念与分类、“四集中”原则熟悉内容:START捡伤分类法了解内容:紧急医学救援的主要内容、大型灾难情况下的医疗资源合理调配二、教学时数PBL/病案讨论:2学时三、教学内容1.授课内容(1)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类与分级(2)紧急医学救援的概念与主要内容(3)“四集中”原则(4)START捡伤分类法(5)大型灾难情况下的医疗资源合理调配2.基本临床技能要求大规模伤员的检伤分类3.重点英文词汇Disaster Medicine(灾难医学) Field Triage(现场检伤分类)Simple Triage And Rapid Treatment(START捡伤分类法) 4.拓展学习资源《灾难医学》全国高等医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二五”规划教材·专科医师核心能力提升导引丛书刘忠民,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ISBN编号:9787117188470院前急救与转运一、知识点与教学要求掌握内容:院前急救的定义及内容、患者转运前的评估内容、危重患者院前、院际、院内转运的准备内容熟悉内容:院前院内患者转运方法及转运途中病情处理了解内容:转运后医护、医技交接二、教学时数讲授:0.5学时PBL/病案讨论:1.5学时三、教学内容1.授课内容(1)21个急救院前急救与转运思考题(2)学生分组讨论各思考题涵盖的知识点(现场评估、处理、转运准备、转运中监测及转运后的交接内容),总结出答案。
急诊医学教学大纲

急诊医学教学大纲一、引言急诊医学作为医学领域的重要分支之一,致力于应对各种急性疾病和创伤等紧急情况,具有极高的专业需求和技能要求。
本教学大纲旨在为急诊医学的教学工作提供指导,确保学生全面而系统地掌握急诊医学的核心知识和技能。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具备处理急性疾病和急性创伤的应急处理能力;2. 提高学生的急诊医学知识水平,包括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等方面;3. 培养学生迅速评估和判断危重病人的能力,并展开及时有效的治疗;4. 培养学生在高压环境下的应急反应和协作能力;5. 强化学生的沟通能力,包括与患者、家属和其他医疗团队成员的沟通技巧;6. 培养学生具备医学伦理和职业道德的素养,充分尊重患者权益。
三、教学内容1. 急性心血管病急诊1.1 心肌梗死急诊处理1.2 心律失常急诊处理1.3 心功能不全急诊处理2. 急性呼吸系统疾病急诊2.1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处理 2.2 吸入性肺损伤急诊处理2.3 肺栓塞急诊处理3. 外伤与创伤急诊3.1 创伤性颅脑损伤急诊处理 3.2 骨折及关节脱位急诊处理3.3 创伤性出血急诊处理4. 中毒与药物过量急诊4.1 急性药物中毒处理4.2 化学品接触中毒处理4.3 食物中毒急诊处理5. 感染与传染病急诊5.1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急诊处理 5.2 化脓性感染急诊处理5.3 肠道传染病急诊处理6. 其他急诊疾病处理6.1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处理6.2 急性肾衰竭急诊处理6.3 急性腹痛疾病处理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结合实际案例,讲解急诊医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要点;2. 视频演示:展示典型病例的处理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操作步骤;3. 模拟训练: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急诊场景的模拟训练,提升应急反应和团队协作能力;4. 实习实训:安排在急诊科临床岗位实习,亲身参与各类急诊患者的抢救与治疗;5. 讨论研究:组织学生进行病例讨论和文献研究,拓宽知识视野,提高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急诊医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99210544学时/学分:45/2.5适用专业: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北京远郊定向)急诊医学Emergency medicine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必修专业课程。
二、课程教学目的本课程教学目的是通过对急诊医学基础理论、急危重病诊断与鉴别诊断、思维方法、诊疗流程和抢救技术等理论和实践的学习,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及逻辑严密的临床思维能力,更好地了解急诊医学常见的急危重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掌握诊断与鉴别诊断,急诊抢救治疗流程,同时尽可能针对病因治疗,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为学生将来在农村基层医院独立工作、对急危重症患者的初步抢救打下基础。
三、课程教学方法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等教学法,循序渐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习兴趣,贯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紧密联系临床。
理论课以课堂授课为主,采取病例导入方法教学,结合互动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部分章节组织自学和课堂讨论。
适当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课堂讲授的同时,辅以视频、多媒体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实践课结合临床患者,学生问诊、查体并提出诊断,进行课堂讨论,教师总结;加强急救技术的培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四、课程成绩考核方法及评定标准本课程是考查课程。
考试成绩由两部分组成:期末理论考试和平时成绩。
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60%,考核方式为闭卷笔试,评卷办法以试卷的标准答案为依据,统一阅卷;平时成绩占40%,其中考勤占10%、课后作业占10%、技能考核占20%。
五、教材及参考书教材:急诊与灾难医学,沈洪主编.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13年.ISBN:9787117171441 参考书:急诊医学,李春盛主编.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13年.ISBN:9787117179362内科学,葛均波徐永健主编.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13年.ISBN: 9787117173148 外科学,陈孝平汪建平主编.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13年.ISBN:9787117170222 六、课程各章节学时分配七、教学基本内容及基本要求(一)理论教学基本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了解急诊医学概念、范畴,发生发展;急诊医学专业特点和急诊医学教学特点、方法。
急诊医学教学大纲

急诊医学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急诊医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内容广泛。
该课程目前作为医学本科生的指定选修课。
其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急诊医学、急症和危重症的临床特点和诊治规律。
掌握常见急、危重症,各种急救技术和监测技术。
二、课程基本要求:1、急诊医学的理论部分主要是通过课堂讲授:(1)使学生了解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增加,急诊医学是一门日益重要的学科,有其特有的临床认识方法和要求。
(2)使学生明白善于发现和预测病人的危急情况,稳定生命体征,抢救生命是急诊的主要任务。
(3)使学生精熟各种常见危重症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判断及正确的处理。
(4)使学生掌握为抢救危重病人而必须进行的各种急救技术和监测技术。
(5)使学生能全面的评估不同阶段的危重病人的病情,并会合理的分流病人。
2、急诊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
各种急救技术和危重症监测技术将是教学中的重点。
这一部分主要是通过模拟现场、实地操作,并通过录像、幻灯、多媒体教学等手段达到教学目的。
另外组织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到急诊抢救室和EICU。
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前题下,观摩急救现场,感受紧张气氛,见习危重症的救治方法3、院前急救部分的学习是先通过课堂讲解,重点介绍什么是院前急救,院前急救的意义,国际、国内、上海地区急救现状,存在的问题,今后的发展趋势,然后安排学生参加“120”急救工作来达到熟悉了解院前急救的目的。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第一章、急诊医学总论1、急诊医学的概述。
2、急诊医学的历史、现状和发展。
3、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概念。
4、急诊医学特点,急诊思维方法,急救原则,急诊医生的素质要求。
学习急诊医学应注意的问题。
第二章、心肺脑复苏1、心肺脑复苏的概念,临床死亡的概念及其重要意义,死亡的分期。
2、心跳骤停的诊断。
3、心肺复苏。
4、脑复苏。
5、脑死亡的概念、判断方法。
第三章、休克1、休克的概念、病因分类、分期和动向的判断。
2、低血容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感染性休克、过敏性休克的诊治方法。
《急诊医学》教学大纲(本科)

急诊医学一、课程简介急诊医学是一门跨专业的以创伤、严重感染、复苏、灾害医学、中毒以及内科各系统急危重病诊治、重大意外公共卫生事件的救治和研究为主要内容的二级学科,必修课程。
该学科综合性强、涉及面广,与临床各学科关系密切。
本课程的任务,是在学生学习《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等课程之后,通过急诊医学的教学,使学生学到急救医学的基本理论,熟悉临床实践所需的常用急救技术,培养学生独立处理急症的能力,为学生从事急诊和其他各学科临床工作奠定基础。
所以,该课程是儿科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授予学生急救医学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灵活缜密的临床诊疗思路;掌握各种急救医学的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过硬的临床动手能力;掌握各类急症的抢救流程与治疗原则,为学生从事急诊和其他各学科临床工作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二、理论教学内容1.急诊急救概论掌握内容:急诊、急救医学的概念、特点及范畴。
了解内容:急诊、急救医学的发展史、任务及服务体系。
2.脓毒症掌握内容:脓毒症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了解内容:脓毒症的病理生理、发病机理、分类及早期诊断的生化指标。
3.急性中毒(总论)掌握内容:急性中毒的病因和中毒机制、概念、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和治疗与预防。
了解内容:中毒的毒理机制、毒物种类和血液净化治疗中毒的机制。
4.急性中毒(个论)掌握内容:掌握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中毒机制、临床表现和分级、辅助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病因和发病机制、诊断、临床表现、鉴别诊断、辅助检查、治疗防治并发症和后发症、预防;百草枯中毒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分级、辅助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
了解内容:中毒的机制、毒物种类、鉴别诊断及并发症的救治、血液净化的机制及应用适应症。
5.心肺脑复苏掌握内容:概念、国际复苏新指南内容(2015年)、常见复苏药物的临床应用。
了解内容:猝死的常见原因、CPR的病理生理及脑复苏的方法。
急诊医学 教学大纲

急诊医学教学大纲急诊医学教学大纲急诊医学是一门重要的临床学科,它涉及到急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因此,急诊医学的教学大纲的制定对于培养优秀的急诊医生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急诊医学教学大纲的内容和结构,以及其对急诊医学教育的意义。
一、急诊医学教学大纲的内容急诊医学教学大纲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急诊医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急诊医学的定义、急诊医学的发展历程、急诊医学的特点和目标等。
这部分内容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急诊医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2. 急诊医学的基本技能:包括急诊医学的常见病例和处理流程、急诊医学的急救技术和操作方法等。
这部分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急诊医学的基本技能。
3. 急诊医学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包括急诊医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要求,如急诊医学的诊断方法、急诊医学的治疗原则等。
这部分内容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急诊医学的知识和技能要求。
4. 急诊医学的临床实践和病例分析:包括急诊医学的临床实践和病例分析,如急诊医学的常见病例和处理方法、急诊医学的典型病例和处理经验等。
这部分内容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实践和分析来提高急诊医学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急诊医学教学大纲的结构急诊医学教学大纲的结构应包含以下几个层次:1. 急诊医学的总体目标和基本要求:包括急诊医学教学的总体目标和基本要求,如培养学生的急诊医学思维和技能、提高学生的急诊医学实践能力等。
2. 急诊医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急诊医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内容和要求,如急诊医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急诊医学的基本技能等。
3. 急诊医学的进阶知识和技能:包括急诊医学的进阶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内容和要求,如急诊医学的高级技术和操作方法、急诊医学的病例分析和处理经验等。
4. 急诊医学的实践环节:包括急诊医学的实践环节的安排和要求,如急诊医学的临床实习和实践操作等。
这部分内容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实践来提高急诊医学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急诊医学教学大纲的意义急诊医学教学大纲的制定对于急诊医学教育具有重要意义:1. 指导教学内容和方法:急诊医学教学大纲可以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急诊医学课程设计

急诊医学课程设计一、课程概述急诊医学是一门涵盖广泛的医学领域,包括急性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病情监测等多个方面。
此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关于急诊医学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概念,培养其掌握急诊医学相关的临床技能,并提高其应对急诊情况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理解急诊医学基本概念和应用;2.掌握急性疾病的常见诊断方法;3.学习急性疾病的处理流程,并且能够运用各种急救技能;4.能够敏锐地辨别急性疾病的重要性,以便采取正确的行动;5.增强学生应对急诊情况的能力。
三、课程大纲Ⅰ. 急诊医学基础1.急诊医学的定义、特点、研究范围;2.急诊医学的法律、伦理和职业责任;3.急诊科室与急诊医学团队的建设。
Ⅱ. 急性疾病的常见诊断方法1.临床常用诊断方法,如体格检查和简单的生命体征监测;2.实验室检查方法;3.影像学检查方法。
Ⅲ. 急性疾病的处理流程1.急性疾病的处理及处理流程;2.疼痛管理;3.多重治疗的适应症和非适应症;4.重症患者的治疗与监测。
Ⅳ. 急救技能1.呼吸急救;2.心脏急救;3.中毒及急性药物过量的处理。
Ⅴ. 急诊处理中的其他注意事项1.急诊伤害的处置;2.急性疾病治疗后的监测;3.急诊创伤后的复原及康复;四、教学方法1.教师讲课;2.诊断和治疗任务;3.问题解决;4.案例分析。
五、学生评估1.平时成绩占70分,听讲、参与、作业等多种因素结合计算;2.期末考试占30分,闭卷,随堂测试形式进行。
六、参考书目1.《急诊医学手册》李雪琴编著,第二版;2.《内科急诊学》周锦堂主编,第三版;3.《急诊医学疾病诊断及治疗指南》;4.《急诊医学全球实践展》科技出版社。
七、结语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应对急诊情况的能力,提高其急救技能和应对急诊医学的能力。
基本知识的学习是成功的基础;实际的处理任务和案例分析更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急诊医学的实践性和复杂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诊医学课程教学大纲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急诊医学教学大纲
(供临床医学本科专业用)
一、课程简介
急诊医学是一门跨专业的以创伤、严重感染、复苏、灾害医学、中毒以及内科危重病诊治和研究为主要内容的二级学科。
急救医疗水平的高低不仅反映一个国家、地区、城市卫生机构的组织管理水平,而且也是医院、救护机构医护人员的救治水平和素质的具体体现。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农业迅速发展,交通及工伤等事故、各类严重感染、心脑血管疾病等危重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这就需要我们医护人员不断做好急诊急救医疗工作,提高救治成功率,减少致残率和病死率。
本大纲通过急诊医学概论讲述,使学生掌握急诊医学的范畴,掌握急诊医疗体系的组成,熟悉急诊医学的现状,了解急诊医护人员的素质要求。
本大纲包含了医学生必须掌握的急诊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等,适用于五年制临床本科专业,根据教学计划本大纲安排理论授课24学时,见习8学时,合计32学时。
二、学时分配
三、正文
第一章绪论
学习目的和要求
一、掌握急诊医学的范畴
二、掌握现代急诊服务体系的组成
课程内容
急诊医学的概念;急诊医学的范畴;急诊医学发展史;现代急诊医疗服务体系
第二章心肺脑复苏
学习目的和要求
一、掌握BLS、ALS的概念和内容
二、掌握BLS的操作步骤
三、掌握脑缺血损伤和脑复苏
四、熟悉气道管理和机械通气
课程内容
心脏、呼吸停止的原因和诊断;成人和小儿BLS、ALS的步骤;脑缺血损伤和脑复苏;气道管理和机械通气
第三章休克(自学)
学习目的和要求
一、掌握休克的诊断和治疗
二、掌握各种休克的急救方法
三、熟悉休克的病理生理
自学内容
休克的病理生理;休克的诊断和治疗;各种休克的急救方法
第四章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自学)
学习目的和要求
一、掌握SIRS的诊断和治疗
二、掌握MODS的诊断和治疗
三、掌握脓毒症的诊断和治疗
自学内容
SIRS的诊断和治疗;MODS的诊断和治疗;脓毒症的诊断和治疗
第五章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自学)
学习目的和要求
一、掌握常见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的处理方法
二、掌握常见酸碱平衡紊乱的处理方法
自学内容
常见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常见酸碱平衡紊乱
第六章急性中毒
学习目的和要求
一、掌握急性中毒的诊疗原则
二、掌握有机磷中毒、镇静催眠药中毒的诊断要点和治疗
三、了解清除消化道中毒物的常用方法
课程内容
急性中毒的诊疗原则;常见急性中毒的急诊处理
第七章环境和理化因素损伤(自学)
学习目的和要求
一、熟悉淹溺、中暑、毒蛇咬伤、动物咬伤及节肢动物蜇伤的处理方法自学内容
淹溺、中暑、毒蛇咬伤、动物咬伤及节肢动物蜇伤
第八章创伤急救
学习目的和要求
一、掌握创伤急救的方法
二、熟悉创伤诊断的指标
课程内容
创伤急救的概述;创伤院前急救;特殊创伤的急救
第九章灾害事故急救
学习目的和要求
一、掌握灾害急救的处理方法
二、掌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方法
课程内容
各种灾害急救的处理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措施
第十章发热(部分自学)
学习目的和要求
一、掌握发热的诊断和治疗
二、熟悉发热的临床表现
课程内容
发热的诊断和治疗
自学内容
发热的临床表现
第十一章心悸
学习目的和要求
一、掌握心悸的诊断和处理原则
二、熟悉致命性心律失常的诊断和处理
课程内容
心悸的诊断和处理原则;致命性心律失常
第十二章急性意识障碍(部分自学)
学习目的和要求
一、掌握各种急性意识障碍的诊断和急诊处理
二、熟悉各种急性意识障碍的原因和临床表现
课程内容
昏迷、脑出血、脑梗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晕厥的原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急诊处理
自学内容
高渗性高血糖状态、低血糖症、中毒性昏迷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急诊处理
第十三章呼吸困难(部分自学)
学习目的和要求
一、掌握呼吸困难的治疗原则
二、掌握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急性左心衰、急性肺栓塞和ARDS的急救方法
三、熟悉自发性气胸的急救方法
课程内容
呼吸困难的概述;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急性左心衰、急性肺栓塞和ARDS的诊断和急救方法
自学内容
自发性气胸的诊断和急救方法
第十四章急性疼痛(部分自学)
学习目的和要求
一、掌握常见急性头痛疾病的急救方法
二、掌握常见急性胸痛疾病的急救方法
三、熟悉常见急性腹痛疾病的急救方法
课程内容
急性头痛疾病的诊断和急救方法;急性胸痛疾病的诊断和急救方法
自学内容
急性腹痛疾病的诊断和急救方法
第十五章出血(部分自学)
学习目的和要求
一、掌握咯血、消化道出血和血尿的急救处理方法
二、熟悉造成咯血、消化道出血和血尿的常见疾病的诊断
课程内容
咯血、消化道出血和血尿的急救处理方法
自学内容
造成咯血、消化道出血和血尿的常见疾病
第十六章呕吐和腹泻
学习目的和要求
一、掌握呕吐和腹泻的治疗原则
二、熟悉呕吐和腹泻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课程内容
呕吐的原因、临床特点、诊断和急救治疗;腹泻的原因、临床特点、诊断和急救治疗
第十七章少尿和无尿(部分自学)
学习目的和要求
一、掌握少尿和无尿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二、熟悉常见造成少尿无尿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课程内容
少尿和无尿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自学内容
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尿潴留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第十八章抽搐(部分自学)
学习目的和要求
一、掌握抽搐的诊断、临床特点、诊断和急救处理
二、熟悉常见抽搐急症的急诊处理
课程内容
抽搐的诊断、临床特点、诊断和急救处理
自学内容
常见抽搐急症的急诊处理
第十九章精神行为异常(自学)
学习目的和要求
一、熟悉精神行为异常的评估和诊断
二、了解常见精神行为异常的表现和干预措施
自学内容
精神行为异常的评估和诊断;常见精神行为异常的表现和干预措施
第二十章急诊危重症监护
学习目的和要求
一、掌握各器官系统功能监护的措施、指标等
二、熟悉急诊危重症监护的概念、基本设施
三、了解急诊危重症监护病房的功能
课程内容
急诊危重症监护的概念、基本设施以及急诊危重症监护病房的功能;各器官系统功能监护的措施、指标
第二十一章急诊检查和治疗技术
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各种急诊检查和治疗方法的适应症、禁忌症和步骤
课程内容
各种急诊检查和治疗方法的适应症、禁忌症和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