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六年级毕业复习题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重点复习题(修订稿)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1、放大镜就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镜片透明)和(中间厚)、( 边缘薄)。
只要具有透明、中间厚、边缘薄的结构: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物体图像)功能。
4、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大小)没有关系,而是和(凸度大小)有关——放大镜的(凸度越大放大的倍数越大;凸度越小放大的倍数越小)【注:平玻璃是平的,因为没有凸度,所以放大倍数为0】。
5、使用放大镜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物体的细微之处)。
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6、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7、如果固体物质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晶体),如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等。
【注:人们常误认为玻璃、松香、琥珀、珍珠是晶体。
】8、两个(不同倍数的放大镜9、(显微镜)的发明使人们能够观察到(非常小的物体以及物体的精细结构)。
10、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是他首先发现了(微生物)。
11、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
(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12、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软木)的(细胞)结构。
13、生物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
14、(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
15、(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16、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生物)。
2022-2023学年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综合复习试卷(附答案)

2022-2023学年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综合复习一、判断题1.人的生活受昼夜变化的影响,猎头鹰、蜗牛的生活不受昼夜的影响。
( )2.通电线圈无论放在什么位置,磁针偏转的角度大小都相同。
( )3.莫斯科与北京迎接黎明的时间不同,是因为地球自西向东公转。
( )4.滑梯、跷跷板、指甲刀都是常见的杠杆。
( )5.通过放大镜和显微镜对观察到的图像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观察工具的放大倍数越大,物体的图像就越大,视野也越大。
( )二、连线题6.连线题。
利用温泉的能量发电热电站利用原子能发电风力发电站利用太阳光的能量发电核电站利用煤的能量发电太阳能电站利用石油的能量发电水电站利用天然气的能量发电地热电站利用风的能量发电利用水流的能量发电7.太阳静止不动地球自转周期为24小时地球静止不动地心说地球在运动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所有天体都围绕地球运动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心说所有天体都围绕太阳运动哥白尼提出的理论托勒密提出的理论8.把下列观察工具与观察范围连起来。
肉眼晶体、器官等较小组织放大镜细胞、微生物光学显微镜细菌、病毒电子显微镜小昆虫9.将下列昆虫与它的触角类型连起来。
蚕蛾羽状蝴蝶棒状天牛丝状蚂蚁鞭状蝗虫膝状10.寒冷春季盛开的荷花凉爽夏季金黄的树叶温暖秋季落叶的树木炎热冬季碧绿的幼苗三、排序题11.下面是制作洋葱制片的过程。
请按操作过程用阿拉伯数字排列顺序。
( )用盖玻片的一侧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缓缓地放下。
( ) 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水。
( )用吸水纸把多余的水分吸掉。
( )用镊子撕取一块洋葱的表皮。
( )把取下的洋葱表皮放在载玻片的水滴中央,用镊子小心地将其展开。
12.请将下列实验步骤进行排序。
( )把拉直的导线靠近指南针上方,接通带小灯泡的电路,观察指针是否偏转( )把拉直的导线靠近指南针上方,接通不带小灯泡的电路,观察指针是否偏转( )组装一个可以点亮小灯泡的电路( )把电路中的小灯泡拿掉,把导线直接连在电池两根( )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得出实验结论13.把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按照先后顺序排列。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总复习资料

《科学》总复习资料五年级上册1、种子发芽需要的必须条件:一定的水、适宜的温度、空气。
2、食物链中,生产者一般指________,消费者一般指________。
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肉食动物终止。
3、生态系统指自然界中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
如果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受到破坏,整个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4、世界第一个自然保护区——(美国)黄石国际公园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5、影子的大小和物体与________之间的距离有关。
距离越近,影子越大;距离越远,影子越小。
而影子的形状则与________的角度有关。
6、光碰到镜面会改变传播方向,倍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也叫反光,它也是沿直线传播的。
7、科学家利用光反射的远离精确测出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 384430 千米。
8、利用反射原理:汽车反光镜、医用额镜、潜望镜、________、________等。
9、在野外可以利用________聚光生火。
10、吸热与物体表面的颜色深浅有关。
颜色越深,吸热能力越______。
吸热还与光线对物体照射的角度有关。
11、太阳透过________可以扩展成红、橙、黄、绿、蓝、靛、紫这七种颜色。
12、地球内部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13、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是会产生一种与喷出方向相反的力,叫________。
喷气式飞机、火箭都是靠喷漆大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
14、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施加____,要使物体运动地更快,必须对物体施加更大的____。
15、弹簧测力计主要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构成。
五年级下册1、浮力的方向始终是________,重力的方向始终是________。
2、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________物体排开水的重力,这是古希腊物理学家________发现的。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毕业试卷及答案3(可编辑修改word版)

小学科学毕业检测卷一、填空题:( 20%, 每空 1 分)成绩1、 杠杠是一种简单的机械, 利用杠杠工作时, 在杠杠上用力的点叫 ,承受重物的点叫,起支撑作用的点叫 。
2、像艾斐尔铁塔这种骨架式的构造常被叫做 结构,这种结构的“小格子”基本都是 形。
3、身体中有脊柱的动物叫,身体中没有脊柱的动物叫。
4、像食盐等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叫做 。
5、大量的研究事实说明生命体都是由 组成的,该物质是由第一个发现的。
6、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整个世界都是由 组成,它们总是不断 的。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最大的区别是。
7、太阳系是以 为中心,由八大行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
8、我们能用和等方法把污水中的杂质分离出来。
9、2009 年是国际天文年,今年 7 月 22 日(农历六月初一)在我们嘉兴地区白天能观测到的天文现象叫。
二、选择题:( 20%, 每题 2 分)1、许多桥梁建成拱形,主要是为了( ) A 、更加美观 B 、节省材料 C 、更加牢固2、只改变电磁铁线圈的缠绕方向,这时电磁铁()。
A 、南北极改变B 、南北极不变C 、磁力强弱发生变化3、下列现象不能说明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是… … … … … … … … … … …( )A 、枯叶蝶的、体形与一片枯叶非常相似B 、植物的叶片是绿色的,能进行光合作用C 、仙人掌的叶变成了刺关D 、变色龙的体色能随环境的变化时变化 4、农历上半月的月相变化的规律是………………………………………()。
学校班级姓名学号(考号)答题请不要超过此密封线A、由缺变圆B、由圆变缺C、由缺变圆,再变缺5、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所能观察到的范围就…………………………()。
A、越大B、越小C、不变6、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晶体的是………………………………………………()。
A、食盐B、雪花C、玻璃7、给客人泡一杯糖水,会看到糖在水中溶解,这个变化属于……………()。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毕业试卷及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毕业试卷及答案小学科学六年级毕业检测卷时间:60分钟)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得分:一、填空题:每格1.5分,共33分1、我们使用的包装盒上的瓦楞纸主要是通过加强抗弯曲能力来实现的。
2、放大镜的作用是放大物体,其放大倍数与镜片有关。
3、食盐、味精等都是几何外形的固体,称为晶体。
4、在显微镜下,我们发现洋葱的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
5、我们能够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东西都是物质。
6、米饭中的淀粉会与唾液发生变化,咀嚼后变甜了。
7、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会产生大量气体。
将这种气体倒在蜡烛的火焰上,会发现火焰变大。
8、我们用小刀很容易将表面的铁锈刮下来,说明铁锈不牢固。
9、月相的变化是月球运动过程中形成的,每月的变化规律是固定的。
10、我们家乡的水污染主要由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废水等引起。
11、处理垃圾的常用方法是焚烧和填埋。
12、北京奥运会主体育馆——鸟巢,在建造时采用了钢结构。
13、月球是地球的卫星,2007年10月27日,我国成功发射了嫦娥一号探测器。
14、显微镜目镜的放大倍数为12,物镜的放大倍数为15,那么它的总放大倍数为180.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1、发现微生物的科学家是(B)。
A、XXXB、XXXC、XXX2、左图中的触角图是(A)的触角。
A、蝗虫B、蚕蛾C、蝴蝶3、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时,要抬升镜筒,调节旋钮一般(B)旋转。
A、向内B、向外C、先向内,再向外4、下列含有淀粉的食物是(A)。
A、番薯B、西红柿C、萝卜5、实验发现,我们将铁钉放在(B)里最先生锈。
A、空盘子B、水盘子C、菜油盘子6、左图中的月相,一般出现在每月的(D)。
A、农历初三B、农历初七C、农历廿四D、农历XXX7、在太阳系中,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B)。
A、金星B、水星、C、月球8、右图的星座图是(A)。
A、大熊座B、天鹅座C、天蝎座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2分1、两面放大倍数不同的凸透镜,它们之间的距离固定,如果交换两面凸透镜的上下位置,那放大倍数是不变的。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毕业班复习试卷

一、填空题1. 大量的研究事实说明生命体都是由〔〕组成的。
2. 化学变化的特征是〔〕。
食物腐烂属于〔〕变化;冰融化属于〔〕变化。
3. 我们在野外迷路的时候,可以借助大熊星座上的〔〕,找到小熊星座上的〔〕来确定方向。
4. 被称为“白色污染〞的是〔〕制品。
5.〔〕是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方法。
6.放大镜是我们在科学学习中经常用到的观察工具,也叫( ) ,它的特点是中间( ) ,边缘( ) 。
7.像( ).白糖这样的颗粒都是有规那么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叫做( )。
8.物质会发生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大小.形状.形态等,没有产生新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 ),而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将之称为。
〔〕9.我们将米饭上滴上碘酒,看到米饭上出现了〔蓝紫色〕,说明米饭和碘酒发生了〔化学变化〕。
10.月球是地球的〔〕,它本身不能〔〕,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它变化的周期大约是〔〕。
11.把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能看到铁钉上附着有〔〕的物质,我们知道这种物质是〔〕。
12.日食和月食的发生,一定要让三者在一条〔〕上,所以日食发生农历的〔三十或初一〕,月食发生在农历的〔十五或十六〕。
13.为了便于识别,我们把星空划分成不同的区域,称为〔〕,大熊座的明显标志就是〔〕,小熊座上有著名的〔〕。
14.绝大多数的水污染是由人类的活动引起的,目前的污水主要包括农业污水、〔〕、〔〕。
15.〔〕和〔〕是减少垃圾数量的重要方法。
16、我们现在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有( )、〔〕、〔〕。
17、月球地形最大的特征就是它的外表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
18、物质的变化可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有、、、等现象。
19、大熊星座的显著标志是由七颗亮星组成的;小熊星座上有一颗著名的星星,叫。
20、银河系大约有〔〕亿颗恒星组成,直径有万光年。
21、月球绕地球是以方向运动的,月球的引力是地球的。
22、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钟万千米,光年是光在一年时间里所走的〔〕。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教学毕业总结复习计划题

六年级科学毕业复习题一、填空题。
1、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2、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地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环绕着转动的地点叫〔支点〕;在杠杆上使劲的地点叫〔使劲点〕;杠杆战胜阻力的地点叫〔阻力点〕。
3、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使劲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使劲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劲;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使劲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劲。
4、常用的杠杆类工具中羊角锤、老虎钳、开瓶器是〔省力〕杠杆;火钳、筷子、镊子是〔费劲〕杠杆;跷跷板、天平、订书机是〔不省力也不费劲〕杠杆。
有些杠杆类工具设计成费劲的是由于它有〔方便〕的利处,如:镊子、垂钓竿等。
5、杠杆尺均衡:左侧钩码个数×格数=右侧钩码个数×格数。
6、“秤砣虽小,能压千斤〞,那是杆秤利用了〔杠杆〕原理的结果,提绳是〔支点〕,秤砣是〔使劲点〕,称重物处是〔阻力点〕。
7、阿基米德曾说:“只需在宇宙中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用一根长长的棍子把地球撬起来。
〞这里的棍子相当于〔杠杆〕。
8、固定在一个地点转动而不挪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它能够〔改变使劲方向〕,但不可以〔省力〕。
9、能够跟侧重物一同挪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它能够〔省力〕,但不可以〔改变使劲方向〕。
10、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同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使用它既能〔省力〕,又能〔改变使劲方向〕。
11、好多生物体中都有拱形结构,比方,人的〔头骨〕近似于球形,可以很好地保护大脑;拱形的〔肋骨〕护卫着胸腔中的内脏;人的〔足骨〕构成一个拱形的足弓,能够更好地承载人体的重量。
12、由线圈和铁芯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
13、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能够改变的,磁力的大小与〔电池的数目〕、〔线圈的圈数〕等要素相关。
线圈圈数越多,磁力越〔大〕;线圈圈数越少,磁力越〔小〕。
电流越大,磁力越〔大〕;电流越小,磁力越〔小〕。
14、放大镜的结构分为两局部:〔镜架〕和〔镜片〕。
(完整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毕业试卷及答案,推荐文档

5、如图 所示的标志是
。
A.回收标志 B.交通标志 C.绿色食品标志
一、填空(每空 1 分 共 15 分)
6、根据你所学的知识,你认为下列框架结构中最不容易变形的是
建议收藏下载本文,以便随时学习! 1、我们在放大镜下看到食盐晶体的形状是
。(图画或文字描述)
。
2、用毛笔蘸米汤在白纸上写字,晾干后送给同学,同学想再看到白纸上写
)
3、放大镜的凸度越大,看到了视野越小。————————————(
) 4、生成气体的物质变化肯定是化学变化。
——————————(
)
学校
5、光年是天文学上常用的长度单位。—————————————(
我去人也就有人!为UR扼腕入站内信不存在向你偶同)意调剖沙龙课反倒是龙卷风前一天我分页符ZNBX吃噶十
的字,可以向白纸喷洒
。
A
B
C
.
.
.
3、我家一个月的用水量大约是
吨。
7、下列杠杆能保持平衡的是
。
4、大熊座的明显标志就是我们熟悉的由七颗亮星组成的
。
5、人体自然形成的结构非常巧妙,
、
等部位有拱形保
成绩
护。
6、煤、石油、天然气都是
能源。(可再生/不可再生)
7、要将一颗铁钉和一颗螺丝钉从木头里起出来,可以选择的工具有
建议收藏下载本文,以便随时学习! 4、该实验证明,铁钉的生锈与
和
这两个因素都有关系。
5、通过上述对铁钉生锈原因的探究,请写两个生活中常见的防锈方法
学生能画出细胞和气孔一个基本形状就可以 2 请你在日食示意图中画出月球的位置、并用箭头画出地球自转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科学毕业复习题一、填空题。
1、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2、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3、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4、常用的杠杆类工具中羊角锤、老虎钳、开瓶器是(省力)杠杆;火钳、筷子、镊子是(费力)杠杆;跷跷板、天平、订书机是(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
有些杠杆类工具设计成费力的是因为它有(方便)的好处,如:镊子、钓鱼竿等。
5、杠杆尺平衡:左边钩码个数×格数=右边钩码个数×格数。
6、“秤砣虽小,能压千斤”,那是杆秤利用了(杠杆)原理的结果,提绳是(支点),秤砣是(用力点),称重物处是(阻力点)。
7、阿基米德曾说:“只要在宇宙中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用一根长长的棍子把地球撬起来。
”这里的棍子相当于(杠杆)。
8、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它可以(改变用力方向),但不能(省力)。
9、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它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10、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使用它既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
11、很多生物体中都有拱形结构,比如,人的(头骨)近似于球形,可以很好地保护大脑;拱形的(肋骨)护卫着胸腔中的内脏;人的(足骨)构成一个拱形的足弓,可以更好地承载人体的重量。
12、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
13、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可以改变的,磁力的大小与(电池的数量)、(线圈的圈数)等因素有关。
线圈圈数越多,磁力越(大);线圈圈数越少,磁力越(小)。
电流越大,磁力越(大);电流越小,磁力越(小)。
14、放大镜的构造分为两部分:(镜架)和(镜片)。
15、放大镜也叫(凸透镜),它的特点是(透明,中间厚边缘薄)。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面的(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球形透明体)的放大倍数最大,例如装满水的玻璃球、烧瓶。
16、透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视野)。
17、用放大镜观察同一物体,随着放大倍数的增加,观察物体的(图像)变大,获得的(物体信息)更多,同时(视野)变小。
18、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的。
19、制造晶体的方法有(减少水分)和(降低温度)两种。
我们在课堂上利用(蒸发)来减少水分。
20、自制简易显微镜至少要(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放大镜。
21、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发明了显微镜,后来人们又研制出(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
2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如果目镜、物镜上分别标着10×、15×,那么物体的图像将被放大(150)倍。
23、使用显微镜观察时,移动载玻片的方向和从目镜中看到的方向是(相反)的。
24、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发现了细胞,大量的研究事实说明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25、(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26、杂交水稻之父是(袁隆平),人类研究微小世界的最新成果是(克隆羊)。
27、英国的(培根)发明了眼镜,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发明了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发现了细胞,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明了望远镜。
28、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包括空气、电、火、声音。
29、(物质)总是不断地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形态)、(大小),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
30、蜡烛变成蜡烛油是(物理)变化,油燃烧变成气体是(化学)变化。
31、白糖熔化是(物理)变化,熔化后变黄、变黑,有焦味是(化学)变化。
32、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物理)变化。
33、水泥的生产过程包含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
烟花在空中爆炸时,发生了剧烈的(化学)变化。
34、含淀粉的食物有(米饭、土豆、面粉、红薯、玉米、豆类、包子、馒头、饼类)。
35、铁生锈与(空气和水的共同作用)有关。
3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有(改变颜色、发光发热、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物)。
37、淀粉遇到碘酒变成蓝色、铁生锈、小苏打和白醋混合、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蜡烛燃烧、加热白糖、煤和石油的燃烧、美丽的烟花、制作柠檬汽水,这些都是(化学)变化。
38、铁丝变弯、水结冰、水变成水蒸气、折纸、易拉罐压扁、混合沙和豆子、盐或糖在水里溶解是(物理)变化。
39、物理变化的特点是(不产生新物质),化学变化的特点是(产生了新物质)。
40、人类第一个在月球上着陆的载人飞船是美国的(阿波罗11号),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是美国的(阿姆斯特朗)。
41、第一个进入宇宙太空的宇航员是(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
42、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43、月球地貌的最大特征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
44、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包括围绕行星转动的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
45、在北部天空的(小熊座)上有著名的北极星。
46、大熊座的明显标志是由七颗亮星组成的(北斗七星),利用大熊座能很快找到(北极星)。
47、(天津四、织女星、牛郎星)三颗亮星构成了一个巨大的三角形,称为(夏季大三角)。
天津四属于(天鹅座),织女星属于(天琴座),牛郎星属于(天鹰座)。
48、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钟(30万千米),光年是用来计量(恒星间距离)的单位。
49、世界公认的火箭发源地是(中国)。
50、我国的载人飞船是(“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圆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
现在,(“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又发射成功。
51、(减少垃圾的数量)是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办法。
52、(重新使用)是减少垃圾的重要方法。
53、目前,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焚烧)、(堆肥),现阶段我国采用的主要方式是(填埋)。
54、(垃圾的分类和分装)是垃圾回收利用的前提。
55、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厨余垃圾:(剩余饭菜、果皮和蔬菜茎叶)等厨房垃圾。
可回收垃圾:各种(金属、纸、塑料、玻璃、橡胶、布等)制品。
有害垃圾:(废电池、废日光灯、废水银温度计、注射器、过期药品)。
其他垃圾:(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等)。
56、绝大多数的水污染都是由(人类的活动)引起的。
57、污水一般通过(物理方法)、(生物方法)、(化学方法)三种方法获得净化,其中(生物方法)是污水处理的核心。
58、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有:(垃圾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白色污染、物种灭绝速度加快、土地沙漠化、温室效应、臭氧空洞......)59、减少(废气和废物排放)是控制大气污染最根本的办法。
60、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广(“无车日”)活动,以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
61、1909年,美国化学家(贝克兰)发明了合成塑料。
今天,人们在享受塑料制品带来方便的同时,却被(“白色污染”)问题深深地烦扰。
62、(可降解)塑料更符合环保的要求。
63、(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我国的(九寨沟)、(长白山)、(四川卧龙)等地都建立了自然保护区。
64、(臭氧)被人称之为——地球的盔甲。
65、《人类环境宣言》提出(“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并把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66、《北京宣言》强调:我们确保(环境保护)和(持续发展)是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
二、判断题。
1、生活中的垃圾都是无用的,没有什么价值可言。
(×)2、北斗七星离我们的距离都是一样的。
(×)3、月相变化是在月亮绕地球公转的过程形成的。
(√)4、月球上的环形山公认为是流星、陨石的撞击形成的。
(√)5、垃圾被填埋,对人类的危害也就不存在了。
(×)6、日食和月食都有全食、偏食和环食三种形式。
(×)7、圆柱形透明体的放大倍数是最大的。
(×)8、八大行星都分别有自己的卫星。
(×)9、科学家发现宇宙正处在膨胀之中。
(√)10、恒星不会消亡,太阳也不会消亡。
(×)三、选择题。
1、发生日食时,地球、太阳、月球三个天体排列正确的是( B )A、月球、地球、太阳B、地球、月球、太阳C、地球、太阳、月球2、发生月食时,地球、太阳、月球三个天体排列正确的是( A )A、月球、地球、太阳B、地球、月球、太阳C、地球、太阳、月球3、填埋场在填垃圾后,可以在上面( C、D )A、种植庄稼B、建筑房屋C、修建公园D、修建体育场4、银河系大约由( C )亿到( D )亿颗恒星组成。
A、10B、100C、1000D、20005、( B )星座上有著名的北极星。
北斗七星是( A )星座的明显标志。
A、大熊座B、小熊座C、狮子座6、发生的流星雨特别有名的星座是( C )A、大熊座B、小熊座C、狮子座D、猎犬座7、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的人是( D )。
A、列文虎克B、巴斯德C、加加林D、罗伯特·胡克8、下列天体,( A )离地球最近。
A、月球B、太阳C、金星9、( C )地貌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
A、太阳B、地球C、月球10、下列工具中,有放大图像功能的是( C )A、汽车的后视镜B、近视镜C、装水的烧瓶11、第一个发现微生物的科学家是( B )A、巴斯德B、列文虎克C、罗伯特·胡克12、( B )是太阳系里唯一发光的恒星。
A、月球B、太阳C、火星13、银河系的直径有( A )万光年。
A、10B、100C、12014、在混合小苏打和白醋的实验中,小苏打和白醋的比例大约为( B )A、1:1B、1:3 C:3:1四、实验分析题。
1、在杠杆尺的右边某一格上挂钩码,使杠杆平衡(三种方法),并分析用力情况(在图下注明省力、费力或不省力不费力)。
省力杠杆费力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2、画出下列两组滑轮组的不同连线方法,并分析省力情况。
3、识图填空。
图一图二图三图1是(滑轮组),它的特点是(既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
图2是(动滑轮),它的特点是(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图3是(定滑轮),它的特点是(可以改变用力方向,但不能省力)。
五、写出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
六、科学探究。
1、在下列空格中填写相应的内容。
物质变化伴随的现象特点属于什么变化科学概念水结冰、水蒸发状态改变没有产生新的物质物理变化物质是变化的易拉罐压扁形状改变弯折铁丝形状改变沙和豆子混合基本不变火柴、蜡烛燃烧发光发热产生了新物质化学变化加热白糖变颜色、有焦味米饭、淀粉和碘酒改变颜色2、根据下表的记录情况,你能得出哪些结论?铁钉在不同的地方生锈情况记录表3、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有什么性质?实验材料:小苏打、白醋、蜡烛、火柴、玻璃瓶、玻璃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