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标本采集常见问题与注意事项..

合集下载

动脉血标本采集流程及注意事项

动脉血标本采集流程及注意事项

动脉血标本采集流程及注意事项一、动脉血标本采集流程:1.准备工作:洗手、戴手套,准备所需的器械和标本收集容器。

2.选择采血部位:可以选择放射动脉、股动脉、腕动脉等。

一般情况下,首选桡动脉。

对于有严重动脉硬化或闭塞的患者,可选择其他部位。

3.消毒部位:采用无菌技术,使用含酒精的消毒纱布或棉球,将采血部位进行彻底消毒,并保持消毒持续时间达到30秒以上,以确保消毒效果充分。

4.穿刺动脉:将穿刺部位拉直,用拇指和食指捏紧上方,将穿刺部位的动脉固定住。

用20-25号刺激针快速穿刺动脉,穿刺过程应快速、准确。

5.连接采血器:将穿刺针与采血器连接,通过负压采集动脉血样,注意保持连接牢固,避免漏血或空气进入。

6.收集标本:分离收集动脉血,一般需要1-2ml左右。

同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集多样本,如酸碱平衡分析、电解质和血常规等。

7.停血压迫:拔出刺激针后,用干净的无菌纱布或棉球进行压迫,至少5分钟以上,直至出血停止,以避免血肿形成。

8.标本处理:将采集到的标本送往临床检验科。

若无法及时送检,可在采集后的15分钟内送检,保持标本在室温下保存。

二、动脉血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1.患者准备:向患者解释采集目的和流程,告知可能的不适感和风险,并获得患者的同意。

2.选择合适的部位: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动脉部位。

如对桡动脉穿刺时,要避免对侧出现胸骨下动脉的情况。

3.严格遵守无菌技术:采用无菌操作,避免感染的发生。

消毒部位要彻底,消毒时间要足够长。

4.遵循穿刺技术要求:穿刺动脉时,要快速准确,尽量避免动脉壁破裂和动脉创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5.观察出血情况:在停血压迫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出血情况,如有持续、加重的出血应及时就诊。

6.标本完整性:采集到的标本应完整,无气泡和异物,以保证后续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7.避免疼痛和不适感:采血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及时向患者交流,关注患者的感受,必要时应给予镇痛药物。

血液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

血液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

血液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血液标本采集是临床中常见的诊断手段之一,正确的采集方法和注意事项对确保标本的质量,准确的诊断结果非常重要。

以下是血液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一、洁净环境:进行血液标本采集的环境应该保持干净整洁,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操作台面和周围区域应经常进行清洁消毒,采集过程中要注意佩戴手套,并定期更换。

二、充分讲解:在采集血液标本前,医护人员应该向患者充分讲解采集过程,并告知可能会感到的不适,以减少患者的焦虑和恐惧。

三、选择合适的采集部位:血液标本采集的常用部位包括静脉、动脉和指尖。

静脉采集时应选择质静脉,避免使用曲张、血管硬化或有导管的静脉;指尖采集时应选择足足够的血量,避免污染和不充分的采集。

四、正确的采集顺序:在采集血液标本时,应该先采集蓝顶管血液,再采集其他颜色的管子,以避免不同试剂的交叉污染。

五、避免滞留时间过长:血液标本采集后,应尽快送至实验室进行分析,避免滞留时间过长,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六、采用合适的采血器具:采血时应选择合适的针头和管子,以避免造成过度疼痛或溢血。

七、最大程度保持采血现场整洁:在采集血液标本时,应及时清除被采血部位上的血液残留,以免造成肿胀或局部感染。

八、避免过多错误的试验重复:在进行血液标本采集时,应尽可能减少错误的试验重复,避免浪费资源和患者的不必要痛苦。

九、避免交叉感染:在采集血液标本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的原则,避免导致交叉感染的发生。

医护人员在采集血液标本前应充分消毒双手,佩戴手套并在采集完毕后立即弃用。

十、合理储存和运输血液标本:在血液标本采集完成后,应根据不同检验项目和实验室的要求,采用合适的方式进行储存和运输,确保标本的质量。

总之,血液标本采集是临床工作中常见但重要的环节,正确的采集方法和注意事项对后续的诊断和治疗非常关键。

医护人员必须熟悉相关知识和操作技巧,并严格遵守操作规范,以确保采集的血液标本的质量和准确性。

血培养标本的采集注意事项和运送

血培养标本的采集注意事项和运送

血培养标本的采集注意事项和运送第一篇:血培养标本的采集注意事项和运送血培养标本的采集注意事项和运送血流感染的发生发展可以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其正确诊断不仅可以减少抗菌药物的误用和滥用,同时可以大大地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减少医疗花费。

本文向读者详细介绍血培养标本采集时间、套数、血量要求、样本运输、皮肤消毒注意事项、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以及感染性心内膜炎诊断规范、快速鉴定血培养中的念珠菌、MRSA、葡萄球菌等新方法。

提醒广大医务工作者严格执行血流感染的诊断规范,快速报告实验结果,强调及时与临床,提高血流感染诊断水平的重要意义。

1、采血时间研究表明,大量入血的时间为患者寒颤发热前1小时,在此期间,应同时(或间隔30-60 min)采集2-3套血培养,只有在怀疑患者有感染性心内膜炎或其它血管内感染(如导管相关性感染)时,才有必要间隔较长时间多次采集血培养。

2、血培养数量在每次败血症期间,推荐采集2-3套血培养。

对于成人,不应仅做1套血培养,不仅因为采血量不足,而且1套血培养的结果较难解释。

由于在开始抗菌治疗后,患者中的致病菌不会立即清除,2-5天内无须重复进行血培养。

但对于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应多次进行血培养以评估和指导治疗;由金葡球菌引起的败血症(非感染性心内膜炎),应在48-96 小时重复培养以判断其是否为复杂性金葡菌败血症。

3、血培养采血量采血量对于败血症的检测非常重要。

对于成人,采血量在2-30 ml 时致病菌的检测与血量成正比,虽然采血量增长至40 ml(甚至更高)时血培养阳性率仍在提高,但已经不再与采血量成正比。

对于婴幼儿,采血量不应超过患儿总血量的1%。

4、血标本在需氧瓶和厌氧瓶间的分配在常规血培养中,推荐成对使用需氧瓶和厌氧瓶。

如果采血量低于推荐血量,应将血标本先注入需氧瓶,再将剩余血液注入厌氧瓶,因为大部分败血症是由需氧或兼性细菌及酵母菌引起的。

如果仅做需氧培养,每套培养应使用2个需氧瓶并保证有足够的血量。

血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

血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

血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血标本采集是医学诊断和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对确诊、治疗和评估疾病的效果起到重要作用。

在进行血标本采集时,操作者应当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严格按照规范操作,以确保采样过程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对血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进行详细介绍。

1. 采集前的准备在进行血标本采集前,操作者应当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1 检查所需的采集工具是否准备齐全,包括采血针、采血管、一次性手套等。

1.2 确保采样区域的清洁,避免污染。

1.3 向患者或被试者进行必要的告知和解释,获得其合作和理解。

2. 采集过程的注意事项2.1 选择适当的采样部位根据采集的目的和要求,选择适当的采样部位,常见的有静脉采血、毛细血管采血等。

不同的采样部位要求不同的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2.2 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在进行血标本采集时,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包括采用一次性器材,佩戴清洁的一次性手套,消毒采样部位,避免交叉感染等。

2.3 控制采血速度和压力在采集血标本时,应控制好采血速度和压力,以避免对被试者的不必要伤害和疼痛。

同时注意观察采集点是否有渗血现象,及时处理。

2.4 采集足够的血量为了确保后续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采集足够的血量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不同的检测项目和要求,合理确定采集的血量,并遵循相应的标准。

3. 采集后的处理3.1 适当顺序标注采集标本在采集血标本后,应当根据采集的顺序,逐一标注采集标本,确保每个标本与相应的患者或被试者对应,避免混淆和错误。

3.2 妥善保存和储存采集标本采集标本后,应尽快妥善保存和储存,遵循相应的规范和要求。

如需运输,应选择适当的运输温度、条件和容器。

3.3 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在血标本采集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一些可能的并发症,如出血、血肿等。

操作者应学会识别并处理这些并发症,以确保被试者的安全。

血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就是如此。

通过正确操作和遵循相关的规范和要求,我们可以确保血标本采集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医学诊断和治疗的效果。

血标本采集与注意事项

血标本采集与注意事项

血标本采集及本卷须知开头:一直以来我们临床护士能发现关于血液标本的很多问题,经常会接到检验科来电哪个哪个标本需要重新抽取。

虽然说标本从抽取到送检到完成检验过程中有很多环节可能造成血液标本问题的出现,但是从我们临床护理本身来讲,我们能做到的就是严格控制我们自身操作来减少不合格标本的产生。

这样一来减少我们临床护理反复留取标本带来的工作量,二来减少病人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甚至减少不必要的沟通隐患。

4.这是前一时期,我院检验科连续三个月汇总的不合格标本原因分析,大家看溶血、凝血和乳糜血总共占了全部不合格标本的79%,并且这三种发生的几率也比拟接近。

还有一小局部的如条码重复打印,信息与申请不符,空管等等。

6.溶血的标本红细胞内容物逸出,导致生化检测有很多工程都异常,从这个实验结果我们可以看出除了LDH、K+、GLU有轻度的下降外,其他工程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因此,为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检验科一旦发现标本溶血,是会让我们重新留取标本的。

因此,为防止不必要的麻烦,我们在送走标本之前,假设发现标本溶血,最好,自己再重新采一次血,那么什么样的标本算溶血标本呢7.溶血分为轻度溶血与重度溶血,轻度溶血表现为:重度溶血表现为:,我们一旦发现标本呈现以上两种的任意一种,就需要重新留取标本了。

为了防止标本反复溶血,减轻我们的工作量,我们总结了一些经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8.其中体内的溶血除了患者本身的疾病因素外,例如溶血性疾病〔如AB0溶血〕黄疸性疾病、菌血症、DIC、严重外伤等有一局部是我们操作的原因,我们是可以进展干预的。

9.使用止血带的目的是为了增加浅表静脉的充盈程度但止血带使用时间到达1min后,侧枝循环开放,充盈度开场下降,2min后,浅表静脉淤血中的红细胞由于无氧代谢的原因会发生老化,脆性增加,发生溶血,同时血液本身的乳酸ph值等多项生化指标也会出现偏差,影响化验结果。

有研究显示使用止血带全程采血且超过1min组与穿刺成功后即撤除止血带组,无论溶血率还是化验值均有显著性差异。

常规血液检查注意事项与标本采集方法ppt课件

常规血液检查注意事项与标本采集方法ppt课件

常见误诊原因及如何避免
误诊原因
常见误诊原因包括样本损坏、操作失误或实验室技 术问题等。
避免方法
确保采样和处理过程严格遵守标准操作规程,减少 误诊的发生。
血液检查后的注意事项和健康建议
1 注意事项
在采集血液后,保持采样部位的干净和干燥,注意观察是否出现异常反应。
2 健康建议
根据检查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调整饮食、药物治疗或其他健康生活方式的改变。
常规血液检查注意事项与 标本采集方法
本课程将详细介绍常规血液检查的目的和意义,准备事项,饮食和药物禁忌, 以及采集血样的方法。
检查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
常规血液检查可以用于评估身体的整体健康状况,检测炎症和感染等疾病。
禁忌症
如果患者正在接受其他治疗或有特殊情况,可能需要避免进行常规血液检查。
常规血液检查的指标
2
方法量
通常采集5到10毫升的Hale Waihona Puke 液样本,以确保获得足够的样本进行检查。
采集前的消毒步骤和处理方法
消毒步骤
在采集血液样本之前,皮肤必须进行消毒,以防止 感染的发生。
处理方法
采集后,血液样本必须进行正确的处理和标记,以 确保准确的检测结果。
血液样本的保存和运输
保存
血液样本必须妥善保存在适当的容器中,以防止其 受到污染或变质。
1 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是血液中负责运输氧气的重要成分,可以用来评估贫血的情况。
2 白细胞计数
白细胞计数可以告诉我们免疫系统的状况,是检测感染的重要指标。
3 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计数可以评估血液凝结功能,帮助诊断出出血倾向或血栓形成的风险。
血液样本采集的部位和方法量

血液标本采集需要注意什么

血液标本采集需要注意什么

血液标本采集需要注意什么血液标本采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临床工作,对于医学诊断和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进行血液标本采集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以确保采集到的标本质量可靠、准确。

1.准备工作:在进行血液标本采集之前,我们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确保采集工具和试剂的准备充分,并进行必要的消毒和清洁。

其次,确认采集者和被采集者的身份信息,并了解其基本健康状况和采集的目的。

最后,提前告知被采集者采集过程和可能的不适感,并取得其合作和同意。

2.采集位置的选择:选择合适的采集位置是确保采集成功的关键之一。

通常,采集静脉血液的位置主要有手臂内侧的肘窝部位和手背的掌腕弯曲处。

在选择采集位置时,应根据被采集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比如血管的易触及程度、血管粗细、血液流动情况等。

同时,还要考虑被采集者的舒适度和采集者的操作便利性。

3.采集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血液标本采集之前,我们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以确保采集过程的顺利进行。

首先,采集者需要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比如戴好口罩、手套和隔离衣等。

然后,清洁被采集者的采集部位,使用洗手液或酒精棉球进行彻底清洁,并等待干燥。

最后,让被采集者保持放松的状态,以减少采集过程中的不适感。

4.采集过程中的操作:在进行血液标本采集时,我们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和标准程序进行操作。

首先,选择合适的采集针头和管状容器,并确保其没有损坏和污染。

然后,用一只手固定被采集部位,用另一只手握紧采集器具,迅速穿刺血管,同时注意保持稳定和垂直,避免过度斜刺和移动。

当看到血液流出时,应迅速将容器与针头连接,并注意采血量的控制和采血时间的监测。

最后,采集完毕后,应立即将针头撤出,进行止血措施,并按规范的程序处理采集器具和废弃物。

5.采集后的注意事项:在血液标本采集完成后,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些后续事项。

首先,应及时将采集到的标本送往实验室进行检验,以确保质量和准确性。

其次,对于采集部位可能出现的不适感和并发症,需要及时观察和处理,并告知被采集者一些注意事项,比如避免剧烈运动、保持休息和饮食等。

血标本采集ppt课件

血标本采集ppt课件
容器、保存方式等。
2. 采血前应详细核对患者 身份,确保采血量准确, 并记录采血时间、采血部
位等信息。
3. 血标本复检是指将采集 的血液样品在室温下放置 一段时间后进行检测,以
判断血标本的质量。
4. 记录包括记录采血时间、 采血部位、采血量、采血 方法、保存方式等信息,
以备后续使用。
5. 对不合格的血标本应 进行复检,记录复检结果, 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血标本采集操作规范与注意 事项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简明扼要地阐述你的观点
目录
01.
血标本采集前的准备
02.
血标本采集的方法与步骤
03.
血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
04.
血标本的质量控制与异常处理
.
血标本采集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01
血标本采集前的准备
1. 核对患者信息
1. 核对 患者身

2. 核对 采集原
CBC/ECC要求为至少3毫升至15毫升不等;抗 凝血液在用于ACPR如除染色血外的分析流程则 可由进行本管30秒384通道浓缩检测,检测前
应保证血量充足,保证结果准确性。
4. 防止溶血现象发生
STEP1
STEP2
STEP3
STEP4
STEP5
1. 采集前应向患 者说明注意事项, 避免剧烈运动和 紧张情绪。
3. 消毒剂使用不当
1. 消毒剂可能会污染血标本,影响检测结果。 2. 消毒剂可能会对皮肤造成刺激,引起疼痛、红肿等症状。 3. 消毒剂可能会被患者吸收入血,影响检测结果。 4. 消毒剂可能会破坏血细胞,影响检测结果。 5. 消毒剂可能会造成医疗浪费。 6. 选择合适的消毒剂,确保其不会污染血标本。 7. 在采集血标本前,要对采血部位进行彻底清洁,确保消毒剂不 8. 在采集血标本时,要确保消毒剂不会进入血标本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父亲:3~4ml,EDTA抗凝
新生儿母亲:3~5ml,EDTA抗凝
25
输血科(血库)主要检测项目
4.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标本
标本量:须有两管,一管抗凝、一管不抗
凝,每管3~5ml
26
输血科(血库)主要检测项目
5.输血反应标本

一旦出现输血反应,应根据输血反应症状采集标本
怀疑免疫怀溶血性输血反应,应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2份, 1份进行血液胆红素检测,1份进行抗体筛选和交叉配血, 采用肝素或者EDTA抗凝
血标本采集 及常见问题分析
中心医院急诊ICU 周英
1
输血是医护技三方共同完成的一项治疗任务,
输血涉及的环节较多,任何环节均可发生差 错,在急性输血不良反应中(输错血)很大 部分是血标本出错(找错人、贴错签)。
2
定义
标本:指用于血液检验的血液标本
3
输血科(血库)标本特殊性


血型和配血标本≠普通检验标本
2.交叉配血
标本血量:
3~5ml(不得少于3ml)
标本不抗凝或EDTA抗凝 交叉配血方法:盐水法、凝聚胺法、抗球蛋
白配血法和微柱凝胶卡技术等
24
输血科(血库)主要检测项目
3.新生儿溶血病标本

标本应该包括新生儿、新生儿父亲和新生儿母亲

新生儿:一管不抗凝、一管EDTA抗凝,每管
4~5ml
经过培训并授权,禁止闲杂人员送标本)
19
采集血标本面临的风险及控制措施
科室要做到血标本八不送
⒍用肝素治疗者的血标本未用鱼精蛋白对抗使之凝结不

⒎血标本溶血不送(溶血性疾病例外,为了防止对溶血
结果误判为阴性,建议反定型及交叉配血的细胞中加
入EDTA溶液。由于EDTA能句螯合补体激活所需的
Mg2+和Ca2+,故可阻断补体活化引起的红细胞破坏,
3.姓名或病历号不符
5.血标本之容器错误
4.标本溶血
34
《香港伊丽莎白医院输血手册》


5.1采样和贴标签
5.1.1由已获得医院输血委员会授权的医护 人员采集患者的血样做输血前检查 5.1.2在采样前,要获得患者的书面同意, 除非不可为。应通过口头或信息单的方式告 知患者其临床血指针,输血的安全性以及风 险
22
输血科(血库)主要检测项目
1.血型定型

标本需要:3~5ml(不得少于3ml) 标本采集要求:标本不抗凝或EDTA抗凝 不抗凝:没有纤维蛋白原, 避免纤维蛋白原 析出引起假凝集,但是获得红细胞不方便; 抗凝:必须EDTA抗凝

检查内容:ABO正定型、反定型、RH血型
23
输血科(血库)主要检测项目
贴好标签的试管
实标上,贴好标签的试管再去采标本容易出
错(尤其是同时采集两人以上标本时) 在国外,采好血标本在现场贴签是强制性措 施。
8
血标本的采集与送检管理制度

血标本由输血患者所在科室采集。住院患者采集 血标本后转科或转床,应重新采集。已执行给患 者配戴腕带的医院可以例外。 没有配戴腕带的医院应执行两次血标本采集制度 不得使用来源不明或者无人对其来源负责的血标 本 血标本采集后,采血护士必须在离开患者床边之 前在血标本标签上标明患者姓名、病案号及采集 日期
当输血科(血库)工作人员发现试管上的标 签与申请单上的资料不一致时,不得通过电 话的方式修改标签或申请单,应重新采集标 本
11

血标本的采集与送检管理制度

防止血标本被稀释,如从输液管获取血标本,
应以生理盐水冲注,并将首先抽取的5ml血液 弃去,再抽取5ml血送检。
12
血标本的采集与送检管理制度
7.特殊检测
特殊检测:
患者疑难血型鉴定; 在医院进行抗体筛选阳性,或者患者交叉不 合; 交叉配血有困难 标本量:至少5ml EDTA抗凝
29
临床上常见的问题
1.
2.
标本不符合要求:溶血
标本量不能满足需要,没法完成需要的检测
3.
4.
标本不全,没有采集父亲标本
标本标签不完整,标识不清,标签内容不全等

怀疑细菌污染引起的输血反应,采集1份血标本,肝素或
者EDTA抗凝,应防止细菌污染

其他原因的输血反应,采集1份血标本,采用肝素或者 EDTA抗凝
27
输血科(血库)主要检测项目
6.产前检查 标本包括孕妇和丈夫的血标本: 孕妇:3~4ml,EDTA抗凝 丈夫:3~4ml,EDTA抗凝
28
输血科(血库)主要检测项目
--标本丢失
--标本不符合要求 --保存的标本长菌溶血
31
《台北荣民总医院输血作业规范》
1.
依医嘱征求病患同意输血,为输血病患载上 书明病患姓名、病历号、病房及床号之“识 别手环”
准备用物,并至病人单位 核对病人及识别手环 选择适当抽血部位(若正在输血宜以另侧血 管抽血标本)
32
2. 3. 4.
《台北荣民总医院输血作业规范》
35

《香港伊丽莎白医院输血手册》

5.1.3将从患者病历中得到的患者相关信息记录在血 样标签上,只要可能,应直接向患者本人再次核实 患者的名字。绝对禁止通过床头卡来核实患者身份
5.1.4给采集的血样贴上标签,并写明患者的名字和 身份证号码,采集日期和采集人员的亲笔签名


5.1.5血样采集完后应在患者的床边迅速完成申请单 和标签粘贴,应强制操作人员执行该项规定
普通检验标本:检验结果可以参考临床症状 等因素,提供给临床医生为参考作用; 血型和配血标本:输血科(血库)依据采集 的标本进行检测,临床医生完全依赖其结果 的正确性。
4

输血科(血库)标本特殊性
Jeanne2000年报道,临床输血差错、事故的
发生原因:①临床科室占53%,包括输错血 占38%、配血标本采集错误占15%;②输血 科(血库)占29%,包括配血标本错误、交 叉配血单等书写错误及血液发放错误;③是 多种原因混合,输血科(血库)和临床科室 都有错误。


9
血标本的采集与送检管理制度

专用试管上有两个相同的号码条,在采集标 本后立即将另一个号码条贴在输血申请单上 一位医护人员不得同时采集两位或两位以上 患者的血标本,以避免将血样注入到错误的 试管中

10
血标本的采集与送检管理制度

血标本应由医护人员送至输血科(血库), 护工送标本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并授权,双 方仔细核对患者信息,并签名确认。

受血者配血试验的血标本必须是输血前3天之 内的,或者血标本能代表患者当前的免疫学 状态
当前的免疫学状态是指患者在24小时内没有 接受过血细胞抗原的刺激,也就是说在24小 时内没有输注过红细胞(特别是已婚女性)
13

采集血标本面临的风险及控制措施
风险(6大风险) ⒈未认真核对受血者身份(找错人) ⒉采错血标本(一位护士同时采集两位或两位以上患 者的血标本,将血样注入到错误的试管中) ⒊采血标本的方法错误(从输液管中直接获取血标本, 标本被严重稀释)
17
采集血标本面临的风险及控制措施
科室要做到血标本八不送
⒈血标本量少于3ml不送 ⒉血标本申请单所填项目不符不送 ⒊血标本无标签或填写不清、信息过于简单
(例如只有患者的姓)不送
18
采集血标本面临的风险及控制措施
科室要做到血标本八不送
⒋用右旋糖酐等大分子物质治疗后采集的血 标本未作标记说明不送(如已标记说明应 将细胞洗涤) ⒌非医护人员送标本不送(护工送标本需要
6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2000年6月1日卫生部发布同年10月1日实施)

第三章 受血者血标本采集与送检
第十二条 确定输血后,医护人员持《临床输血 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姓名、 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床号、血型和诊断, 采集血标本。 第十三条 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将受血者血标 本与《临床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血库), 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7
14
采集血标本面临的风险及控制措施
风险(6大风险) ⒋血标本量少、溶血
⒌血标本的标签模糊不清,信息过于简单,贴错等
⒍非医护人员送标本有风险(某医院曾发生血标本 在送的途中洒了,用别人的血来代替而造成输错 血的教训)
15
采集血标本面临的风险及控制措施
过程控制措施
⒈制订并严格执行《血标本的采集与送检管 理制度》
⒉防止血标本张冠李戴的最有效的方法是给 每位患者配戴腕环或腕带(腕带上有患者 重要信息)
⒊采集血标本之前需仔细核对《临床输血申 请单》与患者腕带资料是否一致,二者有 矛盾不得采集血标本
16
采集血标本面临的风险及控制措施
过程控制措施 ⒋采集血标本时呼唤患者姓名、核对床号和床头卡 不足为据。国外强调核对患者出生日期(输血申 请单上有出生日期这一项,而不是年龄) ⒌采血后必须在离开床边之前在试管上贴上标签
5.
抽血医师及见证护士在床侧核对病人及识别 手环无误后抽血,置入无标示之试管 填妥“输血标本专用标签”,并贴在试管上
“抽血医师及见证护理师”或“两位护理师” 于“备血申请单”及“输血标本专用标签” 签名后,检体送血库
33
6. 7.
《台北荣民总医院输血作业规范》
输血标本签退:
(一)凡不符规定之标本,一律签退,医师须重新开备 血申请单 (二)须重送标本者: 1.张冠李戴 2.姓名及病历号未填
36
5.
特殊标本,透析患者,使用高分子药物,如右旋 糖酐、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等患者没有注明
30
小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