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的中医养生大道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医养生ppt课件(图文)

中医养生ppt课件(图 文)
目 录
• 中医养生概述 • 中医养生与人体健康 • 中医养生的核心方法 • 中医养生与疾病预防 • 中医养生与现代医学结合 • 中医养生的未来展望
CHAPTER 01
中医养生概述
中医养生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整体观念
中医养生是指通过调整饮食、起居、运动、 情志等方面,以维护和促进人体健康、延缓 衰老的一种保健方法。
中医养生与疾病预防
未病先防的理念
强调预防
个性化养生
在未出现疾病症状之前,通过养生手 段增强身体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根据个人的体质、年龄、性别等因素, 制定个性化的养生方案,实现针对性 预防。
整体观念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注重 身体各部分的协调平衡,通过调节饮 食、起居、运动等方面,达到预防疾 病的目的。
女性养生
注重经期、孕期和产后的中医 调养,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 度劳累。
CHAPTER 03
中医养生的核心方法
饮食养生
饮食有节,起居有序
01
强调饮食要有规律,不追求过饱,遵循“早餐吃好,午餐吃饱,
晚餐吃少”的原则。
食物性味与身体需求相个人体质和季节的食物。
03
文化传播与教育
中医养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通过多种渠道在国际上
传播与推广,提高人们对中医养生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中医养生的挑战与机遇
传承与创新
如何在传承中医养生精髓的同时,结合现代科技进行创新,是中医养生面临的挑战之一。
国际竞争与合作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推进,中医养生将面临来自世界各地的竞争与合作机遇。如何在国际 竞争中保持自身优势,同时积极寻求合作,是中医养生需要思考的问题。
目 录
• 中医养生概述 • 中医养生与人体健康 • 中医养生的核心方法 • 中医养生与疾病预防 • 中医养生与现代医学结合 • 中医养生的未来展望
CHAPTER 01
中医养生概述
中医养生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整体观念
中医养生是指通过调整饮食、起居、运动、 情志等方面,以维护和促进人体健康、延缓 衰老的一种保健方法。
中医养生与疾病预防
未病先防的理念
强调预防
个性化养生
在未出现疾病症状之前,通过养生手 段增强身体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根据个人的体质、年龄、性别等因素, 制定个性化的养生方案,实现针对性 预防。
整体观念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注重 身体各部分的协调平衡,通过调节饮 食、起居、运动等方面,达到预防疾 病的目的。
女性养生
注重经期、孕期和产后的中医 调养,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 度劳累。
CHAPTER 03
中医养生的核心方法
饮食养生
饮食有节,起居有序
01
强调饮食要有规律,不追求过饱,遵循“早餐吃好,午餐吃饱,
晚餐吃少”的原则。
食物性味与身体需求相个人体质和季节的食物。
03
文化传播与教育
中医养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通过多种渠道在国际上
传播与推广,提高人们对中医养生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中医养生的挑战与机遇
传承与创新
如何在传承中医养生精髓的同时,结合现代科技进行创新,是中医养生面临的挑战之一。
国际竞争与合作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推进,中医养生将面临来自世界各地的竞争与合作机遇。如何在国际 竞争中保持自身优势,同时积极寻求合作,是中医养生需要思考的问题。
中医养生ppt课件【39页】

3
中医养生中医养生中医养生 中医养生中医养生中医养生 中医养生中医养生中医养生 中医养生。
◎概述 ◎方法
经络是经脉与络脉的总称,意指周身气血运行的通 道。经络是古人在长期生活保健和医疗实践中逐渐 发现并形成理论的,它是以手、足三阴和三阳经以 及任、督二脉为主体,网络遍布全身的一个综合系 统,它内联五脏六腑,外布五官七窍、四肢百骸, 沟通表里、上下、内外,将人体的各部分连接成有 机的、与自然界阴阳属性密不可分的整体。它不仅 指导着中医各科的临床实践,而且是人体保健、养
不贪酒
老年人长期贪杯 饮酒,会使心肌 变性,失去正常 的弹力,加重心 脏的负担。同时, 老人多饮酒,还 易导致肝硬化。
不贪咸
老年人摄入的 钠盐量太多, 容易引发高血 压、中风、心 脏病及肾脏衰 弱。
不贪甜
老人过多食甜 食,会造成功 能紊乱,引起 肥胖症、糖尿 病、脱发等, 不利于身心保 健。
不贪迟
不贪热
中医 养生
中医养生中医养生中医 养生中医养生中医养生 中医养生中医养生中医
中医 养生
中医养 生
中医 养生
中医养生中医养生中医 养生中医养生中医养生 中医养生中医养生中医
中医 养生
中医养生中医养 生中医养生中医 养生中医养生中 医养生中医养生 中医
中医 养生
中医养生中医养生中医 养生中医养生中医养生 中医养生中医养生中医
Title Text Here
中 章
二
医 养 生 文 字
文字内容文字 内容文字内容 文字内容文字 内容
文本二
文本一
文字内容文字 内容文字内容 文字内容文字 内容
文字内容文字 内容文字内容 文字内容文字 内容
文本三
中医养生讲课课件ppt

词
学会调节情绪,避免过
修 身
度激动、焦虑、抑郁等
养
不良情绪的影响。
性
适当进行旅游、音乐、
控 制
书画等休闲娱乐活动,
情
放松身心。
绪
培养良好的性格和道德
社 交
品质,保持宽容、乐观
活
的心态。
动
积极参加社交活动,与
休 闲
亲友交流,分享彼此的
娱
喜怒哀乐。
乐
药物养生
总结词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合理使用中药或 药食同源的食物,可以调理身体,预 防疾病,延年益寿。
对于胃痛,中医建议采用暖胃 的方法来缓解疼痛,如喝温开 水或用暖水袋敷胃部。同时, 避免食用生冷食物和过度劳累 也是预防胃痛的关键。
不同人群的中医养生方案
儿童
儿童的中医养生重点在于调理脾胃和增强免疫力。建议合理搭配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和 优质蛋白质,避免过度油腻和辛辣的食物。此外,适当的户外活动和充足的睡眠也是儿童 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
中医养生的日常应用与注意事项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饮食调理
中医认为饮食是养生之 本,应合理搭配食物, 避免过度油腻和辛辣的 食物。同时,保持适当 的饥饿感,避免暴饮暴 食。
运动锻炼
适当的运动有助于疏通 经络、调和气血。建议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 式,如太极拳、散步等 。但需注意不要过度劳 累,以免对身体造成损
伤。
精神调养
中医认为精神状态对身 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建议保持良好的心态, 避免过度焦虑和抑郁。 同时,通过读书、音乐 等方式陶冶情操,增强
心理素质。
起居调理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 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同时,注意室内空气流 通,保持室内干燥和清 洁卫生。在季节交替时 注意增减衣物,预防感 冒和其他疾病的发生。
中医养生ppt课件

促进中医养生与现代医学的融合发展
加强中医养生与现代医学的融合发展,相互借鉴、互相补充,形成综合性的健康管理方 式,为人们提供更加全面、科学的健康服务。
THANKS
感谢观看
推拿可以促进气血流通,缓解肌肉紧张,预防疾病。常用的推拿方法有捏脊、推拿 经络等。
注意针刺穴位的安全性:在进行治疗前需要对穴位进行精准定位,并确保使用无菌 针具,防止感染。同时注意控制针刺的强度和时间,避免出现不适反应。
04
中医养生的日常应用
起居有常
保证充足睡眠
中医养生强调“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起居作息应顺应四时变 化,保持规律的作息,以利于阴阳平衡,保证充足的睡眠。
如何保持五行调和
五行是中医哲学中另一个重要 的概念。它代表着金、木、水 、火、土五种元素。对应到人 体脏腑,五脏对应金、木、水 、火四行,六腑对应火行。
五行调和是指体内五行元素的 平衡状态。中医认为,只有五 行调和,才能保证身体健康。
中医认为,可以通过饮食、起 居、情绪等方式来调节体内的 五行元素,以保持其平衡状态 。此外,还可以通过针灸、推 拿等治疗方法来调理脏腑功能 ,以达到五行调和的目的。
根据个人身体状况,选择 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 散步、慢跑、太极拳、瑜 伽等。
促进气血流通
运动时应注重气血流通, 例如采用倒着走、腹式呼 吸等有助于气血交换的运 动。
增强体质
通过坚持运动,可以增强 身体免疫力和抵抗力,预 防疾病。
精神养生
保持心情愉悦
情绪稳定、乐观向上,有助于调 节身心健康。
避免情志过激
注重饮食卫生
坚持良好的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导致疾 病。
劳逸结合
适量工作与休息
01
工作与休息时间应合理安排,避免过度劳累。
加强中医养生与现代医学的融合发展,相互借鉴、互相补充,形成综合性的健康管理方 式,为人们提供更加全面、科学的健康服务。
THANKS
感谢观看
推拿可以促进气血流通,缓解肌肉紧张,预防疾病。常用的推拿方法有捏脊、推拿 经络等。
注意针刺穴位的安全性:在进行治疗前需要对穴位进行精准定位,并确保使用无菌 针具,防止感染。同时注意控制针刺的强度和时间,避免出现不适反应。
04
中医养生的日常应用
起居有常
保证充足睡眠
中医养生强调“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起居作息应顺应四时变 化,保持规律的作息,以利于阴阳平衡,保证充足的睡眠。
如何保持五行调和
五行是中医哲学中另一个重要 的概念。它代表着金、木、水 、火、土五种元素。对应到人 体脏腑,五脏对应金、木、水 、火四行,六腑对应火行。
五行调和是指体内五行元素的 平衡状态。中医认为,只有五 行调和,才能保证身体健康。
中医认为,可以通过饮食、起 居、情绪等方式来调节体内的 五行元素,以保持其平衡状态 。此外,还可以通过针灸、推 拿等治疗方法来调理脏腑功能 ,以达到五行调和的目的。
根据个人身体状况,选择 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 散步、慢跑、太极拳、瑜 伽等。
促进气血流通
运动时应注重气血流通, 例如采用倒着走、腹式呼 吸等有助于气血交换的运 动。
增强体质
通过坚持运动,可以增强 身体免疫力和抵抗力,预 防疾病。
精神养生
保持心情愉悦
情绪稳定、乐观向上,有助于调 节身心健康。
避免情志过激
注重饮食卫生
坚持良好的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导致疾 病。
劳逸结合
适量工作与休息
01
工作与休息时间应合理安排,避免过度劳累。
中医养生ppt课件

20
二十四节气养生方法
立春
宜食补肝阳,可食用韭菜、刀豆、黄豆芽等。
Hale Waihona Puke 雨水宜食祛湿,可食用荠菜、山药、鲫鱼等。
惊蛰
宜食养肝阴,可食用枸杞子、黑芝麻、蜂蜜等。
2023/11/29
21
二十四节气养生方法
1 2
春分
宜食疏肝气,可食用菠菜、芹菜、豆芽等。
立夏
宜食养心气,可食用绿豆、青椒、番茄等。
3
小满
宜食清热利湿,可食用冬瓜、丝瓜、苦瓜等。
2023/11/29
心态影响内分泌
不良心态会影响内分泌系 统的正常运作,导致激素 分泌紊乱,从而影响身体 健康。
心态影响睡眠
心态不平静会影响睡眠质 量,长期失眠、多梦、易 醒等会影响身体各系统的 正常运转。
16
调整心态的方法
培养积极心态
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 困难,保持乐观、积极的 心态,增加对生活的热爱 和信任。
秋季养生
秋季是收获的季节,应遵循养肺、润燥的原则,多食用滋 阴、润肺的食物,如梨、银耳、蜂蜜等,以顺应秋收之气 。
2023/11/29
夏季养生
夏季是阳气最盛的季节,应注重养心、健脾、清热、化湿 ,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绿豆、荷叶、西瓜等, 以顺应夏长之气。
冬季养生
冬季是闭藏的季节,应注重补肾、养肝、温阳,多食用温 性、滋补的食物,如羊肉、核桃、黑豆等,以顺应冬藏之 气。
2023/11/29
22
二十四节气养生方法
2023/11/29
芒种
01
宜食消暑生津,可食用西瓜、芒果、绿茶等。
夏至
02
宜食清心降火,可食用豆腐、莲子、百合等。
二十四节气养生方法
立春
宜食补肝阳,可食用韭菜、刀豆、黄豆芽等。
Hale Waihona Puke 雨水宜食祛湿,可食用荠菜、山药、鲫鱼等。
惊蛰
宜食养肝阴,可食用枸杞子、黑芝麻、蜂蜜等。
2023/11/29
21
二十四节气养生方法
1 2
春分
宜食疏肝气,可食用菠菜、芹菜、豆芽等。
立夏
宜食养心气,可食用绿豆、青椒、番茄等。
3
小满
宜食清热利湿,可食用冬瓜、丝瓜、苦瓜等。
2023/11/29
心态影响内分泌
不良心态会影响内分泌系 统的正常运作,导致激素 分泌紊乱,从而影响身体 健康。
心态影响睡眠
心态不平静会影响睡眠质 量,长期失眠、多梦、易 醒等会影响身体各系统的 正常运转。
16
调整心态的方法
培养积极心态
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 困难,保持乐观、积极的 心态,增加对生活的热爱 和信任。
秋季养生
秋季是收获的季节,应遵循养肺、润燥的原则,多食用滋 阴、润肺的食物,如梨、银耳、蜂蜜等,以顺应秋收之气 。
2023/11/29
夏季养生
夏季是阳气最盛的季节,应注重养心、健脾、清热、化湿 ,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绿豆、荷叶、西瓜等, 以顺应夏长之气。
冬季养生
冬季是闭藏的季节,应注重补肾、养肝、温阳,多食用温 性、滋补的食物,如羊肉、核桃、黑豆等,以顺应冬藏之 气。
2023/11/29
22
二十四节气养生方法
2023/11/29
芒种
01
宜食消暑生津,可食用西瓜、芒果、绿茶等。
夏至
02
宜食清心降火,可食用豆腐、莲子、百合等。
2024年度中医养生完整版本ppt课件

适当运动 规律作息
多吃滋阴润肺的食物,如梨、藕、百合、银耳等,以缓解秋燥 对肺部的伤害。同时,避免食用过多辛辣、刺激性食物。
秋季空气干燥,应保持室内湿度适宜,可使用加湿器等工具来 增加空气湿度。
秋季适合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有助于增强 肺部功能,提高身体免疫力。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肺部的修 复和再生。
2024/2/2
12
PART 03
饮食调养与药膳推荐
REPORTING
2024/2/2
13
食物性味归经及功效介绍
2024/2/2
食物性味
指食物具有的四气五味,即寒、热、温、凉和酸、苦、甘 、辛、咸。不同性味的食物具有不同的功效,如寒凉食物 可清热泻火,温热食物可温中散寒。
食物归经
指食物对于人体某些脏腑经络有着明显的选择性作用。了 解食物归经有助于针对特定脏腑进行调养。
包括扭伤、拉伤、挫伤等,要求及时处理、正确用药、适当休息。
2024/2/2
康复建议与锻炼计划
根据损伤情况和个体差异,制定合理的康复计划和锻炼方案,逐步 恢复运动功能。
22
PART 05
情志调护与心理健康维护
REPORTING
2024/2/2
23
情志因素对身体健康影响
1 2
情志不畅可导致气机紊乱
如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等 。
2024/2/2
3
中医养生定义及历史渊源
2024/2/2
定义
中医养生是指通过保养、调养、 颐养生命等方法,达到增强体质 、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目的。
历史渊源
中医养生起源于先秦时期,经过 历代医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形 成了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和实践 方法。
多吃滋阴润肺的食物,如梨、藕、百合、银耳等,以缓解秋燥 对肺部的伤害。同时,避免食用过多辛辣、刺激性食物。
秋季空气干燥,应保持室内湿度适宜,可使用加湿器等工具来 增加空气湿度。
秋季适合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有助于增强 肺部功能,提高身体免疫力。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肺部的修 复和再生。
2024/2/2
12
PART 03
饮食调养与药膳推荐
REPORTING
2024/2/2
13
食物性味归经及功效介绍
2024/2/2
食物性味
指食物具有的四气五味,即寒、热、温、凉和酸、苦、甘 、辛、咸。不同性味的食物具有不同的功效,如寒凉食物 可清热泻火,温热食物可温中散寒。
食物归经
指食物对于人体某些脏腑经络有着明显的选择性作用。了 解食物归经有助于针对特定脏腑进行调养。
包括扭伤、拉伤、挫伤等,要求及时处理、正确用药、适当休息。
2024/2/2
康复建议与锻炼计划
根据损伤情况和个体差异,制定合理的康复计划和锻炼方案,逐步 恢复运动功能。
22
PART 05
情志调护与心理健康维护
REPORTING
2024/2/2
23
情志因素对身体健康影响
1 2
情志不畅可导致气机紊乱
如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等 。
2024/2/2
3
中医养生定义及历史渊源
2024/2/2
定义
中医养生是指通过保养、调养、 颐养生命等方法,达到增强体质 、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目的。
历史渊源
中医养生起源于先秦时期,经过 历代医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形 成了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和实践 方法。
天人合一话养生PPT课件

如何养生、五运六气说(2)
“因天时而调血气,候气而刺”,是从 年干推算五运,从年支推算 六气。具有“治未病”“治已病”目的。
如2011年为辛卯年,为阳明燥金司天, 上半年燥气偏盛,下半年少阴君火在泉, 火气偏盛。运气结合,可知湿气燥气和火 气为全年气象的主要特征。
-
15
九:菜蓝子养生秘诀(五行五色补 五脏 )
-
9
五:自然疗法:跟着太阳走(1)
• 两仪法(上轻下实,上清下浊,头轻脚实) • 起床法(鼻吸气,嘴呼气,发哈声:春12次,
夏11次,秋17次,冬22次,眼珠左右各10次) • 睡眠法(人一晚不睡的损失100天也难恢复,
右侧卧,右手掌托右耳,右掌心为火,耳为水, 水火既济。
• 排浊法(排便法、排尿法) • 行走法(自然呼吸,感到一呼一吸与脚掌中间
• 烟酒糖茶,善食活用(不吸烟,慎戒烟;少喝酒, 不酗酒(酒为百药之首)秋多喝白酒,春夏喝啤 酒,但不喝冰镇的,伤脾胃;适用糖,不过量, 糖可解毒;常饮茶择时饮。红茶暖性助消化,绿 茶清火,乌龙茶集绿红茶一体。花茶为北方人喜 欢。
-
7
饮食行为篇(3)
• 粗茶淡饭,寡膳长生(康熙寡膳养龙颜, 每桌三种食物以上,消化就受影响)
-
4
四:饮食行为篇
肾为先天之根,脾为后天之本,
色欲不当伤根,饮食不当损本
-
5
饮食行为篇 (1)
• 三通一平,肠要常清(气道、血道、谷道: 清淡、清新、清静)
• 饮食有节,饭前肠鸣(定时、定量、清肠 (每7日可清肠胃一次,7为先天艮卦,艮 为止)
-
6
饮食行为篇(2)
• 琼浆玉液,延年益寿(口水为玉液、津液,食物 磨细被口水中酶转化后易吸收物为琼浆,生津, 口不干;惜津适当饮水,少说废话,不吐口水; 用津饭前后半小时不喝水。
中医·养生ppt课件

人,养生的目标就是求得身心阴阳的平衡。什么是阴阳呢? 阴就是构成身体的物质基础。阳就是能量,阴阳是相对的, 凡是向上的、往外的、活动的、发热的、都属于阳;凡是向 下的、往里的、发冷的、都属于阴。身体所以会生病是因为 阴阳失去平衡,造成阳过盛或阴过盛,阴虚或阳虚,只要设 法使太过的一方减少,太少的一方增加,使阴阳再次恢复原 来的平衡,疾病自然就会消失于无形了。所以,中医养生高 度强调阴阳平衡,健康一生。
更佳。其中早晨叩齿最重要,因为人经过一夜休息,
牙齿会有些松动,此时叩齿即巩固牙龈和牙周组织,
又兴奋了牙神经、血管和牙髓细胞,对牙齿健康大
有好处。
35
36
10
中医的养生思想
一、天人合一的养生观。 中医认为,天地是个大宇宙,人身是个
小宇宙,天人是相通的,人无时无刻不受天 地的影响,就像鱼在水中,水就是鱼的全部, 水的变化,一定会影响到鱼,同样的,天地 的所有变化都会影响到人。所以中医养生强 调天人一体,养生的方法随着四时的气候变 化,寒热温凉,做适当的调整。
念.全身放松.口唇徽闭,心神合一,闭目,然后 使上下牙齿有节奏的互相叩击,铿锵有声,次数不 限。刚开始锻炼时,可轻叩20次左右,随着锻炼的 不断进展,可逐渐增加叩齿的次数和力度,一般以 36次为佳。力度可根据牙齿的健康程度量力而行。 此为完成一次叩齿。
34
❖ 2.吞津
❖ 从传统中医养生之道来看,叩击结束,要辅以 “赤龙搅天池”,即叩击后,用舌在腔内贴着上下
9
中医养生观
中医学把人身最重要的物质与功能活动概括为 精、气、神,认为这是生命之根本,是维持人体整 个生命活动的三大要素。古人认为养生之法莫如养 性,养性之法莫如养精;精充可以化气,气盛可以 全神;神全则阴阳平和,脏腑协调,气血畅达,从 而保证身体的健康和强壮。所以精、气、神的保养 是最重要的内容,为人体养生之根本。中医的养生 观包括天人合一、阴阳平衡、身心合一三大法宝。
更佳。其中早晨叩齿最重要,因为人经过一夜休息,
牙齿会有些松动,此时叩齿即巩固牙龈和牙周组织,
又兴奋了牙神经、血管和牙髓细胞,对牙齿健康大
有好处。
35
36
10
中医的养生思想
一、天人合一的养生观。 中医认为,天地是个大宇宙,人身是个
小宇宙,天人是相通的,人无时无刻不受天 地的影响,就像鱼在水中,水就是鱼的全部, 水的变化,一定会影响到鱼,同样的,天地 的所有变化都会影响到人。所以中医养生强 调天人一体,养生的方法随着四时的气候变 化,寒热温凉,做适当的调整。
念.全身放松.口唇徽闭,心神合一,闭目,然后 使上下牙齿有节奏的互相叩击,铿锵有声,次数不 限。刚开始锻炼时,可轻叩20次左右,随着锻炼的 不断进展,可逐渐增加叩齿的次数和力度,一般以 36次为佳。力度可根据牙齿的健康程度量力而行。 此为完成一次叩齿。
34
❖ 2.吞津
❖ 从传统中医养生之道来看,叩击结束,要辅以 “赤龙搅天池”,即叩击后,用舌在腔内贴着上下
9
中医养生观
中医学把人身最重要的物质与功能活动概括为 精、气、神,认为这是生命之根本,是维持人体整 个生命活动的三大要素。古人认为养生之法莫如养 性,养性之法莫如养精;精充可以化气,气盛可以 全神;神全则阴阳平和,脏腑协调,气血畅达,从 而保证身体的健康和强壮。所以精、气、神的保养 是最重要的内容,为人体养生之根本。中医的养生 观包括天人合一、阴阳平衡、身心合一三大法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10/23
15
天干、地支
• 十天干: •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 癸 • 十二地支: •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 酉、戌、亥
• 六十甲子
2018/10/23 16
鼠
• • • • • 子时:夜11时——1时。胆经当令。 一阳初生。 养生机:一阳生。 “凡十一藏取决于胆。” 胆主决断。
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2018/10/23
9
四季养生
• • • • • • • 春:1—3 夏:4—6 秋:7—9 冬:10—12 太阴历 生、长、收、藏 日有四季。
10
2018/10/23
春三月
•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形,以使志 生,生而勿杀,与而勿夺,赏而勿罚。此 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 为寒为变,奉长则少。
天人合一的中医养生大道教学
中西医学之别略说
• 哲学思想、方法
• 西方:采用物质模型的方法,采用实证、实测的方法,以某种程度、 形式相似的模型实体去再现生命原型,物质模型是物质实验赖以生存 的手段,强调外求,以寻找生命的物质基础为目的,于是找到了血管、 脏器、细胞、蛋白质、DNA…… • 中国:采用思维模型的方法,采用直觉、体悟、思辨的方法,以人脑 中创造出来的形象、符号去反映、描述生命原型,强调内求,以寻找 生命的功能关系为目的,于是找到了气、精、神、藏象、经络……
2018/10/23
13
冬三月
•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 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 有私意,若己有得,去寒就温,毋泄皮肤, 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 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则奉生者少。
2018/10/23
14
十二时辰养生
• • • • • • 子:夜11时——1时; 丑:夜1点——3点; 寅:夜3点——5点; 卯:早晨5点——7点 辰:上午7——9点 巳:上午9——11点 • 午:上午11——13点 • 未:下午1点——下午 3点 • 申:下午3点——5点 • 酉:下午5——7点 • 戌:晚上7——9点 • 亥:晚上9点——11点
2018/10/23
17
牛
• • • • 丑时:夜1点——3点。肝经当令。 左肝右肺(降龙伏虎为最难) 肝藏血,肝主筋。 “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2018/10/23
18
虎
• 寅时:夜3点——5点。肺经当令。 • 经脉从肺经开始。 • 相傅之官。
2018/10/23
19
兔
• 卯时:早晨5点——7点。大肠经当令。 • 天门与地户。 • 肺与大肠相表里。
7
2018/10/23
黄帝问
• 余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 而動作不衰;今時之人,年半百而 動作皆衰者,時世異耶,人將失之 耶?
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2018/10/23
8
岐伯答问
• 岐伯對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 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 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 度百歲乃去。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 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 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 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
• 表里。
2018/10/23 5
五脏
• 肝:将军之官;藏血,主疏泄;目;筋;
• 心:君主之官;主神明,主血脉;舌;脉;
• 脾:仓廪之官;主运化统血;口;肌肉;
门之火;耳;骨
2018/10/23
6
一一对应
• • • • • • • • • • • • 五行:木、火、土、金、水 五脏:肝、心、脾、肺、肾 五位:东、南、中、西、北 五季:春、夏、长夏、秋、冬 五化:生、长、化、收、藏 五色:青、赤、黄、白、黑 五情:怒、喜、思、悲、恐 五声:呼、笑、歌、哭、呻 五音:角、徽、宫、商、羽 五味:酸、苦、甘、辛、咸 五畜:鸡、羊、牛、马、彘 五谷:麦、黍、稷、稻、豆
2018/10/23
23
羊
• • • • 未时:下午1点——下午3点。小肠经当令。 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午饭要吃好。 心与小肠相表里。
2018/10/23
24
猴
• • • • 申时:下午3点——5点。膀胱经当令。 “朝而受业,夕而习复。” 膀胱与肾相表里。 存储津液,气化则能出矣。
2018/10/23
20
龙
• 辰时:上午7——9点。 • 胃经当令。
2018/10/23
21
蛇
• • • • • 巳时:上午9——11点。脾经当令。 脾主运化。 脾主身之肌肉。 脾在志为思。思伤脾。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2018/10/23
22
马
• • • • • 午时:上午11——13点。心经当令。 一阴生。 子午功(心肾交) 午睡。 午马。
• 本标 • 缓急
2018/10/23 2
气、阴阳
• 气——生命的原型 • 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 物。”“一”就是浑沌之气;“二”指阴阳之气; “三”指阴阳二气之交合,“和气”。 • 庄子:“《易》以道阴阳。”《易经》讲的都是 阴阳二气的摩荡、交感、化生、变易。 • 气,在古代最早是一个与风、精、神、魂、阴阳 同义或互换的概念,是生命的原型。在中医学, 气是一个包含物质、能量、信息等多种因素的概 念。
2018/10/23
11
夏三月
•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 夜卧早起,毋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 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 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 疟, 则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2018/10/23
12
秋三月
•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 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 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毋外其志,使 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 则伤肺,冬为飧泄,则奉藏者少。
2018/10/23 3
五行略说
• • • • • 木:生机、兴发——曲直为性 火:变化、活动——炎上为性 土:孕育,培植——稼穑为性 金:禁制,肃杀——从革为性 水:藏伏,终结——润下为性
• 相生、相克
2018/10/23 4
脏腑略说
• 五脏: • 肝、心、脾、肺、肾 • 六腑 • 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