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燃烧与灭火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燃烧与灭火 燃烧与燃料(第2课时)

图6-1-4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2)下列情况下,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___________①_②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金属筒不加盖时 ②蜡烛没有点燃时 ③塑料筒中装的是煤粉时 (3)面粉厂为了避免爆炸事故发生,应采取的 安全措施是严__禁_烟__火__(合__理_即__可__) _____(写出一种即可 )。
考查角度 1
2
3
4
上一页 下一页
考查角度3: 探究燃烧需要的条件
控制变量法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不能实现的 探究目的是( A )
A.甲图中①②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与植物油是否有关
B.甲图中①③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与水是否有关
C.乙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达到一定温度
D.乙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与氧气接触
属材料做容器盛放汤料,当酒精燃烧时纸张不会燃烧.对此现象,下
列解释合理的是( B )
A.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水蒸发时吸收热量,温度达不到纸张的着火点
C.纸张被水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
D.空气不充足,纸张不会燃烧
考查角度 1
2
3
4
上一页 下一页
解析 燃烧的条件是:(1)物质具有可燃性.(2)可燃物与氧气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知识点二 爆炸是如何发生的
1.氢气的燃烧和爆炸 (1)实验探究 将一个塑料瓶的瓶底剪下,在瓶塞处插入一根带有止水夹的尖嘴 玻璃管。用_排__水___法集满纯净的氢气后,将塑料瓶移出水面,固 定在铁架台上。打开止水夹,在尖嘴处点燃氢气,一开始氢安气静 ______地燃烧,片刻后就发爆生炸了______。
接触.(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 不可.纸张是可燃物,也与氧气接触,潮湿的纸张不燃烧的原因是水 蒸发时吸收热量,温度达不到纸张的着火点. 故选B.
初三化学第四章燃烧与灭火B

教师辅导讲义(八)使用和开发新的燃料及能源名称酒精(乙醇) 氢气化学式C2H5OH H2来源高粱、玉米、和薯类经发酵、蒸馏可制得酒精,为可再生资源氢气可由分解水得到,目前制取成本高,储存困难,作为燃料暂不能广泛使用,但终将成为主要能源之一燃烧反应C2H5OH+3O22CO2+3H2O2H2+O2 2H2O特点燃烧产物基本上不污染环境,可做酒精灯、火锅、内燃机等的燃料燃烧产物无污染,是最清洁的燃料其它能源:太阳能、风能、热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二、典型例题【例1】如图,白磷在热水(90℃)下不能燃烧,而通入空气或氧气后,会自发燃烧起来,这是因为( )A.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 B.白磷是湿的C.白磷没有达到着火点D.白磷本身不属于可燃物【思路点拨】此题考查白磷燃烧需要具备的几个条件。
【解】90℃已超过白磷的着火点(白磷的着火点为40℃),水下主要是缺空气(氧气),故不能自发燃烧。
故选A。
【点评】解此类题告诉我们必须同时满足燃烧的两个条件,否则即使是燃烧的物质也会熄灭。
解题要抓住问题的关键,善于从题意中提炼出正确的内涵。
【举一反三】科学探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某实验设计如图所示。
请回答:(1)猜想该实验在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用的科学探究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燃烧的条件(2)进行实验(3)使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
【例2】交通部门规定,旅客乘坐车、船时,严禁随身携带易燃、易爆物品。
因为在人员密集、高速行驶的车、船上,这些物品一旦着火爆炸,极易造成巨大伤害。
以下物品:①蔗糖②酒精③烟花爆竹④汽油⑤煤油不能随身携带的是(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思路点拨】此题是考查生活中哪些是可燃物。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知识点概括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知识点概括燃料及其应用第一节 燃烧和灭火一、燃烧⏹ 定义:通常的燃烧是指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探究燃烧的条件(本实验要在通风橱或抽风设备下进行): 【实验操作】a. 如右图(1),在500mL 的烧杯中注入400mL 热水,并放入用硬纸圈圈住的一小块白磷。
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观察现象。
b. 如右图(2),用导管对准上述烧杯中的白磷,通入少量氧气(或空气),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a.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
b. 白磷在水下燃烧。
【实验分析】如右图(1)。
①与②对比,说明:物质是否发生燃烧与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温度有关。
①与③对比,说明:物质是否发生燃烧与是否与氧气(空气)接触有关。
③与图(2)对比,再次说明:燃烧必须有氧气(空气)。
【实验结论】燃烧的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 通风橱是一种不完善的尾气处理装置,若改进上述实验,可将红磷和白磷装入密闭的容器内(还要套一个气球),这样便于进行尾气处理。
⏹燃烧的条件:① 可燃物;② 与氧气(或空气)接触;③ 温度达到着火点。
【注意事项】① 着火点不是固定不变的。
对固体燃料来说,着火点的高低跟表面积的大小、颗粒可惜的粗细、导热系数的大小等都有关系。
② 并非所有的燃烧都需要氧气,如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
③ 只有三个条件全部满足,燃烧才能发生。
⏹ 自燃:由缓慢氧化引起的自发燃烧。
二、灭火⏹灭火的原理:① 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② 隔绝氧气(空气);③ 降低可燃物的温度,使其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注意事项】① 着火点是可燃物着火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是物质的一种性质,不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② 在燃烧的三个条件中,只需破坏一个条件就可以使燃烧停止。
燃料与燃烧知识点归纳

第六章 燃烧与燃料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一.燃烧的条件(重点)1.燃烧:是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
(1)燃烧的现象:发光、发热,反应剧烈。
(2)燃烧的反应类型: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3)燃烧的反应物:常见的燃烧都是可燃物跟氧气发生反应,但是,不是所有的燃烧都一定有氧气参加。
例如,镁就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2Mg+CO 2点燃C+2MgO ;钠能在氯气中燃烧:2Na +Cl 2点燃2NaCl(4)燃烧的反应条件:点燃 (5)燃烧的分类及燃烧的产物注意:① “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又叫“充分燃烧”和“不充分燃烧” ② 要掌握含C 、H 、O 等元素的燃料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燃烧的条件:①物质具有可燃性 ②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③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自身的着火点(即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燃烧必须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才能发生燃烧的现象。
二.灭火的原理:①.移走可燃物可燃物 ②.隔绝氧气③.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1.灭火原理实质就是破坏物质燃烧的条件,三者破坏其一即可灭火。
2.几种常见的灭火方法:(1) 移走可燃物可燃物:森林火灾开辟隔离带,管道煤气着火先关掉阀门,釜底抽薪等; (2)隔绝氧气:酒精灯用等冒盖灭,油锅着火用用锅盖盖灭,向着火的木柴上覆盖沙子,少量酒精燃烧用湿抹布盖灭等;(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用水等大量的冷却剂灭火,用嘴将灯吹熄,(4)用灭火器灭火:①泡沫灭火器:可用于扑灭木材、棉布等燃烧而引起的一般火灾,不能用于扑灭电器火灾;②干粉灭火器:除了用来扑灭一般火灾外,还用于扑灭电器、油、气等燃烧引起的火灾;③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用于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的火灾。
3.二氧化碳与灭火(1)原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
(2)灭火器主要是用二氧化碳灭火,二氧化碳不能扑灭所有的火灾:如镁带燃烧就不能用二氧化碳扑灭。
4火灾处置、自救 (1)火警电话:119(2)电器、管道煤气、天然气着火,首先要关闭电源或气阀。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精品课件

4.炭火烧烤是许多同学喜爱的食物,其原理是利用木炭燃烧的高温
来烤熟食物,木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冬天,在门窗
紧闭的房间里吃“烧烤”,容易发生的危险是_______。
【思路点拨】木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
点燃
【规范解答】C+O2
CO2
CO中毒
5.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氧气 D.氮气
可燃物在燃烧时,氧气充足或不充足,燃烧的情况是不相同的:
①当氧气充足时,可燃物完全燃烧,燃烧快,放热多; ②当氧气不充足时,可燃物不完全燃烧,燃烧慢,放热少。
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其密度略小于空 气的密度。 2.一氧化碳的可燃性:易燃,燃烧时产生蓝色火焰,2CO+O2点燃2CO2。 3.一氧化碳有毒,可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氧,严重时危及生命。
议一议
下列是一些灭火的实例,试分析其灭 火的原理?
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 可用锅盖盖灭。
隔绝氧气(或空气) 2.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扑灭。 将温度降到纸箱着火点以下,同时也可隔绝空气。 3.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线 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 清除可燃物
促进燃烧的方法(重点)
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什么是燃烧呢? 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 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的条件是什么? 让我们一起来探究 一下!
一、燃烧的条件
实验探究 实验7-1 Ⅰ
白 磷 热水 白 磷 红磷 薄铜片
现象
铜片上的白 磷燃烧,产 生白烟,而 水中的白磷 和铜片上的 红磷没有燃 烧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燃烧与灭火 燃烧与燃料(第1课时)

核心一 灭火的原理
例1 【 2017·徐州 】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解释,不合理的
是( A )
A.粮库失火用水浇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B.扑灭森林火灾时开辟隔离带——清除和隔离了可燃物
C.用扇子扇煤炉,炉火越扇越旺——提供充足的氧气
D.图书档案起火,用二氧化碳扑灭——隔绝氧气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探究点二 燃烧的条件
[情景展示] (视频情景详见光盘内容)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问题探究] 不论采用什么样的方法灭火,其原理都是阻止燃烧 反应的发生。而要使燃烧反应发生,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归纳提升] 灭火与燃烧的不同之处是:燃烧必须三个条 件同时具备才能进行,而灭火时只要破坏燃烧条件之一即 可,因此要根据不同的灭火方法来理解灭火的原理。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方法 】可燃性气体或粉尘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爆炸极限 时,遇到明火就会剧烈燃烧,导致在有限空间内气体体积急 剧膨胀,从而引起爆炸。保持气体纯净、注意验纯、注意通 风、严禁烟火等措施可有效减少爆炸的发生。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探究点二 爆炸是如何发生的
[情景展示] (视频情景详见光盘内容)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问题探究] 氢气是如何发生爆炸的?你所了解的 安全防护措施又有哪些?
[思考交流] __________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初中化学_八年级全一册第六单元第一节《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鲁教版八年级全一册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第一节《燃烧与灭火》(第一课时)一、设计思路燃烧是一种特殊的氧化还原反应,燃烧与灭火在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
燃烧和灭火的方法甚至原理学生都比较熟悉了,已经具备了—定的生活经验,那我们应该教给学生些什么?在“燃烧与灭火”这—节课中,其核心的任务是,引领学生站在化学科学的角度上再次认识化学变,知道掌握了化学变化的规律,人们是可以控制化学变化为我所用的。
所以本节课以学生点燃一根蜡烛和点燃酒精灯为探究活动,体会燃烧的条件;破坏维持燃烧的条件达到灭火的目的;进而优化燃烧的条件,就能促进燃烧的进行。
从而达到从学会控制燃烧造福人类,推广到学会控制化学变化得到能量和资源,深刻体会化学学科的魅力和价值。
二、教学目标课标对本节课的标准描述为:“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认识燃烧发生的条件,了解防火灭火的措施。
”结合本节内容的教学价值和学情分析,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为:1.知道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知道促进燃烧的方法。
3.体会到人们可以通过控制化学反应,发挥最大的化学价值,更好地服务于生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知道促进燃烧的方法。
教学难点:认识化学变化发生的本质及控制的原理。
教师活动 设计问题 学生活动五、教学设计【诗歌】引入教师朗诵:“你在炽热中舞蹈,挥发出热情;你吞吐着红舌,向生命示威。
你舞蹈,你跳跃,你奔放,你洒脱,你豪迈!你坚强如钢,吞噬着万物;你柔情似水,温暖着生灵。
”请同学们猜这是在说谁?(学生:火)过渡语:钻木取火开启了人类的文明史,火箭升空,帮助人类探索地球以外的广穹浩宇。
火,它又是那么的神圣,因为它代表着光明和希望,所以在奥运赛场上传递更高更快更强的精神。
火有时又是那么无情,会给人们带来巨大的损失和伤害。
那如何能控制好火趋利避害,为我所用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燃烧与灭火》【学习目标】(学生齐读)1.知道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第一节燃烧与灭火第二课时促进燃烧的方法爆炸是如何发生的课件新版鲁教版

你能对下列现象做出解释吗?
1. 工厂烧锅炉用的煤通常要加工成粉末状。 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2. 化油器将汽油喷成雾状,进入内燃机气 缸。
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3. 用煤炭烧锅炉时,要用鼓风机不断往炉 膛中吹入空气。
使空气流动加快
4. 家庭用的煤通常要加工成蜂窝煤。 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5. 在空气中加热铁丝,铁丝不会燃烧;在 氧气中加热铁丝,就会剧烈燃烧,火星四 射。
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第二课时 促进燃烧的方法
新课导入
工人师傅进行金属焊接时使用的是什么? 乙炔(C2H2)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的火焰
二、促进燃烧的方法
乙炔的不充分燃烧和充分燃烧
乙炔在空气中燃烧 C2H2+O2 点燃 C+H2O C2H2+O2 点燃 CO+H2O
乙炔在氧气中燃烧 C2H2+O2 点燃 CO2+H2O
增大氧气的浓度
二、促进燃烧的方法
一氧化碳的产生
1. 若氧气供给充足时,碳的燃烧是完全的,燃烧的产物是 二氧化碳 C+O2(充足)点燃 CO2
2. 若氧气供给不足时,碳的燃烧是不完全的,燃烧的产物 是一氧化碳 2C+O2(不充足)点燃 2CO
3. 在高温下,炽热的碳可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C+CO2 高温 2CO
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O2 。CO+CuO △Cu+CO2 ③ 毒性:一氧化碳被吸入肺里,能跟血液里的血红蛋白结合成稳定的
碳氧血红蛋白,随血流遍布全身。由于CO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的结 合力要比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大300倍,故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 地与氧气结合,造成机体急性缺氧。因此一氧化碳有剧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燃 2CO + O2 = 2CO2
2H2 +
点燃 O2 = 2H2O
点燃 CH4 + 2O2 = CO2 + 2H2O 现有燃CO的炉灶,若改为燃H2, 其炉灶还用做调整吗? 同体积的一氧化碳和氢气消耗氧气的能力一样强
1、描述纯净氢气燃烧的现象, 并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安静燃烧、发出淡 蓝色火焰、烧杯壁 发烫、且内壁有水珠
1、增大氧气的浓度
如何让燃烧变得更剧烈?
2、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阅读教材121页多识一点,讨论炉内 不同位置发生的主要反应 点燃 C + O2 (充足) = CO2 2C CO2 点燃 + O2 (不充足) = 2CO 高温 + C = 2CO
请你总结一氧化碳的有关性质
一氧化碳的性质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 难溶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 化学性质:可燃性、毒性 用此炉取暖时,如 何防止煤气中毒?
比一比
辩一辩
请你观察比较两幅图片的现象的不同,结合生活 中的实例阐明你赞同的燃烧方式和理由。
比一比
点燃
辩一辩
2C2H2+3O2==C+2CO+CO2+2H2O 2C2H2+5O2==4CO2+2H2O 燃烧不充分时,容易生成一氧化碳和炭黑, 造成环境污染和能源的浪费
点燃
议一议
如何让燃烧变得更剧烈?
点燃
2H2+O2 === 2H2O
2、实验探究
A为什么刚开始安静 燃烧、随后爆炸呢?
纯净:在口处放出热量及时散失 不纯净:在容器内充分混合,充分反应,热量散不 出引起爆炸。
问题组
1.什么是爆炸?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吗?
2.容器内充的H2中有一个氧分子,点燃会爆炸吗?
爆炸极限
教材123页多识一点
爆炸的极限:
(1)物质具有可燃性
(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3)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自身的着火点 (即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实验探究
请你设计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实验 1.探究一: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2.探究二:没有氧气不能燃烧 3.探究三:达不到着火点不能燃烧 4.探究四:条件均满足,物质燃烧
课堂演练
信息资料:
白磷的着火点是40℃
红磷的着火点是240℃
水的温度大约是80℃ 如上图所示,1、你认为观察到的现象是:铜 片上的白磷 ,原因是 ;铜片上 的红磷 ,原因是 ;水中的白磷 , 原因是 。此方案的缺点是 。 2、若想使水中的白磷燃烧,你认为应采取什么 措施?
此方案的优点是
。
什 么 是 燃 烧 ?
燃烧是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剧烈的 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
挑战自我
1、为什么煤炉火用扇子越扇越 旺,而烛火用扇子一扇就会熄灭?
用扇子扇炉火时,温度没 有降到煤炭的着火点以下,但 补充了氧气,所以越扇越旺。 用扇子扇烛火时,温度降到蜡 烛的着火点以下,所以一扇就 灭。
2、氧炔焰中气体多少比例才烧的更旺?如何熄灭?
点燃 2C2H2 + 5O2 = 4CO2 + 2H2O
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
交流与思考
假如你是一位乘客,你最想做的是什么?你最希 望别人做的是什么?
根据生活经验,说出尽可能多的灭火方法? 并说明采用这些方法为什么能够灭火?
实例解释
1.如何熄灭燃着的蜡烛? 2如何熄灭酒精灯?
3.如何熄灭燃气炉灶中的火?
4.如阻止燃烧这个化学反应的发生, 那么请你总结灭火的方法与原理。
上限
下限
任何可燃气体点燃前一定要验纯
验纯方法:收集一小试 管气体,用拇指堵住试 管口,靠近酒精灯火焰, 松开手指,当听到噗的 声音,证明已纯净。
3.结合方程式找出爆炸力最强的体积关系 2H2 +
点燃 O2 = 2H2O
4.如何得到这样体积比的混合气体呢? 5.请你列举你知道的爆炸事故。 6.假如你发现家煤气泄漏的话,你首先 会如何做?为什么? 7.万一发生火灾,你会采取哪些救护措施?
生活处处有化学
如何引燃炉中的蜂窝煤、并写出所 有可能发生的反应
知识重温
木炭放置于空气中
点燃
点燃木炭 C+O2==CO2
点燃
--碳原子
--氧分子
--氮分子
--二氧化碳分子
(2)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接 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 (3)氧气的浓度。氧气浓度越大, 燃烧越剧烈。
多识一点
1.为什么在油库、面粉厂、煤矿的 矿井等场所要严禁烟火?
因为在油库、面粉厂、煤矿的矿井 等场所的空气中含有较多的可然性气体 或粉尘,遇到明火会引起爆炸。
2.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示
试一试
请尝试解释把爆竹掰开和整体点燃的现象和原因
空间大小和能量能否及时散失
知识复习
1、如何使燃料充分燃烧;充分燃烧的优点。 2、缓慢氧化与自燃;燃烧与爆炸的关系
3、缓慢氧化与燃烧的共同点
4、纯净氢气燃烧的现象 5、请写出C2H2 、CO 、H2 、CH4 这些可 燃物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点燃 2C2H2 + 5O2 = 4CO2 + 2H2O
知识总结
灭火的方法 1.隔绝空气 2.降低温度(着火点) 3.移走可燃物
问题探究
灭火与燃烧是两个相反的过 程,灭火就是阻止”燃烧”这一化 学反应的发生,由灭火的方法,请 你猜测物质燃烧需要哪些条件?
1、所有的物体都能燃烧吗? 2、有了氧气与可燃物是不是就能燃烧?
物质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