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现率的选择
关于永续增长年金计算公式的三个要点

永续增长年金是一种具有无限期的、定期支付的现金流,通常用于计算需要长期持续投资的项目或企业的估值。
其计算公式如下:PV=C/(r-g)
其中,PV代表永续增长年金的现值,C代表每期固定支付的现金流,r代表折现率,g代表现金流的增长率。
在理解永续增长年金计算公式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总结出三个要点,如下:
要点一:折现率的选择
折现率是永续增长年金计算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变量,它代表了投资者要求的收益率。
一般来说,折现率应当大于现金流的增长率,否则计算结果将产生无穷大的现值。
因此,折现率的选择需要根据特定的情况合理确定。
要点二:现金流增长率的影响
现金流的增长率g也是永续增长年金计算公式中的一个关键变量,它代表了现金流的年增长率。
一般来说,现金流的增长率应当小于折现率,否则计算结果将产生负值的现值。
此外,现金流的增长率还与企业的内部增长能力、市场竞争力等相关。
在计算永续增长年金时,需综合考虑现金流的增长率以及市场环境等因素,合理确定增长率的数值。
要点三:计算结果的解释与应用
通过永续增长年金的计算,我们可以得到现金流的现值。
这个数值可以用于估计企业或项目的价值,并与当期的投资成本进行比较。
如果现金流的现值大于投资成本,那么就说明该企业或项目具有投资价值;反之,
如果现金流的现值小于投资成本,那么就说明该企业或项目不具备投资价值。
总结起来,永续增长年金计算公式的三个要点是:折现率的选择、现金流增长率的影响和计算结果的解释与应用。
通过合理选择折现率和现金流增长率,结合其他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得到永续增长年金的现值,并进行估值和决策的支持。
收益现值法的参数之折现率的计算和选择

收益现值法的参数之折现率的计算和选择折现率在收益现值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用于计算未来现金流的现值。
选择合适的折现率是评估投资项目的收益性和决策的关键因素之一、本篇文章将讨论折现率的计算方法以及如何选择适当的折现率。
首先,我们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折现率计算方法:1.平均资本成本法:该方法基于公司的资本结构和资本成本,通过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来计算折现率。
这个方法将公司的债务成本和股权成本考虑在内,以反映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的整体融资成本。
2.机会成本法:该方法将折现率定义为在投资项目中放弃的最佳替代投资机会的成本。
这种方法适用于投资者有其他投资机会的情况,可以更精确地反映项目的机会成本。
3.确定性等价方法:该方法将折现率定义为能够使投资项目的净现值为零的利率。
这种方法基于项目投资额和未来现金流量的已知信息来计算折现率。
确定性等价方法适用于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稳定且能够准确预测的情况。
4.市场利率方法:该方法基于市场上类似风险的投资项目的利率来确定折现率。
这种方法适用于投资者可以找到具有相似风险和期限的可比项目的情况。
在选择适当的折现率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风险:折现率应反映投资项目的风险水平。
风险越高,投资者对未来现金流的折现要求就越高。
因此,如果投资项目的风险较高,折现率应相应调高。
2.通货膨胀:折现率应考虑通货膨胀对未来现金流的影响。
通货膨胀会降低货币的购买力,因此未来现金流的现值应相应调低。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使用实际利率,即扣除通货膨胀率之后的利率,来计算折现率。
3.机会成本:如果投资者有其他投资机会,应考虑这些机会的成本来确定折现率。
投资项目的折现率应高于其他可选投资的收益率,以反映放弃其他机会的机会成本。
4.项目特性:投资项目的特性也会影响折现率的选择。
例如,长期投资项目的折现率可能较低,因为这些项目更容易受到市场和经济风险的影响。
此外,项目的产业和地理位置等因素也可能会对折现率产生影响。
最后,选择适当的折现率是一个复杂而主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论企业价值评估中折现率的性质与选择

论企业价值评估中折现率的性质与选择【摘要】本文旨在探讨企业价值评估中折现率的性质和选择。
在将介绍背景信息和研究目的。
在将阐述折现率的性质、常用折现率的选择、确定折现率的方法、折现率的影响因素以及不同行业折现率的比较。
在结论部分将提出折现率选择的建议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深入探讨折现率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本文旨在为企业决策者和投资者提供更准确、可靠的评估方法,从而更好地指导实际操作和投资决策。
【关键词】企业价值评估、折现率、性质、选择、确定方法、影响因素、行业比较、建议、未来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企业价值评估是企业管理和投资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能够帮助企业决策者和投资者更准确地了解企业的价值和未来发展潜力。
在企业价值评估中,折现率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参数,它直接影响到最终的价值评估结果。
折现率的选择不仅涉及到企业的财务状况,还与宏观经济环境、行业特性等因素密切相关。
折现率可以理解为资金的时间价值,即未来收益与现值之间的关系。
在进行企业价值评估时,需要将未来的现金流折现到当前时点,以反映未来现金流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折现率的选择需要考虑到多方面因素,包括企业的风险水平、资本成本、市场利率等。
在确定折现率时,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如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市场比较法、收益资产法等。
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情况,需要根据具体的企业特点和评估目的进行选择。
折现率的影响因素还包括通货膨胀率、利率水平、行业风险等,这些因素会对折现率的确定产生影响。
不同行业的折现率也会有差异,需要根据行业特点和市场情况来进行调整和比较。
在选择折现率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并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合理的决策。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折现率的确定方法和影响因素,为企业价值评估提供更为科学的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折现率在企业价值评估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直接影响着企业价值的计算结果。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折现率的性质和选择,为企业的价值评估提供更为准确和可靠的参考。
折现率的选择

折现率的选择收益现值法的参数之二----折现率的计算和选择ftwszl摘要:本文是在文章“收益现值法及其主要参数之一—预期收益额的选择”之后,对折现率计算和选择,进行了编辑和探讨。
在实际评估业务中,折现率大小,对评估结果影响很大,所以对折现率计算与选择就是十分重要的了。
一、折现率的实质科学、准确、合理地计算和选取折现率,对评估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从本金运动的直接目的来看,本金与收益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量:依据一定量的本金投入,可以取得一定量的收益,从而产生本金收益率的社会概念、行业概念和企业概念;反之,根据预期收益,通过本金收益率的逆运算,就可以追溯相对应的本金。
本金还原中,适用的本金收益率,称之为本金化率。
如果企业无限期预期收益稳定,其收益现值就是年预期收益除以适用本金收益率的结果。
但收益稳定只是一种抽象的假设,而且作为本金载体的企业可能是有限期运营,从而使收益额及时间都是有差异的。
为反映这些差异,就引进了折现的概念。
折现实际上是以本金占有收益的事实为基础.并将这个事实对于时间的关系形象化称为资金的时间价值。
适用本金收益率就称之为折现率,收益折现是本金还原技术,本金化率与折现率质同名异。
折现率,亦称贴现率,是用以将技术资产的未来收益还原(或转换)为现在价值的比率。
由于技术资产本身具有一定的价值,人们之所以购买、使用、投资于它,正是基于其能够带来的未来收益。
这种由技术资产带来的未来收益一般表现为利润总额、净利润、净现金流量等。
如果将这种未来收益进行折现,所选用的折现率只能是投资于技术资产的投资报酬率(或称投资收益率)。
可见,技术资产评估收益法中的折现率的实质是一种投资报酬率。
而这种投资报酬率的取得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即企业必须筹措一定的资本投资于技术资产,这样资本成本即成为投资报酬率的最低界限。
因此,企业的综合资本成本也可用作收益现值法中的折观率。
另一方面,企业在决定未来投资方向时一般有两种可能的选择,其一是将资本投资于国库券、政府公债或存入银行。
收益现值法的参数之折现率的计算和选择

收益现值法的参数之折现率的计算和选择折现率是收益现值法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参数,用来计算未来收益的现值。
折现率的计算和选择涉及到多个因素,包括时间价值的考量、风险和机会成本的权衡等等。
本文将从折现率的计算和选择两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折现率的计算折现率的计算与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有关。
一个项目通常包含多个现金流,例如投资阶段的现金流出和未来的现金流入。
在计算折现率时,需要对这些现金流依次进行折现,得到其现值,再将所有现值求和。
折现率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计算。
1.内部收益率(IRR)法:IRR是使项目的净现值(NPV)等于零的折现率。
通过计算IRR,可以得到使项目投资收回且实现预期收益的折现率。
2.市场折现率:市场折现率是市场上类似项目的预期收益率。
可以参考债券利率、股票市盈率等市场相关指标,来获取市场折现率作为项目的折现率。
3.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CAPM是计算风险投资项目折现率的一种方法。
该模型考虑了项目所承担的风险,根据项目的β系数、市场风险溢价和无风险利率来计算折现率。
二、折现率的选择在选择折现率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选择方法和参考因素。
1.项目风险:项目风险越高,对应的折现率也应该相应提高。
可以参考项目的市场风险、技术风险、政策风险等来选择折现率。
2.市场平均收益率:可以参考过去几年的市场平均收益率,作为项目的折现率。
然而,由于市场的变动性和不确定性,建议对市场平均收益率进行适度调整。
3.类似项目的折现率:可以参考市场上类似项目的折现率,即市场折现率。
这些项目具有相似的特征,如行业、规模、地理位置等。
4.公司财务目标:假设公司具有一定的财务目标,如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
折现率可以根据公司财务目标来选择,以保证实现预期的股东回报率。
5.法定利率:有些国家和地区设定了法定利率,用于确定项目的折现率。
这些法定利率通常基于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情况和货币政策。
在选择折现率时,需要注意的是折现率应该是可比较的、合理的,并且要考虑到项目的独特性和特殊性。
如何选择折现率

如何选择折现率?(一)作者: valueinvestor折现(Discounting)的概念在投资理财的领域相当重要,但也让投资人困惑不已。
投资人在评估一家公司的内含价值(Intrinsic Value)时,除了未来现金流量的估计外,最让人困惑的大概就是要用多大的折现率(Discount Rate)了。
折现(Discounting)的概念很难捉摸。
虽然在未来与折现这篇文章中已对折现做出观念上的阐释,但相信很多投资人还是觉得抓不住其真正的意思。
在安全边际(Margin of Safety)这本书中(也可参考读者的笔记),极负盛名的基金经理人Seth Klarman特别有一小节针对折现率的选择提出他的看法。
因该书已经绝版,在此特别摘录该小节的精华部份以飨读者。
为了避免侵犯原作者的著作权,笔者仅就该一小节中关于折现率部份的关键性叙述做摘要性的翻译,但尽可能忠于原文的意思。
如果想看全文,可以参阅该书第八章The Art of Business Valuation中的一节The Choice of a Discount Rate。
以下就是摘译的部份:…折现率就是使投资人对未来的货币与现在的货币感到等值时的利率。
如果投资人强烈偏好现在消费而非留待未来消费,或是偏好现在的确定性而非未来的不确定性,他可能会用较高的折现率来折现投资标的。
如果投资人对于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测很有把握,他可能会用较低的折现率。
并没有一个所谓―正确的‖折现率,也没有精确的方法来决定。
对某一特定的投资而言,合适的折现率不仅依投资人对现在或未来消费的偏好有关,也与他的风险偏好、风险承受能力、对该次投资风险的认知、以及其它投资机会的报酬率等因素有关。
…许多投资人不管任何情况都用10%的折现率。
10%是个好记且容易计算的数字,但并非总是好的选择。
选择合适的折现率时必须考虑未来现金流量的可能风险。
一个短期且无风险的投资应该以短期的美国政府国库券利率来折现。
项目投资评价中折现率的选择

万方数据
36
工Wo作rk研Re究se—ar■c吖—_
企业对一个项目投资的筹资方式包括吸收直接投 资.银行贷款.发行企业债券、发行股票与使用内部 积累等。企业项目投资评价也可以选择上述的综合资
金成本率,计算方法和上述公共项目相同。只是计算 方法中有一些问题需要专门予以探讨。如计算企业投 资项目中发行的股票的资金成本时,假设发行股票筹 集的资金可以无限期使用.当企业采用逐年增长的股 利政策.发行股票后第一年的每股股利预计为O.0 g 元,以后每年增长计划为6%,股票的发行价格为5元.
此外,对于无法通过发行股票来筹资的企业来 说,自由资金的资金成本率需要使用企业预计的股东 权益报酬率。
3.边际资金成本率 大型企业往往每年都要安排一些投资项目,而每 一个投资项目的收益率都是不一样的。随着企业投资 项目的增加,企业可选择的投资机会就会减少,内部 收益率会逐步下降,但资金成本会随之上升。如果企 业有比较完整的投资收益率和边际资金成本的变化数 据,可以选择能够使企业达到最大投资规模的边际资 金成本作为折现率(下图的A点)。
数或标准差。这样:
万方数据
37
k Research
工作研究
风险投资报酬率=变异系数X风险价值系数 这里的风险价值系数可以参照同类项目的风险价 值系数或咨询专家确定。 (2)D系数法 p系数是体现股票收益的波动性的参数。其基本 定义是某一只股票在某个时期收益率的波动大小与整 个股票市场收益率的波动大小的比值。通过对一定时 期某只股票收益率的观测值与整个股票市场平均收益 率的观测值进行线性回归.可以计算出p系数的大 小。通过计算p系数的加权平均值,可以对股票投资 组合的总风险进行估计。 罗伯特与哈马德提出了利用D系数估计项目风险 的方法。该方法利用MM模型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之 间的关系,通过可以观察到的上市公司的B系数来估 计非上市公司或者投资项目的风险大小。其推算过程 如下: 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无负债企业的资本报酬率 Ksu=KRF+bu(KM-KRF)=KRF+buRPM…………………(1) 有负债企业的资本报酬率 KSL----KFIF+bL(KM-KRF)=KRF+bLRPM…………………《2) KRF为无风险投资报酬率.KM为股票市场平均投资 报酬率,bl J和b1分别是无负债公司和有负债公司的风 险系数。 根据MM理论
【2020最新智库】折现率的计算与选择

收益现值法的参数之二----折现率的计算和选择ftwszl摘要:本文是于文章“收益现值法及其主要参数之一—预期收益额的选择”之后,对折现率计算和选择,进行了编辑和探讨。
于实际评估业务中,折现率大小,对评估结果影响很大,所以对折现率计算与选择就是十分重要的了。
一、折现率的实质科学、准确、合理地计算和选取折现率,对评估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从本金运动的直接目的来看,本金与收益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量:依据一定量的本金投入,可以取得一定量的收益,从而产生本金收益率的社会概念、行业概念和企业概念;反之,根据预期收益,通过本金收益率的逆运算,就可以追溯相对应的本金。
本金还原中,适用的本金收益率,称之为本金化率。
如果企业无限期预期收益稳定,其收益现值就是年预期收益除以适用本金收益率的结果。
但收益稳定只是一种抽象的假设,而且作为本金载体的企业可能是有限期运营,从而使收益额及时间均是有差异的。
为反映这些差异,就引进了折现的概念。
折现实际上是以本金占有收益的事实为基础.且将这个事实对于时间的关系形象化称为资金的时间价值。
适用本金收益率就称之为折现率,收益折现是本金还原技术,本金化率与折现率质同名异。
折现率,亦称贴现率,是用以将技术资产的未来收益还原(或转换)为现于价值的比率。
由于技术资产本身具有一定的价值,人们之所以购买、使用、投资于它,正是基于其能够带来的未来收益。
这种由技术资产带来的未来收益一般表现为利润总额、净利润、净现金流量等。
如果将这种未来收益进行折现,所选用的折现率只能是投资于技术资产的投资报酬率(或称投资收益率)。
可见,技术资产评估收益法中的折现率的实质是一种投资报酬率。
而这种投资报酬率的取得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即企业必须筹措一定的资本投资于技术资产,这样资本成本即成为投资报酬率的最低界限。
因此,企业的综合资本成本也可用作收益现值法中的折观率。
另一方面,企业于决定未来投资方向时一般有两种可能的选择,其一是将资本投资于国库券、政府公债或存入银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益现值法的参数之二----折现率的计算和选择ftwszl摘要:本文是在文章“收益现值法及其主要参数之一—预期收益额的选择”之后,对折现率计算和选择,进行了编辑和探讨。
在实际评估业务中,折现率大小,对评估结果影响很大,所以对折现率计算与选择就是十分重要的了。
一、折现率的实质科学、准确、合理地计算和选取折现率,对评估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从本金运动的直接目的来看,本金与收益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量:依据一定量的本金投入,可以取得一定量的收益,从而产生本金收益率的社会概念、行业概念和企业概念;反之,根据预期收益,通过本金收益率的逆运算,就可以追溯相对应的本金。
本金还原中,适用的本金收益率,称之为本金化率。
如果企业无限期预期收益稳定,其收益现值就是年预期收益除以适用本金收益率的结果。
但收益稳定只是一种抽象的假设,而且作为本金载体的企业可能是有限期运营,从而使收益额及时间都是有差异的。
为反映这些差异,就引进了折现的概念。
折现实际上是以本金占有收益的事实为基础.并将这个事实对于时间的关系形象化称为资金的时间价值。
适用本金收益率就称之为折现率,收益折现是本金还原技术,本金化率与折现率质同名异。
折现率,亦称贴现率,是用以将技术资产的未来收益还原(或转换)为现在价值的比率。
由于技术资产本身具有一定的价值,人们之所以购买、使用、投资于它,正是基于其能够带来的未来收益。
这种由技术资产带来的未来收益一般表现为利润总额、净利润、净现金流量等。
如果将这种未来收益进行折现,所选用的折现率只能是投资于技术资产的投资报酬率(或称投资收益率)。
可见,技术资产评估收益法中的折现率的实质是一种投资报酬率。
而这种投资报酬率的取得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即企业必须筹措一定的资本投资于技术资产,这样资本成本即成为投资报酬率的最低界限。
因此,企业的综合资本成本也可用作收益现值法中的折观率。
另一方面,企业在决定未来投资方向时一般有两种可能的选择,其一是将资本投资于国库券、政府公债或存入银行。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可以很有把握地按时收回本金和利息,不需冒任何风险。
但大多数投资者愿意选择第二种,即冒一定的风险投资,如投资于一项高新技术,以期获得额外收益。
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所要求的报酬可分为两部分,一为投资者的无风险报酬或称无风险利息,相当于购买国库券和政府债券的利息,其报酬率称为无风险利息率。
二为投资者的风险价值,即投资者所冒的不能按时收回本金和利息的风险所要求的补偿,其报酬率称为风险价值率。
这些风险包括经营风险、利息率风险和市场风险三种。
这样投资报酬率,即折现率也可视为无风险利息率加上风险价值率。
当然,为准确反映企业投资于技术资产所获收益的大小,折现率还可用资金利润率表示。
二、计算和选取折现率的方法在技术资产评估中,折现率的计算和选取一般应符合以下三条原则:1.科学性。
科学性是指折现率的计算方法必须科学,有一定的理论依据,能够科学、准确、客观地反映评估对象的真实价值。
折现率的选取应在科学计算的基础上合理选用。
2.可行性。
可行性是指折现率的计算和选取要符合评估目的的要求,要与所选用的收益额协调配套。
如将技术资产商品化,评估的主要目的是确认该技术商品的市场交易价格,所用的收益额一般为利润总额,相应的折现率最好是资金利润率;如将技术资产化或资本化,评估的主要目的是确认该技术投人生产、经营后的超额收益,所用收益额一般应为净现金流量,相应的折现率最好为综合资本成本或无风险利息率加风险价值率。
3.实用性。
实用性是指折现率的计算和选取要切合实际,具有较好的操作性,能为人们所接受并自觉地在评估实践中加以利用。
根据上述原则,下面分别介绍几种折现率的计算和选取方法。
(一)按折现率是—种收益率,选取折现率。
任何资产都会产生一定的收益,因此折现率就是某一价值的资产充当投资时的收益率。
由于收益率是与投资风险成正比的,风险大者,收益率也高,反之,收益率则低。
当把资金存入国家银行时,或购买国库券时,风险很小,利率也就低。
而将资金投向房地产、股票等资产时,收益率高、风险也大。
因此,用收益现值法评估资产价值时,折现率应等于这种资产在一般情况下的收益率。
由 V=A/r,得 r=A/V(其中V为资产价值;r为折限率;A为净利润)具体方法是,若要求得某一资产的拆现率,可以在市场上抽取与估价资产具有相似特点的资产净收益与价格的比率作为依据。
为了准确起见,可以抽取多宗相似资产的这些方面的资料,求其净收益与价格的平均值。
例如,有5宗相似资产的净收益与价格的资料,见下表。
表. 单位:万元表中五种相似资产的折线率的简单算术平均数为12.16%,如果以价格为权数,计算的加权平均数为12.29%。
一般可以用这两个平均值为拟评估资产的折现率。
也可以通过资产收益率、将风险高低进行排序,用插入法求折现率。
具体做法是,将各种类型投资及其收益率找出,按收益率大小从低向高排列,制成图表,评估人员再根据经验判断所要评估的资产的折现率应在哪个范围内,从而求出折现率。
投资类别包括银行存款、贷款、国库券、债券、股票、保险以及各领域的投资。
(二)以综合资本成本法计算和选取折现率。
所谓综合资本成本,是指用某种筹资方式所筹措的资本占资本总额的比重为权重,对各种筹资方式的个别资本成本进行加权平均所得到的资本成本,亦称加权平均成本或全部资本成本。
目前我国企业筹措资本的方式主要有:发行债券、发行股票(包括优先股和普通股)、向银行贷款、融资租赁、留存收益等。
下面分别介绍几种主要筹资方式的成本计算及综合资本成本的计算方法。
1、债券成本的计算:企业发行债券通常要事先规定利息率,但债券利息可以列作企业的财务费用,使企业的营业利润减少,因而使企业少交了一部分所得税,故企业实际发行的债券利息为:债券利息×(1一所得税率)。
此外。
企业发行债券时,需支付一些筹资费,如债券印刷费、发行手续费等,从而使企业实际取得的资本要少于债券的发行总额,企业实际筹措到的资本应为:债券发行总额×(1一筹资费率),或为:(债券发行总额一筹资总额)。
因此,债券的成本计算公式为: FE )S 1(I f 1S 1i )f 1(E )S 1(I ZB --⨯=--⨯=-⨯-⨯= 式中:ZB 为债券成本;E 为债券发行总额; I 为债券年利息额(I=E×i );i 为债券利息率; f 为筹资费率;F 为筹资费额; S 为所得税率。
2、 银行贷款成本的计算;企业向银行贷款的成本计算方法与发行债券类似,其利息支出同样可在税前扣除,且一股无筹资费用,或筹资费用很少可忽略不计。
但银行为保证其贷款的安全性,有时会要求企业从贷款中扣除一部分以无息回存的方式作担保。
在计算银行贷款成本时,此扣除部分可按筹资费用处理。
计算公式为: FE )S 1(L YD --⨯= 式中:YD 为银行贷款成本; L 为银行贷款利息额;E 为银行贷款总额;F 为无息回存额; S 为所得税率; i 为银行贷款利率 若银行不要求企业从贷款总额扣除一部分无息回存,则银行贷款成本计算公式为:YD=i ×(1-S )3、优先股成本的计算:企业发行优先股票,同发行债券一样,也需支付筹资费,如注册费,代销费等。
其股息一股为预先设定并定期支付,但股息是以税后净利支付的,不会减少企业应上交的所得税。
优先股的成本计算公式为: f1i )f 1(P i P )f 1(P D Kp 0000-=-⨯⨯=-⨯= 式中:Kp 为优先股成本; D 0为预期每年支付的股息(D 0=P 0×i )P 0为优先股股金总额;i 预期每股股息率;f 为筹资费率。
4、普通股成本的计算:确定普通股成本的方法,原则上与优先股相同。
但是普通股的股利是不固定的,通常是逐年增长的。
如果每年以固定比率g 增长,第一年股利为D c ,则第二年股利为D 2=D c ×(1+g),第三年股利为D 3=D c ×(1+g)2,依此类推,第n 年股利为D n =D c ×(1+g)n -1。
因此,普通股的成本计算公式可简化为:g )f 1(P D K c c c +-= 式中:K c 为普通股成本; D c 为第一年预计发放股利;f 为筹资费率;P C 为普通股股金总额; g 为普通股股利预计每年增长率。
5、留存收益成本的计算: 留存收益亦称留用利润或保留利润,是企业税后利润扣除支付的股息、股利以后的余额。
企业纳税后利润,除用于支付股息、股利外,其余主要用于发展生产,追加投资。
从股东的角度看,企业留存收益可以作为股息和股利分配给股东,而股东再用这部分股息和股利或者购买本企业的股票,或者用于证券市场投资,或者存人银行,从而获利。
但普通股持有者没有以股利的形式取得这部分收益,而是由企业直接将这笔资金用于发展生产,这就等于普通股股东对企业追加了投资。
普通股股东对这部分追加投资同对以前交给企业的股本一样,也要求给予相同比率的报酬。
因此,企业留用利润涉及一种机会成本,它等于普通股股东投资于企业所要求的收益率,即普通股成本。
但是,如果企业将税后利润作为股利分配,股东则要交纳一定的个人所得税,然后才能进行再投资,因此,再投资的数额比留存收益直接投资的数额要小,其收益率也就比普通股要求的收益小,其计算公式为:Kr =Kc(1一T)(1—f)式中:Kr 为留存收益成本; Kc 为普通股成本;T 为股东个人所得税税率; f 为经纪费率。
6、 综合资本成本的计算企业用各种不同方式筹集到的资本,其成本各异,为了推确反映企业投资于高新技术所付出的资本代价,求得合理的折现率,需要测算全部资本的加权平均成本,即综合资本成本计算公式为:∑==n1j j j W K WACC式中:WACC 为综合资本成本;n 为企业资本来源的个数; K j 第j 种资本来源的成本;w j 为第j 种资本来源占全部资本的比重;综合资本成本的计算方法有两种;一是帐面价值法,即以各类资本的账面价值为基础,计算各类资本占总资本的比重,并以此为权数计算全部资本的综合资本成本;二是市场价格法,即以各类资本的市场价格为基础计算各类资本的市场价格占总资本市价的比重,并以此为权数计算全部资本的综合资本成本。
例;某企业为引进一项高新技术需建设一条新的生产线,计划多方位筹资,根据现有条件设计的资本结构如下表所示。
该企业发行的普通股市价为200元,第一年期望股利为10元,预计以后每年股利将增加5%,该企业的所得税率为33%。
发行各种证券的筹资平均费率5%,求该企业的综合资本成本。
表5-2 某企业计划资本结构表单位:万元由上述,可测算各种资本来源的成本及综合成本如下:银行贷款成本: YD=i×(1-S)=7%×(1-33%)=4.69%长期债券成本: =--⨯=f1S1i ZB 10%×(1-33%)/(1-5%)=7.05% 优先股成本: =-=f1iKp 5%/(1-5%)=5.26% 普通股成本:g )f 1(P D K c cc +-==[10/200/(1-5%)]+5%=10.26% 全部资本综合资本成本得到:∑==n1j j j W K WACC =4.69%×6.25%+7.05%×31.25%+5.26%×12.5%+10.26%×50%=0.29%+2.20%+0.65%+ 5.13%=8.27% 即该企业在用收益法进行资产评估时的折现率应为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