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的实施与管理

合集下载

医院多学科诊疗(MDT)制度

医院多学科诊疗(MDT)制度

医院多学科诊疗(MDT)制度为更快适应国家公立医院改革趋势以及医院未来发展总体要求,进一步提高我院各专业临床诊疗水平,加强学科间协作,使涉及多系统疾病的复杂、疑难病例得到更加合理化、规范化的诊治,以期较大幅度提高治愈率和医务人员对疑难危重病例的诊治能力,我院特制定多学科诊疗(MDT)制度。

1.病房MDT制度:(1)由医务科遴选多学科专家成立MDT专家组。

(2)MDT专家组采取联席模式,针对某个或几个患者,通过召开MDT讨论会,专家共同参与的病例讨论,共同查看病人和相关临床资料,提出诊疗意见,制定最佳治疗方案。

2.MDT专家组如下:组长:业务院长副组长:医务科科长组员:各临床、医技科室主任及副主任3.职责(1)定期召集召开小组会议,研究改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组员对患者本专业诊治方案有决定权。

组织本科室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培训,自查本科室工作流程的执行情况。

(3)组长对患者的综合诊治方案有最终决定权并对治疗方案负总责。

4.工作制度(1)申请MDT应在完成各项常规检查及针对性检查之后。

如患有其他科室疾病者,申请前必须及时请相关科室交叉会诊,确保患者能够得到科学合理及时有效的治疗。

(2)对于需进行MDT的病人,实行科主任或医疗组长负责制,经所在科室向MDT小组提出申请。

由组长(或副组长)牵头、协调各组员,根据每位病人的机体状况、疾病不同类型制定最佳的综合诊治方案,以解决临床疑难病例的诊断与治疗问题。

申请科室要做好记录,积累临床证据和经验。

(3)院内多学科综合会诊时,申请会诊科室必须提前2-3天通知医务科并明确会诊主持人。

医务科根据申请确定会诊专家后,及时通知会诊专家。

(4)MDT以病例讨论形式进行。

(5)下列情况原则上必须申请医务科组织院内MDT:①临床诊治困难的疑难、危重患者;②拟邀请院外专家会诊或院内多科室会诊的病例;③出现严重并发症的病例;④已发生医疗纠纷、医疗投诉或可能出现纠纷的病例。

5.监督管理(1)MDT的实施可使患者接受到规范化、专业化的治疗,实现提高医疗质量目的。

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的实施与管理

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的实施与管理

国外MDT案例
• 但是上述三个地方的MDT有个共同点,就是不涉及病人的“抢夺”,因为医 生的工作量和他们的收入没有关系,所以大家分工非常明确,肿瘤内科——化 疗;肿瘤外科——手术;放疗科——放疗。 • 而在中国就不一样了,你懂的,外科要抢病人去手术而且外科也要化疗,除肿 瘤科外若干科室都在化疗,都在争夺化疗病人等等。
资料完善
• 病史 • 体检 • 实验室检查
通知会诊
• 会诊时间 • 会诊患者 • 会诊专家
会诊
• 诊断 • 治疗方案
• 解释会诊的诊 断和治疗计划 • 诊疗计划进度 • 疗效 • 并发症 • 副作用 • 生活质量 • 随访
医患沟通
跟进与随访
病人数量 疾病谱 诊疗空间 转 归
门诊筛选:10人次/周 专家或科室推荐:2-4人次/周 会诊:4-6人/次
国外MDT案例
•日本:
日本医院定期全院病历讨论制度执行得非常好,很多医院每个月会选10份典型病例,由医院专 家委员会讨论票后选出其中两份,由大科主任轮流主持,组织全院医生进行病历大讨论,各相 关科室做好处分准备,包括此病例诊疗过程中的不足、相关系统疾病的发病机理、诊疗方案及 研究进展、相关文献、可能需要进一步研究的临床问题,所有的医生各抒己见、互相探讨,专 家进行点评。这种方式对医生的培养、特别是年轻医生的培养非常有益,可以让医生的进步很 快。 日本很多医生基本都是晚上八九点才会回家,医院没有明文规定要加班到几点,但很多医生白 天处理临床事务,晚上在医院做实验、写论文。我们每天参加的多学科讨论,无一例外都是下 午六点开始,由主治级的医生主持,全科所有医生参加,对临床病历进行跨学科的讨论,大家 各抒己见,各专科主任总结点评。观察到其中一个细节,在每所医院多学科讨论的过程中,看 不到任何一位医生拿着手机翻看,所有的人都很投入的讨论。这就是日本医生的敬业精神。

多学科协作模式与个案管理在综合性医院安宁疗护中的实践

多学科协作模式与个案管理在综合性医院安宁疗护中的实践

多学科协作模式与个案管理在综合性医院安宁疗护中的实践一、多学科协作模式1.1 多学科协作的概念与意义多学科协作是指医生、护士、社工、心理医生等不同专业的人员在一起共同参与对病人的诊断、治疗和护理工作。

多学科协作的意义在于可以整合不同专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供更全面、个性化的医疗服务,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在综合性医院的安宁疗护中,多学科协作模式具有以下特点:1)团队合作:多学科协作模式强调医疗团队的合作,成员之间相互支持和协作,共同为病人提供服务;2)信息共享:各个专业成员可以通过信息共享平台,及时、全面地了解病人的情况,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3)专业交流:多学科协作模式提倡不同专业之间的专业交流和互相学习,提高整个团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在综合性医院的安宁疗护中,多学科协作的实践经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健全的团队:医院应该建立一个由医生、护士、社工、心理医生等专业人员组成的安宁疗护团队,并确定团队的领导人员;2)明确工作职责:各个专业成员应该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确保团队合作的顺畅进行;3)加强沟通和协作:医院可以通过定期召开多学科会诊、开展专题讨论等形式,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协作;4)完善信息共享平台:医院应该建立健全的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各个专业成员之间信息的及时共享。

二、个案管理2.1 个案管理的概念个案管理是指针对个别病人,由医生、护士等专业人员进行全面的评估、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并对治疗效果进行持续的跟踪和评估。

个案管理的目的是提供更为个性化、全面的医疗服务,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在综合性医院的安宁疗护中,个案管理具有以下特点:1)个性化治疗:个案管理注重对个别病人的个性化需求和治疗计划制定,确保每位病人都能得到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2)持续跟踪评估:个案管理强调对治疗效果的持续跟踪和评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3)家属参与:个案管理还需要考虑病人家属的需求和意见,提供家庭支持和指导。

多学科协作诊疗管理规定

多学科协作诊疗管理规定

多学科协作诊治(MDT)管理制度(试行)各科室、各部门:为进一步加强交叉学科诊疗工作的协同管理,提高医务人员对多学科、多系统、多器官疑难及复杂病例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最佳诊疗方案,按照《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国卫医发〔2017〕73 号)有关工作安排,根据国家卫计委《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结合医院实际,制订多学科协作诊疗(multidisciplinary team,以下简称MDT管理规定,现予以颁布,请遵照执行。

一、下列情况必须向医务科申请组织MD时论:1•各类恶性实体肿瘤病例(肺癌、肝恶性肿瘤、消化道肿瘤、头颈部肿瘤、腹膜后肿瘤、垂体瘤等);2•疑诊恶性肿瘤病例;3.临床确诊困难或疗效不满意的疑难病例(疑难关节疾病、脉管性疾病、癫痫等);4.新发现的疑似传染病病例;5.出现严重并发症的病例;6.其他临床科主任认为有必要进行MDT讨论的病例。

二、下列情况建议向门诊部申请组织MD时论:1.糖尿病足病例;2.甲状腺结节病例;3.椎间盘突出症病例;4.其他有需要进行MD时论的病例。

三、M DT t理实行科主任负责制,科室必须保证随时能找到参与诊疗的人员。

四、参与MDT讨论的诊疗医师应由科室主任(副主任)或相应资质医师担任。

科室主任因故不能参加的,可指派科室副主任、副高以上职称或高年资主治医生参与诊疗,不允许住院医师参与。

五、MDT诊疗方案的确定必须依据于国内最新诊疗指南或专家共识意见,如国内指南或专家共识意见未涉及的地方可参照国外最新指南或专家共识意见。

六、参与MDT相关学科应为病种相关的临床科室、相关医技科室(如医学影像科、病理科、超声科、临床药学、检验科等)及相关职能部门(医务、护理、质控、院感、精神心理科等)。

七、拟组织院内MDT讨论时,申请诊疗科室必须至少提前一天向医务科或门诊部递交《多学科协作诊疗申请表》并明确诊疗牵头人(牵头人须为科室主任、副主任或副高职称以上医师)。

多学科联合诊疗制度

多学科联合诊疗制度

多学科联合诊疗制度多学科联合诊疗制度,是指医疗机构在治疗患者时,通过与不同学科的医生共同协作,达到更为全面、高效的治疗效果。

这一制度在现代医疗领域中越来越得到重视,成为医疗机构提高治疗质量的必备手段之一。

下面将从多角度探讨多学科联合诊疗制度的意义、作用、现状及应用前景。

一、意义和作用多学科联合诊疗制度的出现,旨在实现更全面、更个性化、更安全、更有效的患者治疗。

在此制度下,患者可以得到更加全面的检查和评估,不仅仅局限于单一学科的治疗模式,而是通过整合多学科专业知识和技术,制订出更加细致、全面的治疗计划,逐步达到最佳治疗成果。

具体来说,多学科联合诊疗制度有以下三方面的作用:1. 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多学科联合诊疗制度使检查、评估、治疗等过程更加的完整和科学,由此可以最大限度地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全方位的治疗。

临床实践已经证明,将多学科的治疗模式相结合,对于一些难治性疾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不可小觑。

2. 提高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通过多学科联合诊疗制度的实施,医疗机构可以形成更为完善、系统的服务流程,提高患者治疗过程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也提高了医院的服务水平。

3.为医疗行业合规化发展提供指导:多学科联合诊疗制度的出现,有助于推动医学科学的发展。

同时,由于联合治疗制度对于不同患者的治疗模式需要进行综合性的考虑,因此也为医疗机构的合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二、现状多学科联合诊疗制度的实现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医疗机构之间存在着差异性,但总体来看,这一制度的发展趋势良好。

一些在医疗技术水平、医疗资源配置、医院办理等方面比较优秀的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始推广多学科联合治疗制度。

在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多次发布指南,强调了多学科联合诊断和治疗的目标和原则。

同时,一些医疗机构也积极开展多学科联合诊疗,尽力满足患者的需求。

三、应用前景多学科联合诊疗制度的应用前景很广泛。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进步和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人们可以采用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医疗服务,实现医疗资源和医疗科技的共享,更好地发挥多学科联合诊疗的效用。

多学科协作诊疗方案

多学科协作诊疗方案

多学科协作诊疗方案多学科协作诊疗(MDT)方案(试行)为适应现代医疗诊疗模式的发展趋势,向肿瘤患者提供综合、全面、全程和个性化的诊疗服务,医院决定组建多学科协作团队,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特制定此方案。

一、MDT的优势:1.整合各学科专业技术的团队优势,不同专业背景的专家为患者量身定做诊疗方案,从而提供专业化、精准化、个体化、规范化和全程、全方位的“一站式”诊疗服务。

2.有利于整合医疗资源,有效避免治疗不足、过度治疗、重复治疗、无效治疗,节约时间及经济成本。

3.实现了资源共享,有利于肿瘤专科人才的培养和学科团队建设。

二、MDT的内容:病例讨论、会诊、学术交流等。

三、MDT的目标:1、为患者量身设计最佳诊疗方案,提高肿瘤治愈率和远期生存等。

2、提升肿瘤学科诊疗能力和学术水平,打造肿瘤学科品牌。

3、实现医、教、研融合发展。

四、MDT组织架构1XXX领导:XXX2.中心主任:XXX3.专家组成员:(1)核心团队成员:XXX、XXX、XXX、XXX、高艳、XXX、XXX、XXX、XXX、XXX、XXX、XXX等。

(2)支持团队:医院各个学科的专家(科主任或高年资中职以上)。

4.秘书:XXX5.记录员:XXX6.参加MDT职员:(1)肿瘤内科、肿瘤放疗科、胸外科、普外科的医师;(2)肿瘤内科、肿瘤放疗科、胸外科、普外科的护士长必要时参加;(3)医院相关科室年轻医师、进修医师。

时间:每周三下午15:30场地:医院3号楼(外科楼)6楼肿瘤内科示教室五、MDT组织人员职责1.中心主任职责:⑴对MDT项目全权负责,主持并参与讨论,在民主精神基础上,综合各专家讨论的意见,形成最终专业性意见,包括诊治方案,明确每种诊疗手段参与时机和比重。

2⑵负责审核MDT记录并签名。

⑶督导、追踪诊治意见的落实情况。

⑷负责MDT的对外宣传、品牌建设。

⑸负责组织相关讲座、学术会议。

如本人不能参与MDT会诊,需委托另外一位专家代为主持。

多学科协作诊疗方案【范本模板】

多学科协作诊疗方案【范本模板】

多学科协作诊疗(MDT)方案(试行)为适应现代医疗诊疗模式的发展趋势,向肿瘤患者提供综合、全面、全程和个性化的诊疗服务,医院决定组建多学科协作团队,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特制定此方案.一、MDT的优势:1.整合各学科专业技术的团队优势,不同专业背景的专家为患者量身定做诊疗方案,从而提供专业化、精准化、个体化、规范化和全程、全方位的“一站式”诊疗服务.2.有利于整合医疗资源,有效避免治疗不足、过度治疗、重复治疗、无效治疗,节约时间及经济成本。

3。

实现了资源共享,有利于肿瘤专科人才的培养和学科团队建设。

二、MDT的内容:病例讨论、会诊、学术交流等。

三、MDT的目标:1、为患者量身设计最佳诊疗方案,提高肿瘤治愈率和远期生存等。

2、提升肿瘤学科诊疗能力和学术水平,打造肿瘤学科品牌。

3、实现医、教、研融合发展。

四、MDT组织架构1。

主管院领导:杨明辉2.中心主任:杨瑞萍3.专家组成员:(1)核心团队成员:杨瑞萍、宝福洲、张建华、刁先民、高艳、冯再辉、陈庆、邓修平、张银、杨胜伟、杨宝和、王家祝等。

(2)支持团队:医院各个学科的专家(科主任或高年资中职以上)。

4。

秘书:陈雪丹5。

记录员:杨月梅6.参加MDT人员:(1)肿瘤内科、肿瘤放疗科、胸外科、普外科的医师;(2)肿瘤内科、肿瘤放疗科、胸外科、普外科的护士长必要时参加;(3)医院相关科室年轻医师、进修医师。

时间:每周三下午15:30场地:医院3号楼(外科楼)6楼肿瘤内科示教室五、MDT组织人员职责1. 中心主任职责:⑴对MDT项目全权负责,主持并参与讨论,在民主精神基础上,综合各专家讨论的意见,形成最终专业性意见,包括诊治方案,明确每种诊疗手段参与时机和比重。

⑵负责审核MDT记录并签名。

⑶督导、追踪诊治意见的落实情况。

⑷负责MDT的对外宣传、品牌建设。

⑸负责组织相关讲座、学术会议。

如本人不能参与MDT会诊,需委托另外一位专家代为主持。

2. 核心团队职责:⑴负责MDT病例的提供,包括疑难、新发、复发、及少见罕见病例,安排病人预约,准备资料,例如:影像科专家提前阅片,病理科专家提前阅片或提供讨论需要的特殊检查项目等。

多学科协作模式与个案管理在综合性医院安宁疗护中的实践

多学科协作模式与个案管理在综合性医院安宁疗护中的实践

多学科协作模式与个案管理在综合性医院安宁疗护中的实践引言安宁疗护是一种专注于帮助患者缓解痛苦并提高生活质量的医疗服务模式。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疾病患者数量的增加,安宁疗护在现代医疗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综合性医院中,实现优质的安宁疗护服务需要多学科协作和个案管理的完善实践。

本文将探讨多学科协作模式与个案管理在综合性医院安宁疗护中的实践,以期为相关医护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多学科协作模式是指在医疗服务中,不同专业的医护人员之间进行密切合作,共同制定治疗方案和管理计划,以提供更全面、综合的医疗服务。

在综合性医院的安宁疗护中,患者通常需要面对身体、心理、社会等多方面的问题,需要不同专业的医护人员共同协作,才能实现全面的照顾和护理。

多学科协作模式能够实现针对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每位患者的病情和需求都是不同的,需要针对性的治疗和服务。

通过多学科协作,医护人员可以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和需求,从而制定出更加贴合患者实际情况的治疗计划,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多学科协作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各专业人员的专长和优势。

在安宁疗护中,需要不同专业的医护人员共同参与,如医生、护士、社工、心理医生等。

每个专业的人员都有自己的专长和优势,通过多学科协作,可以让不同专业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为患者提供更全面、专业的帮助。

多学科协作模式能够提高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和协作效率。

在多学科协作模式下,不同专业的医护人员需要不断的进行沟通和协作,共同制定治疗方案和管理计划。

这种沟通和协作不仅可以提高医护人员之间的理解和信任,还可以减少信息传递的误差和延误,提高医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个案管理是指通过对患者的个性化评估和管理,提供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在综合性医院的安宁疗护中,个案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实践价值。

个案管理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需求。

在安宁疗护中,患者通常需要面对多种病症和问题,需要医护人员进行全面的评估和了解。

通过个案管理,医护人员可以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和需求,为患者提供更个性化、针对性的照顾和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国外制度执行得非常好,很多医院每个月会选10份典型病例,由医院专 家委员会讨论票后选出其中两份,由大科主任轮流主持,组织全院医生进行病历大讨论,各相 关科室做好处分准备,包括此病例诊疗过程中的不足、相关系统疾病的发病机理、诊疗方案及 研究进展、相关文献、可能需要进一步研究的临床问题,所有的医生各抒己见、互相探讨,专 家进行点评。这种方式对医生的培养、特别是年轻医生的培养非常有益,可以让医生的进步很 快。
.
国内MDT文献
.
国内发表的MDT文献
.
MDT基本由各个专科自行推动
.
CONTENT
03
鼓医MDT实践
.
消化道早癌MDT
.
建立固定的内镜-病理讨论会
• 早癌诊疗的亚专科化—早癌学组(组长:凌亭生); • 术前病例讨论及术后病理回顾(每周二下午5点 凌亭生) • EEC(每两周三中午12:30pm 王雷) • EPC(每2-4周,周三中午12:30 樊祥山-王雷) • 设立早癌内镜、病理交流秘书 (杨天、王轶) • 与日本内镜专家的交流(每年2-3次)
.
国外MDT案例
• 德国:
我了解的两个MDT团队,一个是乳腺癌(一周一次MDT),一个是其他肿瘤 (一周两次)。都在会议室举行,固定时间包括病理、影像、肿瘤内、肿瘤外、 放疗等科室负责相关讨论病种的医生及科室轮转规培医生参加,先是负责医生 汇报病理,然后病理图片、影像图片展示及解读,然后各科室医生发表意见, 讨论病人的进一步诊治策略。德国的这个MDT主要倡导者是肿瘤内科的主任, 因为她很获得院长的支持,所以他们MDT开展的比较好。
• 10%中性福尔马林溶液固定。 • 及时固定、固定时间(离体后须保证标本润湿,10-30分钟以内放入10%中性缓 冲福尔马林溶液,固定时间6-48小时)
.
口侧
肛侧
配手绘图标示标本方向,并标记、 提示病理医师须重点观察的部位。
.
30d-33d:30d处为SM期癌
.
近来DTH早期胃癌检出率的数据
医生业务知识和技能狭窄,缺乏综合治疗和团队协作的意 识
患者对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满意度不高
各临床科室或亚专业水平普遍发展较高,仍无法满足医患 双方对高效率医疗流程和高质量整体疗效的需要
医疗纠纷较多
.
MDT模式
定义:多学科协作诊疗(Multidisciplinary team, MDT):临床多个学科针对一个临床疾病,依托多 学科团队,通过多学科的讨论,重点讨论患者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问题,制定最合理的规范化、个体 化、连续性的综合治疗方案。
.
病人数量 疾病谱 诊疗空间 转归 影响力
运行结果
门诊筛选:10人次/周 专家或科室推荐:2-4人次/周 会诊:4-6人/次
迄今累计200余例疑难病例诊疗
.
消化系统疑难病MDT影响力
• 行业内 – 院内其他科室或专业积极增设MDT
• 社会影响 – 多家媒体报道(报纸、电台和电视)
.
远景规划
• 提倡“基于临床问题的终生学习模式” 运用循证实践软件采集资料 文献报告
.
日本 MDT
顺天堂大学创办于1838年,其名字来源于中国易经,“取义天道自然,尊重生命,守护尊严”
.
.
静冈癌中心
.
城市 北京 上海 南京 南京 ……
国内MDT的发展
医院 北京协和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江苏省人民医院 南京鼓楼医院
MDT模式特色 胰腺内分泌肿瘤 早期诊断,联合器官切除 门诊MDT中心 著名专家会诊中心消化疑难病MDT中心
早癌内镜诊治
.
未来提高早期癌诊疗水平的计划
• 进一步完善内镜与病理的结合; • 拓展早期癌的诊治到更多相关科室; • 加强对内镜医生的培训及操作的质控; • 开展更多的临床科学研究; • 打造国家级的早癌内镜诊疗培训中心; • 通过网络向周边地区覆盖EPC;
.
消化系统疑难病MDT
.
运行模式
初诊筛选时间、地点和专家: 每周一14:00--17:00:鼓楼医院门诊部三楼肿瘤科 杨 觅 副主任医师 每周二14:00--17:00:鼓楼医院门诊部二楼普外科 余德才 副主任医师 每周三14:00--17:00:鼓楼医院门诊部三楼消化科 曹 俊 副主任医师
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的实施与管理
Multidisciplinary Team
.
CONTENT
01
MDT背景
02
国内外MDT
03
鼓医MDT实践
.
CONTENT
01
MDT背景
.
目前临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对患者的心理、精神、社会等因素关注较少
治疗中最佳时机和最佳手段选择的问题
专科治疗为主,综合治疗较少
.
国外MDT案例
• 意大利:
实际上欧洲的MDT的发源地可以说是意大利,它开展的比较早也比较好,这 可能和意大利的医疗政策有关:全民免费医疗!!肿瘤病人的管理上是统一管 理,换言之任何一新发肿瘤患者由各省份的肿瘤协会决定这个患者前往哪家医 院就诊,然后在该院内实行MDT讨论决定后续治疗。也是按病种分不同的团 队,每个团队有相关的医生。医院MDT有专门的办公机构和场所的,由专人 负责。但意大利MDT的开展也有困难,主要就是医生都很忙,而且时常在度 假等,导致难以把人员召集齐,或者不能准时开始。也需要想办法不断改进。
日本
单位 日本东京医科大学 日本东京医科大学 日本东京医科大学 日本北里大学东医院
静冈癌症中心 香港威尔斯亲王医院 东京医疗中心医院 东京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
东京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
交流内容 消化内镜诊治 消化道早癌诊断 消化内镜诊治 肠癌的内镜诊治 早期胃癌的内镜诊治 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内镜切除 下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 早癌内镜诊治
日本很多医生基本都是晚上八九点才会回家,医院没有明文规定要加班到几点,但很多医生白 天处理临床事务,晚上在医院做实验、写论文。我们每天参加的多学科讨论,无一例外都是下 午六点开始,由主治级的医生主持,全科所有医生参加,对临床病历进行跨学科的讨论,大家 各抒己见,各专科主任总结点评。观察到其中一个细节,在每所医院多学科讨论的过程中,看 不到任何一位医生拿着手机翻看,所有的人都很投入的讨论。这就是日本医生的敬业精神。
医学越分越细,但医学的专科化、亚专科化分工不代表学科的分割,相反,从临床实际看,特别是以患 者需求为导向,同时也是根据疾病诊治的需要,专科的综合合并虽然不可能,显然也没有必要,但多学 科协作诊疗(MDT)则越来越重要。
.
.
CONTENT
02
国内外MDT情况
.
Bibliography
Ex:直肠癌的MDT
1982年
著名英国前皇家 结直肠外科学会 主席Bill Heald教 授 1982 年 提 出 了 著名的全直肠系 膜切除手术 ( TME ) 后 积 极 倡导临床多学科 综合治疗。
Your text here
2000年
2003年
Nowadays
他和同事们创建 了 The Pelican Cancer Foundation,旨 在欧洲推广直肠
• 腹部影像联合读片:肝胆多学科会诊,每周一次,每次10例,2013.3.14-2015.8.18,至今月 1240例,负责人何健;普外科会诊,每周一次,每次4-6例,2014.6开始,至今约60例,负责 人窦鑫。
• 内分泌影像联合读片:每周四上午,垂体和肾上腺,每次4-6例,至今共约40例,负责人张鑫。 • 骨科影像联合读片:脊柱科每周一次,每次5例,2015.7.20开始,至今约20例;关节外科会诊,
癌的手术技术,
逐渐形成了全国 范 围 内 的 TMEMDT推广项目。
Mike Richards 教授主持英国的 国家癌症指导 TME-MDT 发 展 项目指南对直肠 癌的多学科综合 治疗从国家层面 给予指导已经把 直肠癌MDT的治 疗模式列入其中。
德国、英国、法 国、瑞士及意大 利等医疗中心相 对集中的国家, MDT模式已经成 为医院医疗体系 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对直肠癌的多 学科综合治疗在 国际上非常普遍。
.
国外MDT案例
• 美国MAYO:
我了解有如下几个MDT团队:乳腺、胃肠、胸部肿瘤(肺、食管、胸腺癌), 妇瘤。也都是在每周固定时间,每周一次(不同的MDT不同的时间)有专门 的秘书负责安排及给相关人员发邮件通知。如果某周某个病种没有病人秘书会 邮件我们通知MDT取消。具体形式也和上面差不多,美国讨论的更为激烈, 可能是因为MAYO的医生个个都比较牛,有的时候一些复杂病例是不会得出一 致结论的,主治医生会把讨论结果及分歧所在告诉病人,然后和病人商量决定 下一步治疗意见。这种情况下病人的意见就往往占了主导地位。
• 每周一次,30分钟实践“转化医学模式” 针对临床问题,提出科学假设,实验,临床验证
• 总结“疑难病” 书籍出版
.
国内规模最大的急诊中心,“急诊医疗街”的模式
.
39
急诊MDT
.
医学影像学MDT
.
联合读片会诊制度
• 神经影像联合读片:与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每周二/三联合会诊,2014.4开始,每次8-10例, 至今共约会诊800例,负责人张鑫。
.
建立固定的内镜——病理讨论会
.
消化道早癌MDT的整体设计
• 内镜-病理的规范及衔接制度; • 早期癌数据库的建立; • 讨论登记制度; • 质量控制体系评价制度; • 建立消化道早癌生物样本库;
.
规范和改进标本预处理
• 大头针充分伸展标本,固定于平直的泡沫海绵板、橡胶板等上; • 更换大头针(细针) • 充分伸展 • 标注标本方向(在体内的相对位置)
早期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T1a+T1b癌)总体内镜检出率0.95%-1.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