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镜成像练习题-(含答案)
(完整版)平面镜成像练习题(含答案).docx

平面镜成像1.下列因素中能影响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大小的是()A.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B.物体的大小C.像到平面镜距离D.镜面的大小2.检查视力时,眼睛与视力表应相距5m远.如图 8-1 所示,若视力表距平面镜3m,人离平面镜的距离为()A. 1m B. 2mC. 3m D. 4m3.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远离平面镜,像也远离平面镜,像变小B.物体远离平面镜,像也远离平面镜,像的大小不变C.物体靠近平面镜,像的位置不变,像的大小不变D.物体靠近平面镜,像靠近平面镜,像变大4.“猴子捞月”中,猴子捞不到月亮,这是因为水中的“月亮”是()A.光的直线传播而成的实像B.光的直线传播而成的虚像C.光的反射而成的实像D.光的反射而成的虚像5.小明从平面镜里看到镜子对面电子钟的示数的像如图8-2 所示,这时的时刻应是()A. 21∶ 10B.10∶ 21C. 10∶ 51D.12∶ 016.图 8-3 中关于平面镜前AB所成的像正确的是()7.墙面上贴着一块穿衣镜,水平地面上一个人以速度v 匀速直线朝平面镜走去,相对于人,像的速度是()A. v B.2v C.v/2D.08.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所以不能用照相机拍摄B.要在平面镜中看到自已的全身像,平面镜的高度应不小于人的高度C.像到镜面的距离跟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D.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不一定垂直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入射角是00 0 ,反射角也是0B.入射角增加150,反射角也增加150C.入射光线靠拢法线,反射光线也靠拢法线D.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垂直,反射角为90010.关于平面镜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在平面镜正前方的物体,不能在平面镜内成像B.很大的物体不能在很小的平面镜内成像C.物体静止不动,若把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向下平移时,镜中像也向下平移D.物体在平面镜内总成等大的虚像11.如图 8-4 所示,眼睛看到平面镜所成的像不是实际光_______而得到的像 , 而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_______而得到的.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12.小汽车的挡风玻璃做成倾斜的,目的是使车内物体通过挡风玻璃所成的像在车窗的_____(填“上方” 、“下方”),不致影响司机观察路况;而大型货车的挡风玻璃不太倾斜,这时车内物体所成的像尽管在司机的_______,但由于 ________________ ,人观察路面是俯视的,并不影响司机观察路况.13.多媒体教室里的银幕是用粗糙的白布做的,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穿衣镜是用平滑的玻璃做的,光在它的表面发生的反射是______,它所成的像是______像;物体通过小孔成像成的是______像,前者的成像原理是___________,后者的成像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14.将一墨水瓶放在镜前6cm 处,墨水瓶在镜中的像到平面镜距离为_____cm,像与墨水瓶间距离为________cm.若使墨水瓶向镜面靠近,墨水瓶在镜中像的大小_______ ,若使墨水瓶远离镜面,则墨水瓶在镜中像的大小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15.某人站在穿衣镜前 1.5m 处,他在镜中像到镜面的是_______m,当他向镜前进0.5m,则人与像间的距离是 _______m.16.简易潜望镜是利用平面镜______的性质制成的,在它的镜筒内有两块互相______放置的平面镜.17.下文是摘自某刊物的文章,请仔细阅读后,按要求回答问题.《光污染,来自舰丽的玻璃幕墙》最近张小姐十分苦恼,因为她的房子正对着一座新大厦的玻璃幕墙,有时站在她家的窗前,看到面玻璃幕就像平面一,将同楼居民家的一一看得清清楚楚,玻璃幕的反光也使她苦不堪言,只要是晴天,她的房就被烈的反射光照得通亮,无法正常休息.尤其是那种凹形建筑物,其玻璃幕在客上形成一种巨型聚光,一个几十甚至几百平方米的凹透,其聚光功能是相当可的,能使局部温度升高,造成火灾患⋯⋯(1)从文中找出一个光学方面的物理知填人横: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有一出了科学性的,将句子找出来.( 3)从上文中找出一个玻璃幕居民生活来的不便或危害的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何防光染?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如 8-5 所示,上A点停着一只,而地上有几个小虫,那么,从上的P 点下来吃地上的哪个小虫再到面的笆上的B点它的路程最短。
(完整版)平面镜成像练习题_(含答案)

平面镜成像1.下列因素中能影响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大小的是()A.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B.物体的大小 C.像到平面镜距离 D.镜面的大小2.检查视力时,眼睛与视力表应相距5m远.如图8-1所示,若视力表距平面镜3m,人离平面镜的距离为()A.1m B.2mC.3m D.4m3.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远离平面镜,像也远离平面镜,像变小B.物体远离平面镜,像也远离平面镜,像的大小不变C.物体靠近平面镜,像的位置不变,像的大小不变D.物体靠近平面镜,像靠近平面镜,像变大4.“猴子捞月”中,猴子捞不到月亮,这是因为水中的“月亮”是()A.光的直线传播而成的实像 B.光的直线传播而成的虚像C.光的反射而成的实像 D.光的反射而成的虚像5.小明从平面镜里看到镜子对面电子钟的示数的像如图8-2所示,这时的时刻应是()A.21∶10 B.10∶21C.10∶51 D.12∶016.图8-3中关于平面镜前AB所成的像正确的是()7.墙面上贴着一块穿衣镜,水平地面上一个人以速度v匀速直线朝平面镜走去,相对于人,像的速度是()A.v B.2 v C.v /2 D.08.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所以不能用照相机拍摄B.要在平面镜中看到自已的全身像,平面镜的高度应不小于人的高度C.像到镜面的距离跟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D.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不一定垂直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入射角是00,反射角也是00 B.入射角增加150,反射角也增加150C.入射光线靠拢法线,反射光线也靠拢法线 D.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垂直,反射角为900 10.关于平面镜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在平面镜正前方的物体,不能在平面镜内成像B.很大的物体不能在很小的平面镜内成像C.物体静止不动,若把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向下平移时,镜中像也向下平移D.物体在平面镜内总成等大的虚像11.如图8-4所示,眼睛看到平面镜所成的像不是实际光_______而得到的像,而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_______而得到的.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12.小汽车的挡风玻璃做成倾斜的,目的是使车内物体通过挡风玻璃所成的像在车窗的_____(填“上方”、“下方”),不致影响司机观察路况;而大型货车的挡风玻璃不太倾斜,这时车内物体所成的像尽管在司机的_______,但由于________________,人观察路面是俯视的,并不影响司机观察路况.13.多媒体教室里的银幕是用粗糙的白布做的,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穿衣镜是用平滑的玻璃做的,光在它的表面发生的反射是______,它所成的像是______像;物体通过小孔成像成的是______像,前者的成像原理是___________,后者的成像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14.将一墨水瓶放在镜前6cm处,墨水瓶在镜中的像到平面镜距离为_____cm,像与墨水瓶间距离为________cm.若使墨水瓶向镜面靠近,墨水瓶在镜中像的大小_______,若使墨水瓶远离镜面,则墨水瓶在镜中像的大小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15.某人站在穿衣镜前1.5m处,他在镜中像到镜面的是_______m,当他向镜前进0.5m,则人与像间的距离是_______m.16.简易潜望镜是利用平面镜______的性质制成的,在它的镜筒内有两块互相______放置的平面镜.18.如图8-5所示,树上A点停着一只乌鸦,而地上有几个小虫,那么,鸦从树上的P点飞下来吃地上的哪个小虫再飞到对面的篱笆墙上的B点它飞的路程最短。
4.3平面镜成像(原卷版+解析)

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课后培优分级练4.3 平面镜成像基础概念梳理1.平面镜所成的像为像,像的大小和物体的大小,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像与物相对于镜面是的。
2.某同学身高1.60m,站在平面镜前2m处,她在平面镜中的像距镜子是m;她走近平面镜时,她在镜中像的大小将(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为确定像的虚实,需在(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位置放一个光屏并在图中的(选填“A”或“B”)位置观察光屏上是否有像。
4.如图所示,司机通过汽车后视镜可以观察到车后景物,你知道后视镜是镜。
5.在“走进西藏”活动中,小明对藏民用面积很大的凹面镜制成的太阳灶烧水(如图甲)很好奇。
于是他用不锈钢汤勺的内表面当作凹面镜,将平行光正对“凹面镜”照射,光路如图乙。
则使用太阳灶烧水时,水壶应放在图乙中的(选填“a”“b”或“c”)。
6.学习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后,小华和小虎作了进一步的观察和研究。
(1)他们分别代表物和像模拟平面镜成像,若小华向右转,小虎应向转。
(2)小华走近办公楼的自动感应门时,门自动平移打开,则他在玻璃门中的像将(填“随”或“不随”)门平移。
(3)傍晚,小虎在河边看到的夕阳在水中的倒影是等大的像(填“实”或“虚”)。
课后培优练培优第一阶——基础过关练7.有一首名为《驴》的小诗:“白头一老子,骑驴去饮水,岸上蹄路蹄,水中嘴对嘴。
”其中的“水中嘴对嘴”是光的(填“直线传播”“反射”)现象,其中的一个“嘴”是另一个“嘴”的(填“实”或“虚”)像。
以其中一个正远离水面的“嘴”为参照物,另一个“嘴”是(填“静止”或“运动”)的;如果其中一个“嘴”距水面10cm,那么两个“嘴”之间的距离为cm。
8.小丽站在平面镜前1.5m处观察自己在镜中的像,由于大厅内光线较暗,为了看清衣领上的污渍,应将光源向着(选填“衣领”或“平面镜”)照射。
现将一块和平面镜一般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1m处,如图所示,这时小丽(填“仍能”或“不能”)看到她在镜中的像。
【2024秋季】最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3节《平面镜成像》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1 / 4 【2024秋季】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
第3节《平面镜成像》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1.如图所示,平面镜的物象关系正确的是图( )
2.下图中,M 是平面镜,各光路图正确的是( )
3.某同学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从距平面镜2 m 处跳到了距平面镜4 m 处.下列关于镜中像的大小及像的距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像与该同学大小相等,像到该同学的距离变为6 m
B.像与该同学大小相等,像到该同学的距离变为8 m
C.像比该同学大,像到该同学的距离变为6 m
D.像比该同学小,像到该同学的距离变为8 m
4.小明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先将蜡烛放在平面镜前50 cm 处,他记下了像的位置,然后,他将平面镜向蜡烛移动了10 cm ,则第二次成像的位置与第一次成像的位置比较( )
A.向平面镜移动了10 cm
B.向平面镜移动了20 cm
C.远离了平面镜10 cm
D. 远离了平面镜20 cm
5.某同学在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想使竖直放置的蜡烛所成的像与水平面成水平的,他可采用的方法是
A.将平面镜与水平面成90°角放置
B.将平面镜与水平面成60°角放置
C.将平面镜与水平面成30°角放置
D.将平面镜与水平面成45°角放置
6.如图是发光点S 在平面镜中成像的光路图, S ′是S 的像,我们能看到S ′是因为( )。
平面镜成像练习题 (含答案)

平面镜成像1.下列因素中能影响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大小的是()A.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B.物体的大小C.像到平面镜距离D.镜面的大小2.检查视力时,眼睛与视力表应相距5m远.如图8-1所示,若视力表距平面镜3m,人离平面镜的距离为()A.1m B.2mC.3m D.4m3.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远离平面镜,像也远离平面镜,像变小B.物体远离平面镜,像也远离平面镜,像的大小不变C.物体靠近平面镜,像的位置不变,像的大小不变D.物体靠近平面镜,像靠近平面镜,像变大4.“猴子捞月”中,猴子捞不到月亮,这是因为水中的“月亮”是()A.光的直线传播而成的实像B.光的直线传播而成的虚像C.光的反射而成的实像D.光的反射而成的虚像5.小明从平面镜里看到镜子对面电子钟的示数的像如图8-2所示,这时的时刻应是()A.21∶10 B.10∶21C.10∶51 D.12∶016.图8-3中关于平面镜前AB所成的像正确的是()7.墙面上贴着一块穿衣镜,水平地面上一个人以速度v匀速直线朝平面镜走去,相对于人,像的速度是()A.v B.2 v C.v /2 D.08.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所以不能用照相机拍摄B.要在平面镜中看到自已的全身像,平面镜的高度应不小于人的高度C.像到镜面的距离跟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D.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不一定垂直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入射角是00,反射角也是00B.入射角增加150,反射角也增加150C.入射光线靠拢法线,反射光线也靠拢法线D.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垂直,反射角为90010.关于平面镜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在平面镜正前方的物体,不能在平面镜内成像B.很大的物体不能在很小的平面镜内成像C.物体静止不动,若把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向下平移时,镜中像也向下平移D.物体在平面镜内总成等大的虚像11.如图8-4所示,眼睛看到平面镜所成的像不是实际光_______而得到的像,而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_______而得到的.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12.小汽车的挡风玻璃做成倾斜的,目的是使车内物体通过挡风玻璃所成的像在车窗的_____(填“上方”、“下方”),不致影响司机观察路况;而大型货车的挡风玻璃不太倾斜,这时车内物体所成的像尽管在司机的_______,但由于________________,人观察路面是俯视的,并不影响司机观察路况.13.多媒体教室里的银幕是用粗糙的白布做的,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穿衣镜是用平滑的玻璃做的,光在它的表面发生的反射是______,它所成的像是______像;物体通过小孔成像成的是______像,前者的成像原理是___________,后者的成像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14.将一墨水瓶放在镜前6cm处,墨水瓶在镜中的像到平面镜距离为_____cm,像与墨水瓶间距离为________cm.若使墨水瓶向镜面靠近,墨水瓶在镜中像的大小_______,若使墨水瓶远离镜面,则墨水瓶在镜中像的大小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15.某人站在穿衣镜前1.5m处,他在镜中像到镜面的是_______m,当他向镜前进0.5m,则人与像间的距离是_______m.16.简易潜望镜是利用平面镜______的性质制成的,在它的镜筒内有两块互相______放置的平面镜.17.下文是摘自某刊物的文章,请仔细阅读后,按要求回答问题.《光污染,来自舰丽的玻璃幕墙》最近张小姐十分苦恼,因为她的房子正对着一座新大厦的玻璃幕墙,有时站在她家的窗前,看到对面玻璃幕墙就像平面镜一样,将同楼居民家的一举一动看得清清楚楚,玻璃幕墙的反光也使她苦不堪言,只要是晴天,她的房间就被强烈的反射光照得通亮,无法正常休息.尤其是那种凹形建筑物,其玻璃幕墙在客观上形成一种巨型聚光镜,一个几十甚至几百平方米的凹透镜,其聚光功能是相当可观的,能使局部温度升高,造成火灾隐患……(1)从文中找出一个光学方面的物理知识填人横线:_____________________.(2)文中有一处出现了科学性的错误,请将错误句子找出来.(3)从上文中找出一个玻璃幕墙给居民生活带来的不便或危害的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何预防光污染?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18.如图8-5所示,树上A点停着一只乌鸦,而地上有几个小虫,那么,鸦从树上的P点飞下来吃地上的哪个小虫再飞到对面的篱笆墙上的B点它飞的路程最短。
平面镜成像.习题(含答案)

可编辑版平面镜成像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 (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4.0 分 )1.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有关B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C.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D人.向平面镜靠近 0.2m ,像将远离平面镜0.2m2.如图所示为一倾斜的平面镜,当你走向平面镜时,下列描述符合事实的是()A. 镜中的像变大B镜.中的像将远离你C像.与你的连线与镜面不垂直D镜.中的像和你大小一直相等二、多选题 (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3.0 分 )3.如图所示,将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铅笔水平向右移动时,它的像将变小B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时,铅笔的像也将向上移动C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的像将变小D若.铅笔按图示箭头方向转过45°,铅笔将与它的像垂直三、填空题 (本大题共 5 小题,共10.0 分 )4.一只大雁在深度为8m 的平静湖面上空飞过,当大雁距水面2m 时,大雁在湖面的“倒影”是 ______ (选填“实”或“虚”)像,该“倒影”距大雁 ______ m.5.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为确定像的虚实,需在______ (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位置放一个光屏并在图中的______ (选填“A或”“B)”位置观察光屏上是否有像.6.小明身高 1.72m,站在高为 1 m 的平面镜前,镜中的像与他相距 4 m,则他离镜子的距离为______ m,镜中的像的高度是______ m;当他向着平面镜以0.6m/s 的速度运动时,镜中的像相对于该同学的速度是______m/s .7.人向平面镜靠近的过程中,人在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将______ (选填“变大”/ 不“变”);小明同学周末在家里做作业,抬头从面前平面镜中看到挂在后面墙上的钟如图所示,实时刻应是______ .8.一个身高 1.7m同学站在平面镜前3m 处,则镜中的像高为______ m,像与他相距______ m,若他向平面镜靠近1m ,此时像的大小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36.0 分 )9.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如图所示,( 1)实验中选用的平面镜应是______ (选填“穿衣镜”、“铜镜”或“玻璃板”),利用其既能______ 光线,又能透射光线的特点.( 2)实验时,小明拿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通过调节跟前面点燃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如果他将点燃蜡烛在像与物的连线上往后运动 2cm,要使像物再次重合,他的正确操作是______ .10.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器材: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光屏各一个,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 A 和 B,还缺少的器材是______ ,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______ .(2)在竖直的玻璃板前放点燃的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 B 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______ (选填“前”或“后”)观察,直至它与蜡烛A 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______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3)移去蜡烛 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______ 像.(4)当蜡烛 A 像玻璃板靠近,蜡烛 A 的像 _____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5)如图,蜡烛 A 和 B 可以放在刻度尺上通过前后移动来观察像的大小情况,实验中使用刻度尺,其主要目的是______A.观察能否成像B.观察像的大小C.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D.观察像的虚实(6)实验中,仔细观察像的位置,会看到平面镜中有两个像,请你分析产生两个像的原因: ______ .11.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饭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 A 和 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 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 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______ 关系.( 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关系.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接收不到蜡烛烛焰的像,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 (填“实”或“虚”)像.( 4)小红吹动 A 烛焰向左摆动,则它的像向______ 摆动.( 5)若面玻璃板中所成的像不清晰,若想使像变清晰应______ .( 6)薄的玻璃板和厚的玻璃板选的,原因是______ .12.同学们利用玻璃板,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 a、b,水平桌面等器材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实验操作要解决两个问题:①如何确定______ 的位置;②如何比较______ 的大小来判断像的性质?(2)他们发现实验桌上放有 2mm 厚的玻璃板 A, 5mm 厚的玻璃板 B.为了减小误差,实验时,应选择 ______ 玻璃板作为实验器材.(选填: A/B )(3)如图所示,把点燃的蜡烛 a 放置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如果将蜡烛 a 远离玻璃板移动,它所成像的大小将______ .(变大 / 不变 / 变小)(4)实验时,他们应该在______ (a/b )侧观察蜡烛 a 经玻璃板所成的像.(5)在某次实验中,把蜡烛a 放到玻璃板前,在玻璃板后的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可编辑版b ,都无法让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13.如图 1 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器材有:玻璃板和平面镜各一、白纸、笔、火柴、光屏各一,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 A 和 B,还缺少的器材是______;玻璃板和平面镜中应选择______ ;(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 B 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______ (选填“前”或“后”)侧观察,直至蜡烛 B 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实验过程中,看到蜡烛 A 的像是利用光的______ ,观察到蜡烛 B 是利用光的______ ;( 3)小明记录了一次物与像的位置后,为了得到平面镜成像的普遍规律,接下来他应该进行的操作,更加合理方便的是______ (选填“A或”“B)”A.蜡烛 A 不动,多次改变平面镜的位置B.平面镜不动,多次改变蜡烛 A 的位置( 4)小时拿着一根5cm 高的铅笔竖直放在玻璃板前,铅笔像的高度为______ cm ,若铅笔远离玻璃板,则铅笔的像的高将______(选填“大于 5cm”“等于 5cm”或“小于 5cm”).( 5)为了研究成像的虚实问题,小明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接着他应该观察______ ;( 6)实验中小明发现看到蜡烛 A 的像不清晰,于是她将蜡烛 B 也点燃,用来增加像的亮度,她这样做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使看到的像更清晰;( 7)请在图 2 中画出眼睛看到蜡烛S 点的像 S′的光路图.(画一条光路即可)14.“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如图所示.在竖立的茶色玻璃板下方放置一把刻度尺,两支相同相同的蜡烛 A 和 B 分别竖立于玻璃板两侧,以蜡烛 A 为成像物体.( 1)用茶色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______ .(2)点燃蜡烛 A,从 A 一侧观察蜡烛 B,缓慢移动蜡烛 B 直到与蜡烛A 的像 ______ ,可以得知像与物大小相同;用刻度尺和笔将 A 、 B 所在的位置连接起来,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 ,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 .( 3)如果在蜡烛B 的位置上放一光屏,无论怎样,在光屏上______ (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 A 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 像.( 4)实验中多次改变蜡烛 A 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 5)如果实验中采用厚玻璃板,观测到蜡烛 A 通过玻璃板在不同位置成了两个清晰的像,且测得两个像之间的距离为0.8cm,则玻璃板的厚度为______ cm .五、作图题 (本大题共 5 小题,共25.0 分 )15.晚自习时,小明向教室外张望时,没能看清外面的景色,却在玻璃窗上看到了身后的小红,请作出小明看到小红帽子的光路图.16.如图所示为水位测量仪的示意图. A 点与光屏PQ 在同一水平面上,从A 点发出的一束与水平面成 45°角,方向不变的激光,经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的 B 点处形成一个光斑,光斑位置随水位变化而发生变化.(1)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光路图.要求:写出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若光斑 B 向右移动了 1m,用相关的知识推导说明:水位下降了多少米?17.在图中,请画出物体 AB 在平面镜中的像 A’ B’18.如图平面镜前有一个点光源S,其中一条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后经过 A 点,试画出这条光线.19.小明同学想将一束与水平面成 30°角的太阳光竖直射入深井内,如图所示(图中虚线为水平面).(1)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并画出镜面所在的位置;( 2)求出反射角的度数为 ______ .六、计算题 (本大题共 1 小题,共8.0 分 )20.作出图中物体 AB 在平面镜中的像.平面镜成像习题(含答案)【答案】1.B2.D3.D4.虚; 45.未点燃; B6.2; 1.72 ; 1.27.不变; 5: 458. 1.7 ; 6;不变9.玻璃板;反射;把没有点燃的蜡烛沿着像与物的连线向后移动2cm(或把玻璃板沿着像与物的连线向前移动1cm)10.刻度尺;位置;前;等效替代法;虚;不变;C;玻璃板有两个反射面,因为玻璃的两个表面同时发生反射,两个反射面各成一个像,所以成两个像1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到平面镜的距离;大小;虚;左;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厚玻璃板会形成两个像,会影响对实验结果的判断12.像;像与物; A;不变; a;玻璃板和桌面没有垂直放置13.刻度尺;玻璃板;后;反射;直线传播; B; 5;等于 5cm;光屏上是否有蜡烛的像;不能14.便于准确找到像的位置;重合;垂直;相等;不能;虚;使结论具有普遍性;0.415.解:小明通过平面镜看到在 B 点的小红的帽子,则做 B 点关于镜面的对称点B′.连接 A 点与 B′与镜面相交于一点 O,即为入射点,连接AO、BO,则 BO是入射光可编辑版线, OA为反射光线,如下图所示.16.解:( 1)先通过水面作出发光点 A 的对称点 A′,连接 A′ B 交平面镜于点 O,AO为入射光线,OB为反射光线,如下图所示:( 2)若光斑 B 向右移动了1m,移动到E 点,如下图所示:BE=OF=1m,因为从 A 点发出的一束与水平面成45°角,所以CG= OF=× 1m=0.5m,则说明水位下降了0.5m.答:( 1)见上图;( 2)水位下降了0.5m.17.解:分别作出物体 AB 端点 A、B 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 A′、B′,用虚线连接 A′、B′即为 AB在平面镜中的像.如图:18.解:过镜面作出点S 的对称点S′,即为点光源S 在平面镜中的像,连接S′ A 与镜面交于O 点,即为入射点(反射点),连接SO 就得到入射光线,如下图所示:19.60°20.解:先作出端点 A、 B 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 A′、 B′,用虚线连接 A′、 B′即为物体 AB的像,如图所示:【解析】1.解:A、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物体和像大小相同,与平面镜的大小无关,故A错误;B、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故 B 正确;C、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错误;D、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则人向平面镜靠近 0.2m ,像也靠近平面镜 0.2m,故 D 错误.故选 B.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物体和像大小相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物体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此题涉及到平面镜成像特点,这是光学部分的重点,在中考中也经常出现,要求学生牢记,并学会灵活运用.2.解:AD、人在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与人等大,当人走近镜子时,镜中的像的大小不变,故 A错误, D正确;B、当你走向平面镜时,距镜子的距离减小,镜中的像将靠近你,故 B 错误;C、当你走向平面镜时,像与你的连线与镜面仍然垂直,故 C 错误.故选 D.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熟练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并灵活运用到实际中去,还要注意的是不要把视觉感觉的像的大小误认为是真实的像的大小.3.解: A、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铅笔与平面镜的距离改变,铅笔在镜中的像的大小不变,故 A 错误;B、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时,铅笔的像与铅笔还是关于平面镜所在平面对称的,故像不动,故 B 错误;C、像的大小与物体相等,故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的像将不变,故 C 错误;D、铅笔与平面镜的夹角为 45°,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此时平面镜将铅笔与像的夹角平分,所以铅笔与它在平面镜中的像互相垂直,故 D 正确.故选 D.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大小相同;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来分析此题.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平面镜成像特点在生活中的应用.此类题目在近几年的中考中属于热点题目,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4.解:倒影属平面镜成像现象,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所成的像是虚像,像距与物距相等,可编辑版此时大雁距离水面(物距)2m,所以该“倒影”距离湖面(像距)也为2m,则该“倒影”距大雁为2m+2m=4m.故答案为:虚;4.倒影属平面镜成像现象,所以所成的像是虚像,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与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与平面镜的距离.紧扣平面镜成像原理和成像特点去分析即可比较容易地做出解答,但此题中的湖水深 8 米是题干设置的干扰因素,注意不要被其迷惑.5.解: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镜前,另外拿一只完全相同未点燃的蜡烛在镜后适当的移动,直到看上去跟像完全重合,即好像被点燃似的;在 A 侧能看到蜡烛和蜡烛在平面镜中的像,在 B 侧不能看到蜡烛在平面镜中像,所以图中的 B 位置观察光屏上是否有像.故答案为:未点燃; B.判断在何处放光屏接平面镜成的像,分辨物体还是像是关键.眼睛在物体一侧时,既能看到物体又能看到物体的像;眼睛在像的一侧,只能透过透明玻璃,看到物体,不能看到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本题考查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并会根据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此类题目在近几年中考中频繁出现,备受出题人青睐,其实解答此类题目往往有规律可循,牢记并紧扣平面镜成像特点可比较容易的进行解答.6.解: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所以,由镜中的像与他相距4m,可得他离镜的距离为4m× =2m;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形状、大小完全相同,则镜中的像的高度也是 1.72m;由他向着平面镜以 0.6m/s的速度运动时,可得镜中的像相对于该同学的速度是0.6m/s × 2=1.2m/s .故答案为: 2; 1.72 ; 1.2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可分析解答此题.平面镜成像在实际生活中非常常见,学习中要注意联系实际,活学活用.7.解: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和物体大小相同,所以人向平面镜靠近的过程中,人在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将不变;方法一: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平面镜中钟表像的实际情况,(红色箭头)如下图,可以看到钟表的实际时间是5: 45.方法二:把试卷翻过来,注意上下不要颠倒,直接从试卷的反面看钟表的实际时间是5:45.故答案为:不变;5: 45.(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大小相同.(2)根据钟表在平面镜中成像判断实际时间的方法:作图法: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物体的实际情况.翻看法:由于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时,物像相对平面镜对称,根据这个特点把试卷翻过来观察,即可得出实际时间.牢记平面镜成像特点,根据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来分析实际问题.本题考查镜面反射的原理与性质.解决此类题应认真观察,注意技巧.8.解:( 1)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的虚像,所以,由该同学身高 1.7m,可得像高为 1.7m ;( 2)人到平面镜的距离是3m,根据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人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3m,所以这个同学和他的像之间的距离是6m.(3)人在平面镜中成像大小和人的大小有关,跟人到平面镜的距离、平面镜的大小都没有关系,所以人靠近平面镜 1m时,他的像的大小不变.故答案为: 1.7 ; 6;不变.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进行判断: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人靠近平面镜时,感觉像变大,实际上像的大小不变,是眼睛看像的视角增大,感觉像在变大,是一种错觉.9.解:(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利用其既能反射光线,又能透射光线的特点.便于透过玻璃板确定像的位置;( 2)实验中,如果他将点燃的蜡烛在像与物的连线上往后移动2cm,要使像物再次重合,根据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他的正确操作应该是未点燃的蜡烛在像与物的连线上向后平移2cm(或玻璃板沿着像与物的连线向前平移1cm).故答案为:( 1)玻璃板;反射;( 2)把没有点燃的蜡烛沿着像与物的连线向后移动2cm (或把玻璃板沿着像与物的连线向前移动1cm).(1)平面镜不能透光,只能反射光,不能确定出像的位置,玻璃板不但反射光成像,还能透光看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2)根据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可确定如何操作才能达到实验的目的.本题考查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并能根据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结论,动手操作实验时,能根据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提高实验能力.10.解:( 1)刻度尺可以测量物体的距离,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测量: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透明的玻璃板,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即在观察到 A 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蜡烛 B,确定像的位置;(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 B 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 A 侧)观察,直至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 3)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虚像不会出现在光屏上.( 4)平面镜成像大小跟物体大小有关,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蜡烛 A 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不会变化.(5)在实验中用到刻度尺,但尺并不是测量像、物的大小用的,而是测像到镜的距离、物到镜的距离,然后比较二者关系用的,故C 正确.(6)玻璃板有两个反射面,因为玻璃的两个表面同时发生反射,两个反射面各成一个像,所以成两个像.故答案为:( 1)刻度尺;位置;( 2)前;等效替代法;(3)虚;(4)不变;( 5)C;( 6)玻璃板有两个反射面,因为玻璃的两个表面同时发生反射,两个反射面各成一个像,所以成两个像.(1)本实验要研究平面镜成像时,物体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物与像的大小关系等平面镜成像规律,要用到测量工具;可编辑版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便于找到像的位置.(2)等效替代法是在保证某种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实际的、复杂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转化为等效的、简单的、易于研究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来研究和处理的方法.等效替代法是初中物理中常用的探索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之一.(3)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不会出现在光屏上.(4)平面镜成像大小跟物体的大小有关,这是关键.(5)实验中刻度尺的用途是可以测量物体和像与平面镜的距离.(6)玻璃板有两个反射面,每个反射面都可以作为平面镜成像,所以仔细观察时,会发现通过玻璃板成两个像.本题考查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并能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正确分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是中考出题的一个热点,本题围绕这个探究过程可能遇到的问题,解决办法,合理的思考和解释来考查同学的.11.解:(1)因为玻璃板既能让光透过也可以反射光,容易确定像的位置,而平面镜是不透明的,无法确定像的位置,所以选用玻璃板;(2)要用刻度尺测量物像到平面镜距离,比较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3)两只蜡烛大小相同,后面的蜡烛又和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就证明了像与物大小相同,所以两只蜡烛等长是为了比较像与物大小关系用的;移去后面的蜡烛,并在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4)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小红吹动 A 烛焰向左摆动,烛焰的像向也左偏;(5)点燃的蜡烛是成像物体,比较亮,环境越黑暗,蜡烛和环境的对比度越大,蜡烛成像越清晰,为了使像更清晰,应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6)玻璃板越薄,两个反射面所在的像距离越近,这样可以使确定的像的位置更加准确,厚玻璃板会形成两个像,会影响对实验结果的判断;故答案为:( 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到平面镜的距离;(3)大小;虚;( 4)左;( 5)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 6)厚玻璃板会形成两个像,会影响对实验结果的判断.(1)选玻璃板是为了准确确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达到理想的实验效果.(2)为了便于比较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的关系,要用刻度尺测量物距和像距.(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实像可以在光屏上成接到,而虚像则不能.(4)由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像物关于镜面对称进行分析.(5)进行平面镜成像实验时,物体和环境的对比度越大,物体越亮,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越清晰.(6)玻璃有两个反射面,玻璃越薄,两个反射面成的像越近,如果玻璃越厚,两个反射面成的像越远.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过程,在近年中考题中较为热点.重在探索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解决的办法的考查,这些题往往有规律可循.12.解:(1)①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在玻璃板前面既能看到 A 的像,又能看到玻璃板后面的棋子 B,便于确定像的位置.②移动 B 棋子,直到与 A 棋子的像完全重合为止.重合说明像和物的大小相等,这就是通过比较像与物的大小来判断像的性质.(2)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效果,所以应选用薄玻璃板,用 2mm厚的.( 3)平面镜成像大小跟物体大小有关,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将蜡烛 a 远离玻璃板移动,像的大小不会变化.( 4)由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所以在寻找蜡烛 a 的像的位置时,人眼应在蜡烛 a 这一侧观察.使它与蜡烛 a 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完全重合;( 5)用另一个完全相同的蜡烛 B 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可能是因为玻璃板和桌面没有垂直放置.故答案为:( 1)①像;②像与物;( 2)A;( 3)不变;( 4)a;( 5)玻璃板和桌面没有垂直放置.(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即看到像,又能看到玻璃板后面的棋子,当玻璃板和像重合时,玻璃板后面棋子的位置就是玻璃板前面棋子像的位置,这样进行实验,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实验时选择两个相同的棋子是为了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2)从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这一角度去分析此题.(3)平面镜成像大小跟物体的大小有关,这是关键.( 4)根据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可判断在寻找蜡烛 a 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哪一侧观察;( 5)当透明的玻璃板和水平桌面不垂直时,蜡烛的像偏向水平桌面的上方,镜后蜡烛和镜前蜡烛的像不能完全重合.本题考查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并会根据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此类题目在近几年中考中频繁出现,备受出题人青睐,其实解答此类题目往往有规律可循,牢记并紧扣平面镜成像特点可比较容易的进行解答.13.解:( 1)刻度尺可以测量物体的距离,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测量: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透明的玻璃板,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即在观察到 A 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蜡烛 B,确定像的位置;(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 B 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 A 侧)观察,直至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实验过程中,看到蜡烛 A 的像是利用光的反射,观察到蜡烛 B 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 3)为了得到平面镜成像的普遍规律,应保持平面镜不动,多次改变蜡烛 A 的位置;( 4)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等大,所以5cm 高的铅笔竖直放在玻璃板前,铅笔像的高度为 5cm,铅笔远离玻璃板,铅笔的像的高不变,仍为5cm;( 5)为了研究成像的虚实问题,小明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接着他应该观察光屏上是否有蜡烛的像,若有则为实像,若没有则所成的像为虚像;(6)在实验中,用一支相同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是为了确定像的位置和比较像的大小,若将另一侧的蜡烛点燃,结果使得玻璃后面太亮,更不容易发生反射,所以像会更不清晰;(7)连接 S 与像点 S′,与镜面相交于一点 O,即为入射点,连接 SO、 PO,则 SO是入射光线, OP为反射光线,如下图所示.故答案为:( 1)刻度尺;玻璃板;( 2)后;反射;直线传播;( 3) B;( 4)5;等于 5cm;(5)光屏上是否有蜡烛的像;( 6)不能;( 7)如上图所示.(1)本实验要研究平面镜成像时,物体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物与像的大小关系等平面镜成像规律,要用到测量工具.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便于找到像的位置.。
4.3平面镜成像(同步练习)(解析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现象》第3节平面镜成像(同步基础练习)题型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总计题数20 10 7 8 0 45 一、选择题(共20小题):1.演员站在平面镜前,在靠近平面镜的过程中,他的像()A.逐渐变大,逐渐靠近平面镜 B.逐渐变大,逐渐远离平面镜C.大小不变,逐渐靠近平面镜 D.大小不变,逐渐远离平面镜【答案】C【解析】解:人在平面镜中成像,人靠近平面镜时,人的大小不变,人在平面镜中成像大小不变;人靠近平面镜时,人到平面镜的距离减小,人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减小,逐渐靠近平面镜。
故选:C。
2.小明站在穿衣镜前3m处,小明在以1m/s的速度匀速靠近穿衣镜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穿衣镜中小明的像逐渐变小 B.小明的像逐渐远离平面镜C.穿衣镜中小明的像是虚像 D.2s后小明走的距离是1m【答案】C【解析】解:A、平面镜所成的像是与物体等大的,故A错误;B、由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小明靠近平面镜时,小明的像也靠近平面镜,故B错误;C、平面镜所成的像是与物体等大的虚像,故C正确;D、2s后小明走的距离:s=vt=1m/s×2s=2m,故D错误。
故选:C。
3.如图为玩具鸟在平面镜中的成像示意图,下列能改变玩具鸟成像位置的是()A.竖直上移玩具鸟B.竖直下移平面镜C.改变平面镜大小D.像与镜间放一小木板【答案】A【解析】解:A、竖直上移玩具鸟,成像位置相对原成像位置发生变化,故A正确;B、竖直下移平面镜,玩具鸟成像位置相对原成像位置不发生变化,故B错误;C、改变平面镜大小,玩具鸟成像位置相对原成像位置不发生变化,故C错误。
D、像与镜间放一木板,成像位置相对原成像位置不发生变化,故D错误。
故选:A。
4.如图为苍鹭从平静水面上飞离的瞬间。
苍鹭飞离水面的过程中,它在水中的像是()A.实像,逐渐变小B.虚像,逐渐变小C.实像,大小不变D.虚像,大小不变【答案】D【解析】解:苍鹭飞离水面的过程中,水中出现苍鹭的倒影就是苍鹭在湖水中所成的虚像;在苍鹭飞离水面的过程中,苍鹭到水面的距离变大,但苍鹭在水中所成像的大小始终不变,与苍鹭的大小相等。
平面镜成像测试题(含答案)

平面镜成像一、单选题(共8道,每道10分)1.下列图能正确表示“灰小鸭”在水中所成倒影的是( )A. B.C. D.答案:C解题思路: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与原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即沿平面镜折叠,像与原物体可重叠。
故C选项正确。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斜放着一个平面镜M,桌面上的小球按图示方向滚动。
要使小球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沿竖直方向下落,则镜面与桌面间的夹角α应为( )A.90°B.60°C.45°D.30°答案:C解题思路:如上图,小球的像的轨迹为竖直向下,根据平面像成像特点可知,像与原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则像和原物体的运动轨迹也关于平面镜对称,即夹角相等;故α应为45°。
C选项正确。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3.如图所示,某市民正站在平面玻璃制的地铁安全门外候车。
地铁到站后,安全门向两侧打开,该市民在左右两侧安全门中的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A.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的位置与原来像的位置重合B.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不同位置,两个像的距离等于两侧安全门之间的间距C.在两侧安全门中成的像越来越小,直至不成像D.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答案:A解题思路: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原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故选A。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4.如图所示,用手电筒对着平面镜中的像照射时,观察到的像比原来亮多了,其原因是( )A.光射到像上,所以会变亮B.光反射到物上,物变亮,所以像也变亮C.镜子比原来亮,所以像也比原来亮D.有光照,更便于观察,所以觉得像比原来亮答案:B解题思路: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即反射光线“好像”是从像点发出的。
手电筒对着像照射,则根据光路可逆性可知,反射光线会经过原物体,原物体变亮,所以像也变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下列因素中能影响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大小的是()
A.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B.物体的大小
C.像到平面镜距离D.镜面的大小
2.检查视力时,眼睛与视力表应相距5m远.如图8-1所示,若视力表距平面镜3m,人离平面镜的距离为()
A.1m B.2m
C.3m D.4m
3.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远离平面镜,像也远离平面镜,像变小
B.物体远离平面镜,像也远离平面镜,像的大小不变
C.物体靠近平面镜,像的位置不变,像的大小不变
D.物体靠近平面镜,像靠近平面镜,像变大
4.“猴子捞月”中,猴子捞不到月亮,这是因为水中的“月亮”是()
A.光的直线传播而成的实像 B.光的直线传播而成的虚像
C.光的反射而成的实像 D.光的反射而成的虚像
5.小明从平面镜里看到镜子对面电子钟的示数的像如图8-2所示,这时的时刻应是()A.21∶10 B.10∶21
C.10∶51 D.12∶01
6.图关于平面镜前AB所成的像正确的是()
7.墙面上贴着一块穿衣镜,水平地面上一个人以速度v匀速直线朝平面镜走去,相对于人,像的速度是()
A.v B.2 v C.v /2 D.0
8.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所以不能用照相机拍摄
B.要在平面镜中看到自已的全身像,平面镜的高度应不小于人的高度
C.像到镜面的距离跟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D.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不一定垂直
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入射角是00,反射角也是00
B.入射角增加150,反射角也增加150
C.入射光线靠拢法线,反射光线也靠拢法线
D.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垂直,反射角为900
10.关于平面镜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在平面镜正前方的物体,不能在平面镜内成像
B.很大的物体不能在很小的平面镜内成像
C.物体静止不动,若把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向下平移时,镜中像也向下平移
D.物体在平面镜内总成等大的虚像
11.多媒体教室里的银幕是用粗糙的白布做的,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穿衣镜是用平滑的玻璃做的,光在它的表面发生的反射是______,它所成的像是______像;物体通过小孔成像成的是______像,前者的成像原理是___________,后者的成像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12.将一墨水瓶放在镜前6cm处,墨水瓶在镜中的像到平面镜距离为_____cm,像与墨水瓶间距离为________cm.若使墨水瓶向镜面靠近,墨水瓶在镜中像的大小_______,若使墨水瓶远离镜面,则墨水瓶在镜中像的大小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
13.某人站在穿衣镜前1.5m处,他在镜中像到镜面的是_______m,当他向镜前进0.5m,则人与像间的距离是_______m.
14.如图8-6所示,小华家的猫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此时它看到的全身像是图中的()
15.如图8-13所示,平面镜下方有一竖直挡板P,在AB和CD区域内可以看到挡板左侧的一个发光点S在平面镜中的像,在图中找出挡板左侧这个发光点的位置.
平面镜成像
1.B 2.B 3.B 4.D 5.C 6.D 7.B 8.C 9.D 10.D
11.会聚;会聚 12.上方;正前方;司机座椅离地面高 13.光在上面发生漫反射;镜面反射;虚;实;光的反射;光的直线传播 14.6;12;不变;不变 15.1.5;2 16.能改变光路;平行 17.(1)光的反射(或平面镜成像等)(2)一个几十甚至几百平方米的凹透镜,其聚光功能是相当可观的(3)危害居民身体健康(或火灾隐患等)(4)如限制使用玻璃幕墙,或合理设计等
18.光的反射定律;作图如图所示.
19.C 20.A 21.A;刻度尺
22.平面镜;光的反射;入射点
23.(1)在像的位置上放一个相同的蜡烛;等效替换(2)①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②像与物体到镜面距离相等
24.如图所示 25.如图所示
26.(1)如图所示(2)0.9m
27.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